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测复习学习笔记

行测复习学习笔记

行测复习学习笔记
行测复习学习笔记

图像推理总结

数量关系

考察方向考点备注题目辨识答题思考顺序点交点的数量

线1、线条数2、笔画数3、一笔

画一笔画注意数奇点,只有具有2个或0个奇点的图形才可以一笔画

面1、封闭区间的数量2、面的部

分数3、面的种类(图形的种

类)4、面的数量面的部分数:连在一起的才是一个部分

角角的数量注意题目中算的是什么样

的角的数量(锐角、直角、

钝角)

位置关系

平移依靠图案的移动规律来寻找答

案1、题目中出现明显的位置关系(如:表格、象限)2、题目中出现明显的重

复图形

旋转依靠图案的旋转规律来寻找答

图型长相相同

翻转依靠图案的翻转规律来寻找答

案注意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组合叠加

直接的相加及相减题目中图形部分相同,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

相加后进行去同存异或去异存同的运算注意运算后再进行图形的翻转或平移。

规律叠加注意叠加公式(常考黑+白=?)

其他知识点

对称性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注意对称轴的方向和数

元素分布图形中的元素位置

直曲性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注意直曲线组合而成的

图形,注意数曲线或直线

的数量封闭性封闭图形和开放图形

立体图形

折纸盒注意面的方向Z字法确定对称面和画在

橡皮上三视图注意侧视图的方向

截面多做题熟悉截面吧

逻辑判断

一、体系

必然性推理:前提是真的,结论肯定是真的

可能性推理:前提是真的,结论不一定是真的。

差别:必然性强调整体到部分的推理(一般到特殊)

可能性强调部分到整体的推理(特殊到一般)

必然性推理知识点:1、直言命题、三段论、复言命题、朴素逻辑

可能性推理知识点:1、类比推理、归纳推理

二、关键词

1、有些:(1)含义:包含一个、一部分、全部。至少有一个就可以称为有些。

(2)推理:例如:我们班有些同学及格了。不能推出我们班有些同学不及格

2、逆否命题:例如:我是人。A→B 原命题

人是我。B→A 逆命题

非我是非人。非A→非B 否命题

非人是非我。非B→非A 逆否命题

逆否命题=原命题

三、必然性推理

1、直言命题:

(1)含义:只判断了一件事,只表达了一个判断。例如:我考上了公务员、所有人都考上了公务员。

(2)种类(6种):PS、括号了表示的是逻辑关系

a、全部:全部的肯定和全部的否定。例如:所有的同学都及格了(全肯。所有是)所有的同学都不及格(全否、所有非)

b、部分:部分的肯定和部分的否定。例如:有些同学及格了(部肯、有些是)有些同学不及格(部否、有些非)

c、个体:个体的肯定和个体的否定。例如:张三及格了(个肯、某个是)张三不及格(个否、否个非)

(3)否定:a、如何否定:A 不/不是/并非A 例如:我们班同学都及格了我们班同学不/不是/并非都及格了

b、双重否定:表达肯定

(4)矛盾:a、什么是:没有中间状态的两个概念或两个命题。例如:生和死男和女(黑和白上和下左和右)都不是矛盾关系

b、特点:矛盾的A和B 必定一真一假

c、矛盾和否定的关系:是等价的关系A和不A 必定一真一假没有中间状态

(5)真和假:a、判断真假符合材料给定的客观事实就是真不符合就是假

b、重点要关注假话对假话做一个否定就可以得到真话。

(6)相互关系:

a、矛盾关系:全肯与部否之间是矛盾关系(所有是和有些非)全否与部肯之间是矛盾关系(所有非和有些是)个肯与个否之间是矛盾关系(某个是和某个非)

b、上反对关系(所有是和所有非):例如:所有的同学都及格了所有的同学都不及格这两句话不能同真但能同假两句话必有一假

c、下反对关系(有些是和有些非):例如:有些同学及格了有些同学不及格这两句话不能同假但能同真两句话必有一真

d、推出关系:基本的推出关系PS:交叉关系均为矛盾关系

基本突出图表所有是上反对关系必有一假所有非所有是可以推出某个是某个是可推出可推出某个非某个是可以推出有些是

所有非可以推出某个非有些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有些非某个非可以推出有些非

推出公式:①所有的A是B→有些B是A 但不能推出所有B是A 例如:1班学生都考A→有些考A的是1班的。不能推出

所有考A的都是1班的学生。

②有些A是B→有些B是A 但不能推出有些A不是B 例如:1班有些学生考A→有些考A的是1班的。不能推出有些1

班的学生不考A。

③所有A不是B→所有B不是A 例如:1班的所有学生都不考A→考A的不是1班的学生。

④有些A不是B 不能推出有些B不是A 例如:有些1班的学生没有考A,不能推出有些考A的不是1班的学生

(7)直言命题常见题型

a:矛盾法:题型:题干中给出几句话,并告诉其中有1句或2句为真或为假。

解题思路:找矛盾→跳出矛盾→判断矛盾→推理

例如:黄某说张某胖,张某说范某胖,范某和覃某都说自己不胖。如果四人陈述只有一个为假,那么谁一定胖?

A仅黄某B仅张某C仅范某D仅张某和范某

答:黄某:张胖;张某:范胖;范某:我不胖;覃某:我不胖。其中张某和范某所说为矛盾,必定一真一假,题目只有一人说假话,则黄某和覃某所说为真,则题目选择B。

b:反对法:题型:题干中给出几句话,并告诉其中有1句或2句为真或为假。

解题思路:找反对→跳出反对→判断反对→推理。

例如:某单位共有20名工作人员。①有人是本科学历;②单位的负责人不是本科学历;③有人不是本科学历。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单位具有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的人数?( )

A。20个人都是本科学厉B。只有1个人是本科学历C。20个人都不是本科学历D。只有1个人不是本科学历

答:第①句与第③句为下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的两句话必有一真,本题题干说明三句话只有一句为真,因此第二句话肯定是假的。因此可以推出单位的负责人是本科学历。根据基本推出关系某个是为真则有些是肯定为真则第①句话为真,第③句为假,根据矛盾关系,有些非与所有是为矛盾关系,必定一真一假,因此有人不是本科学历可以推出所有人都是本科学历,因此本题选A。

反对法常见题型总结:

上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

遇到上反对关系:即所有是与所有非,题干中一般会说三句话中只有一句为假,则某个是或某个非必为真,看见这样的题型直接在答案中找所有是或所有非(注意上图中的对应关系,对应项为某个是对所有是、某个非对所有非),如选项中没有所有是或所有非,可以找有些是/某个是或者有些非/某个非。

遇到下反对关系:即有些是与有些非,题干中一般会说三句话中只有一句为真,则某个是或某个非必为假,看见这样的题型直接在答案中找所有非或所有是(注意上图中的对应关系,对应项为某个是对所有非、某个非对所有是),如选项中没有所有是或所有非,可以找有些是/某个是或者有些非/某个非。

c:推出关系:主要提问方式为,下列选项中那些不能确定真假。

答题思路:找肯定为真的和肯定为假的,运用排除法确定选项。

在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王宜获得了由董事会颁发的特别奖。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断定不能确定真假。Ⅰ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都获得了特别奖。Ⅱ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都没有获得特别奖Ⅲ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有人获得了特别奖。Ⅳ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有人没获得特别奖。A.只有Ⅰ。B.只有Ⅲ和Ⅳ。C.只有Ⅱ和ⅢD.只有Ⅰ和Ⅳ。

答案:王获得了特别奖为真,即某个是为真,根据基本推出公式,某个是为真则有些是为真、所有非为假。因此II为假、III 为真,I、IV无法确定真假故答案选D。

2、三段论

3、复言命题:(1)组成:直言命题+逻辑词项(连接词)考察重点为逻辑词项

(2)种类:

