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DIC机车轮对压装工艺难点和工艺参数的确定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城轨齿式联轴节压装工艺浅析本文对城轨齿式联轴节压装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压装工艺难点分析;压装工具工装分析计算及选用;联轴节注油压装工艺过程的分析介绍。
【关键词】联轴节;注油压装;工具工装;压装工艺引言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传动原理一般为电动机得电,电机转动,带动联轴节转动,联轴节再带动齿轮箱中的齿轮转动,齿轮带动轮对转动,从而完成动力传动。
联轴节作为牵引电机和齿轮箱之间的连接机构,除了起到连接和传动动力的作用外,还有缓冲和减震等作用。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联轴节通常组装在主动齿轮轴或电机轴上,常用齿式联轴节联接一般采用无键锥面过盈连接方式。
1、压装工艺原理及难点分析1.1联轴节压装工艺原理。
为了使联轴节压装和拆卸更为简单方便,在联轴节压装和拆卸时采用注油压装、拆卸工艺。
注油压装时,使用超高压油泵把指定高压油注入轴和毂孔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油膜将轴和毂孔表面隔开,使压装和拆卸过程在油膜隔开和润滑的条件下进行,由于油膜的作用有效的降低了摩擦阻力,从而减小了压装时所需压装力,并且能有效的避免擦伤配合表面。
压装时,给超高压油泵注油,油进入油槽将联轴节涨开,使得联轴节内径增大,形成油膜,压力达到指定要求后,再给轴向施加压力,低压油缸将联轴节推入指定位置。
1.2联轴节压装工艺难点:1)注油加压时,径向压装力的把握。
径向应少注油,使联轴节涨开即可,如果观察到轴向推进力突然增大,应立即停止向前推进;2)半联轴节找正。
在交替加压过程中时,当压入量为1/3、2/3时,可以适当停止增加轴向推力,高压、低压均保压约1分钟,以便半联轴节自由找正。
3)压装后联轴节的保压。
在联轴节压装后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保压过程,以防止联轴节滑出或弹出。
2、联轴节压装工具工装设计计算及选用联轴节压装所用的工具工装有高压泵、轴向液压缸、手动液压泵、压装块、锁紧螺母及注油嘴。
径向超高压泵和轴向液压泵选用时,要根据联轴节和电机轴或小齿轮轴的规格参数来计算确定所需的压强范围,然后根据计算出的压力压强范围来确定所需高压泵和手动液压泵规格。
轮对一次压装的浅析与对策发布时间:2022-09-02T01:38:38.30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4月8期(下)作者:思晓花[导读] 统计近年来的一次压装合格率,经过分析轮对压装曲线,找到影响一次压装合格的关键因素,思晓花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西宁市 810006摘要:统计近年来的一次压装合格率,经过分析轮对压装曲线,找到影响一次压装合格的关键因素,制订相应措施,使得各型轮对压装合格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轮对;加工;压装;粗糙度;圆柱度;过盈量。
轮对一次压装是按厂修技术标准将加工选配好的车轮、车轴经同温后利用轮对压装机过盈冷压,通过压装压力曲线来判断轮对是否压装合格。
一、轮对一次压装合格率的数据统计西宁东车辆段承担着青藏集团公司客货车轮对的组装工作,具有10种轮对的厂修资质,而现场仅有一条轮对组装流水线,承担8种客车轮对、2种货车轮对组装工作,无法同时组装客、货车轮对。
经统计2017年至2020年共计压装轮对10625条,其中客车轮对压装1508条,共计压装1637次,其一次压装合格率平均为92%;货车轮对压装共计9117条,共计压装9422次,其一次压装合格率平均为为96%。
其中RDAM96轮对的一次压装合格率,最低仅为65%。
二、轮对一次压装的过程分析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西宁东车辆段厂轮轮对一次压装合格率偏低。
进而分析2020年度压装不合格曲线,主要有降吨、超吨、平直、轮位差(盘位差)超限及中间凹下等原因。
对轮对一次压装过程进行分析如下:1.人员素质。
