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电源系统的隔离及驱动模块和控制电路及控制芯片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家用逆控一体机内部电路架构简介
家用逆控一体机是一种集逆变器和控制器功能于一体的设备,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和控制。
其内部电路架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 输入电路:用于接收直流电源输入,通常是太阳能电池板或电池组。
输入电路包括输入保护、滤波器和电压/电流传感器等。
2. 逆变器电路: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核心部分。
它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转换器)和直流-交流变换器(DC-AC转换器)。
直流-直流变换器将输入电压调整到逆变器的工作电压范围内,而直流-交流变换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给家庭用电设备。
3.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监测和控制逆控一体机的运行状态。
它包括微处理器或控制芯片、传感器、电压/电流采样电路和逻辑电路等。
控制电路负责实时监测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频率、温度等参数,并根据需要对逆控一体机进行调节和保护。
4. 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用于保护逆控一体机免受过电流、过电压、过温等异常情况的影响。
它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5. 输出电路:输出电路将逆变器转换后的交流电输出给家庭用电设备。
输出电路通常包括输出滤波器和输出保护电路,以确保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家用逆控一体机内部电路架构的简要介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异,但总体上都包含这些基本组成部分。
逆变电路工作原理逆变电路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子电路。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电子设备中,如逆变器、变频器、电力调节器等。
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断开,将直流电源的电压转换为具有可调频率和幅值的交流电。
逆变电路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直流电源、开关器件、滤波电路和控制电路。
1. 直流电源:逆变电路的输入是直流电源,可以是电池、整流器或者其他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的电压决定了逆变电路输出交流电的幅值。
2. 开关器件:逆变电路中的开关器件通常是功率晶体管、MOSFET或者IGBT 等。
开关器件根据控制信号的变化,实现周期性的导通和断开,从而改变电路的输出波形。
3. 滤波电路:逆变电路的输出是经过滤波的交流电。
滤波电路通常由电感、电容等元件组成,用于平滑输出电压,并去除其中的谐波成分。
4. 控制电路:逆变电路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断开。
控制电路通常由微处理器、运算放大器、比较器等元件组成,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产生相应的驱动信号,控制开关器件的工作状态。
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开关器件导通:当控制信号使得开关器件导通时,直流电源的电流通过开关器件,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2. 直流电源充电:在开关器件导通的过程中,直流电源的电压作用下,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开始充电。
3. 开关器件断开:当控制信号使得开关器件断开时,直流电源与电容、电感等元件之间断开,形成一个开路。
4. 电容和电感放电:在开关器件断开的过程中,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开始放电,输出电压开始下降。
通过不断重复上述步骤,逆变电路可以实现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输出的交流电的频率和幅值可以根据控制信号的变化进行调节。
逆变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逆变电路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电给家庭或工业设备;在电动汽车中,逆变电路用于将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驱动电动机等。
纯正弦波逆变器电路图大全(数字式/自举电容/光耦
隔离反馈电路图详解)
纯正弦波逆变器电路图(一)
基于高性能全数字式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案
逆变电源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
主要包括直流推挽升压电路、正弦逆变电路、输出滤波电路、驱动电路、采样电路、主控制器和点阵液晶构成。
其中,直流升压部分将输入电压升高至输出正弦交流电的峰值以上的母线直流电压,正弦逆变部分将母线直流电压逆变后经输出滤波电路得到正弦式交流电,采样电路则对母线电压、母线电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入电压进行采样,以实现短路保护、过压欠压保护、过流保护、闭环稳压等功能。
驱动电路的功能是将驱动信号的逻辑电平进行匹配放大,以满足驱动功率管的要求。
控制电路的功能是产生驱动信号,并对采样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复杂的系统功能。
点阵液晶的功能是显示系统工作信息,如果输出电压、电流以及保护信息等。
图2
1)主控制器。
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是一种专门用于电源隔离的微型芯片,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本文将对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进行介绍。
