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始民族实验中学地域文化

建始民族实验中学地域文化

建始民族实验中学地域文化
建始民族实验中学地域文化

第一部分学校文化分析

一、地域文化:

“洋雀子来哒叫得乖,前山叫到后山来,叫得前山发嫩笋,叫得河下荷花开,叫得仙女下凡来。” 黄四姐的故乡,历来就是民歌之乡,五句子山歌特别发达,男女对唱,唱白夹杂,洒脱泼辣,情趣独特,显现出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质。

建始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临近长江干流,长江支流清江穿境而过,东连巴东县,以野三河为界,总面积2666.5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52米。建始县民族实验中学,座落在朝阳观下,广润河畔,船儿岛旁,是建始县城内唯一一所初级中学。一直担负着业州城区及县直各机关适年学生的初中教育重任。近年来,该校锁定“创精神文明学校精品”的目标,实行巩固“普九”成果与深化教育改革并举,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带着感情办教育,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办学效益逐年显现,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在历史上,恩施市的五句子山歌可谓是影响深远,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郑风》、《唐风》、《召南》中,皆有五句子歌谣的影子,虽然这只是一些美好的传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五句子这类“蛮歌巴舞”,的确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了。以历史文化为基点,丰富的文化体系正在形成。该市充分发挥了文化资源优势,围绕“恩施大峡谷,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三张名片,以弘扬土家族,苗族文化为核心,精心打造文化品牌。主要表现在行走文化、民俗文化上。

(一)行走文化

1、直立人遗址----建始

【直立人】

直立人,距今180万~20万年生活在非洲、欧洲和亚洲的古人类,一般认为直立人起源于非洲。1890年到1892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发现了猿人的下颌骨,头盖骨和腿骨。发现这把他定名为“直立猿人”或“原人直立种”。1929年北京周口店发现的猿人化石定名为“北京的中国猿人”或“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人”。以后非洲和欧洲都发现有猿人化石,其形态基本相似。

【建始直立人遗址】

建始直立人遗址,原名巨猿化石洞,位于湖北省建始县高坪镇麻扎坪村七组与金塘村交界的山坡上,小地名窑场湾。1970年至200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了九次调查与发掘。发现早期直立人牙化石5枚及石器、骨器,同时发现包括步氏巨猿在内的哺乳动物化石9目、37科、68属、87种,距今195-215万年,是首次发现的直立人与巨猿共生的化石地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之一。继在巫山发现远达201~204万年之久的“巫山猿人”后,最近在鄂西建始县发现的距今200~250万年的直立“建始人”化石,证明鄂西一带极可能是中华民族种群或者整个东亚人种群的发源地。就现在专家的鉴定来看,直立智人“建始人”要比“巫山猿人”更为古远。在对发现的建始人3枚牙齿化石进行科学鉴定后,课题组组长、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郑绍华以及邱占祥、陈铁梅等专家初步认定:“建始人”的生活时代距今约为195万年~215万年,属于人类的早期成员。后来在建始人生活的洞穴内发现的部分骨器上有打制痕迹,专家凭此确认“建始人”是早期直立智人、而不是猿后,进一步确认了其生活的年代在200~250万年前,比目前发现的非洲古人类化石还要早几十万年。

【直立人与行文化】

人类发展的历史可分为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直立人时开始具备了人的特征:能制造工具,能直立行走。直立人开启了人类行走的篇章,是人类发展从爬到行最重要的质变过程。把行文化作为学校的核心文化,来源于学校所处建始县的地域特点,建始县发现的“建始直立人”化石,距今200~250万年,比目前发现的非洲古人类化石早几十万年,是建始本地优秀的教育资源。行文化中包含的精神、气质、智慧、思想、信念等方面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素材,是学校得以长远发展的宝贵文化资源。人类的进化史预示着学校的发展史,学校将会在行文化的带动下发生质的飞跃。

