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杂草学实习总结报告

杂草学实习总结报告

杂草学实习总结报告
杂草学实习总结报告

杂草学实习总结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杂草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经验或农田化学除草实践来解释,结合该特点,杂草学理论课由原来的板书教学改为多媒体教学,将实践中拍摄的杂草照片、除草剂药害症状照片等融入到教学课件中,相对于板书教学仅通过语言描述杂草特征及除草剂药害症状更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收理论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实习地点:

三、实习时间:

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8日

四、实习内容:

1、采集标本:

(1)紫茎泽兰(Crofton Weed),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界里的“杀手”,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牛羊中毒。菊科(Compositae)泽兰属(Eupatorium)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2)三叶草又名车轴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2种类型,即白花三叶草和红花三叶草。拉丁名:Trifoliurr ,科属:豆科,所属:三叶草属,分布及区域:小亚细亚南部和欧洲东南部、广泛分布于温带基亚热带高海拔地区。

(3)野豌豆,学名:Vicia sepium Linn. 别名:救荒野豌豆、马豆草[云南]、野麻碗[重庆]、大巢菜、野绿豆、野菜豆,科:豆科,属:野豌豆属。来源:豆科野豌豆属植物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以全草入药。产西北、西南各省区。俄罗斯、朝鲜、日本亦有。

(4)空心莲子草原产于巴西,又名革命草、水花生、喜旱莲子草。1930年传入中国,是危害性极大的入侵物种。生长于海拔50米~2,7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池沼和水沟内。有药用

价值,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5)车前草又名车轮菜、猪肚菜、灰盆草,车轱辘菜,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河边等地。根茎短缩肥厚,密生须状根。叶全部根生,叶片平滑,广卵形,边缘波状,间有不明显钝齿,主脉五条,向叶背凸起,成肋状伸入叶柄,叶片常与叶柄等长。(6)野慈姑,别名狭叶慈姑、三脚剪、水芋,拉丁名:Sagittariatrifolia 。为慈姑的变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与慈姑相比比,野慈姑植株较矮,叶片较小、薄。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多年生草木,泥地生或水生,具有地下匍匐茎,匍匐茎的末端为小球茎,圆球形。

(7)稻稗(Echinochloa phyllopogon(stapf)Koss.Echinochloa oryzicola (Vasing.)Vasing ),秆直立,密蘖形。叶片线形,粗糙,边缘有微小的刺毛,常于叶枕处有髯毛,叶鞘上方边缘有疣基毛。花和子实圆锥花序于花时直立或下垂。水稻的伴生植物。由于人类对水稻进行灌水、施肥、中耕除草,收获后进行脱粒、风选等措施,使其具有发达的根系、喜水喜肥、密蘖型的分蘖方式,叶片垂直生长、叶鞘呈青绿色、种子较大;无论其幼苗、成株及种子都能与水稻相混杂,长期危害水稻。其他特性与稗相似。仅见于稻田中,是水稻田中较为严重的害草。

(8)辣子草,又名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辣子草,一年生草本,高70~80厘米。茎圆形,有细条纹,略被毛,节膨大,单叶对生,草质,卵圆形或披针状卵圆形至披针形,长3~6.5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边缘有浅圆齿,基生三出脉,叶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头状花序小,顶生或腋生,有长柄,外围有少数白色舌状花,盘花黄色。瘦果有角,顶端有鳞片。

(9)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 Steud 一年生草本,为常见杂草。秆多数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高20~50厘米,具3~4节。叶鞘疏松抱茎,其内常有分枝;叶舌薄膜质,长2~5毫米;叶片质柔软,长3~12厘米,宽3~7毫米,下面光滑,上面粗糙。

(10)牛毛草(Bulbostylis barbata(Rotth.)Kunth[Scirpus barbata Rottb.] )为羊茅属草类,广泛运用在粗糙的高尔夫球场上。牛毛草是保护水土较好的草种,在水库坝下野生成片,形成一定的群体,草色深绿,叶狭长宽约1-3mm,长约15cm,生长季节均超过其它杂草,耐旱抗寒、耐脊薄、耐践踏,形成规模后根系密集。

(11)马唐,早熟禾科(Poaceae)马唐属(Digitaria)植物。尤指血红色马唐(D. sanguinalis, 即马唐)或略矮的止血马唐(D. ischaemum)。早熟禾科(Poaceae)马唐属(Digitaria)植物。尤指血红色马唐(D. sanguinalis, 即马唐)或略矮的止血马唐(D. ischaemum)。

(12)鸭舌草(Monochoriavaginalis(Burm.f.)PreslPonted)为雨久花科植物鸭舌草MonochoiavaginaliS (Burm.f. ),性味苦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鸭舌草,又名水锦葵。根状茎极短,具柔软须根。茎直立或斜上,高12~35厘米,全株光滑无毛。

(13)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是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为多年生沼生草本,属泽泻科。其根状茎较短,基生。泽泻夏季开白花,排成大型轮状分枝的圆锥花序,花两性。野生泽泻一般生长在沼泽地,分布于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地。

(14)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 A.Bennett),多年生水生草本生于静水池沼中。中医中药的一种,全草入药。我国各地都有分布。幼苗子叶针状,下胚轴不甚发达,初生叶带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锐尖,全缘。后生叶叶片有3条明显叶脉。成株有匍匐的根状茎,茎细长。

