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钢通信铁塔结构自振特性分析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88.68 KB
- 文档页数:3
美化围栏单管通信铁塔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分析崔力学【摘要】利用 ANSYS 软件分析了美化围栏单管通信铁塔的基本自振周期特性,针对不同高度和不同组天线数量进行了大量参数分析,得出了在不同参数下美化围栏单管塔的基本自振周期,对实际工程的抗震设计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The paper analyzes basic self-vibration cycle characteristics of beautified-fence single-pipe communication steel tower with ANSYS software,analyzes a large number of parameters with different height and different organization,and obtains basic self-vibration cycle of beauti-fied-fence single-pipe tower under various towers,which has certain guiding meaning for seismic design of actual engineering.【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4(000)023【总页数】3页(P46-47,48)【关键词】美化围栏单管塔;基本自振周期;荷载【作者】崔力学【作者单位】中钢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石家庄设计院,河北石家庄0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移动通信铁塔作为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必然要向外形多样美观、同周围环境协调方向发展,研究和设计与环境协调的基站设计方案,美化已经成为一个方向,如楼顶装饰塔、美化灯杆、美化灯盘、加装彩带彩环,都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也让塔架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钢结构有限元分析及其振动稳定性研究一、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钢结构,因其具有轻量化、强度高、施工快等优点。
然而,钢结构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载荷的作用,如地震、风荷载等,这些作用会导致结构发生变形、振动、破坏等问题。
因此,了解钢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其振动稳定性是建筑设计、结构分析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其振动稳定性研究进展。
二、钢结构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的分析方法。
它将复杂的结构分为有限数量的小元素,然后利用微积分的方法求解每个小元素的行为,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整个结构的力学行为。
具体来说,钢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建模:将结构分为小元素,指定边界条件(如支座、荷载等),生成网格模型。
2、材料属性:指定结构材料的性质,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
3、加载:通过加载外力,如重力、风荷载、地震等载荷,对结构进行求解。
4、求解: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每个小元素的位移、应变、应力等力学参数。
5、结果分析:对求解的结果进行分析,如结构的刚度、变形、应力等。
三、钢结构振动稳定性研究当钢结构受到一定载荷时,其会发生振动,并产生共振现象。
共振现象会使结构受到更严重的损伤,进而导致其破坏。
因此,钢结构振动稳定性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1、振动特性分析钢结构振动特性主要包括固有频率、固有振型、振动模态等。
其中,固有频率是指在没有其他力作用时,结构自然发生振动的频率;固有振型是指在固有频率下,结构的振动形态;振动模态是指结构以不同固有频率发生振动的状态。
通过有限元建模,可以可靠地预测结构的振动特性。
利用仿真技术,可以对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从而为结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2、振动稳定性分析当结构发生振动时,就要考虑其振动稳定性。
在某些条件下,结构振动会变得不稳定,导致结构失稳。
钢结构的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许多新型建筑材料也在逐渐得到应用。
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通过其独特的性质和优异的表现,得到了建筑界广泛的认可。
本文针对钢结构的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展开讨论。
一、钢结构的基本特性钢结构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施工方便等优点。
比起传统的混凝土或砖结构,钢结构的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
其材料强度大且易于制造、加工,适合应用于各种建筑、桥梁等工程领域。
此外,钢结构的消防性能好,抗震性能佳,能够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钢结构的性能分析1. 风荷载钢结构作为一种轻型建筑材料,对于风荷载的抵抗能力十分出色。
钢结构的强度和韧性都比较好,整个结构能够有效地承受风力对建筑的挤压和冲击力,从而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抗震性能钢结构的抗震性能也是其重要的优势之一。
由于钢本身的材料性质以及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钢结构具有屈服点低、塑形能力好等特点,因此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要远远优于其他建筑材料。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钢结构建筑可以更好地保护建筑内的人员和设备,对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显著的效果。
