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典籍英译的现实意义

典籍英译的现实意义

典籍英译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典籍英译的意义与策略

摘要:典籍英译是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当从中华

文明平等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高度审视典籍英译活动。典籍英译活动应当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重视语内解读过程,使典籍所承载的文化、社会、典故等超文本因素得以正确传达。典籍英译活动还要注重中外合作、互通有无,同时还要注重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典籍英译;传统文化;翻译策略

典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文明和传统智慧

的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典籍英译在中外跨文化翻译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典籍的文本语言高度凝练、艰深难懂,且牵涉的典故、人物、历史事件等元素众多,在典籍外译过程中给译者构成巨大的障碍,进而影响翻译的效果和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因此如何在正确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就成为跨文化翻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时代背景下的典籍外译应当着眼于文化输出与和而不同的原则,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全球文化多样性和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度出发,正确诠释典籍文本,合理使用翻译策略,让英译典籍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有效载体。典籍英译绝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逐字逐句的翻译,它是一种跨文化的

再现和重构,承担着向世人讲好中国故事,让外国人更加正确地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重任。

一、典籍英译的意义

长期以来,全球文化话语权一直牢牢掌握着西方国家手中,这种

话语权逐渐演化成为文化领域的主导权乃至文化霸权主义,西方国家的价值观输出也往往借助文化的外衣,以西方价值观为评判标准给不同文化和种族贴上孰优孰劣的标签,排斥文化上的多元性。文化上的霸权主义进而又借助各种技术和媒体手段灌输给弱势文化的青年群体,如果不加以仔细甄别,很容易使弱势文化的年轻人产生文化自卑感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我们应当对这一现象特别警惕。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而璀璨的文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在世界上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理应争取更大的话语权,让青年人感受到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典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智慧的结晶,理应得到发扬光大,典籍英译应当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争取与我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文化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典籍英译的策略

有学者将典籍英译上升到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的高度,认为典

籍英译是一项承担着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建构全球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各种文化平等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跨文化、跨文明传播与交流活动。典籍英译行为应当契合新时代背景下的国家文化战略,从文本

的甄选,文本语言的解读,到翻译策略的选择,都应当服务于建构民族文化身份、促进不同文明间对话与沟通的大外宣战略。

典籍英译要站在文明间对话的高度,从跨文化的角度去优先选择

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典籍文本,文本的选择要遵循互惠与体谅的原则,展示出中国文化具有普遍价值的一面,让外国读者在心理上乐于接受,,着眼于向其他民族提供和分享知识的、情感的、道德的和精神层面的多项选择之一。

典籍英译要重视文本解读过程,合理使用“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注重维护中国的民族文化身份。典籍外译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两个步骤:“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和“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语内翻译过程就是对典籍文本的解读过程,由于典籍普遍成文年代久远,文法、断句的规则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且牵扯到较为复杂的对典故、事件、人物、语言形式等的理解问题。因此,典籍译者首先要综合考量文本的社会与历史等背景因素,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尽可能地对典籍文本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诠释。

典籍英译活动还要注重中外翻译家和汉学家的互相沟通,以取长

补短、互通有无。典籍英译行为最初以西学东渐时期的西方汉学家和传教士为主,译文往往站在西方文化霸权的视角对典籍进行解读,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容易引起解读的偏差,造成对源语文本的随意切割和阐释,使目的语读者对中华典籍和中华文化产生误解;而近代的典

籍翻译活动以中国翻译家和文化交流学者为主,虽然能较为精准地把握典籍文本的深刻内涵,却不具备西方汉学家天然的目的语语言优势。

因此,典籍英译行为应当谋求多方合力,立足本土,融合中西,争取目的语汉学家和文化学者的合作,是典籍文本在忠实于原典的基础上,具有更强的可读性。

另外,典籍英译要注重创新和发展,典籍翻译活动应当呈现生机

勃勃和百家争鸣的局面。由于人们对典籍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是动态发展的,典籍的英译效果与译者的知识储备、时代背景、语言功底等主客观因素密切相关。典籍文本言简意赅,博大精深,有很大的理解和阐释空间,需要不同时代和知识背景的翻译学者不断地挖掘其深意,这就使得典籍文本的再翻译行为成为常态。而语言也是随时代不断变化发展的,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观也会发生变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也使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产生巨大的变革,从而对典籍做出更加深刻或不尽相同的解读,这些都为典籍文本的再翻译创作开辟了巨大空间。新的阐释和解读,再加上新的语言表达,将会赋予典籍新的生命力。