由于从2016年才开始从事轮对压装工作,业务技能及经验掌握有一定差距,加之10种轮对组装之间换型频繁,导致作业人员对标准易混淆。
比如2017至2020年厂轮共计压装RDAM96轮对188条,分11次完成,平均每次17条,实际生产中最多一次压32条,最少一月仅有2条,无法对轮座、轮毂孔、盘座、盘毂孔的粗糙度、圆柱度及过盈量等因素调整到最佳配合,缺乏经验值。
影响轮对压装质量因素及对策发表时间:2020-12-22T08:30:34.811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0年第19期作者:王俊杰[导读] 因此在轮对压装时研究材料对它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环境,下面就对此因素分析如下:中车铺镇车辆有限公司摘要轮对压装常见问题主要有:压装末端抖吨现象、终止压装力小于最小压装力及试制中轮对压装试制周期较长。
本文的主要要目的是通过车轴车轮材质、过盈量、压装配合表面的几何形状及粗糙度等方面分析以解决压装末端抖吨、终止压装力小于最小压装力及试制中轮对压装试制周期较长现象关键字:轮对压装 , 车轴车轮材质 ,过盈量, 轮轴锥度, 粗糙度一、轮轴材料对轮对压装的影响及对策1.1轮轴材料的影响原理及现有项目数据统计分析材料是代表轮轴加工特性、疲劳特性等,因此在轮对压装时研究材料对它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环境,下面就对此因素分析如下:不同项目轮对的材质不同,立式车床所加工的粗糙度不同,因为粗糙度是跟材料的性能及立式车床的进给量有关系的,因此不同项目所给的进给量是不一样的.上述原因为压装不合格提供了可能性,现就轮对压装问题进行理论分析:(1)单位接触面的压力P压装力F= N 因此影响压装质量的因素有一方面是动摩擦系数是与粗糙度有直接关系,因此粗糙度的值直接影响压装质量;另一方面是材料的弹性系数的大小也影响压装质量,这两方面因素都是由不同材料决定的。
现对于现场立车车轮加工时不同材料、不同项目、不同进给量、糙度、压装力统计如下:上述统计表明:①材料ER7刚性强度相对较大,加工得出的粗糙度较高。
因为影响粗糙度的原因有进给量、材料的刚度等.②同一车轮材料所匹配的轴的材料不同,所要求的粗糙度不一样,因为不同材料的摩擦粘着力不一样。
总结如下:材料为ER9车轮在分别配上EA1N及EA4T的轴时;即使轴加工后的粗糙度相差不大,但是由于轴的材料特性及加工时由于915rad/mind 转速带来的轴表面的加工硬化不同,从上表来看EA1N加工硬化程度明显要比EA4T加工硬化程度要高,因此只需要较小的粗糙度就能达到压装力范围。
毕业设计任务书课题车辆轮对的组装、检修与维护编号专业铁道机车车辆班级 313-2 学生姓名张健豪指导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指导教师李敏绪论轮对引导车辆沿钢轨运动,同时还承受着车辆与钢轨之间的载荷。
轮对利用轴箱装置和构架联系在一起,使轮对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轨道的直线运动,并把车辆的重量以及各种载荷传递给轮对。
所以说轮对是车辆不可或缺部分,其结构和故障会直接影响机车车辆的运行品质和行车安全,故而对车辆轮对的组装、检修与维护进行探讨。
关键词:轮对组装、检修与维护目录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 - 2 -1.轮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车轴 (4)1.2车轮 (9)1.3车轮的分类与标记 (12)1.4轮对的组装 (17)2.轮对的检修与维护 (21)2.1轮对的检修 (21)2.2轮对的维护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未找到目录项。
轮对轮对,机车车辆上与钢轨相接触的部分,由左右两个车轮牢固地压装在同一根车轴上所组成。
轮对的作用是保证机车车辆在钢轨上的运行和转向,承受来自机车车辆的全部静、动载荷,把它传递给钢轨,并将因线路不平顺产生的载荷传递给机车车辆各零部件。
此外,机车车辆的驱动和制动也是通过轮对起作用的。
对车轴和车轮的组装压力和压装过程有严格要求,轮对内侧距离必须保证在1353±3毫米的范围以内。
为保证机车车辆运行平稳,降低轮轨相互作用力和运行阻力,车轴轴颈和车轮踏面的加工椭圆度和偏心度,以及轴颈锥度都不得超过规定限度。
