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DC-DC电子电路毕业设计

单片机DC-DC电子电路毕业设计

单片机DC-DC电子电路毕业设计
单片机DC-DC电子电路毕业设计

第一章设计概况

1.1相关信息

随着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电子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电子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使电源向轻、薄、小和高效率方向发展。

电子电源是对公用电网或某种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并向各种用电负载提供优质电能的供电设备。它可分为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两种,其中,开关电源分为AC /AC电源、DC/DC电源、AC/DC电源和DC/AC电源。目前我国通信、家用电器等领域所使用的电源普遍是开关电源。DC/DC变换器现已实现模块化,且设计技术及生产工艺在国内外均已成熟化和标准化,并已得到用户的认可。

开关电源SPS(Switching Power Supply)被誉为是高效节能电源,他代表着稳定电源的发展方向,现已成为稳定电源的主流产品。开关电源内部关键元器件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本身消耗的能量很低,电源效率可达80%——90%,比普通线性电源效率提高了近一倍。开关电源亦称无工频变压器的电源,它是利用体积很小的变压器来实现电压变换及电网隔离的,不仅能去掉笨重的工频变压器,还可采用体积较小的滤波元件和散热器,这就是为研究和开发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体积小、重量轻的开关电源奠定了基础。

开关电源时采用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开关元件,通过周期性地控制开关元件的通判时间和通判的频率来调整或维护输出电压恒定的装置。开关电源的输入可以是直流也可以是交流。电源是所有电器设备必不可少的动力源,只要用电就离不开电源。标志电源特性的参数有功率、电压、频率、噪声、及带负载时参数的变化等,涉及线性反馈、数字控制、变频调节、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移项谐振、功率因数校正、驱动保护、传感采样、滤波、电磁兼容等技术。在同一参数要求下,又有体积、重量、形态、效率、可靠性等指标,因此电源的种类很多。

1.1.1开关电源的构成和发展方向

开关电源的构成框图如图1—1所示,由输入电路、功率变换电路、输出电路和控制电路几部分组成。输入电路包括线路滤波器、浪涌电流抑制电路及整流电路。功率变换电路时电源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开关电路及变压器组成。开关电路的驱动方式分为自激式和它激式两种;功率变换电路分为非隔离式、隔离式和

谐振式等;开关变压器因是高频工作,其铁心通常采用铁氧体磁芯或非晶合金磁芯;开关晶体管采用开关速度高、导通和关断时间短的元件,最典型的功率开关管有功率晶体管(GTR)、功率场效应管(MOSFET)和绝缘柵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开关元件的导通控制分为脉宽调制、脉频调制、脉频和脉宽混合调制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脉宽调制方式(PWM)。控制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向驱动电路提供矩形脉冲列,控制脉冲的宽度,从而达到改变输出电压的目的。输出电路是将高频变压器二次绕组输出的方波电压调整成单向脉动直流,并将其平滑滤波成设计要求的低纹波直流电压。

图1-1开关电源构成框图

高频化、、小型化、、模块化、数字化、信息化及绿色电源开关是开关电源的发展方向。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各种应用系统(如逆变焊机、通信电源、高频加热电源、激光器电源、电力操作电源等)中,开关电源技术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对于大型电解电镀电源,传统的装置非常庞大而笨重,如果采用高频开关电源,其体积和重量都会大幅度下降,而且可提高电源效率、节省材料、、降低成本。(1)高频化

高频化是小型化和模块化的基础。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电器产品的变压器、、电感和电容的体积和重量与供电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由于功率电子器件

工作频率上限的逐步提高,目前开关频率达到数兆赫的开关电源已有使用,从节能、节约原材料方面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2)模块化

模块化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功率器件的模块化,其二是指电源单元的模块化。模块化的目的不仅在使用方便、缩小整体提及,更重要的是取消传统连线,把计生参数降到最小,从而把器件承受的电应力降至最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另外,大功率的开关电源,一般采用多个独立的模块单元并联工作,并采用军流技术,所有模块共同分担夫在电流,一旦其中某个式小,其他模块在平均分担夫在电流。这样,不但提高了功率电容,而且通过增加功率很小的(相对整个系统来说)冗余电源模块,极大地提高系统的模块可靠性,即使出现单模块故障,也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为故障模块的修复提供充分的时间。

(3)数字化

在传统功率电子技术中,控制部分是按模拟信号来设计和工作的。但是现在数字信号、数字电路的优势变得越来越突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日趋完善成熟,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便于计算机处理、、控制,能够避免模拟信号的即便失真,减少杂散信号的干扰(提高抗干扰的能力),便于软件的调试和遥感、遥测、遥调,也便于自诊断、容错等技术的植入。所以在20世纪80~90年代,对于各类电路和系统的设计来说,模拟技术还是大有用武之地,诸如印制电路板的布图、电磁兼容(EMC)以及功率因数修正(PFC)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模拟技术的知识,但是对于智能化的开关电源,在用计算机控制时,就离不开数字化技术了。

(4)绿色化

电源系统的绿色化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显著节点,这意味着发电容的降低,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其次这些电源不能(或少)对电网产生污染。事实上许多功率电子用电设备,往往就是对电网的污染源,如向电网注入高次谐波电流,使得供电系统总功率印数下降。20世纪末,各种有源滤波器和有源补偿器的诞生,有了多种修正功率因数的方法。这些为21世纪批量生产各种绿色开关电源产品奠定了基础。

1.1.2开关电源的技术动向

(1)低待机损耗电源

电视机、VCD等家用电器及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在没有使用时,并不是完全切断电源。实际上,从AC插头接通的一刻起,他们就不停的在消耗电能,这就产生了待机损耗问题。一台电器设备的待机损耗一般只有几瓦,但大量的电器设备24小时不间断的通电,这个综合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据统计,一台传真机所消耗的功率中有98%时代即损耗。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凸现的今天,消减待机损耗更是电源研究者们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调查发现,开关电源处于待机状态时,损耗主要是开关损耗、铁心损耗、IC的损耗、辅助电源的损耗等。削减待机损耗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开关损耗与电源的工作频率成正比,因此可以设法在党电源输出功率变小乃至进入待机状态时,使电源的工作频率降低。现在已有一些集成电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如富士电机的控制ICFA3641)。输出夫在变小,IC使其内部振荡器的频率现行下降,结果降低了工作频率。另外,当电源处于待机状态时,使之自动进入间歇振荡控制模式,也可以减小开关损耗。在元器件选用时,还应尽量用功耗较小的IC,即驱动功率较小的开关管。

