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说明(定稿共同印发稿)20070807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15
本标准自2000年1月1日起实施。
GB 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GB 12941-91《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同时废止。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urface waterGHZB 1-1999代替 GB 3838-88GB 12941-9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按照地表水五类使用功能,规定了水质项目及标准值、水质评价、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域。
2 引用标准本标准表4和表5所列分析方法标准和规范与本标准同效。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水域功能分类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Ⅰ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Ⅲ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Ⅳ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别的,依最高类别功能划分。
4 标准值本标准规定了基本项目和特定项目不同功能水域的标准值。
4.1 满足地表水各类使用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基本项目按表1执行。
4.2 控制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特定项目按表2执行。
控制地表不Ⅰ、Ⅱ、Ⅲ类水域有机化学物质的特定项目按表3执行。
5 水质评价5.1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选取单项指标,分项进行达标率评价。
5.2 对于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体,应分水期进行达标率评价,所使用数据不应是瞬时一次监测值和全年平均监测值,每一水期数据不少于两个。
5.3 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挥发酚、氨氮、氰化物、总汞、砷、铅、六价铬、镉十项指标丰、平、枯水期水质达标率均应达到100%。
第一章总论1.1 任务由来为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绿色生态江西战略,促进莲花县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莲花县人民政府开展了生态县建设及环境生态乡镇创建工作。
具体地讲,环境生态乡镇建设是生态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提升乡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实践形式,也是带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载体。
开展环境生态乡镇建设,能够极大地促进城镇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湖上乡人民政府立足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现状,统筹环境与发展、放眼未来,把环境生态乡镇创建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
为此,湖上乡人民政府委托江西农业大学编制《江西省莲花县湖上生态乡建设规划( 2012-2020)》,目的在于保护和进一步改善湖上乡生态环境,实现湖上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257 号,199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2003.7.1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2001.7.1 );《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2009.1.1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4.26 );《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令第474号,2006);《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3.1 )。
广东省水功能区划广东省水利厅二〇〇七年六月关于印发广东省水功能区划的通知各地、市水利(水务)局:《广东省水功能区划》业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前言水功能区是指根据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和水环境状况,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水质的需求及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在江河湖库划定的具有相应使用功能,并且主导功能和水质管理目标明确的水域。
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是核定水域的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将水质管理目标落实到具体水域和入河污染源的主要依据;是加强水资源调度,维持江河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的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强化陆域污染源管理,优化产业布局,科学确定和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是明晰水权的重要依据之一。
水功能区划是水资源规划的重要基础,也是我省水资源管理及水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二、三十三和三十四条规定,按照2002年水利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02]83号),以及广东省计委和省水利厅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粤计农[2002]903号),要求各省对已批准的水功能区划进行复核和调整,并在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和技术细则中明确了水功能区复核和调整的原则和方法。
据此,省水利厅委托省水文局,重新复核广东省水功能区划的成果。
《广东省水功能区划》是由省水文局在《广东省水资源保护规划》有关水功能区划成果基础上,通过野外勘查,广泛搜集基本资料、充分利用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多年成果,按照全国统一的复核程序和方法,经详细论证编制而成,前后历时四年。
区划范围为地表水部分。
由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一级区划分别是由珠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我省划定的;跨省河流省界河段水功能区划是经流域机构协调,同周边相邻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商定后划分的。
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2007年8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七年九月各部分编写人员签 发 李国刚审 核 刘廷良汇 稿 刘 京编 写长江水系 刘 京黄河水系 孙宗光珠江水系 曹 勤松花江水系 孙宗光淮河水系 汪志国海河水系 汪志国辽河水系 刘 京国界河流 孙宗光 刘 京南水北调沿线 汪志国重点湖泊 汪志国主要水库 汪志国目 录一、概况 (1)二、主要水系 (3)1、长江 (3)2、黄河 (8)3、珠江 (11)4、松花江 (14)5、淮河 (16)6、海河 (20)7、辽河 (22)8、国界河流 (26)9、南水北调沿线 (27)三、重点湖泊 (29)1、太湖 (29)2、滇池 (30)3、巢湖 (31)4、其它大型淡水湖泊 (32)5、城市内湖 (33)四、主要水库 (33)附 录 (35)一、概况地表水水质月报的范围是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共七大水系213条河流的418个国控断面和太湖、滇池、巢湖等28个(座)重点湖库的264个点位(断面)。
