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经济发展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137.50 KB
- 文档页数:18
外向型经济与中国对外开放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与合作变得越来越紧密,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作为一个经济体量巨大的国家,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成就。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及特征,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的措施、成果和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分析外向型经济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一、历史背景中国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直到1978年进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开始了向外开放的探索。
自此之后,中国加入了WTO、与东盟、欧盟及其他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使中国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
二、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及特征所谓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向国际市场开放、积极地与国际接轨的经济体系。
它是一个充满活力、增长快速、生产率高、服务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现代经济体系,由外需拉动内需,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有以下特征:1.出口取向:外向型经济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主要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这些出口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2.对外开放: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降低了关税、限制性措施及其他非关税措施,并加快了资本、技术和信息流动的步伐,这使得中国逐渐成为了一大对外开放的国家。
3.与国际接轨:在外向型经济中,企业和机构必须适应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具备必要的国际化管理和运作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需要,与国际同行合作开展贸易和投资活动。
4.国际化的管理:外向型经济的企业和机构采用国际化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经营管理,更好地实现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平衡。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措施、成果与挑战中国对外开放一直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对外开放领域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多成就。
其中,对外投资、设立自由贸易区、参与国际合作、发展数字经济等措施都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新的机遇。
出口信用保险支持金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陈飞(义乌工商学院,浙江义乌322000)[摘要]自中国信保在金华设立办事处以来,首创出口信用保险“全风险覆盖”特殊承保模式,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快速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了金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但在信用保险机构服务能力、出口信用保险宣传推广力度、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因此,政府部门、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出口企业等应协调合作,最大限度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推动地方外向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金华市;外向型经济;信保融资[中图分类号]F840.682[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02-29[作者简介]陈飞(1982-),江苏宿迁人,义乌工商学院讲师、经济师。
研究方向:金融保险。
[基金项目]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0年度课题(168)。
第2012年第3期(总第394期)商业经济SHANGYEJINGJINo.3,2012TotalNo.394[文章编号]1009-6043(2012)03-0109-04一、金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概况“十一五”以来,金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2010年,金华市进出口总额为131.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3%,是2005年的2.8倍,其中出口总额121.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8%,是2005年的2.77倍。
进、出口额占浙江省进、出口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1.1%、5.7%上升到1.4%、6.8%。
2010年,金华市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和出口依存度(出口额/GDP)分别为42.7%和39.4%,比2005年分别提高6和5.5个百分点。
2010年,金华有出口实绩企业3831家,比2009年净增534家;其中出口超1000万美元企业267家,比2009年净增94家。
与金华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206个,其中出口超1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34个,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
但与全省及其他发达地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