①联言命题:a、形式:A且B,A和B为联言支命题,地位等价。即A且B=B且A

b、常用语:表并列、递进、转折的含义的连接词,都属于“且”的范畴

c、含义:A且B→A.B两个联言支命题都是真的。即A、B都真→A且B,为真。A、B有一假→A且B,必定为假。

d、矛盾:A且B与非A或非B 互为矛盾

②选言命题:

相容的选言命题:a、形式:A或B也可以写成B或A A和B 可以共存

b、常用语:或;或者;或者。。。或者;也许。。。也许;可能。。。可能;两者不同时(小红和小明不能同时出现)

c、含义:A或B→A、B至少有一个为真。即:A、B只要1真→A或B为真。只有A、B都假→A或B才能为假

d、否定式推理有效:A或B+非B→A例如:小红去或小明至少去一个,小明没去,则小红肯定去。

e、矛盾:A或B 与非A且非B互成矛盾。例如:小红去或小明不去,该句为假。则小红不去且小明去为真。

不相容的选言命题:a、形式:要么A 要么B A和B 不能共存

b、常用语:要么。。。要么;或者。。。或者。。。,两者不可兼得;可能。。。可能,二者必居其一。

c、含义:要么A,要么B→A、B之间必定一真一假。

d、矛盾:要么A,要么B与要么A且B,要么非A且非B。例如,要么小明去,要么小红去为假。则要么都去,要么都不去为真。

③假言命题:a、含义:如果明天天气晴,那么我就出去玩。

b、形式:A→B A为真则B肯定为真,A为假则B肯定为假

c、常用语:

I:关键词: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若A,则B。看见这些可以写成A→B

II:只有A,才B;除非A,才B;不A,不B;除非A,否则不B。看见这些关键词可以写成B→A 例如:没有报名成功,就不能成为公务员。可以推出:成为公务员需要报名成功(不A,不B);除非吃药,否则不能治病。可以推出治病需要吃药(除非A,否则B)

III:加关键词,一句话要是可以改成如果/只有A,那么/才B。则句子逻辑为A→B

IV:句子表示A一定B的含义,则句子罗姐为A→B

V: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例如,听课是考上公务员的必要条件。可写成:考上公务要→要听课。

d、推理规则,A→B只能得到非B→非A

e、矛盾:A且非B 例如:如果小红去,那么小明不去为假,则小红去且小明也去肯定为真。

基本法

矛盾法

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题型一:题目中给出A→B 非B→非A 给一个A

综合推理

4、朴素逻辑

A:列表法:针对题型:多人物或多事物,让我们找到他们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个选项只给出部分情况。

横纵列表(针对题目中只给出两类条件)

连线列表(针对题目中给出三类以上条件)

B:代入法:针对题型:多人物或多事物,让我们找到他们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个选项都给出所有的情况。

C:排除法:针对题型:只要符合列表法和带入法的题目都可以使用排除法,该方法效率最高。

D:找突破口:发现题目中有特殊条件时使用该方法

四、可能行推理

(一)含义:前提为真→结论不一定为真

(二)与必然性推理的关系:可能性推理是缺少条件的必然性推理。必然性推理是增加条件的可能性推理

(三)可能性推理的解题原则:找到漏洞,去加强或削弱。

(四)题干分析:

1、类比推理模型:给两个事物A和B,A有x、y、z个特点,B描述了x、y两个特点。得到的结论是这个z.

削弱方式:类比的双方是一样的加强的方式:类比的双方是一样的。

2、枚举法归纳模型:材料通过举例子的方式的到的结论。该模型的核心为样本的选择。

削弱方式: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样本的选取不具有代表性或样本的选取标准不具有代表性)或样本的数量不够大。

加强方式:样本具有代表性(样本的选取具有代表性)或样本的数量足够大。

3、因果论证模型:材料通过严格的因果关系等到的结论,即材料中有非常明显的因果关系。

知果求因:已知结果分析原因。削弱方法:另有它因和否定此因

知因求果:已知事实,推测其结果。削弱方法:因不致果和断开因果

因果共存:已知两个事实,推测一个导致另一个。削弱方法:另有它因和因果倒置

削弱方式:削弱论据(论据是错的、另有他因)、削弱论点(论点是错的)、削弱论证即削弱证明过程(承认论据是正确的,但得不到正确的论点)、因果倒置(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原因和结果不能互换,互换则产生削弱效果)加强方式:加强论据(论据是对的、排除他因)、加强论点(论点是对的)、加强论证(建立起论据和论点的联系)

4、数据比例模型:(1)仅有数量不能得到结论。(从比例角度进行加强和削弱)(2)仅有比例不能得到结论。(从数量角度进行加强和削弱)(3)平均比例

5、科普论证模型:(1)通过举例的方式来加强和削弱。(2)通过解释原理的方式来加强或削弱。

6、缺桥论证模型:只靠加强,和因果论证模型知识点一致。

(五)分析选项:

错误选项:1、主观项:

2、类比项:选项采用类比的方式进行加强或削弱。

3、偷换概念的选项:

4、解释类的选型:该类型不能做削弱。

5、无关项:

(六)问法分析:1、削弱类提问。2、加强类提问。3、解释类提问:给出一个表面性的矛盾,将其解释清楚即可,利用生活逻辑解题。4、评价型提问:(1)结构相似类:分析题干的结构关系,找到选项中与题干结构一致的。(2)评论类

5.结论型的可能性推理:(1)必须按照逻辑阶梯,尊重材料,材料没说就是没有。(2)选项的排除:绝对化的、偷换概念类的、强加因果类的、无关项类的,这些选项都排除。(3)每一个选项都要看,选择最优的。

类比推理

一、解题原则

(一)内部规律优先,结合外部规律寻找最优答案:1、横向规律。2、逻辑规律

(二)造句排除原则:

二、常考考点

(一)逻辑关系:

1、概念之间的关系:全同、全异、交叉、包含

2、命题之间的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因果关系、顺承关系

3、矛盾关系。上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推出关系

(二)言语关系:

字:构字法(字是怎么构成的):象形、形声、会意

词:词性、词义、色彩、语法、分类(构词法)

句(短语):

(三)常识关系:

1、功能关系

2、组成关系:注意与包含关系的组合考察。包含关系可以用“是”来连接

3、职业关系医生对患者

4、加工关系木材对桌子

5、引导关系飞机对航线

6、位置关系火车对铁轨

地理常识和文学常识也常考

定义判断

一、常考题型

单定义判断:给出一个定义,找到符合定义的选项。

做法:读定义,画三个左右的关键词,弄清楚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读选项。

二、解题方法

一)核心成分分析法(画关键词或关键点):题目概念描述明确时使用

关键词:1、概念描述的主体2、概念描述的客体3、需要满足的条件、4想要达到的目的5、采取的方式6、产生的结果二)主特征分析法:题干概念描述不明确,不容易理解。需要自行概况概念的特点或要点属+种差

三)结构分析法:用于题干中出现多个定义的情况

1、并列结构:全部定义都需要看

2、总分结构:直接看提问中提问的定义;然后在看总的定义。

三、解题技巧

一)列举排除法:题干中存在多个并列的列举项。排除列举项,剩下的就是答案。

二)关注被定义项:当遇到所熟悉的或和专业相关概念时,

事件排序

一、常考考点:

一)时间顺序:

二)因果顺序:

三)流程顺序:

二、阶梯方法:

一)直接排序法:二)首尾排序法:结合选项排除三)带入排序法:四)排除排序法:

逻辑填空

一、语境分析

一)逻辑呼应法:找线索、找提示

二)逻辑关系的类型:1、反对关系:前后相反2、联合关系:前后一致3、解释关系:概况和解释

二、词语辨析:

一)词语类型:1.同话题实词:例如:充足(用于具体的东西,资金充足)、充分(用于抽象的东西,理由充分)

2、同话题成语:例如: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二)辨析角度:1、语意轻重2、范围的大小3、搭配对象4、含义的侧重5、感情色彩

语句表达

一、解题原则:一)话题一致二)思路一致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一致

二、语句排序:一)抓逻辑起点二)抓标志词语三)抓行文脉络

三、成语使用:1、望文生义2、不辩色彩3、不管范围4、不避重复或矛盾5.谦敬错位6.形似混淆

言语理解与表达

考点总结:

片段阅读:主旨概括题、标题填入题、细节理解题、意图判断题、词句理解题、代词指代题、态度观点题

逻辑填空

语句表达:语句衔接题、语句排序题

一、主旨概括题

一)提问方式:1、主旨类:本文的中心/主题/中心议题/关键词/核心/主要/重在(观点、介绍、讲述。。。。)

2、概括类:本文概括/归纳/总结/复述

二)解题思路:

1.主旨类就是找文段重点。2、概括类就是找文段的(重点加其他)全面总结

三)重点出现的位置

1、微观:A:关键词:重要的是。。。;有趣的是。。。;关键的是。。。;这使得。。。;“:”“?”