2、解读行文化

【一字多解----行】

(1)行,直立行走,是建始本地优秀的教育资源。

(2)行,走路,是实验中学学生的现实状态。

(3)行,能,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

(4)行,是一个永恒持续的过程,贯穿于生活始终,是一种终身教育观。

(5)行,举动,是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实践。

(6)行,前进、进步、进取,是发展理念。

(7)行,是做、主动,是教育思想。

(8)行,是品德,是人生品质。

(9)行,是实践,是过程与方法。

(10)行,是表率,是教育方式。

(11)行,是行为方式,是世界观。

(12)行,是行为,是学习方法。

(13)行,是创新,是能力。

【行与行文化】

基于“行”字所包括的深厚内涵及实验中学本身独特的走读制办学方式提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题文化。行文化在教育层面包含了实践、发展、创新、主动、品德、能力几大特点,是实验中学进行特色体系构建的文化根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自于学生学习生活。实验中学是全县唯一的走读制学校,行,走路,是实验中学学生的现实状态。另外,行,泛指一个人的涵养;谓道德、品行;能领、本领等多义,体现了学校对学子的培养目标和寄予的深切期望。

(二)民族文化

【歌海如潮巴文化,如诗如画恩施景】

恩施州是巴文化的发源地,巴楚文化、巴渝文化在这里交融,是土家族、苗族文化的摇篮,积淀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摆手舞、铜铃舞、滚龙连响舞动山岳,山歌、情歌,歌海如潮。所以,恩施不仅是一片旅游休闲的乐土,更是一片民族文化的厚土。恩施州风景以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和光怪陆离的奇洞异穴为主,主要景点有清江、腾龙洞、鱼木寨、大水井宗祠、星斗山原始森林、土司王城、土家摆手堂、梭步垭石林等。除此以外,土家族的吊脚楼、侗乡的风雨桥、七月的女儿会、耕耘时的薅草锣鼓、葬礼时跳的撒尔荷、吉庆时跳的摆手舞,都展示着绚丽多彩的恩施风情。古朴善良的恩施土家族苗族儿女演绎的民族风情,更是韵味绵长。这里有东方情人节———土家“女儿会”;土家人的生死歌舞

———巴东“撒尔嗬”;这里还有29首世界民歌之一的《龙船调》这是古老的土家族苗族先人们留给我们无价的宝藏。

总之,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大量资源的同时也交给了学校发扬民族文化的任务。学校作为载体,传递着民族文化,使之生生不息。民族文化作为文化积淀,丰富着学校文化,使之欣欣向荣。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相碰撞,多元的特色文化将在这里产生。

民族中学 宣传片文案策划方案

中学学校 宣传片解说词文案创意 一、走进校园 走入21世纪,飞速发展的经济,日新月异的生活,已把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科技的进步,民族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是重中之重,中学正是民族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瞩目,冉冉升起的明星,正用实力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插上奋飞的翅膀,架起成功的桥梁,每个莘莘学子走进中学放飞希望,超越梦想。 茫茫穆格滩下,滔滔茫曲河畔,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出灿烂的民族文化。 中学创办于1976 年,位于县城,美丽的茫拉河畔,是一所全日制民族寄宿制完全中学。建校之初,只是一所拥有7名教师,40名学生,简陋的初级小学,经历了30多年艰苦曲折的发展历程,如今,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校园面积57.5 亩,校舍面积5915.44 平方米,布局合理,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划分明晰。徜徉校园,大道宽阔,纤尘不染;

春意拂面,翠松萌新;春花烂漫,芳草吐绿;百鸟翔集,碧波环绕;红砖碧瓦,楼宇轩昂。教学设施齐全,有气势宏伟的教学楼,洁静卫生的餐厅,整齐干净的的学生宿舍,智能化的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系统,器材齐全的标准实验室,平整宽阔的田径场,宁静幽雅的校园。鸟瞰校园,楼宇错落,气度非凡,绿荫披拂,花团簇锦,薇风和畅,碧水涟漪,天高云淡,百鸟和鸣:好一派生机盎然的菁菁校园。 在这生机勃发的现代化校园里,学子如搏击长空的雄鹰,放飞着自己的理想。早读课堂书声琅琅,教学课上专注投入,自习课堂伏案疾书;体育课上生龙活虎,课外活动多姿多彩。“水击三千,扶摇而上”,昂扬奋发的学子们,正踩着青春的节拍,与青春的学校一起飞翔。 二、开拓之路 学校把爱学生作为出发点、把严管理作为主策略,把育人成才作为主目标。以德立人,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是优良的教育传统。提出“学校无小事,事事可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在育人,员工无闲时,时时能育人”。利