因此,要求车辆轮对:1)要具有足够的的强度和刚度;2)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轮对质量要小并具有一定弹性;3)阻力小,耐磨性好。
1.1 车轴一、车轴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我国铁路车辆使用的车轴,绝大多数为圆截面实心车轴。
创新与实践TECHNOLOGYANDMARKETVol.28,No.5,2021影响机车轮对注油压装质量的因素分析及优化方法潘俊宇,刘名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湖南株洲412000)摘 要: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探究了机车轮对注油压装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分析了轮轴表面粗糙度、润滑剂使用方法、工装设备状态、注油压力、环境因素等对压装过程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优化方案。
关键词:机车;注油压装;因素分析;优化方案FactoranalysisandoptimizationofthequalityinfluenceofoilpresstechnologyPANJunyu,LIUMingtao(CRRCZhuzhouLocomotiveCo.,Ltd.,zhuzhou412000,China)Abstract:Thispaperstudiedmainfactorofoilpresstechnologyforvehiclewheelsetthroughplentyofdataanalysisandpracticalexperience.Theaffectmechanismofsurfacenessofmatchingface,lubricantapplicationmethod,toolingfacilitiesstatus,oilinjec tionpressureandenviromentalinfluenceshavebeenanalysedandoptimizationschemeshavebeenproposed.Keywords:locomotive;oilpresstechnology;factoranalysis;optimizationschemedoi:10.3969/j.issn.1006-8554.2021.05.005 引言和谐系列电力机车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我国铁路客运和货运做出了巨大贡献。
轮对压装关键因素浅析作者:曹振山宋宇晗李钊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第07期摘要:轮对是转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轮对压装的基本工艺的基础上,并进一步分析圆柱度,过盈量,压入速度和润滑剂等关键因素对轮对压装质量的影响。
通过分析关键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轮对压装质量,从而为转向架安全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转向架;轮对压装;关键因素DOI:10.16640/ki.37-1222/t.2018.07.023轮对本身的结构并不复杂,但是由于它承担的任务多且重要,因此它的加工制造以及组装要求都非常高。
尤其是轮对的组装对于转向架的运行表现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组装稍有差错容易引发列车停车,甚至脱轨等重大事故。
通过对轮对组装过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保证轮对正常使用,保障列车行驶安全。
1 轮对压装工艺简介轮对本身结构较为简单,但是其对压装的要求却十分严格。
目前常见压装根据压装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普通压装和注油压装两种方式。
其中普通压装根据压装温度不同可以分为热压装和冷压装。
热压装是将车轮内孔进行加热使其膨胀后再进行压装,其主要是针对过盈量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热压装工艺设备一般较为复杂,一次投入成本较高,压装合格率较高,可提高车轴的使用寿命,止推试验效率低。
