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年化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化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化学竞赛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2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

1、我国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城市都设有大气监测站。北京更是由分布在城区的各监测点组成一个监测网,以监测大气情况,且每天都公布空气质量。下面所列各项,在空气质量日报中完全正确的是:①可吸入颗粒物②总悬浮颗粒物③氢氧化物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硫⑥二氧化氮⑦一氧化碳⑧一氧化氮⑨氮气⑩臭氧

A.①③⑤⑦⑨

B.②③⑤⑥⑦

C.②⑤⑥⑦⑩

D.①⑤⑥⑦⑩

2、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 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取8.75克食盐

C 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NaOH溶液

23.10mL

D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5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A1O2-+4H+=Al3++

2H2O

B 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的硫化氢气体:OH一+H2S=HS-+

H2O

C 氯化银溶于浓氨水:AgC1+2NH3•H2O=[Ag(NH3)2]++Cl—+2H2O

D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的氯化铁溶液:Fe3++3H2O=Fe(OH)3↓+3H+

4、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并吸收多余的R,则R是

A CH4

B HCl

C Cl2

D NH3

5、VCD光盘的记录材料有很多种,它们都可以任激光照射下发生化学的或物理的性能改变而记录、储存信号。碲的某种化合物是常用的VCD光盘记录材料之一,对碲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Te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Ⅵ族

B H2TeO4的酸性比H2SO4弱

C H2Te没有HI稳定

D 单质碲在常温下是固体

6、某二元弱酸(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

H2A H++HA-HA—H++A2-,

己知相同浓度时的电离度a(H2A)>a(HA-),则[H2A]浓度最大的是

A 0.01mol/L的H2A溶液

B 0.01mol/L的NaHA溶液

C 0.02mol/L的HCl溶液与0.04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

D 0.02mol/L的NaOH溶液与0.02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

7、如图,标准状况下,向带有活塞的最大容积为1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H2S和b mol SO2(a、b为正整数;a£5,b£5),则反

应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g/L)是

A、14.40

B、8.00

C、5.60

D、2.86

8、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所处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族序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是:

A 氧、磷、氯

B 硼、镁、硅

C 碳、铝、磷

D 氮、硅、硫

9、已知氢氧元素各有3种同位素,则由氢氧原子组成的分子可能是

A.20种

B.18种

C.16种

D.14种

10、毒品一直

直影响社会安定。吗啡与海洛因都是被严格查禁的毒品,已知吗啡的分子式是C17H19NO3,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则海洛因的分子式是

A.C21H23NO3

B.C21H22NO5

C.C21H23NO5

D.C21H27NO7

11、用锂制造的电池性能优越,如心脏起搏器中使用的新型Li-I2电池,其使用寿命已超过10年, Li-I2电池在使用时要不断地充电,放电,其中发生的某一化学反应可简化为:2Li+I2=2L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是2I--2e-=I2 B、该电池以LiI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C、以惰性非水有机溶剂为电解质

D、这是电池放电的化学反应

12、2-丁烯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因此有如下2个异构体:

(顺式)(反式)

据此,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A.8

B.7

C.6

D.5

13、在容积固定的4L密闭容器里,进行可逆反应:X(气)+2Y(气) 2Z(气),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运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A X的浓度减少

B Y的物质的量减少

C Z的浓度增加

D X的物质的量减少

1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照这个理论,下列微粒属于两性物质的是:①HS-②CO32- ③H2PO4-④NH3 ⑤H2S ⑥CH3COOH ⑦OH-⑧H2O ⑨NO2-

A.①⑤

B.③⑥

C.①②⑨

D.①③⑧

15、甲、乙是两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其有关物质转化如图所示,其中C为白色沉淀,D为气体。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D为酸性气体,则A可能为Al2S3

B.甲、乙两物质生成的化合物发生水解反应不可能生成两种酸C.D可能为碱性气体

D.与水反应可能生成Mg(OH)2沉淀

16、在地壳内,深度每增加1km,压强大约增加25250~30300kPa,在这样的压强下,对固体物质的平衡会发生较大的影响。如:

CaAl2Si2O8+Mg2SiO4=CaMg2Al2Si3O12

(钙长石) (镁橄榄石)(钙镁)石榴子石

摩尔质量(g/mol) 278 140.6 413.6

密度(g/cm3) 2.70 3.22 3.50

在地壳区域变质的高压条件下,有利于

A、钙长石生成

B、镁橄榄石生成

C、钙长石和镁橄榄石共存

D、(钙镁)石榴子石生成

17、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常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 MnO2

B H2S

C 稀盐酸

D NaHCO3 18、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的方

法,AgOH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渍,用手动过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如果将溶液①小心地涂在纸上,溶液①中的溶质就跟汗渍中物质②作用,生成物质③,物质③在光照下,分解出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由棕色变成黑色的指纹线。用下列化学式表示①②③这三种物质都正确的是:()A、NaCl、AgNO3、AgCl B、AgNO3、NaCl、AgCl

C、AgCl、NaCl、AgNO3

D、NaCl、AgNO3、AgCl

19、第ⅢA族的Al、Ga均为两性元素,Al(OH)3与Ga(OH)3相比,后者酸性比前者强。当CO2通入NaAlO2和NaGaO2的溶液中,首

先沉淀出来的氢氧化物是

A、Al(OH)3

B、Ga(OH)3

C、同时沉淀出来

D、无法判断

20、已知在pH为4~5的环境中,Cu2+、Fe2+几乎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工业上制CuCl2是将浓盐酸用蒸气加热到80℃左右,再慢慢加入粗氧化铜(含少量杂质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欲除去溶派中的杂质离子,下述方法中可行的是

A 加入纯Cu将Fe2+还原为Fe

B 向溶液中通入H2S使Fe2+沉淀

C 向溶液中迈入Cl2,再通入NH3,调节pH值为4~5

D 向溶液中通入Cl2,再加入纯净的CuO粉末调节pH值为4~5

21、1993年一位农民偶然发现他的一头小母牛食用腐败草料后,血液不会凝固。一位化学家由此得到启发,从腐败草料中提取出结构简式为的双香豆素。关于双香豆素的下列推论中错误是

