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大全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大全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大全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大全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大全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大全

【篇一】

xx原是xx市三江农场第三小学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他唯一的爱好是打排球,是个分活跃的业余排球迷。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不测之福祸”。xx年6月,刚从教坛上退休不到半年的xx突发脑梗塞病症,从此瘫痪在床,发音不清,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这给他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变故。为了治病,xx的独生子周柏和家人把他送到xx农垦医院治疗半年多,但病情没有好转。在医疗费用的巨大压力下,周柏只好把父亲带回家里吃药调养,负起了照顾父亲的主要责任。

周柏是农场的一个管理区普通干部,他个子瘦小,但他有一颗孝顺父母,热爱家庭的心。他除了按时上下班工作,其他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照料父亲的身上。他每天坚持早.中.下.晚都同妻子吴花英.母亲吴花英把父亲从床上抱上抱下,洗澡.更衣和喂汤水喂饭药,还坚持为父亲做腿.足.手.指.头按摩,通过这些微经的动作向父亲传递儿子的孝心与爱心,增强父子之间的心灵的触动沟通,激起父亲的生活信心和人生自信。天气晴朗的时候,周柏同他的妻子.母亲三人同心协力推着坐在小轮椅上的xx,在平坦的乡村水泥道路上兜风散步,晒晒太阳,呼吸田野上飘来的新鲜空气,远眺天边朝霞落阳。工作不忙时,周柏也常给父亲读报朗

诗,一家三口一起看电视,让父亲了解国内外的时事,营造和谐

安宁的家庭氛围,从精神和心理上消除父亲的孤寂感.自卑感和痛苦感,让父亲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幸福,家人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

爱护和不离不弃的真情厚意。周柏不但孝顺父母,也有助人为乐

的仁爱之心。xx年3月,周柏得知邻近上村村有一个名叫陈玉凤的80多岁无儿无女的老归侨,也像他父亲一样患上脑梗塞病后中风,生活不能自理,无人照顾。他主动每天给这个孤寡老人送水.送饭.送药,自觉义务照顾这个与他无亲无故的重病老人日常生活。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周柏风雨无阻,从不间断,默默的给

陈玉凤送吃送药,直到那年7月,陈玉凤老人被农场送到敬老院

供养,他才放下那颗牵挂的心。

虽然周柏做的都是平淡无奇的事情,但从他平凡事迹中,我

们看到了他的不平凡之处,表现出一个普通党员甘于奉献毫无利

己的高尚品德,体现出了一个儿子.一个乡村干部敬老.尊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一颗比金子还珍贵的宅厚仁心。

【篇二】

近日,一名印度工程师所写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

网络。文如下我在从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

时间,机舱已熄灯,我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发短信或刷微博,没见有人读书。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

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在安静地阅读或工

作。中国乘客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

一个日本作家写了一本著作低智商社会,他在书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这也许不是危言耸听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爱读书的一家人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从一个一无所知的稚童,变成了一个教师;读书,让我跳出了农门不再饥饿的活着。

1998年,大学毕业后,我订阅了很多教育类报刊杂志.书籍,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获得报刊地址,进行投稿的需要。毕业后两年,就在国家级中文核心刊物发表了论文,后来捷报频频,每每拿到样刊和稿费,都是我令我激动万分。

写得多了,便有了出书的奢望,幸运的是xx年有家出版社免费出版了我的两本书做一个快乐的教师.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还有一本书教师,如何让自己出类拔萃也即将出版。还编辑了两本校本教材趣味哲学.中国货币发展简史。

读书,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若有出差的机会,我都会逛逛书店,购买书籍,既排遣了寂寞的时光,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至今仍然记得2000年我读历史深处的美国这本书时,带给我的文化震撼。

受我的影响,我的夫人.孩子也一直喜欢阅读。记得小时候,女儿特别喜欢听故事。睡前,经常缠着我给她讲故事。我凭着记忆讲过庄子的故事,讲过武松的故事,讲过一些童话故事,讲过抗日战争的故事,讲过赵氏孤儿的故事等等。有时,实在想不起什么故事来,就自己瞎编故事,记得又一次瞎编过猴子和大灰狼狼的故事,当讲到猴子摘下树上的桃子,砸向大灰狼,吧唧一声,正好砸在大灰狼的鼻子上,女儿哈哈大笑,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后来,女儿长大了,有了自己独立的卧室和书房,藏书约有500本。在她空闲时间,尤其是睡觉前,就喜欢跟我一样拿起一本书,静静地阅读,不再需要我给她讲故事了。

