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管控文献综述袁杰
- 格式:docx
- 大小:25.34 KB
- 文档页数:8
第三方支付的金融风险及其监管让我们了解一下第三方支付的金融风险有哪些。
第三方支付涉及资金的流动和结算,因此最大的风险就是资金流动的安全性。
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个人用户的资金往来频繁,如果遇到黑客攻击或者平台内部管理不善,就会有资金被盗窃的风险。
第三方支付还存在着身份验证的风险,如果身份验证不严格,就会有盗刷、诈骗等问题。
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资金的中转站,如果管理不善,就有资金挪用、失联等风险。
以上种种风险,都可能对用户和商家造成不小的损失,甚至引发金融混乱。
在面对第三方支付的金融风险时,监管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第三方支付所存在的资金安全、身份验证、资金监管等方面的问题,监管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监管的关键。
在新兴行业中,很多时候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并不及时,这就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监管部门应齐心协力,及时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规举措和违规惩罚力度,让第三方支付机构明确自己的合规责任和义务。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体系,明确监管职责、标准和流程。
监管体系要包括监管指引的制定和发布、监管标准的评估和监督、监管措施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才能有效地缓解第三方支付的金融风险。
加强监管技术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监管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对第三方支付进行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
监管部门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流向、身份验证等进行精准监控和预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用户和商家的利益。
强化监管合作和国际交流。
第三方支付的金融风险往往不是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随着跨境支付的发展,第三方支付的监管需要跨国合作和国际交流。
监管部门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并与其他国家的监管部门进行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共同应对跨国支付的金融风险。
第三方支付的金融风险对于整个金融体系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第三方支付的金融风险及其监管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通过其平台来进行交易的支付方式。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同时也带来了金融风险。
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成为了当前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将从金融风险及其监管方面进行探讨。
一、第三方支付的金融风险1. 数据安全风险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用户的个人敏感信息在支付过程中也可能会受到泄露、篡改或被盗用的风险。
一旦用户的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将会对用户的财产和隐私造成严重损害。
2. 交易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支付通道,若平台本身出现技术故障或者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用户的交易无法完成或出现差错,给用户带来损失,并影响用户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任。
3. 风险隔离不足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之间的交易结算、资金清算及存管等环节可能存在问题,这无疑会造成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风险隔离不足,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影响。
1. 政策法规的监管中国监管部门已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第三方支付的政策法规,如《支付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互联网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明确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准入条件、服务范围和风险防范措施,并加强了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
监管部门会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其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业务合规性监管监管部门会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合规性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其业务活动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规风险管理,防范潜在的风险。
4. 风险准备金监管监管部门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确保在出现风险时能够及时垫付,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5. 信息披露监管监管部门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强信息披露,向公众公示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风险状况等信息,提高透明度,方便监管部门和用户对其进行监督和自我保护。
三、建议1. 完善风险防范体系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信息安全体系、风险监测体系和风险处置体系,确保用户信息安全和交易安全。
第三方支付风险控制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应运而生。
第三方支付是指在电子商务企业与银行之间建立一个中立的支付平台,为网上购物提供资金划拨渠道和服务的企业。
在交易中,第三方平台充当了卖家与买家的中介,在交易转接的同时充当了信用中介的作用,便捷的解决了虚拟交易中买卖双方的信用风险问题。
但是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用以及对沉淀资金运作酝酿了更大的潜在风险,所以有关该方面的管理措施等研究也吸引了学者们的关注。
在国内,现在最迫切的问题就是缺少管理机制与框架,刚刚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纳入央行的管理范围。
所以在风险防范等方面较为被动。
而在北美地区。
由于电子商务发展较早,所以在该方面的监管以及研究都比较成熟,很多方面值得国内的研究者借鉴。
二、我国网络非银行支付概况1.第三方支付发展概况近年,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其经营范围在不断的拓展,业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平台框架也在不断变化,从支付网关到支付平台,从大量吸收资金、到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在网上充当了部分银行的角色,具有银行的部分职能,尽管还存在着诸如安全性、可靠性等问题,但第三方支付系统确实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截至2010年6月底,中國网民规模达到4.2亿。
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多,互联网应用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其中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
由于网络购物增长拉动作用和第三方支付的支持范围不断拓展,我国网络支付的使用率为30.5%,用户规模达12810万,半年增长36.2%,仍然是用户增速最快的网络应用。
第三方网上支付的蓬勃发展,已涉及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社会公众,并形成巨大的资金规模,但其在法律、资金、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也逐渐凸显,并引起了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
第三方支付的金融风险及其监管一、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金融风险1. 用户信息安全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用户在注册时提供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用于身份验证和交易使用。
由于技术原因或者管理疏忽,用户信息安全可能会受到侵犯。
一旦用户信息泄露,可能导致个人财产受损和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
2. 支付交易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支付工具,一旦发生技术故障或者操作失误,可能导致支付交易失败或者资金丢失。
尤其是在大额交易时,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财务纠纷。
3. 资金结算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资金的中转和结算方,一旦出现资金链条断裂或者流动性风险,可能导致用户资金无法及时到账或者资金链条中断,从而影响正常的资金流动和结算。