A.有望将它发展制得一种抗凝血药

B.它无嗅并略具芳香味,因而可用来制备致命性出血型的杀鼠药

C.它可由化合物和甲醛(HCHO)通过缩合反应制得

D.它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22、为实现"绿色"奥运这一目标,北京在未来几年内将全面进行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下面对这两类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都是以甲烷为主的混合物

B.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它们燃烧的废气中,SO2,NO2等污染的含量少

D.它们分别与空气混合点燃,都可能发生爆炸

23、尿酸是人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关节炎形成的原因就是在关节的滑液中形成尿酸钠(通常用NaUr表示)晶体:

HUr+H2O====Ur -+H3O+ ①

Ur -+Na+====NaUr ②

第一次关节炎发作的时间大都在寒冷季节,发病部位常常是手指的关节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反应②是吸热反应

B.热敷可以使关节炎的症状减轻有一定的道理

C.NaUr易溶于水

D.关节炎发病时关节滑液的pH降低

24、在抢救大出血的危症病人时,常需静脉点滴输予0.9%的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是由于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含量)为0.9%,另有研究表明,30亿年前地表原始还水的矿化度即为0.9%,对此,下列猜测或评论中不足取的是

A.人类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逐渐进化到陆地上来的

B.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些尚未认识的关系

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均为0.9%纯属

巧合

D.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

二、填空、简答题

25、(共7分)

Cu2O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 和Cu2+。测定Cu2O在矿石中含量的方法是:将矿石溶于足量的Fe2(SO4)3和H2SO4的混合液,再用KMnO4测定。

⑴Cu2O与Fe2(SO4)3和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滴入KMn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若某次滴定中称取5.0g矿样,滴定时消耗0.1mol•L-1KMnO4溶液100mL,则矿样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26、(1)(3分)将明矾放入河水、井水中搅拌,生成Al(OH)3载带悬浮物沉降使水澄清。若用蒸馏水代替河水,如上操作,未见沉降物。为什么?

(2)(3分)下列两个反应都能够用卤素活泼性不同说明吗?

①Cl2+2I-=2Cl-+I2,②2C1O3-+I2=Cl2+2IO3-

(3)(3分)把一个“熟”水果和几个“生”水果一起放在一个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生”水果很快就“熟”了。若在水果贮藏室中,放几块被KMnO4溶液浸透过的“砖块”,(即使有“熟”水果)“生”水果可保存较长的时间。为什么

(4)(3分)写出一个以水或水气为催化剂的反应方程式及相应的实验现象。

27、市售乙醛通常为4 0%左右的乙醛溶液。久置的乙醛溶液会产生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为水溶液。据测定,上层物质为乙醛的加聚物作(C2H4O)n,它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分子中无醛基。乙醛在溶液中易被氧化。为从变质的乙醛溶液中提取乙醛(仍得到溶液),可利用如下反应原理:(C2H4O)n nC2H4O。

(1)(3分)先把混合物分离得到(C2H4O)n;将混合物放入分液漏斗,分层清晰后,分离操作是

(2)(3分)证明是否已有部分乙醛被氧化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3)(3分)若将少量乙醛溶液滴入浓硫酸中,生成黑色物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4)(每空2分,共10分)

提取乙醛的装置如右图;烧瓶中放的是(C2H4O)n和6mol•L-1 H2SO4的混合液,锥形瓶中放蒸馏水。加热至混合液沸腾,(C2H4O)n 缓慢分解,生成的气体导入锥形瓶的水中。

①用冷凝管的目的是,冷凝水的进口是。(填“a”或“b”)。

②锥形瓶内导管口出现的气泡从下上升到液面的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直至完全消失,这现象说明乙醇的何种物理性质?

当观察到导管中的气流已很小时。必要的操作是

③若n=3,则(C2H4O)n的结构简式是:28、(共10分)近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火灾中绝大多数人的第一死因并非高温烘烤或火烧,而是慌忙奔跑时吸入的烟雾中毒,且起火的建筑装修越豪华,这一特点越明显.聚氯乙烯是制作装修材料的最常用原料,失火后,随着火焰的剧烈跳动, 聚氯乙烯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的复杂化学变化,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其大致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中由.聚氯乙烯产生的对人体有害气体,其化学成分主要有,你认为其中含量最大的为,在火灾现场,为防止气体中毒你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是

(2)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有:A、加成反应B、消去反应C、取代反应D、重排反应4种,其中重排反应是指像CH2=CH-OH→CH3CHO的一类反应,请指出上述变化中下列所属的基本类型(填序号):

反应①反应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D

4.D

5.A

6.D

7.C

8.A

9.B 10.C 11CD 12.C 13.C 14.D 15.B

16.D 17.D 18.B 19.A 20.D 21.B 22.D 23.BD 24.C

二、填空题

25. ⑴Cu2O+2Cu+Cu2+ +H2O,2Fe3++ Cu=+ Cu2+

⑵MnO4-+8 H++5Fe2+= Mn2++4H2O +5Fe3+

⑶72%

26、(1)明矾水解生成的Al(OH)3因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沉淀下来,而蒸馏水中无杂质,因此未见沉淀

(2)反应①中Cl2为氧化剂, I2为氧化产物,因为氧化性Cl2> I2,故反应①可发生,而反应②中I2为还原剂, Cl2还原产物,还原性I2> Cl2,故反应②也可发生

(3)熟水果会释放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催熟水果,但放入“砖块”后,因生成的乙烯被KMnO4氧化而失去H2O,使生水果可保存较长时间。

(4)Zn+ I2=== ZnI2,剧烈反应,生成大量紫色蒸气

27、(1)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同时打开下端活塞,下层溶液沿烧杯内壁流下,当下层液体放完时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内溶液从上口倒入指定容器