校园文化艺术节致辞5篇

校园文化艺术节致辞5篇 【内容摘要】 (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彩旗映着盛装,欢歌伴着笑语,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共同庆祝我校第六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的隆重开幕,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对光临今天盛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我们确定了以“放飞中国梦,弘扬正能量”为主题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涵盖科技类项目比赛,师生文艺节目汇演,经典诗词朗诵、学生手抄报展、早阳镇教职工篮球友谊赛等一系列活动,历时三天,各位来宾,分数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更应该挖掘他们的艺术潜力,老师们,我们应时刻牢记,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歌声与微笑同在,祝福与快乐同行,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祝老师们同学们生活快乐、学习进步。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彩旗映着盛装,欢歌伴着笑语,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共同庆祝我校第六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的隆重开幕。天气虽然寒冷,但难挡全体师生火热的激情,我们的心中始终洋溢着温暖和喜悦,洋溢着幸福和美好。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对光临今天盛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我们确定了以“放飞中国梦,弘扬正能量”为主题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涵盖科技类项目比赛,师生文艺节目汇演,经典诗词朗诵、学生手抄报展、早阳镇教职工篮球友谊赛等一系列活动,历时三天。 各位来宾,分数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更应该挖掘他们的艺术潜力;同学们,艺术之于人生,在于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艺术之于力量,在于给人以无穷的智慧。校园文化艺术之花的盛开,让每位师生都有成长的舞台。这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老师们,我们应时刻牢记:市级平安校园、市级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示范校、安康市五星级美丽新校园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尤其是被省教育督导团综合评定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学校,我们更是充满了信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我们每天都是最美好的时光,愿每天都能拥抱一轮新的太阳。 要特别感谢各位镇村干部,在脱贫攻坚省市检查之际,抽出宝贵时间光临我校指导工作,也感谢安康博众装饰有限公司田波先生、花园建司唐晓明先生对我校师生捐赠两万元的物资,你们的到来,使我觉得这个冬天不再冷。

大理州民族中学简介

南疆苍洱秀民教奇葩美 ——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简介 大理州民族中学坐落在雄伟挺拔的苍山脚下、秀丽妩媚的洱海之滨,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理市。学校创建于1982年初,是一所以招收大理州山区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全寄宿制普通高中;2002年秋季开始,学校承办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大理高中“宏志班”,招收滇西七州市品学兼优的贫困农民子女和困难下岗职工子女。 三十一年来,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州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大理州民族中学凝心聚力创品牌,坚持特色发展;立德树人增内涵,坚持质量发展;砺剑韬光固根基,坚持科学发展;课程改革扬风帆,坚持优强发展。 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纪律严明,富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134人,专任教师113人,学历全部达本科以上。现有在校学生164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总数的79.35%,先后有26个民族的子弟及韩国学生在校就读。学校占地面积达41362平方米,建筑面积44044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完全满足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各族儿女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校注重传承民族文化,走民族教育国际化之路。坚持构建独特的校园民族文化,把勤劳朴实、宽厚包容、尊师重教等文化积淀中优秀的元素作为校园民族文化建设的基石,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特色鲜明的校园民族文化。学校坚持一年一度的民族文化艺术节,着力民族文化的传承。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浓香四溢的校园文化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成为学校发展永不衰竭的源泉。2013年大理市大中专、高中学校篮球联赛中,我校勇夺男篮冠军。学校积极加强国际教育文化交流,我校与澳大利亚米尔迪拉市红岩中学结为姊妹友好学校,并建立互访机制,不断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教师对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的认识,促进了民族教育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 大理州民族中学综合办学水平不断提升:1993年首批跻身于云南省12