(2)高次谐波电流的抑制

一般的开关电源都为电容输入型,这种输入电路波形成脉冲状,在这种脉冲的电流里面,除了50HZ基波分量外,还含有100Hz、150Hz、200Hz、250Hz等高次谐波电流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高次谐波电流并没有被电源所转化,而是全部被返回到电网中,造成音响设备、电话网的噪音。大量的高次谐波电流使商用正弦电压的波峰处于凹陷,由此影响其它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可以说,高次谐波电流在某种意义上与汽车尾气、工厂污水一样也是一种环境污染。限制高次谐波电路,将输入电流校正为正弦波,又很多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3)谐振技术

为了使电源小型化,必须实现高频化。但是开关频率的提高使得开关损耗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噪声的增加。减少开关损耗的途径是实现开关管的软开关,写真电源利用L、C的谐振周期,当电源或电压经过正弦振荡下降到零时,关闭或开启开关管。前者称为零电流开关(ZCS),后者称为零电压开关(ZVS),他们可以解决上述矛盾。利用谐振技术,电源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且大大地降低了电磁干扰,工作频率可以提高几兆赫,体积可以做到很小。随

着专用控制IC的开发,利用谐振技术的软开关电源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4)实现低电压大电流

一些计算机制造商常常学要诸如3.3V/40A,1.8V/50A,1.2V/60A输入的DC-DC变换器,并要求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快速的负载瞬变响应速度。如何根据这些要求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呢?输出电压的降低,低的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功耗在输入功率中所占的比重升高,导致转换效率的降低。如输出为 3.3V/40A 的DC-DC变换器,假设输出侧为两个正向压降为0.55V的整流二极管,则二极管的功耗就可达22W。如果采用同步整流技术,用低导通电阻的场效应管代替整流二极管,若两个场效应管的导通电阻为4毫安,那么他的功率损耗就可以降低至4W~6W。若每只整流二极管处都采用两个场效应管并联来替代,则功耗可进一步降低至2W~3W。理论上,采用多个场效应管并联,可以使功耗趋向于零。多相PWM控制与传统的单相PWM控制相比,增加了一个或多个变换通道,而且每个变换器的相位相对间隔360度/n(n为相数)。这样使得功率分配在各通道中,提高了热性能。各个通道的输入、输出电流相互叠加,减小了波纹。降低了电磁干扰,而且可以采用更小型得输出电感和滤波电容,提高了负载的瞬变响应速度。

1.2开关电源的分类

1.2.1按负载前连接方式分类

开关电源中开关管与负载串联连接称为串联型开关电源,开关管与负载并联连接称为并联型开关电源。串连型开关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开关调整管及整流二极管与电网直接相连,因电网隔离性差,整机地板带电,一般称为热板,这样不便于外界接口,如音频插口等。并联型自激式开关电源,其输出端与电网有高频变压器进行电的隔离。因此机板上除了与开关变压器初级相连的开关电源部分外,其余均不带电,称为冷板。其安全性好,也容易与外界接口,通过开关变压器的次级可以做到多路电压输出。

1.2.2按稳压控制方式分类

开关电源的调节稳压是通过调节功率开关管的占空比来实现的。设开关管的开关周期为T,在一个周期内,导通时间为t on ,则占空比定义为D=t on /T.

在开关电源中,改变占空比的控制方式有两种:即脉冲宽度调制(PWM)和脉

冲频率调制(PWM)。在脉冲宽度控制中,保持开关频率(开关调节周期T)不变,通过改变t on 来改变占空比D,从而达到改变输出电压的目的。即D越大,滤波后输出电压也就越大;D越小,滤波后输出的电压就越小。在频率控制方式中,保持导通时间t on不变,通过改变频率(即开关周期T)而改变占空比。

由于频率控制方式的工作频率是变化的,造成后续电路滤波器的设计比较困难,因此,目前绝大部分的开关电源均采用PWM控制。

1.2.3按激励方式分类

开关调整管的启动所需要的激励信号来自开关电源外的称为它激式,若由于自激振荡产生激励的称谓自激式。一般它激式都是出行逆程脉冲作为开关调整管导通的激励信号,部分自激式开关电源为了使震荡频率与行频率同步,也采用了行逆程脉冲作为触发电平。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采用PWM控制的自激式并联型开关电源。

1.2.4按输入电压方式分类

按输入电压方式开关电源分为AC/DC和DC/DC两大类。AC/DC变换是将交流变换为直流即整流。控电路的接线方式可分为半波电路、全波电路。按电源相数可分为单相、三相、多相。按电路工作象限又可分为一象限、二象限、三象限、四象限。DC/DC变换是将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变的直流电压,也成为直流斩渡,有Buck电路-降压斩波器,Boost电路-升压斩波器,Cuk电路升降压斩波器。DC/DC变换器现已实现模块化,且设计技术及生产工艺在国内均已成熟和标准化,并已得到用户的认可,但AC/DC的模块化,因其自身的特性使得在模块化的进程中,遇到较为复杂的技术和工艺制造问题。

1.3开关电源的应用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功率MOSFET管技术的迅速发展,将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提高到150—200KHz ,这是的功率损耗更小,电源的效率可达90%--95% 。用高频变压器取代工频变压器可大大减小体积,降低重量;同时输出电压纹波降低到0.05% 以内,稳定度可达0.5% -1% ,抗干扰能力强而且智能化程度高。因为这些优良的特性,高功率开关电源主要应用于工业和军事上。