浮水叶互生,长圆形或宽椭圆形,略带革质,先端急尖或锐而具突尖,全缘。

(15)牛毛毡,学名Eleocharis yokoscensis(Franch et Sav.)Tang et Wang,属莎草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分布几遍全国。多生在稻田或湿地。是稻田的重要杂草之一。幼苗细针状,具白色纤细匍匐茎,长约10cm,节上生须根和枝。地上茎直立,秆密丛生,细如牛毛。株高2—12cm,绿色,叶退化,在茎基部2—3cm处具叶鞘。茎顶生1穗状花序,狭卵形至线状或椭圆形略扁,浅褐色,长2一次m,花数朵。鳞片卵形,浅绿色,生3根刚毛,长短不一。(16)棒头草(Polypogon fugaX N. ),一年生草本,成株秆丛生,光滑无毛,株高l5~75cm。叶鞘光滑无毛,大都短于或下部长于节间;叶舌膜质,长圆形,常2裂或顶端呈不整齐的齿裂;叶片扁平,微粗糙或背部光滑。圆锥花序穗状,长圆形或兼卵形,较疏松,具缺刻或有间断;小穗灰绿色或部分带紫色;颖几乎相等,长圆形,全部粗糙,先端2浅裂;芒从裂口伸出,细直,微粗糙。颖果椭圆形。

(17)牛繁缕为石竹科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L.)Fries. 的嫩茎叶。全株光滑,仅花序上有白色短软毛。茎多分枝,柔弱,常伏生地面。叶卵形或宽卵形,长2—5.5厘米,宽1—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波状,上部叶无柄,基部略包茎,下部叶有柄。(18)小藜(Chenopodium serotinum L)一年生草本。早春萌发,花期4~6月份,果期5~7月份。种子繁殖。适生于湿润具轻度盐碱的沙性壤土上。发生量大,危害重,区域性的恶性杂草。幼苗子叶线形,肉质,基部紫红色,有短叶柄。初生叶线形,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叶下面略呈紫红色,有短柄。

(19)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一年生草本,生于海岸附近到3680m的山坡草地、河谷、疏林下、旷野、河岸、溪边、田间、路旁、果园或宅旁。花果期7~10月。种子繁殖,繁殖力极强。叶对生,有柄,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3.5厘米,宽1-2厘米,基部楔形或圆形,先端尖,边缘具钝齿,基出3脉,两面疏被白色长毛。

(20)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 ,菊科(Asteraceae)的一属,约30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热带。叶广椭圆形,齿裂,对生。花蓝色、粉红色、淡紫色或白色,密集簇生;瘦果,小。普通庭园胜红蓟(A. houstonianum, 即熊耳草)的矮化变种栽为沿边植物。本属有些种俗名绪丝花(flossflower)、猫脚花(pussy-foot)。

2、制作塑化标本:绿色植物→煮沸保色→浸渍保色→标本瓶

(煮沸法醋酸铜浸渍液硫酸铜)

五、实习心得:

一周的杂草学实习就这么尽然有序的结束了,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巩固知识的机会,更是一次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一开始的分组,加上有带头的组长,组长的公平分工,即使有不愿意动手的同学,为了保证实验顺利完成该组其他同学也会督促其参与实验。这种课堂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利于避免全班实验报告仅一个或几个模板、千篇一律的弊端,使大多数同学能够主动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真正到了农田,走近马路边,我才发现我们云南的杂草种类还是很多了,田边、道旁、沟渠、田埂、荒地、防护林地等是杂草易于繁殖生长的地方,也是农田杂草的来源之一,它们形成密集的群落,成熟后种子散落,通过各种途径侵入农田、造成危害。彻底清除这些杂草是杜绝农田杂草来源的一项基本措施,这些杂草应用灭生性除草剂以及长持效性除草剂如百草枯、草甘膦、阿特拉津等易于防治。此外,在道旁、渠边、田边因地制宜地种植多年生牧草及草皮、灌木等,既有利于防治杂草,也有益于保持水土,发展多种经营。所以说作物生长过程中,一点杂草都不长对作物是每好处的,但套多的杂草会影响作物,所以说,有草必除,除草必尽的观点是错的。我们在关注杂草害处的同时也不要忽视杂草有利的一面。在今后应当将原来“杂草防治”改变成“杂草管理”,用生态经济阈值和生态经济除草阈值作为杂草防治的科学依据,这是对“见草即除”,“除草务尽”传统做法的改革,传统意义上“卫生田”一无可能,二无必要,三不经济。只有存利避害,科学的进行杂草管理和控制才能收到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今后杂草科学发展方向。

外来杂草已在我国造成了严重危害,其问题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地贸易、旅游等活动的增加,这一问题在将来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应对其给予特别的关注,尽早采取措施,对付外来杂草的入侵。在防止引进外来杂草方面,除加强检疫,防止外来杂草无意传入外,对作为有用植物引进的外来植物,应建立外来植物引进的风险化评价制度。对已传入国内的外来杂草,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技术,控制或消除其危害。只有在理论结合实践,注意每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才能做好综合防治。

最优化实验报告

最优化方法 课程设计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成绩: 2017年 5月 21 日

目录 一、摘要 (1) 二、单纯形算法 (2) 1.1 单纯形算法的基本思路 (2) 1.2 算法流程图 (3) 1.3 用matlab编写源程序 (4) 二、黄金分割法 (7) 2.1 黄金分割法的基本思路 (7) 2.2 算法流程图 (8) 2.3 用matlab编写源程序 (9) 2.4 黄金分割法应用举例 (11) 三、最速下降法 (11) 3.1 最速下降法的基本思路 (11) 3.2 算法流程图 (13) 3.3 用matlab编写源程序 (13) 3.4 最速下降法应用举例 (13) 四、惩罚函数法 (17) 4.1 惩罚函数法的基本思路 (17) 4.2 算法流程图 (18) 4.3 用matlab编写源程序 (18) 4.4 惩罚函数法应用举例 (19) 五、自我总结 (20) 六、参考文献 (20)