读书,让我的课堂变得神采飞扬,成长为中学高级教师.xx市学科带头人.xx市学科带头人.xx市政协委员。读书,让我的女儿快乐.健康的成长,每年均是“三好学生”。读书,让我的一家沐浴在书香的氛围中。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以色列的64本。中国人的阅

读量少得可怜。但我家年人均阅读量,达到了超过犹太人的64本。

xx年4月23日下午,我去县城参加xx年青年教师读书展示会。当我从领导手中接过“xx市大教师藏书家”证书.一套精美书籍,心情很是激动,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也是莫大的鞭策。

读书的幸福和快乐我和爱人,都是人民教师。在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金钱的冲击.物质的诱惑越来越猛烈,不少教师把持不住,迷失了方向。眼里只有金钱和职称,嘴里只有抱怨和怒斥,心里只有分数和名利。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狂奔,甚至不择手段。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要潜心育人就必须要淡泊名利.超然脱俗,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一份从容.淡定和淡泊。教师的职业收入可能偏低,荣誉可能偏少,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踏上教师的这条职业道路,就不要指望大富大贵,这是一条平凡甚至贫寒的道路,但这也是一条大美之路,可以领略到醉人的风景。

“人到无求品自高”,教师有了淡泊的心态,才会不倨不傲.不妒不怒.不卑不亢,“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惠而不责,劳而不恕,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才会“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淡泊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淡泊,不是逃避现实.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而是工作之余,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耿直,以一颗纯美的灵魂.感恩的心态对待生活和人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教师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必须潜心读书,不改其乐,为国多育栋梁。

教师的工作可谓烦琐而劳累,学生调皮顽劣,检查花样繁多,评价考核层出不穷,压力如影相随,有人不免发出这样的感慨教师的幸福在哪里幸福在于心态,当我们调整好心态,一切都会忽然明朗起来,“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庄子外篇天地。前途是光明的,一切都是可以转化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何况我们每个人相对于浩瀚的宇宙都是渺小的,相对于漫长的的历史都是都是短暂的。世间的一切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将化为过眼云烟,正如圣经上说“出自尘土,必将归于尘土”。

繁重的工作,可以看作是生活的充实;调皮玩劣的学生,可以理解为天真烂漫;不公平的评价,可以提醒自己努力还不够,今后要更加努力。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有太多欲望满足不了的痛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教育是一个很漫长的不能马上见成果.见效果.见效益的事业,需要我们耐住寂寞。因此,教师要尽量摒弃杂念.摆脱羁绊.放下精神的重荷,在滚滚红尘中守

护那一方湛蓝的天空,守护那一片孤独的静土,守住那一个精神的家园,用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接每一个黎明.每一个黑夜,生命因此将会进入一种怡然.和谐.宁静的境界,犹如一弘静静的秋水,一曲宛丽的清唱。这份怡然和宁静,会让你觉得幸福。

岁月的流失会衰老我们年轻的容颜,生活的沧桑会泯灭我们年轻的梦想。但只要心怀善念.保持热情.面带微笑,平淡的日子里,静静的读书.学生的成长会让你觉得幸福和快乐。甚至学生的一个微笑.一封信件.一次探望,一张与学生游戏.玩乐的老照片,都会让幸福溢满生命的花篮。

读书是世上最美的姿态,远离喧嚣和纠缠,做一个宁静读书人,做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

【篇三】

xx街道xx村13组于传益一家四世同堂,更是村里的百岁之家,因为曾有过一位百岁老人。他们一家相亲相爱,和睦美满.乐于助人,是他们xx村值得称赞的美好家庭。

一.乐于助人,关爱他人

(一)心系困难家庭的学龄儿童 xx年在得知12组xx家境困难险些面临辍学时,于传益一家对此分关心,特别是他的女婿丁佐星当即决定资助她的学杂费。在资助xx同学期间,他们多次到她的家里关心她的生活.关注她的学业。并在过年期间亲自带上糖果.红包慰问,为她送上节日的祝福,并鼓励她好好学习,要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关爱孤寡老人,心系灾区群众他们一家还不忘关心孤寡老人。在了解了xx村18位散养五保户的情况后,他们为老人们购买了衣物日用品,同时一一走访看望,并且每逢节日都会给老人送上慰问金或物品。