一、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的原理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主要包括输入侧和输出侧两部分,中间通过绝缘体隔离。
输入侧通过整流、滤波等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经过绝缘体隔离传输给输出侧。
输出侧再通过稳压、滤波等电路将电源转换为所需的直流电,并提供给外部电子设备使用。
1. 小型化: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体积小巧,能够适应各种紧凑的电子设备中的空间要求。
2. 高效率: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具有高效的能量转换能力,能够将输入的电能有效地转化为输出的电能,减少能量的损耗。
3. 低功耗: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在工作时耗能较低,能够有效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
4. 安全性: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通过绝缘体隔离输入侧和输出侧,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源波动和电压干扰对输出电流的影响,提高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高稳定性: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提供稳定的输出电流,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三、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的应用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医疗器械、工业控制系统等。
具体应用包括:1. 智能穿戴设备: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保证其正常运行。
2. 物联网设备: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可以为物联网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保证其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正常工作。
3. 医疗器械: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可以为医疗器械提供稳定的电源,保证其在医疗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4. 工业控制系统: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可以为工业控制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保证其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的正常工作。
微功率隔离电源芯片是一种具有小型化、高效率、低功耗、安全性和高稳定性等特点的电源芯片。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为其提供稳定的电源,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基于纳芯微nsi6602的隔离半桥电源驱动方案纳芯微NSI6602是一款高度集成的隔离半桥驱动芯片,主要用于驱动直流无刷电机(BLDC)和步进电机。
它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来控制这些电机,同时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基于纳芯微NSI6602的隔离半桥电源驱动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电源输入: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输入,通常为12V或24V直流电源。
2. 隔离半桥驱动器:纳芯微NSI6602作为隔离半桥驱动器,负责将输入的低压信号转换为高压输出,以驱动电机。
3. 电机:直流无刷电机(BLDC)或步进电机,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电机类型。
4. 控制器:用于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如PWM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纳芯微NSI6602所需的信号格式。
常见的控制器有Arduino、Raspberry Pi等。
5. 编码器:如果需要对电机进行闭环控制,可以添加一个编码器来实时监测电机的位置和速度,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基于纳芯微NSI6602的隔离半桥电源驱动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1. 控制器接收到外部控制信号(如PWM信号)。
2. 控制器将PWM信号转换为纳芯微NSI6602所需的信号格式(例如H桥模式)。
3. 控制器通过SPI接口将转换后的信号发送给纳芯微NSI6602。
4. 纳芯微NSI6602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其内部的功率MOSFET开关,从而驱动电机。
5. 如果需要闭环控制,编码器会实时监测电机的位置和速度,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反馈信息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从而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总之,基于纳芯微NSI6602的隔离半桥电源驱动方案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来驱动直流无刷电机(BLDC)和步进电机。