论中华典籍名著翻译的意义

作者: 黄中习发表日期: 2006-10-31 00:39 点击数: 1429 一、翻译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既有赖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又有赖于其文化活力。文化活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民族兴亡息息相关。从文化角度看,翻译是不同文化交流、会通与融合的关键,翻译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一般认为, 我国历史上有四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明清两代西学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后的文学翻译和改革开放至今的百科翻译。上个世纪初,梁启超曾把翻译当作“救国之道”;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也把翻译当作激发中华民族的血性、热情和斗争的民族解放之道。我们甚至还可以说,“翻译决不仅仅是译者译得好不好的个人的小事,它是关乎到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与发展的大事”。(许钧,2003) 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历史上对世界文明文化做出了卓绝贡献,举世公认。华夏文明与汉语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用汉字书写的文史典籍(即历代各领域的权威性著作)浩瀚渊博,举世罕见。汇集华夏文明精髓的典籍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炎黄子孙应该很好地利用,自不待言;向世界广为传播,作为大家的共有财富,也是应有之议。在当今越来越多的中外文化交流中, 具有较高汉语水平的外国友好人士也希望了解更多的汉文化。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辉煌悠久的汉文化典籍却鲜为世界所知。 尽管汉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使用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汉语言全球化在目前不具有可能性。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应用、影响力最强的语言,一超独霸。中外交流只有运用汉语—英语交互式方式阐释传播中国典籍和当代文本, 即用第一世界的形式(语言传播)传送第三世界的内容(思想文化)。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中,西学仍在东进,中学也将西传。无论西方和东方,也都需要从中国文化中获取丰富的养分。 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 世界文化交流本该是双向的输入与输出,交流的双方是互为主客体,以双方各自对对方的需要为基础,以双方各自对这种需要的意识为前提。而且,文化传播与活力可以量化。目前普遍接受的量化方法就是看某种文化中被翻译为外文的文化产品(著述)数量在其文化产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然而,过去的中外文化交流并不是这样。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大约有3.5万种古典书籍,但时至今日翻译成外文的只有千分之二左右;从文化产品被译的比例看,建国仅二百余年的美国远远高于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以文学交流为例,李岫、秦林芳(2000)在考察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的文化背景、基本情况时和基本特征中认为,在20世纪中西文学交流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中国对西方文学的译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在全体翻译家的共同努力下,西方文学名著在20世纪中国得到了广泛的系统的翻译……20世纪中国对西方文学的偏重,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外文学交流的一个重要特征。与中国文坛译介西方文学的情形不同,西方世界尽管已经开始从西方中心主义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开始重视中国文学的译介,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西方汉学界似乎更重视中国古典文学,而对中国现当代文 1

浅析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必要性

浅析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力的增强,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愈发明显,无疑是世界上的政治强国和经济强国。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相对薄弱,在国际舆论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别具一格,自成体系的中国文化在目前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世界文化大背景下显得处境较为艰难。同时,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中国威胁论和修昔底德陷阱等理论甚嚣尘上,不利于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和谐理念的传播。 在这种背景下,响应领导人为外语人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翻译中国文化典籍,让世界了解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对改善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不利地位,打破修昔底德陷阱的谬论,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传播中国关于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先进理念有着重要战略意 义。 从1807年第一本《论语》英译版 The Work of Confucius开始到目前为止现存11个英译版本,而其中只有辜鸿铭版,黄治中版和吴国珍版三版是中国人主导的翻译版本,其他8个版本均为外国学者所译。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语言障碍,外国学者在进行《论语》英译特别是对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的时候难免会存在理解的偏差和代入本国文化的现象,致使原文的语义无法被精准传达,《论语》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也无法被外国人真正了解。[1]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孔子全部政治主张的出发点的概念之一。[2]因其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并未对“仁”做出明确的定义, 但我们可以将其给出的不同答案大致归为两点:第一,爱人为仁,即应相互仁爱,建立伦理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第二,“克己复礼”为“仁”,即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礼的规范。 理雅各(1815-1897)是苏格兰的汉学家,传教士,教育家和学者。理雅各 致力于人类的发展,他尽力学习和吸收包含中国经典文学在内的亚洲思想和文化,以传播这些新知识到基督教中。 显而易见,理雅各的翻译目的是了解中国文化以补全西方的基督文化,是以 西方文话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他对《论语》进行翻译时无需深究语句的深层 含义,仅需提取其中和基督文化相同点,进而大量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对语 篇中蕴含的文化负载词并没有进行过多的研究和注解。 在理雅各的译本中,“仁”主要译为virtue或者the good,而在《牛津高阶 英汉双解词典第八版》中,virtue的注释为“behavior or attitude that show high moral standards”[3],即“美德,高尚的行为和态度”,这明显与“仁”的实际内涵有所出入。 辜鸿铭及其翻译情况 辜鸿铭(1857-1928)是我国近代学贯中西的翻译家。受就读于爱丁堡 大学时的校长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托马斯·卡莱尔的影响,辜鸿铭 早年就已经了解了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与西方的种种陋习并对其深恶痛绝。因此他对中国文化十分自信骄傲。 辜鸿铭的翻译目的在于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改变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歧视 和偏见。这在当时落后的晚清民国时期十分难得可贵。由于本身儒学功底的深厚,辜鸿铭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时候显得得心应手。