二.平凡家庭,点滴行为点缀生活他们一家人都酷爱养花种草,每逢闲暇之余,便在自家庭院.门前.屋后.路旁等闲置空地都栽满了花草,屋内家具摆放错落有致,地面窗台干干净净。整个庭院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小花园。优美整洁的环境包含着他们一家的心血。他们始终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废弃堆积物及卫生死角,保持居室.庭院整洁;房屋周围及阴沟无暴露垃圾.无污物;实行垃圾袋桶装化,分类投放,落实庭院整治“门前三包”责任制。

三.培养学习习惯,自觉学习增长知识平日里他们对庭院绿化.整洁非常感兴趣,时常学习一些基本绿化知识,购买庭院绿化景观的书籍在家学习研究。始保保持房前屋后.院内院外干净整治,为了让庭院更加舒适.温馨,还特地向当地一些花草爱好者请教专业知识。

四.爱国守法,廉洁奉公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五.教育子女,以德为先在他们家,教育子女并不是严厉打骂,也不是过分溺爱,而是注重原则,特别注重道德培养。他们的晚辈虽然刚到上学的年龄,但是分的懂礼貌,讲文明,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点特别难得。从孩子的成长也映射出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家庭带给她的无尽精神食粮。“平安.文明.和谐家庭”就在这里得到了清楚地诠释。这也倡导了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全村的移风易俗作出了贡献。

【篇四】

居住在新生港社区的百岁老人xx,1914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过着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如今,进入期颐之年的xx老人,红光满面,行动敏捷,耳聪目明,身体也非常硬朗,她家庭分和睦,虽然并非富裕之家,但整个家庭老老少少关系分融洽。x x老人自退休后,不论严冬还是酷暑,依然每天坚持六点起床,在庭院内慢走半个小时锻炼身体。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粗细搭配,饮食清淡。老人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身体的健康与心理的健康同样重要”。也正是因为懂得锻炼养身,如今已经岁高寿的老人依然精神焕发。x x老人与人相处,从不说东家道西家,也不拨弄是非,心底无私天地宽。“主动处理好邻里关系,营造良好睦邻气氛。”他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和家人。哪家邻居有困难,他都会主动帮助,周围的邻居都说她是个热心肠的人。谁家有什么红白喜事,她也总是积极予以关注并给予相应的付出。虽然现在xx老了,但是老人还是依然拿着扫帚清扫卫

生,冬天与二儿子一起清扫庭院,点点滴滴只是为了方便邻里的出行。xx年,老人百岁之时,社区为老人举办了一场生日宴,街坊邻里知道后,都聚集到社区,与老人共唱生日歌。xx老人一边切着生日蛋糕,一边说道“这是我这辈子过得最有意义的生日”,xx老人就是这样。一个乐于助人,心宽体健,一辈子没和别人争过长短,她的吃亏就是福的理念,赢得了邻里的尊敬与热爱。x x老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做了大量的有益社会和社区的工作,是邻里老人的知心朋友。在每年社区及各种活动中,总能看见老人身影。老人平时还非常关注社会新闻,经常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xx汶川发生地震后,他委托儿子到社区为灾区捐款100元。

在对孩子的培养中,xx非常注重对孩子的爱心的培养,让孩子能够爱家人,爱社会,爱每个人。与老人共同居住的二儿子秦学贤,如今也是60多岁的老人了,但是他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主动担当小组组长,社区遇到征收规费农保的工作都积极参与,主动帮村干部分担,年底村里分配的时候也能够配合好村里做好村级收入分配。他的小组居民有谁需要到社区办事却没时间,他就全权代办,他总是拍着胸脯说“只要你们信任我,我肯定不让你们失望”。居民对他是一百个相信和放心,不仅如此,他还做义务巡逻员,每年夏秋秸秆禁烧的季节,动员大会还没有召开,他就积极宣传和组织一些成员,戴起红袖标,站到村口田头,发现有火苗立马上前制止并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老百姓都

