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写护理综述

如何写护理综述

如何写护理综述
如何写护理综述

如何写护理综述

护理科研2010-03-08 18:42:43 阅读7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综述是就某一问题,从一定时期内相当数量的专门选定的原始文献中摘取资料,利用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对问题的现状、水平、动向进行综合性专题描述的文章。综述是情报信息资料研究论文,护理综述在护理

学术论文中属科技信息研究类论文。

1文献的概念及其分类

文献是通过载体记录的知识,载体是文字语言附着物,是物质形态。从古至今,载体有竹简、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科技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一切著作的总称。其分类包括:①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②二次文献。在一次文献基础上加工而成,常称为“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摘要等。③三次文献。通过检索工具(二次文献)收集原始资料(一次文献),加工整理成的综合性文献资料,如综述、述评、年评、指南等。④零次文献。

未成文的口头传递的信息,或手稿之类的资料,即还没有传播载体。

从上可以看出,综述既不同于原始论文,不属一次文献,也不是论文的摘要、索引或书目,不属二次文献,而是一次文献高度浓缩的产物,是把多篇相关文献综合加工而写成的三次文献。因此,综述包容的信息量大、反映学术动态快,是获取信息、促进科研、指导实际工作的有效途径。

2文献综述的特点

综述包括现状综述——成就性综述、回顾性综述——动态性综述和专题争鸣性综述三种。其特点如下:①资料来源是拿别人的文章做自己的文章。②研究对象是文献资料,不是人或动物。③内容涉及面广,信息浓缩、精炼。④叙述性的表现手法,以事实为基础,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评论。⑤引文

多,有很强的参考性。

3撰写文献综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特点如文献数量多、增长快,内容分散,重复交叉,语种增加,知识老化加速,质量下降,时滞严重等,呼唤着护理综述文章的出现,使其显得非常必要。此外,综述是知识再创造的研究(科研分为创造知识、修改知识、综合利用知识),写作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成熟,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再则,综述提供回溯检索文献线索等,以上说明文献综述的撰写显得非常重要。

4写作步骤

4.1选题

①选取护理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②选取位于学科前沿,有一定超前性,能反映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或矛盾焦点的问题。③选取自己熟悉或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题目。④选题要大小适度。⑤希望在杂志发表的综述,应注意期刊的要求。总之,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掌握四个相符:与个人主观条件相符、与自身客观条件相符、与护理进展现实相符、与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相符。

IS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联机数据库(MEDLINE)等。④网上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医药信息检索系统网上数据库等。

4.2.4检索途径:①题名途径(主要按书名、刊名检索)。②著者途径(按作者姓名检索)。③分类途径(按文献所属学科类查)。中国图书分类法规定,“R”是医药卫生,如R4为临床医学,R47为护理学,R248为中医护理学,R5为内科学等。④主题途径(按规范化术语即主题词查)。

4.3整理加工文献

①阅读(浏览、粗读、精读;应确定优先阅读的文献)。②整理、分类、筛选。③综合组织(可按主

论点、分论点组织论证材料,确定论证方法,安排层次结构)。④拟定提纲,完成全文。

5综述结构格式

①前言:说明写作目的;定义有关概念;简述专题范围、现状、矛盾焦点;引出下文论述主题。一般300字左右。②主体:运用论据围绕论点进行论证,无固定格式。常见分述法,即横向叙述,成就性综述多用此法;循序法,即纵向叙述,按时间先后顺序或问题深浅顺序分层次论述,回顾性综述多用此法。③

总结(结语):对主体部分进行概括,指明该专题当前国内外主要研究动态、实际意义、分歧、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如能提出解决或探索性建议更好。④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综述文章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综述的质量。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在引用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同时按引用先后顺序将参考文献排列于文末。⑤致谢:应将致谢内容置于参考