一、摘要 运筹学是一门以人机系统的组织、管理为对象,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等工具来研究各类有限资源的合理规划使用并提供优化决策方案的科学。通过对数据的调查、收集和统计分析,以及具体模型的建立。收集和统计上述拟定之模型所需要的各种基础数据,并最终将数据整理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模型。 最优化理论和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渗透到生产、管理、商业、军事、决策等各个领域,而最优化模型与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国防、建筑、通信、政府机关等各个部门及各个领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的迅速进步为解决实际最优化问题的软件也在飞速发展。其中,MATLAB软件已经成为最优化领域应用最广的软件之一。有了MATLAB 这个强大的计算平台,既可以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OptimizationToolbox)中的函数,又可以通过算法变成实现相应的最优化计算。 关键词:优化、线性规划、黄金分割法、最速下降法、惩罚函数法

管理学原理实习报告

经济与管理学院 《管理学原理》实习报告 系别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实习报告题目参观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报告 实习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课程实习形式参观学习 课程实习时间2009年12月31日 课程实习地点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指导教师 二ΟΟ九年一月三日

实习目的:了解现代先进生产技术,开拓视野,领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体会《管理学原理》所授课程的实践内涵 实习内容: 1、海马汽车公司整体简介,了解汽车企业文化 2、参观汽车总装车间,通晓汽车生产装配流程 3、观看跑道试车,体验汽车质量和风采 单位调查: 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FHC)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是以1988年购进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菲律宾冲压厂和装配厂的全套设备为基础,引进美国、英国、日本的自动焊装及涂装等工艺生产线,建设而成的国有大型企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拥有技术先进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汽车工艺生产线,机械加工、动力、理化试验、全自动综合立体仓库等辅助生产设施,和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成为国家轻型客车与轿车的整车定点生产基地。年设计生产能力为整车5万辆。1992年,公司与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MC)合资成立海南马自达汽车冲压有限公司,引进开发323轿车、海马旅行车、面包车和MPV 系列车型,树立起高品质的海南马自达品牌。集团化发展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经之路,公司于1998年1月18日进入一汽集团,轿车、MPV等产品纳入了集团和国家汽车产业统一规划。 海南马自达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总经销海南马自达系列产品。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设立了4个区域办事机构和一个车辆中转储运中心,在全国几十座大中城市都建立起集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海南马自达销售服务店,形成了全国性销售服务网络。公司率先推出“保姆式”服务方案,以顾客和产品为核心,梳理从市场调研、产品定位、运输保养、现场销售到售后服务全过程,创新人性化、制度化、精细化的市场销售与服务方式。 参观实习过程:

原子力显微镜实验报告

原子力显微镜实验报告 原子力显微镜应用技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表面观测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AFM的工作原理 在原子力显微镜的系统中,可分成三个部分:力检测部分、位置检测部分、 反馈系统。主要工作原理如下图: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图 (2)A FM的工作模式 AFM有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接触模式(contact mode) 、非接触模式 (noncontact mode) 和共振模式或轻敲模式(Tapping Mode) 本实验采用轻敲模式:样品扫描时,针尖始终同样品“接触”,即针尖-样品距离在小于零点几个纳米的斥力区域。此模式通常产生稳定、高分辨图像。当沿着样品扫描时,由于表面的高低起伏使得针尖-样品距离发生变化,引起它们之间作用力的变化,从而使悬臂形变发生改变。当激光束照射到微悬臂的背面,再反射到位置灵敏的光电检测器时,检测器不同象限会接收到同悬臂形变量成一定的比例关系的激光强度差值。反馈回路根据检测器的信号与预置值的差值,不断调整针尖一样品距离,并且保持针尖一样品作用力不变,就可以得到表面形貌像。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试剂及材料:石墨烯溶液,云母片

仪器:nano scope 5.31r 四、步骤 依次按下面步骤开启实验仪器: 1.开机:先开电脑再开主控制器 2.打开程序:Nanoscope: 3.安装样品:用双面胶带将云母片粘到圆形铁片上,再将其放置到样品 台上。调节中部拨钮UP控制样品台降低到样品上表面低于样品台两侧的圆球。 4.安装探针:用镊子小心将探针安装到HOLDE中。 5.安装HOLDER调节样品台后面的旋钮,把HOLDE固定紧; 调节拨钮DOW使样品台尽量接近探针针尖; 将激光调至针尖处,同时屏幕的SUM直最大;调节样品台后面横型旋钮,用于控制样品室中的反射镜子,调节旋钮使屏幕上的SUM直最大;调节样品台上面和后面的两个旋钮,使屏幕上VERT和HORZ匀为0左右;将光敏检测器旋至最小;将左边拨钮拨至 on ; 7.开始测试:控制面板左上: (1)T UNE:弹出对话框,点击下方Auto Tune自动调节,完成之后,点击Exit 退出。 (2)下针:弹出表单,表单消失后,自动开始扫描SCAN (3)Capture : Capture file name ,弹出对话框,对图像命名,并选择保 存路径。

化工热力学实验讲义

化工热力学试验讲义 李俊英 齐鲁工业大学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室 2013.10