4. 信用风险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可能存在资金闲置、透支经营等信用风险,一旦运营不善或者出现资金紧张,可能导致无法按时履行支付承诺,影响用户权益。
二、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体系建设1. 完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当针对第三方支付的特点,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第三方支付的经营范围、资金监管要求、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的规定,以规范行业发展,保护用户权益。
2. 强化资金监管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第三方支付的资金监管体系,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存管、资金清算、风险准备金等方面的监管力度,规范其资金运作,防范业务风险。
3. 加强信息安全监管监管部门应当督促第三方支付平台加强用户信息安全保护,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机制,加强技术安全防范,预防用户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
4. 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监管部门应当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质审查和业务监管,筛选出具有良好信誉和合规经营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严格落实业务许可和备案制度。
5.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监管部门应当要求第三方支付平台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业务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
6. 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对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审计监督,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行业整体风险防范能力。
第三方支付分析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但由于信用问题,它却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而第三方支付为网上支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实现途径。
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较好的突破网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有利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引导网络消费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引言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商品交易的重要模式。
作为中间环节的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流程中交易双方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由于电子商务中的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不是面对面进行的,而且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分离的,这种没有信用保证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商家不愿先发货,怕货发出后不能收回货款;消费者不愿先支付,担心支付后拿不到商品或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博弈的最终结果是双方都不愿意先冒险,网上购物无法进行。
第三方支付平台正是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个公共的、可以信任的中介,它满足了电子商务中商家和消费者对信誉和安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电子交易中欺诈行为的发生,消除了人们对于网上交易的疑虑。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定义第三方支付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资金“中间平台”,是在银行监管下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
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作为网络交易的监督人和主要支付渠道,第三方支付平台给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支付手段和可靠的服务保证。
相对于其它的资金支付结算方式,第三方支付可以比较有效地保障了货物质量、交易诚信、退换要求等环节,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都可以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
在不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易的电子商务形式中,第三方支付为保证交易成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因此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也发展迅猛。
2001年我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市场支付规模是1.6亿元人民币,2004年增长到23亿元,2007年第二季度<优麦电子商务论文>已达140亿元,目前活跃在网上支付市场的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有支付宝、首信易支付、腾讯财富通、环迅、网银在线、云网、上海快钱、Yeepay,汇付天下等五十余家。
我国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风险问题与监管建议作者:赵翠苹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第01期[摘要] 第三方支付连接着互联网交易中间的信息流和物流,是互联网交易发展的基石。
但是作为新兴事物,在发展前进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就其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监管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风险;监管[中图分类号] F8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1- 0168- 02金融领域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收益与风险共存,如何在收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将风险控制到最小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第三方支付在我国支付模式中已经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新兴事物,虽然相对其他互联网金融模式比较成熟,风险也相对减小或者有所改变,但法律监管方面以及平台自身运营仍存在不足,下面就第三方支付面对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
1 第三方支付存在的主要风险1.1 主要风险体现为技术风险随着我国第三支付的逐渐发展,其模式和规则逐渐为大众所熟悉,但是技术的日益创新却带来了风险,比如条形码支付、二维码支付等。
以二维码为例,首先它达不到足够的安全屏障;其次二维码识别不出恶意的网址,识别能力有限,给犯罪分子带来可乘之机;最后如果手机感染病毒或者丢失,那么密码和信息就会泄露,从而造成多方受损,安全得不到保障。
1.2 信用卡套现风险反方向转移,由线上向线下蔓延2009年国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虽然国家对信用卡套现加强管理和风险监督,但是在2014年6月网易财经正式发布的《中国信用卡报告》中显示,国家在抽样的30 365名消费者当中21.29%的人表示他们有过信用卡套现行为。
信用卡套现行为已经发生方向转变,开始从线上转到线下。
1.3 流动性风险也逐渐被广泛关注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必须经过银监会的批准才能从事。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与控制研究——以支付宝为例摘要随着互联网全面化覆盖以及IT技术革新,线上支付日渐普及,第三方支付平台也随之出现,如何保证该连接关系的安全稳定成为了成为了第三方支付行业能够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
支付宝公司是全球第三方支付平台中规模最大的企业,具备一定的典型性。
故而本文以支付宝为例对第三方支付的风险与控制问题进行探究。
文章在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其次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支付宝的发展情况;再次对支付宝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其他风险;接着对国内外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探究,从中得出第三方支付风险与控制的启示;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控制和监管的措施。