(2)取少量下层液体,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若颜色变红,则已有部分乙醛被氧化

(3)CH3CHO+H2SO4→2C+SO2+3H2O

(4)①使未解聚的乙醛加合物凝固回流, b

②溶于水,且使沸点较低的冷凝;把导管撤离锥形瓶后再熄灭酒精灯

28、(1)HCl、CO、C6H6 ;HCl;措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往低处走或吸入低处空气

(2)①B ③D

2009年全国初中第十九届天源杯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2009年全国初中(第十九届天源杯)化学竞赛 初赛试题 说明:1.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卷前,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考生号和姓名填写在试卷头 对应的位置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试卷指定区域作答;如需改动, 先在原来的答案上划一横线,然后在旁边空位处重新写。不准.. 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Cl-35.5 Ca-40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自然现象的过程一定为化学变化的是 A .温室效应 B .云雾消失 C .冰川融化 D .形成酸雨 2.金星大气层存在一种二氧化三碳的气体(C 3O 2),则C 3O 2不属于...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化合物 D .氧化物 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B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C .酒精挥发——分子间距增大 D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4 .. 的是 B. CO 2性质检验 D. 制取CO 2并验满 5.用一种试剂鉴别盐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钙三种溶液,应选用下列的 A .稀硫酸 B .氯化钡 C .碳酸钠 D .氢氧化钾 6.下列情况不会造成.... 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A .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 B .水烧开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 C .装修木板释放出的甲醛、苯等物质 D .大理石放出的放射性气体——氡 7.现有H 2SO 4、NaOH 、CuO 、Na 2CO 3四种物质,分别与其他某种物质反应都有同一种物质X 生成,则X 的化学式可能是 A .H 2O B .CO 2 C .NaCl D .BaSO 4

2009年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009年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D 3.B 4.A 5.C 6.A 7.C 8.B 9.C 10.C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可能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给2分,多选、错选都不得分。) 11.AD 12.A 13.A 14.B 15.C 16.D 17.BD 18.C 三.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3分 19.(9分) (1) 每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各1分 (2)(2分) 20.(14分) (1) (A、B的结构简式各1分,化学方程式2分) (2) (2分) 碳酸氢钠溶液(1分) (3)滴定需在不断振荡下且较快地进行(1分),理由是防止因NaOH局部过浓(1分) 和滴定时间过长而使产品水解(1分) (4)由于水杨酸的pKa l=3.0,pKa2=13.1,乙酸的pKa=4.75,而酚酞终点pH=9.0,可见终点时产物为:

,因此在测定中,每一摩尔的乙酰水杨酸消耗2mol的NaOH。 (4分) 四.本大题有2个小题,共13分 21.(共4分) (1)确保所有的硝酸都作氧化剂,在溶液中将铜氧化,以生成硫酸铜。(2分) (2)确保所有的氮氧化合物都被吸收掉。(2分) 22.(共9分) (1)①(2分) ②原料使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1分);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使平衡正向移动(1分);不断小火加热蒸出产品乙酸乙酯(三者中其沸点最低),使平衡不断正向移动,提高原料利用率。(1分) (2)①答案要点:原料甲醇的沸点低于苯甲酸甲酯的沸点,如果还是使用制备乙酸乙酯的发生装置,首先会使原料大量蒸馏出去,实验效率大大降低。(2分) ②所用试剂:碳酸钠溶液(1分);操作:分液(1分)。 五.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6分 23.(8分) (1) (2) (3) (每个方程式2分,共8分) 24.(10分) (1) ① ② (2)A是CuCl(1分),B是Na[CuCl2](1分) ①Cu FeS2 + 3FeCl3 = CuCl↓+ 4FeCl2 + 2S↓(2分) CuFeS2 + 3CuCl2 = 4CuCl↓ + FeCl2 + 2S↓(2分) ③2Na[CuCl2] = 2NaCl + Cu + CuCl2(2分) 25.(8分)(1)NaCl0(2分);[(2分) (2) 3NaCl0 + 2Fe(OH)3 + 4NaOH = 2Na2Fe04 + 3NaCl + 5H20(2分) (3)4Na2Fe04 + 20HCl = 302↑+ 4FeCl3 + 8NaCl + 10H20(2分) 六.本题共2个小题,共16分 26.(本题共6分) (1)a-(f)-(d)-(h)-(i)-(c)-(g)-(j)-(e)-(b)(3分) (2)一个水分子中三个原子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18/3=6。其它分子中原子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与此相接近。例如碳水化合物【以C(H20)简单表示之】中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28/4=7。所以,可以假设人体全部都由水分子所组成。(1分)

2009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200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 注意: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直接在试卷上答题,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该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若该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1个得1分,选对2个得2分;选错1个,该题不得分。) 1.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一种新能源——盐能。当海水和淡水混合时,温度将升高0.1o C,世界所有入海口的这种能源相当于电力需求的20%。海水和淡水混合时,温度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发生了盐分解反应 B.发生了水分解反应 C.由于浓度差产生放热 D.盐的溶解程度增大. 2.有四组物质,每一组物质分别由同一主族的元素组成,在101.3 kPa时测定它们的沸 A.a、b、c的化学式分别为 He2、Br2、HCl B.第二组物质只表现氧化性,不表现还原性 C.第三组物质中HF的沸点最高,是因为分子内存在氢键 D.第四组中各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2O>H2S> H2Se>H2Te 3.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16.9 g 过氧化钡(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约为0.2×6.02×1023 B.25℃时,1 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氢氧根离子数约为6.02×1022

