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南京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8
2015届江苏南京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2015届江苏南京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化 学2015.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科学家观测到固体催化剂表面“抓取”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原子配对生成二氧化碳分子的过程。下列关于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O与CO2均为酸性氧化物 B. CO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C. CO2是弱电解质 D. 大量CO2的排放可导致酸雨的形成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邻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C. 质子数为27、中子数为33的Co原子:6027Co D. H2O2的电子式:H+[··O······O······]2-H+
3. 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0.1 mol·L-1Ca(NO3)2溶液中:Na+、NH+4、CO2-3、CH3COO-
B.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K+、Na+、NO-3、Cl-
C. 3%H2O2溶液中:Fe2+、H+、SO2-4、Cl-
D. 0.1 mol·L-1KSCN溶液中:Fe3+、NH+4、Br-、SO2-4
4. 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 硅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C. NaHCO3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D. Fe比Cu活泼,可用FeCl3溶液腐蚀线路板上的Cu
5. 下列实验方法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乙烯
B. 用图2所示方法验证HCl气体易溶于水
C. 用图3所示方法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用图4所示方法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乙烯
6.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 mol·L-1MgCl2溶液中含有的Mg2+数目一定小于0.1NA
B. 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C. 28 g聚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A
D. 1 mol CH+5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1NA 2015届江苏南京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7.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向FeCl3溶液中滴加HI溶液:Fe3++2I-===Fe2++I2
B.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C. 向稀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NH+4+OH-===NH3·H2O
D.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8.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Z、M、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Y Z M
W
A. 原子半径:W>Y>Z>M>X
B. 热稳定性:XM>X2Z,沸点:X2Z>YX3
C. 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
D. ZM2、YM3、WM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9.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变化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N2 NH3 NO NO2
B Na Na2O NaOH Na2O2
C SiO2 SiF4 H2SiO3 Na2SiO3
D Al AlCl3 Al2O3 NaAlO2
10.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图1表示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pH均为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Ⅱ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
B. 图2表示CH3COOH溶液中逐步加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
C. 图3表示某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 图4表示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
2NO2(g)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体积分数的曲线,则该反应的正反应ΔH<0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iO2(s)+2C(s)===Si(s)+2CO(g)只能在高温下自发进行,则该反应ΔH>0
B. 电镀时,镀层金属跟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C. 锅炉内壁上沉积的CaSO4可先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将不溶物用稀盐酸溶解除去
D. 向100 mL纯水中滴加1 mL浓硫酸,水的离子积常数Kw减小
12. 某种合成药物中间体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B. 一定条件下,X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C. 1 mol X跟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
D. 1 mol X跟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 2015届江苏南京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13. 在探究SO2性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产生倒吸现象,说明SO2极易溶于水
B. 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C. SO2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的颜色变浅,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D. 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溶液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BaSO3沉淀生成
14.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① NH4Al(SO4)2、② NH4Cl、③ CH3COONH4,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③
B. 常温下0.4 mol·L-1CH3COOH溶液和0.2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H3COO-)>c(Na+)>c(CH3COOH)>c(H+)>c(OH-)
C. 0.1 mol·L-1 Na2CO3溶液与0.2 mol·L-1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CO2-3)+2c(OH-)=c(HCO-3)+3c(H2CO3)+2c(H+)
D. 0.1 mol·L-1的氨水与0.05 mol·L-1 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H+4)+c(NH3·H2O)=2c(C2O2-4)+2c(HC2O-4)+2c(H2C2O4)
15. 已知反应O2(g)+2Cl2(g) 2Cl2O(g);ΔH>0。在三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O2与2 mol Cl2,测得平衡时O2的转化率如下表:
容器编号 温度/℃ 容器体积/L 平衡时O2转化率 平衡时压强/Pa
① 200 V1 50% p1
② 200 V2 70% p2
③ 350 V3 50% p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起始反应速率:③>①>② B. 平衡时压强:p1 C. 容器体积:V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16. (12分)高氯酸钠可用于制备高氯酸。以精制盐水等为原料制备高氯酸钠晶体(NaClO4·H2O)的流程如下: (1) 由粗盐(含Ca2+、Mg2+、SO2-4、Br-等杂质)制备精制盐水时需用到NaOH、BaCl2、Na2CO3等试剂。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除去盐水中的Br-可以节省电解过程中的电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 “电解Ⅰ”的目的是制备NaClO3溶液,产生的尾气除H2外,还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电解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除杂”的目的是除去少量的NaClO3杂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流干燥”时,温度控制在80~100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5分)罗氟司特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新型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2015届江苏南京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1) 化合物C中的含氧官能团为________和________(填名称)。 (2) 反应⑤中加入的试剂X的分子式为C5H4N2Cl2,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 上述①~④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 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写出一种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Ⅰ. 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Ⅱ. 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 已知:RBr――→NH3△RNH2。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CH3CH2OH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H2C==CH2――→HBrCH3CH2Br――→NaOH溶液△CH3CH2OH 18. (12分)铜的硫化物可用于冶炼金属铜。为测定某试样中Cu2S、CuS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在0.750 0 g试样中加入100.00 mL 0.120 0 mol·L-1 KMnO4的酸性溶液,加热,硫元素全部转化为SO2-4,铜元素全部转化为Cu2+,滤去不溶性杂质。 步骤2:收集步骤1所得滤液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取25.00 mL溶液,用0.100 0 mol·L-1FeS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6.00 mL。 步骤3:在步骤2滴定所得溶液中滴加氨水至出现沉淀,然后加入适量NH4HF2溶液(使Fe、Mn元素不参与后续反应),加入约1 g KI固体(过量),轻摇使之溶解并发生反应:2Cu2++4I-===2CuI↓+I2。用0.050 00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离子方程式为2S2O2-3+I2===2I-+S4O2-6),消耗14.00 mL。 已知:酸性条件下,MnO-4的还原产物为Mn2+。 (1) 若步骤3加入氨水产生沉淀时,溶液的pH=2.0,则溶液中c(Fe3+)=________。 (已知室温下Ksp[Fe(OH)3]=2.6×10-39) (2) 步骤3若未除去Fe3+,则测得的Cu2+的物质的量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 计算试样中Cu2S和CuS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