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海土台风及对其的应对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41.91 KB
- 文档页数:11
台风预防与应对措施建议在防台风工作中,预防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台风。
以下是一些有关台风预防和应对的建议。
1.加强工业与建筑物防灾能力建设抗台风的工业与建筑物是预防灾害的重要措施。
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采用坚固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以抵御台风强风的袭击。
此外,还应在建筑物周围建立护栏和风折断设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安全空间。
2.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城市的防洪排涝设施是降低台风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
应建设容量更大的下水道和水泵站,以防止城市内涝。
此外,还应定期维护检查排水系统,确保正常运行。
3.加强海岸带和沿海地区的防护海岸带和沿海地区是台风冲击最为严重的区域。
在这些地区,应建立海堤和护岸工程,以减少海水侵蚀和海浪冲击。
还应加强海洋气象监测,及时预警并疏散人员。
4.完善台风预警系统台风预警系统是及时通知人们台风消息的关键。
完善的台风预警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以确保准确的预测和预警。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发布的能力,向社会大众提供及时、准确的台风预警信息。
5.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对于减少台风灾害的影响非常关键。
政府和媒体应加强对台风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台风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在台风来临之前,应提前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并告知大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6.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台风往往会跨越国界,对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灾害。
因此,国际合作和交流非常重要。
各国应加强台风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共同应对台风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结:台风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通过加强工业与建筑物防灾能力、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加强海岸带和沿海地区的防护、完善台风预警系统、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等预防和应对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台风灾害的影响,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台风预防和应对体系,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防御台风有哪些有效的措施?台风是一种强烈的气象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台风带来的破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进行防御。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台风。
1. 加强预警系统及早预警是应对台风的关键措施之一。
政府和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对台风的监测,提高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建立更多的气象观测站和引入先进的气象仪器设备,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监测台风路径、强度和预计登陆时间,及早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2. 建设强固的基础设施在面对台风袭击时,强固的基础设施能够减少破坏和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政府应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特别是对于海岸线沿线的建筑物和道路,应当采用抗风抗浪的设计标准和材料,以提高抵抗台风的能力。
3. 加固住宅和建筑物为了保护人们的住房以及其他建筑物,我们需要采取加固措施。
例如,应使用坚固的材料建造房屋,特别是在台风频繁的地区。
此外,安装防护窗户、加强门窗和屋顶的固定也十分重要,以增加建筑物的抵抗力。
4. 加强植被覆盖植被覆盖可以起到减缓台风风速的效果,减少风灾带来的破坏。
政府可以加大对植被覆盖的保护力度,鼓励种植更多的树木和植物。
此外,保护海岸线上的红树林等自然植被也能够减少海浪对岸线的冲击。
5. 建设防御工程为了更好地抵御台风,我们可以建设一些防御工程。
例如,可以修建海堤、堤坝和护岸,以防止潮水和海浪对沿海地区的侵袭。
此外,也可以建设防风墙和风窗,减少台风对建筑物的风力冲击。
6. 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于防御台风非常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应急演习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台风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同时,也可以在社区和学校推广台风应急知识,培养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7. 建立避难所和应急物资储备在台风来临时,为居民提供安全的避难所和充足的应急物资非常重要。
政府应当加大避难所的建设力度,确保足够的容量和安全设施。
此外,也需要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包括食品、饮用水、药品等,以满足居民在灾害中的基本生活需求。
防台风有哪些措施防台风的措施1.台风引发的风暴潮容易冲毁海塘、涵闸、码头、护岸等设施,甚至可能直接冲走附近的人。
台风来临前,海涂养殖人员、病险水库下游的人员、临时工棚等危险地段的人员都应及时转移。
2.在台风来临前要加固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在建工程、市政公用设施如路灯等、吊机、施工电梯、脚手架、电线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千万不要在以上地方躲风避雨。
3.台风来临时,千万不要在河、湖、海的路堤或桥上行走,不要在强风影响区域开车。
4.台风带来的暴雨容易引发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大家心里要有这根弦,发现危险征兆应及早转移。