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简报

盘县淤泥乡民族中学 第四届“淤泥之夏”校园文化艺术节 简 报 为了弘扬时代主旋律,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倡导高雅、健康的文化艺术生活,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同时,希望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这个窗口,展现我校师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至纯至正、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推动校园文化艺术健康发展。特举办了第四届“淤泥之夏”校园文化艺术节。 本次艺术节由团委牵头,召开行政会议讨论,特设立了集体赛和个人赛项目,其中集体赛包括拔河比 赛和红歌大赛两个项目。拔河赛利用 5月7日—10日每天放学后的的时间 举行。通过王怀宁、柳留文、柳万龙 及全体班主任的辛苦工作,分,我校举行了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淤泥民中校长倪惠军同志致开幕词。副校长陈洪高同志宣布开幕。中午1:00点整,举行集体赛的第二个比赛项目:童心向党歌咏大赛。

个人赛包括:科技创新、绘画、软 笔书法、校园歌手、舞蹈、“中国梦·我 的梦”演讲、英语演讲等比赛等项目。 通过评委老师层层选拔,我校于2014 年5月14日组织了舞蹈、歌手大赛、演讲比赛等个人赛项目的决赛。 通过精心的准备,文化艺术节的压轴 戏-----文艺汇演于5月23日中午1点隆 重举行。党支部书记李洪云同志致辞, 宣布文艺汇演开始。 文艺汇演节目有街舞、民族舞、小品、小合唱等各种形式的表演。当 天,天气晴朗,气温高达30多度,同学们也热情高涨,激情飞扬。 这是一个收获的下午,在一次校园文化艺术盛宴之后,这个下 午奏响了完美的结束乐章; 这是一个欢乐的下午,淤泥民中的师生 们各显其能,同台献艺,把喜悦和欢乐带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本届 艺术节拉下帷幕,她将成为我校历史的一页。然而,许多精彩的片段 犹然历历在目;许多动人歌乐依旧余音绕梁 。 淤泥民族中学淤泥 宣 (编辑:李本芹 摄影:毕晶)

(5)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

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草案) 前言: 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坐落于素有“酉水明珠”美誉的迁陵古镇酉水河南岸,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始建于1938年,时称“省立第八中学”,是当时湘西北五县文化教育的中心学府。1957年易名为“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至今沿用。学校地域交通便捷,坐落地段市境繁华,文化积淀成熟厚重,生源覆盖民风淳朴,领导核心理念前卫,硬件设施完善先进,领导集体班子团结,中层岗位年轻活跃,上行发展趋势显著。尤其在2017年高考中,3位应届毕业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中国科技大学录取获历史性突破,湘西自治州理科状元25年后再次回归。县政协副主席、校长彭学军获得与全国53所中学校长受邀参加2017年清华大学开学典礼的殊荣。 在这辉煌的成绩面前,我们冷静下来,尤其意识到,保靖民中要向新的辉煌挺进,要在日益剧烈的高考升学竞争中保持优势,要攀登新的教育、教学、科研成就高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刻不容缓,经校长室行政会议决定,授权制作校园文化建设谨慎、周密、实用型计划,即《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付诸实施。 一、组织保障 (1)领导小组 主任:彭学军 副主任:曹钟云彭明忠田军 成员:彭景富彭秀春龙建军 (2)办公室 主任:曹钟云 副主任:田军(常务)彭秀春 成员:校长室成员德育处总务处教务处督评室各年级组组长

体艺专技部校团委 职责: 认真研读《方案》精神,积极筹措支持资金,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方案》的设计思想与目标,用方案建成民中人一校两区“校园环境温馨优美,文化元素明朗充实,师生教学高效快乐,教学成就持续辉煌”的美好家园。 二、具体建设: (一)学校形象文化 组合:校训(总支)、校歌(校办)、校报(团委)、校刊(团委)、校旗(校办)、校徽(校办)、校服(总务处)、校史馆(督评室)、传媒网(总支)。子项: 1校训:总支负责落实;时限:2018年7月前;要求:融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精髓于一体,经典而励志的训诫词; 2校歌:校办负责落实;时限:2018年7月前;要求:洋溢青春激情,表述国家民族责任,抒发追求向往; 3校报:团委负责落实;要求:内容以“更新知识、拓展思想、修正操行、发展能力、阅读怡情、厚积文化”为宗旨;原则上每学期四期; 4校刊:团委负责落实;要求:内容以“展现学校办学理念,补充课本知识局限,传承民族文化精髓,晒出师生文字风采,交流保靖风土人情”做方向;原则上每学期一本; 5校旗:校办负责落实;时限:2018年7月前;要求:体现学校底蕴、彰显学校办学气质标志; 6校徽:校办负责落实;时限:2018年7月前;要求:高度浓缩校训,凝聚民中人高度的认同感; 7校服:总务处负责落实;要求:美观、实用、大气的校服系列(春装、夏装、冬装);