如粒子加速器、电磁发射、电磁推进、微波武器等脉冲功率技术涌涌领域中。

电源设备的平均功率通常在几百千瓦甚至几兆瓦以上,体积和重量只有线性电

源的几十分之一。而小功率开关电源主要用用于家电、IT等领域,如计算机、彩色电视机、程控交换机、摄像机、机顶盒、VCD、电子游戏机等电子设备上。

1.3.1通信电源

通信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通信电源的发展。变频小型化的开关电源及其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供电系统的主流。在通信领域中,通常将整流器成为一次电源,而将直流---直流(DC/DC)变化器成为二次电源。一次电源是把单相或三相交流电网变换成标称值为48V的直流电源。如在程控交换机用的一次电源中,传统的相控式稳压电源早已被高频开关电源取代,它通过MOSFET或IGBT的高频工作,开关频率一般控制在50~100KHz范围内,实现了高效率和小型化。近几年,一次电源的功率容量不断扩大,单击容量已从48V/12.5A扩大到48V/200A、48V/400A。

通信设备计算速度的不断提高。使得时钟频率不断提高,所用集成电路的种类繁多,其电源电压要求也各不相同,通常超过十种,在通信供电系统中采用高功率密度的高频DC-DC隔离电源模块,从中间母线电压(一般为48V直流)变换成所需要的各种直流电压。这样可大大减小损耗、、方便维护,且安装、增加非常方便。一般都可直接装在标准控制板上,对二次电源的要求是高功率密度。因通信容量的不断增加,通信电源容量也将不断增加。

1.3.2高频逆变式蒸馏焊机电源

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是一种高性能、高效、省材的新型焊机电源,代表了当今焊机电源的发展方向。由于IGBT大容量模块的商用化,这种电源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逆变焊机电源大都采用交流-直流-交流-直流(AC-DC-AC-DC)变换的方法。 50Hz 交流电经全桥整流变成直流,IGBT组成的PWM高频变换部分将直流电逆变程20KHz的高频矩形波,经高频变压器耦合,整流滤波后成为稳定的直流,供电弧使用。

由于焊机电源的工作条件恶劣,频繁的处于短路、燃弧、开路交替变换之中,因此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的工作可靠性成为最关键的问题,也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采用微处理器作为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相关控制器,通过对多参数、多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达到预知系统各种工作状态的目的,进而提前对系统作出调整和处理,解决了目前大功率IGBT逆变电源的可靠性。国外逆变

焊机已可做到额定焊接电流300A,负载持续率60% ,全载电压60~70V,重量29Kg。

1.3.3大功率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

大功率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广泛应用于静电除尘、木质改良、医用X光和CT机等大型设备。电压高达50~159KV,电流达到0.5A以上,功率可达100KW。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的一些公司开始采用逆变技术。将是电整流后逆变为3KHz左右的中频,然后升压。进入80年代。高频开关电源技术迅速发展。德国西门子公司采用功率晶体管做主要开关元件,将电源的开关频率提高到20 KHz 以上,并将干式变压器技术成功地应用于高频高压电源,取消了高压变压器油箱,使变压器系统的体积进一步减小。

国内对静电除尘高压直流电源进行了研制,市电经整流变为直流,采用全桥零电流开关串联谐振逆变电路逆变为高频电压,然后由高频变压器升压,最后整流为直流高压。在电阻负载条件下,输出直流电压达到55V,电流达到15mA 。

工作频率为25.6KHz 。

1.4电力操作电源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电力操作几乎全部选用相控电源,即采用可控硅整流充电设备,由于可控硅整流在纹波、效率、体积等方面不尽人意,监控系统也不够完善,尤其现在变电所逐步采用微机保护和监控,对直流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90年代之后更新换代为开关电源。

变电所中的电力操作电源保证可靠供电必不可少的,它的主要任务是为继电保护、、开关分合闸及控制等提供可靠的直流操作电源。他的性能优势直接关系到变电所的正常安全供电,进而关系到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采用高频开关后,输入电压精度高,其输出纹波系数从2%提高到0.1% ,而电源稳定、稳流精度从2% 减小到0.5% ,能够保证对蓄电池的平稳充放电,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和N+1备份方式,可根据实际负载容量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整流模块数量。当1台电源故障时,只需要将该模块推出检修,而其它模块仍可以继续运行满载保证系统充电容量的前提下,为负载的正常供电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以往的可控硅整流相控电源系统,其备件需要1个同样大小的硅整流模块,而改用高频开关后,只需被1~2个高频开关单元就可以了,减少

了备件储备成本。由于高频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大于0.9,而常规整流功率因数仅为0.7左右,对同样的负载,采用高频开关模块可节省输入功率30%。

第二章构成开关电源的电路

2.1 开关电源的整流电路

在开关电源中有两个蒸馏电路,其一是直接与市电电源连接的工频整流电路,另外一个是对变压器次级高频电压进行整流的电路。两者的电压大小、工作频率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对整流器件的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

2.1.1工频整流和滤波电路

工频整流电路一般为不可控整流电路,根据电源容量的大小,可以使单相整流,一般选用单相桥式结构,大容量的开关电源可用三相交流电源,整流电路可用三相半波和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整流电路中二极管额定电压和通态平均电流的选取与一般整流电路相同。小功率单相整流电路可用全桥或半桥整流模块。整流器件在满足额定电压和通态平均电流的前提下没有其他特殊的要求。

二极管蒸整流后的滤波电路为电容滤波,使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一般几百、几千uf 甚至更大。因为大容量的电解电容都存在着较大的等效电感,对于高频电流成分的通过有较大的阻碍作用,所以经常有一个容量较小的其他结构的电容与电解电容并联,为电流中的高频成分提供通路,改善滤波效果。现在的一些新型开关电源的工频整流电路采用高频整流这种全新的形式,有兴趣的读者可阅读有关资料。