外向型经济和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并推进的重要战略。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和意义外向型经济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中具有较大的开放程度,扩大和深化与外部经济之间的联系,增加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和技术,促进内外经济的互动和互补。
外向型经济的本质是以出口贸易为主线,改变以往自给自足或者封闭自守的经济形态,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和合作。
外向型经济的实施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从宏观角度上看,外向型经济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税收,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从微观角度上来看,外向型经济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吸引外资和技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对外开放的历程和影响中国对外开放始于1978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坚持发展利用外资,不断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度,形成业内公认的“五个好”的办税环境、合理的人力成本、先进的基础设施、优美的人文环境和政府对企业的积极支持。
对外开放带来的影响是显著的。
一方面在区域分工中,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重要产值的生产、加工和汇集地,成为了世界工厂。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际竞争环境的转变,中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向服务和技术型产业大国转变。
另一方面,中国开放的心态,增强了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和自信,从而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三、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意义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和市场,但其中的企业和产品竞争力和国际声誉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将有助于中国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壮大中国制造的品牌影响力。
对外开放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和人才,促进中国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
外向型经济的特征与机制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向型经济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那么,什么是外向型经济,它的特征是什么,又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的呢?一、什么是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地发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以市场化的方式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从而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经济形态。
二、外向型经济的特征1. 市场化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基于市场的力量,追求市场的效益,重视市场竞争和市场规则的作用。
2. 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不断开放国门,加强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机制,同时推出本国的产品和服务。
3. 外贸出口导向外向型经济以外贸出口为主导,通过出口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和优化产品质量、加快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等形式实现外贸的增长。
4. 吸纳外资外向型经济通过吸纳外资引进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优势,推动本地区经济转型和升级,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5. 重视品牌创建外向型经济重视品牌创建,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信誉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产品竞争力。
三、外向型经济的实现机制1.国际分工外向型经济的核心机制是国际分工,通过全球供应链的协同作用,促进区域间的互补,推动企业的国际化和市场化。
2.深化改革外向型经济需要在分工体系外发展自身能力,这需要深化改革,优化企业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体制机制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3.优化产业结构外向型经济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保持适度的扩张性和灵活性,加快农村经济、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制造业的市场化水平。
4. 加强人才培养外向型经济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以提高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为重点,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和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总之,外向型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特殊经济形态,它的特征是市场化、对外开放、外贸出口导向、吸纳外资和重视品牌创建。
外向型经济的实现机制包括国际分工、深化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人才培养。
内向型经济百科名片内向型经济指实行“进口替代政策”国家的经济。
即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本国制成品生产,用本国产品替代原进口商品以带动其它经济部门的发展。
国家通过进口限额、提高关税来扶植本国新兴工业,摆脱对进口的依赖。
另外,以国内市场需求为主的经济也称内向型经济。
国家通过进口限额、提高关税来扶植本国新兴工业,摆脱对进口的依赖。
另外,以国内市场需求为主的经济也称内向型经济。
政策上也有相应的手段,如:为了增加个人消费需求而减少所得税,为增加设备投资而减少法人税,降低利率,发展公益事业等。
基本介绍简介一内向型经济指实行“进口替代政策”国家的经济。
即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本国制成品生产,用本国产品替代原进口商品以带动其它经济部门的发展。