文献前。

怎样写护理综述论文-医学职称论文

护理综述论文简称综述(review),是指围绕护理学中某一专题收集、查阅大量的近五年的护理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整合后所撰写而成的综合性护理学术文章。护理综述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基础护理中一个理论或学说,也可以是护理学中的某一个分支领域或专科护理中的一个专题,还可以是一种护理操作技术或方法。总之,护理综述论文是用纵向或横向的角度来比较和高度归纳概括某一问题的历史背景和迁移、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还常常带有作者本人恰如其分的评论。因此,综述充分体现出专题性、概括性、综合性、评论性和超前性。护理综述论文的篇幅一般5000字左右,也可长达数万字。护理综述论文的写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见图1。

图1护理综述论文写作步骤

1选题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应用学科,护理综述的选题范围包括护理基础理论、临床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社区护理等方面的问题。护理综述选题是撰写综述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综述质量的好坏和价值的高低。一般而言,选题应根据目的而定的,并应遵循一定的选题原则。即明确综述目的、力求立题创新、善用自已所长,这些原则都是综述选题的关键。

2收集资料综述题目选定后,紧接着就是要大量收集与选题有关的中文和外文文献。这一过程称为资料收集过程。文献数量的多少是决定综述内容是否新颖的基础,也是衡量综述质量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收集的资料越新越多越全越好。在收集文献时,要特别注意文献的发表时间。为了使综述能够反映某一护理理论或护理技术操作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技术,应保证所选文献是近期的。要收集近几年发表的原始文献。尤其是强调"新进展"时则应选取近2~3年内的新文献。当然,也应根据综述的时限要求进行文献收集。

3阅读文献文献阅读是综述的基础工作,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才能较全面地了解某一护理问题。文献阅读包括精读和泛读。要求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还应对有创新性、权威性、或质量好的文献进行精读、细读和反复阅读。在精读和泛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写好

读书笔记,为综述的写作做好资料准备。

4整理资料与拟定提纲

在确定选题、收集和阅读文献之后,就应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并拟定写作提纲。在整理归纳资料时,应进行合理的、适当的取舍。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选取理论意义强和实践意义大的文献资料,舍弃意义不大的文献。最后,在拟定提纲时,应对综述的每一部分的标题和内容加以确定和明确。如引言部分的概要,中心部分的主要内容及小标题,小结的内容和结尾。大体设计出综述的框架,以保证在写作之前做到心中有数。请见下例提纲格式案例参考。

[提纲格式参考: 原文摘自王素婷等,胰岛素应用方式的研究进展.南方护理学报,2003;10(3)21-22。]

题目:《胰岛素应用方式的研究进展》

前言部分:概述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胰岛素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确立本综述的立题依据和本综述的目的。

中心部分:

1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法的研究近况

1.1胰岛素皮下注射解剖部位的选择

1.2胰岛素皮下注射角度的选择

1.3胰岛素皮下注射时间的选择

1.4胰岛素皮下注射使用工具

1.4.1胰岛素笔

1.4.2喷射式胰岛素注射器

1.4.3皮下胰岛素注射泵

2胰岛素其他应用方式的研究近况及进展

2.1植入式胰岛素输入泵

2.2鼻腔内给药法

2.3气雾吸入疗法

2.4口服胰岛素药丸研制小结部分:依据注射与非注射胰岛素各种使用方法的比较,或胰岛素传统应用方式与新的应用方式进展的比较。指出目前哪一种胰岛素应用方式是比较简便、准确、安全。并预测未来胰岛素应用方式的发展动向。

参考文献部分

5综述写作格式与内容护理综述论文的写作格式与其他医学文献综述论文的格式一样,分为:题目、作者署名和单位、摘要、关键词和正文等五大部分。通常摘要部分可省去。正文又包括:前言部分、中心部分、小结(总结)部分和参考文献部分,其写作格式与内容请见表1。有关题目、作者署名和单位、摘要、关键词等内容可参考护理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