实验一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气体的压力、体积、温度(p、v、t)是物质最基本的热力学性质:pvt数据不仅是绘制真实气体压缩因子固的基础,还是计算内能、始、嫡等一系列热力学函数的根据。在众多的热力学性质中,由于pvt参数可以直接地精确测量,而大部分热力学函数都可以通过pvt参数关联计算,所以气体的pvt性质是研究其热力学性质的基础和桥梁。了解和掌握真实气体pvt性质的测试方法,对研究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CO2临界状态的观测方法,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2. 加深对课堂所讲工质的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3. 掌握CO2的p-v-t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4. 学会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部分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测定CO2的p-v-t关系。在p-v坐标图中绘出低于临界温度(t=20℃)、临界温度(t=31.1℃)和高于临界温度(t=40℃)的三条等温曲线,并与标准实验曲线及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并分析差异原因。 2. 测定CO2在低于临界温度时,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3. 观测临界状态 (1) 临界状态时近汽液两相模糊的现象。 (2) 汽液整体相变现象。 (3) 测定的CO2的t c,p c,v c等临界参数,并将实验所得的v c值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范德华方程的理论值相比较,简述其差异原因。 三、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由压力台、恒温器、试验本体、及其防护罩三大部分组成。 1.整体结构:见图1。 2.本体结构:见图2。

2018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管理概述 识记:(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特征;(3)管理的职能 领会:(1)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2)管理有效性的衡量 应用: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 (二)管理者 识记:(1)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2)管理者的角色;(3)管理者的技能 领会:(1)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2)举例说明管理者扮演的角色(3)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三)管理学 识记:管理学的概念 领会:管理学的特点 第一节: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 1.管理的产生:①管理产生于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②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2.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①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②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二、管理的概念 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①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②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③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④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⑤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三、管理的特性 ①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 ②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③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处理好人际关系) 四、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㈠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的预先筹划和安排 ㈡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 ㈢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运筹学实验报告

运 筹 学 实 验 报 告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商11-2班 姓名:石慧婕 学号:311110010207

实验一线性规划 一实验目的 学习WinQSB软件的基本操作,利用Linear Programming功能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掌握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求解方法,重点在于单纯形法的应用以及灵敏度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安装WinQSB软件,了解WinQSB软件在Windows环境下的文件管理操作,熟悉软件界面内容,掌握操作命令。利用Linear Programming功能建立线性模型,输入模型,求解模型,并对求解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三实验步骤 1.将WinQSB文件复制到本地硬盘;在WinQSB文件夹中双击setup.exe。 2.指定安装WinQSB软件的目标目录(默认为C:\ WinQSB)。 3.安装过程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单位名称(任意输入),安装完毕之后,WinQSB菜单自动生成在系统程序中。 4.熟悉WinQSB软件子菜单内容及其功能,掌握操作命令。 5.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启动程序开始→程序→WinQSB→Linear and Integer Programming。 某工厂要用三种原材料C、P、H混合调配出三种不同规格的产品A、B、D。已知产品的规格要求,产品单价,每天能供应的原材料数量及原材料单价分别见下表1和2。该厂应如何安排生产,使利润收入为最大? 表1 产品名称规格要求单价(元/kg) A 原材料C不少于50% 原材料P不超过25% 50 B 原材料C不少于25% 原材料P不超过50% 35 D 不限25 表2 原材料名称每天最多供应量(kg)单价(元/kg)

摩擦学实验报告

摩擦学实验报告 摩擦磨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结构、测试原理及测试过程。 2、了解常用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的使用方法。 3、了解摩擦系数与磨损量的测量。 4、测试实验用材料摩擦系数。 二、实验设备: 1、划痕实验仪。 2、销盘摩擦磨损实验机。 3、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 4、疲劳摩擦磨损实验机。 三、实验要求: 1、了解常用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结构、测试原理及测试过程。 2、熟悉并掌握常用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的使用方法。 3、测试实验用材料摩擦系数。 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四、实验设备与实验结果: MT-3000工作原理与结构 1、测试原理 MS-T3000摩擦磨损运用球-盘之间摩擦原理及微机自控技术,通过砝码或连续加载机 构将负荷加至球上,作用于试样表面,同时试样固定在测试平台上,并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使球摩擦涂层表面。通过传感器获取摩擦时的摩擦力信号,经放大处理,输入计算机经 A/D转换将摩擦力信号通过运算得到摩擦系数变化曲线。μ=F/N μ—摩擦系数 F—摩擦力

N—正压力(载荷) 通过摩擦系数曲线的变化得到材料或薄膜的摩擦性能和耐磨强度,即在特定载荷下,经过多 长时间(多长距离)摩擦系数会发生变化。 2、试验机结构 1.加载方式:砝码加载; 2.加载范围: 10g~2000g、精度0.1g; 3.平台转速: 1转/min~3000转/min、精度±1转; 4.升降高度:20mm; 5.旋转半径:3mm~20mm; 6.摩擦副夹具:Φ3mm、Φ4mm 、Φ5mm、Φ6mm ; 7.摩擦副:GCr15钢球、AlO陶瓷球、ZrO陶瓷球、SiN陶瓷球; 8.测试操作:键盘操作,微机控制; 实验结果 五、实验步骤: 1、开机,进入windows界面,预热十分钟,进入MST—3000主界面。 2、进入主菜单,设定转速400r/s,点击开始,运转1分钟后自动停止,表示仪器运转正常。 3、放置试样: (1)松开悬梁定位旋钮,将悬梁顺时针旋转45°,将试样用固定螺钉固定在测试台上。 (2)手动旋转测试台或设定转速在400r/s,看压头是否正常在测试台上运动,并轻施切向力,看压头是否碰撞紧固件及压头有无移出测试件。 (3)调整加载梁平衡(杆上刻度线与放置载荷的台子对齐)。 4、条件输入: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样品编号,材料名称,实验载荷200g,时间1min,测量半径,试验转速400r/s。