以本国的生产要素和市场为对象,发展本国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体系。
简介二国家通过进口限额、提高关税来扶植本国新兴工业,摆脱内向型经济对进口的依赖。
另外,以国内市场需求为主的经济也称内向型经济。
政策上也有相应的手段,如:为了增加个人消费需求而减少所得税,为增加设备投资而减少法人税,降低利率,发展公益事业等。
内向型经济的类型内向型经济的类型: 内向型经济可细分为闭关自守型和进口替代型两种。
闭关自守型经济采取闭关锁国,完全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对外资和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
目前采取这种内向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在世界上越来越少。
进口替代型经济是指在高关税和行政限制等保护措施的条件下,建立起本国的民族工业,制造那些需要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使其具有与进口品竞争的能力,并能在国内市场上替代进口品。
进口替代式内向型经济的开放程度比闭关锁国式内向型经济的开放程度要高一些,保护程度相对来说是较弱的,并不反对进口。
但因其着眼点是主要依靠本国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所以对进口采取的是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对本国工业实行高保护政策。
目前,内向型经济主要是指这种替代进口型的经济。
内向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的区别与外向型经济比较:外向型经济是“内向型经济”的对称,指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系的某国或某地区的经济体系。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选择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外向型经济发展是指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对外投资和与国外产业链的合作等方式,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样不可忽视,下面就分别探讨一下。
一、机遇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第一个机遇就是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外向型经济发展,才能深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竞争中,从而更好地获得各种资源。
同时,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和投资,可以更好地推动自身科技和产业的升级。
第二个机遇就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可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贸易自由化。
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通过外向型经济发展可以促进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互动,从而建立更健康、更平等的贸易关系,并更好地参与全球贸易体系的建设。
第三个机遇就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可以促进人民的就业。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各国的人口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对于开放的国家来说,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和与国外合作来促进国内就业,为人民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挑战外向型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首先,国内市场的竞争和发展会受到影响。
企业如果过于依赖国际市场,可能会忽视本国市场的发展潜力,最终造成国内市场的萎缩。
其次,外向型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生态环境问题。
国家为了引进外资或者与国外企业合作,可能会放宽环保标准,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第三,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资金流动性也可能带来金融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也难以预测,这将可能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
结语外向型经济发展既带来机遇,也面临挑战。
对于想要通过外向型经济发展来实现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国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发展优势和不足,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保、金融风险等问题的防范。
不断调整和改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外向型经济体对国际贸易的作用与影响分析近年来,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许多国家迫切需要外向型经济体作为支持。
外向型经济体指的是依靠国际贸易实现发展的经济体,其贸易依存度高,对国际市场敏感,对提高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一、外向型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1.排放贸易顺差外向型经济体的市场进入能力与生产成本优势,使其能够在国际贸易中获取高的贸易顺差。
例如,中国、德国等外向型经济体一直拥有巨额贸易顺差,并且这种情况还在不断升级。
贸易顺差的增加,进一步提升了外向型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2.加速技术创新外向型经济体的竞争性是驱动市场趋势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外向型经济体能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就会快速创新并提高竞争能力,使得其在国际贸易中更具有竞争力。
因此,外向型经济体尤其注重技术创新,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3.国际市场份额扩大外向型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往往会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是因为其能够快速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这就提高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认可度,进而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机会。