冷压装是直接通过压装机将车轮压到车轴上的方式,其主要是针对过盈量较小的情况下使用。
冷压装设备较为简单,一次性投入成本较低,但压装合格率一般,对操作要求较高,操作不当容易“戗轴”,对车轴寿命有一定影响,止推试验效率高。
而注油压装是在车轮上开注油孔,在压装过程中通过注入高压油,在车轮和车轴接触面之间形成一层油膜进行压装,其主要是针对车轴表面要求较高时使用。
注油压装设备较为复杂,操作难度较大,加工难度大,但压装过程允许停顿且不限时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整车轮位置。
这三种压装工艺目前都在使用,都有各个的优缺点。
这三种压装工艺的选择主要根据车轮和轮轴的结构以及压装的具体要求来决定的。
轮对压装工艺过程浅析作者:林路路宋宇晗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11期[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城轨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及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轮对组成作为转向架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组装质量直接关系到了列车的运行安全。
轮对组成采用压装的工艺方法,利用过盈配合使车轴与车轮之间紧密连接,本文针对目前城轨转向架的轮对压装过程,总结压装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要点,为转向架轮对压装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轨转向架,轮对压装,工艺要点,质量提升中图分类号:U270.3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11-0298-01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为缓解城市拥堵开始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转向架作为城轨车辆的走行部,组装质量要求更是严格。
转向架上的轮对组成直接与轨道接触,最先受到轮轨间的作用力,尤其是运行过程中的硬性冲击。
轮对压装的难度系数大,质量管控要求高,本文通过浅析目前城轨转向架轮对压装的一般过程,找出压装过程中着重注意的关键工艺要点,提高轮对压装效率。
2、轮对组成结构由于城轨车辆运行速度一般限制于80km/h~120 km/h之间,速度等级不高,车轮材质往往选择CL60钢材,车轴材质选择LZ50钢材。
车轮上与钢轨相接触的部分称为轮辋。
轮辋上与钢轨相接触的表面称为踏面,目前采用的一般为LMA型磨耗踏面。
踏面一侧凸起的部分称为轮缘,轮缘位于钢轨的内侧,可防止轮对滚动脱轨,并起导向作用。
车轮上与车轴相结合的部分称为轮毂。
轮毂与轮辋用轮辐连接。
轮辐可以是连续的圆盘,称为辐板。
为了进一步缓和轮轨间的硬性冲击,缓冲作用力,部分城轨车辆采用空心车轴进行轮对组成,以达到减少簧下质量减少冲击作用的效果,轮对组成如图1所示。
3、压装方法车轴与车轮间采用压装方法来实现彼此间的过盈配合。
过盈配合产生的过盈量可以实现半径方向产生接触面的强压力,并依靠接触面的强压力产生静摩擦力实现扭矩及轴向力的传递。
轮对压装机全解一、轮对压装机的定义:轮对压装机也称轮轴压装机,是铁路车辆系统滚动轴承压装的专业设备, 其主要用途是采用冷压方式将滚动轴承压装到轮对轴颈上。
滚动轴承与轮对轴颈的配合为过盈配合, 所以压装过程中压力较大。
轮对组装采用车轴和轮毂孔的过盈配合来实现,中国地方铁路《窄轨车辆检修规则》规定:轮与轴的配合过盈量为0.14—0.25mm。
利用压力组装法通过油压机的压力,将车轴的轮座压装于车轮毂中,靠金属的弹性变形的特点,采用较合理的配合过盈量,使轮对的轮毂孔做紧密的夹固接合。
其配合不产生塑性变形,不松动。
二、轮对压装机的特点分析:1、能实现自动不掉头一次完成压装。
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及测量技术,完成两端车轮及制动盘的不调头分别压装。
不需要调头二次定位,一次完成两侧压装车轮的自动压装2、液压系统采用先进的、成熟的进口液压伺服系统,压装速度要无级调节,昀小速度到5mm/min,所有管路及液压站不得漏油,以保证系统能达到可靠、无泄漏、易于操纵、便于维护的使用要求3、通过内测距测量的测量装置系统,自动检测、控制内侧距和轮位差、盘位差,自动控制压装位置。