5.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采用“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同时,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蓝、黄、橙、红四色台风预警信号。
若24小时内影响本市,一般会发布蓝色或黄色预警。
若12小时内影响本市,会发布橙色预警。
若6小时内影响本市,发布的是红色预警。
市民必须重视预警,迅速做好准备。
台风源地台风源地,指经常发生台风的海区,全球台风主要发生于8个海区。
其中北半球有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5个海区,而南半球有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东部3个海区。
从每年台风发生数及其占全球台风总数的百分率的区域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全球每年平均可发生62个台风,大洋西部发生的台风比大洋东部发生的台风多得多。
其中以西北太平洋海区为最多占36%以上,而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至今尚未发现有台风生成。
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源地又分三个相对集中区:菲律宾以东的洋面、关岛附近洋面和南海中部。
在南海形成的台风,对我国华南一带影响重大。
台风大多数发生在南、北纬度的5°~20°,尤其是在10°~20°占到了总数的65%。
而在20°以外的较高纬度发生的台风只占13%,发生在5°以内赤道附近的台风极少,但偶尔还是有的,如福建省气象台就发现1970~1971这两年中,西北太平洋共有3个台风发生在5°N以南区域。
台风防御措施应急预案台风是一种猛烈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威胁。
为了做好台风防御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制定了相应的台风防御措施应急预案。
本文将介绍台风防御措施应急预案的制定、组织、预警、疏散、救援等具体内容,以及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施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一、制定台风防御措施应急预案制定台风防御措施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台风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各级政府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具体预案。
具体制定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的地理环境、气象特点、人口分布等情况,调查研究灾害历史和灾害风险评估等,为预案制定提供数据依据。
2.组织筹备:成立台风防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预案进行编制。
3.预案编制:根据台风防御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台风防御措施应急预案。
4.专家评审:请相关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公开发布:及时将预案向社会公开发布,让公众了解预案的内容和操作要点。
二、组织应急工作台风来临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迅速组织应急工作,确保各项防御措施顺利实施。
具体组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领导小组:成立台风防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统一指挥调度。
2.防御工作部署:根据预案的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
3.协调合作:各相关部门之间要密切协调,共同做好防御工作,避免信息不畅、工作重复等问题。
4.人员调配:根据需要,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的配合和支持。
三、完善预警机制及时准确的预警是台风防御工作的重要环节。
要完善预警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广播到位、反应迅速。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警预报: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信息,及时发布台风预警,提前警示公众做好防御准备。
2.信息发布: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系统,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个受灾区域。
海边有台风防范应急方案海边台风防范应急方案随着气候变化,全球暴雨、洪涝、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为了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海边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台风带来的危害。
以下是一个的海边台风防范应急方案,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台风危机。
一、前期准备1.制定应急预案并教育居民和游客。
在台风来临前,海边应制定适应各类风险情况的应急预案,并将预案的主要内容、程序、负责人员、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内容通知当地居民和游客,让其更好地理解和遵守。
2.加强海域巡查机制。
加强海域巡查机制,确保海岛及周边海域安全通航,及时排查漂浮物、渔船漏油等情况,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3.加强海堤护坡和防浪措施的维修和升级。
定期维修和升级海堤护坡和防浪措施,确保海堤、坡、防波堤、护岸和警示标识的完好。
4.做好物资和人力储备。
台风来临前,应提前储备足够的清障设备、应急抢险器材、医疗器械、防御耗材、食品和水等物资,及时组织人员处理应急情况。
二、应急预案1.停止或撤离海上活动。
海边的游客、居民要在第一时间收起自己的物品,并遵守海岸线避难指示,及时离开潮滩和海洋。
2.加强海塘、堤防和堤坝巡查。
发现漏水、裂口和其他破坏迹象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修复。
3.提醒游客和居民关闭门窗和窗帘。
关闭窗户和窗帘可以有效防止台风风暴侵入房屋系统,保护家庭财产和人员安全。
4.加强三防设施的维护。
海边中央应急指挥部要加强维护灾害预警、防护抢险和应急救援等设施,并加强灾害预警信息与各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通报海上人员和游客开展自救和避难工作。
三、台风后期1.进行卫生防疫。
在国家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要对受灾地区进行健康环境检查和清理,防止疫情爆发。
2.协助灾民重建家园。
及时召开会议,对受灾地区的受灾情况和重建工作做出打算和规划,尽快采取行动,帮助受灾民众重建家园。
3.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检查。
根据台风带来的影响,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检查,采取相关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台风危害分析与防御措施台风,作为自然界最为猛烈的气象灾害之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每年,台风季节的到来都让人们备受困扰和担忧。