表1综述写作格式、内容与常见问题

正文部分格式内容与要求常见问题

引言前言是综述写作的开始,具有概括和点题的作用,1.大量描述与本文综述无关的内容

(前言) 主要内容包括:2.引言篇幅过长,将中心部分的内容写入引言

1.叙述综述有关护理问题的概念

2.概述目前有关护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趋势

3.指出本文立题的依据和综述目的

中心部分1.中心部分的常用写作方法是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1.对所提出的问题概念不清楚

(核心部分) 解决问题的过程,叙述各家的观点,尤其是不同的观点(也2.对论述问题不明确

可以适当结合作者自己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叙述本专题3.对不同的观点,只介绍与自己观点相同的,

的历史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发展方向而不描述否定意见

2.中心部分的框架一般是按照所拟定的写作提纲进行,中心4.没有客观地反映原作者的论点和实验结果

部分可以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又可以冠以小标题

小结部分1.小结部分应是概括性地总结综述中心部分提出的各种观点1.小结的内容与中心部分无关

(总结) 研究结果、结论,并加以比较,从而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2.没有归纳总结文献的观点、结果和结论,

2.小结部分应与前言部分相呼应,即小结对前言部分提出的而是仅仅叙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问题应给予一个较明确的答案或回答3.缺少小结部分

3.小结用词要恰如其分,留有余地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质量和数量可反映综述的质量1.引用的参考文献较陈旧或缺乏权威性

1.参考文献的质量要求:与护理科研论文的要求一样2.引用与本文研究问题不密切的文献

2.参考文献的数量要求:与其它护理论文相比,护理综述参考3.不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原文文献

文献相对比较多,国内期刊一般要求列出主要参考文献15~30篇4.不是公开发表的文献

6综述范文分析

《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一文综述是一篇小型综述。全文分为引言部分、中心部分、小结部分和参考文献,详见附录原文。(原文摘自:肖惠敏等,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46-47)

6.1题目本篇综述题目非常具体、简洁,引人注目。通过题目,使读者对本综述的中心内容一目了然。

6.2引言部分本篇综述利用引言概述了降压药对高血压病人治疗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并指出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是高血压病人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目前高血压病人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确立了本综述的立题依据。而了解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措施及如何评价服药依从性是本综述的目的。引言部分语言精练、开门见山。

6.3中心部分综述中心部分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依从性概念的描述,该部分详

细介绍了依从性的定义,这一部分也可放在引言里;第二部分介绍了评价服药依从性的常用方法。作者主要比较了三种评价服药依从性的方法,并指出了每种方法的特点与不足,另外还介绍了国内近几年采用询问与调查方法评价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新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第四部分概述了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措施。整个中心部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作者通过中心部分的叙述,使读者能全面地了解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差的有关原因、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有关措施及评价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方法。为护士选择评价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方法,和采用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有关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故本篇综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6.4小结部分本篇综述的小结部分概述了影响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病人的知识信念、治疗方案、护患关系、降压药的副作用等因素,并预测今后研究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及探讨提高高血压病人非药物治疗依从性的课题是今后的研究趋势。小结内容与引言部分相呼应。

6.5参考文献(因篇幅所限,未将其具体列出)本综述共查阅中外文文献共18篇。其中11篇为外文文献,7篇为中文文献。11篇是近5年内发表的,故其参考文献的质量较高。

附录

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肖惠敏姜小鹰陈晓春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推测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约1亿人。随着降压药的不断更新换代,现有的降血压药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但在高血压人群中,血压正常率并不高,美国1988~1991年的调查为27%,英国最近的调查为6%[1],北京方庄的调查为18.5%[2]。可见,目前高血压的控制仍是一个棘手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差是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1依从性的定义1976年Scakett等定义依从性为"病人的行为在药物、饮食、生活方式改变的方面与医学指引的意见相一致的程序"[3]。"遵医行为"这个术语,我国最早是由阮芳赋教授译出并使用的。他指出遵医行为是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病人的行为与医生的处方相符合的程度。从现代健康概念出发,遵医行为分为二类:一是病人对医疗措施的遵从:二是为防止疾病的发生,对健康教育与行为指导,避免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的遵从。本文侧重于阐明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服药依从性是指病人的服药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