本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监测了七大水系(含国界河流)196条河流的393个断面。
其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52﹪,Ⅳ、Ⅴ类占30﹪,劣Ⅴ类占18﹪。
总体上呈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
与上月和去年同期相比,七大水系总体水质略有好转。
Ⅰ类2%Ⅱ类24%Ⅲ类26%Ⅳ类20%Ⅴ类10%劣Ⅴ类18%图1—1 2007年8月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长江干流水质为优,支流水质良好,三峡库区水质优;黄河干流水质良好,支流为中度污染;珠江干、支流水质均为良好;松花江干流水质轻度污染,支流为中度污染;淮河干流水质良好,支流为轻度污染,山东境内河流为轻度污染;海河干流重度污染,海河水系的其他主要河流中,大沙河、徒骇河、子牙河、北运河、马颊河为重度污染。
辽河干流为轻度污染,辽河支流为中度污染;国界河流中,黑龙江为中度污染,图们江为轻度污染,鸭绿江水质为优。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OC 22页)23山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序号流域名称河流/湖库名称一级支流名称二级支流名称主导水环境功能区类型及名称水环境功能区范围水环境功能区尺度*标准类别控制县级行政区名称是否省界/水源地1 海河流域卫运河卫运河聊城德州农业用水区冠县称勾湾村至四女寺节制闸上的河道水域161.55 Ⅴ冠县、临清市、夏津县、武城县省界2 海河流域卫运河长顺渠长顺渠聊城德州农业用水区乜村闸下至临清市李圈村入卫运河的河道水域42.63 Ⅴ冠县、临清市3 海河流域南运河南运河德城景观娱乐用水区(Ⅴ)四女寺闸下至出城区界的河道水域25.61 Ⅴ德州市德城区4 海河流域南运河南运河德城农业用水区城区界至第三店村入河北省境的河道水域19.02 Ⅴ德州市德城区省界5 海河流域新湖新湖德城景观娱乐用水区(Ⅳ)环湖大堤内的全部水域0.28 Ⅳ德州市德城区6 海河流域长河公园长河公园德城景观娱乐用水区(Ⅳ)岔河河堤以东至减河河堤以西、东方红路与三八路之间的水域0.40 Ⅳ德州市德城区7 海河流域漳卫新河漳卫新河德州滨州农业用水区宁津县大王堡至无棣县辛集闸上的河道水域122.60 Ⅴ宁津县、乐陵市、庆云县省界8 海河流域漳卫新河漳卫新河无棣工业用水区辛集闸下至入渤海口的河道水域39.03 Ⅳ无棣县省界9 海河流域漳卫新河减河减河德城景观娱乐用水区(Ⅴ)四女寺闸下至袁桥闸上的河道水域25.68 Ⅴ德州市德城区10 海河流域漳卫新河减河减河德州农业用水区袁桥闸下至宁津县大王堡的河道水域26.00 Ⅴ德州市德城区、陵县、宁津县省界11 海河流域漳卫新河减河利民河东支利民河东支武城夏津农业用水区青年河源头范楼闸至入六六河、六六河源头王小屯闸至入利民河东支,以及利民河东支源头小杨庄村至入减河的河道水域69.04 Ⅴ武城县、夏津县12 海河流域漳卫新河减河马减竖河马减竖河平原县夏津农业用水区马颊河津期店闸至入减河的河道水域30.61 Ⅴ平原县、夏津县13 海河流域漳卫新河岔河岔河德城景观娱乐用水区(Ⅴ)四女寺闸下至七里庄闸上的河道水域16.42 Ⅴ德州市德城区14 海河流域漳卫新河岔河岔河德城农业用水区七里庄闸下至田龙庄出境入河北省的河道水域 6.38 Ⅴ德州市德城区省界15 海河流域漳卫新河跃进河跃进河庆云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入漳卫新河的河道水域16.46 Ⅴ庆云县4序号流域名称河流/湖库名称一级支流名称二级支流名称主导水环境功能区类型及名称水环境功能区范围水环境功能区尺度*标准类别控制县级行政区名称是否省界/水源地16 海河流域漳卫新河跃进河甄家洼干沟甄家洼干沟庆云景观娱乐用水区(Ⅴ)窦家洼干沟源头至入甄家洼干沟的河道水域13.98 Ⅴ庆云县17 海河流域漳卫新河跃进河甄家洼干沟甄家洼干沟庆云农业用水区甄家洼干沟源头至入跃进河的河道水域10.95 Ⅴ庆云县18 海河流域夏津水库(惠津湖)夏津水库夏津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以取水口为中心半径300m范围内的水域面积0.28 Ⅱ夏津县水源地19 海河流域夏津水库(惠津湖)夏津水库夏津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为一级保护区边界外、正常水位线一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划为二级保护区 1.72 Ⅲ夏津县20 海河流域沟盘河水库沟盘河水库德城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以取水口为中心半径300m范围内的水域面积0.28 Ⅱ德州市德城区水源地21 海河流域沟盘河水库沟盘河水库德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为一级保护区边界外、正常水位线一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划为二级保护区0.97 Ⅲ德州市德城区22 海河流域马颊河马颊河聊城德州滨州工业用水区河南省入境山东省莘县东沙王村至平原县津期店闸上的河道水域130.33 Ⅳ莘县、冠县、聊城市东昌府区、临清市、高唐县、夏津县、平原县省界23 海河流域马颊河马颊河平原陵县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津期店闸下至马才闸上防洪堤内的水域和陆域 3.27 Ⅲ平原县、陵县24 海河流域马颊河马颊河德州工业用水区马才闸下至孙家马村挡潮蓄水闸上的河道水域147.19 Ⅳ陵县、乐陵市、庆云县、无棣县25 海河流域马颊河马颊河无棣一般鱼类用水区马村挡潮蓄水闸下至入渤海口的河道水域Ⅲ无棣县56序号 流域名称河流/湖库名称一级支流名称 二级支流名称 主导水环境功能区类型及名称水环境功能区范围水环境功能区尺度* 标准类别 控制县级行政区名称 是否省界/水源地 26 海河流域 马颊河 冠堂渠 冠堂渠冠县农业用水区 班庄村至入马颊河的河道水域 41.12 Ⅴ 冠县 27 海河流域 马颊河 裕民河 裕民河临清农业用水区 郭庄闸下至杜洼村入马颊河的河道水域 30.89 Ⅴ 临清市 28 海河流域 马颊河 裕民河 胡姚河 胡姚河临清农业用水区 胡八里村东至入裕民河的河道水域 19.00 Ⅴ 临清市 29 海河流域 马颊河 唐公沟 唐公沟高唐农业用水区 孙王里村至入马颊河的河道水域 20.81 Ⅴ 高唐县 30 海河流域 马颊河 唐公沟 黄沙河沟 黄沙河沟高唐农业用水区 马庄村至入唐公沟的河道水域 33.74 Ⅴ 高唐县 31 海河流域 马颊河 唐公沟 北官道沟北官道沟高唐农业用水区 南街村至入唐公沟的河道水域17.97 Ⅴ 高唐县 32 海河流域 马颊河 笃马河 笃马河平原陵县农业用水区 平原县周家寨村东至陵县温家北三刘闸入马颊河的河道水域 67.60 Ⅴ 平原县、陵县 33 海河流域 马颊河 宁津新河 宁津新河宁津乐陵农业用水区 宁津县道口闸至乐陵县大宋庄村东入马颊河的河道水域40.18 Ⅴ 宁津县、乐陵市34 海河流域 马颊河 跃马河 跃马河乐陵农业用水区 跃马河口闸下至入马颊河的河道水域26.81 Ⅴ 乐陵市 35 海河流域 高唐湖 高唐湖高唐景观娱乐用水区(Ⅳ) 环湖大堤内的全部水域 0.62 Ⅳ 高唐县36海河流域相家河水库相家河水库平原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为取水口南、北各300米范围河道水域0.28Ⅱ平原县水源地37 海河流域 相家河水库 相家河水库平原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正常水位线以下全部河道水域6.58Ⅲ平原县38 海河流域 丁庄水库 丁庄水库陵县工业用水区 水库大堤内的全部水域6.67 Ⅳ 陵县39 海河流域 丁东水库 丁东水库陵县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 以取水口为半径300m 范围内的水域为一级保护区0.28Ⅱ陵县水源地 40 海河流域 丁东水库 丁东水库陵县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 以丁东水库一级保护区外、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划为二级保护区6.72 Ⅲ 陵县 41 海河流域 小店水库 小店水库宁津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 以取水口为半径300m 范围内的水域为一级保护区0.28 Ⅱ 宁津县水源地42 海河流域 小店水库 小店水库宁津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外、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划为二级保护区0.09 Ⅲ 宁津县 43 海河流域 惠宁湖 惠宁湖宁津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 以取水口为半径300m 范围内的水域为一级保护区0.28 Ⅱ 