3. 耐腐蚀性由于钢结构在外界环境下经历着不断的腐蚀作用,所以其耐腐蚀性能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
要有效地提升钢结构的耐腐蚀性能,则需要采用一些表面处理技术,比如喷涂保护、热浸镀锌等,从而改变其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钢结构的抵抗腐蚀性能。
三、钢结构的应用研究目前,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层建筑、桥梁和制造业等领域。
在高层建筑领域,钢结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例如,钢结构可用于设计更灵活的构造,承重能力更高,协同性更好,从而增强了设计师对建筑的控制能力。
此外,钢结构的重量轻,可以减少建筑成本和加快施工速度,同时也减少了工地扰民的情况。
在桥梁领域,钢结构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钢材种类不断涌现,如近年来采用的高强度、高韧性钢材,具有优异的强度和韧性,对桥梁的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都有着明显的提升。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中的振动特性分析在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中,振动特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被关注的问题。
因为高速铁路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对于行车安全至关重要,任何振动特性问题都有可能对铁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中的振动特性分析。
一、桥梁振动的类型在桥梁设计中,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振动: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共振振动。
自由振动是桥梁固有频率下的振动,通常情况下无法避免。
强迫振动是由于行车荷载、风力等外界环境作用下的振动。
共振振动是由于桥梁固有模态与外界激励的频率相等而发生的振动。
二、振动特性分析方法在进行桥梁振动特性分析前,首先需要确定桥梁材料的物理参数。
接着,可以使用有限元方法来进行振动分析。
其中,弹性反演法是比较常用的一个方法。
通过采用弹性反演法,可以对桥梁的动态响应做出准确的估计,从而确定其在实际行车中的可靠性。
三、振动控制策略对于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中的振动问题,调节桥梁的自然频率是其中的一个常见振动控制策略。
例如,可以在桥梁下方增加减振器、减震隔热器或者降低桥梁的刚度等方式来控制桥梁的振动特性。
另外,可以采用主动控制技术来控制桥梁的振动。
主动控制技术涵盖了多种控制策略,例如:被动管道隔振技术、自适应隔振技术、时变参数控制技术、主动质量调节技术等。
它们的实现方法常基于现代控制理论和计算机仿真技术。
四、振动分析实例作为振动控制技术实践探讨的一个例子,我们可以以长江大桥的实际案例来进行分析。
长江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长江的大型混凝土悬索桥,自1990年开通以来,其一直被视为振动控制技术的示范项目。
通过计算机模拟,振动试验以及现场实测,长江大桥的振动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分析和探究,同时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综上所述,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中的振动特性分析问题在铁路交通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桥梁材料物理参数、振动分析方法、振动控制策略以及实例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振动控制技术。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不断的技术研究和探索,对于桥梁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将会迎来更加广泛的前景。
浅析钢结构的性能特点及抗震设计摘要:文章简述了钢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及性能特点,并分析了钢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及要求,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结构;性能特点;抗震设计钢结构是以钢材为材料做成受力构件的结构,钢结构住宅依其自重轻,基础造价低,适用于软弱地基,安装容易,施工快,周期短,投资回收快,施工污染环境少,抗震性能好等综合优势而受到各方的重视。
但是,如果钢结构房屋在结构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制作和维护上出现问题,则其优良的钢材特性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地震作用下同样会造成结构的局部破坏或整体倒塌。
一、钢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及性能特点(一)钢框架结构体系纯钢框架结构体系是钢结构住宅的基本体系,受力明确,使用灵活,制作安装简单,施工速度较快,但为抵抗侧向力所需梁柱截面较大,一般可用于6层以下的多层建筑,且一般情况下,梁柱节点应采用刚接。
(二)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当钢框架体系层数较多时,由于侧向作用力的增大,使得梁柱等构件尺寸也相对较大,失去其经济合理性。
这时宜增设支撑,形成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
支撑体系包括十字交叉支撑、单斜杆支撑、人字形或V形支撑。
(三)钢框架—预制钢筋混凝土墙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一般预制钢筋混凝土墙体中均埋有钢板支撑,它只有在支撑点处与钢框架相连,而且钢筋混凝土墙板与框架梁留有空隙,从受力上来说,它仍是一种支撑。
这种体系受力性能良好,支撑构件相对较经济,且能与隔墙布置相结合。
但现场安装比较困难,制作比较复杂。