热分析实验报告

热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TA449C综合热分析仪的原理及仪器装置; 2、学习使用TG-DSC综合热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对照仪器了解各步具体的操作及其目的。 2、测定纯Al-TiO2升温过程中的DSC、TG曲线,分析其热效应及其反应机理。 3、运用分析工具标定热分析曲线上的反应起始温度、热焓值等数据。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 STA449C综合热分析仪 四、实验原理 热分析(Thermal Analysis TA)技术是指在程序控温和一定气氛下,测量试样的物理性质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一种技术。根据被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常见的热分析方法有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y TG)、差热分析(Difference Thermal Analysis,DT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ce Scanning Claorimetry,DSC)等。其内涵有三个方面:①试样要承受程序温控的作用,即以一定的速率等速升(降)温,该试样物质包括原始试样和在测量过程中因化学变化产生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②选择一种可观测的物理量,如热学的,或光学、力学、电学及磁学等;③观测的物理量随温度而变化。

热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测量和分析试样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一些物理变化(如晶型转变、相态转变及吸附等)、化学变化(分解、氧化、还原、脱水反应等)及其力学特性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的研究,可以认识试样物质的内部结构,获得相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为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综合热分析,就是在相同的热条件下利用由多个单一的热分析仪组合在一起形成综合热分析仪,见图1,对同一试样同时进行多种热分析的方法。 图1 综合热分析仪器(STA449C) (1)、热重分析( TG)原理 热重法(TG)就是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采用仪器为日本人本多光太郎于1915年制作了零位型热天平(见图2)。其工作原理如下:在加热过程中如果试样无质量变化,热天平将保持初始的平衡状态,一旦样品中有质量变化时,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共12页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用权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五项;管理层次为:上中下三层。管理学的内容: 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管理及其性质 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伙为一个活动过程,期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0-50 年代;梅奥霍桑试验 3)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巴纳德);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马斯洛);群体行为学派(梅奥,克里斯);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决策理论学派(西蒙);沟通中心学派(纽曼);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 4)学习型组织理论: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BPR标杆超越法 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的十四原则 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作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霍桑试验内容包括: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霍桑试验的结论: 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着霍桑效应。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管理是一个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第二章计划计划工作的具体含义(5W1H): 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讨论为什么Why要做,确定何时When做、何地Where做、何人Who做,以及如何How做. 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经济性。 计划工作的意义: 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 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 4)有利于控制。 综上所述,计划工作是一个指导性、科学性、预见性很强的管理活动,但同时又是一项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 计划的种类

运筹学实验报告1

运筹学实验报告(一) 实验要求:学会在Excel 软件中求解。 实验目的:通过小型线性规划模型的计算机求解方法。 熟练掌握并理解所学方法。 实验内容: 题目: 某昼夜服务的公交线路每天各时间区段内所需司机和乘务人员数如下; 设司机和乘务人员分别在各时间区段一开始上班,并连续工作八小时,问该公交线 路至少配备多少名司机和乘 务人员。列出这个问题的线 性规划模型。 解:设Xj 表示在第j 时间区段开始上班的司机和乘务人员数 班次 时间 所需人数 1 6:00-10:00 60 2 10:00-14:00 70 3 14:00-18:00 60 4 18:00-22:00 50 5 22:00-2:00 20 6 2:00-6:00 30

。 6-10 10-14 14-18 18-22 22-2 2-6 1 X1--- X1 2 X2--- X2 3 X3--- X3 4 X4--- X4 5 X5--- X5 6 X6 X6--- 60 70 60 50 20 30 所需人 数 Min z=x1+x2+x3+x4+x5+x6 St: x1+x6>=60 X1+x2>=70 X2+x3>=60 X3+x4>=50 X4+x5>=20 X5+x6>=30 Xj>=0,xj为整数, j=1,2,3,4,5,6

过程: 工作表[Book1]Sheet1 报告的建立: 2011-9-28 19:45:01 目标单元格(最小值) 单元格名字初值终值 $B$1 min 0 150 可变单元格 单元格名字初值终值 $B$3 x 0 45 $C$3 x 0 25 $D$3 x 0 35 $E$3 x 0 15 $F$3 x 0 15 $G$3 x 0 15 结果:最优解X=(45,25,35,15,15,15)T 目标函数值z=150 小结:1.计算机计算给规划问题的解答带来方便,让解答变得简洁;

答案管理学原理实践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4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中国 2.基于“经济人”假设而提出来的,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管理人员 期望作出的决策能够为组织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的一种决策理论是指()。 A.行为决策理论 B.古典决策理论 C.当代决策理论 D.现代决策理论 3.“管理过程理论”又叫“管理职能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泰勒 B.法约尔 C.西蒙 D.韦伯 4.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 造性思维的方法是指()。 A.吹毛求疵法 B.阶梯法 C.头脑风暴法 D.德尔菲法 5.20世纪5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一种综合的管理方法,之后就成为西方企业比较普遍 实行的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是()。 A.领导管理 B.组织管理 C.计划管理 D.目标管理

6.战略管理是一种特殊的()。 A.组织 B.计划 C.领导 D.协调 7.组织中的任何成员应当而且只能接受一个上级主管的领导,这符合组织设计原则之 ()。 A.目标原则 B.分工与协作原则 C.命令统一原则 D.权责对等原则 8.一个领导者可有效领导和指挥的直接下属人员数量是指()。 A.管理幅度 B.管理宽度 C.管理层次 D.管理结构 9.最早使用、最为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是()。 A.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B.直线制组织结构 C.矩阵制组织结构 D.职能制组织结构 10.团队最常见的形式是()。 A.虚拟团队 B.工作团队 C.管理团队 D.解决问题的团队 11.职工行动的直接动力是()。 A.需要 B.需求 C.动机

