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04 MB
- 文档页数:36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热点聚焦练]热点一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014年10月3日晚,2014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在北京进行。
第一届听写大会是为了让观众亲近文字本身,那么第二届的口号“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则更注重文字背后的价值。
回答1~3题。
1.该节目的总导演说:“汉字的书写能力是百年大计,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基础之一。
”人们热议汉字,是因为()①汉字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无可替代②汉字书写在信息化时代受到一定冲击③汉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④汉字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③错误;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④错误;①②均属于人们热议汉字的原因,故选A。
2.专家表示,中国汉字文化和流行歌曲演唱相比,自有其更加深厚、动人的魅力,央视热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戏剧性、观赏性极强,同样具有流行性,创新的节目形式引发的高收视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取得高收视率()①是因为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是因为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引发观众强烈的文化认同③说明了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是流行、通俗的文化形式④说明了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选C。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①错误。
无论经典还是流行,高雅还是通俗,只要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就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③错误。
②④符合题意。
3.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在给汉字的书写、传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提笔忘字”“写字不规范”等问题,对汉字的书写和传承提出了挑战,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和担忧的。
之所以令人痛心和担忧,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选B。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明晰题型提升能力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3山西师大附中模拟)粤语是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带来的中州雅韵与南越土著居民俚语交融而形成的方言,是我国众多方言中最简练的一种,表达相同的意思,吴方言要40秒,粤语只要15秒。
粤语的形成说明( )①粤语源远流长②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③文化在传播中创新④中华文化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D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文化创新。
从材料可以看出,粤语产生于古代,①符合题意;中原人口南迁带来的中州雅韵与南越土著居民俚语交融而形成的粤语更为简练,体现了③;材料没有提及文字,②与材料无关;④混淆了中华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
2.中国书法的奥秘在于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
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了它的独特性,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人生的艺术写照。
材料说明( )①中国书法、中国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组成部分④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B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汉字,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不是中华文化特有的,①③不符合题意且说法错误,排除有①③的选项即可。
3.(2013泉州质检)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
可见,茶文化( )A.为中华文化所特有B.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源于传统思想的深厚底蕴解析:C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说明了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体现了中华茶文化的独特性,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