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参数配置,可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驱动芯片IR2110功能简介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电子元器件资料>>>正文在功率变换装置中,根据主电路的结构,起功率开关器件一般采用直接驱动和隔离驱动两种方式.美国IR公司生产的IR2110驱动器,兼有光耦隔离和电磁隔离的优点,是中小功率变换装置中驱动器件的首选。
IR2110引脚功能及特点简介内部功能如图4.18所示:LO(引脚1):低端输出COM(引脚2):公共端Vcc(引脚3):低端固定电源电压Nc(引脚4): 空端Vs(引脚5):高端浮置电源偏移电压VB (引脚6):高端浮置电源电压HO(引脚7):高端输出Nc(引脚8): 空端VDD(引脚9):逻辑电源电压HIN(引脚10): 逻辑高端输入SD(引脚11):关断LIN(引脚12):逻辑低端输入Vss(引脚13):逻辑电路地电位端,其值可以为0VNc(引脚14):空端IR2110的特点:(1)具有独立的低端和高端输入通道。
(2)悬浮电源采用自举电路,其高端工作电压可达500V。
(3)输出的电源端(脚3)的电压范围为10—20V。
(4)逻辑电源的输入范围(脚9)5—15V,可方便的与TTL,CMOS电平相匹配,而且逻辑电源地和功率电源地之间允许有V的便移量。
(5)工作频率高,可达500KHz。
(6)开通、关断延迟小,分别为120ns和94ns。
(7)图腾柱输出峰值电流2A。
IR2110的工作原理IR2110内部功能由三部分组成:逻辑输入;电平平移及输出保护。
如上所述IR2110的特点,可以为装置的设计带来许多方便。
尤其是高端悬浮自举电源的设计,可以大大减少驱动电源的数目,即一组电源即可实现对上下端的控制。
高端侧悬浮驱动的自举原理:IR2110驱动半桥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C1,VD1分别为自举电容和自举二极管,C2为VCC的滤波电容。
假定在S1关断期间C1已经充到足够的电压(VC1 VCC)。
当HIN为高电平时如图4.19 :VM1开通,VM2关断,VC1加到S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C1通过VM1,Rg1和栅极和源极形成回路放电,这时C1就相当于一个电压源,从而使S1导通。
逆变驱动电路原理
逆变驱动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它在电源输入直流电压的基础上,通过某种方式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输出。
逆变驱动电路常用于各种需要交流电源的场合,比如交流电动机驱动、太阳能逆变、UPS电源等。
逆变驱动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子器件的特性来实现电压变换。
常见的逆变驱动电路包括三种类型:整流逆变电路、交流逆变电路和多级逆变电路。
整流逆变电路用于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一般采用整流桥电路和滤波电路。
整流桥电路由四个二极管组成,通过控制不同二极管的通断,使得交流输入变为直流输出。
滤波电路则用于去除输出中的脉动成分,以得到较为稳定的直流输出。
交流逆变电路是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一般采用全桥逆变电路。
全桥逆变电路由四个开关管和匹配的二极管组成。
通过控制开关管的通断,实现直流输入的正反两个半周期的切换,从而输出交流电压。
多级逆变电路则是通过多个级联的逆变单元进行级数叠加,以提高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和功率。
多级逆变电路一般采用串联多个逆变单元,并在各级之间增加滤波电路,以降低输出的谐波成分和脉动。
逆变驱动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波形质量、输出功率要求等。
例如,在太阳能
逆变系统中,逆变器需要根据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特性,将直流电输入变为适合接入电网的交流电输出。
总之,逆变驱动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通过电子器件的特性和控制方法,实现电压的变换和输出。
它在各种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逆变驱动电路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提高和扩大。
纯正弦波逆变器电路图大全(数字式/自举电容/光耦隔离反馈电路图详解)纯正弦波逆变器电路图(一)基于高性能全数字式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案逆变电源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
主要包括直流推挽升压电路、正弦逆变电路、输出滤波电路、驱动电路、采样电路、主控制器和点阵液晶构成。
其中,直流升压部分将输入电压升高至输出正弦交流电的峰值以上的母线直流电压,正弦逆变部分将母线直流电压逆变后经输出滤波电路得到正弦式交流电,采样电路则对母线电压、母线电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入电压进行采样,以实现短路保护、过压欠压保护、过流保护、闭环稳压等功能。
驱动电路的功能是将驱动信号的逻辑电平进行匹配放大,以满足驱动功率管的要求。
控制电路的功能是产生驱动信号,并对采样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复杂的系统功能。
点阵液晶的功能是显示系统工作信息,如果输出电压、电流以及保护信息等。
1)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选用STM32F103VE增强型单片机,STM32系列单片机是意法半导体公司专门为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设计的产品。
此单片机采用哈佛结构,使处理器可以同时进行取址和数据读写操作,处理器的性能高达1.25 MIPS/MHz.支持单周期硬件乘除法,最高时钟频率72 M,最大可达512 kB片上Flash及64 kB片上RAM.同时具有多达30路PWM及3个12位精度的ADC等众多适合做逆变及电机驱动的外设。
在本系统中用于产生PWM、SPWM驱动信号,并对采样信号进行处理,以完成稳压反馈及保护功能,并驱动点阵液晶显示系统信息。
考虑实际的功率管及驱动芯片的速度,升压PWM波的频率为20 kHz,逆变SPWM波的频率为18 kHz.根据调制方法的不同,SPWM驱动信号形式可以分为:双极性、单极性和单极性倍频。
由于双极性调制失真度小,故本设计中SPWM 采用双极性驱动方式。
2)点阵液晶选用LPH7366型点阵液晶,具有超低功耗的特点。