C .1 mol 羟基所含的电子数约为9×6.02×1023 D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辛烷中所含分子数约为6.02×1023 4.下列有关指定实验装置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Y 溶液) 4溶液) A .装置①可用于除去水等液体中混有的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B .当装置②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时,Cu 电极可能增重32g ,也可能减重32g C .装置②中的X 一定作负极 D .当装置③广口瓶中充满了CO 2,b 口进气可收集NO 气体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铁屑溶于足量稀硝酸:Fe +4H ++NO 3-=Fe 3++NO↑+2H 2O B .KHCO 3的水解:HCO 3-+H 2O H 3O ++CO 32- C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HCO 3-+OH -=CO 32-+H 2O D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2C 6H 5O -+CO 2+H 2O→2C 6H 5OH +CO 32- 6.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在pH 1=的溶液中: 234Fe NO Cl NH +--+、、、 B .在pH 13=的溶液中:2Na Cl ++--、K 、S 、 C .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H + 、Al 3+、 Mg 2+ 、Cl - D .在无色溶液中:324Fe SO Na SCN +-+-、、、 7.LiFePO 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奥运会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 FePO 4+Li ++e -→LiFePO 4 负极 Li -e -→ L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充电时电池反应为FePO 4+Li = LiFePO 4 B .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C .放电时电池内部Li +向正极移动 D .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 +得电子被还原 8.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不符合“八隅体规则”的是 ( ) A .OF 2 B . SF 4 C . PF 5 D .SiF 4 9.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来自 ( ) A .仅仅d 轨道 B .不同主量子数的原子轨道 C .仅仅d 轨道和f 轨道 D .相同主量子数的原子轨道 10.XSO 4(aq)与NaOH(aq)反应,定量生成X 3(OH)4SO 4(s)和Na 2SO 4(aq)。1.0 mol·L -1的XSO 4 和1.0 mol·L -1NaOH 混合,总体积为50mL(体积可加合)。为了得到最大的沉淀量,这两

200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1、(1)Lewis酸和Lewis碱可以形成酸碱复合物。根据下列两个反应式判断反应中所涉及Lewis 酸的酸性强弱,并由强到弱排序。 F4Si-N(CH3)3 + BF3→F3B-N(CH3)3 + SiF4F3B-N(CH3)3 + BCl3→Cl3B-N(CH3)3 + BF3 (2)①分别画出BF3和N(CH3)3的分子构型,指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②分别画出F3B-N(CH3)3 和F4Si-N(CH3)3的分子构型,并指出分子中Si和B的杂化轨道类型。 (3)将BCl3分别通入吡啶和水中,会发生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写出这两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BeCl2是共价分子,可以以单体、二聚体和多聚体形式存在。分别画出它们的结构简式,并指出Be的杂化轨道类型。 (5)高氧化态Cr的过氧化物大多不稳定,容易分解,但Cr(O2)2[NH(C2H4NH2)2]却是稳定的。这种配合物仍保持Cr的过氧化物的结构特点。画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并指出Cr的氧化态。 (6)某些烷基取代的金属羰基化合物可以在其他碱性配体的作用下发生羰基插入反应,生成酰基配合物。画出Mn(CO)5(CH3)和PPh3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并指出Mn的氧化态。 2、下列各实验中需用浓HCl而不能用稀HCl溶液,写出反应方程式并阐明理由。

(1)配制SnCl2溶液时,将SnCl2(s)溶于浓HCl后再加水冲稀。 (2)加热MnO2的浓HCl溶液制取氯气。 (3)需用浓HCl溶液配制王水才能溶解金。 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1)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的漏气; (2)在酸性介质中用锌粒还原Cr2O72-离子时,溶液颜色经绿色变成天蓝色,放置后溶液又变为绿色。 4、我国石油工业一般采用恒电流库伦分析法测定汽油的溴指数。溴指数是指每100克试样消耗溴的毫克数,它反映了试样中C=C的数目。测定时将V(毫升)试样加入库伦分析池中,利用电解产生的溴与不饱和烃反应。当反应完全后,过量溴在指示电极上还原而指示终点。支持电解质为LiBr,溶剂系统仅含5%水,其余为甲醇、苯与醋酸。 设d为汽油试样密度,Q为终点时库伦计指示的溴化反应消耗的电量(库伦)。 (1) 导出溴指数与V、d和Q的关系式(注:关系式中只允许有一个具体的数值)。 (2)若在溶剂体系中增加苯的比例,说明其优缺点。

2009年化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化学竞赛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2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 1、我国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城市都设有大气监测站。北京更是由分布在城区的各监测点组成一个监测网,以监测大气情况,且每天都公布空气质量。下面所列各项,在空气质量日报中完全正确的是:①可吸入颗粒物②总悬浮颗粒物③氢氧化物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硫⑥二氧化氮⑦一氧化碳⑧一氧化氮⑨氮气⑩臭氧 A.①③⑤⑦⑨ B.②③⑤⑥⑦ C.②⑤⑥⑦⑩ D.①⑤⑥⑦⑩ 2、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 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取8.75克食盐 C 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NaOH溶液 23.10mL D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5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A1O2-+4H+=Al3++ 2H2O B 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的硫化氢气体:OH一+H2S=HS-+ H2O C 氯化银溶于浓氨水:AgC1+2NH3?H2O=[Ag(NH3)2]++Cl—+2H2O