B:关联词

2、宏观:行文脉络

四)关联词语

1、转折:A强转:虽然。。。,但是。。。B弱转: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替换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考点:A转折后是重点B、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C、“虽然。。。。”部分可能会省略。

2、递进:典型格式:不但。。。,而且。。。;不但。。。,而且。。。,甚至/更/还。。。

替换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止/不光而且:并且/并/也/还/甚至/更。

考点:A:递进后是重点B:替换词语的任意搭配C前部分可省略。

3、因果:典型格式: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替换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因此/故而/总之/看来/由此可见。。。。

考点:A结论后是重点B倒装结构出现后,原因重要C替换词的任意搭配 D 原因部分可省略

4、必要条件:典型格式:只有。。。才。。。;除非。。。才。。。;应当/必须/应该/需要

替换词语: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否则不。。。;如果不。。。那么不。。。;

考点:A“才”前是重点B“只有”“除非”会省略C表黑的部分为解决问题对策的标志词(对策是重点)

5、并列:典型:既。。。又。。。

替换:是。。。是。。。;有的。。。有的。。。;也。。。也。。。;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

考点:A概括:A+B B主旨提问:A+B

小结:①关联词可以表并列②标点符号可以表并列③词语(同时/同样/此外/另外/与此同时/和/又/以及/及)表并列

④“而”前后两个句式一样是表并列;其他情况表转折⑤句式杂糅⑥并列中的两个关系:并存(美丽与智慧)相对(好与坏)

6、顺承:典型:首先。。。然后。。。;首先。。。其次。。。;先。。。接着。。。后来。。。;先。。。随后。。。紧跟着。。。;。。。就。。。;。。。便。。。

考点:A主旨:A+B+C 与并列的区别:顺承更重视顺序

小结:多个关联词同时出现

1、杂糅复句:找重中之重

2、行文结构中,关联词出现在分句中,不予考虑。总说才重要。

五)行文结构

1、总-分-总:重点:综合首尾句

2、分-总

3、总-分

4、分-总-分重点:重点在总说部分

5、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重点在解决部分,分析部分可省略

6、分-分:并列A+B

7、议论文中。论点为总,论据为分。议论文中如何找论点

A:举例:例如。。。;比如。。。;以。。。为例。论点在例子的前面或后面

B:反证:例如:应节约用水,否则。。。论点在反证前标志词:否则;如果不。。。;要不然。。。;反之。

C:引用:标志:引号有人认为。。。论点在前后(大部分在后)

D:原因:标志:①因为/由于后面可能接所以+结论/解决问题的对策②重点+原因原因用于解释说明前文

二、意图判断题

1、提问方式:①想表达、想告诉我们的是;意在表明/说明/阐明?

③可以推出什么,知道什么?③文段的目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做题思路:①故事寓言→道理(做人做事的、积极的、选项纠结时逆推)

三、标题填入题

1.提问方式:最适合做本段标题的是

2.标题特点:准确、鲜明、简洁、形式美

3.做题思路:1)新闻导语:提炼导语内容2)说明文:说明要素、提炼要素3)议论文:提炼中心论点

4.)散文:型散神不散5)记叙文、游记:概括性

四、词句理解题

1、提问方式:文中划线的词或句子,如何理解?

2、答题思路:1)解释说明2)语境(看文段含义、成语本意)3)分句之间关系(关联词)

五、细节理解题

1.提问方式:下列说法正确/不正确;符合/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提问时具体到一个要素

2.解题思路:1)具体要素2)理解全文3)一一对应

六、选项技巧

1、言内之意:基于文段,尽量不要延伸

2、慎选绝对项

3、句子成分分析:主谓宾

4、主体分析:主体不符的排除

数学运算——行程问题

一、普通行程问题

1、行程问题的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S=v*t)

2、正反比的应用:S不变v、t之间成反比。t不变,S与v之间成正比。正比:A/B=商为固定值,反比:A*B=积为固定值

二、相遇追及问题

1、相遇问题:S和=V和*t

2、追及问题:S差=V差*t

三、多次相遇问题

1、基本公式:S和n

=(2n-1)*S

2、推论一:t相n

=(2n-1)*t

3、推论二:S甲n

=(2n-1)S甲

n

四、流水行船

1、V顺=V船+V水V逆=V船-V水

2、V船=(V顺+V逆)÷2 V水=(V顺-V逆)÷2

数学运算——工程问题

一、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工作总量=效率×工作时间

二、考点

1、普通工程

2、多者合作:合作效率=效率之和(工作时间相等)

3、交替合作问题:合作效率=每个周期的工作量

4、正负交替合作:工作总量M,正效率A,负效率B 完成工作所需正效率的最少次数N=(M-A)÷(A-B)+1

数学运算——排列组合

一、基本计数原理

1、分类:每一类方法之间都是并列的关系

2、分步:每一步之间是承接的关系

3、加法原理:分类相加

4、乘法原理:分步要相乘

二、排列数和组合数

1.排列:在一个集合中,挑出几个元素,将这些元素排成一队,选出元素有顺序要求。有序排列。A50

2=50*49

2.组合:在一个集合中,挑出几个元素,将这些元素组成一组,选出元素没有顺序要求。无序组合。C502=A

50

2/A

2

2

三、常见题型

1、排队问题:元素相邻的题型,使用捆绑法A*A。元素不相邻的题型,使用插空法A*A

数学运算——容斥

一、容斥原理公式

1、A∪B=A+B-A∩B

2、A∪B∪C=A+B+C-(A∩B+A∩C+B∩C)+A∩B∩C

A∪B∪C=A+B+C-(a+b+c)-2A∩B∩C a=A∩B-A∩B∩C b=B∩C-A∩B∩C c=A∩C-A∩B∩C

3、极限问法:A∩B至少=A+B-全集A∩B∩C 至少=(A∩B)至少∩C=A+B+C-2倍的全集

数学运算——几何

一、基本公式

1、平面图形

三角形面积=1/2的底×高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的面积=π×半径的平方圆的周长=2π半径

扇形的面积=圆心角与360度的比值×圆的面积

2、立体图形: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锥体的体积=1/3底面积×高;球的体积=4/3π×半径的立方;球的表面积=4π半径的平方

二、相似多边形

1、定义: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2、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周长之比等于对应边之比,面积比等于对应边之比的平方。

3、相似三角形: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数学运算——年龄问题

一、定义:已知几个人年龄之间的某些数量关系,求他们的年龄;或者已知他们各自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

二、基本性质:1.年龄差不变2、年龄增大,倍数减小

三、常用方法:列表法

数学运算——统筹问题

一、定义:找最优化结果的问题。

二、常见题型:

1、货物集中:支点法

2、称重问题:分3份公式:3(n-1)

<元素的总个数≤3

n

称重次数为n次

3、优惠类统筹:

资料分析

一、常考概念

一)增长:1、基本公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 基期产量=现期量/(1+增长率)