宁津县水源地44 海河流域 惠宁湖 惠宁湖宁津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外、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划为二级保护区1.12 Ⅲ 宁津县 45海河流域乐陵水库乐陵水库乐陵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以取水口为半径300m 范围内的水域为一级保护区0.28Ⅱ乐陵市水源地序号流域名称河流/湖库名称一级支流名称二级支流名称主导水环境功能区类型及名称水环境功能区范围水环境功能区尺度*标准类别控制县级行政区名称是否省界/水源地46 海河流域乐陵水库乐陵水库乐陵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划为二级保护区 2.81 Ⅲ乐陵市47 海河流域严务水库严务水库庆云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以取水口为半径300m范围内的水域为一级保护区0.28 Ⅱ庆云县水源地48 海河流域严务水库严务水库庆云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划为二级保护区 2.72 Ⅲ庆云县49 海河流域德惠新河德惠新河德州济南农业用水区王凤楼闸下至纪王桥闸上的河道水域97.98 Ⅴ平原县、陵县、临邑县、乐陵市、商河县、阳信县、庆云县50 海河流域德惠新河德惠新河庆云无棣工业用水区纪王桥闸下至入渤海口的河道水域75.52 Ⅳ庆云县、无棣县51 海河流域德惠新河洪沟河洪沟河平原农业用水区杜庄村至王凤楼闸入德惠新河的河道水域31.17 Ⅴ平原县52 海河流域德惠新河洪沟河马洪干沟马洪干沟平原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入洪沟河的河道水域13.69 Ⅴ平原县53 海河流域德惠新河赵王河赵王河平原农业用水区顿庄村至王凤楼闸入德惠新河的河道水域32.21 Ⅴ平原县54 海河流域德惠新河禹临河禹临河禹城临邑农业用水区禹城市小赵村至临邑县马章寨村入德惠新河的河道水域40.11 Ⅴ禹城市、临邑市55 海河流域德惠新河春风河春风河临邑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张家庙村东入德惠新河的河道水域18.82 Ⅴ临邑市56 海河流域德惠新河临商河临商河济南德州农业用水区济阳县牛王村至黄集村西入德惠新河的河道水域44.10 Ⅴ济阳县、商河县、临邑市57 海河流域德惠新河改貌河改貌河商河工业用水区毛清支沟至杆子行入德惠新河的河道水域27.00 Ⅳ商河县58 海河流域德惠新河商中河(跃进河)商中河商河农业用水区南河头村至帽张村北入德惠新河的河道水域42.50 Ⅴ商河县59 海河流域德惠新河商东河商东河商河阳信农业用水区商河县岳桥村西至阳信县戚家村北入德惠新河的河道水域39.65 Ⅴ商河县、阳信县60 海河流域德惠新河幸福河幸福河滨州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源头至无棣县南陈村东入德惠新河防洪堤内的水域和陆域 1.45 Ⅲ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61 海河流域清源湖清源湖商河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兴利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以及枢纽工程管理范围的区域 1.25 Ⅲ商河县62 海河流域秦口河秦口河沾化无棣工业用水区区下洼闸下至入渤海口的河道水域44.42 Ⅳ沾化县、无棣县7序号流域名称河流/湖库名称一级支流名称二级支流名称主导水环境功能区类型及名称水环境功能区范围水环境功能区尺度*标准类别控制县级行政区名称是否省界/水源地63 海河流域秦口河勾盘河勾盘河阳信沾化农业用水区源头至下洼闸入秦口河的河道水域62.50 Ⅴ阳信县、沾化县64 海河流域秦口河勾盘河南支流南支流惠民农业用水区归化村至张傅孙家北村入勾盘河的河道水域23.06 Ⅴ惠民县65 海河流域秦口河勾盘河大商沟大商沟惠民农业用水区钦风村南至入勾盘河的河道水域13.36 Ⅴ惠民县66 海河流域秦口河勾盘河东支流东支流阳信沾化农业用水区源头至沾化县河沟张村入勾盘河的河道水域20.87 Ⅴ阳信县、沾化县67 海河流域秦口河白杨河白杨河滨州农业用水区阳信县黑张村至入秦口河的河道水域37.00 Ⅴ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68 海河流域秦口河白杨支沟白杨支沟无棣农业用水区源头至王官庄村南入秦口河的河道水域29.00 Ⅴ无棣县69 海河流域秦口河清波沟青坡沟无棣农业用水区曹庙村至牛王东村东入秦口河的河道水域65.10 Ⅴ无棣县70 海河流域秦口河付家河付家河滨城沾化农业用水区滨城区堡集西南至沾化县大流村北入秦口河的河道水域48.50 Ⅴ滨州市滨城区、沾化县71 海河流域秦口河小米河小米河无棣农业用水区小郭家村至白家坨村北入秦口河的河道水域44.10 Ⅴ无棣县72 海河流域秦口河朱龙河朱龙河无棣农业用水区大王家村南德惠新河口至石桥村北入秦口河的河道水域44.12 Ⅴ无棣县73 海河流域秦口河仝家河仝家河无棣农业用水区仝家村幸福河口至省道S327(东风港—滨城)的河道水域25.61 Ⅳ无棣县74 海河流域秦口河仝家河仝家河无棣工业用水区省道S327(东风港—滨城)至入秦口河的河道水域11.52 Ⅳ无棣县75 海河流域秦口河郝家沟郝家沟无棣农业用水区白鹤观闸至拦潮闸上的河道水域30.40 Ⅴ无棣县76 海河流域秦口河郝家沟郝家沟无棣工业用水区拦潮闸下至付台子村东南入秦口河的河道水域10.58 Ⅳ无棣县77 海河流域幸福水库幸福水库阳信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以内的陆域范围1.35 Ⅱ阳信县水源地78 海河流域幸福水库幸福水库阳信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的水域范围和水库外延2000m的陆域范围7.86 Ⅲ阳信县79 海河流域仙鹤湖水库仙鹤湖水库阳信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为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以内为一级保护区的陆域范围1.69 Ⅱ阳信县水源地80 海河流域仙鹤湖水库仙鹤湖水库阳信饮用水源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的水域范围和水库外延2000m的陆域范围8.41 Ⅲ阳信县8序号流域名称河流/湖库名称一级支流名称二级支流名称主导水环境功能区类型及名称水环境功能区范围水环境功能区尺度*标准类别控制县级行政区名称是否省界/水源地81 海河流域山子水库山子水库无棣工业用水区水库大坝内的全部水域 1.14 Ⅳ无棣县82 海河流域月湖水库月湖水库无棣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库外坝脚线以内的区域0.97 Ⅱ无棣县水源地83 海河流域月湖水库月湖水库无棣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库外坝脚线外延500米的区域 2.60 Ⅲ无棣县84 海河流域三角洼水库三角洼水库无棣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库外坝脚线以内的区域 3.20 Ⅱ无棣县水源地85 海河流域三角洼水库三角洼水库无棣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库外坝脚线外延500米的区域 3.70 Ⅲ无棣县86 海河流域芦家河子水库芦家河子水库无棣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库外坝脚线以内的区域 3.70 Ⅱ无棣县水源地87 海河流域芦家河子水库芦家河子水库无棣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库外坝脚线外延500米的区域 4.85 Ⅲ无棣县88 海河流域金堤河金堤河莘县阳谷工业用水区莘县高堤口村至阳谷县张庄闸的河道水域45.86 Ⅳ莘县、阳谷县省界89 海河流域徒骇河徒骇河莘县工业用水区河南省入境山东省莘县毕屯至莘县桥的河道水域22.13 Ⅳ莘县省界90 海河流域徒骇河徒骇河莘县阳谷景观娱乐用水区(Ⅴ)莘县桥至双楼桥的河道水域9.20 Ⅴ莘县、阳谷县91 海河流域徒骇河徒骇河聊城德州济南滨州工业用水区双楼桥至花家村附近坝上挡潮蓄水闸上的河道水域310.86 Ⅳ阳谷县、聊城市东昌府区、高唐县、茌平县、禹城市、齐河县、济阳县、商河县、惠民县、滨州市滨城区、沾化县92 海河流域徒骇河徒骇河沾化一般鱼类用水区家村附近坝上挡潮蓄水闸下至入渤海口的河道水域73.59 Ⅲ沾化县9序号流域名称河流/湖库名称一级支流名称二级支流名称主导水环境功能区类型及名称水环境功能区范围水环境功能区尺度*标准类别控制县级行政区名称是否省界/水源地93 海河流域徒骇河新金线河新金线河莘县农业用水区樱桃园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48.89 Ⅴ莘县94 海河流域徒骇河新金线河老金线河老金线河莘县阳谷农业用水区大布中心沟源头大迷魂阵村、金线河南支源头吴台一村至入老金线河以及老金线河源头至阳谷县薛楼村南入新金线河的河道水域44.22 Ⅴ莘县、阳谷县95 