2.1.2 半波、全波和桥式整流

输出端的整流电路是把来自高频变压器次级的电压转换为直流,所用的整流器件必须对频率的要求。整流电路的接线形式与变换器的形式有关(回扫式),此时整流电路只能用半波整流结构,因为变换器只有半个周期输出能量。

(a)单端正激 (b)单端反激

图2-1单端变换器的半波整流电路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检测电路 2、放大电路 3、滤波电路 4、整形电路 5、定时电路 6、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五、电路装配、调试与结果分析 六、设计、装配及调试中的体会 七、附录(包括整机逻辑电路图和元 器件清单)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目的

巩固和加深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并通过这一实训课程,能让学生对电子产品设计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掌握常用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非门、555定时器、计数器、译码器等)的应用。 二、设计要求 掌握整机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过的电路知识分析、解决电路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图1 红外线心率计的原理框图 红外线心率计就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手指中动脉血管的微弱波动,由计数器计算出每分钟波动的次数。但手指中的毛细血管的波动是很微弱的,因此需要一个高放大倍数且低噪声的放大器,这是红外线心率计的设计关键所在。整机电路由放大电路、整形电路、滤波电路、3位计数器电路,译码、驱动、显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检测电路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首先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把血液中波动的成分检测出来,然后通过电容器耦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如图4所示。 图4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 2.放大电路

3、滤波电路

由三脚输入信号,六脚输出信号 4、整形电路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电子秤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任务: 完成一个简单的使用数字电子秤的硬件与软件部分的设计。 设计要求: 1.利用单片机实现对所设计的电子秤的各项功能的控制。 2.电子秤能够LCD液晶显示出商品的名称、价格,重量、总价等信息。 3.电子秤具有储存几种简单商品价格的功能。 4.电子秤的测量范围要求达到5KG,测量精度要求达到0.001。 5.电子秤能够自动完成商品的价格计算。 指导教师签名: 2010 年6月16 日二、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2010 年7月3日三、成绩 验收盖章 2010 年7 月日

基于单片机的实用电子秤的设计 1 设计目的 单片机以其功能强,体积小,功耗低,易开发等很多优势被广泛应用。本 次数字电子秤的设计就是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来进行主控,再结合A/D 转换、键盘、液晶显示、复位电路和蜂鸣器报警驱动电路的知识,同时在软件 的设计过程中用到键盘扫描、液晶显示驱动、模数转换程序及汉字库的的设计, 做到对我们所学数电、模电、单片机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最终实现所设计数字 电子秤的各项功能,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学而用之”的实践目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不但要提高我们在工作中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和动 手能力,还要历练我们不畏艰难、不懂便学、有漏必补的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强化我们的社会适应力和社会竞争力,为走向社会提前试水,完善自我。 2 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本设计主要完成一个简单实用数字电子秤的硬件电路部分和软件部分的设计。硬件部分包括数据采集、最小系统板、人机交互界面三大部分。其中,数 据采集部分由压力传感器和A/D 转换部分组成;人机界面部分为键盘输入、 液晶显示。软件部分应用单片机 C 语言实现了本设计的全部控制功能。本设 计的数字电子秤要求能够显示商品的名称、价格、总量、总价等;能够自动完 成商品的价格计算;能够储存几种简单商品的价格;能够具有超重提醒功能, 一旦重量超出了自身重量的测量的范围,发出警报;同时对数字电子秤的测量 范围要达到5KG,测量精度要求达到0.001。 3 整体设计方案 整个数字电子秤电路由压力传感电路(ADC0832采样)、模数转换系统、单 片机主控制电路、LM4229显示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和4*4键盘电路6 个部

(完整版)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毕业设计

以下文档格式全部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任意修改编 辑。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电技0801 姓名肖见 学号 指导教师苗绍强 日期 2010年12月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钟。该电子钟上电或按键复位后能自动显示系统提示符“P.”,进入时钟准备状态;第一次按电子钟启动调整键,电子钟从0时0分0秒开始运行,进入时钟运行状态;再次按电子钟启动调整键,则电子钟进入时钟调整状态,此时可利用各调整键调整时间,调整结束后可按启动调整键再次进入时钟运行状态。 2.设计完成上述功能的相应的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 3.完成焊接和实物电路的调试。 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选定设计题目,查找、搜集相关资料。 第二周:了解各元器件、模块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第三周:硬件电路的设计。 第四周:相应软件设计(程序设计)。 第五周:利用相关的仿真软件测试并记录相关的数据和错误。 第六周:焊接实物电路,并且在实物电路上调试并且记录相关的数据和问题。 第七周:写毕业论文。 第八周:毕业答辩。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时钟,自从它发明的那天起,就成为人类的朋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时间计量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怎样让时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怎样让我们的老朋友焕发青春呢?这就要求人们不断设计出新型时钟。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方法有多种,其中,利用单片机实现的电子钟具有编程灵活,便于电子钟功能的扩充,即可用该电子钟发出各种控制信号,精确度高等特点,同时可以用该电子钟发出各种控制信号。 本设计主要介绍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来实现电子时钟的方法,本设计由单片机AT89C52芯片和LED数码管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构成了一个单片机电子时钟。与传统机械表相比,它具有走时精确,显示直观等特点。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满刻度为“23时59分59秒”,另外具有校时功能等特点。 关键词:电子钟,单片机,汇编

基于单片机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住宅小区煤气 泄露实时报警器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所在学院: 专业名称: 徐州工程学院 20 年月3日

说明 1.根据《徐州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 课题类型填:工程设计类;理论研究类;应用(实验)研究类;软件设计类;其它。 6、课题来源填:教师科研;社会生产实践;教学;其它