2、平均增长:平均增长量=总的增长量/增长次数平均增长率=(最后一年的产量-第一年的产量)开n次方-1 n为增长次数

3、同比及环比:同比:与去年同期相比较环比:与上一个时期比较(一般同年,题目中所提的最小单位量)

二)百分点:1、定义:去掉百分号的数字。2、应用:表示百分数的增长量 3.隔年增长率=a+b+a*b≈a+b(比实际偏小)

三)比重:1、定义:部分值占总体值得百分数比重的变化只能用百分点来表示

2、题型:1)基本题型:已知两个量求另一个量

2)特殊题型:①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部分的增长率大于整体的增长率,比重变大;反之,比重变小。

②计算比重的变化量:(今年的部分/今年的总量)×(今年部分的增长率-今年总体的增长率)/(1+今年部分的增长率)四)平均量

定义:1平均量=总量/份数

题型:1、平均量的比较:分数增长率更大,平均量变小,反之变大

2、平均量的变化率:=(总量的变化率-份数的变化率)÷(1+份数的变化率)

五)倍数

定义:研究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表述:1、是几倍:A是B的n倍等价于A比B多(n-1)倍2、多几倍3、增长几倍(等价于增长率):A比B增长n倍等价于A比B多几倍

二、常用方法

一)直接查找类:不用算

二)一步计算题:精确算(尾数和首数法)

三)多步计算题:估算

四)比较大小题:估算

五)综合分析题:不能算,猜C或D

三、尾数法:列出的数字为加减运算,且选项中尾数都不相同

四、首数法:除法计算中且选项的首位数各不相同

五、特征数字法:把一些特殊的小数转化为分数。1/2=0.5;1/4=0.25;1/8=0.125;1/16=0.0625;1/3=0.3;2/3=0.67,;1/6=0.17;1/9=0.11;2/9=0.22;23/99=0.2323;7/99=0.070707;5/11=0.4545;1/7=0.142857;2/7=0.285714

六、有效数字法:在一个多位数中,从左向右第一个非0数字开始,到最后一位数一般从第三位开始进行四舍五入

七、同位比较法:专门用于比较大小应用:1、几个分数比大小(同位比较法/分子分母差额法)2、增长量比大小·

数字推理的记忆:

1——21的平方分别为:1、4、9、16、25、36、49、64、81、100、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441 1——11的3次方分别为:1、8、27、64、125、216、343、512、729、1000、1331

2的1——10次方:2、4、8、16、32、64、128、256、512、1024、2048

1——5的4次方:1、16、81、256、625

1——5的5次方:1、32、243、1024、3125

50以内的质数:1、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常见数列:自然数列、奇偶数列、质数列、合数列、等差(等比)数列、和数列、倍数列、积数列

数学运算思想:

一、整除思想

1、含义:判断题干对于问题量的整除关系的描述,结合选项,排除带入

2、常见整除判断:2和5看最末位、4和25看末两位、8和125看末三位、3和9整体加和,看和能否整除、7/11/13第一种方法:取末三位——把多位数末三位截成为一部分,其他数位为另一部分,大减小,用得到的差来判断(针对6位数)第二种方法:把多位数的奇偶项的数字分别求和再做差,用差值来判断(仅针对11)、某一数值能够被3/9除尽即等同于能够被3/9整除。

3、应用环境:①文字描述整除:题干中存在“倍”“每”“平均”字样②数据体现整除:题干中出现非整数的数字形式

二、特值思想(使用原则:所设特值要方便计算:小数值、整数值)

1、定义:将题干中所给的未知量设为具体数字,本质是题干少条件,补充缺少的条件。

2、应用环境:题目中概念间存在A×B=M的关系

①M为不变量且已知A或B完成M的几个实际量时,设M为特值。

②已知A与B的比例关系,此时设A或B为特值。

③已知比例关系,求比例关系。设题干中的基值为特值。

三、比例思想(将比例转换为份数)

1、应用环境:①题干中出现非整数的数字形式。②题干已知某量的上升(下降)、增多(减少)的幅度变化。

2、考点:①比例的计算:比例量、差值量、总量的互相转化。

②比例的统一:找不变量,变其比例为最小公倍数。

③正反比关系

四、分类分步思想(同一性:按统一标准分类;互斥性:分类分步不重复)

应用:1、简单的不定方程。2、分段计算问题。3、分类解决统筹问题。4、计数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分类加和,分步乘积五、极限思想

题型特征:题目中出现最多(少)、至多(少)的问法。

思想核心:“均”“等”“接近”

应用:1、和定最值(总和固定,讨论量的最值)

①同向和定最值:题目中问法为:求最大(小)值的最大(小)是多少?解题方法为列举法。

②逆向和定最值:题目中问法为:求最大(小)值的最少(多)是多少?解题方法为取平均数法。

③混合和定最值:题目中问法为:求第n名最大(小)是多少?解题方法为列举+取平均数法。

2、最不利原则:问法——题目中出现至少。。。。才保证。。。的描述或问法。

资料分析计算方法:型计算

一、a+b+c型:选项末n位不同,用参与运算的末n位数字来计算。

二、a/b型:一般情况,a不变,b保留三位来计算。a/1+x%可以看成a/b型

三、a+b+c/d+e+f型:先判断选项差距:明显(保留前两位)不明显(保留前三位)。明显与否的判断依据:看相邻选项之间的

增长率:大于10%是明显,反之则不明显。保留有效数字的原则:当数位不一致时,以数位最少的为标准进行统一,多几位补几个“0”。

四、a/1+x%×x%型:将x%转化为近似的分数:1/2=0.5;1/4=0.25;1/8=0.125;1/16=0.0625;1/3=0.3;2/3=0.67,;1/6=0.17;1/9=0.11;2/9=0.22;23/99=0.2323;7/99=0.070707;5/11=0.4545;1/7=0.142857;2/7=0.285714(转化时在±0.5个百分点内转化)

注意判断计算结果的缩放:当把x%放大,结果随之放大,选小的。反之选大的。

五、a/b×c/d型:选项间差距大,观察数字特征,回避大数运算,先判断选项差距:明显(保留前两位)不明显(保留前三位)。注意:保留有效数字是不考虑数位是否一致和小数点。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大全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大全 篇一: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深度解读:考查常规难度适中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深度解读:考查常规难度适中 2017国考行测已经圆满落下帷幕,省级和地市的题型题量一致,仅有几个题不同。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对今年行测试卷的常识判断题进行了深度解读,总结出以下三大特点,帮助大家了解考情。 一、考查知识点常规,重点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 本次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有法律、外交、地理、经济、科技、人文常识等。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常规,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考生仔细阅读试题,利用基础的知识就能得出答案。 二、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 历年国考常识判断部分都会考查人文知识,今年的人文部分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也会成为以后常识考查的一个趋势。可见,考生应该多关注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只有多积累,才能做对题。 如今年国考题中考到了和“金石丝竹”相关的诗句,“金石丝竹”指的是不同材质的乐器,题干问的是四个选项中哪句诗词和“竹”相关。做对此题,需要明确“金石丝竹”分别什么意思。“金”指的是金属乐器,比如铜制的编钟等,“石”指的是石制乐器,“丝”指的是弦乐器,比如琵琶、古筝等。“竹”一般指管乐器,比如说竹笛等。分析至此,考生就会比较轻松的选出答案。正确选项为“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三、题量不变,难度适中 今年的国考常识判断有20道题,与往年持平,内容涉及法律、外交、哲学、经济、地理、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跟往年相比,今年题目的难度有所下降,比较适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今年国考的考查多是基础知识,法律考查的都是常见法律的重要知识点,不偏不难。其他部分的试题考查的知识多是中学时代的知识,或者只要仔细阅读试题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2.考察内容多与现实生活有关 从考试内容上来看,今年的考题多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考生只要平时多观察,多积累,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利用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官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篇二: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中国古典文学汇总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从近三年的题目来看,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直占有相当比重。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试从不同角度,对文学常识做出归纳,帮助诸位考生备考。