思南县亭子坝初级民族中学走廊文化建设师生优秀作品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思南县亭子坝初级民族中学走廊文化建设师生优秀 作品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全员育人体系,陶冶学生情操,滋养学生心灵,培养孩子们审美能力,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更好地美化校园、发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学校决定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优秀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组织、评选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昌华 副组长:姚祥东田波 成员:侯天星何才强周军胥彩平简巧周黔敏许勇何丽杨坤张羽祥苏光明李敏及各班主任 二、活动主题 增强美育生活.丰富校园文化 三、参赛对象 全校七至九年级学生及所有教师 四、活动时间 1.宣传发动阶段(4月24日至30日) 2.作品上交阶段(5月5日至7日) 3.组织评选阶段(5月8日至10日) 4.表彰展评阶段(5月11日至15日) 5.装裱上墙阶段(5月16日至20日)

6.作品展示阶段 五、作品征集类型和要求 1.我的格言 我们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许多经验和感悟,请在此基础上撰写你的“格言警句”。 要求:(1)格言警句为自己原创作品,不可以抄袭;(2)文字精炼,内涵丰富,激励性强,要体现对学习生活充满热情,体现蓬勃向上的力量。 负责老师:何才强(作品上交何才强老师) 2.绘画作品 本次绘画作品主题自选、内容不限,蜡笔漫画、水彩画、水粉画、国画、版画、水墨画、学生手抄报、剪纸等绘画形式均可。 要求:(1)作品力求原创,全部为手绘作品;(2)七—九年级学生作品规格为8K纸张,教师作品可以在8K纸以上,纸张由学校统一购买。(3)各班必须上交10幅作品,评选出上墙的班级学期绩效总分中班主任加2分,包班教师加1.5分。 负责老师:侯天星周黔敏(作品交学校团委周黔敏老师) 3.书法作品 主题:我的中国梦 要求:(1)作品以健康向上的诗、宣传校园安全、精准扶贫标语、相关法律知识为题材,要求内容完整,整体协调,无错别字;(2)作品可以是硬笔书法作品和软笔书法作品,书法专用纸张由学校购买。

2016年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册亨县民族中学 参加2016年册亨县民族民间艺术展演 活动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示我校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成果,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丰富校园生活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黄学志(学校校长) 副组长:李志华(学校党总支书记) 韦万祥(学校副校长) 崔艳(学校副校长) 钟立海(学校工会主席) 成员:王平、王倩、石坚、陈光鲁、蒋官元、陈凌峰、黄成姣、程泽军、张金荣、王明金、李瑶瑶、韦昌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王平为办公室主任,张金荣、李瑶瑶、韦昌华为办公室副主任。 (二)组织领导和管理 各负责同志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并将相关材料交政教处汇总,各类节目5月中旬准备参演。信息中心负责拍摄、剪辑,确保资料质量。

(三)、工作要求 1、提前规划,保障及时。各负责人从4月初开始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各项活动开展经费预算于4月7日前汇总到政教处王平主任处,参演的各项表格由政教处王平主任组织统一填报 2、认真组织,注重实效。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坚持勤俭节约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力戒形式主义,杜绝功利化、时尚化、成人化的现象。 3、重视宣传,扩大影响。各组及时反馈学校活动开展情况,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4、注重总结,促进发展。对展演活动的组织、实施、成效、特点、经验等进行总结,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同步健康发展。 5、全力以赴,为校争光。要借助本次活动,充分展示我校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成果,展示师生优良的精神风貌。 三、奖励办法(县级) 1.奖项设立 (1)体育竞技奖:各项目设一、二、三等奖。 (2)优秀组织奖:奖励各乡(镇)、县直学校以及获选参加全州展演的学校。 (3)艺术表演奖:各项目分设一、二、三等奖。 (4)艺术作品奖:各项目分设一、二、三等奖。 (5)指导教师奖:奖励获得艺术表演节目一、二等奖的指导教师(每个节目不超过2名)和艺术作品一、二等奖的指导教师(每件作品限1名)。