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英译研究对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英译研究对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跨文化研究跨越社会、政治、心理学、文学等诸领域。文学领域的跨文化研究成为新兴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跨文化交流由最初的“西学中心论”拓展到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多元文化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了解中国典籍作品英译研究现状,采用有效途径英译并输出中国典籍作品成为增强中国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英译研究对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典籍”,据《辞海》和《孟子·告子下》以及《尚书》等书目的阐释具有两个涵义:一是古代重要文献和书籍,二是法典、制度。以《论语》这一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为代表的中国典籍作品已引起了致力于弘扬中国文化的国内外语工作者和国外知名汉学家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孔子学院正在致力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而遵循什么原则、输出什么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典籍作品的翻译有着密切关系。因为译者主体性的差别会导致译本的多样性,而译本的多样性对文化输出目标群体意识的影响必然不同。典籍“翻译绝不仅仅是译者译得好与不好的个人的小事,它是关乎到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与发展的大事”(许钧)。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中国翻译词典》序言中指出:翻译是“中华文明永葆青春的万应灵药”。把中华民族富有传统特色的文化精髓译成英语,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并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中国要取得长远发展,要在世界文化之林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因此典籍英译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典籍英译,建国以来已出版多套相关丛书,如由新闻出版署直接领导的《大中华文库》等。 https://www.doczj.com/doc/d419202818.html, 2.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英译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典籍作品的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学界,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1)译本研究(包括单个译本研究和多个译本的对比分析,文体分析等);(2)译校出版感言研究;(3)典籍作品中关键词翻译的研究;(4)典籍作品跨文化研究。就研究视角而言,国内研究许多属于语言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翻译中对等的实现。随着近年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人们的研究视角突破了语言层面,一些研究者也开始从外部因素来审视典籍作品英译阐释的多元性。然而,总体来讲,国内关于典籍作品的英译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多从某一具体角度,如语言层面或文化层面来审视译本,存在研究角度趋同,研究视野偏窄的现象。 国外对以《论语》为代表的典籍作品英译研究的历史较长,主要集中在汉学界,以译本序言中的评述、书评和学术论文的形式出现,研究者多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语言、哲学、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对译本进行研究。因此,国外研究大都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分析也较为深入。例如,Ames,Roger T . & Henry Rosemont, Jr. (1998)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Cheang, Alice W. (2000). The master's voice: On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等。《论语》的重要性使其在中西交流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中西文化交流开始以来,《论语》便成为了西方世界最为关注的中国经典之一。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论语》英译本是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的Confucian Analects。此后,翻译过《论语》的中西学者先后有Wliam Jennings(1895)、辜鸿铭(1898)、Arthur Waley(1938)、Ezra Pound (1951)、李天辰(1991)、Simon Leys(1997)、Edwa Slingerland(2003)等人。节译过《论语》的有林语堂(1938)、Lionel Giles(1943)、Thomas Cleary(1992)、丁往道(1999)、马德五(2004)、Brain Bruya(2005)等。 3.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英译研究途径 翻译活动本身是译者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修养以及受到当时社会历史因素等大环境影响之下,对原文的主观上的解读和再创造,从

典籍英译的现实意义

典籍英译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典籍英译的意义与策略 摘要:典籍英译是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当从中华 文明平等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高度审视典籍英译活动。典籍英译活动应当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重视语内解读过程,使典籍所承载的文化、社会、典故等超文本因素得以正确传达。典籍英译活动还要注重中外合作、互通有无,同时还要注重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典籍英译;传统文化;翻译策略 典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文明和传统智慧 的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典籍英译在中外跨文化翻译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典籍的文本语言高度凝练、艰深难懂,且牵涉的典故、人物、历史事件等元素众多,在典籍外译过程中给译者构成巨大的障碍,进而影响翻译的效果和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因此如何在正确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就成为跨文化翻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时代背景下的典籍外译应当着眼于文化输出与和而不同的原则,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全球文化多样性和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度出发,正确诠释典籍文本,合理使用翻译策略,让英译典籍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有效载体。典籍英译绝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逐字逐句的翻译,它是一种跨文化的

再现和重构,承担着向世人讲好中国故事,让外国人更加正确地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重任。 一、典籍英译的意义 长期以来,全球文化话语权一直牢牢掌握着西方国家手中,这种 话语权逐渐演化成为文化领域的主导权乃至文化霸权主义,西方国家的价值观输出也往往借助文化的外衣,以西方价值观为评判标准给不同文化和种族贴上孰优孰劣的标签,排斥文化上的多元性。文化上的霸权主义进而又借助各种技术和媒体手段灌输给弱势文化的青年群体,如果不加以仔细甄别,很容易使弱势文化的年轻人产生文化自卑感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我们应当对这一现象特别警惕。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而璀璨的文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在世界上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理应争取更大的话语权,让青年人感受到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典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智慧的结晶,理应得到发扬光大,典籍英译应当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争取与我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文化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典籍英译的策略 有学者将典籍英译上升到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的高度,认为典 籍英译是一项承担着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建构全球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各种文化平等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跨文化、跨文明传播与交流活动。典籍英译行为应当契合新时代背景下的国家文化战略,从文本