行测常识笔记

常识判断 一、 法律 (一) 法理学 法的特点 法的作用 法的渊源 法的效力 法的分类 法律制裁 法的实施 法的概念: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与道德、宗教等规范相比,法具有如下特征: 规范性、国家意志性、普遍性、强制性、程序性 规范性:法是规定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权利和义 务是法的主要内容。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主要是通 过确定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来实现的。 法律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法律可以反 复适用而不是仅适用一次。 法的特点国家意志性: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和解释,并有 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 体现。 程序性:程序是社会制度化的最重要的基石。强制性: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法 律最主要的特征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对人效力 属地原则属人原则折衷原则保护原则: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空间效力全国性法律:领土、领海、领空、大使馆、船舶、航空器 地区性法律 具有域外效率的法律:民法、贸易法、婚姻法 时间效力 法不溯及既往 从旧兼从轻法律的溯及力 法的效力

指引评价:法律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 评价作用。预测:预测作用对象是人们的相互行为。教育: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教育作用对象是一般人(即不特定的大多数人)的行为。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有人因违法而受到制裁,固然对一般人有确定的指引:义务模式对人们的行为的指引 有选择的指引:权利模式对人们行为的指引 强制:指法可以用来制裁、约束违法犯罪行为。法的 强制作用是法律其他规范作用的保证。其作用对象是违 法犯罪者的行为。 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法 的 作 用规 范 作 用 社 会 作 用口诀: 指引自己,评价他人,预测你我他,教育大多数,强制一小撮 法的分类 成文法:成文法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法律 条文 形式出现的法律,因此又称制定法。 不成文法:习惯法、判例法(我国没有)、法理 实体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程序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根本法:宪法 普通法:其他法 特别法:如教师法 一般法:一般人 国内法 法的渊源:一般指法律的表现形式 法的表现形式 正式意义的渊源:以规范性文件表现 非正式意义的渊源:政策、道德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篇一: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 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 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 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 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 汉书》〖范晔、司马彪〗、《裴注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 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沈?等〗、《新唐书》〖宋 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2020国考行测考试定义判断心理学常识总结.doc

2020国考行测考试定义判断心理学常识总 结_师说公考-华图教育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的定义判断题型中,心理学类常识是常被用来出题的素材,和法律类常识,经济类常识并称为定义判断三大考点,而心理学常识是相对这几类考点中我们最不熟悉的一类,因为日常生活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接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较少,而心理学专业的名词又比较少见,所以这类试题往往会成为最不好理解的一类常识。那么,今天在这里就为考生将心理学中在考试中常见的专有名词为考生做一总结,供考生在为这部分题目做一些基础的知识储备。 【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Dr. Laurence Peter)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理论。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导致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1]。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组织带来损失 【手表定律】

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的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 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那个人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贝勃规律】 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即贝勃规律。实验表明,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万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贝勃规律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随潮)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顺应风俗习惯)。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将自己的意见默认否定,且不会主观上思考事件的意义。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大全20

?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打破了在奥运会上零的记录,您知道这届奥运会上中国获得了( )枚金牌。15 ?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它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你知道现在埃及的国语是下列哪个吗?阿拉伯语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节日,您知道开斋节是下列哪个民族的盛大节日吗?回族 ?你知道深圳有名的招商银行大厦位于深圳的那条主干道上吗?深南大道 ?你知道国际奥林匹克集邮联合会是在哪一国家成立的吗?瑞士 ?哈勃望远镜能看见( )公里以外一枝蜡烛的烛光?500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这是一位国外旅游者在参观了莫高窟后发出的由衷感叹,那么你知道以下哪一个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吗?飞天 ?《蓝色多瑙河》被视为奥地利“( )”,这是历年新年音乐会的必备曲目,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河流第二国歌

?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在浙江书坊一带,中秋节又叫洗井节 ?新通车的粤海铁路跨越琼州海峡,你知道琼州海峡的最小宽度是多少吗?18公里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的爱心组织和环保组织向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发出倡议:将( )月17日定为“中国校园环保日”。4 ?羽毛球发展于欧美,你知道羽毛球起源于哪个国家吗?英国 ?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 )年4月4日。1949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节日饮酒习俗。请问,新年伊始的时候,古人喜欢喝( )酒?屠苏 ?在近期全市化妆品卫生监督检查中发现,美容美发厅使用的化妆品合格率仅为( )%,检查人员提醒消费者,美容美发时需要提高警惕。31 ?互联网的一项重要应用是电子商务,包括网上银行,网上商店。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是哪一个?亚马逊 ?人们发现,电脑周围会产生( )频电磁场。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孕妇早期使用电脑可能增加流产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 华图教育任莉 判断推理的四个模块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都是国考行测中必要的几个内容,上一次已经为大家总结了图形推理的一些知识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那么接下去我们接着来汇总逻辑判断中的一些相关内容。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中最难的一个模块,常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翻译推理、分析推理、真假推理、日常推理、论证类,这里主要为大家总结前三个模块。 (二)逻辑判断 (1)翻译推理 判定:题目中出现逻辑关联词 解题思路:先翻译后推理 四个翻译:1、如果......那么......... 如果就,前推后(前半句话推后半句话) 替代关联词:只要...就,必须,离不开,凡是...都,为了...一定,要想...就 2、只有......才...... 只有才,后推前 替代关联词:除非...否则不,...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 基础/保障/前提,不...不... 3、...且...(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 翻译为A且B,全真才真,一假即假 替代关联词:一边...一边,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同时,又...又 4、...或...(至少一个存在) 翻译为A或B,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替代关联词:也许...也许,和...中至少一个,和...不能同时,和...不都是 其中或关系里面存在一个否一规则:即否定一个,肯定另一个 两个推理:1、逆否等价命题(A→B等价于-B→-A) 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不必然,但有一个可能性结论 2、摩根定律

-(A且B)等价于-A或-B -(A或B)等价于-A且-B 负号进去“且”变“或”,“或”变“且” (2)分析推理 判定:给出一组对象以及若干信息,对象与信息进行匹配。 思路:先判定题干,为题干信息肯定还是题干信息真假不定,然后用方法 方法:1、题干信息确定(题干给出的内容可以直接用,给出的信息全部都是确定的) a、排除法 适用条件:题干信息确定,且选项信息充分(选项给出了题干所有的匹配情况,否则为选项信息不充分) 如何解题:读一句有效信息,排一个选项 b、最大信息优先(出现2次或者2次以上为最大信息),以最大信息最为作为突破口 2、题干信息真假不定(题干给出的内容有真有假,不能全部直接拿来用) a、确定信息优先(通过题干的推理,可知的正确信息) 在用确定信息优先以及最大信息优先的方法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两种方法:列表法以及假设法 列表法:要求将对象写在竖列,减少错误率,横行用来写其他信息 假设法:要求从假设次数最少的情况进行假设,加快解题速度 (3)真假推理 判定:题干给出多个论断,但提问方式一般都是只有一句真话(假)则...... 解题思路:先找矛盾关系,然后看其余,再找反对关系,然后也看其余。 1、矛盾关系(此起彼伏的关系,只存在两种情况) 主体相同,话题一致才能得出矛盾 矛盾关系特性:必然存在一真一假 矛盾的表现形式:a、是与不是 b、所有的是与有的不 c、有的是与所有的不 d、A且B 与-A或-B,A或B 与-A且-B e、A→B与A且-B