课题 名称 基于单片机的住宅小区煤气泄露实时报警器设计 课题 来源 社会生产实践课题类型工程设计类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管道煤气和罐装煤气已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但由于使用不当或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的煤气泄漏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煤气泄漏而大量产生的一氧化碳是煤气中毒事件的根源,如采用煤气泄漏报警器就能得到及时的警示。单片机在日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为了防止中毒事件再次发生,提出利用单片机系统进行有效的预防对策。为此设计出家用煤气泄漏报警控制器。 煤气泄漏的危害 一氧化碳的浓度与健康成年人中毒的可能症状 50ppm 健康成年人在八小时内可以承受的最大浓度 200ppm 2-3小时后,轻微头痛、乏力 400ppm 1-2小时内前额痛;3小时后威胁生命 800ppm 45分钟内,眼花、恶心、痉挛;2小时内失去知觉;2-3小时内死亡1600ppm 20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1小时内死亡 3200ppm 5-10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25-30分钟内死亡 6400ppm 1-2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10-15分钟死亡 12800ppm 1-3分钟内死亡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电子称重系统的应用领域 (1) 1.3主要工作以及论文结构 (1) 第二章系统方案论证与选型 (3) 2.1控制器部分 (3) 2.2数据采集部分 (4) 2.2.1 传感器的选择 (4) 2.2.2放大电路选择 (6) 2.2.3 A/D转换器的选择 (7) 2.2.4键盘处理部分方案论证 (8) 2.3显示电路部分的选择 (9) 2.4超量程报警部分选择 (9) 2.4.1 电源模块方案选型 (9) 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10) 3.1AT89S52的最小系统电路 (10) 3.1.1单片机芯片AT89S52介绍 (10) 3.1.3 AT89S52的最小系统电路构成 (11) 3.2电源电路设计 (12) 3.3数据采集部分电路设计 (12) 3.6.1LED结构与原理 (14) 3.6.2动态显示LED显示器接口 (15) 3.4键盘电路与AT89S52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16) 键盘电路与AT89C51的接口电路设计 (16) 3.5报警电路的设计 (17) 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19) 4.1主程序设计 (19) 4.2子程序设计 (20) 4.2.1 A/D转换启动及数据读取程序设计 (20) 4.2.2显示子程序设计 (21) 4.2.3 键盘输入控制程序的设计 (21) 4.2.4报警子程序的设计 (22) 第五章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1系统总图 (25)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传统的机械秤有很多缺点,比如精度不高,结构复杂,易老化,成本高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秤的要求的越来越高,尤其是人体秤、厨房秤等各类便携式小型秤。电子秤与传统的机械秤相比有许多优越性,它用压力传感器取代机械秤的弹簧大大减小了秤的体积和制造难度,以LCD 或LED显示屏取代传统的刻度盘使外形更加美观,由于内部集成了单片机以及软件系统,电子秤还拥有传统机械秤无法比拟的智能性。他可以完成过载报警,总价计算,数据通信等众多功能。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称量工具,或者结构复杂,或者运行不可靠,且成本高,而且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小型企业质量差且技术薄弱,设备不全,缺乏产品的开发能力,产品质量在低水平徘徊。因此,有针对性的开发出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电子秤系统,从技术上克服上述诸多缺点,改善电子秤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具有现实意义。 1.2 电子称重系统的应用领域 电子秤是电子衡器中的一种,衡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是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内外贸易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衡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电子秤的应用领域主要分为工业计量和民用消费类。在工业计量应用领域有电子天平,珠宝秤,市场计价秤等;而民用秤主要有厨房秤,人体秤,便携式口袋秤等。工业计量应用对精度要求较高,而民用消费类的应用对精度的要求不高,但对秤的外观,智能性,便携性却有很高的要求。 1.3主要工作以及论文结构

单片机电子秤设计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 单片机电子秤设计报告 秤是一种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测量器具。随着计量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纯机械结构的杆秤、台秤、磅秤等称量装置逐步被淘汰,电子称量装置电子秤、电子天平等以其准确、快速、方便、显示直观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和传统秤相比较,电子秤利用新型传感器、高精度AD转换器件、单片 机设计实现,具有精度高、功能强等特点。本课题设计的电子秤具有基本称重、键盘输入、计算价格、显示、超重报警功能。该电子秤的测量范围为 0-10Kg,测量精度达到 5g,有高精度,低成本,易携带的特点。电子秤采用液晶显示汉字和测量记过,比传统秤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另外,该电子秤电路简单,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商场、超市、家庭等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 一、功能描述 1、采用高精度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测量量程 0-10kg ,测量精度可 达 5g 。 2、采用电子秤专用模拟 / 数字( A/D)转换器芯片 hx711 对传感器信号进行调理转换, HX711 采用了海芯科技集成电路专利技术,是一款专为高精度电子秤而设计的 24 位 A/D 转换器芯片

3、采用 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实现称重、计算价格等主控功 4、采用 128*64 汉字液晶屏显示称重重量、单价、总价等信息。 5、采用 4*4 矩阵键盘进行人机交互,键盘容量大,操作便捷。 6、具有超量程报警功能,可以通过蜂鸣器和 LED灯报警。 7、系统通过 USB电源供电,单片机程序也可通过 USB线串行下载。 二、硬件设计 1、硬件方案 单片机电子秤硬件方案如图 1 所示: 图 1 单片机电子秤硬件方案称重传感器感应被测重力,输出微弱的毫伏级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经过电子秤专用模拟 /数字(A/D)转换器芯片hx711 对传感器信号进行调理转换。 HX711 采用了海芯科技集成电路专利技术,是一款专为高精度电子秤而设计的 24 位 A/D 转换器芯片,内置增益控制,精度高,性能稳定。 HX711芯片通过 2 线串行方式与单片机通信。单片机读取被测数据,进行计算转换,再液晶屏上显示出

(完整word版)基于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制作

毕业综合实训概述 实训目的: 对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制作及设计原理的掌握,利用本次实训对所学的理论课程进行实际论证,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能够更好的运用在实践当中。 实训时间: 2015年9月21日-2015年11月8日 实训要求: 1.独立完成实物的制作及理解设计原理; 2.分析及制作程序流程图; 3. 绘制电路图; 4.了解个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目录 1 引言 (1) 1.1选题背景 (1) 1.2设计原理 (1) 1.3单片机简介 (2) 1.4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2) 1.5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2) 2 方案议论 (5) 2.1 设计要求 (5) 2.2 系统描述 (5) 2.3 设计方案 (5) 2.3.1 集成电路 (5) 2.3.2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6) 2.3.3结论 (7) 3 硬件设计 (8) 3.1硬件结构 (8) 3.2中心控制模块 (8) 3.3电源模块 (11) 3.4控制电路 (12) 3.5复位电路 (12) 4软件设计 (15) 4.1电子时钟的设计原理 (15) 4.2 软件设计流程 (15) 5 总结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附录电子时钟程序 (19)