AFM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应用实验报告

AFM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应用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袁求理 近 代 物 理 实 验 报 告 物理班实验小组 2012年12月18日

引言 在当今的科学技术中,如何观察、测量、分析尺寸小于可见光波长的物体,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使人们首次能够真正实时地观察到单个原子在物体表面的排列方式和与表面电子行为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 STM 要求样品表面能够导电,从而使得STM只能直接观察导体和半导体的表面结构。为了克服STM 的不足之处,推出了原子力显微镜(AFM)。AFM是通过探针与被测样品之间微弱的相互作用力(原子力) 来获得物质表面形貌的信息。因此,AFM除导电样品外,还能够观测非导电样品的表面结构,且不需要用导电薄膜覆盖,其应用领域将更为广阔。除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外,AFM在为微电子,微机械学,新型材料,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STM和AFM为基础,衍生出一系列的扫描探针显微镜,有激光里显微镜,磁力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主要用于对物质表面在纳米线上进行成像和分析。 一、实验组员: 邵孙国(10072127)、周柬辉(10072137)、陈俊峰(10072122)、任寿良(10072126)。 二、实验目的: Ⅰ、学习和了解AFM的结构和原理。 Ⅱ、掌握AFM的操作和调试过程,并以之来观察样品表面的形貌。 Ⅲ、学习用计算机软件来处理原始数据图像。 三、实验原理简析: 1. AFM基本原理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探针装在一弹性微悬臂的一端,微悬臂的另一端固定,当探针在样品表面扫描时,探针与样品表面原子间的排斥力会使得微悬臂轻微变形,这样,微悬臂的轻微变形就可以作为探针和样品间排斥力的直接量度。一束激光经微悬臂的背面反射到光电检测器,可以精确测量微悬臂的微小变形,这样就实现了通过检测样品与探针之间的原子排斥力来反映样品表面形貌和其他表面结构。 在原子力显微镜的系统中,可分成三个部分:力检测部分、位置检测部分、反馈系统。如图一显示。

工热热力学实验报告1

工程热力学实验报告 学院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2016年12月21日

实验一:气体定压比热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气体比热测定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构思。 2. 熟悉本实验中的测温、测压、测热、测流量的方法。 3. 掌握由基本数据计算出比热值和求得比热公式的方法。 4. 分析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可能途径。 二、实验内容 通过测定空气的温度、压力流量,掌握计算热量的方法,从而求得比热值和求得比热公式的方法。 三、数据记录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测试数据处理 1.接通电源及测量仪表,选择所需的出口温度计插入混流网的凹槽中。 2.摘下流量计上的温度计,开动风机,调节节流阀,使流量保持在额定值附 近。测出流量计出口空气的干球温度(t0)。 3.将温度计插回流量计,调节流量,使它保持在额定值附近。逐渐提高电热 器功率,使出口温度升高至预计温度。 可以根据下式预先估计所需电功率: τt W ?≈12 式中:W为电热器输入电功率(瓦);

Δt 为进出口温度差(℃); τ为每流过10升空气所需的时间(秒)。 估算过程:W=m ×Cp ×(T2-T1)=ρ×V ×Cp ×(T2-T1) =ρ×(10/1000τ) ×Cp ×Δt=1.169×(10/1000τ) ×1.004×Δt =11.7/1000×Δt/τ(kW)=11.7Δt/τ(w) 式中ρ—kg/m3; Cp—kJ/kg ·k; 4. 待出口温度稳定后(出口温度在10分钟之内无变化或有微小起伏,即可视为稳定),读出下列数据,每10升空气通过流量计所需时间(τ,秒);比热仪进口温度——即流量计的出口温度(t 1,℃)和出口温度(t 2℃);当时相应的大气压力(B ,毫米汞柱)和流量计出口处的表压(Δh ,毫米水柱);电热器的输入功率(W ,瓦)。 5. 根据流量计出口空气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从湿空气的干湿图查出含湿量(d,克/公斤干空气),并根据下式计算出水蒸气的容积成分: 622 /1622 /d d r w += 推导:对于理想气体混合物,摩尔比等于体积比,由分压力定律可知,理想气体摩尔比等于压力比,因此体积比等于压力比。根据含湿量定义d=m v /m a =n v M v /n a M a =0.622 (v v /v a )。因此:r w =v a /v=v v /(v v +v a )=1/(1+0.622/d)=d/0.622/(1+ d/0.622) 6. 根据电热器消耗的电功率,可算出电热器单位时间放出的热量: 3 10 1868.4?=W Q & (kcal/s )[1w=1J/s=1/1000kJ/s=1/4186.6kcal/s] 7. 干空气流量(质量流量)为: ) 15.273(2871000/103.133)6.13/)(1(00+???+-== t h B r T R V P G w g g g τ&& ) 15.273()6.13/)(1(106447.403+?+-?= -t h B t w τ (kg/s ) 8. 水蒸气流量为: ) 15.273(5.4611000/103.133)6.13/(00+???+== t h B r T R V P G w w w w τ&&