近五年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概况

近五年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概况 如果把文化看作一个民族的各项活动:物质的和精神的,那么哲学是思想的、精神的 文化。哲学可以创造文化,代表着文化理想。(成中英,:58)可见,哲学是民族文化中的 核心部分,而承载着哲学文化的典籍,作为经典文本,维系着一个民族得以安生立命的根基。具体到中国哲学典籍,它主要是指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元典文本,如后 代所称的《五经》、《四书》、《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公孙龙子》等,及汉以后相关的子集,同时也包括魏晋南北朝之后传入中国的佛学典籍。以儒、释、 道三家为主体,兼及其它诸子百家的中国哲学典籍,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是关乎一个民族哲学文 化的传承、交流、发展的大事,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的一 个极好途径。”(汪榕培,王宏,:3),进而言之,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研究可以分为翻译 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史三个层面,其中,译史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的会通,从 而构建“和而不同、相得益彰”的文化多元化的全球文化格局。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研 究内容方面是对翻译活动的史实的梳理和描述(翻译了什么?什么没有被翻译?谁在翻译?如何翻译?,另一方面总结不同时期翻译活动的特征与规律,再者则是挖掘翻译史料背后 的历史、社会、文化因素(为什么会是这些人在以这种方式翻译这些典籍?翻译的结果又 是什么?,最后,以史为鉴,引发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原则和方法的思考,但目前国内外,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研究多集中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构建层面,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 史的研究几近空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多样化的今天,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 研究工作亟待展开。 目前,国内外对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研究多集中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两个层面,而 对中国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却鲜有人涉足,甚至还没有一本中国典籍英译史的专著问世,就 连相关的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复古倾向--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 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浅析“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剖析传播学术中的“欧 洲中心主义”——亚洲中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试论新闻学学术 规范研究的依据与路径论析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 话题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 也不绝如缕。其实,这种对译者史研究的忽略不仅局限在典籍英译当中,“无论在国 内还是国外,专门记述历史上的译者活动的译者史书籍在20世纪前都相当贫乏。”(李 德逊于,编者按:vii)[3]译者研究通常分成译者理论、译者课堂教学和译者史三方面。 其中,译者理论着重于对“译者的本质、译者的标准、译者的过程等作理论上的阐述。” 译者课堂教学就是“分析汉外各种语言的优劣,深入探讨译者中的认知和抒发、包含对译 品的评析。”译者史则就是“对既往译者活动的记载,包含译者的文献、译者非政府机构、翻译家、译者主张、译者方法等。”(王克非,:3)[4]译者研究的三个方面互为表里,关 系密切,只有共同发展,就可以促进整个译者学科的全面建设。

湖湘文化典籍在海外新媒介的英译传播研究——以《楚辞》为例

湖湘文化典籍在海外新媒介的英译传播研究——以《楚 辞》为例 湖湘文化典籍在海外新媒介的英译传播研究——以《楚辞》为例 湖湘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将湖湘文化典籍传播到海外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将以中国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楚辞》,讨论湖湘文化在海外新媒介中的英译传播问题。 湖湘文化的代表性作品《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作为湖南省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湖湘文化在海外的传播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进行英译,使其更好地为国际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首先,湖湘文化的特点需要在英译过程中得到准确传达。《楚辞》的特点之一是其独特的诗意表达,通过独特的韵律和押韵手法,表达出作者深沉的内心情感。在英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注重传达这种独特的诗意表达,并找到合适的英文词汇来表达其情感。 其次,文化差异也是英译传播的一大挑战。湖湘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文化符号等。在进行英译传播时,译者需要有深入了解湖湘文化和目标读者文化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将湖湘文化的内涵传达给海外读者。 此外,新媒介的运用对湖湘文化英译传播也起到重要的促

进作用。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新媒介成为湖湘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通过新媒介的运用,可以将湖湘文化典籍通过在线音频、视频、图像和文本等形式进行传播,更好地吸引和引导海外读者对湖湘文化的兴趣。 同时,新媒介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特点为湖湘文化的英译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译者和读者可以直接进行互动,提供反馈和讨论,促进湖湘文化的传播和理解。此外,新媒介还可以根据不同文化背景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使湖湘文化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受众群体。 然而,湖湘文化的英译传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译者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对于准确传达湖湘文化的内涵至关重要。此外,湖湘文化的英译传播还需要政府、学术界和文化机构的支持和推动,以便为更多海外读者提供了解湖湘文化的机会。 综上所述,湖湘文化典籍在海外新媒介的英译传播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通过准确传达湖湘文化的特点、处理文化差异、运用新媒介和提升译者能力,可以更好地让湖湘文化在海外得到传播和理解。这对于促进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湖湘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艺术表达和独特的传统价值观而闻名。然而,湖湘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一直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为了更好地传播湖湘文化,新媒介的运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新媒介为湖湘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