海河流域徒骇河俎店渠俎店渠莘县东昌府农业用水区莘县张端村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23.98 Ⅴ莘县、聊城市东昌府区96 海河流域徒骇河羊角河羊角河阳谷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32.77 Ⅴ阳谷县97 海河流域徒骇河赵王河赵王河阳谷东昌府工业用水区阳谷县武提口村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53.11 Ⅳ阳谷县、聊城市东昌府区98 海河流域徒骇河赵王河聊阳沟聊阳沟阳谷农业用水区大迷魂阵村至入赵王河的河道水域18.12 Ⅴ阳谷县99 海河流域徒骇河班滑沟班滑沟东昌府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8.70 Ⅴ聊城市东昌府区100 海河流域徒骇河周公河周公河东昌府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逯庄村至十里堡村北防洪堤内的水域和陆域17.09 Ⅲ聊城市东昌府区101 海河流域徒骇河周公河周公河东昌府农业用水区十里堡村北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10.02 Ⅴ聊城市东昌府区102 海河流域徒骇河四新河上段四新河上段东昌府工业用水区苇铺村至姜庄村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25.40 Ⅳ聊城市东昌府区103 海河流域徒骇河小湄河小湄河东昌府景观娱乐用水区(Ⅴ)源头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 6.50 Ⅴ聊城市东昌府区104 海河流域徒骇河茌新河茌新河茌平农业用水区门李村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43.17 Ⅴ茌平县105 海河流域徒骇河茌中河茌中河茌平农业用水区洼李村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40.31 Ⅴ茌平县106 海河流域徒骇河友谊沟友谊沟高唐禹城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20.16 Ⅴ高唐县、禹城市107 海河流域徒骇河赵牛新河(赵牛河)赵牛新河东阿齐河禹城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84.69 Ⅴ东阿县、齐河县、禹城市108 海河流域徒骇河赵牛新河官路沟官路沟东阿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入赵牛新河的河道水域9.86 Ⅴ东阿县109 海河流域徒骇河赵牛新河巴公河巴公河东阿齐河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入赵牛新河的河道水域22.27 Ⅴ东阿县、齐河县110 海河流域徒骇河赵牛新河中心河中心河东阿齐河农业用水区东阿县任集村至入赵牛新河的河道水域37.43 Ⅴ东阿县、齐河县111 海河流域徒骇河老赵牛河老赵牛河齐河禹城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66.89 Ⅴ齐河县、禹城市10序号流域名称河流/湖库名称一级支流名称二级支流名称主导水环境功能区类型及名称水环境功能区范围水环境功能区尺度*标准类别控制县级行政区名称是否省界/水源地112 海河流域徒骇河老赵牛河邓金河邓金河齐河农业用水区温聪河源头、倪伦河源头至入邓金河以及邓金河源头至入老赵牛河的河道水域83.29 Ⅴ齐河县113 海河流域徒骇河老赵牛河晏黄沟晏黄沟齐河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入老赵牛河的河道水域15.16 Ⅴ齐河县114 海河流域徒骇河赵徒干渠赵徒干渠禹城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12.00 Ⅴ禹城市115 海河流域徒骇河齐济河齐济河济南德州工业用水区天桥区刘庙子村至济阳县路家桥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37.73 Ⅳ济南市天桥区、齐河县、济阳县116 海河流域徒骇河牧马河牧马河济阳工业用水区大寺河至老杨沟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33.25 Ⅳ济阳县117 海河流域徒骇河垛石河垛石河济阳工业用水区盐场村至孙家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15.34 Ⅳ济阳县118 海河流域徒骇河大寺河大寺河历城济阳农业用水区天桥区大吴退水闸至济阳县魏铺北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36.08 Ⅴ济南市天桥区、济阳县119 海河流域徒骇河芦兰河芦兰河济阳农业用水区秦圈村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15.62 Ⅴ济阳县120 海河流域徒骇河沙河沙河济南滨州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59.39 Ⅴ商河县、惠民县、滨州市滨城区121 海河流域徒骇河沙河土马河土马河济南滨州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入沙河的河道水域95.20 Ⅴ临邑县、济阳县、商河县、惠民县122 海河流域徒骇河沙河侯王店沟侯王店沟惠民滨城农业用水区西沟刘村至入沙河的河道水域31.30 Ⅴ惠民县、滨州市滨城区123 海河流域徒骇河胡营河胡营河沾化工业用水区潘家沟村至入徒骇河的河道水域30.51 Ⅳ沾化县124 海河流域东昌湖东昌湖东昌府景观娱乐用水区(Ⅳ)环湖大堤内的全部水域 4.20 Ⅳ聊城市东昌府区125 海河流域洛神湖洛神湖东阿景观娱乐用水区(Ⅴ)环湖大堤内的全部水域0.40 Ⅴ东阿县126 海河流域孙武湖水库孙武湖水库惠民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以取水泵站为中心,全部水域范围和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范围内的陆域2.30 Ⅱ惠民县水源地127 海河流域孙武湖水孙武湖水库惠民饮用水源二级保护一级保护区外的水域范围和水库外延2000m的陆域范围12.66 Ⅲ惠民县11序号流域名称河流/湖库名称一级支流名称二级支流名称主导水环境功能区类型及名称水环境功能区范围水环境功能区尺度*标准类别控制县级行政区名称是否省界/水源地库区128 海河流域李庄水库李庄水库惠民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库的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以内的陆域范围1.84 Ⅱ惠民县水源地129 海河流域李庄水库李庄水库惠民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的水域范围和水库外延2000m的陆域范围10.40 Ⅲ惠民县130 海河流域思源湖思源湖沾化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取水口半径300米范围内的区域0.28 Ⅱ沾化县水源地131 海河流域思源湖思源湖沾化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库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面积 6.72 Ⅲ沾化县132 海河流域清风湖(河贵水库)清风湖(河贵水库)沾化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取水口半径300米范围内的区域划分为一级保护区0.28 Ⅱ沾化县水源地133 海河流域清风湖(河贵水库)清风湖(河贵水库)沾化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库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 6.25 Ⅲ沾化县134 海河流域恒业水库恒业水库沾化工业用水区兴利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以及枢纽工程管理范围的区域 2.20 Ⅳ沾化县135 海河流域潮河潮河滨州市滨城沾化农业用水区双刘闸至沾化县十字河村的河道水域60.47 Ⅴ滨州市滨城区、沾化县136 海河流域潮河潮河沾化工业用水区十字河村至入渤海口的河道水域22.67 Ⅳ沾化县137 海河流域潮河西沙河西沙河滨城农业用水区源头至双刘闸的河道水域35.29 Ⅴ滨州市滨城区138 海河流域潮河新立河新立河滨城景观娱乐用水区(Ⅳ)源头至城北橡胶坝的河道水域14.25 Ⅳ滨州市滨城区139 海河流域潮河新立河新立河滨城农业用水区城北橡胶坝至入潮河的河道水域16.31 Ⅴ滨州市滨城区140 海河流域潮河秦台河秦台河滨城农业用水区市中高杜至入潮河的河道水域33.62 Ⅴ滨州市滨城区141 海河流域潮河朝阳河朝阳河滨城景观娱乐用水区(Ⅴ)源头至高清庄村的河道水域7.88 Ⅴ滨州市滨城区142 海河流域潮河朝阳河朝阳河沾化农业用水区高清庄村至入潮河的河道水域17.32 Ⅴ沾化县143 海河流域潮河太平河太平河利津农业用水区大门张家至入入潮河的河道水域23.02 Ⅴ利津县12。