D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的氯化铁溶液:Fe3++3H2O=Fe(OH)3↓+3H+ 4、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并吸收多余的R,则R是 A CH4 B HCl C Cl2 D NH3 5、VCD光盘的记录材料有很多种,它们都可以任激光照射下发生化学的或物理的性能改变而记录、储存信号。碲的某种化合物是常用的VCD光盘记录材料之一,对碲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Te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Ⅵ族 B H2TeO4的酸性比H2SO4弱 C H2Te没有HI稳定 D 单质碲在常温下是固体 6、某二元弱酸(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 H2A H++HA-HA—H++A2-, 己知相同浓度时的电离度a(H2A)>a(HA-),则[H2A]浓度最大的是 A 0.01mol/L的H2A溶液 B 0.01mol/L的NaHA溶液 C 0.02mol/L的HCl溶液与0.04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 D 0.02mol/L的NaOH溶液与0.02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 7、如图,标准状况下,向带有活塞的最大容积为1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H2S和b mol SO2(a、b为正整数;a£5,b£5),则反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附答案)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单质M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两种氧化物,而且其中一种是酸性氧化物。M是( )。 (A)S(B)C(C)Fe(D)Na 2.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主要根据是( ),其理由是( )。 主要根据:(1)放出大量的热(2)看到耀眼的白光(3)有白色固体生成(4)镁带消失 理由:(A)镁和氧生成氧化镁(B)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C)发生化学变化时要放热(D)氧气被氧化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和Na+都是钠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pH值的大小可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它的数值不会等于零 (C)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 (D)5克胆矾溶于4 5克水中可制得质量分数为1 O%的硫酸铜溶液 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Fe+6HCl==2FeCl3+3H2↑ (B)Fe+H2SO4(稀)==FeSO4+H2↑ (C)2Al+3H2SO4==Al2(SO4)3+3H2↑ (D)Cu(OH)2+Na2SO4==CuSO4+2NaOH 5.下列各组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一组是( )。 (A)CO和NO(B)H2O和HCl (C)SO2和H2S(D)NH3和CH4 6.如图是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图,P点表示(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M未完全溶解 (D)无法配制 7.有甲、乙两组物质,其中甲组的( )能跟乙组的所有物质发生反应;乙组的( )能跟甲组的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A) (B) (C) (D) 甲组 CuSO4 FeCl2 HNO3 CO2 乙组 Fe Na2CO3 Fe(OH)3 KOH 8.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5.1克物质(1克以下使用游码),称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被称量物质的位置放颠倒了。该物质的质量应是( )。 (A)4.9克 (B)5.O克 (C)5.1克 (D)5.3克 9.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各放一只烧杯,两烧杯中盛有等质量分数的过量盐酸,天平两边保持平衡。此时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1.2克 CaO,若要使天平两边再次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 CaCO3的质量是( )。 (A)1 1.2克(B)1 7.6克 (C)20克 (D)2 2.4克 1 0.某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1。该含氧酸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XO (B)XO2 (C)X2O3 (D)XO3 11.用铁、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如图所示是产生氢 气与所用金属质量的关系。如果a代表铁、b代表锌、c代表铝,这三条 图线从上到下的顺序是( )。 (A)a、b、c(B)b、c、a(C)c、a、b(D)c、b、a l 2.使27克CuCl2样品在溶液中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得到5 8克AgCl。则样品

2009浙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2009年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有六大题,2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考后只交答题卷。必须在答题卷上写明县(市)、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字迹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右图画面正中的学者,因为在稀土萃取领域的惊人成就 被誉为“稀土界的袁隆平”;2008年,他荣获中国科技界最高荣 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名字是( ) A.周其风B.唐敖庆 C.徐光宪D.闵恩泽 2。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需要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牙膏里填充少量的甘油,是由于甘油有吸湿性。 B.药皂中掺入少量的苯酚,是由于苯酚有杀菌作用 C.食盐中加入少量碘酸钾,人食用后可补充人体内碘元素的不 足 D.腌制火腿时,添加少量NaNO2,是为了使火腿肉的味道更加美味可口 3.相同质量的下列食品彻底氧化,耗氧量最多的是( ) A.瘦肉B.花生油c.白糖D.青菜 4.在溶液中有浓度均为0.0lmol/L的Fe3+、Cr3+、Zn2+、Mg2+等离子,已知: 当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下列哪一种离子所需的pH最小:( ) A.Fe3+B.Cr3+C.Zn2+D.Mg2+ 5.乙酰乙酸乙酯中存在下列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异构(其中烯醇式约占7%): 为了证实此平衡的存在,在乙酰乙酸乙酯中滴入几滴5%的FeCl3水溶液,此时溶液立即显紫红色,说明乙酰乙酸乙酯中确有烯醇式存在。继续滴加橙红色的Br2/CCl4溶液,至溶液几乎呈无色。下列描述最恰当的是( ) A.溶液几乎呈无色后,片刻后又变为橙红色B.溶液几乎呈无色后,颜色不再变化 C.溶液几乎呈无色后,片刻后又变为紫红色 D.溶液几乎呈无色后,片刻后又变为紫红色,然后再变成无色,再变成紫红色,循环往复。 6.在水玻璃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再高温充分灼烧,冷却后所得的固体物质为( ) A.Na2SiO3B.Na2SiO3与Na2CO3C.SiO2与Na2CO3 D.SiO2、Na2SiO3及Na2CO3 7.有关下图及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2009北京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高一)

充电 2009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 (高中一年级) ·竞赛时间2小时。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第1题 单选择题(18分) 1.炼金废水中所含CN -有剧毒,其性质与卤素离子相似,还原性介于I -与Br -之间,HCN 为弱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 .CN -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CN B .CN -可被Cl 2氧化成(CN)2 C .在水溶液中(CN)2可被F -还原 D . HCN 的电子式为 2.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且镁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镁电池越来越成为 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电池的反应式为:x M g +Mo 3S 4 Mg x Mo 3S 4,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A .Mo 3S 4发生还原反应 B .正极反应式为:Mo 3S 4+2x e -== Mo 3S 42- C .Mg 2+向正极迁移 D .负极反应式为:x Mg -2x e - == x Mg 2+ 3.14 g 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与1.12 L(标准情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 A ) A .3.2 g B .1.6 g C .9.6 g D .6.4 g 4.有原子序数为Z 的元素R ,在周期表中 位于A 、B 、C 、D 四种元素中间,如右图所示, A 、B 、C 、D 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