说他们看火做工作让他们很服气,正因为有这些义务的标兵,新生港社区近几年秸秆禁烧工作都做的很好,是全镇的示范。哪家村民要出门没功夫照看家里,他都会帮助居民看门望锁。居民都亲切地说有了这样的看家人,我们是出门放心,在家舒心 xx的儿子和儿媳也都已年过半百,孙子重孙都承欢膝下,就如那句老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儿子儿媳对老人的生活起居悉心照料,有次xx老人头疼发热,精神不振,吃饭没有食欲,儿子儿媳担心不得了,一向健壮的母亲难得身体不适,儿子儿媳就不眠不休的一直照料在床前,端茶端饭,一刻不肯离开,在儿子儿媳的贴心照料下,老人的病很快见好,又春光满面起来。儿子儿媳的孝顺,xx老人觉得是她最大的福气,她经常在邻居面前夸奖,一日三餐,不用伸手媳妇到点就准备好端到桌上,她常说“如果不是她家媳妇照顾,她也过的没那么滋润,现在xx老人孙子也已成家立业多年,重孙都读小学了,非常懂事听话,一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羡煞旁人。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中,xx老人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现在老人以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思想胸襟,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奉献社会的道德情操为邻里做出了榜样,为晚辈做出表率,成为大家敬重的楷模和值得效仿的长者,我们祝愿xx老人永远健康长寿。

【篇五】

今年28岁的xx,是xx市xx镇政府党政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在领导们的眼里,她不仅是一个爱岗敬业.文明热情的员工,

更是一位尊敬老人的好媳妇。而每当她对别人谈起自己的婆婆,言谈之间总会流露出对婆婆敬重,以及婆婆对自己关爱之情的感谢。在她看来,自己能够完美的完成学业及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去,离不开婆婆的支持。

她和她的丈夫是在大学时期恋爱的,丈夫很优秀是系学生会主席,而她则是平平,没什么突出的才华,两人的相恋也是由于男孩子对女孩格外的关心。两人在中学时就认识,女孩性格开朗活泼,男孩子稳重扎实,但突然有一天活泼开朗的女孩子突然变得郁郁寡欢,闲暇时总躲在一旁偷偷的哭,学习成绩也就一落千丈,这引起了男孩子的好奇,后经男孩子的了解,原来是因为女孩子的妈妈得了脑瘫成为了植物人,当时学校里同学都知道,女孩子的爸爸是一家化工厂的厂长,家庭条件非常富裕,但因其母亲的病花去了家里所有的钱,而且还欠下了巨额的债务,从此她的爸爸也没有心思经营工厂,一直在家照顾着,老师和同学还在猜测她可能会退学了。男孩知道情况后不仅没有离他远远的反而更加关心她,帮她补习功课,安慰她,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都会好起来的。后来两人一起努力考取了同一所大学,在大学里两人一起上自习,学业上两人相互扶持。但两人的这种关系很快被男孩子的母亲知道了,在母亲的逼问下男孩终于将女孩的情况讲给了他的母亲听,他的母亲是镇政府的一名公务员干部,母亲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跟她的儿子一起关心起这个女孩,给女孩寄去了手机方便联系,还给女孩寄去了衣物用品,临近放假了,母

亲还亲自去学校接两个孩子放假,然后还送女孩回如东老家。每到开学季这个母亲还给女孩一些生活费,但女孩总是不好意思收下,这个未来的婆婆就给了一个本子说,那你将我给你的每一笔生活费你记下来好了,以后等你有了工作你再还给我也不迟啊这个未来的婆婆知道,女孩很辛苦,一边学习还要一边靠打工来挣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她想得非常周到,让儿子带了很多东西给女孩,包括药品,感冒药.胃药.肠胃不适的药等等,各种品种的都有,就怕女孩为了生计太辛苦会照顾不好自己。她还经常打电话给女孩,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认真学习,因为知道女孩是独子,所以每次打电话时都会提到,你家里的事情我们会照顾好的,放心每每谈及此事,女孩感动的泪水都会不禁流下来,终于知道男孩为什么这么优秀有担当,原来是因为他有这样一位优秀伟大的母亲。这个母亲也就是女孩未来的婆婆。

婆婆对于他们两人的婚姻非常的支持,不仅不怕女孩的家庭状况,还共同分担了女孩的家庭债务。结婚后,婆婆将她当女儿一样看待,无论她在怀孕期间,还是在生下女儿之后,她和婆婆都能相处融洽,尤其是有了女儿后,她的内心并没把“奶奶看孙子”看成应该的事,而是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同时,她也感恩婆婆给了她一个好老公,这种想法成了以后能与婆婆和睦相处的关键。他们还经常去如东儿媳的家,一到周末婆婆就跟着儿子儿媳一起去,因为知道亲家母的身体不好不能带孩子,所以每次都会跟着一起去,方便带孩子。而儿子儿媳就可以安心帮助父亲干