江西省水资源条例(2023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09.27•【字号】江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7号•【施行日期】2023.10.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江西省水资源条例(2006年3月30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16年4月1日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2023年9月27日江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资源规划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第四章水资源保护第五章水资源配置第六章水资源节约使用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防治水害,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防治水害,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矿泉水、地热水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除适用本条例外,还应当适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条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第四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注重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五条全省应当建立河湖管理体系,实行河湖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河湖长负责制。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保障资金投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某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doc 35页)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更多资料请访问.(.....)目录1.自然环境概况 (1)1.1 地势地貌 (1)1.2 山河湖泊 (1)1.3 矿产资源 (2)1.4 能源资源 (2)1.5 生物资源 (2)1.6 江西省气候特点 (3)2. 生态环境评价的技术方法 (3)2.1 生物丰富度指数权重及计算方法 (3)2.1.1 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 (3)2.1.2 计算方法 (3)2.2植被覆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4)2.2.1 权重 (4)2.2.2 计算方法 (4)2.3 水网密度指数计算方法 (4)2.4 土地退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5)2.4.1 权重 (5)2.4.2 计算方法 (5)2.5 环境质量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5)2.5.1 权重 (5)2.5.2 计算方法 (5)2.6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 Index,EI)计算方法 (6)2.6.1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 (6)2.6.2 EI 计算方法 (6)2.7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 (6)2.8基础数据来源 (7)3 2007年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分析 (8)3.1 2007年江西省十一个设区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8)3.2 2007年江西省各县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103.3 2007年江西省各设区市辖区内县区生态状况评价结果 (11)3.3.1 南昌市 (11)3.3.2 景德镇市 (13)3.3.3萍乡市 (15)3.3.4 九江市 (17)3.3.5 新余市 (19)3.3.6鹰潭市 (20)3.3.7赣州 (22)3.3.8 吉安市 (25)3.3.9 宜春市 (27)3.3.10 抚州市 (29)3.3.11 上饶市 (31)3.4 我省2006-2007年生态环境状况因子变化分析.. 333.4.1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33)3 结论 (35)2007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地处北纬24°29'14''~30°04'41'',东经113°34'36''~118°28'58"之间。
江西省环境质量月报(2019年7月)主编单位: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编写时间:二○一九年八月编写人员:胡悦之陈会明任荣荣姜凌霄汪伟骏罗勇王东方刘华东张起明汇稿:吉蔚群审核:伍恒赟罗勇审定:储险峰万志勇资料提供(按设区市行政区划代码排列):江西省南昌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西省景德镇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西省萍乡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西省九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西省新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西省鹰潭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西省赣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西省吉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西省宜春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西省抚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西省上饶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目录一、综述 (1)二、全省地表水水质 (2)三、重点流域地表水水质 (4)四、跨界断面地表水水质 (6)五、设区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 (8)六、“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出水水质 (9)七、共产主义水库水环境横向补偿监测水质 (10)八、较好湖泊水质 (11)九、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12)十、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 (15)十一、酸雨 (18)附录:江西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说明一、综述(一)地表水2019年7月,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优,断面(点位)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为96.6%(含县界断面),比上年同期上升5.3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氨氮和溶解氧。
主要河流水质均为优,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溶解氧和总磷。
主要湖库中,仙女湖水质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总磷,鄱阳湖和柘林湖水质为优,其它湖库水质良好。