2评价服药依从性的常用方法

2.1检测血、尿中药物、代谢产物的浓度[5]:通过实验指标的检测,评估病人是否按时、按剂量服药的一种方法。优点是客观正确,但费用昂贵,病人不易接受,因而难以普遍应用。

2.2药片计数[6]:随访时由医护人员计算剩余药片、胶囊的数目,或称量剩余药。

这是一种较客观、准确的方法,但其局限性在于无法证实实际上病人服用多少药物、用法是否正确。此方法在评估精神病人治疗依从性中广泛应用,是否也适用于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的测评有待证实。

2.3询问与调查病人服药情况[7]:病人报告自己用药情况,包括已用药物种类、数量及原因。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但自我报告的依从性受调查表可靠性的影响,有时可能过高地估计用药的依从性。近年来,国内采用询问与调查方法评价高血压病人依从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中:①范维虎等[8]提出高血压病人凡1年中服用降压药时间在3/4以上者为规则服药,不到3/4者为不规则服药。这个指标可初步确定服药情况,但欠全面。显然,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不仅表现在服药时间上,还体现在服药的剂量等方面。②叶晓青等[9]从高血压病人是否按医嘱定时服药、服药次数、服药剂量、坚持长期不间断服药4个方面完善了评价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指标,但问题的设计不够完美,容易使病人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拒绝回答。③戴俊民等[10]引进MORISKY推荐的评价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4个问题: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则比较巧妙地解决了问题设计上的不足。

3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

3.1知识:调查提示有好的疾病知识,并不一定具有好的服药依从性,相反高血压病知识得分愈高者,服药依从性愈差[11]。可见,治疗方案的详细解释对于正确执行方案很重要,但信息本身并不增强病人的依从性。

3.2态度与信念[12]:以病人的感受为核心基础的健康信念模式,认为病人主观感受患某病的危害越高时,病人采取遵从医嘱行为的可能性越大,病人认为采取遵守医嘱行为将获得利益时,病人的依从性越高。

3.3治疗方案的特征[13]:用药种类越多,每日用药次数越多,方法越复杂,疗程越长,服药依从性越低;即1天只需服药1次的病人,其服药依从性最好。

3.4害怕药物的副作用[14]:高血压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害怕药物的副作用,如脚面浮肿、干咳、低血压导致的头痛等,而自行减量或停药,造成血压反跳,病情反复无常。

3.5老年高血压病人依从性差还有其特殊性[15]:一是记忆力减退,认识分辨能力差;二是经济原因,老年人经济收入减少,无法支付药品费用;三是亲属对其关心不够,不能及时督促老人按时服药。

4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措施

4.1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而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16]。因此,在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可通过个别咨询、书面指导、团体指导等方式加强宣教,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和规则药物治疗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促进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4.2建立伙伴式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明确高血压病的护理目的,不是单纯的降低血压,而要着眼于护理一个高血压病人。合作性护患关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护理活动的开展,更重要的是为医护人员尊重、体谅、理解病人,病人信任医护人员,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17]。

4.3最大限度地简化治疗方案[18]:由于高血压病的治疗是长期的,甚至终身的过程。复杂的治疗方案,病人常常难以坚持。应提倡择副作用低、廉价、长效的控释片剂,有利于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4.4行为的治疗措施[4]:①行为监测:要求病人记服药日记、病情自我观察记录等。

②刺激与控制:将病人的服药行为与日常生活习惯联系起来,如设置闹钟提醒服药时间。③强化行为:即当病人依从性好时给以肯定,反之依从性差是给以批评。

5展望今后的研究趋势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病人的依从性行为直接关系到高血压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的知识信念、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案、护患关系、降压药的副作用等因素影响病人的依从性,而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其服药依从性又是如何作用的,是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的挑战,有待进一步探索。此外,提高血压病人非药物治疗依从性也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小字体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私密日志列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