活,减轻父亲的压力,让他休息一下。现在回想起来从结婚到现在已经有四年了,婆婆总是那样不厌其烦的帮助他们。

婆婆每天很辛苦,除了照顾小孩,每天还要忙许多的家务。每天晚上,她和丈夫一下班,马上分头做饭.看孩子,然后她会给婆婆从电脑上找一个她爱看的开心节目,吃过饭,她会一边抱孩子,一边拉着婆婆唠嗑,当一个很积极地听众。除此以外,她和婆婆约定,如果有对对方不满意的地方,不能揣在心里,要当面讲清楚。一次次的交流畅谈,拉近了她和婆婆的距离,使婆媳两颗陌生的心走的越来越近。由于婆婆不怎么吃海产品,吃起螃蟹.皮皮虾较费劲,一家人吃饭时,她会提前将螃蟹的大腿儿肉剥下来,放在碗里或是将一个个的皮皮虾剥好放在盘子里。婆婆嘴上不说,其实内心很高兴;几年来,婆婆从来不用给自己买衣服,每当换季时,她都会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为她买一大套衣服.鞋子,婆婆是穿在身上,乐在心里,夸在口上。与婆婆相处,她的要求是付出而不求回报,这就使自己能以平和正常的心态去与之相处,而不曾心里失衡。婆媳不是母女,少了一份血脉相连,也便少了一份彼此容忍及矛盾发生后的互相体谅;多了一份天性中地位的对立,把婆婆的所作所为都宽容的看成是正常的,那样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会无怨无悔。在与婆婆5年的和睦相处中,她的付出赢得了丈夫的认可,也换来了丈夫对她.女儿和整个家加倍的关心呵护。

【篇六】

xx社区的大学生村官xx和妻子xx小家庭日子简单而平静,然而两年前的一张诊断书,平静的生活被打破。面对命运的大浪,xx家庭这只扁舟经受住了牢牢的考验,扁舟的掌舵人是这个家庭27岁的媳妇xx,她很好地演绎了“久病床前有孝媳”的动人事迹。x x清楚地记得2年前,当拿到婆婆沈兴宏慢性淋巴白血病诊断书时,她惊呆了,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如晴天霹雳,天哪,为什么会这样无情的病魔为什么会缠上她命运多舛的婆婆婆婆多年前失去丈夫,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到大学毕业,并娶妻生子,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幸福.甜美的生活却戛然而止,全家瞬间滑入痛苦的深渊。xx躲在无人的角落里失声痛哭,为可怜的婆婆,为老天的不公,为即将面对的艰辛生活但是生活还得继续,xx咬咬牙.擦干眼泪,走到病床前,拉着婆婆的手说“妈,别怕,我们一定会把你病治好”从此xx陪同婆婆踏上了漫漫的求医之路。xx人民医院.xx瑞慈医院.苏州血液病医院,xx省人民医院都留下了她们求医足迹。由于老公刚刚担任xx社区的副主任,是社区重点培养对象,工作繁忙,经常无暇顾家,家里所有的担子都几乎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既要照顾生病的婆婆又要照顾刚刚咿呀学语的女儿,同时还要兼顾工作,曾经父母的独生女儿,掌上明珠,如今一下子成长起来了。毎天早上xx都要给婆婆梳头,傍晚扶老人散步,晚上帮老人洗脚,婆媳俩感情胜过母女。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个中艰辛冷暖只有她自己能够体会由于多次化疗,把婆婆折磨得不成人形,出现了厌食的状况,这让xx不

免着急起来。她一面开导婆婆不要害怕,即使再困难她也会陪伴着婆婆一起与病魔作斗争,让她放宽心,一面又经常转换着花样,变着法儿,做婆婆喜欢吃的食物,在xx的开导之下婆婆也渐渐开朗起来,乐观地生活,胃口也自然好了许多。如今婆婆逢人就说“xx比亲闺女还要亲,有这样的好儿媳我还要再多活些日子。”xx常说“既然我爱我的丈夫,我就要爱我的婆婆,她也是我的母亲。” 因为有缘大家才能生活在一起。”这个家庭原本就不富裕,为了给婆婆治病,如今已是捉襟见肘,但是xx依然没有放弃,哪怕是砸锅卖铁,苦点累点都要把婆婆的病治好。x x就是这样,默默无言地做着平凡而伟大的事。最美家庭的故事在xx社区口口相传,感动着所有的人,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