1 引言 1.1选题背景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常用英文字母的缩写MCU表示单片机,它最早是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单片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最小系统),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缺少了外围设备等。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INTEL的80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当时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51,此后在805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因为简单可靠而性能不错获得了很大的好评。尽管2000年以后ARM 已经发展出了32位的主频超过300M的高端单片机,直到现在基于8051的单片机还在广泛的使用。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有电子器件的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子产品中都含有单片机。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片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片单片机在同时工作! 利用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有很多优点,例如外部电路简单,控制方便等,因而备受广大单片机爱好者的喜爱。通过电子时钟的制作方案,掌握C语言的编程方法。并熟练的运用89S52单片机定时器准确的实现时间的递进,按下按键可以设置时间,最重要的是自己还可以通过程序设计输入自己需要的定点时间。 1.2设计原理 通过单片机对时间准确的控制,实现时间的递进。 定时器:时钟周期T是时序中最小的时间单位,具体计算的方法是1/时钟源频率,我们KST-52单片机开发板上用的晶振是11.0592M,那么我们对于这个单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很多物联网专业的学生对单片机非常感兴趣,不光是对专业的热爱,另外由于单片机是集成电路芯片,是控制整个流程最基础的环节,大多数理科生对这种控制式设计充满着好奇,下面,我们学术堂整理了多个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各位借鉴。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论文题目一: 1、基于单片机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低频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2、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测距系统 3、基于C8051F005单片机的两相混合式直线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 4、基于单片机的工业在线数字图像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5、基于FPGA的8051单片机IP核设计及应用 6、基于单片机的军需仓库温湿度测控系统研究 7、单片机多主机通信模式在粮库温湿度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8、基于单片机的中小水电站闸门控制系统 9、基于单片机的正弦逆变电源研制 10、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1、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12、基于单片机的蓝牙接口设计及数据传输的实现 13、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14、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15、行为导向教学策略在职校单片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6、逻辑电路与单片机的虚拟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17、基于单片机的LED显示系统 18、基于单片机的校园安防系统 19、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红外甲烷检测仪设计及实现 20、基于高性能单片机的无线LED彩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基于AVR单片机教学实验板的设计 22、基于单片机的阀岛控制系统的研究 23、基于AT89S51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设计 24、基于单片机和GPRS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 25、基于HCS12单片机的智能车底层控制系统研究 26、单片机GPRS智能终端及远程工业监控技术研究 27、基于单片机的MODBUS总线协议实现技术研究 28、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智能通风控制系统研究 29、基于单片机的通用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30、基于单片机控制的PTCR阻温特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Proteus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32、基于单片机的变频变压电源设计 33、基于单片机的监控系统控制部分的设计 34、基于单片机的葡萄园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35、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6、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37、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设计与实现 38、基于单片机的高精度随钻测斜仪系统开发 39、基于16位单片机MC9S12DG128B智能车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论文题目二: 40、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 41、单片机与Internet网络的通信应用研究 42、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温室环境测控装置研究 43、具有新型接口的MCS-51单片机实验系统设计 44、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直流恒流源的设计 45、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 46、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煤矿瓦斯监测系统的研制 47、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脉象信号采集系统研究 48、基于DTMF技术的单片机远程通信系统研究 49、基于单片机的GPRS无线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计 50、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柴油机喷油泵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基于谐振技术及MK单片机的多路升压器研究设计 52、基于单片机的数据串口通信 5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寻迹系统设计 54、压电式阀门定位器与单片机实验装置研制 55、基于单片机的微型电子琴研究与实现 56、基于单片机的恒温恒湿孵化器系统设计 57、基于16位单片机MC9S12XS128的两轮自平衡智能车的系统研究与开发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秤的设计

学号: G RADUATE T HESIS 论文题目:基于51 单片机的电子秤的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院: 指导教师: 2017 年06 月12 日

第一章功能说明 本设计系统以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核心,实现电子秤的基本控制功能。在设计系统时,为了更好地采用模块化设计法,分步设计了各个单元功能模块。 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最小系统部分、数据采集部分、人机交互界面和系统电源四大部分。最小系统部分主要包括AT89S52和扩展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数据采集部分由称重传感器,信号的前期处理和A/D 转换部分组成,包括运算放大器AD620和A/D 转换器ICL7135;人机界面部分为键盘输入,四位LED数码显示器,可以直观的显示重量的具体数字以及方便的输入数据,使用方便;系统电源以LM317和LM337为核心设计电路以提供系统正常工作电源。 系统的软件部分应用单片机C 语言进行编程,实现了该设计的全部控制功能。该电子秤可以实现基本的称重功能(称重范围为0~9.999Kg ,重量误差不 大于± 0.005Kg), 并发挥部分的显示购物清单的功能,可以设置日期和设定十种商品的单价,还具有超量程和欠量程的报警功能。 本系统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称重传感器原理 即由非电量(质量或重量)转换成电量的转换元件,它是把支承力变换成电的或其它形式的适合于计量求值的信号所用的一种辅助手段。 按照称重传感器的结构型式不同,可以分直接位移传感器(电容式、电感式、电位计式、振弦式、空腔谐振器式等)和应变传感器(电阻应变式、声表面谐振式)或是利用磁弹性、压电和压阻等物理效应的传感器。对称重传感器的基本要求是:输出电量与输入重量保持单值对应,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被称物体的状态的影响要小;能在较差的工作条件下工作;有较好的频响特性;稳定可靠。 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其中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此外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称重传感器在电子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被喻为电子秤的心脏部件,它的性能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秤的精确度和稳定性。通常称重传感器产生的误差约占电子秤整机误差的50%~70%。若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如高低温、湿热),传感器所占的误差比例就更大,因此,在人们设计电子秤时,正确地选用称重传感器非常重要。 称重传感器的种类很多,根据工作原理来分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电阻应变式、电容式、压磁式、压电式、谐振式等。(本设计采用的是电阻应变式)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弹性敏感元件:利用它将