三、轮对压装机构装配细节:1、保证产品装配质量,并力求提高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2、合理安排装配工序,尽量减少钳工装配工作量;3、提高装配工作效率,缩短装配周期;4、尽可能减少车间的作业面积,力争单位面积上具有最大生产率。
压装机由机体、液压站和控制台三部分组成,液压站和控制台相对主机应该就近布置,现场的钢轨与机体上的导轨应该联结平整。
四、轮对压装机使用须知:1、开机前对设备的导轨进行润滑、检查各个机械部件运转状态是否正常。
2、开机前检查各开关等是否有损坏,继电器接触是否良好等,发现损坏需及时更换。
在保养过程中保持各开关的有效动作位置,若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
3、每天开机前检查计算机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的电源线已经连接;开机后检查测试系统是否有计算机病毒或木马程序运行侵害。
浅谈高速动车组欧系日系轮对压装工艺摘要:本文介绍了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轮对压装中常用的压装工艺,并结合国内较为成熟的车型CRH2A动车组轮对为模型,对欧系和日系轮对压装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并就现场生产中的压装工艺选用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轮对压装;压装工艺;油压;冷压前言轮对作为直接传递轮轨作用力的最为关键的走行装置在整个车辆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动车组轮对的制造检修依据主要分为欧标和日标两大类,故本文就以国内较为成熟的车型CRH2A动车组轮对为模型,对欧系和日系轮对压装工艺进行对比分析。
1.轮对压装工艺运用现状1.1 压装方法轮对压装方法主要分为:注油压装和普通压装。
普通压装又分为冷压装和热压装。
轮对注油压装是指压装时,在车轴轮座和车轮毂孔之间注入高于它们接触应力的高压油,使之形成油膜,随着轮座和毂孔接触面积的增加,高压油不断渗透,使整个轮对压装过程在被油膜隔开的情况下进行。
而与之对应的即为普通压装,分为热压和冷压,热压即将整体车轮或轮心加热,使轮毂孔膨胀后装在车轴上,而在常温下成为过盈配合的装配方法,而冷压就是一直通过压力机在过盈状态下将车轮或轮心装到车轴上。
1.2 压装工艺路线动车组轮对压装一般遵循以下工艺路线:轮、轴同温—轮座、毂孔尺寸测量—轮座打磨—润滑剂涂抹—轮对选配—轮对压装(欧系、日系不同)—压装后检查—检压—轮对标记—超声波探伤—其它工序。
图1 日系轮对注油压装曲线目前在CRH2A的新造检修中,日系轮对采用注油压装,见图1,压装起始阶段也是使用冷压方式,将毂孔套压进车轴,同时关注压装力曲线变化,待曲线出现下降,见图中A点,此时即为注油槽开始进入压装部,A—B段为注油槽部通过压装部,待注油槽全部通过,压力回升,此时注油槽部位完全与车轴贴合,暂停压力机,连接油泵对注油孔注油,高压油泵压力表目标值设定为140MPa,油压变化范围控制在(120MPa-150MPa)之间,待轮毂端面渗出高压油时,再次开启压力机注入高压油继续压装,最后轮毂孔与轮座到达压装位置,此时油膜完全隔开轮毂、轮座接触面,压力降为0,作业完成。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工艺改进研究摘要:随着铁路货车重载、高速的发展需要,对轮轴的制造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以进一步提升车辆的运行品质。
铁路货车轮轴主要由车轴、车轮、轴承及前盖后挡等附件组成,车轴与车轮加工后采用过盈配合冷压装装配形成轮对,轴承及附件与轮对装配后成为轮轴。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铁路货车轮轴组装工艺改进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铁路货车;轮轴组装;工艺改进1轮对组装工艺及改进研究轮对组装须符合TB/T1718《铁道车辆轮对组装技术条件》相关要求,目前我国主要铁路货车以准轨为主,设计时速小于120km/h,要求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不大于1mm,同一车轮相互垂直的直径差不大于0.5mm,轮对内侧距离为(1353±2)mm,且轮对内侧距任意三处相差不大于1mm,轮位差不大于3mm。