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在化学学科中,竞赛试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竞赛试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还考验了学生的思考 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下面将列举几道化学竞赛试 题及其详细解答,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题目一:某实验室需要进行一次溶液实验。已知原料A质量马 上约12g,浓度为50%;已知原料B质量约8g,浓度为30%。如 果想制备500mL浓度为20%的溶液,需要分别加多少毫升的原料 A与 B? 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原料A与B中的溶液质量。用原料质量乘以浓度来计算。由此得到原料A含有6g的溶液,原料B含有2.4g 的溶液。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制备500ml 20%浓度溶液需要的溶液量, 即0.2×500=100ml。

假设需要加x毫升的原料A。注意原料A的浓度是50%,所以在加入x毫升原料A后我们得到了0.5x克的溶液。同样,假设我们需要加y毫升的原料B,那么我们就得到了0.3y克的溶液。 现在,我们需要求解x与y的具体值。我们得到下列方程组: x + y = 500 0.5x + 0.3y = 100 通过方程组求解,我们可以得到x=166.67ml,y=333.33ml。因此,制备500mL浓度为20%的溶液,就需要分别加入166.67ml的原料A和333.33ml的原料B。 题目二:将1.5mol H2SO4与2.5mol NaOH完全反应。计算反应后溶液的等体积稀释倍数(即将反应物反应后,加入与反应物体积相等的水,所得到的溶液体积所销卖的倍数)。 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写出反应方程式: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我们可以得知反应产生的物质mol与 反应物质mol的比例为1:2。因此,反应后的总摩尔数为1.5mol + 2.5mol = 4mol。 由于反应为等摩尔反应,所以最终反应产生的物质V1与反应 物质V0的体积比同样为1:2。因此,每10ml反应物质一旦反应后,所得到的稀释倍数为3.3倍,即反应过程产生的所有物质全部被等体积稀释了3.3倍。 题目三:某实验室需要制备一个氢氯酸盐溶液。原料1为浓度 为40%的氯化钠水溶液,原料2为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通过下列一些步骤,请计算制备1L浓度为10%氢氯酸盐溶液所需 要的原料1和原料2体积。 解答: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一、(15分)厨房里有纯碱、食醋、明矾、植物油等四种物质。 (1)写出全部的两种物质(此外,还可以用水)间反应的方程式和现象。 (2)写出上述反应中各种产物(不包括可溶性产物和水)与(上述四种物质中)某种物质(还可以加水)反应的方程式。 二、(4分)某人坐在带空调的车内踉在一辆卡车后面。此人依据何种现象可知前面这辆卡车是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简述缘由。 三、(9分)火炮在射击后要用擦抹剂清除炮瞠内的铜(俗称挂铜)擦抹剂由K2Cr2O7),和(NH4)2CO3组成。当温度低于10℃,用擦抹剂时还要加少量NaOH以促进反应。 (1)铜与擦抹剂反应的方程式(产物都是水溶性的); (2)温度低于10℃时,加NaOH为什么能促进反应?写出反应式。 四、(17分)现正开头使用一种平安气袋以防止汽车撞车时坐在驾驶室的人因向前冲撞发生不测。这种气袋内装有一种能在高温下分解出气体的混合物。例如有一种配方为:61~68%NaN3(叠氨化钠)、0~5%NaNO3、0~5%陶土、23~28%Fe2O3粉、1~2%SiO2粉、2~6%石墨纤维这些粉末经加压成型后,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袋子放在驾驶室座位前。撞车时,约在10毫秒(10-3秒)内引发下列反应:2NaN3=2Na+3N2(365℃分解)反应在约30毫秒内完成,袋内布满N2气

而胀大,阻挠人体前冲。在以后的100~200毫秒内气体“消逝”,所以不致使人反弹,同时袋内的钠变成氧化钠。 (1)你认为完成上述引发分解、维持分解、生成气体的“消逝”、Na变成Na2O过程各需什么物质。在配方里那一种物质起上述作用? (2)若气袋内放300g NaN3,在布满氮气时,袋内有多少体积(1大气压,300K)气体。若袋内气体压力达到4大气压(此时为350K)。问袋的体积有多大? (3)配方中Fe2O3的量是依照什么设计的? (4)叠氮离子中三个氮原于连成直线,N-N键等长(116pm)。写出其电子结构式; (5)怎样做到既使混合物在30毫秒内快速分解,但又不燃烧、爆炸? 五、(10分)具有族光性的化合物A(C5H10O4)和乙酸酐反应生成二乙酸酯,但不与费林试剂(是检验脂肪醛和还原糖试剂)反应。1摩尔A与稀酸加热得1摩尔甲醇和另一化合物B(C4H8O4)。B与乙酸酐反应得三乙酸酯。B经HNO3氧化可得无旋光性的二元酸C。写出 A、B、C的结构式和有关反应式。 六、(7分)(CH3)3SiCl水解产物为挥发性(CH3)3SiOH(沸点:99℃),后者脱水成(CH3)3SiOSi(CH3)3。 (1)写出(CH3)2SiCl2水解并且脱水后产物的结构式; (2)写出(CH3)2SiCl2和少量CH3SiCl3水解并且脱水产物的结构式。

化学竞赛试题(含答案)

化学竞赛决赛试题 (满分100分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l4O一l6F-19 Mg一24 P一31 S一32 Cl一35.5 K一39 Ca一40 Fe一56 Cu一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选l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l分。请将答案填在下方的表格内) 1.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旨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提高人们森林保护意识。下列标记是2011年国际环境日标识的是 2.2011年我国用“长征2号FT1”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将“天宫一号”送入指定轨道,其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实现了成功对接。这是我国航天领域又一重大突破。“长征2号FT1”型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隔热材料脱落D.整流罩脱落 3.欧洲科研人员成功“抓住”反氢原子长达一千秒,是2011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之一。科学家认为,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等,都有各自的反粒子,它们在质量上以及其他方面与它对应的粒子一模一样,但所带的电荷正负恰恰相反。粒子与反粒子碰到一