二、外向型经济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受到保障外向型经济体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得到了保障。
外向型经济体上专注外向贸易,肯定希望贸易得到正常、稳定的发展,因此在国际贸易的稳定性方面将会给予重要的帮助。
2.外向型经济体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责任更重大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成分,外向型经济体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外向型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强势地占据着一席之地,他们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推动国际贸易稳定发展的责任。
3.提高全球贸易自由化水平外向型经济体对于全球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生产和服务中,外向型经济体更注重质量、技术和可持续性发展,可以帮助沿海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参与全球经济贸易合作,并为全球贸易自由化水平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结论外向型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小视的。
青河县外向型经济发展情况一、青河县外向型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一)塔克什肯口岸概况塔克什肯口岸为国家对蒙古国开放第二大口岸、新疆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该口岸1989年正式开放,2004年国家批准对第三国开放,2012年10正式批准为常年开放口岸。
塔克什肯口岸距离青河县城101公里,通过S320省道与其联系。
塔克什肯口岸前沿区位于距镇区以东15.5公里处。
前沿区各项设施建设经过前期阶段的建设,已形成初步规模。
目前,包括国门、联检大厅、边防前哨班岗楼在内的口岸相关职能建筑均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
(二)2014年外贸完成情况青河县本地注册外贸企业2014年1-12月完成进出口货运量为93289.365吨,同比增加5.18%;完成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2765.0116万美元,同比增加48.52%。
(三)进口资源重大突破青河县充分利用塔克什肯口岸的地域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围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空间,促进塔克什肯口岸进口资源性产品多元化发展。
进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1.木材进口青河县创宏边贸公司经过多方努力,从2013年12月开始通过塔克什肯口岸开始从俄罗斯进口木材,2014年累计进口3260立方左右,该批木材主要以冷杉和西伯利亚落叶红松为主,进口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的塔尚塔口岸从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进口的冷杉;二是通过蒙古国乌布苏省的口岸从图瓦共和国进口的西伯利亚的落叶红松,主要销往新疆省内的家具加工厂和矿山企业。
2.铁矿石进口新疆青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青河县创宏边贸公司从蒙古国乌布苏省铁矿计划进口铁矿石,首批300吨铁矿石已于2014年6月初从塔克什肯口岸入境,2014年共进口390吨。
乌布苏省那恩布勒格铁矿离塔克什肯口岸810公里,由蒙古国ALGT有限公司开采,各项采矿手续齐全,目前青河县创宏公司与该矿进行合作,据带来的样品化验矿石品位达到58%以上,第一批矿石销售给青钢,用于做选矿试验,如符合青钢的要求,该公司计划今年大批量进口铁矿石。
3.铅锌粉进口山东金顺达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国境内公司—内蒙古齐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拓宽资源转换空间,2014年8月首次通过塔克什肯口岸进口10车共计400吨铅锌粉,累计进口560吨。
其境外投资注册公司—益盛明矿业公司为全资中方企业,目前该公司矿区基础设施和选矿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开始试生产,年产铅锌精矿2.5-3万吨。
4.玉石进口青河县鑫海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从2012年起开始从蒙古乌兰巴托进口俄罗斯碧玉,截至目前累计进口10.82吨,共计52.36万美元,进口后将碧玉原石销售至全国。
5.煤炭进口香港蒙古能源公司在蒙古国科布多省胡硕图煤矿拥有34亿吨焦煤资源,2012年进口焦煤18.9万吨,为加快煤炭引进加工,实现就地转换增值。
蒙古能源公司在青河县注册的子公司新疆蒙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在青河县塔克什肯口岸开工建设了300万吨选煤项目。
2014年9月一期150万吨的冼煤厂投产运行,实现煤炭进口18286吨。
6.麝鼠皮、肉苁蓉进口青河县蓝田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首次经霍尔果斯口岸进口哈萨克斯坦进口麝鼠皮和肉苁蓉产品,总货值达660多万美元,其中,进口麝鼠皮30万张,价值400多万美元,进口肉苁蓉150吨,价值260万美元。
塔克什肯口岸地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前沿,多种资源性产品进口为开拓国内、外市场,奠定了经济发展基础,对促进阿勒泰地区与蒙古国、俄罗斯的经济合作,不断提高口岸对外开放程度,带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进出口产品类型分析二、青河县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一)蒙古国资源情况蒙古国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7.35万。
蒙古已探明矿产80余种,资源十分富饶,其中煤炭资源尤为丰富。
据测算,蒙古煤蕴藏量约500--1520亿吨,萤石蕴藏量约800万吨、铁20亿吨、磷2亿吨、铜800万吨、钼24万吨、锌6万吨、金3400吨、银7000吨。
其中邻近我国有三个大型金矿,黄金资源量378吨;有三个铜矿,铜资源储量480万吨。
额尔登特铜钼矿已列入世界十大铜钼矿之一,居亚洲之首。
有60个矿种约500个矿点已被评价,约150个矿床正被开采。
最有自营开发前景的矿产主要是铜、金、铀和萤石、盐、天然碱和磷块岩。
目前蒙古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铜矿,年产铜精粉51万吨。
森林面积1830万公顷,木材蓄积量12亿立方米。
科布多省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金、银、铜、镍、铅、锌、稀有金属、稀土矿及水泥灰岩、水晶石、宝石、大理石、花岗石、云母等非金属矿产。
目前开采的矿产仅限于煤和水泥灰岩。
其中,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种有石煤、烟煤等,可能还伴生有煤层气。