用于显示系统当前的工作状态,如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入电压等信息。
全桥逆变电路IGBT模块的实用驱动设计一、本文概述《全桥逆变电路IGBT模块的实用驱动设计》一文旨在深入探讨全桥逆变电路中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模块的高效、可靠驱动技术。
该文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结合理论基础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系统地阐述了IGBT模块驱动设计的关键要素、设计原则、常见挑战以及应对策略,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套全面且实用的驱动设计方案参考。
文章将对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及IGBT模块在其中的核心作用进行简要回顾,强调其作为功率开关器件在电能转换过程中的高效性和可控性。
在此基础上,详述IGBT模块的结构特性、电气性能参数及其对驱动电路的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阈值电压、开关速度、安全工作区、栅极电荷等关键指标,为后续驱动设计的合理选择与优化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将聚焦于实用驱动设计的各个环节,从驱动电路拓扑的选择与设计开始,剖析隔离技术、驱动电源、缓冲电路、保护机制等关键组件的设计原则与实现细节。
将特别讨论驱动信号的形成与传输、栅极电阻的计算与选取、dvdt与didt抑制措施、过流与短路保护、过热与欠压保护等关键技术点,旨在确保IGBT模块在各种工况下能够稳定、快速、无损地开关,并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文中将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探讨驱动设计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应性与优化策略,如工业变频器、新能源汽车、不间断电源(UPS)等领域的特定需求与挑战。
通过实例分析,读者将了解到如何根据具体应用条件,如负载特性、工作频率、环境温度、系统效率要求等,灵活调整和优化驱动方案,以实现最佳的系统性能与可靠性。
本文还将探讨驱动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智能驱动、集成化驱动解决方案、基于新型半导体材料的驱动技术等前沿研究方向,以启发读者关注并跟进领域内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全桥逆变电路中IGBT模块驱动设计的先进性与竞争力。
逆变电源系统的隔离及驱动模块和控制电路及控制芯片
文章转载自http:// www.szcreate.com广州市科瑞爱特科技公司
功率MOSFET是一种多子导电的单极性电压控制型器件,具有开关动作快、输入阻抗大、驱动
功率小、无二次击穿、驱动电路简单、安全工作区大等优点,特别是由于具有正温度系数,可以
自动均衡电流,所以在输入电压低、工作电流大的逆变电源系统中可以将几只功率MOSFET并联以
提高电流容量。在本系统中,将三只功率MOSFET并联,使电流容量增大到三倍。逆变器将整流后
的直流电压转换成特定频率的SPWM波,再经过电感和电容滤波将其转换为220V的标准正弦波电
压,其中电感用变压器次级的漏感代替,采用这种方式使系统结构简单,噪音低,并且能有效地
抑制波形中的高次谐波成分。
SPWM控制方式预先将0~360°的正弦值制成表格存于EPROM中。由于开关驱动信号是利用正
弦波参考信号与一个三角载波信号互相比较而生成的,常分为单极性和双极性两种情况。在开关
频率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双极性SPWM控制产生的正弦波,其谐波含量和开关损耗均大于单极性,
系统采用的是单极性SPWM控制。以下是逆变电源系统的隔离及驱动模块和控制电路及控制芯片:
隔离和驱动电路是将Intel80C196MC芯片输出的SPWM信号加以隔离、放大,形成驱动各功率器件
开关动作信号的电路。它是一光电耦合器件,但又不同于普通的光耦,由于其输出级是经推挽电
路放大输出的,所以它不但能使原副边隔离,而且具有驱动能力,特别适合于驱动中等功率的
MOSFET和IGBT。同时,在工程应用中为了从硬件上可靠防止同一桥臂上的两个功率器件上下直通,
故将驱动同一桥臂功率器件的两个TLP250的脚2和脚3互相对接,形成互锁电路,从而有效地防
止了桥臂功率器件的直通故障。
控制电路主要通过对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等信号的检测,实现系统的过压、
欠压、过流、过放电、过热和反时限等保护功能。控制芯片采用Intel80C196MC微处理器。
Intel80C196MC是真正的16位单片机,由于此片内集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波形发生器(WG)单元,
从而大大简化了用于产生SPWM波形的软件和外部硬件电路。波形发生器有3个独立的模块,每个
模块均包含一个数值比较器、比较寄存器、比较缓冲器、无信号时间发生器和一对可编程输出驱
动通道。三相波形有共同的载波频率和共同的死区时间,可编程为三角波调制方式或锯齿波调制
方式,一旦启动后只要求在改变PWM占空比时加以干预,其余时间均不占用CPU。
波形发生器由时基发生器、相驱动通道和控制保护电路组成。
时基发生器为PWM波形建立载波周期。80C196MC通过从重装载寄存器(WG-RELOAD)中读入数据来
确定载波周期的长短,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在程序中改变重装载寄存器的值来改变载波周期值。
相驱动通道确定PWM波形的占空比。每相驱动通道都有各自的相比较缓冲寄存器(WG-COMPX),一
般情况下,PWM波形的占空比由工作方式、重装载寄存器和相比较缓冲寄存器这三个方面来决定。
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寄存器(WG-CONTROL)和输出寄存器(WG-OUT)。同时,CPU内部还有一个保护电
路用于监测EXTINT输入端,以便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另外,无信号时间发生器电路是波形发生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可以用来防止一对互补的PWM
信号同时有效,从而避免了同一桥臂的上下两只功率管直通;同时,用户可以通过软件向WG-CON
寄存器的低10位装入一个数来任意设置无信号时间。
文章转载自http:// www.szcreate.com广州市科瑞爱特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