本文将从台风的危害性分析和防御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台风的危害性。
台风带来的风力极强,往往能够达到十几级甚至更高的等级。
这种强大的风力能够摧毁建筑物、倒塌树木,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此外,台风还会带来暴雨,引发洪涝灾害。
大量的降水会导致河水暴涨,冲毁堤坝,淹没低洼地区,给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带来严重影响。
同时,台风还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们的安全带来更多隐患。
面对台风的威胁,人们必须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首先,要加强预警工作。
台风的路径和强度是可以通过科学手段进行预测的,因此,政府和气象部门应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让居民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工作。
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台风来临时,往往会造成电力中断、道路堵塞等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其抗台风能力,确保人们的生活和交通不受太大影响。
此外,人们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好个人和家庭的防御工作。
比如,及时修剪树木,加固房屋,备足应急物资等等。
然而,仅仅依靠这些防御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面对日益严重的台风威胁,我们还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减轻台风带来的危害。
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
台风的形成和发展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气候变化又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我们应该从源头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从而减少台风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要加强国际合作。
台风是跨国界的自然灾害,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研究和应对台风的方法和措施。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台风的威胁。
总之,台风作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面对台风的威胁,我们既要加强预警和防御措施,又要从根本上减轻台风的危害。
防御台风的主要措施
背景
台风是一种气旋性质的风暴,具有强大的风力和暴雨等影响,对人类带来的破坏性十分严重。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御台风。
主要措施
最重要的一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在台风来临前,必须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抗洪、抗台、防汛、防风、防海啸的工作必须同时抓紧进行,其中重点是防台、防风。
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气象部门的预警发布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开展演练活动
在平时,应该让公民了解台风的危害性和防御的方法,提高民众对于台风的防御意识。
同时,还应该进行防台、防洪、抗台等演练活动,提高应对突发性的情况的能力。
做好防御措施
采取防御措施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手段。
防台风应该是逐级对应,前期可以选择关窗、锁门,中期可以用木板或者彩钢板加固住户门、窗的框架,防止不受固定的物品飘飞砸到门窗,后期可
以采取用倚靠于墙上的沙袋来次低洼地段或是易堵塞地方的水流,以减轻防洪工作的压力。
对于沿海城市需要采取的特殊措施
我国位于亚洲边缘,毗邻太平洋,黄海,渤海,东海,南海等多条海道和海洋,并且大部分沿海地区都存在受到台风影响的情况。
因此,针对海岸地带的城市,防风措施十分重要。
可以在海边建造防波堤、立柱,以防止强烈的海浪冲击河口。
总结
台风这种天灾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在台风来临之前,我们要提高自身预防,做好防御工作;进行演练活动,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防御台风,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
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台风灾害带来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台风灾害的防治措施:
提前预警:政府和气象部门应提前发布台风预警,告知民众台风的路径、强度和预计影响范围,以便民众做好应对准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坚固耐用的房屋、加固道路和桥梁、规划和建设防洪设施等,以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
加强物资储备: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生活物资、医疗物资和紧急救援物资的储备,以应对台风灾害时的需要。
疏散人员:对于危险地带的居民和旅游者,应及时组织疏散,安置到安全地带,以避免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强防洪排涝:在台风来临前及时加强排涝设施的维修和改造,以及对河道和水库进行加固,避免出现水患和洪灾。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台风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增强抗台风的自救能力。
总之,要有效地防治台风灾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预警、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储备、人员疏散、防洪排涝和社会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措施,以提高台风灾害的应对能力和减轻灾害损失。
应对台风防范措施有哪些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台风的频率和强度也不断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做好台风防范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措施、应急措施和灾后措施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如何应对台风。