管理学原理复习总结

管理学原理复习总结 当今世界的管理 管理与组织的定义: 管理:是指通过与其他人的共同努力,既有效率又有效果地把工作做好的过程。P8 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目标而将一定的人员有系统地安排在一起的实体。P6 管理的职能和属性: 职能:计划:定义目标,制定战略,构建层级计划并协调活动。P10 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工作,怎么做,谁去做。领导:指导并激励相关人员并解决冲突。控制:监督活动,确保能够按计划实施。 属性:自然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不同(PPT) 社会属性:从来都是为生产资料占有者服务的,从国家管理到企业管理再到自我 管理,无不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什么是管理者,类型和角色。 管理者:指的是在一个组织中有权利和责任直接督导他人工作的那类群体。管理者通常可以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级。P7 角色类型:人际角色:挂名者,领导人,联络人。P11 信息转换角色:讯息收集人,讯息传达人,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所需具备的一般技能:P13~P14 理念技能:也称“概念技能”,是指分析和判断复杂形势的心智能力。 人际关系技能:是指管理者了解、指导、激励与之相关的个体和团队工作的能力。技术性技能:是指管理者应用专业性知识或经验的能力。 政治技能:是指提高个体在组织中的职位,建立权力基础并维系社会关系方面的能力。计划与战略规划

人们常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美国的一位管理学者也曾说过“长期计划根本就是无效的”,就此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优势:计划能够提供指导、减少变化的影响、减少浪费、为便于控制而提供了标准。P24(计划可以预测结果。计划可以了解轻重缓急。计划可以让各项资源配置效率最高。)---PPT 弱势:计划工作会导致僵化、计划难以在一个动态环境中得到发展、正式计划不能代替直觉和创造性、计划使管理者关注今天的竞争,而不是明天的存亡。P25 比较“正式计划”与“非正式计划”;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的异同之处。正式计划与非正式计划:P24 异:非正式计划很少形成书面形式。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常常装在个人或少数人的脑子里。而且,组织的目标很少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种计划一般出现在小型组织中。。这种计划工作往往是一般性的并且缺乏连续性。 正式计划,即把具体目标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让组织成员贯彻实行。这也就意味着管理者非常明确自己究竟想通过一种什么样的途径来达到组织的目标。同:都主要关注:目的(做什么)以及手段(怎么做)。P24 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P27 异: 战略计划是指那种应用于整个组织,为组织设定总目标,并且依据环境对组织进行定位的计划。 战术计划有时也称作业计划,就是将组织要达到的总体目标进行专门细化 战术计划一般是短期的; 战略计划跨越的时间间隔较长,通常为五年或更长。它所覆盖的领域范围更广,涉及的细节也更少。最后,战略计划还包括目标的正式化,而战术计划则假设目标已经存在,进而描述怎样才能达成目标。 在什么情况下“短期计划”更为适用?在什么情况下“专项计划”更为适用? 短期计划:组织的当前计划对未来的承诺影响较小,管理层使用的时间期限较短。那也就是说,所制定的计划应该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今天所作出的承诺能够执行。在变化的程度方面,不确定性越大,针对短期变化的计划就越多。也就是说,如果发生突然的或重要的技术、社会、经济、法律及其他方面的变化,那些精心设计、精确规划的路径可能不是帮助而是妨碍了组织绩效的改进。时期较短的计划往往有更大的灵活性。P27 专项计划:有着清晰明确的目标,既没有模棱两可的东西,也不会产生令人误解的问题,

运筹学线性规划实验报告

《管理运筹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2016年 04月 21日—— 2016 年 05 月 18 日

3.在点击“新建”按钮以后,按软件的要求输入目标函数个数和约束条件个数,输入目标函数级约束条件的歌变量的系数和b值,并选择好“≤”、“≥”或“=”,如图二所示,最后点击解决

4.注意事项: (1)输入的系数可以是整数、小数,但不能是分数,要把分数化为小数再输入。(2)输入前要合并同类项。 当约束条件输入完毕后,请点击“解决”按钮,屏幕上讲显现线性规划问题的结果,如图所示

5.输出结果如下

5.课后习题: 一、P31习题1 某家具公司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组合柜,每种组合柜需要两种工艺(制白坯和油漆).甲型号组合柜需要制白坯6工时,油漆8工时:乙型号组合柜需要制白坯12工时,油漆4工时.已知制白坯工艺的生产能力为120工时/天,油漆工艺的生产能力为64工时/天,甲型号组合柜单位利润200元,乙型号组合柜单位利润为240元. 约束条件: 问题: (1)甲、乙两种柜的日产量是多少?这时最大利润是多少? 答:由实验过程中的输出结果得甲组合柜的日产量是4个,乙的事8个。 . 0,0,6448,120126;240200 z max ≥≥≤+≤++=y x y x y x y x

(2)图中的对偶价格13.333的含义是什么? 答: 对偶价格13.333的含义是约束条件2中,每增加一个工时的油漆工作,利润会增加13.33元。 (3)对图中的常数项围的上、下限的含义给予具体说明,并阐述如何使用这些信息。 答:当约束条件1的常数项在48~192围变化,且其他约束条件不变时,约束条件1的对偶价格不变,仍为15.56;当约束条件2的常数项在40~180围变化,而其他约束条件的常数项不变时,约束条件2的对偶价格不然,仍为13.333。 (4)若甲组合柜的利润变为300,最优解不变?为什么? 答:目标函数的最优值会变,因为甲组合柜的利润增加,所以总利润和对偶价格增加;甲、乙的工艺耗时不变,所以甲、乙的生产安排不变。 二、学号题 约束条件: 无约束条件 (学号)学号43214321432143214321 0 0,30 9991285376)(53432ma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7606165060~5154050~414 )30(40~313)20(30~21210 20~11 10~1)(学号)(学号)(学号学号学号)(学号不变学号规则

《管理学原理实践》第二次作业答案

《管理学原理实践》第二次作业答案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8年07月18日10点36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0分,共 4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管理是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客观规律和必 须遵守的相应法则,这是指管理的是()。 A.社会属性 B.自然属性 C.艺术性 D.科学性 2.科学管理理论开创者及中心人物是()。 A.泰勒 B.韦伯 C.法约尔 D.西蒙 3. 1952年起源于美国,1979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全面采 用的编制预算方法是指()。