公务员复习笔记-复习心得

认真研读教材不少于三遍,并且对重点、难点、考点都要做详细的笔记。对考试的题型、题路反复研究,并在233网校在线题库上做了大量模拟试卷,进行实战热身。 相应地要求每位应考的考生知识面要广,理论功底扎实,并且具备很强的分析、理解、表达能力。它不仅单单考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考察考生平时的知识积累,以及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学习积累,而且知识面要宽,关心时政,学会独立思考,对各种社会热点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辨别分析力,以及流畅自如的表达能力。 进行模拟面试,在模拟面试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明确的知道自己哪方面的不足,更能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在解题思路和组织语言这些方面的能力。只要熟练掌握解答面试题的思路,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面试何愁不过。 (一)准备阶段 了解最新考试大纲,熟悉题型、题量。同时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保证自己的复习进度跟着原定计划进行。要想制定出好的计划,需事先做1~2套真题。了解试题特点、难易度等等,发现自己的弱点所在,为自己在今后的复习当中掌握学习的侧重点做好准备工作。 (二)突破阶段 第二阶段对于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这一阶段应主要完成的任务是:第一,掌握每种题型,尤其对试题特点与答题规律和方法认真地学习;第二,巩固已掌握的题型和解题技巧,通过不断地练习实践来总结出自己的答题经验,保证自己的答题方法既省时间又有较高的正确率;第三,研究历年真题,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对真题进行总结,收集易错知识点,对此部分加大复习力度。 (三)冲刺阶段 这一阶段是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在考前20天左右进行。要选择具有和真题形式、难度相当的冲刺试卷,严格按照考试时间作答,以提高把握考试进度的能力。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主要测查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完整word版)行测总结笔记 学霸笔记 必过

现在开始 资料分析 之所以把资料分析放在第一,是因为本人以前最怕资料分析不难但由于位于最后,时间紧加上数字繁琐,得分率一直很低。而各大论坛上的普遍说法是资料分析分值较高,不可小觑。有一次去面试,有个行测考90分的牛人说他拿到试卷先做资料分析,我也试过,发觉效果并不好,细想来经验因人而议,私以为资料分析还是应该放在最后,只是需要保证平均5分钟一篇的时间余量,胆大心细。 一、基本概念和公式 1、同比增长速度(即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去年同期数)/去年同期数x100% =本期数/去年同期数-1 显然后一种快得多 环比增长速度(即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本期数/上期数-1 2、百分数、百分比(略) 3、比重(略) 4、倍数和翻番 翻番是指数量的加倍,翻番的数量以2^n次变化 5、平均数(略) 6、年均增长率 如果第一年的数据为A,第n+1年为B 二、下面重点讲一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1、a=b÷(1+x%)≈b×(1-x%)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记住是略小,如果看到有个选项比 你用这种方法算出来的结果略大,那么就可以选;比它小的结果不管多接近一律排除; x越小越精确 a=b÷(1-x%)≈bX(1+x%)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x越小越精确 特别注意: ⑴当选项差距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该方法,当差距比较小时,需验证 ⑵增长率或者负增长率大于10%,不适用此方法 2、分子分母比较法 ⑴分子大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子小分母大的分数 ⑵差分法★ 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大于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且大一点点时,差分法非常适用。 例:2008年产猪6584头,2009年产猪8613头,2010年产猪10624头,问2009与2010哪一年的增长率高 答:2009增长率8613/6584-1 ,2010增长率10624/8613-1,-1不用看,利用差分法

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总结

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4) 工作效率=工作量一工作时间; 总工作量=各分工作量之和; 设总工作量为1或最小公倍数 ★无论是方阵还是长方阵:相邻两圈的人数都满足:外圈比内圈多 则一共有N (a-1)人。 =MK N 外圈人数=2M+2N-4 N 排N 列外圈人数=4N-4 例:有一个3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有10人,问全阵有多少人? ⑵ 排队型:假设队伍有N 人,A 排在第M 位;则其前面有(M-1) (3)爬楼型:从地面爬到第N 层楼要爬(N-1 )楼,从第N 层爬到第M 层要爬M N 层。 三、植树问题四、行程问题 相遇追及型:相遇问题: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 追及问 题:追击距离=(大速度一小速度) 背离问题:背离距离=(大 速度+小速度) 流水行船型: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 船速-水速。 顺流行程=顺流速度X 顺流时间=(船速+水速)X 顺流时间 逆流行程=逆流速度X 逆流时间=(船速一水速)X 逆流时间 火车过桥型: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 、工程冋题 工作量=工作效率X 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一工作效率; 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 二、几何边端问 题 (1)方阵问题: 1. 实心方阵:方阵总人数= 最外层人数= 2.空心方阵:方阵总人数= 2 =(外圈人数* 4+1) 2 =甘 (最外层每边人数) (最外层每边人数—1)X 4 (最外层每边人数) =(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X 层数X 4二中空方阵的人数。 2-(最外层每边人数-2X 层数)2 8人。 3. N 边行每边有a 人, 4. 实心长方阵:总人数 5. 方阵:总人数=N 解:(10 — 3) X3 X4 = 84 (人) 人,后面有(N-M 人 线型棵数=总长/间隔+1 单边线形植树: 单边环形植树: 单边楼间植树: (1) (2) (3) (4) (5) 环型棵数=总长/间隔 棵 数=总长间隔+ 1; 棵数=总长间隔; 棵数=总长间隔一 1; 楼间棵数=总长/间隔-1 总长=(棵数-1 ) X 间隔 总长=棵数X 、可隔 总长=(棵数 +1) X 间隔 2倍。 双边植树:相应单边植树问题所需棵数的 剪绳问题:对折N 次,从中剪M 刀,则被剪成了 ( 2N X M + 1)段 ⑴路程=速度X 时间;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平均速度型:平均速度= 2v 1v 2 V 1 V 2 X 相遇时间 X 追及时间 X 背离时间 (2)

行测高分复习经验笔记

一、言语理解。 1.一共40题,约占行测29%的题量,此部分做题时间控制在25-30分钟为宜。 2.此部分主要有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结语推断题(问文段下面可能是什么内容)以及语句排序题,其中主旨概括题和意图推断题占言语理解题量的大部分,因此建议大家着重复习这两块。 3.言语理解题的解题要点是重视细节。题干中的某个词汇往往会与选项有关,可能是近义关系、反义关系、重复关系等等,因此要分析选项的词性、词义以及选项和整个题目的关系,细化分析。要把分析整个句子的意义、感情色彩与分析剧中关键词相结合,综合分析。 4.选项中的词汇一定要仔细分析思考,认清其感情色彩、习惯搭配、是修饰人还是修饰物的词汇。 二、数量关系。 1.一般题量在15-20道左右,此部分我一般放在最后才做,因为鄙人智商不高,做这种题目耗时最久且正确率又不高,所以果断放弃。 2.数字推理(数列),貌似这种题型出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建议大家平时要准备这种题目但不用当成重点(鄙人当时傻傻花了很大时间在这部分上面,但是后来福建省省考好像没考,汗!)。数列题的解题思路大概为:找特征→作差→递推→蒙一个,按照以上的步骤求解。 3.数学运算,这是数量关系的重点,而比例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这类题目要固化解题模式:确定题目类型→根据题目类型确定解题方法→会,解出答案;不会,结合选项,以提高正确率为目标蒙一个答案。 4.具体题型的对应解法。 行程问题:V=2v1v2/(v1+v2)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缺量问题:用赋值法 整除问题:数据中出现百分数就是此类题型。 多位数问题:代入排除法 几何问题:割补法 年龄问题:差不变 不定方程:代入排除法 三、资料分析。 1.这种题型就是靠多练,并且掌握推测性的计算方法,即不能死要把答案精确计算出来,要根据题目和选项进行推测、估算、排除,综合运用方法解出答案。这种题型要初略看材料,仔细看题目,以缩短时间和提高准确率。 2.推荐方法:直除法、估算法。 四、判断推理。 1.图形推理。掌握一个大原则:数量、位置、样式三大类型,整体不行看局部。也就是说图形推理无非就是图形的数量、图形的位置变化、以及图形的种类这三大题型,而且有的