起会同归于尽,化作一束强光,这种现象称之为湮灭。有反粒子就可能形成反物质、反世界。较长时间“抓住”反氢原子,有利于对反物质性质进行精确研究。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氢原子中有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B.反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 C.反氢原子中有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D.反氢原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拉斯克奖。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44个原子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C.青蒿素的含碳量为22% 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4 5.我国著名的炼丹著作《周易参同契》提出:“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胡粉是碱式碳酸铅,在上述过程中先分解为氧化铅,然后被炭还原为铅。其中未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A.氧化还原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 6.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B.膨化食品变得不再松脆,可能是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C.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7.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8.有句谚语说:“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相当于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A.磷肥B.氮肥C.钾肥D.农家肥 9.在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A.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B.萝卜被细菌和真菌等分解 C.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D.萝卜分子跑掉了

化学竞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竞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本文提供一份化学竞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能帮助广大化学爱好者进行自测和提升。试题共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共25道题目,难度适中。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质中, 完全挥发所需要的能量最大的是 A.水 B.甲醇 C.乙醇 D.正丁烷 2. 在水溶液中,下列化学反应哪种有机物可以进一步显示它反应出的气体为氯气 A.CH3COOH+NaCl= B.CH3OH+HCl= C.C2H5OH+CaCl2= D.C6H 5OH+KCl 3. 下列化学式哪一种属于同分异构体 A. CH3CH2COOH B. CH3CH2CH2OH C. CH3COCH3 D. (CH3)2CHCH2OH

4. 以下哪种材料最适合作为蓄电池的负极材料 A. 铅 B. 锌 C. 铜 D. 铝 5. 在等压条件下, 理想气体的压强、温度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是 A. Pv/T=固定常数 B. PV/T=固定常数 C. P/V=固定常数 D. PT/V=固定常数 答案:1.D 2.A 3.D 4.B 5.B 二、填空题 6. 氢氧化钾溶液可与硫酸铜配制而成的冰淇淋看上去为__ 答案:蓝色 7. 铝阴极在盐酸溶液中被氧化,主要生成__ 答案:H2

8. 某化学试剂中混有醇、酚、醛、酸,试验室中有哪两种试剂用来区分他们 答案:苯酚和酚酞试剂 9. 将氢氧化钠和无色无臭的气体反应,产生的气体特征是__ 答案:有刺激气味 10. 接触氧化铜II的氧气和氯气之比为__ 答案:1:1 三、解答题 11. 在化学反应中,某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这个物质的分子式是什么?化学计量数是如何计算的?

近十年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预赛、联赛试题

近十年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预赛、联赛试题 学科竞赛对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科竞赛在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的强基计划评选、综合评价、三位一体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新一轮的比赛已经陆续展开。为了帮助你更好地规划和复习,在竞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北京北大教研组特别整理了历年全国中学生竞赛的真题,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试题目录: 2010-202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0-2020年数学联赛试题 202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A卷试题 十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赏析汇编-附解析(2011-2020) 2020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 (A 卷) 2020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试 (A 卷) 2020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 (B 卷) 2020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试 (B 卷) 2019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 (A 卷) 2019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试 (A 卷)

2019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 (B 卷) 2019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试 (B 卷) 2018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 (A 卷) 2018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试 (A 卷) 2018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 (B 卷) 2018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试 (B 卷) 2017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 (A 卷) 2017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试 (A 卷) 2017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 (B 卷) 2017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试 (B 卷) 2016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 2016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试 2015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 2015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试 2014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 2014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试 2013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 2013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试 2012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 2012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试

化学竞赛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1、某同学为了测定由氧化铜和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用氢气作还原剂,并用浓硫酸吸收反应 生成的水。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是24克,实验前盛有浓硫酸的试管的总质量是130.5克,实验后变为l37.7克(设反应已进行完全,且生成的水全部被浓硫酸吸收),据此计算:⑴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⑵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 *玻璃管质量为80.2克。试根据实验数据回答: ⑴完全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是。 ⑵生成的水中氧的质量是。 ⑶铜的氧化物中铜的质量是。 ⑷铜的氧化物中铜和氧的质量比是。 ⑸将化合物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分别除以各自的原子量,即可求得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则铜的氧化物中铜、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⑹将⑸的计算结果变为最简整数比,即求得铜的氧化物的化学式。铜的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3.某晶体的分子量为126,它的分子式可用H x C y O z·nH2O表示,取6.3克该晶体,在100℃完全失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 4.5克。又测得C、H、O在无水H x C y O z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2%、26.7%、71.1%。 ⑴通过计算确定该晶体的分子式。 ⑵上述无水物加入少量浓硫酸共热后生成CO、CO2、H2O,试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实验室可以用上面的反应制取CO。为了得到较多量的干燥而纯净的CO,应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溶液除去,再通过除去,最后就剩下纯净的CO。 4.将一定量碳酸氢钠和铜的混合粉末放在容器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发现加热前后固体总质量相等,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原混合粉末中含铜的质量百分率。(碳酸氢钠加热会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如下图所示,A管中盛有干燥的炭粉,C管中盛有干燥的氧化铜粉末,B、D两个U型管中装有氢氧化钠和氧化 钙的固体混合物,用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将3.0 克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通入A管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B管质量增加0.8克,D管质量增加3.3克,计算进入C管和离开C管的一氧化碳的质量各为多少?