A.滚动计划法 B.零基预算法 C.网络计划技术 D.吹毛求疵法 4.组织在制定目标之后,在为实现目标而制定一系列的方案 中,对指导具体行动的备选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 ()° A.决策 € B.计划 C.组织 D.领导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目标性质的是()° A.可接受性 B.目的性 C.挑战性 D.反馈性 6.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其结构特征是扁而平的 组织结构类型是()。

A.高耸化组织 B.直线组织 C.职能组织 D.扁平化组织 7.管理者把由其全权负责的一项任务及相应的权力委托 给下属,是指()。 A.集权 B.授权 * C.分权 D.职权 8.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是激发他们奋力进 取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表彰、奖状、荣誉称号、晋升职务等属于精神激励中的()。 A.荣誉激励 B.榜样激励 C.情感激励 D.目标激励 9?信息交流是指(

A.沟通 B.激励 C.培训 D.招聘 10.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公函来往、组织内部的文件传达、 召开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定期情报交换属于()。 A.非正式沟通 B.正式沟通 € C.有效沟通 D.链式沟通 11.非正式沟通的具体形式中,发布独家新闻属于() A.单串型 B.饶舌型 C.集合型 D.随机型 12.寻求事物的本质,这是管理创新原则之()。 A.还原原则

摩擦学实验报告

摩擦磨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结构、测试原理及测试过程。 2、了解常用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的使用方法。 3、了解摩擦系数与磨损量的测量。 4、测试实验用材料摩擦系数。 二、实验设备: 1、划痕实验仪。 2、销盘摩擦磨损实验机。 3、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 4、疲劳摩擦磨损实验机。 三、实验要求: 1、了解常用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结构、测试原理及测试过程。 2、熟悉并掌握常用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的使用方法。 3、测试实验用材料摩擦系数。 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四、实验设备与实验结果: MT-3000工作原理与结构 1、测试原理

MS-T3000摩擦磨损运用球-盘之间摩擦原理及微机自控技术,通过砝码或连续加载机构将负荷加至球上,作用于试样表面,同时试样固定在测试平台上,并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使球摩擦涂层表面。通过传感器获取摩擦时的摩擦力信号,经放大处理,输入计算机经A/D转换将摩擦力信号通过运算得到摩擦系数变化曲线。μ=F/N μ—摩擦系数F—摩擦力 N—正压力(载荷) 通过摩擦系数曲线的变化得到材料或薄膜的摩擦性能和耐磨强度,即在特定载荷下,经过多长时间(多长距离)摩擦系数会发生变化。 2、试验机结构 1.加载方式:砝码加载; 2.加载范围: 10g~2000g、精度0.1g; 3.平台转速: 1转/min~3000转/min、精度±1转; 4.升降高度:20mm; 5.旋转半径:3mm~20mm; 6.摩擦副夹具:Φ3mm、Φ4mm 、Φ5mm、Φ6mm ; 7.摩擦副:GCr15钢球、AlO陶瓷球、ZrO陶瓷球、SiN陶瓷球; 8.测试操作:键盘操作,微机控制; 实验结果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实验报告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第四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结构和壁温的测量方法 2、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3、体会计算机采集与控制软件对提高实验效率的作用 4、学会给热系数的实验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定空气在圆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的给热系数α1 2、测定加入静态混合器后空气的强制湍流给热系数α1’ 3、回归α1和α1’联式4.0Pr Re ??=a A Nu 中的参数A 、a * 4、测定两个条件下铜管内空气的能量损失 二、实验原理 间壁式传热过程是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三个传热过程所组成。由于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机理不清楚,所以采用量纲分析法来确定给热系数。 1)寻找影响因素 物性:ρ,μ ,λ,c p 设备特征尺寸:l 操作:u ,βg ΔT 则:α=f (ρ,μ,λ,c p ,l ,u ,βg ΔT ) 2)量纲分析 ρ[ML -3],μ[ML -1 T -1],λ[ML T -3 Q -1],c p [L 2 T -2 Q -1],l [L] ,u [LT -1], βg ΔT [L T -2], α[MT -3 Q -1]] 3)选基本变量(独立,含M ,L ,T ,Q-热力学温度) ρ,l ,μ, λ 4)无量纲化非基本变量 α:Nu =αl/λ u: Re =ρlu/μ c p : Pr =c p μ/λ βg ΔT : Gr =βg ΔT l 3ρ2/μ2 5)原函数无量纲化 6)实验 Nu =ARe a Pr b Gr c 强制对流圆管内表面加热:Nu =ARe a Pr 0.4 圆管传热基本方程: 热量衡算方程: 圆管传热牛顿冷却定律: 圆筒壁传导热流量:)] /()ln[)()()/ln(11221122121 2w w w w w w w w t T t T t T t T A A A A Q -----?-?=δλ 空气流量由孔板流量测量:54.02.26P q v ??= [m 3h -1,kPa] 空气的定性温度:t=(t 1+t 2)/2 [℃]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1.管理的定义 (1)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对管理下的定义: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学下的定义:管理即制定决策。“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5项要素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现代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对管理下的定义: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他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个职能,管理的目标就是创造盈余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加有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个职能。 综合以上各种管理的定义,可给出如下定义: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来协调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能协调一致,有序进行,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的客观要求。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它要代表一定社会制度中的一定阶级的意志,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从管理学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管理和资本主义的管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 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人们通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抽象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一方面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身的管理实践,解决新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 管理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而且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管理科学没有,也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他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即利用系统化的知识——科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二、管理的要素、职能、任务和作用 1.管理的要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