科布多省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卡拉乌苏湖等湖盆地区及北塔山至阿勒泰青河口岸的东侧。
稀土矿及铁矿主要分布在卡尔津布尔古特地区,类似中国内蒙古包头的铁稀土矿。
金矿分布在两地的界山一带,既有岩金,也有砂金。
科布多全省现有各类矿权188个,登记面积456万公顷,其中探矿权168个,登记面积455万公顷,占99.85%;采矿权20个,登记面积7017公顷,占0.15%。
巴彦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矿产有:金、银、铜、铁、钨、铅、锌及煤,以及各种建筑材料等,目前基本上未做勘探工作,也未实现规模开发。
现有各类矿权129个,登记面积229万公顷,其中探矿权113个,登记面积2289104公顷,占99.8%;采矿权16个,依次为金、钨、多金属及银,登记面积4524公顷,占0.2%。
据了解,已知华人企业3家,拥有2个探矿权、4个采矿权共6个矿权,其中3个金矿权、2个钨矿权、1处铅锌矿权。
(二)俄罗斯资源情况俄罗斯联邦面积1707万平方公里,人口1.45亿,是世界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潜在的矿产资源价值140万亿美元。
已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原油产量、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5%,居世界第一位。
煤蕴藏量为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铁、铝、铀、黄金的蕴藏量也列世界前茅,且80%资源均位于亚洲境内。
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木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
与我国接壤的阿尔泰共和国,是俄第一个获得自由经济区地位的联邦主体。
该共和国土地资源丰富,农用地面积128.0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4.05万公顷。
大小湖泊7000余个,是西伯利亚与远东乃至俄罗斯湖泊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森林面积368万公顷,木材蓄积量4.7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20余处钨、钼、钴、镍、铋、和锡矿产地。
共和国还有丰富的铁矿石和多种建材资源,如霍尔宗山脉的磁铁矿储量约8亿吨。
主要出口商品有:原木、锯材、羊绒、原毛、皮革、电茶炊、食品、钨钼精矿石等。
受当地地形条件限制,阿尔泰共和国至今没有修建铁路,目前,主要的运输形式是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
国家级公路在阿尔泰共和国境内有540公里,在阿尔泰边疆区境内有177公里,通往俄蒙边境附近的塔尚塔口岸。
阿尔泰边疆区有丰富的多金属矿、煤炭、镍、钴、铁矿石、贵金属资源,又以盛产碧石、斑岩、大理石、花岗岩、矿泉水、天然理疗用泥而闻名。
南部多金属矿有16个,矿石总储量7000万吨,其中4座矿山已获发开采许可证。
边疆区有2个铁矿(磁铁矿),已探明储量为4.9亿吨。
石煤预计储量2亿吨,褐煤6亿吨。
沙金矿带有17个,8个正在开发。
三、重点项目实施情况(一)新疆蒙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00万吨洗选煤厂建设项目蒙古能源有限公司2007年起合法拥有蒙古国科布多省胡硕图煤矿100%的矿权。
胡硕图煤矿储藏有大量的优质焦煤,为新疆乃至全国的稀有煤种。
目前保守预估优质焦煤储量超过1.41亿吨。
公司在蒙古国经多年开发建设运营,2012年上半年自塔克什肯口岸出口18万吨焦煤至中国新疆,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9月主要进行矿山建设、风选设备安装、采选方案调整等各项工作。
目前胡硕图煤矿已恢复焦煤生产和出口。
新疆蒙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蒙古能源有限公司2012年5月注资3000万美元在新疆青河县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胡硕图煤矿焦煤进口后的加工业务。
公司投资建设的位于塔克什肯口岸工业园区年入洗量300万吨的洗煤厂一期150万吨于2012年开始设计、筹备并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
目前洗煤厂工程建设已经基本完成,2014年10月1日带煤调试一次成功,洗煤厂已经具备试生产的条件,2014年共进口18286吨原煤,生产出7500吨左右精煤。
2015年胡硕图煤矿计划生产原煤260万吨,将其中110万吨风选后优质焦煤外运到青河洗煤厂。
如果未来市场回暖,胡硕图煤矿每年出口到青河洗煤厂的焦煤量将超过300万吨。
那时对蒙古科布多省和中国阿勒泰地区的税收贡献将大幅增加,对两国、两地之前的沟通、交往也会有很好地辅助推动作用。
(二)青河县金山皮革年加工220万张羊皮建设项目青河金山皮革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是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招商引资企业。
公司拟投资 1.5亿元人民币,以口岸进口牛、羊皮为加工原料,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为年加工220万张羊革生产线;二期为年加工50万张牛革生产线;三期为年加工100万张毛革生产线的生产规模。
四、2015年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势(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2014年8月21日在乌兰巴托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关于建立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涉及政治领域、经贸领域、教育、卫生、文化、人文领域、国际、地区合作以及一些其他方面,其中经贸领域联合宣言全文如下:双方商定,积极开展经济合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中方强调,将继续本着互利共赢原则开展对蒙合作,愿同蒙古国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发展。
蒙方强调,扩大同中国的经贸合作符合蒙古国的利益。
双方将继续本着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原则开展全方位互利合作。
双方将进一步巩固金融合作,增加本币互换规模,支持以本币进行贸易结算,加强商业贷款、项目融资等合作。
双方积极利用经贸合作的潜力和机遇,通过支持贸易便利化、举办东北亚博览会、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建立中蒙博览会等方式,争取两国贸易额逐年扩大,在2020年达到100亿美元。
双方鼓励增加高附加值产品贸易在双边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双方将在中蒙矿能和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以及双边其他机制框架内,加快推动中蒙铁路、公路、口岸、铁矿、铜矿、铅锌矿、铀矿、煤炭、石油、电力、化工、汽车制造、轻工和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和矿能资源大项目产业投资合作,全面提升中蒙务实合作的规模、质量和水平。
中方支持本国有信誉的大型企业按照市场原则、结合自身优势参与蒙境内大项目合作。
中方将加强同蒙古国高新技术和清洁能源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