重点河段中:重点流域国家考核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98.61%,其中,新余市出现劣于Ⅲ类水质的点位;省级考核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98.10%,其中,新余和赣州市出现劣于Ⅲ类水质的断面(点位),其余9市所有断面水质优良;设区市跨界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县(市、区)跨界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6.9%,其中,新余和赣州市出现了劣于Ⅲ类水质的断面(点位);全省设区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出水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95.5%;共产主义水库水环境横向补偿监测水质为Ⅱ类;10个较好湖泊监测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82.6%,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化学需氧量。
赣州市地表水功能区划及其特点栗圆圆;陈晓华【摘要】结合赣州市水资源现状,分析了目前水资源供需和质量情况,对赣州市地表水进行两级水功能区划。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Ganzhou city,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and its quality now are analyzed. Two grade water function zoning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in Ganzhou city is done.【期刊名称】《江西水利科技》【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4页(P284-287)【关键词】赣州;水资源;水功能区划【作者】栗圆圆;陈晓华【作者单位】赣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江西赣州 341000;赣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1.1+10 引言江西省赣州市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区域性缺水时有发生,水污染也日益严重,制约了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赣州市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赣州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赣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现状,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重要水域的主导功能及功能排序,科学合理地划分水功能区是十分必要的。
对水功能区进行划分是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冶目标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积极贯彻落实江西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1 水资源概况1.1 河流、水库赣州市境内水系发达,全市流域面积在50 km2以上的河流有253条,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108 条,100~200 km2的河流有 38 条,1000 km2以上的河流有13条。
地表水水域分类及相应的水质指标
1.水域分类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2。
水质标准
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表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3.水质监测
3.1本标准规定的项目标准值,要求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30分钟,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
3。
2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采样布点、监测频率应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3.3标准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应优先选用国标规定的方法,也可采用ISO方法体系等其他等效分析方法,但须进行适用性检验。
江西省崇义县小江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稿)赣州东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九月前言小江流域地处崇义县中南部,河流属上犹江上游的右支流,流域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4°06′~114°24′,北纬25°31′~25°49′之间,东连上犹县中稍乡、崇义县长龙镇,南接大余县左拔乡、崇义县聂都乡,西为崇义县文英乡、古亭镇,北与崇义县麟潭乡、过埠镇、杰坝乡相邻,崇义县城地处河流中下游地带,根据行政规划,小江流域地跨崇义县关田镇、铅厂镇、横水镇(包括原茶滩乡)三个乡镇。
流域地形以中山为主,沟谷盆地为辅。
小江发源于崇义县聂都乡北部的大嶂山北麓沙溪洞,流经关田、横水,在茶滩的石门子流入上犹江水库。
境内水系发达,支流主要有石溪河、密溪河、铅厂河、中营河、旱坑河、朱坑口河、稍坑河、磨刀坑河、大密河、鹿坑河等,地势西高东低,全流域集水面积498km2,河流全长67km,流域平均宽7.6km,河床总落差440m,河道加权平均比降5.4‰,河网密度0.39km/km2,水资源总量为4.28 亿m3,多年平均流量13.571m3/s。
小江属上犹江的一级支流,还没有系统、完整的流域规划,目前已完成的区域规划等前期工作的主要有1989 年碧坑一、二级水电站规划,《崇义县县城防洪规划》(1999 年),《崇义县城市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2 年),《崇义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04 年),《崇义县长河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书》(2004 年),《崇义县阳岭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2006 年)等。
受崇义县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投资资金的影响,长期以来,许多规划项目并没有实施建设。
1989 年由赣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碧坑一、二级水电站受赣丰线改造和陶锡坑钨矿改制等因素的影响末实施,现已由原规划的一、二级方案总装机容量为5600kw 修改为目前的左溪口、左溪、玉坑、碧坑和密溪口五级低水头电站,并保持原有合江口、旗罗嵊二级低水头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435kw,新建的五级电站均在2003 年以前全部建成投产。
水环境功能区划(doc 50页)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目的和意义水环境功能区划不同于水资源保护规划,也不同于国土整治中的水域功能划分,而是根据水域环境污染状况、水环境承受能力(环境容量)、环境保护目标而确定重点保护区域,通过对实现各种环境目标的排污削减量的优化分配,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其目的在于有效控制污染源排放,落实水环境保护政策,为实现水环境保护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我省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意义十分重大,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在水上,落实在陆上,将环境管理目标落实到具体水域和污染源,为陆上的污染源管理、产业布局的优化提供了决策基础。
它是水环境分级管理工作和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基石,是科学确定和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单元。