七星关区民族中学简介

七星关区民族中学民族特色教育简介 在祖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腹地,有一块被称为"金鸡齐鸣,三省皆知"的地方,这就是毕节七星关区。区内世居彝族、苗族等多种少数民族,且支系众多,文化发达,与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毕节七星关区民族中学就坐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学校四面群山环绕,刚刚建成的工业大道犹如一条宽广的飞机跑道从学校的大门前经过,七星关区民族中学也犹如一只刚刚起航的飞机的跃跃欲飞。2012年5月,上级主管部门高瞻远瞩,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将原来的毕节市十三中学改扩建为今天的七星关区民族中学。学校成立一年来,始终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好民族特色的学校为指导思想;始终落实素质教育,同时立足民族学校的实际,继续深化学校各方面建设,办出了自已的风格和特色,呈现出常规管理得心应手,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的喜人局面,2013年获得了七星关区中考成绩提升奖,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称赞。 学校现有教师三十六人,学生四百多人,占地面积为42亩,校舍面积为3521.4平方米,“理化生,音体美”等“十室”俱全。学校有体育运动场1200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正在修建的男女生宿舍可容纳500名学生住宿。学校辐射周边海子街、田坝桥、何官屯、市东、流仓等六个乡镇办事处,共28个村或社区。 民族特色的教育,可以起到树立学校民族标志、唤醒师生民族意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作用。学校拟建在围墙上镶嵌出了一条长约100米的文化长廊,以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2013年春季学期,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投资数万元,为多个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使学校教师、学生从此告别了“黑板时代”。 学校还为每个教师办公室配备了连接互联网的办公电脑,让老师在教学之余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让民族学校的老师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不落伍,走在时代的前列。要让民族学校比非民族学校拥有更鲜明的特色。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加大对学生进行民族常识和民族政策的教育。学校充分利用综合时间活动课、地方课、班团课等进行民族常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本民族本地区的地理概况、民族成分、民族来源、社会变革、经济发展、风土人情、英雄人物。同时,根据学科特点,教师还在各学科中渗透民族常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板鞋、抛绣球、射弩等)活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传授民族器乐、舞蹈、学唱少数民族歌曲,在美术教学中组织学生画民族风情画等。现在学校每周安排一节课对学生进行苗族蜡染、刺绣以及少数民族歌舞的教学。2012年“七一”建党节的活动中我校选送的《苗岭的早晨》获得了七星关区观音桥班办事处党委的一致好评。同时针对我区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也安排了相应的领导及老师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现阶段重点收集散落在五里坪境内的民间音乐、舞蹈、剪纸、饮食、刺绣、服饰、民族体育以及民间工艺制作等原始材料

2015年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

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第十六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主题 1.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努力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实践“平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组织系列活动,旨在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师生互动,形成尊师重教、爱学乐教的和谐氛围,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2.主题:人文科技美育乐学 二、筹备工作 1.成立筹备委员会 顾问:陈瑞山王毅军施易俗许明哲庄树江丁德明 主任:王毅军(兼) 副主任:王国松、邹文耀、陈顺荣、卢春晖、丁金伟、倪晓伟、丁志颖、莫洪君、王振雄、王向阳、陈祖青、林志强、吴运发、郑小翔、张培坤委员:王秀荣、邱文韬、张建齐、蔡安妮、洪亚敏、洪巧燕、施辉雅、庄严、林剑兰、各年段长、班主任;各教研组长、学生会主席等 2.筹备事项 (1)三月上旬召开筹委会第一次会议,落实任务,分工包干。 (2)三月中旬方案出台,并印发各团支部、中队,报校党政领导。 (3)三月下旬各团支部、中队即可根据计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4)四月上旬至四月下旬,有序开展各项系列活动。 (5)五月结束各项活动筹备工作,汇总情况,第十六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汇报演出汇暨颁奖典礼。 三、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安排: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设有魔方挑战比赛、“最强大脑”知识竞赛、会徽征集比赛、才艺大比拼、校园十佳歌手、中国象棋比赛、宿舍形象设计大赛、各教研组组织的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时间、地点等详见附页。) 希望学校各处(室)、各年段、各班级大力支持,协力配合,确保这个全校性的学生科技文化艺术盛会圆满成功。 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 2015年3月23日