(四)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在钢框架结构中设置部分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即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由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刚度大,剪力墙是抗侧力的主体,整个结构的侧向刚度大大提高,钢框架则承担竖向荷载,同时也承担少部分水平力。
这种结构形式都可用来建造较高的高层住宅,在我国已有很多工程采用。
(五)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平面布置一般为电梯或卫生间做成四周封闭的钢筋混凝土简体,形成主要的抗侧力结构,而外周的框架则采用钢框架。
浅论通信铁塔结构设计中的抗风分析发布时间:2021-11-02T16:41:59.44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0期作者:向阳[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通信铁塔的建设也在不断增加。
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350001摘要: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通信铁塔的建设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通信铁塔的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其中通信铁塔的抗风问题是重要问题之一。
提高通信铁塔的抗风能力,可以有效避免铁塔的倾斜和折断。
通信铁塔是典型的高层建筑结构,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通信铁塔的结构安全。
关键词:通信铁塔结构;抗风性;高耸结构;模拟实验;研究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通信行业也受到了各个领域的关注。
在自然灾害系统中,风灾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灾害,也是人类生活中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风灾的发生率更高,无法人为预测时间。
随着持续严重的温室效应,看似温和的风不断露出其残酷的面目,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作为一种高层建筑,风荷载是结构设计中通信铁塔施工的考虑因素之一。
因此,通过提高通信铁塔的抗风能力,可以有效防止通信铁塔在风灾中断裂,从而保证人们生活的稳定。
1通信铁塔抗风现状概述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通信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因此对通信铁塔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作为典型的高层建筑结构,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与通信铁塔的结构安全息息相关。
通信铁塔因其独特的特点,也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同时,通信铁塔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变得更高更软。
如果抗风设计不到位,整个塔体结构将被破坏,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人民群众的日常通信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因此,为了使通信铁塔的结构更加安全,提高通信铁塔这样的高层结构的抗风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世纪初以来,高层结构建筑迅速崛起,并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通信和电视行业。
在高层结构应用的初期,一般都是木桅杆。
第47卷第4期2021年12月
湖南交通科技
HUNANCOMMUNIC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Vol.47No.4
Dec.,2021
收稿日期:202010?12作者简介:徐 韬(1988—),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公路专业设计工作。
文章编号:1008844X(2021)04?0126?03考虑初始应力的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自振特性分析
徐 韬,王家豪,张志程(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15) 摘 要:为探究初始应力对斜拉桥振动特性的影响,以某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ANSYS有限元模型,计入初始应力对刚度矩阵的影响,求解了桥梁前100阶振动频率。计算结果表明:计入结构初始应力后,低阶模态下(1~10阶)振动频率与不计入初始应力时频率相差不大,差值均在5%以内;高阶模态下(20~100阶)频率差与模态阶次基本呈正相关,在100阶时达到1398%。同时,斜拉桥低阶模态频率成分较为复杂,相邻模态振型存在相互干扰的现象,且振型呈典型的三维耦合特征。关键词:初始应力;斜拉桥;振动频率;振型 中图分类号:U441+3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大跨径斜拉桥结构体系研究中,关于桥梁本身自振特性的分析至关重要,通过振动特性的分析可明确结构刚度分布,结构振型分析结果同时能为桥梁抗震和抗风设计提供指导,文献[1]研究了斜拉桥自振频率对抗震分析的影响,讨论了不同阶次振型模态下桥梁的振动特性;文献[2]以某斜拉-连续组合结构桥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结构静动力特性;文献[3]研究了矮塔斜拉桥的结构振动特性,并与常规斜拉桥自振频率进行了对比;文献[4]通过建立不同形式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建模方法对结构振动频率求解的精度影响规律。但是在以往的实际工程中,模态分析往往仅考虑结构的线性特征,忽略了初始应力导致的结构非线性对振动特性的影响。本文以某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为研究对象,计入结构初始应力的影响,对自振特性进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斜拉桥动力学研究提供借鉴。
强台风频发区输电塔破坏特征浅究1 概述输电塔线体系通常由杆塔结构与长跨距、大负荷、高柔度的导线构成,具有轻质、高柔、阻尼小等特性。