第二节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原则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水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应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当代和后代人赖以生存的水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及动植物正常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的原则应以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为优先保护对象。
禁止向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排放污水,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从事旅游、游泳和其它可能污染生活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排放量,禁止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
三、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当地表水作为地下饮用水源地的补给水,或地质结构造成明显渗漏时,应考虑对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影响,防止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污染,将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陆上污染源进行统筹考虑,保护地下水水质。
四、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的原则划分水环境功能区时不得降低现状水质对应的使用功能。
对于水资源丰富且水质尚好但尚未开发的地区,确因发展经济的需要要求降低水体现状功能时,应论证降低水质要求是否影响该区未来水环境质量提高要求,并做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必要性说明。
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西省水利厅编制江西省环境保护局二00六年七月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责任人员名单江西省水利厅审定:孙晓山审核:张杰主要编制人员:祝水贵李长孙龚新邢久生吴小益江西省环境保护局审定:许苏卉审核:谭今来何纪力主要编制人员:罗国全谭斌刘尖清陈小兰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说明及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拟定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报国务院批准”,“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拟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规定,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水利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编制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流域以外的跨省、跨县江河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规定编制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应当包括水体的环境功能要求。
2000年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水利部“三定方案”规定,水利部下达了《关于在全国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同时下发了《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和《水功能区划技术大纲》。
根据上述两个技术大纲的要求以及长江和珠江流域机构的安排,江西省水利厅于2000年6月组织了全省水功能区划编制工作。
2001年7月完成了《江西省水功能区划报告》,2002年7月通过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的评审。
根据评审意见及水利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和技术细则的要求,对水功能区划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1991年,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在全省开展划定水体功能区工作报告的通知》(赣府厅发[1991]100号)要求,江西省环保局布置和组织开展了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
2002年,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全国水环境功能区汇总工作的通知》精神,江西省环保局组织了全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工作,对1991年以来全省各地开展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进行了总结。
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论证,对全省各市提出的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进行了审核和汇总,于2002年7月完成了《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并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技术审核验收。
为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协调好水功能区划与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关系,根据省人民政府的协调意见,省水利厅和省环保局经过多次协商后,在双方已有区划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于2006年7月联合编制了《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一、水(环境)功能区划范围鄱阳湖和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大河流的主流、一级支流,重要的跨省、跨市河流以及边界水污染纠纷多发的河流全部纳入区划范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或水体污染较明显的五河二、三级支流,基本纳入区划范围;城镇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工业用水、景观娱乐用水水域,重要的渔业用水水域及流经较大城镇的河流,工业园区、大中型工矿企业区取水水源地纳入区划范围。
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范围表赣江、绵水、贡水、湘水、濂水、黄龙河、梅江、琴江、平江、水、桃江、东河、章水、上犹江、横水河、龙华江、遂川江、左溪、蜀水、孤江、禾水、白马河、牛吼江、泸水、陈山河、乌江、鳌溪河、袁河、孔目江、萧江、锦河、耶溪河(32)万安水库、瑞金南华水库、会昌石壁坑水库、龙南石峡水库、油罗口水库、崇义长河坝水库、井冈山井冈冲水库、江口水库、宜丰板坑水库、高安碧山水库、南昌湾里乌井水库(11)二、水(环境)功能区划原则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功能区划与水资源利用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根据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和自然承受能力,力求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水资源保护的要求,为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留有余地,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