以期为支付宝风控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对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控制;监管措施AbstractWith the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the Internet and IT technology innovation, online pay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and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s have emerged. How to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onnection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a priority for third-party payment industry to be able to develop steadily. . Alipay is the largest company in the world's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and has certain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akes Alipay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s and control issues of third-party paymen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related theories in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ird-party payment in China and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lipay. It again analyzes the risks faced by Alipay. Including credit risk, operational risk, market risk and other risks; followed by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third-party payment supervis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third-party payment risk and control; and finally proposing the completion of third-party payment in China. Risk control and regulatory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Alipay's risk control work, it also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role for other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s.Key words:Payment Platform; Risk Control; Regulatory Measure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第一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1.3.1 国外研究现状 (1)1.2.3 国内研究现状 (3)1.4 相关概念及理论 (4)1.4.1 第三方支付的概念及运行模式 (4)1.4.2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内部控制理论 (5)第二章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6)2.1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 (6)2.1.1 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 (6)2.1.2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现状 (6)2.1.2 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存在的问题 (7)2.2 支付宝现状 (7)2.2.1 支付宝简介及发展历程 (7)2.2.2 支付宝模式 (8)第三章支付宝面临的风险分析 (9)3.1 信用风险 (9)3.1.1 交易双方 (9)3.1.2 第三方支付平台 (9)3.2 操作风险 (9)3.2.1 洗钱 (9)3.2.2 信用卡套现 (10)3.3 市场风险 (10)3.3.1 行业竞争 (10)3.3.2 消费者隐私泄露 (11)3.3.3 资金滞留 (11)第四章国内外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3)4.1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的现状 (13)4.1.1 国外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的现状 (13)4.1.2 国内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的现状 (13)4.2 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4)4.2.1 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存在的问题 (14)4.2.2 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存在问题的成因 (14)第五章我国第三方支付风险控制 (15)5.1我国第三方支付内部风险控制 (15)5.1.1 健全第三方支付平台内部信用体系 (15)5.1.2 以高科技为依托,加强安全教育 (15)5.1.3 完善滞留资金及利息的运用 (16)5.2 我国第三方支付外部风险控制 (16)5.2.1 提升法律层次,使第三方支付监管有法可依 (16)5.2.2 联合国家信用机关建立健全信用评级制度 (17)5.2.3 以政府为主导落实反洗钱套现工作,强化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17结语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4G时代进入鼎盛时期,促使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熟悉并使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在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商品面前崭露头角。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随着互联网应用不断融入生活,越来越多的生活服务信息被放到互联网上,生活服务网上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而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同时也给第三方网上支付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和风险。
所以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并通过一定的调查,最后结合支付宝的目前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总结出了促使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更好发展的一些对策和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网上支付风险支付宝The third party online payment risk and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Pay treasure as an example[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nternet application continuously into the life, more and more life information services were put on the Internet,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on-line third party payment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and the safety problem of computer network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third party online payment brings great threat and risk. So this article by reading lots of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through some survey, finally, pay treasure 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our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discussed, finally summed up our country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better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and measure, hope the research to our country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development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word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payment risk pay treasure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问题和对策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支付方式,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
然而,随着行业的迅速扩张和竞争加剧,我国第三方支付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问题分析1. 安全风险问题随着第三方支付规模不断扩大,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
诸如账户被盗、交易纠纷等问题频频出现,给用户带来了巨大损失,并严重影响了用户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任度。