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理事学校都安瑶中简介

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理事学校 都安瑶族自治县瑶族中学 历史沿革 都安瑶族自治县瑶族中学,简称都安瑶中,是全国唯一的一所瑶族中学,是全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中学之一。都安瑶中创建于1957年7月,始称“都安瑶族自治县初级中学”,校址暂设在安阳镇翠屏山脚下,沿用都安中学(现名“都安高中”)的校舍,面向全县招收两个班100人,此外,县教育局还从都安中学、下坳中学、都阳中学各拨来一个瑶族班(二年级),使在校学生达368人,其中瑶族244人。当年,县政府经研究决定,以12月15日为我校成立纪念日。 1959年,县政府决定迁建瑶中,自治县第一任县长蓝昌法亲自担任瑶中新校区建设总指挥,新校址定在安阳镇板屯村澄江河西岸。 1960年9月,县政府将都安瑶中与都安中学合并,瑶中作为分部。 1961年上半年,瑶中新校区完成基本建设,共建成校舍(均为砖木结构)6552m2。1961年秋季学期,都安瑶中又从都安中学分离出来,恢复独立建制,并迁入新校区。

1968年,县革委将瑶中降为乡级中学,并下放给安阳镇管理。此前,瑶中办学规模已发展到10个教学班。 1970年,瑶中改办完中,以招收高中生为主,“都安瑶族自治县初级中学”随之改名为“都安瑶族自治县瑶族中学”。 1971年9月,都安瑶中正式恢复为县直学校,除在安阳镇招生外,适当招收边远山区瑶族同胞子女,瑶族学生逐步增加。 1978年秋,县政府认定都安瑶中为县重点中学,面向全县招生,全县各族同胞子女均可到瑶中就读。 1981年,都安瑶中定位为一般中学,但仍面向全县招生。1981年7月,县政府根据促进民族团结的形势需要,将“都安瑶族自治县瑶族中学”改名为“都安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直至1990年才恢复现名。 1997年12月,都安瑶中举行40周年校庆,学校占地面积45亩,当年共有26个教学班,其中高中部17个班(含民族班8个),初中部9个班(含6个民族班),在校生1505人,教职工130人。 2003年秋季学期,都安瑶中共有40个教学班,其中高中部30个班,初中部10个班(含6个民族班),在校生2765人,教职工153人。 安阳镇板屯村澄江河西岸旧校区校园占地面积5336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约17000平方米。

浅探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以兰州市M民族中学为例

浅探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以兰州 市M民族中学为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进展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进展 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目的和要求、组织实施以及其他有关工作做出明确规定。 严格意义上讲,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各个领域思想多元化,面对逐渐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而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现象。民族团结教育最早起源1983年国家确立新疆每年五月为“民族团结教育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主题班会、了解民族团结教育模范、学民族团结歌曲、讲民族团结故事、写民族团结教育作文等。1994年国家在天津、背景、辽宁、吉林四川、河南、山东等部分省、市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并于2000年推广到全国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2.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得到了体现。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5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和社会稳定出现了新变化,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凸显民族团结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2008年12月教育办公厅、国家民委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等等。2009年7月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会议纪要》的通知,指出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中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调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进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进课 堂、进教材、进头脑,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01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编写民族团结教育

芒市民族中学教学五年发展规划

芒市民族中学 2013 2018 年发展规划 一、存在问题 1. 教育教学管理:教学常规比较规范,但在过程管理上还缺乏实效;要尽快完善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绩效管理、目标责任制和奖励等机制。 2. 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导致部分学科差异极大;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厌学现象较为突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轻过重的学生课业负担,使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必须进一步研究完善和推广符合我校实际的有效教学策略。 3. 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高虽然学校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强,但同时也面临资深名师数量不足、一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弱、教育理论储备不够和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高的挑战,职业倦怠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比较突出。如何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教师,缩小教师能力差别,成为学校发展必须破解的突出问题。 三、发展目标 完善课程体系,深化“ 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建设乐教善教的教师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合格中学生。 (一)教学常规管理目标1.管理、规范、高效、操作简单,制度健全、落实到位、有力,减少形式,注重实效。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 3.教育科研目标: (1)做好新一轮的课题申报工作,进一步抓好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能在省级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