功能区划以流域、水系为单元,统筹兼顾河流上下游、左右岸不同水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水域功能的要求;重点突出流域、区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水污染防治,达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集中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河流源头区等为优先重点保护对象。
3、前瞻性原则。
保护现状水源水质较好的水库、江河干流,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留下高水质要求的供水水源。
4、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原则。
在进行功能区划分时,既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质的要求,又考虑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文特征,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保证功能区达到水质目标;既充分保护水资源,又适度利用水环境容量。
5、便于管理、实用可行原则。
河流、湖泊功能区的起讫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一致,便于行政区域管理;其相应水质目标由功能区的第一主导功能确定。
6、不同功能兼顾原则。
上下游相邻两功能区水质存在差异时,允许上下游间存在过渡区,但上游过渡区讫止断面的水质必须达到下游河段起始断面的水质目标要求。
判别水体现状是否满足功能区划水质要求,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利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
三、水(环境)功能区划类别及执行标准(一)水功能区划类别及执行标准水功能区划是通过对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的要求,将江河湖库划分为不同使用目的的水功能区,并提出保护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
在整体功能布局确定的前提下,对重点开发利用水域详细划分多种用途的水域界限,以便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依据。
水功能区划采用两级体系,即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
一级功能区分4类,即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和缓冲区;二级功能区划是在一级功能区中的开发利用区进行,分7类,包括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和排污控制区。
1、保护区(一级功能区):指对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的水域。
该区内严格禁止进行其他开发活动。
根据需要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Ⅱ类标准或维持水质现状。
2、保留区(一级功能区):指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为今后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而预留的水域。
该区内水质应维持现状,未经有相应管理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区内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活动。
按现状水质类别控制。
3、开发利用区(一级功能区):指具有满足工农业生产、城镇生活、景观娱乐等需水要求的水域,如主要城镇河段、受工业废水污染明显的河段等。
该水域应根据开发利用要求进行二级功能区划。
按二级区划分类分别执行相应的水质标准。
4、缓冲区(一级功能区):指为协调省际间、矛盾突出的地区间用水关系,以及在保护区与开发利用区相接时,为满足保护区水质要求而划定的水域。
未经有相应管理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该区域进行对水质有影响的开发利用活动。
按实际需要执行相关水质标准或按现状控制。
5、饮用水源区(二级功能区):指满足城镇生活用水需要的水域,如已有城镇生活用水取水口分布的水域,或在规划水平年内城镇发展需设置取水口,且具有取水条件的水域。
根据需要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Ⅲ类标准。
6、工业用水区(二级功能区):指满足工业用水需要的水域,如现有工业园区、工矿企业生产用水的集中取水水域;或根据工业布局,在规划水平年内需设置工业园区、工矿企业生产用水取水点,且具备取水条件的水域。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Ⅳ类标准,或不低于现状水质类别。
7、景观娱乐用水区(二级功能区):指以满足景观、疗养、度假和娱乐需要为目的的江河湖库等水域。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或不低于现状水质类别。
8、渔业用水区(二级功能区):指具有鱼、虾、蟹、贝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功能的水域,养殖鱼、虾、蟹、贝、藻类等水生动植物的水域。
根据需要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Ⅲ类标准。
9、农业用水区(二级功能区):指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的水域,如已有农业灌溉区用水集中取水水域;或根据规划水平年内农业灌溉的发展,需要设置农业灌溉集中取水点,且具备取水条件的水域。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或不低于现状水质类别。
10、过渡区(二级功能区):指为使水质要求有差异的相邻功能区顺利衔接而划定的区域,如下游用水水质要求高于上游的状况。
以满足出流断面所邻功能区水质要求,选用相应控制标准。
11、排污控制区(二级功能区):指接纳生活、生产污废水比较集中,接纳的污废水对水环境无重大不利影响的区域。
暂不考虑水质控制标准。
(二)水环境功能区划类别及执行标准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针对水域使用功能、经济发展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划定的水域分类管理功能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渔业用水区、工农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等),以及混合区、过渡区等管理区,统称为“水环境功能区”。
流域水质保护目标通常是通过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来确定的。
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特定水体水域的使用功能,尤其是其规划主导功能,而一定的规划主导功能又对应于相应的水环境功能区类型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主导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区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的陆地和水体,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和Ⅱ类标准的区域;本次区划中,对于源头水保护区,即使当地政府没有依法划定自然保护区,水环境功能区划也确定为自然保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城镇饮用水集中式取水构筑物所在地表水域及其地下水补给水域、地下含水层的某一指定范围称为饮用水源保护区。
又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和Ⅲ类标准。
本次水环境功能区划只考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域大致范围,不分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的具体水域和陆域范围,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次水环境功能区划成果依法进行划定,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3)渔业用水区:鱼、虾、蟹、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养殖鱼、虾、蟹、贝类、藻类等水生动植物的水域,称为渔业用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