分析文学典籍在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

分析文学典籍在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 一、概述文学典籍英译分析 有关文学典籍英译主要是把中国文学典籍翻译成英语,同时能够用英语把中国的典籍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的一种语言活动,即是沟通中国人与英语语言国家的思想感情,有利于传播相关的文学和悠久的中华文化,从而成为促进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 文学典籍翻译的重要目标在于:文学性和文化的再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体系,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诗学传统。文学典籍的翻译一方面要准确、忠实地传递中国独特的思想、文化,传递源文本的内容信息,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再现中国古典文学的、不同于西方的诗学特征。 二、文学典籍英译在翻译学构建中的重要性分析 文学典籍英译实践是典籍英译研究的重要基础。现代典籍英译特点是文学典籍英译的系列化和系统化;典籍英译的工程扩大化。一方面指导了当时的翻译,另一方方面丰富了我国的译论思想。因文学典籍英译的不断改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翻译事业得不断进步。 1.文艺学方面 对在典籍英译中应使作者靠近读者,或使读者靠近作者,需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为: 1/ 5

尽可能使汉语表达符合英语规范,要求译者完全摆脱原文形式的束缚,把不符合英语读者口味的汉语表达法全部改变成地道的英语表达法,即学者们说的“归化”。 在英译文中再现汉语的修辞手段,要求译者不用考虑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法,为了使英语读者对原作的表达有最直接的认识,译者一般把原文中的结构和形象直接译为英语,即是学者们说的“异化”。 此外,综合前两种类型的是折中的手段,译者需采用直译加注释,一方面令读者易于接受,另一方面也不破坏原作的意象。 2.語言学方面 英汉语言差别大,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典籍英译是跨语言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汉译英的语言转化,能够在译作中令读者知晓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而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增益翻译学理论 文学典籍英译的变化与丰富为典籍英译理论和译学理论提供了新的课题。在翻译界探讨较多、较引人关注的是中国文学方面的英译。正因为有中外译者的诸多译诗实践,因而才使我国的译学理论不断丰富发展。 三、文学典籍英译《楚辞》英译分析 1.诗体形式转化 2/ 5

传播学视角下典籍英译探讨

传播学视角下典籍英译探讨 一、传播学与翻译 在传播学领域,所谓传播即一个系统通过操纵可选择的符号去影响另一个系统,这些符号能够通过连接它们的信号得到传播,以达到一种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翻译是通过对语言符号的转换,达到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因此,传播学与翻译有着共同的特征,即信息的处理和交流。传播学关注的是如何让信息从信源到达受众,以达到传播者的目的;翻译所关注的是如何将原作者要表达的信息传达给译文读者,以达到译者的目的,二者有着惊人的相似。典籍英译显然具备传播的特性,只是其传播过程更为复杂些,但并不影响传播学理论对它的指导意义。将传播学与典籍英译研究相结合本身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翻译的传播学特征引起学者们在传播学视域下关注和研究翻译问题。然而,在当前经济及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优秀典籍传播的相对滞后与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相符,如何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更好的传播出去是当前典籍英译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中国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的意义 “中国典籍”包含两个义项,一是中国古代重要文献、书籍;二是法典、制度(汪榕培,2009:1)。中国典籍浩瀚渊博,博大精深,汇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髓,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典籍英译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极好途径,同

时对提升我国的文化魅力乃至文化软实力大有裨益。当今,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全球化,而全球化不等于西化,不等于美国化。中华民族是一个海纳百川、好学上进的民族,在漫长的“西学东渐”过程中,我们翻译并学习了大量的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文化。我们已成功地“拿来”西方的文化,现在的关键是把我们自己的文化“送”出去,积极参与到世界文化交流中,让世界人民更多的了解中华文化,以保持中华民族固有文化身份。 三、传播学视角下典籍的对外传播 在国际市场上,如果我们翻译的东西进入不到他们文化的核心部分,那我们的典籍翻译也就是在闭门造车了。优秀的典籍译本还需要恰当的媒介推广,才能为世界人民了解。为此,中国要认真思考,结合世界对中国的需求和中国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的需求,大力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发挥人力优势,借助媒体,把我们“和合”的价值核心体系传播到世界各地,使之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文化理念。 1.拓展对外传播渠道,传播中国典籍文化。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日新月异的今天,谁能掌握国际话语权,关键在于是否能结合传播内容巧妙利用最新的传播平台、采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当下,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典籍文化的海外传播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设法在国外建立新媒介传播平台,有目的地传播“中国故事”,从细微处入手,用细节来打动世界,做到“润物细无声”,从而达到典籍推介的目的。也可以花重金在国外电台、电视台通过某些栏目推广中国典籍文化。借助孔子学院,以其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