(2)抓好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的撰写工作,有多篇教师论文或案例在省、市、县级以上的刊物发表或获奖。 (3)稳步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修订完善学校中考成果奖励条例、教研成果奖励条例。 (4)认真做好各科教师外出考察调研工作,为建设学科特色和艺体特色学校奠定基础。 4.教学质量目标力争使中考普高升学率每年提升1%,到2018 年中考升学率达到40~45%;学科竞赛成绩进一步提高。 (五)师资建设目标经过培训和培养的形式,逐步形成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水平一流,育人艺术精湛,不断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形成由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构成的合理的教师梯队。 (七)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使学校实现“三化四园” 。即优化人际环境,净化精神环境,美化物质环境;精神文明的校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优美整洁的花园。努力创建文化品味高的书香校园,美化绿化好的绿色校园,创建国家级“绿色校园” 。 (七)教师队伍建设目标1.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基本功培训和专业技术能力培训。涌现出县级教学能手5—10 名,市级教坛新 秀1-5 名。 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创建学习型校园。 3.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力度,使我校100%的中青年教师能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初步学会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九)教学质量管理目标 1.教学质量总体水平(中考评价和教学评估)定位在全市第一名。所有学科的综合率争取全县前三名。涌现出若干名县、市级名教师、骨干教师,形成名师效应(每个学科至少一名),能站在课改的前沿,把握好方向。同时营造好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的氛围,每年有教坛新秀若干名落户于我校,每年有2—3 名教师参加县优质课评比,并获前三名。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学生的素质发展,在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中奖次提高,人数增多,争向市级、省级拿名次。教研组通过五年的积蓄力量,厚积薄发,争创1-2 个县级先

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方案篇范本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4篇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4篇? 请登录中?国校园文化?网了解更?多案例和方?案第三篇:?《201X?——201?X 年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订本方?案。以“?学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活力民中?、实力民中?、魅力民中?”为发展目?标,体现我?校“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育人性原?则: ?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及办?学

金沙县民族中学关于申请“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经费的报告

金沙县民族中学关于申请“民族文化进校 园”项目经费的报告 金沙县民族中学(原金沙县石场中学)是2008年4月升格并更名的一所县直完全中学,也是全县唯一的一所民族中学,现有教师75人,学生1100人,占地50余亩。学校位于金沙县石场苗族彝族乡,所处的金沙西部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里汇聚了苗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且少数民族约占全乡总人口的28%。 由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基础较差,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封闭的社会环境,制约了民族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十分缓慢,适龄儿童入学率低,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和两个文明建设。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深处贵州西北边陲的金沙县民族中学,也必将担负起全县民族教育的重任。如何振兴祖国的民族文化,如何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这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建校以来,我校就计划开展系统的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民族体育、民族艺术,挖掘地域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规划当中,积极促使民族文化进校园,举办民族体育艺术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采取措施将我县优秀的民族体育、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服饰等引进校园、引入课堂和课外活动。 1、民族体育:分为竞赛和表演两类项目。竞赛项目为高脚竞速、押枷(大象拔河)、陀螺、蹴球等。表演项目为打篾鸡蛋、踢毽、打鸡公架、跳皮筋、丢飞机板等。要加强对人才的培训,修建基础性训练设施,从培养学生的爱好入手,逐步打造学生民族体育队伍,专门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为弘扬民族体育,备战全国民运会奠定人才基础。 2、民族音乐:主要为苗族山歌、威风锣鼓、民俗鼓乐、民族器乐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音乐。 3、民族舞蹈:主要为苗族芦笙舞、仡佬竹竿舞、土家族摆手舞,同时大力开发其他形式的民族舞蹈。 4、民族服饰:把传统元素与现代因子结合起来,设计既有时代气息又富有民族特色的校服,参加重大活动时,全校师生均应着民族服装。 二、大力普及民族知识,编印《金沙民中民族知识读本》,列入学校德育课教学内容。 三、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契机,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体系。 基本目标是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校风,带动和促进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导向正确的舆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