2. 数据隐私保护不足在进行交易过程中,用户需要提供个人敏感信息给第三方支付平台。
然而,在数据保护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用户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或滥用。
3. 收费过高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提高交易手续费来获取更高的利润,给用户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4. 服务质量不稳定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服务质量上难以保持稳定。
交易延迟、支付失败等问题频发,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5. 监管缺失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手段和手段相对滞后。
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可能导致市场乱象和风险增加。
三、对策提出1. 加强安全风险防控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加强安全技术研发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完善用户身份验证机制和交易风险评估体系。
同时,建立健全交易纠纷解决机制,提高用户维权能力。
2. 加强数据隐私保护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措施,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保护。
同时,在信息收集过程中明确告知用户数据使用目的,并征得明确同意。
3. 合理收费机制第三方支付平台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成本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避免过高的交易手续费对用户造成负担。
同时,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套餐,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4. 提升服务质量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易处理能力和稳定性。
浅谈中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对策作者:夏甜甜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05期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形成了新型的金融业态,年度交易规模达到万亿级别。
这对金融市场稳定、国家监管立法完善程度、信息技术安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市场交易集中程度过高、大量客户资金存在金融隐患、严监管下冒出的新问题等风险,第三方支付行业,既需要完善的监管制度,以保障企业的合规性,同时也需要不断开拓创新研发,走出自己的长远发展之路。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风险;金融自1998年第一家第三方支付企业成立,截至2019年初,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已经拥有了20年的发展历史。
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势头迅猛,第三方支付作为支撑产品和交易体系的重要通道,已经形成了一种金融业态。
然而,虽然拥有使百姓消费更加便捷、提升金融流转速度等诸多益处,第三方支付也同样面临着不少风险,这为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增添了不稳定的因素。
一、第三方支付的业务现状(一)业务规模高速增长从中国第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诞生至今,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付方式,也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的产业形态。
根据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3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第3季度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综合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549446.1亿元人民币。
(二)业务模式发展多元化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第三方支付作为新金融基础设施之一,已经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当前,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业务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在线支付业务,主营这类业务的企业包括支付宝、腾讯金融等互联网支付企业。
第二种,行业方案解决服务,这类业务的经营企业包括快钱、易宝等金融服务企业。
第三种,信用、融资等中介服务,这类业务以拉卡拉等企业为代表,基于企业的资本实力和信用保障,与国内外银行签约合作,为银行卡持卡人提供多种服务。
第三方支付的金融风险及其监管随着互联网及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成为了人们日常支付的重要方式,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
本文将从第三方支付的定义及发展、存在的金融风险及其监管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第三方支付的定义及发展第三方支付是指其本身不参与实际的货物或服务的交换,而是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一种金融业务形式。
相较于传统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更快、更便捷,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的一大特点。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普及,第三方支付市场不断扩大。
截至2020年底,我国第三方支付用户规模已达8.04亿,交易规模超过319.2万亿元,占比超过60%。
二、存在的金融风险1.信用风险: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中介服务商,其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承诺方面,即支付机构不能履行其承诺或义务;二是信息披露方面,即支付机构恶意隐瞒或误导客户。
例如,虚构了外汇交易平台,向投资者大量吸收资金,最终携款潜逃。
2.运营风险:由于支付机构规模较小、社会信誉度不高、管理能力相对不足,其容易受到恶意攻击、内部操作失误、系统故障、技术问题等运营风险的影响,导致客户资金损失和系统服务中断等问题。
3.合规风险:监管要求失守,主要是指支付机构不符合监管标准和规定。
例如,虚构资产规模,出资主体不符合有关规定;大规模开展非法网络借贷业务等。
目前,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监管主要分为两个角度,一是从监管机构的角度对支付机构进行严格的监管;二是从支付机构自身角度关注风险管理。
1.监管机构的角度(1)强化监管:加强支付机构的准入条件,加强信息披露制度,一旦出现违规问题,将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严厉打击涉嫌犯罪行为。
(2)完善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根据市场发展和风险情况,完善行业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提高监管的标准和透明度。
(3)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提高消费者对支付机构的信任度,建立支付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
2.支付机构角度(1)客户资金风险的管理:支付机构应当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做好客户资金的归集、托管和结算管理,避免因内部操作失误或受到外部攻击等导致客户资金损失问题。
本科学年论文浅谈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监管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论文提交日期:二Ο一七年月浅谈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监管——以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第三方支付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日渐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之下,第三方支付在电子支付领域内的逐渐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其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文章主要探析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监管问题,并以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文章首先概述了相关概念及理论,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重点对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模式进行了分析;再次对财付通面临的风险及成因进行具体分析,财付通面临的主要风险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市场风险,产生这些风险的可能原因为法律法规较为滞后、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以及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不健全;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以及加强行业监管完善进入退出机制的意见与建议。
