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99.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

盐津县第二中学徐佑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和风的形成示意图,说明大气运动的形成过

程。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现象。

2.高空的风与近地面的风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教学难点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现象。

四、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

2.活动探究法

3.对比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及目标呈现

通过与学生分享本人赴昭参赛前利用微信向朋友咨询天气这一经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信任,并逐渐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教学主题——大气的运动。板书呈现学习目标,以便学生明确方向,有的放矢!

2.新知探究及目标达成

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引导学生分析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以帮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定义及原理。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示意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将学生分组并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究海陆风的规律及成因。

海陆风

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勇敢展示探究成果。进而引导全班同学共同分析,以便似懂非懂者懂之,懂之者熟之。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并分析有关热力环流的更多案例:山谷风、城市风。

山谷风

城市风

利用多媒体展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并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认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征: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

利用多媒体展示高空的风(北半球)示意图,引导学生读图分析高空风的风向特征:与压线平行,进而从受力情况探究其原因: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摩擦力忽略不计)。

高空中的风(北半球)

利用多媒体展示近地面的风向示意图,引导学生读图分析近地面的风向特征:与等压线斜交,从高压指向低压,进而从受力情况探究其原因: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近地面的风(北半球)

3.课堂小结及目标检测

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使之系统化,并

通过针对性的检测练习,使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巩固。

【例题1】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例题2】下图为“近地面的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字母)。该

力的方向是。

2.该图是 (南、北)半球的空气运动示意图,

判断理由是。

3.F1、F2、F3对风速有明显影响的是,

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是。

附:板书设计

评委建议:

1.热力环流原理讲解不够深入,应进一步介绍受热不均导致的等压面变形规律。

2.可通过“长发美女站海边,头发随风飘”的案例帮助学生加深海陆风的印象。

3.风的受力状况分析应深入到各个力对风的具体影响。

4.把山谷风和城市风放到课堂练习中进行讲解,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

5.标点解析山谷风的形成原理,需再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