电子称的硬件电路设计_毕业设计

题目:电子秤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摘要 该设计以51系列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核心,实现电子秤的基本控制功能。在设计系统时,为了更好地采用模块化设计法,分步的设计各个单元功能模块,系统的硬件部分可以分为最小系统、数据采集、人机交互界面和系统电源四大部分。最小系统部分主要包括AT89S52和扩展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数据采集部分由压力传感器、信号的前级处理和A/D转换部分组成,包括运算放大器AD620和A/D转换器ICL7135;人机交互界面为键盘输入和点阵式液晶显示,主要使用ZLG7289键盘控制芯片和OCM4x8C显示器,可以方便的输入数据和直观的显示中文。系统电源以LM317和LM337为核心设计电路以提供系统正常工作电源。软件部分应用单片机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了该设计的全部控制功能。该电子秤可以实现基本的称重功能(称重范围为0~9.999Kg,重量误差不大于±0.005Kg),并发挥部分的显示购物清单的功能,可以设置日期和设定十种商品的单价,还具有超量程和欠量程的报警功能。整个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采样电路;A/D转换器;液晶显示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microcontroller AT89S52 system as the core to carry out the basic control function of the electronics steelyard. While designing the system, I adopt the mold piece method to divide the hardware of the system into four parts: the minimum system, sampling circuit, I/O interface and the system power supply. The minimum system mainly includes the AT89S52 and the expanded exterior data memory. Sampling circuit is comprised of a pressure sensor, a differential measuring amplifier AD620 and a A/D converter ICL7135. With the usage of ZLG7289 keyboard control chip and OCM4*8C display, we complete the function of the key board input and the LCD manifestation.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selects the LM317 and LM337 to design the electric circuit to provide the needed power supply. The software part applies a machine C language to carry out all control function. The electronic steelyard can weigh the scope as 0~9.999Kgs, and the weigh error margin is no bigger than ±0.005Kgs. It also has many other functions, such as displaying the shopping detailed list, setting the date and ten kinds of unit prices of merchandise and overweighing alarm. The whole system is simple, well-found, convenient to use and has high accuracy and certain development value. Key words:microcontroller; sampling circuit; A/D converter; LCD Manifestation 目录

单片机电子秤设计报告共28页文档

单片机电子秤设计报告 秤是一种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测量器具。随着计量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纯机械结构的杆秤、台秤、磅秤等称量装置逐步被淘汰,电子称量装置电子秤、电子天平等以其准确、快速、方便、显示直观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和传统秤相比较,电子秤利用新型传感器、高精度AD转换器件、单片机设计实现,具有精度高、功能强等特点。本课题设计的电子秤具有基本称重、键盘输入、计算价格、显示、超重报警功能。该电子秤的测量范围为0-40Kg,测量精度达到5g,有高精度,低成本,易携带的特点。电子秤采用液晶显示汉字和测量记过,比传统秤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另外,该电子秤电路简单,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商场、超市、家庭等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 一、功能描述 1、采用高精度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测量量程0-40kg,测量精度可达5g。 2、采用电子秤专用模拟/数字(A/D)转换器芯片hx711对传感器信号进行调理转换,HX711 采用了海芯科技集成电路专利技术,是一款专为高精度电子秤而设计的24 位A/D 转换器芯片。 3、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实现称重、计算价格等主控功能。 4、采用128*64汉字液晶屏显示称重重量、单价、总价等信息。 5、采用4*4矩阵键盘进行人机交互,键盘容量大,操作便捷。 6、具有超量程报警功能,可以通过蜂鸣器和LED灯报警。 7、系统通过USB电源供电,单片机程序也可通过USB线串行下载。

二、硬件设计 1、硬件方案 单片机电子秤硬件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单片机电子秤硬件方案 称重传感器感应被测重力,输出微弱的毫伏级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经过电子秤专用模拟/数字(A/D)转换器芯片hx711对传感器信号进行调理转换。HX711 采用了海芯科技集成电路专利技术,是一款专为高精度电子秤而设计的24 位A/D 转换器芯片,内置增益控制,精度高,性能稳定。HX711芯片通过2线串行方式与单片机通信。单片机读取被测数据,进行计算转换,再液晶屏上显示出来。 矩阵键盘主要用于计算金额。当被测物体重量得到后,用户可以通过矩阵键盘输入单价,电子秤自动计算总金额并在液晶屏显示。电源系统给单片机、HX711电路及传感器供电。 2、称重传感器 传感器是测量机构最重要的部件。称重传感器本身具有单调性,其主要参数指标是灵敏度、总误差和温度漂移。 (1) 灵敏度 称重传感器的电灵敏度为满负荷输出电压与激励电压的比值,典型值是2mV/V。当使用2 mV/V灵敏度和5 V激励电压的传感器时,其满度输出电压为10 mV。通常,为了使用称重传感器线性度最好的一段称重范围,应当仅使用满度范围的三分之二。因此满度输出电压应当大约为6mV。当电子秤应用于工业环境时,在6mV满度范围内测量微小的信号变化并非易事。 (2) 总误差 总误差是指输出误差和额定误差的比值。典型电子秤的总误差指标大约是0.02%,这一技术指标相当重要,它限制了使用理想信号调节电路所能达到的精确度,决定了ADC分辨率的选择以及放大电路和滤波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系统设计