1.1轮对压装工艺轮对压装工艺设计时,车轴与车轮采用过盈配合,采用自动化压装设备进行压装,其装配过盈量为车轴轮座直径的0.8‰~1.5‰,轮对压装最终压装力根据轮毂孔直径进行计算,轮对压装后,通过轮对尺寸检测及压装位移—压力曲线综合判断车轮车轴的装配质量。
车轴车轮及轮对尺寸检测项目较多,配置有内径外径千分尺、轮径尺、内侧距尺、深度尺、圆弧样板、踏面全形样板、三孔位置度检具、轮位差尺、轮轴偏心检测仪、样板轮对等成套量具检具,用于控制轮对的组装尺寸及组装质量。
轮对压装为特殊过程工序,车轮与车轴的装配质量难以用肉眼观察,需通过压装实物质量与压装曲线综合判断轮对组装质量,其组装尺寸及形位公差满足产品图纸及技术条件相关要求,压装曲线要求光滑并均匀上升,不得有跳动;压装压力曲线长度不小于理论长度的80%;曲线起点陡升时,陡升值不超过98kN;曲线中部不得有下降,平直长度不超过该曲线投影长度的10%;压力曲线末端平直线长度不超过该曲线投影长度的15%;压力曲线开始上升点与终点连成一直线,曲线应全部在此直线之上。
轮对压装曲线可直观判断轮对的装配质量,压装过程中装配不良、损伤拉伤等质量缺陷可通过压装曲线的平直、陡升、降吨、异常凸起等缺陷进行判断,车轮与车轴的压装位移通过位移-压力曲线长度进行判断。
论 HXD3C型机车轮对检修技术摘要:众所周知,电力机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轮对。
轮对在工作的过程中,其所承受的力来自多方面,并且数值也很大。
由于轮对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对于轮对的定期检查和保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从多个方面对HXD3C型机车轮对的检修进行讨论,为轮对的保养提供思路。
关键词:HXD3C型;机车轮对;检修技术引言:轮对在具体进行工作时,主要接触的其他部件是钢轨。
作为电力机车上最关键的部件,在其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传递由钢轨和质量所产生的垂直方向的力,还要承担有牵引电机所产生的牵引力,以及由制动盘产生的制动力。
在电力机车的运行过程中,轮对还要能够承受住强大的冲击力。
本文主要是对HXD3C型的电力机车进行研究,讨论对其轮对的检修方法。
一、轮对分解在轮对进行分解的工作之前,要做好检查工作,就是要对其表面的剥离磨损等进行检查。
而在具体的分解时,一般采用的就是注油压卸法。
在具体的分解操作完成后,对于拆卸下来的车轮等部件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对于车轮的处理,在放置到分解器具上的时候,要注意朝上的那一面必须是车轮的内侧[1]。
除此以外,还要对其他的零部件进行对应的清洗工作,肉眼观察时候有明显的伤痕。
如果通过观察,没有明显的伤痕的话,就只需要进入下一个流程即可。
二、探伤检查不同的部位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
例如:针对车轴部分轮座镶嵌的部位,必须要利用超声波技术来进行探伤检查,而针对裸露出来的部位,这是要利用磁粉来进行探伤检查。
探伤的工作完成后,要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处理。
三、制动盘分解在对制动盘的分解时,需要先从制动盘下方的位置进去,利用特殊的固定工具进行固定好螺栓的流程,再进行对螺栓的分解。
但是,对于分解工作后所产生的螺栓螺母等配件,均不能再次使用,必须使用最新的零部件。
除此以外,还要对拆解后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清理处理。
四、车轴检查对于已经探伤确认过的轮对,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关于某型机车轮对(国产轮)反压试验的研究及优化措施【摘要】我国和谐系列机车国产化比例越来越高,其中MG轮是极具代表的配件之一,但在压装使用过程中发现,国产MG轮存在轮对反压试验时合格率不如进口车轮等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于轮对反压试验过程中轮轴发生位移现象。