2009年第十九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2009年第十九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附加题供选用)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Ba:137 3.考试时间:2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为了警示世人因气候变化对人类危害的关注,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 .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 .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减轻温室效应 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 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有错误.. 的组合是( ) 3.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钱永健等发明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这项发明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一场革命,对我们理解绿色荧光蛋白如何发光作出了贡献。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 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 ,具有酸的性质)。该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A .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 B .只能与氢氧化钾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 .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钾反应 D .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 4.1~18号元素中X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 元素的原子的第三层有6个电子,Z 元素的第二层也有6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只有Z 元素的化合价为负。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XYZ 4 B .X 2YZ 3 C .X 3YZ 4 D .XYZ 3 5.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浸泡在水中后红色又变黄色。据此判断可能与咖喱有相似化学作用的试剂是( ) A .活性炭 B .石蕊溶液 C .无水硫酸铜 D .淀粉溶液 7.将一定质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和b 是反应物,d 可能是催化剂 B .反应后a 物质的质量为4.64 g C .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a 、b 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 .若物质a 与物质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 : 1,则反应中a 与b 的化学计量数(系 数)之比为2 : 1 8.ClSO 3H 称为氯磺酸,是一种强酸。对于反应:ClSO 3H + HCOOH = CO + HCl + H 2SO 4有如下判断,其中合理的是 ( ) A .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此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反应后溶液的pH 变大 D .反应后溶液的pH 减小 9.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例如:Al 2S 3+6H 2O =2Al(OH)3↓+3H 2S↑。 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009年第3届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2009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第1题 (20分) 1-1 Lewis酸和Lewis碱可以形成酸碱复合物。根据下列两个反应式判断反应中所涉及Lewis酸的酸性强弱,并由强到弱排序。 F4Si-N(CH3)3 + BF3→ F3B-N(CH3)3 + SiF4 ; F3B-N(CH3)3 + BCl3→ Cl3B-N(CH3)3 + BF3 1-2 (1) 分别画出BF3和N(CH3)3的分子构型,指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2) 分别画出F3B-N(CH3)3 和F4Si-N(CH3)3的分子构型,并指出分子中Si和B的杂化轨道类 型。 1-3将BCl3分别通入吡啶和水中,会发生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写出这两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 BeCl2是共价分子,可以以单体、二聚体和多聚体形式存在。分别画出它们的结构简式,并指出Be的杂化轨道类型。 1-5 高氧化态Cr的过氧化物大多不稳定,容易分解,但Cr(O2)2[NH(C2H4NH2)2] 却是稳定的。 这种配合物仍保持Cr的过氧化物的结构特点。画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并指出Cr 的氧化态。 1-6某些烷基取代的金属羰基化合物可以在其他碱性配体的作用下发生羰基插入反应,生成酰基配合物。画出Mn(CO)5(CH3) 和 PPh3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并指出Mn的氧化态。 第2题 (6分) 下列各实验中需用浓HCl而不能用稀HCl溶液,写出反应方程式并阐明理由。2-1 配制SnCl2溶液时,将SnCl2(s) 溶于浓HCl后再加水冲稀。 2-2加热MnO2的浓HCl溶液制取氯气。 2-3 需用浓HCl溶液配制王水才能溶解金。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2010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第1题 (15分) 1-1 2009年10月合成了第117号元素,从此填满了周期表第七周期所有空格,是元素周期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117号元素是用249Bk 轰击48Ca 靶合成的,总共得到6个117号元素的原子,其中1个原子经p 次α衰变得到270Db 后发生裂变;5个原子则经q 次α衰变得到281Rg 后发生裂变。用元素周期表上的117号元素符号,写出得到117号元素的核反应方程式(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和左下角分别标出质量数和原子序数)。 1-3 一氯一溴二(氨基乙酸根)合钴(III)酸根离子有多种异构体,其中之一可用如下简式表示。请依样画出其他所有八面体构型的异构体 。 第2题 (5 分) 最近我国有人报道,将0.1 mol L -1的硫化钠溶液装进一只掏空洗净的鸡蛋壳里,将蛋壳开口朝上,部分浸入盛有0.1 mol L -1的氯化铜溶液的烧杯中,在静置一周的过程中,蛋壳外表面逐渐出现金属铜,同时烧杯中的溶液渐渐褪色,并变得混浊。 2-1设此装置中发生的是铜离子和硫离子直接相遇的反应,已知φӨ(Cu 2+/Cu)和φӨ(S/S 2-)分别为0.345 V 和 -0.476 V ,nFE Ө =RT ln K ,EӨ表示反应的标准电动势,n 为该反应得失电子数。计算25o C 下硫离子和铜离子反应得到铜的反应平衡常数,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 2-2金属铜和混浊现象均出现在蛋壳外,这意味着什么? 2-3 该报道未提及硫离子与铜离子相遇时溶液的pH 。现设pH = 6,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4请对此实验结果作一简短评论。 第3题( 7分) 早在19世纪人们就用金属硼化物和碳反应得到了碳化硼。它是迄今已知的除金刚石和氮化硼外最硬的固体。1930年确定了它的理想化学式。左下图是2007年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给出的碳化硼晶胞简图。 3-1该图给出了晶胞中的所有原子,除“三原子”(中心原子和与其相连的2 个原子)外,晶胞的其余原子都是B12多面体中的1个原子,B12多面体的其 他原子都不在晶胞内,均未画出。图中原子旁的短棍表示该原子与其他原子 相连。若上述“三原子”都是碳原子,写出碳化硼的化学式。 3-2该图有什么旋转轴?有无对称中心和镜面?若有,指出个数及它们在图 中的位置(未指出位置不得分)。 3-3 该晶胞的形状属于国际晶体学联合会在1983年定义的布拉维系七种晶胞中的哪一种?(注:国际晶体学联合会已于2002年改称Bravais systems为lattice systems, 后者尚无中文译名。) 第4题(8分) 4-1分别将O2、KO2、BaO2和O2[AsF6]填入与O—O键长相对应的空格中。 O—O键长112 pm 121 pm 128 pm 149 pm 化学式 4-2 在配合物A和B中,O2为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配位。A的化学式为[Co2O2(NH3)10]4+,其O—O的键长为147 pm;B的化学式为Co(bzacen)PyO2,其O—O的键长为126 pm,Py是吡啶(C5H5N),bzacen是四齿配体[C6H5−C(O )=CH−C(CH3)=NCH2−]2。B具有室温吸氧,加热脱氧的功能,可作为人工载氧体。画出A和B的结构简图(图中必须明确表明O—O与金属离子间的空间关系),并分别指出A和B中Co的氧化态。 配合物A 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