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编写规范

教案编写规范

教案编写规范
教案编写规范

教案编写规范

教案是教学大纲、课程方案的具体细化并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是教师以教材章节和课时为单位编写的教学具体方案,是课堂讲授的重要依据,认真编写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因此每一位任课教师授课之前均须认真编写好所任课程的教案。

一、教案编写的原则

1.尊重规律性:教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安排,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重要保证。编写教案应遵循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既符合专业教学要求,又符合由浅入深,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认知规律。

2.符合科学性、富于独特性:编写教案应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特点和才华,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案。

3.注重差异性:教案既不同于教学大纲,也不等同于讲稿(或讲课提纲)。教学大纲是对课程的总体要求,而教案则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并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讲稿(或讲课提纲)是丰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这些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要充分考虑如何实现教案中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4.考虑变化性、加强创新性: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科发展情况、教学要求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时补充、修改、重新编写授课教案,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二、教案编写的要求

1.教师上课前必须写出所授课程的教案(所有的理论课和实验、实训等实践课),不能无教案或借他人教案进行授课;授课教案应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发展、教学要求变化、学生实际水平,以及教师以往教学的课后小结、批注等进行补充、修改或重写,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不得使用未经任何补充、修改的陈旧教案进行授课。

2.为便于教师撰写教案,学校提供课程教案的参考格式(见附件二)。在确

保教案质量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形成个性化的、特色突出的优质教案。(不同专业的授课教案可有自己的特色,但应包含教案参考格式的基本内容。)3.教案编写以2学时为单元编写。

4.每次课须按附件三的要求编写教案,并附有相应的讲稿。

5.每次课的教案须与相应的授课计划一致。

6.实验、实习、实训、设计、公共体育课等课程教案的编写参照理论课程教案编写的原则,并根据上述课程的特点编写教案。

7.教案应采用统一A4教案纸书写或打印。

8.教案书写应字迹工整、案面整洁、布置合理。

9.电子教案、CAI课件和网络课件等不能代替授课教案。(基于Word或PPT 制作的教学内容演示文稿,形式单一、缺乏互动功能支持,不能称为讲稿,也不能称为课件。)

三、教案的使用与管理

1.学时相差不到10学时的相同课程可用同一教案,但需有相应说明。

2.任课教师在授课前应准备好两周的教案。

3.教研室主任在开学二周内检查任课教师第1、2周教案。应根据教案编写的要求和教案评价标准(附件四),认真审阅教师的教案。教案审阅不符合要求的,教案审批人应及时向相关教师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教师应虚心听取并修改。

4.各系部在教学过程中要检查任课教师的教案,并对新任课教师的教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5.教案、讲稿和授课计划统一规范管理,顺序为:教案封面(附件一)、教案首页、任务书、课表、授课计划、每次课的教案、每次课的讲稿成册。(如有课件的须提供课件)。一门课程为一卷,卷名为“XXXX课程教案”。同一学期的教案卷排放一起。

6.教案资料须在每学期的最后一次课后交系部审核合格后归档。

7.教务处不定期对教师教案、教案审阅情况进行检查。

8.教案由系部集中保管时间4年,个人长期保管。

9.学校在今后的教学质量申报评价、教研室工作评估等相关的教学评价中,将把教案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附件一:教案封面

课程教案

20 ~20 学年第学期

年月日

附件二:教案首页

教案

附件三:每次课教案

教案

第次课

优秀教案评比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