输电塔线体系的高柔特性、导地线的几何非线性以及输电塔与输电线之间、输电塔与基础之间的耦合作用等使得输电塔结构在强台风作用下产生较为剧烈的震荡,甚至导致杆件产生残余变形甚至断裂,从而引发整个结构的倒塌。
引起电力系统的自然灾害很多,其中风灾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历年来强风所导致的电力系统事故层出不穷。
输电塔的倒塌会造成大面积大范围的停电事故,这不仅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
因此,研究强台风荷载作用下输电塔倒塌的规律十分必要,这对分析杆塔倒塌事故原因,对杆塔的加固改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广东电网“天兔”“威尔逊”等强台风作用下的输电塔倒塌现场的分析与调研,研究了沿海强台风频发地区输电塔的整体倒塌特点、规律、致灾原因以及输电塔抗倒塌的相关建议。
2 强台风对输电塔线体系的影响台风的中心持续最大风速为12~13级(32.7m/s~41.4m/s),而强台风的中心持续最大风速为14~15级(41.5m/~50.9m/s)。
强台风对输电塔线体系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风力破坏。
风力破坏主要包括:面向海口处或者台风登陆前进方向的高山风口处的杆塔,因风速过大的强台风袭击,发生倒杆或折弯现象,进而引起线路跳闸;受台风影响,变电站内主变压器引下线引起风偏放电,进而造成主变压器的跳闸。
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台风登陆后的强降雨、洪水及泥石流等的破坏。
强降雨不断对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进行冲刷,极易引起杆塔倾斜甚至倒塔,同时洪水、泥石流等对变电站、配电室特别是地下开闭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例如二次设备的进水、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拒动等,甚至会造成整个变电站不能正常运行。
3 输电塔倒塌特点研究根据其所用型材的差异,输电塔分为角钢输电塔和钢管输电塔。
采用不同材质作为构件,其抗风能力各不相同,强台风荷载作用下破坏特征及致灾原因也不尽相同。
钢结构的动力特性钢结构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强、构造刚性好等特点。
在设计和分析钢结构时,了解其动力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预测结构在地震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的响应。
本文将探讨钢结构的动力特性,并介绍与之相关的参数和分析方法。
一、钢结构的动力参数在讨论钢结构的动力特性之前,我们首先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动力参数。
1. 固有频率:钢结构固有频率是指结构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自由振动的频率。
它与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密切相关,一般通过数值分析或实验测定得出。
2. 阻尼比:钢结构的阻尼比描述了结构在振动过程中能量的耗散程度。
它是结构的阻尼能力和刚度的比值,通常介于0和1之间。
3. 模态振型:钢结构的模态振型是指结构在振动时不同位置的位移模式。
通过模态分析可以获取不同频率下的模态振型,并揭示结构的振动特征。
二、钢结构的动力分析方法为了确定钢结构的动力特性,工程师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分析方法。
1. 静力分析:静力分析是最基本和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
通过施加静力荷载,计算结构内力和变形,可以初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
2. 模态分析:模态分析用于确定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和模态质量等。
它根据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构在不同模态下的振动特性。
3. 动力响应分析:动力响应分析主要用于预测结构在地震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的响应。
通过施加动力荷载,计算结构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参数,可以评估结构的地震安全性。
三、影响钢结构动力特性的因素钢结构的动力特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介绍其中几个重要因素。
1. 结构刚度:结构的刚度决定了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
刚度越大,固有频率越高,结构越不容易产生共振。
2. 结构质量:结构质量是影响结构固有频率的关键因素。
质量越大,固有频率越低。
3. 材料阻尼:钢结构的材料阻尼决定了结构振动的能量耗散速率。
材料阻尼越高,结构的振动衰减越快。
四、钢结构的优化设计通过对钢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优化设计。
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模拟分析引言:钢结构建筑是一种具有较高抗震能力的建筑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地震频繁的地区。
本文将探讨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模拟分析方法,以及它们在提高建筑的地震安全性方面的重要性。
1. 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1.1 抗震设计原则抗震设计是钢结构建筑设计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使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充分吸收和消散地震能量,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抗震设计原则包括合理的结构配置、适当的抗震措施和材料选择,以及合理的连接方式等。
1.2 结构设计参数在抗震设计中,需要确定一系列设计参数,如设计地震力、地震烈度、设防烈度等。