行测常识汇总大全

161.唐代诗人朱庆馀的“妆罢低声问夫婿”,问的是:->张籍 162.报道中有时会看到关于“UFO”的报道,UFO是指不明飞行物,对吗?->对 163.我们在电塔附近听到的嗡鸣声是:->电线发出的 164.根据宪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转让 165.我国的“冰城”是指哪一城市?->哈尔滨 166,在苹果树修剪合理的情况下,果实着色最好的部位应处于->树南侧上方 167.自行车的红色尾灯只是个装饰品吗?->不是 168.古诗云: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在哪座湖上?->洞庭湖 169.下列影片中,以歌颂少数民族新生活为题材的是:->《达吉和她的父亲》 170.“三明治”的命名与什么活动有关?->打牌 171.下面的通讯社哪个属于美国?->美联社 172.搪瓷器皿是否越重越好?->不是 173.辣椒在植物分类中,是属于->茄科 174.美术作品<<开国大典>> 是一幅:->油画 175.下列蔬菜中富含铁质营养的是:->菠菜 176.电鳗是一种鳗鱼吗?->不是 177.世界最深的洼地是:->死海 178.泥娃娃“大阿福”的老家是:->江苏无锡 179.人走路时摆动双臂主要是为了:->平衡走路姿势 180.鲨鱼用什么呼吸?->鳃 181.在江浙一带最流行的地方戏曲是:->越剧 182.下列京剧剧目不属于"三国戏"的是:->《宇宙锋》 183.婴儿出生时啼哭意味着婴儿开始有:->呼吸 184.在地球上,极光是高纬度地区特有的景观,对不对?->对 185.被称为“三苏”的北宋文学家父子中的父亲是 ->苏洵 186.少年韩寒中学肄业却出了一本叫做《三重门》的书,这本书的体裁是:->小说 187.科举中,会出现一人兼解元、会元、状元的“连中三元”,其分别是在什么考试中取得的?->乡试、会试、殿试 188.韭菜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植物?->多年生草本 189.世界上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电池是:->锌锰干电池 190.我国最著名的热水湖是哪一个?->西藏羊八井 191.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 192.最早设计的轮椅有几个轮子?->三个 193.骆驼有双层眼睫毛。->对 194.象征主义诗歌的开山鼻祖是->艾略特 195.寒潮将至的时候,蜘蛛会:->大量吐丝结网 196.国家公务员制度起源于?->英国文官制 197.为什么笛卡儿指着一筐兔子说,那是他的书?->提倡观察 198."东床快婿”原本是指:->王羲之 199.电影界“百花奖”的主办单位是:->《大众电影》杂志社 200.阿诗玛是我国云南哪个民族塑造的艺术形象?->彝族 201.陆地水中储量最大的水体是:->冰川水

2020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梳理

2020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梳理随着各地省考的结束,一年一度的国考备考也逐渐被各位考生提上日程,每一位考生都清楚国考常识相比于省考常识涉及范围更广,考察深度更深,难度也更大,因此在备考中各位考生的压力也就更大,因此想要行测成绩更上一层楼就必须提早储备常识内容,这样行测考试中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知识点一:时政常识 每年国考行测常识考察题目中,第一道题一般为时政常识,尤其2019年的考察比重偏大一共涉及到四道题目。但总体来看相对简单,2019年主要考查范畴为十九大报告以及有关扶贫政策的内容。因此建议各位考生在备考时应该及时关注国家最新的政策发展以及关注国内重要会议,主要学习渠道可通过看新闻以及及时浏览有关新闻报道的APP等。 【试题展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依法治国 B.人民当家作主 C.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D。解析: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本题答案为D。 知识点二:地理常识 地理常识考查是国考常识考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是副省级的考试占比更为突出,

在2019年的考查中重点考查了我国油料作物的分布以及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题目相对难度大,因此各位考生在地理常识备考中更应该从基础地理常识和一些典型地区开始着手准备,循序渐进方能会有更好的收获。 【试题展示】 下列地理分界限对应正确的是( )。 A.横断山脉——内流区和外流区 B.本初子午线——东半球和西半球 C.200毫米等降雨量线——农耕区和畜牧区 D.祁连山脉——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 【答案】D。解析: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基本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即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因此A项错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西经20o和东经160o,因此B项错误;农耕区和畜牧区接近400毫米等降雨量线,因此C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知识点三:科技常识 科技常识在国考常识中考察比重比较大,也是比较容易的一部分,因此一直作为各位考生能够的分的题目而受到各位考生的注意,因此备考中应该给予这部分题目更多的备考时间,在2019年的国考常识中一共涉及三道题目,主要是涉及到钢铁、核磁共振以及静脉注射的经历的途径,考查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各位考生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积累更多的生活常识。 【试题展示】 关于核磁共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进行地下水探测

行测常识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1.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 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2.庐剧为安徽省著名地方剧种,它是以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民歌、门歌、花鼓灯 等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其创作、演出活动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称“庐剧”,已有近200年历史。 3.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立法主体共有四类: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代 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4.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 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实施行政许可的结果是,相对人获得了从事特定活动的权利或者资格。 5.《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 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6.《行政诉讼法》第19条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管 7.我国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两类:一是企业法人;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这是根据法人设立的宗旨和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所进行的分类。社会团体法人是指由自然人或法人自愿组成,从事社会公益、文学艺术、学术研究、宗教等活动的各类法人。社会团体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如人民群众团体、社会公益团体、学术研究团体、文学艺术团体、宗教团体等。 8.行政监察是国家行政系统内部由专门监察机关实施的,对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以 及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廉政、勤政和执法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一种职能活动。 纪检委是负责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 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0.恩格尔系数是反映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 指数都是股票价格指数 11.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 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出0.4。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的内容,具体内容:知识是慢慢积累起来的,常识考试的答题能力也是如此。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起来看看吧!【1-30】1. 在我国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亿元... 知识是慢慢积累起来的,常识考试的答题能力也是如此。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起来看看吧! 【1-30】 1. 在我国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亿元, 2. 岁的小明用石头把人打伤,谁来承担责任?->小明的父母, 3. 香蕉果肉里的一排排褐色小点子就是香蕉的种子,用它能繁殖香蕉吗?->不能, 4. 从人物所处的时代角度,选出不同的一项是:->韩愈, 5. 纽约和法兰克福外汇市场美元对马克的汇率分别为美元=马克和美元=马克,则在纽约买进万美元同时在法兰克福卖出万美元会->赚钱, 6. 东汉时,谁既是杰出的科学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张衡, 7. 新珍珠和老珍珠哪种价值高?->新珍珠, 8. 甲、乙、丙三人设立合伙企业,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合伙人的出资?->土地所有权, 9. 一些小轿车的尾部装有翘起的板,这种板可以使汽车:->形成向下的压力,使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增大,从而使汽车保持良好的操作性,