《三字经》英译的进程及现实意义

《三字经》英译的进程及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悠久深远、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正日渐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和重视。用国际的眼光、国际的表达来讲述中国文化瑰宝,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们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三字经》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对我们传承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含义,而且通过英译本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将其译成外语是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途径之一,在十三五规划的今天,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重铸中华国学之经典,重塑中国话语体系的国家战略中意义非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三字经》;英译本;现实意义 1引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Man on earth,Good at birth.The same nature,Varies on nurture.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Then Mencius’ mother,Chose her neighbor.At Mencius sloth,She cut the cloth.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No jade crude,Shows craft good.Unless you learn,Brute you’ll turn. 伴随着天津外国语大学赵彦春教授经过三年磨砺,采用“三词格”和整齐的“aabb”韵式,以三个英文单词对译三个汉字,使之在音、形、义三方面都与原文相匹配的神还原,于2014年10月17日创译出版发行了一部风格独特的《英韵三字经》,使我国古代蒙学的经典著作《三字经》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再次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2《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蒙学合称“三百千”(《百家姓》、《千字文》)之一,是一部知名度极高的,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将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积累的百科知识,使之成为一个清晰知识体系,在古代称之为“小纲鉴”。三字经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的各类知识揉合在一起,采用三字歌诀的形式,全文历史典故极多,富含励志故事,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 《三字经》在格式上采用三字一句的三言形式,以三字一句的形式及简明赅备的内容——前者语句简洁,抑扬顿挫,故而朗朗上口而易记易诵;后者则以短小的篇幅,最大限度地涵盖中国传统社会的各种常识,提挚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读起来轻松愉快,寓教于乐;三字经用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三

从古诗英译看精研中文的重要性

从古诗英译看精研中文的重要性 中文文学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诗词被创作以来,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古诗,正是由于它的精湛语言,深刻的思想,振奋人心的抒情,使它在中国文化的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此外,古诗英译也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这不仅体现在文化史上,也是在今天众多学者以及其他研究者眼中,古诗英译仍然占据重要的位置。 首先,古诗英译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使它可以被世界其他国家所了解。而古诗英译从本质上来说,即为古诗翻译,也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用英文表达出来,有效提高了文化的跨文化贴近性。古诗英译也可以更好的让世界的学者们更深入的相互了解,可以通过翻译交流,促进文化间的友谊,达到文化上的对话,从而更好地传统文化。 此外,古诗英译也是提高中国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学习古诗是比较困难的,但如果学习古诗英译,就可以使用英文来理解古诗,从而加深英语的理解,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英语学习的历史深度,增加文化素养。 最后,古诗英译也是一门研究英语文学的重要学科,它的研究将极大的推动英语文学的发展,让英译古诗成为英语文学的一个独特的领域,甚至将英语文学带进中国文化,让英语文学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形式,促进文化交融,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综上所述,从古诗英译看精研中文的重要性十分明显,其对中国

文化以及英语文学的促进作用无疑是不可估量的。首先,古诗英译拓展了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提高了文化的跨文化贴近性。其次,古诗英译也是提高中国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加深英语的理解,并增强英语学习的历史深度。最后,古诗英译也是一门研究英语文学的重要学科,它的研究将极大的推动英语文学的发展。因此,精研中文对古诗英译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中国典籍作品英译的意义

论中国典籍作品英译的意义 作者:徐文彧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3期 摘要:中国典籍作品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结晶,但典籍英译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未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中国作品英译的必要性、现状、理论依据及意义等四个方面的阐述,希望能在引起大家对中国典籍作品英译意义的重视,也希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 关键词:红楼梦典籍英译中国典籍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18-02 1 引言 中国典籍作品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千年来这些优秀文化成果,深深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华民族子孙,起着传承文化,育化众生的作用。这些典籍,不仅具有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文化建构意义。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当前,我们正在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以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交流,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这个背景下,进行中国典籍作品英译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翻译是必要的渠道。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中国翻译词典》序言中指出:翻译是“中华文明永葆青春的万应灵药。”把中华民族富有传统特色的文化精髓译成英语,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并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中国要取得长远发展,要在世界文化之林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因此,中国典籍作品英译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 中国典籍作品英译研究的必要性 在当前经济及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优秀典籍传播的相对滞后与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相符,如何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更好的传播出去是当前典籍英译研究的重中之重,中国典籍浩瀚渊博,博大精深,汇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髓,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典籍英译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极好途径,同时对提升我国的文化魅力乃至文化软实力大有裨益。当今,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全球化,而全球化不等于西化,不等于美国化。中华民族是一个海纳百川、好学上进的民族,在漫长的“西学东渐”过程中,我们翻译并学习了大量的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文化。我们已成功地“拿来”西方的文化,现在的关键是把我们自己的文化“送”出去,积极参与到世界文化交流中,让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华文化,以保持中华民族固有文化身份。典籍英译使中国古典作品复活,并能使其精髓远渡重洋,增强中华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外语。

论中华典籍名著翻译的意义(推荐5篇)