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完善财付通的监管,降低其风险,同时促进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风险;监管;财付通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third—party payment gradually into the people's vision and increasing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especially in the industry chain under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ird—party payment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payment gradually dominated , But because of China's third—party payment market is not perfect and other reasons, resulting in its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The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risk and supervision of the payment of third party payment in our country, and makes a concrete analysis with the example of TenPay Technology Co., Ltd. The article first summarizes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ies, and lay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research.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in our country, and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the mode of the financial payment technology limited company. The risk of financial crisis, the operational risk and the market risk,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hese risks are lagging behin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imperfect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the market. Access and exit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Finally, these issues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improvemen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strengthen internal control and strengthen the industry supervision and improve the exit mechanism and advice.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will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of Tepsi, reduce its risk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rd party payment industry in China.Key words:Third party payment; risk; supervision;Tenpay目录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第三方支付定义、流程····································1 二: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现状·······································1 三: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 3。1:法律不完善问题········································1 3.2:交易不安全问题········································2 3。3:虚拟账户滞留资金导致的风险····························2 3.4:道德风险··············································2 3。5:反洗钱风险············································2 3。6:风险控制问题··········································2 3。7:竞争同质化············································2 四: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3 4.1:明确法律的定位········································3 4.2:提高网络安全技术······································3 4。3:加强滞留资金的监管····································3 4。4:加强管理监督··········································3 4。5:加大监控范围··········································3 4。6:加强业务监管··········································3 4。7:促进公平竞争的电子支付环境····························3 五:参考文献················································4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精神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网络的发展为这样的要求提供了实现的机会,电子商务活动的日渐增多. 但网上支付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第三方支付是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而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支付平台,是网络支付的一个分支。但是,第三方支付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不少社会问题。 文章简要阐述了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现阶段第三方支付市场迎来了符合互联网规律的发展速度,也快速培养起中国网民的使用习惯,使得互联网支付工具逐步成为中国网民的基础互联网应用,但同时提出,这个市场的长远发展有一定隐患,短期盈利能力下降,中小第三方支付厂商生存前景堪忧,用户和商户权益难以有效保证,中国第三支付市场也将面临盘整. 本文最后就第三方支付存正在的问题给出了几点对策。
第三方支付风险及审计建议分析摘要:我国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使社会公众普遍习惯并依赖于线上支付与扫码支付,第三方支付也作为主要支付方式存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二维码被盗刷、公开信息被泄露、支付安全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不仅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也将受到持续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由电子商务带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风险,研究相关审计过程的重点,提出有效的审计监督方法。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金融风险;审计监督一、引言由于第三方支付的信用风险及其资金的特殊性,支付风险、信息泄漏风险、资金风险、洗钱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也普遍存在,常规监管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因此,防范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金融风险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监管,也需要公司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发挥其应有作用。
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如何提升自身对于支付风险的掌控和把握,进而防止内部资料的泄露和相关违规违法现象的出现,不单单要采取全面的内部管理方法,更离不开监管和审计的控制。
二、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第三方支付”的表面含义为一种独立于主体与客体即第一人与第二人之外以第三人的形式存在且具有支付功能的事物,一些支付平台通过联网促进买卖双方的交易,这些支付平台通常是独立的机构,他们的信用保障良好并且实力强大稳定。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界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指出“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是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下列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如图1所示。
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媒介连接了交易双方及传统金融机构,以其自身为信用获取方和承载方,打开了双方的直接资金渠道,并且通过避免所有业务必须经过银行的单一渠道,有效降低了金融市场中支付过程的成本。