10. 黑啤酒的突出香气是什么香?->麦芽香, 11. "波谲云诡"最初是用来形容:->房屋, 12. 放大镜的设计原理是采用了:->凸透镜, 13. 掷出一对点数一样的骰子的可能性是:->/, 14. 华表的柱头有一蹲兽,其中头朝外的叫:->望帝归, 15. 商品条形码前三位数是"",表示什么?->中国生产, 16. 国画《愚公移山》的作者是:->徐悲鸿, 17. 小康目前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以食物消费为参照,食物消费支出降到家庭收入的%;另一个标准->美元, 18. "海的女儿"是哪个城市的城徽?->哥本哈根, 19. 近几年我国邮票上的邮政志铭是:->中国邮政, 20. 下列王朝中统治时间最短的是: ->秦朝, 21. 人类最早的"精子库"是为谁而建的?->参战士兵, 22. 比赛中甲队要戴白帽子,乙队要戴蓝帽子,守门员要戴红帽子。这项比赛是:->水球比赛, 23. 适量补充下列哪种元素可防治粉刺?->锌, 24. 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 25. 我国的长绒棉主要产在:->新疆, 26. 法国画家大卫的《马拉之死》是一幅:->历史画, 27. 《楚辞》中有"兰膏照烛"一句。这里点灯用的"膏"是一种:->动物油, 28. 下列名称不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大伏,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大全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大全 1. 把一块-15℃的冰和4℃的水混合,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仍有一小块冰浮在水面上,此时容器中冰和水的温度应是 ->都是0℃ 2. 对晶体和非晶体分别加热足夠长的时间,则 ->晶体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温度不断上升 3. 延展性最大的金属是金。->错 4. 砒霜的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砷。->对 5.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是《小蝌蚪找妈妈》。->对 6.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对 7. 紫荆花是香港特区的区花。->对 8. 鸭嘴兽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错 9. "六一居士"指的是苏轼。->错 10. 《乌托邦》是托马斯·莫尔的代表作。->对 11. 人眼至少能分辨0.1微米大小的物体。->错 12.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一千古名句出自《孟子》。->错 13. 蚯蚓能把中性土壤变成酸性土壤。->对 14. 普通话是中国目前的国语。->对 15. 工业上根据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划分软硬水。->错 16. "爱琴文明"属于石器文明。->对 17. 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是伽利略。->错

18. "生命在于运动"是法国作家伏尔泰的名言。->对 19. 大气污染按来源可分为煤烟型和石油型。->对 20. 第一台内燃机的发明者是英国人。->对 21. "海洋元素"指的是溴。->错 22. 《十二铜表法》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法典。->对 23. 重水的沸点比普通水低。->对 24. 我国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是中国银行。->对 25. 房屋空间由顶棚、墙面、地面组成,装修的时候对哪个要求最高?->顶棚 26. 现在的北京烤鸭有两重做法,一种是挂炉法,另一种是:->焖炉法 27. 天气预报中常提到的高气压中心,在该中心附近一般是:->晴朗天气 28. 天干的最后一个是什么?->癸 29. 《风云》中,长发,独眼,步履如风的人是谁?->聂风 30. 由夏洛特·福尔摩斯侦破的案件是 ->四签名 31. 最早使用"铜"的是哪个国家->古中国 32. 草莓,是植物的那里?->花托 33. 《我这一辈子》是谁的作品?->老舍 34. 现代汉语词典上,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做 35. 尝百草的人是谁?->神农 36. 骆驼的驼峰里储藏的是什么?->脂肪 37. 吕布骑的是什么马? ->赤兔 38. 民族乐曲《金蛇狂舞》的作者是:->聂耳 39. 油画《田横五百士》的作者是:->徐悲鸿

2020年国考常识判断历史知识点总结.doc

2020年国考常识判断历史知识点总结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部分历史方面考点确实很繁杂,需要花时间逐一梳理清楚,今天想带领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中国古代史中夏、商、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部分考点。 考点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王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组建军队、修建城堡、宫殿,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标志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考点二:商朝:定都亳,中期盘庚迁都于殷。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殷墟的发掘,确证了其存在。商朝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都相当成熟,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考古学家从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汉字的结构在甲骨文中已经基本形成。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考点三:西周: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打败商朝,建立西周。西周的国家实行分封制。西周政权实行著名的两都制度。西周实行井田制。青铜农具使用比商代更为广泛,排水与引水技术掌握较好,农作物中桑麻瓜果都有栽培种植。手工业部门多,分工比商代更细,有百工之称。西周继续商代的传统,使用贝币。 考点四:公元前771年,西方民族犬戎趁周朝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后世又将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考点五: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考点六:战国时期三次著名战役:桂陵之战,交战国为魏、赵、齐,围魏救赵马陵之战,交战国为魏、齐、韩,减灶计长平之战,交战国为秦、赵,纸上谈兵。 考点七: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考点八: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和天文物理成就:扁鹊四诊法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著作;《墨经》与小孔成像,是物理学成就。 预测考法: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答案:选B。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 做题小技巧:此题极易选西周。其实国考题不难,但是考查得非常细致,一定要在复习历史知识的时候分清楚一个事物到底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2015年行政能力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详细笔记整理汇总

行测考试绪论 考试类型及特点:国考/联考/省考 题量大,时间短分值要求高 考试目标要求:行测总分在65-70之间国考联考各模块题量分布 2012-2014年国考、联考各模块分值分布

【行测命题技术点拨】 1.统卷思路:概览性命题模式 【作答原则】从易到难 【作答策略】题量:10+X+10=120-135 时间:110+10=120 【行政答题策略概述】 【取舍策略】49秒/题-55秒/题(扣除10分钟涂卡)一题都不放——必死无疑时间并非平均分配难度有取舍——笑到最后 (130-15)X(100/130)X75%=66.35——易+中 15X(100、130)X25%=2.88——难 66.35+2.88=69.23——总分 1.考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2.考查题型及题量:逻辑填空——20题 阅读理解(片段阅读)——约15题

语句表达——约5题 3.时间管理:30-40题 25-30分钟,准确率不低于73%-75% 题型综述 ?片段阅读 1.主旨概括题 2.意图判断题 3.细节理解题 4.标题填入题 5.态度观点题 6.词语理解题 7.代词指代题 ?语句表达 1.语句排序题 2.语句衔接题 3.结语推断题 ?逻辑填空 1.实词辨析题 2.成语辨析题 考试学相关的命题原理 1.题干的来源和选择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社三联生活周刊 2.提问方式的设置 3.正确答案和干扰选项的设置 做题顺序 1.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明确题型分类)(寻找正确答案的标志) 2.正确答案的标志——精简压缩/同义替换 3.干扰选项的设置 ①无中生有 ②概念混搭 ③曲解文意(各种偷换,如概念、主体、时态等等) 片段阅读15大技法 TOP1:主体排除法 选项的陈述主体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TOP2:成分分析法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标志词:的——定语(前置)地——状语(前置)得——补语(后置)TOP3:指代引导法 文中若出现宏观指代(即指代上文的宏观内容) 则该句较为重要,往往承担文段的主要观点。 【注意】并非所有代词都重要!必须是宏观指代。

行测备考指导:2020国考行测常识总结

行测备考指导:2020国考行测常识总结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行测科目中的常识部分复习的 时候应当怎样抓住重点和趋势呢?结合今年来的行测常识考试,对这 个部分的考试内容和方式作出了如下的总结和预测,与大家分享: 1.常识判断部分总题量稳定在20—25题之间(题量不固定,如2011年是20题,12年是25题,2013年又是20题),考查内容也 无新的变化涉及到经济、法律、地理等多学科知识。从近两年行测 常识判断真题来看,经济、法律、地理、科技、人文部分的题量总 和相对稳定,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的常规考点。 2.科技、人文、管理知识的比重增加。科技常识增幅显著,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年增加了3题。考点与科学发展前沿紧密相连,很 多试题结合生活现象出题,因此考生应注意挖掘表面现象的深层科 技知识。人文、管理类知识也有所增加,对这两类知识的考查体现 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对公职人员文化及管理知识水平的重视。 3.经济、法律知识所占比重减少。经济常识的考点与时下热点经济问题相关,例如“紧缩性货币政策”;而且常考点也有变化,由常 考的民法、行政法、诉讼法转移到了2011年的宪法、行政法、法理 学乃至法制史等方面的内容。 4.常识判断部分的整体难度基本持平,但综合考查趋势明显。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知识点获取的广度,而且还需要有深度,同时要密切关注社会时事热点,紧跟时代步伐,了解更多时政 和科技知识,提高常识判断部分的得分率。 5、考察的目的指向性更加深化,考单纯记忆的少,考常识运用 的多。考试很少再出到“最XX的什么是XX”,“第一个XX的是XX”之类的简单的靠常识记忆的题目。更多的要求在对常识进行记忆的 基础之上,运用常识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或者是运用常识解决 某个现实问题。比如,现在类似于“生活妙招”(例如:2012年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