论中华典籍名著翻译的意义(推荐5篇) 第一篇:论中华典籍名著翻译的意义 论中华典籍名著翻译的意义 作者: 黄中习 发表日期: 2006-10-31 00:39 点击数: 1429 一、翻译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既有赖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又有赖于其文化活力。文化活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民族兴亡息息相关。从文化角度看,翻译是不同文化交流、会通与融合的关键,翻译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一般认为, 我国历史上有四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明清两代西学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后的文学翻译和改革开放至今的百科翻译。上个世纪初,梁启超曾把翻译当作“救国之道”;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也把翻译当作激发中华民族的血性、热情和斗争的民族解放之道。我们甚至还可以说,“翻译决不仅仅是译者译得好不好的个人的小事,它是关乎到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与发展的大事”。(许钧,2003)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历史上对世界文明文化做出了卓绝贡献,举世公认。华夏文明与汉语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用汉字书写的文史典籍(即历代各领域的权威性著作)浩瀚渊博,举世罕见。汇集华夏文明精髓的典籍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炎黄子孙应该很好地利用,自不待言;向世界广为传播,作为大家的共有财富,也是应有之议。在当今越来越多的中外文化交流中, 具有较高汉语水平的外国友好人士也希望了解更多的汉文化。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辉煌悠久的汉文化典籍却鲜为世界所知。 尽管汉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使用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汉语言全球化在目前不具有可能性。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应用、影响力最强的语言,一超独霸。中外交流只有运用汉语—英语交互式方式阐释传播中国典籍和当代文本, 即用第一世界的形式(语言传播)传送第三世界的内容(思想文化)。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中,西学

典籍英译过程中语内翻译的重要性

典籍英译过程中语内翻译的重要性 作者:陈圆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9期 摘要:中国文化典籍的源语文本大都是文言文,因此将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成英语需要经历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过程。在英译过程中,语内翻译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语际翻译的效果。本文从典籍英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阐述典籍英译的过程,并列举实例分析典籍英译过程中语内翻译的重要性。 关键词:典籍英译;语内翻译;语际翻译 中国文化典籍一般指的是历史上重要的文献和书籍,有着非比寻常的历史意义。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在这历史长河中有多少数不胜数的文化典籍。把这些承载着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积淀的典籍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可以提升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认知度。 一、典籍英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将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广为人传的文献和著作翻译成英语,对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政府大力号召中国文化“走出去”,这样做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着莫大的帮助。 翻译是国家和民族间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从我国被收编至《各国代表作品丛书》中的文化典籍中可以看出,被译成英语的只有28本,译成法语的只有18本。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之中只有几十本被译成外语,说明我国在这对外翻译方面做得还不够。 随着中国政府大力提倡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有助于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国门,促进文化交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二、典籍英译的过程 中国文化典籍的源语文本大都是文言文,因此将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成英语与将现代汉语翻译成英语所经历的过程是不一样的。现代汉语译成英语只需经历语际翻译这一过程,而将文化典籍译成现代汉语则需经历两个阶段——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 根据雅克布逊的翻译理论,翻译可以分为三类,而在典籍英译的过程中涉及到是其中两类: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顾名思义,语内翻译说的是在一种语言之中,两种符号间互相转换,而语际翻译则是两种语言之间,用一种语言对另外一种语言进行解释或翻译。

从《论语》的英译本浅谈古籍英译的特点

从《论语》的英译本浅谈古籍英译的特点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了解异域文化的渴望也日益增强。作为跨文化交际桥梁之一的翻译越来越受人重视。翻译不仅是要进行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要把一种语言中的文化转换成另一种文化形式,翻译便成为了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文章便以古代文学作品的翻译为基础浅谈古籍英译过程中的特点,包括理解与表达的通俗化,形合和意合的转化,成语的译法。 【关键词】:《论语》古籍英译;理解与表达;形合和意合; 成语 一、古籍英译的意义 中国的文明久远而辉煌,先贤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具有永恒的美感与智慧,值得再三品味的不朽著作,讲起中国文化,必然会相起孔子的《论语》,他的思想就像中国文化同根发芽的沃土,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他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一颗明珠在国内外极有影响!由于英语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语言, 典籍英译———即把中国典籍翻译为英文, 自然构成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方面,而以另一种文字来感官这些经典不惟有一番风味,或者还有其它的启发。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来说, 典籍英译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古籍英译的现状 翻译难,而像《论语》等古籍作品的翻译可谓难上加难。英语和汉语是两大差异颇大的独立语言系统。同样的内容,用英语和汉语分别表达,信息成分的排列顺序难免会不尽相同,甚至有时可能非常大,典籍英译的现状与问题就是由于语言障碍等原因, 世界上对中国文化还很缺乏了解。关汉卿的著作量比莎士比亚大,而世界上知莎翁者多, 知关翁者寡。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文化传播的薄弱并不利于中外交流, 三、古籍英译的特点 Ⅰ理解与表达的通俗化 《论语》中的语言文字,在我们看来似乎有些生僻,需要参考注释甚至现代汉语的译文才能看懂,但一经转译成了英语也就使得许多篇章通俗易懂。用通俗流畅的译文可以体现他当时用的口语体,也可以缩短英语读者和我们这位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圣人之间的距离。 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异质同构理论对中国文学典籍英译的启示