题目:电子时钟系统设计 班级: 姓名: 专业: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电子时钟系统设计 二、设计要求: 利用8031单片机作为主控器组成一个电子时钟系统。利用4个LED显示管分时显示当前时间和日历;上电或RESET后能自动显示当前时间(时:分),首次上电复位显示为0时0分;以后各次均显示正确的当前时间;利用尽可能少的小键盘(开关)实现;显示选择:时分显示/日历显示/报警显示,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报警指示,当报警时间到,二极管发光。 三、设计任务: 1.设计硬件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 2. 设计软件,编制程序,画出程序流程图; 3.调试程序,写出源程序代码; 4.写出详细毕业设计说明书(10000字以上),要求字迹工整,原理叙述正确,会计算主要元器件的一些参数,并选择元器件。 5.个人总结。 四、参考资料: 1. 教材; 2.《单片机实验指导书》,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部; 3.《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楼然苗、李光飞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4.《微机控制技术及应用》,韩全立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5.《单片机应用技术与实训》,王治刚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6.《常用电子电器手册》; 7.《单片机应用技术与实例》,睢丙东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8.《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徐仁贵,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绪论 (6) 1.1 单片机的概述 (6) 1.2 数字电子钟的简介 (7) 第二章电子时钟硬件电路设计 (9) 2.1 硬件电路设计摘要 (9) 2.2 硬件电路设计来源 (9) 2.3 硬件电路设计原理图 (11) 第三章软件设计及程序编制 (13) 3.1 系统程序设计 (13) 3.2 电子钟的说明 (16) 3.3 中断服务程序 (18) 3.4 设计参数 (21) 3.5 控制源程序代码 (21) 第四章功能调试及分析 (31) 4.1 调试功能的方法 (31) 4.2 电子钟计时说明 (31) 4.3 调试及性能分析 (32)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题目

单片机类 业设计 刷电子时钟的设计 刷全自动节水灌溉系统--硬件部 刷数 式温度计的设计 刷温度 控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提示测温系统的研究 刷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 刷数 流 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 刷水塔智能水 控 系统 刷温度箱模拟控 系统 刷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 刷基于51单片机的L司号点阵显示屏系统的设计与实 16×16点阵显示屏 刷基于A切89分51单片机的数 电子时钟 刷基于单片机的步 电机的控 刷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 器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 电压表的设计 刷单片机的数 钟设计 刷智能散热器控 器的设计 刷单片机打铃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 灯控 电路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话 程控 家用电器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安全 警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 路抢答器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 刷基于MC分-51数 温度表的设计 刷电子体温计的设计 刷基于A切89C51的电话 程控 系统 刷基于A三R单片机幅度 调的号号分信 发生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稳压电源的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室内一氧化碳 测及 警系统的研究 刷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 器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 编程多 能电子定时器 刷单片机的数 温度计设计 刷红外遥控密码锁的设计 刷基于61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系统设计 刷家用 燃气体 警器的设计 刷基于数 温度计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刷基于凌 单片机的语音实时采集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 频率计的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 电子钟设计 刷设施 境中温度测 电路设计 刷汽车倒车 撞 警器的设计 刷篮球赛计时记 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家用智能总线式开关设计 刷设施 境中湿度检测电路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音乐合成器设计 刷设施 境中二氧化碳检测电路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 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 温度计的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火灾 警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开关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 刷大棚温湿度自动 控系统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的设计 刷单片机的语音 储与 放的研究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 热炉温度控 系统设计 刷红外遥控电源开关 刷基于单片机的 频信 发生器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呼叫系统的设计 刷基于PIC16F876A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仪 刷基于单片机的密码锁设计 刷单片机步 电机转速控 器的设计 刷由A切89C51控 的太 能热水器 刷 盗与恒温系统的设计与 作 刷A切89分52单片机实验系统的开发与 用 刷基于单片机控 的数 气压计的设计与实 刷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设计 刷智能定时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火灾 警系统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式转速 程表的设计 刷 交车汉 显示系统 刷单片机数 电压表的设计 刷精密三F转换器与MC分-51单片机的接口技术 刷基于单片机的居室安全 警系统设计 刷基于89C2051 IC卡读/写器的设计 刷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设计 刷球赛计时计 器设计 刷 系列PCL五层电 控 系统设计 刷自动起闭光控窗帘设计 刷单片机控 交通灯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 刷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 系统 刷点阵电子显示屏-- 业设计 刷超声波测距仪-- 业设计 刷单片机对玩 小车的智能控 业设计论文 刷基于单片机控 的电机交流调速 业设计论文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 的..................................................... (3)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及要求 (3)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 1、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的设计原理及方案论 证 (3) 2、触摸式防盗报警器原理图及仿真结果分 析 (4) 3、安装调试方法和调试过 程 (9) 4、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9) 四、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g 、 .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 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3、进行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 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及要求1.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2.画出总体电路图; 3.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在通用板上焊接。焊接完毕后应 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看是否有错接、漏接、虚焊的现象;4.调试电路; 5.电路性能指标测试;6.提交格式上符合要求,内容完整的设计报告;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1 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的设计原理及方案论证 此次触摸式报警器总体的电路设计如下图: 图1 整体电路图 电路基本工作为:当人体触摸电容的二脚时,IC1555的2脚得到一个低于一个1/3Vcc 触发信 号,3脚输出一个高电平,同时VT 截止,电路进入暂稳态,定时开始工作。 IC2555的第4脚清零端由初始的低电平翻转到高电平,多谐振荡器开始工作,蜂鸣 器因此作响。 555 定时器 集成时基电路又称为集成定时器或555电路,是一种数字,模拟混合型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应 用十分广泛。它是一种产生时间延迟和多种脉冲信号的电路,由于内部电压标准使用了三个5k的 电阻,故取名555电路。555电路的内部电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的设计样本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阐明书(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单片机电子秤设计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应电12-3 学号: 1111111 姓名:某某某 指引教师:某某某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方案选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方案论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硬件设计与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单片机最小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芯片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时钟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复位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信号采集模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传感器选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传感器选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数据转换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A/D转换器选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ADC0832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单片机对ADC0832控制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声光报警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显示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整机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