本文将针对不同和谐系列机车使用MG轮压装反压进行系统分析、实验验证、数据对比等方法,分析影响MG轮压装使用时的质量因素并提出相关优化方案。
关键词:和谐系列机车注油压装反压试验 MG轮【引言】机车轮对是走行部最为核心关键的零部件之一,轮对压装的质量直接关系行车安全,反压试验更是保证轮对线上受力的有效验证手段。
株机公司和谐系列机车采用注油压装均参照TB/T 1463标准执行,为轮对压装完成后静止24H进行反压试验。
本文将主要针对HXD1/HXD1C车型使用MG轮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1.影响机车轮对(MG轮)反压试验因素分析注油压装轮对反压试验均参照TB/T 1463执行,轮对反压试验(也有正压试验)主要通过对车轮施加一定的轴向力,保持一段时间,若车轮与车轴不发生相对移动则合格,反压试验是保证轮对线上受力安全的有效依据[1]。
HXD1/HXD1C车型反压试验采用1/5抽检,轮对压装完成后静止24h进行,通过反压设备通过卡住车轮外侧退轮槽在同一边车轴施加作用力,在轮对保压力达到1475KN以上保持超过30S时间,中途不出现压力下降、轮轴无位移则判定合格[2]。
本文通过统计2020-2022年780对HXD1/HXD1C反压轮对的反压试验状况,分析影响反压试验轮轴位移的主要因素有:工装设备状态、压装状态(轮轴配合面表面粗糙度、润滑剂的使用)、MG轮材质的塑性变形等。
2.因素分析2.1设备状态对轮轴位移现象的影响由于轮对反压试验需要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操作,且受力强度大(HXD1/HXD1C 反压力为1475KN)反压合格必将受到设备状态的影响,设备需保证实际施加压力于目标压力值满足相差±20KN范围之内,且保证保压30S过程中相对稳定,在保证设备基本性能参数的同时,确保设备在反压试验时数据真实可靠。
第52卷第7期2018年7月广东蚕业GUANGDONG CANYEV〇L52,N〇.07July. 2018DOI:10.3969/j.jssn.2095-1205.2018.07.14HXD2车轮压装合格判定方法郑睿(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200)摘要HXD2型电力机车现广泛应用在中国轶路货运上。
转向机为机车重要组成部件。
车轮压装合格与否是影响生产 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文章主要概述HXD2型机车车轮后判定方法。
关键词HXD2型机车;车轮压装;压装曲线中图分类号:U264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1205(2018)07-23-01HXD2 (和谐电2)系列电力机车产品包括多种型号,由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在法国阿尔斯 通公司八轴电力机车的基础上研发。
是中国铁路货运常用 机车之一。
其中多数产品在轮对压装上要求相同,如 HXD2, HXD2B,HXD2C以及新八轴机车等〇通过以下几 个方面对车轮压装产品是否合格进行分析。
1压装前车轮相关要求(1)要求车轮附带相关合格证件。
(2 )车轮及车轴宜 在相同环境下同温8h后进行测量、选配和组装。
(3)选配同 一轮对两车轮,保证同轴两轮轮径差<0.3 m m。
(4)车轮油 槽尖角及压人方向需倒角且轮孔需要进行拋光处理。
(5)清 除车轮毂孔及注油孔内的杂质。
(6)尺寸测量:测量车轴轮 座尺寸,车轮毂孔尺寸。
测量后计算出的车轴轮座尺寸以及 车轮毂孔尺寸要求保证过盈量0.31〜0.37 m m。
2 压装结束后相关要求(1)不平衡点位置应处于同一截面内并在车轴的同一 侧。
允许变动范围在5°以内。
(2)测量轮对内测距。
用内 侧距测量尺测量内测距数值,要求在1352 m m〜1353.5 m m之间。
(3)轮位差测量。
要求轮位差(彡1m m)。
(4)轮对 电阻试验,轮对电阻试验<0.01n。
3 压装曲线的判定车轮压装完成后判断压装曲线及最终压装力是否合 格,压装曲线符合UIC813标准。
HXDIC机车轮对压装工艺难点和工艺参数的确定
摘要:本文介绍了HXD1C大功率电力机车轮对驱动系统整体压
装的工艺难点,并对压装的工艺设备、压装原理和压装参数进行详细
的介绍,为实际压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HXD1C大功率电力机车 压装工艺难点 工装设备
压装参数