这些参数对于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地震区域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类型和用途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2. 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模拟分析方法2.1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钢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通过建立建筑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考虑不同的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可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构的破坏机理和承载力。
2.2 频域分析方法频域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频率响应函数和传递函数进行结构响应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线性系统,通过频率响应函数和传递函数的计算,可以得到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反应,进而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3. 抗震设计与模拟分析实例3.1 设计抗震构造的选择在设计抗震构造时,需要考虑到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充分利用钢材的特点进行优化设计。
例如,钢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发挥其韧性和弹塑性变形能力。
3.2 数值模拟分析实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可以对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设计。
例如,可以通过有限元模型建立计算模型,考虑到结构的材料特性、连接方式等参数,模拟地震波的作用下,分析结构的位移响应、变形程度和应力分布等。
4. 抗震设计与模拟分析的重要性4.1 提高建筑的地震安全性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模拟分析可以在设计阶段就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通过优化设计和改进抗震措施,提高建筑的地震安全性,减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铁塔研究现状分析报告铁塔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铁塔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本文将对铁塔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铁塔的结构设计是铁塔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铁塔的结构设计涉及到塔身的抗风能力、承重能力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对铁塔使用寿命要求的提高,铁塔抗风设计成为铁塔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一些研究者通过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铁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铁塔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铁塔的材料研究也是铁塔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统的铁塔多采用钢材作为主要材料,但是钢材存在着重量大、耐腐蚀性差等问题。
近年来,有些研究者开始尝试使用新材料替代钢材,如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以提高铁塔的使用寿命和抗风能力。
这些新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铁塔的自重,还可以改善铁塔在恶劣环境下的腐蚀性能,提高铁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铁塔的维护和管理也是铁塔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
由于铁塔多处于高空环境下,容易受到风、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铁塔的维护和管理成为一项复杂的任务。
一些研究者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物联网、无人机等,实现对铁塔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大大提高了铁塔的维护效率和管理水平。
最后,铁塔的结构安全评估也是铁塔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铁塔多处于高空、恶劣环境下,容易受到风、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铁塔的结构安全成为一项紧迫的问题。
一些研究者通过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结构健康监测等方法,对铁塔的结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为铁塔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铁塔研究在结构设计、材料研究、维护管理和结构安全评估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未来的铁塔研究将继续关注材料的创新应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以及铁塔的结构安全评估等方面,以进一步提高铁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信息通信的快速发展需求。
