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画》说课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8
《iu üyw》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拼音《iu üyw》一、说教材:本课是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汉语拼音部分,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i、u、ü,两个声母y、w,三个整体认读音节yi、wu、yu,配有一幅图画。
这幅图富有生活情趣,阿姨正在屋前晒衣服,“衣”提示i、y和yi的音,衣服中间的花边和花边顶上的纽扣构成的图形提示i的形,衣服左边的树杈提示y的形;有一只乌鸦正站在池塘边的大树上,乌鸦的“乌”提示u、w和wu的音,乌鸦窝的形状提示u的形,屋顶的形状提示w的形;小弟弟正在池塘边喂鱼,“鱼”提示ü和yu的音,一条翘着尾巴口吐水泡的鱼提示ü的形。
第二部分是i、u、ü、yi、wu、yu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比较y—i—yi、w—u—wu和ü—yu,同时学习y和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还安排了看图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yī、wū、yú和音节yā。
第四部分是i、u、ü、y、w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二、说教学目标:i、u、ü、y、w及yi、wu、yu的发音和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读准i、u、ü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13个单韵母和y、w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3调的音。
三、说教学过程:(一)字母教学和整体认读音节教学教学i、u、ü,要重点指导发音方法。
教师根据发音方法做好示范,学生观察、模仿,反复练读。
可以利用插图,借助“衣”“乌”“鱼”读准i、u、ü的音。
要告诉学生发i、u、ü时口形不能变。
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记忆i、u、ü的形,可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和i、u、ü,说说发现了什么。
抓住图画与字母形状的相似点来记忆字形。
教学i、u、ü的四声,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试读,同桌互听,再放录音正音正调。
人教部编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说课稿《i u ü y w》说课稿第一课时一、复习1.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了哪几个单韵母?2. 单韵母家族还有其它三个兄弟姐妹,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今天一起来和它们交个朋友好吗?3.(板书)i、u、ü,它们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朋友,但是它们比较害羞,都躲在图画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1)我们的第一个新朋友 i 藏在哪里了?为什么你认为它藏在那里①i 的发音和衣服的“衣”相同②图画上,衣服的纽扣很像 i 的形状(2)还记得四声歌吗?我们给 i 加上声调来读一读(投影):一声高高平又平īīī,二声就像爬山坡ííí,三声下坡又上坡ǐǐǐ,四声就像下山坡ììì。
加上声调的 i 有什么变化吗?──少了一点,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呢?你能告诉我们其中的故事吗?参考:i 是有礼貌的孩子,它遇见声调大哥哥就会摘帽行礼问好。
(3)我们一起看看小 i 的家住在四线格的哪里,(范写)小 i有一顶小帽子,但我们先不要放小帽子,先让小 i 的身体住进去,住到中格后再把小帽子放在上格。
(4)把小 i 送回家后,我们再看看另外两个新朋友躲在哪里?──乌鸦的窝和鲤鱼吐的泡泡u 和ü长得像吗?没有眼睛的读 u,我们闭上眼睛试一试,没有眼睛只能感到世界一片乌黑,所以没有眼睛的是 u。
u 加两眼变成ü,因为小鲤鱼有两个小眼睛。
(5)加上声调的它们又怎么读呢?请小老师带度四声歌并做动作。
(6)我们也把它们送回家,知道它们住在四线格的哪一格吗?怎样把它们写漂亮(范写)学生描红,跟写。
(7)齐读带声调的 i、u、ü。
第二课时一、复习抽读卡片,复习带声调的单韵母;然后齐读。
二、同学们你们有遇到过同名同姓的人吗?虽然他们名字相同,但是他们并不是同一个人。
在汉语拼音的世界里,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有些拼音字母的读音很相似,甚至相同,但它们是不同的字母,有不同的用途。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三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阅读与鉴赏: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3.表达与交流:根据诗句,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想到的画面。
教学时间:2课时说教学过程:任务一:初识江南,趣认生字1.出示江南风景,学生说说看图感受。
知道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吗?2.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边指长江边介绍:长江从西流到东,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
“江南”的“江”指的就是长江。
板书:江。
介绍新偏旁三点水。
你还知道哪些带三点水的字?带三点水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3.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方,美丽又富饶,被人们叫作江南。
板书:南。
认读南,读准第二声。
4.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汉乐府诗题目就叫《江南》。
齐读课题。
5.古代的江南到处生长着美丽的荷花,每到夏天,年轻的小姑娘就会划着小船去采莲,出示采莲图。
“采”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试说。
出示,识记“采”。
谁能给“采”字找朋友?(采摘、采蘑菇、采花、采蜜、采莲。
)6.“莲”也是生字,(出示“莲”)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莲”的这个(草字头变红)新偏旁叫做草字头,你还知道哪些带草字头的字?带草字头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7.“莲”就是一种水生植物,(出示)认识莲的各个部位。
读一读“莲叶、莲蓬、莲花、莲子、莲藕”。
“采莲”采的是哪个部位?任务二:正确朗读,集中识字1.借助拼音大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圈出生字,大声读一读。
2.出示生字:可、鱼、东、西、南、北。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3.怎么记住这几个字呢?生试说。
“河”去掉三点水就是“可”,组词读。
出示甲骨文“鱼”,和现在的汉字比较记忆。
生活中在哪见过“东西南北”?出示路牌、地图、车票等认读生字。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江南》是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是小学阶段最早接触的古诗。
它描绘了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热闹场景,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节奏明快,易于一年级学生诵读和记忆。
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这首诗为学生开启了古典文学的大门,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为后续学习古诗奠定了基础。
2. 教材内容分析全诗共七句,前三句点明了采莲的季节和地点,后四句描述了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简单直接地呈现出江南水乡莲叶茂盛的景象,“田田”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莲叶的茂密、相连的样子。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通过描写鱼儿在莲叶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游动,营造出一种活泼、欢快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古诗简洁而富有变化的语言特色。
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小学,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汉字,有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对于古诗这种文学形式还比较陌生。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江南》中描写的莲叶、鱼儿等形象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同时,一年级学生喜欢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会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然而,由于他们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古诗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可能难以深刻体会。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认识“江、南”等10个生字,会写“可、东”等4个生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体会诗中的意境。
(2)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劳动人民采莲时的欢乐场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