HXD1C大功率电力机车是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设计制造
的新一代交流传动重载货运电力机车,是今后中国铁路货运运输的主
力车型。HXD1C机车车轮和车轴采用注油压装,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铁道行业标准TB/T1463-2006《电力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1 HXD1C大功率电力机车轮对驱动系统的结构形式(如图1)
2 HXD1C轮对压装工艺难点
(1)HXD1C车轮在压装前已经精加工到位,不通过镟轮来保证
轮对内侧距和滚动圆直径差,因此压装时需保证车轮一次到位。
(2)HXD1C机车轮对压装再抱轴箱组装、电机组装、齿轮箱组
装、驱动装置空转试验后完成,总重量达五吨,原压装设备和压装工艺
是轮对驱动装置悬空,这时很难保证车轴水平,再加上车轮的自重,容
易造成车轴和车轮拉伤。
(3)HXD1C机车轮对压装需保证车轴两端防尘座端面到车轮内
侧轮辋面尺寸C1、C2两值之差的绝对值,即轮位差不大于1 mm。原
压装设备以车轴轴端定位,压装虎口深度保证车轴轴端到车轮外侧轮
毂的距离,这种工艺很难保证C1、C2的尺寸要求。
3 HXD1C轮对压装设备
3.1 轮对压装设备
为满足HXD1C机车轮对压装工艺要求,特采用了泰格自动化有
限公司生产的TG01 01J/500型微机控制轮对压装机。
该轮对压装机由主机、测量系统、轮对支撑输送系统、液压系统、
曲线记录输出系统、控制系统等构成。主机采用立式框架结构,由主
立副立柱、下横梁、主压头及副压头通过销钉连接构成稳定的平行四
边形框架结构。测量系统由侧尺及侧尺位移传感器组成,压装过程中
实时检测待压装车轮位置,为压装控制提供准确数据。轮对支撑、输
送系统通过左右螺旋副的结构调整工件的支撑高度,保证轮对的轴线
与压装缸高度一致。
3.2 压装设备尺寸控制原理
从图2的尺寸链中可以看出,要保证轮对压装后内侧距L1的尺寸
和轮位差│C1-C2│≤1,需测量出车轴长度L和两侧轴颈长度L2、L3,
再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其中车轴长度L是通过设备本身检测出来
的,L2和L3则是操作者用深度尺测量输入压装设备,轮对压装时测量
系统上的各位移传感器保证车轮在车轴上的位置。在设备实际操作过
程中还需定期用人工测量的L1和│C1-C2│值对设备的压装修正系
数进行调整,以保证高的一次性压装合格率。
4 HXD1C轮对压装参数确定
HXD1C轮对压装过油槽前采用冷压,过油槽后采用注油压装,注
油压装时在车轴的轮座和车轮的毂孔之间注入高于它们接触应力的
高压油,使之形成油膜,随着轮座和毂孔接触面积的增加,高压油不断
渗透,使整个轮对压装过程处于油膜隔开的情况下进行。由于油膜的
作用,显著降低了摩擦阻力,最终压入力不高于196 kN。
要在车轴和车轮间形成有效的油膜,注油压力就必须高于轮轴配
合面上的接触应力,在材料的弹性范围内,接触应力可按以下公式计:
其中:δ为过盈量,HXD1C轮轴过盈量为0.27~0.327,这里取δ的
最大值0.327mm;
E为弹性模量,取E=2.0×105MPa;
Da为车轮外圆直径,取滚动圆直径Da=1250 mm;
Df为车轮内孔直径,取Df=252 mm;
可计算出PK=128 MPa,注油油压Pm应大于接触应力PK,根据经
验注油压力Pm=P×1.1=140.8 MPa,实际在压装过程中,我们一般控制
注油压力在140 MPa左右。
5 结语
HXD1C轮对先进行驱动单元组装和空转试验后再进行轮对压装
的工艺是未来电力机车轮对驱动装置发展的趋势,它可以减少因空转
试验不合格而退轮的风险,但也增加了轮对压装的风险,通过对轮对压
装难点分析,及工艺设备和工艺参数的研究,可很好的解决压装过程中
的拉伤、尺寸不合格等现象,大大提高了轮对压装一次合格率。
参考文献
[1] 周建斌,陈国胜,晋军辉,等.HXD1型机车转向架轮对驱动
系统[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8,6(1):9-13.
[2] 郑铁飞.东风7G-C型机车轮对注油压装工艺开发[J].机
车车辆工艺,2008,6(4):18-19.
[3] TB/T1463-2006,电力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S].
[4] 刘庆潭.材料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