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金融服务行业的一股新兴力量,不仅有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改善银行服务功能、提高市场交易效率,也在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完善现代金融功能、充实现代金融内涵等方面发挥了独一无二的作用。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风险控制及监管研究第一章:引言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这样更加方便快捷。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风险,因此,如何有效控制风险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重要议题。
为此,本文将分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风险控制及监管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第二章: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的类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内部风险是指由于平台本身的管理不善,导致资金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
例如,平台管理人员的不当操作,以及平台系统本身的技术缺陷等。
外部风险则是指因为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如政策,市场等变化而导致的风险。
第三章: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控制的措施为了控制内部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采取一系列管控措施。
首先,应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审核管理人员的权限,并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其次,需要不断提升平台的技术水平,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和风险检测等方面的应对。
同时,建设完善的业务流程也是关键所在,提高服务质量,防范风险。
为了防范外部风险,平台应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并关注政策变化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提前作出应对措施。
第四章: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研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
监管机构应该制定系列监管政策,包括资本准备金、准入门槛、支付风险准备金制度、核查资金来源等。
这些政策可以有效地保护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和投资者的权益,降低风险,保护金融稳定。
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五章:结论第三方支付平台已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断面临安全风险。
针对这个问题,平台应该采取一系列管控措施,如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提高技术水平和完善业务流程等。
监管机构也应该积极制定和实施监管政策,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确保平台的顺利运营,同时保护投资者和用户的权益。
文献综述、外文文献 题 目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管控 姓 名 袁 杰 学 号 00136 学 院 会 计 学 院 专 业 会计学 指导教师 杨武岐 教授 2010年12月27日 中文文献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管控研究文献综述
一、第三方的概念 所谓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 随着我国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制度的不断出台,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征。在第三方支付研究领域比较认同的一种观点就是,把第三方的发展阶段作为分界点。第一个阶段是在2003之前,主要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开始出现;第二个阶段是从2003年12月年2005年8月,这个阶段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大力发展的阶段,这相阶段由于第三方的出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2010年第49号)说明了第三方可以进行支付服务;;第三个阶段是从2005年8月至今,以2005年8月28日以国家标准《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服务及其等级划分规范B2B\B2C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实施为界。在此阶段主要是规范第三方市场,此后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准许规定,严格限制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业务准入条件,只有持有牌照才能进行相关业务。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界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最近二三十年才真正把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课题来考察。随着1970-1980年西方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相继完成,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担保等非利率因素日益被重视并广泛使用,从而为担保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现实背景。而这一时期,随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网上交易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引起了一些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深入研究第三方支付问题,涌现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基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第三方支付的理论体系。国外第三方支付主要研究的是第三方支付对用户安全的保护,而且经过很多年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金融领域最活跃、最成功的重要分支之一。国外的第三方支付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是从法律风险、经营管理风险、信息管理风险方面来探讨的。现代经济学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出现了风险转嫁理论、逆向选择理论、道德风险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等相关的第三方支付风险理论。在英法美等国家,很早就对公司对第三方支付予以关注,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研究成果亦较多,相应的法律法规也较完善。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关于第三方支付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三方平台不完善对用户产生的风险,以及公司治理因素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关于理论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曾得出过以下结论:
王是和李揩乐. 《我国网络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及风险探析》从第三方的发展过程来说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忽略的一些因素,和产生的一些后果,文章指出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借鉴国外的一些表面的方面,并没有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而且中国拥有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市场,在这个大市长的背景下,我国法律方面的监控就要加强。
郭俊华. 《第三方支付发展与网上银行关系的分析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7,4.作者说明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地位和他们和银行的区别很相同之处,文章中说明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依附性,他必段依靠银行系统才能进行第三方支付结算业务,而且第三方平台的代管资金也是必需交存于银行系统的,第三方没有对资金独立权力,因为他们毕竟不是银行,只是一种从事支付业务的支付结算机构。
黄长宇和赵颖. 《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分及问题探索》文章中指出了第三方的运营模式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盈利方式和性质做了一些分析,他们从第三方支付的盈利压力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的角度出来,说明了第三方面临的盈利压力而导致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可能产生的法律方面的风险问题,以及指出了我国对于这些方面的监控缺失,文章中分析了,在2005年第三方平台快速发展的时候,由于第三方市场都是一些有背景和管理完善的大公司进行这方面的交易服务,所以整个第三方市场相对而言是比较规范的,第三方机构平台也是盈利和丰厚的,但是由于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准入没有规范的限制,从而导致第三方市场的市场极速不规范的扩大,但是由于市场的不断被刮分,第三方平台之前就存在了竞争,而且由于很多机构并不是规范所以导致竞争无序。