有振动的钢平台的设计实例与动力特性分析[摘要]以某转炉车间脱硫平台为工程实例,分析有振动作用的钢平台结构体系的结构特点,结合现场实际问题验证有振动钢平台的设计可行性,对设计、施工提出了应重点关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振动,钢平台,刚架结构,支撑[abstract]analysis of the structural behavior character of steel platform system under the action of vibration load based on a desulfurization platform in a converter project already in practice. making the design feasibility study with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rose on site and highlighting the must known points during the procedure in design as well as in construction.[key words] vibration, steel platform, framework, bracing system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前言钢结构平台是常见的钢铁冶金企业的需设置的构筑物,对车间的正常生产起重要作用。
平台的支撑体系需满足工艺设备布置及操作走行的要求,而且新规范对平台的竖向自振频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对平台有振动设备的影响时,钢平台与设备的共振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平台的正常使用,更应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
很多学者对设备振动对结构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有文献将结构及结构中的设备分别视为主、子结构,通过调整主、子结构的参数,使其相互间的作用避免引起共振效应,在地震作用下形成一个互动减震体系。
电力铁塔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及应用【摘要】电力铁塔作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关系着输电线路乃至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电网未来的发展。
鉴于此,本文结合某500kV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根据工程实际,深入探讨了铁塔结构设计的要点,以提高电力铁塔设计质量,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
【关键词】电力铁塔;设计要点;工程应用1.工程概况某500KV输电线路直线塔为酒杯型塔5B-ZBC4,经济呼称高取33m,耐张塔也选择酒杯型塔5B-ZBC4,呼称高取27m,耐张段总长6000m,高差350m,经过第七气象区,采用四分裂导线,选择导线型号为LGJ240/30。
覆冰厚度为b=10mm。
地线采用镀锌钢绞线,结构形式、直径11mm、抗拉强度1270MPa、A级锌层的钢绞线。
2.塔型的选择以及杆塔的定位2.1塔型的选择500KV输电线路直线塔选择酒杯型塔5B-ZBC4,经济呼称高取33m,耐张塔也选择酒杯型塔5B-ZBC4,呼称高取27m;线路通过人口稀少的非居民区,导线对地安全距离d=11m;施工裕度取δ=1.0m;采用XP-16型绝缘子组成的双联绝缘子串,直线塔每单联绝缘子片数取25片,则每组片数为50片,耐张塔按规定比直线塔每联多2片。
悬垂绝缘子串总长为3.875m,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串总长为4.185m。
2.2杆塔定位高度经计算,直线型杆塔定位高度为17.125m,耐张型杆塔的定位高度为15m。
3.铁塔结构设计本设计取第二基直线塔设计,其水平档距为l■=506.5m,垂直档距为l■=474m。
3.1荷载计算直线塔金具质量为417.6kg,FR-2型防震锤单个 2.7kg,两个 5.4kg,FYH240-30护线条1.44kg,金具及绝缘子总质量为424.44kg。
单相导线自重为17.1353kN,三相导线自重为51.406kN。
单地线自重为2792.5kN,双地线自重为5.585kN。
铁塔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铁塔"摘要:本报告对铁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铁塔是一种高大的金属结构,用于支撑电信设备、天线等。
报告涵盖了铁塔的历史背景、应用领域、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建造过程、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相关文献、案例研究和专家访谈的综合分析,本报告提供了关于铁塔的详细信息和深入见解。
1. 简介1.1 定义:铁塔是一种用于电信设备和通信设施的支撑结构,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1.2 历史背景:铁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铁塔成为了一种必需品。
1.3 应用领域:铁塔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和微波通信等领域。
2. 结构设计2.1 类型:铁塔根据结构和用途可以分为自承式铁塔、倒角塔和管塔等几种类型。
2.2 载荷计算:铁塔需要根据所需设备的重量和风力等因素进行载荷计算,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2.3 防腐措施:铁塔需要采取防腐措施,以防止腐蚀和锈蚀,延长使用寿命。
3. 材料选择3.1 金属材料:铁塔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和镀锌钢等。
3.2 特性分析:各种金属材料在强度、重量和耐腐蚀性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4. 建造过程4.1 地基处理:铁塔需要建立在深入的地基上,以确保稳定性。
4.2 安装工艺:铁塔的安装通常包括预组装、吊装、固定和调整等步骤。
5. 维护管理5.1 定期检查:铁塔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5.2 环境因素:铁塔需要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对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如风、雷击等。
5.3 监控系统:铁塔通常需要安装监控系统以实时监测其状态和运行情况。
结论:本研究报告通过分析铁塔的不同方面,提供了关于铁塔的全面了解。
铁塔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撑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功能。
在设计、建造和维护过程中,需考虑载荷计算、材料选择、防腐措施、地基处理等因素,以确保铁塔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铁塔的新材料应用和结构优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