异质同构理论对中国文学典籍英译的启示 异质同构理论(heteroglossia theory)是源自俄罗斯文论家马可·索洛夫斯基(M. M. Bakhtin)的一种文本分析理论,旨在探讨文本中不同语言文体的异质性和文本关系的复杂性。它也被广泛运用于文学翻译研究中,从而促进翻译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本文将就异质同构理论对中国文学典籍英译的启示作一探讨。 首先,异质同构理论在中国文学典籍英译中的价值体现在对于文学文本的多元性的认知。根据这一理论,文学文本具有多种语言形式,每一种形式都可以被视为一种异化。因此,当翻译中国文学典籍时,应该注意把握文本的多元性特征,把握文本中的异质性,以便更好地还原文本的主题和意义。 其次,异质同构理论在中国文学典籍英译中的价值体现在对于文学语言的多样性的认知。根据这一理论,文学语言具有多样性,而每一种形式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因此,当翻译中国文学典籍时,应该注意把握文本的多样性特征,把握文本中的异质性,以便更好地还原文本的主题和意义。 此外,异质同构理论在中国文学典籍英译中的价值体现在对于文学语言环境的认知。根据这一理论,文学语言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每一种语言环境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当翻译中国文学典籍时,应该注意把握文本的多样性特征,把握文本中的异质性,以便更好地还原文本的主题和意义。

综上所述,异质同构理论对中国文学典籍英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文学文本的多元性、多样性和语言环境的复杂性,从而更好地还原文本的主题和意义。因此,异质同构理论为中国文学典籍英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有助于推动翻译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汉诗英译的现代意义

汉诗英译研究的现代意义 Modern Significance of Studies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四川大学朱徽 摘要:汉诗英译经历了数百年历史,至今仍在继续,包括了中国诗歌史上具代表性的诗人与诗作,为在西方和世界上传播中国思想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沟通与增进中西文化交流起到很大作用。现当代西方译论极大地扩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提供了新颖的研究方法,深化了翻译研究的内涵,成为构建“翻译学”的重要支柱。本文试图运用当代译论的一些重要观念及方法,从历史进程、权力关系及社会文化等诸方面揭示对汉诗英译研究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汉诗英译当代译论跨文化现代意义 一、描述性研究与译诗概述。由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提出的“多元系统”译论(polysystem theory) 突破了在翻译研究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规约性和静态的传统方法,将其范围扩展到包括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等更为广泛的系统中,在当代译坛产生很大影响(Gentzler,2001:114-6)。同属“特拉维夫学派”的G·图里(Gideon Toury) 根据“多元系统”理论提出“描述性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s studies)方法,主张以译本为导向(target-text-oriented),追寻影响翻译过程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等因素,以及译作在译语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等,对此进行“全面历时性描述”(comprehensive diachronic description)。(Munday,2001:111-2),其广阔背景扩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文艺学或语言学研究模式,突破了沿用已久的“标准(原则)—译例—分析—结论”的单一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文学翻译的历史回顾和系统研究,给汉诗英译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二、文化研究与译诗背景。随着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理论界崛起并上升至主导地位,翻译研究领域形成“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的趋势。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力主研究翻译不仅局限于翻译本身,而应将其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联系权力、社会和思想意识,突出翻译的历史环境和文化内涵,将翻译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策略。在文学翻译研究中,彰显在蕴含在原作思想内容中的“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将文学翻译的实质视为“传播文化资本”(circul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将诗歌翻译视为“种子移植”(transplanting the seed, 并指出传播过程所依据的三种成分,即:译作读者的需求、文学翻译的赞助者(或倡导者)以及源语与译入语及其文化的崇高地位等(Bassnet & Lefevere, 2001,41--45);这些都为汉诗英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三、后殖民主义与英译汉诗经典化。在当今的学术理论界,一批出身于第三世界国家又融入欧美学术界的理论家如赛义德(Edward Said)、斯皮瓦克(Gayatri Spivak)和尼南贾娜(Tejaswini Niranjana)等倡导的后殖民主义文论和译论广受关注,产生很大影响。他们关注前宗主国与前殖民地之间的“权力关系”(power relation),揭示两者之间在语言、文化和翻译等方面的“权力失衡”(power imbalance), 认为前殖民者所操西方主要语言是“霸权语言”(hegemonic languages),尤其是英语在当今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占据了首要地位;呼吁译者应该警觉至今依然存在的殖民主义思想影响,关注将源语文本译入英语时在思想意识上产生的后果等,主张批判以西方为导向的翻译研究,呼吁在翻译中保留前殖民地的民族文化特色等。(Gentzler, 2001, 177-86)历史上的中国曾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现当代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汉诗英译同样经历了从弱势文化、平等交流到优秀作品经典化的历程。“经典化”(canonization)是指文学作品经读者的反复阅读,批评家和专家学者的长期研究,最终被接受并确认为具有天才性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