明郑莉. 《网上商户B2C系统及其安全机制文章中指出了很多案例》都是说明了由于网上交易不规范导致的用户的权益受损,他指出了用户权益受损的原因和并指出了相关网站上缺乏的安全措施,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构建的不久,加之由于第三方市场不够规范,内部控制不太严密,相关的部门没有建立起来,而且对于网络安全方面的重视度不够,相关的网络平台的维护部门没有建立或者是由于平台维护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够,不能很好的保护用户的资金财产安全,从而导致用户的权益受损。 黄益. 《我国网上支付现状及对策》作者的这篇文章中指出了我国网上支付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他指出了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并说明了产生这些法律风险的原因,由于第三方平台的盈利压力加上第三方市场的不规范,导致很多第三方平台,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他们采用一些违法的手段,存在一些第三方企业,进行一些洗钱,并参加一些网络赌球项目,针对这些现象,作者提出来了要加强外部监管的一些措施。
盛世豪.《试论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与改革取向》文章中说明了我国第三方市场的不规范,导致我们第三方市场的恶性竞争,第三方的盈利率偏低,针对上面所提到的这个问题,作者提出来了要加强市场准入的一些措施,文章中提出了要加大市场进入门槛,比如说注册资金和流动资金的要求等相关措施,这些措施的如果措施施行后,在规范市场方面将会产生很大的力度,对健全我国第三方市场有很大的帮助。
罗莉娅和武建锋.《我国电子支付的现状及法律对策》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来了详细分析了我国第三方支付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经营管理风险、信息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对我国第三方市场的健全和用户的资金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者分别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提出了解决上面这些风险的措施。分别从资金的安全管理、支付流程的设计和售后维权的管理方面来加强管理,并从内部加强管理方面和加强平台系统安全性管理方面提出一些解决主案。
纵观上述文献,不难看出,近几年涌现出大量的关于第三方支付风险的研究,说明学术界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其中,绝大部分研究是从某一现象上第三方支付的特征、风险以及成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很多治理建议和对策,对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宽阔的思考空间。但是,以上文献大部分使用的是一些理论分析,由于第三方却步的比较晚所以暴露的种种的缺陷会在今后的日子里逐步暴露出来。所以上面所提到的风险和解决方案只能说是针对已经出现和对将会出现的部分风险做的一些工作,而且风险是不断发展和改变的,所以我们不仅要管理已出现的风险,而且更要加强风险评估,让风险消于无形。 外文文献
View of Law of e-commerce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E-commerce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as a safe, fast, convenient on-line payment, opened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mmerce. As a major e-commerce related industries, which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However, because of China's regulatory system is imperfect,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is very weak,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risks also will be exposed. Of these questions, most of them legal issues or rely on the Law to be addressed.
1 define E-commerce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is the buyer and the seller in the transaction of funds during the "middle platform" is a transaction in the bank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both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an independent body. Through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a transaction, the buyer purchase goods, use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offers the accounts paid by a third party to inform the seller the purchase price to arrive for delivery; the buyer inspect the item, th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selling home, third-party sellers account and then transfer the funds.
2 the main qualification of th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main qualifications, in fact, that is, third-party online payment service e-commerce legal nature of the problem, while this issue is also related to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the service scope. Because only determined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main body,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scope of their business. Third-party payment services, for example, in essence, it belongs to the financial services of the clearing and settlement business, China's "Commercial Bank Law" which provides that only licensed commercial banks can engage in the business. According to a rough estimate, China's current offer online third-party payment service providers had no less than 100, most of them are IT companies and other non-financial institutions. Some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get rid of "illegal operations" of the dilemma, but to take to fight the policy of "edge ball" approach, most of the domestic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positioned itself to provide users with the network pay the collection of "intermediate." There are similar problems, due to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buyers and sellers for the goods delayed delivery, extens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liquidation, resulting in the precipit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platform resources. These deposits of funds of funds availabl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nature of savings, which is also the "Commercial Bank Law" under the bank franchise business. This issue has also produced a user funds in the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the interest generated by the accounts of who owns all of the legal issues. Therefore, it can be seen,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already has some features of the bank, but it has not been corresponding with the bank supervision, which in fact means that a legal breakthr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