预防措施1.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在台风来袭前,必须对危险地区进行全面风险评估,通过对历史数据和模型的分析,制定出科学的防御计划和施工方案,使重点区域和重点设施能够在台风到来时更好的承受险情。
2.加强固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固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如护坡、防洪堤、卫星站、电力设施以及机房等必须做到及时保养,以确保在被台风摧毁或破坏时,能够更快地得到恢复和修复。
3.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台风来临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包括相关职能部门随时保持联络和交流,并做好应急设备的检查和保养工作,确保在台风来临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及时救援。
应急措施1.及时疏散人员在台风来临前,一定要及时透过新闻或广播通知群众,发出疏散指令,尤其是居住在危险地区的群众。
同时,还要在紧急状况下分享逃生指南及地图,并指导大家走最安全的路线。
2.做好物资储备在台风来临时,必须要做好物资储备工作,例如蜡烛、防水布、泡沫板、水和食品等物品,以保证群众在遭受灾害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和支持。
3.妥善管理资源在台风来临时,必须妥善管理资源,包括水、食物、医疗设施、住房资源等。
一定要建立小型的医疗站,为受灾人员提供紧急医疗救助,同时也要开启临时救助计划,为受灾人员提供临时住所。
灾后措施1.开展抢救工作在台风过后,必须做好抢救工作,特别是在受灾情况较为严重的地区,要派遣防汛专家进入灾区进行调查和抢险,指导地方政府和群众进行安全疏散和救援工作。
2.加强后续重建台风过后,必须做好后续重建工作,包括修复受损的道路、电力设施、供水设施和管道。
同时,还要对遭受灾害的居民进行救助和资助,使他们能够尽快从灾害中恢复过来。
3.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在台风过后,必须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特别是针对那些遭受较为严重灾害影响的人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让他们走出灾难的阴影,重新开始美好的生活。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台风知识及防范措施前言台风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带来严重影响的灾害之一。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的台风威胁也越来越大。
因此,在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必须学会台风的知识并且掌握灾害防范的措施。
台风的特点台风的定义台风是指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大型风暴的通称,又称“飓风”,是指形成于热带大洋上的低气压巨旋风。
它伴随着狂风和暴雨等现象,是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威力最大的一种灾害类型之一。
台风的特点1.高风速:台风的强度很大,其中最强的台风风速能达到每小时超过70米,远超过其他自然灾害。
2.强降水:台风多伴随着暴雨天气,降雨量的多少也是影响台风灾害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3.风暴潮:当台风来临时,在海岸线上可能会形成风暴潮,引起海水上涨,海水淹没沿岸地区,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影响。
台风灾害防范措施台风前应做的准备1.搬走易受损的物品。
在台风来临前,我们需要先把花盆、门牌、烧烤炉等可以随风飘动的物品搬到室内,或者把所有可移动的物品固定。
2.储备物资。
在台风来临前,要储备干食、饮水、急救药品、通讯工具等。
3.关紧门窗。
在台风来临时,所有门窗都应紧闭,以免被台风风力吹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台风期间的处理1.保持通讯畅通。
在台风期间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得到救援。
2.远离危险地带。
在台风期间尽量不要走动,以免被树枝或其他物品击中;如必须外出,一定要戴上安全帽,并做好头部防护措施。
3.防备风暴潮。
在海岸线附近,要避免前往危险区域和靠近海边。
台风后的处理1.尽快进行灾害评估。
台风灾害过后,要立即评估农田、水库、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及个人财物损失。
2.尽早进行修复。
在灾害评估后,要及时展开修缮和防灾节能工程,以尽早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人们的居住生活。
结语以上是台风常识及防范措施的介绍。
相比其他自然灾害,台风虽然横扫人们的安全与财产造成巨大的危害,但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全可以在台风的威胁下顺利度过。
大连海事大学毕业论文二零一零年十二月浅析南海土台风及对其的应对措施专业班级:航海技术零六级九班*****航海学院【内容摘要】热带气旋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产生风暴对生产活动和生命财产带来了很大危害。
其中产生于中国南海的热带气旋又称土台风,对中国沿海渔业石油生产危害很大,其对航运安全的影响巨大。
本文简略阐述南海海域能产生土台风的地理环境,来临前征兆。
通过分析2009年第3号台风莲花(LINFA),用事例详述了土台风的发生发展和造成的危害。
土台风是由南海热带低压发展而成,多在南海中部偏东约北纬12~20度、东经112~120度海面上生成。
一般从4月开始出现,12月结束。
以8、9月最集中。
其强度较弱,水平范围较小。
这种土台风约有半数是在中国华南沿海登陆,平均每年登陆4,6个。
由于气流场不明显,有时候连闭合等压线都分析不出来,只有台风漩涡环流,所以一般难以预测。
再加上其发展迅速,移动快,所以每年土台风对东南沿海渔场,设施,航行的船舶造成了巨大损失。
所以船舶应该对台风的预防和船体保养工作应该相当重视。
【关键词】南海热带气旋,土台风(local typhoon),路径,船体水密,气旋【Abstract】Tropical cyclone is a serious severe weather systems, resulting in productive activities and the storm has brought great harm life and property. Which produce tropical cyclon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erritories, also known as local typhoon, oil production in China poses serious threat to coastal fisheries, and its enormous impact on shipping safety.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South China Sea typhoon to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soil, before the onset of symptoms. By analyzing the Typhoon No3. 2009LINFA, with detailed examples of the occurrenceof local typhoon development and soil hazards. Local typ hoondeveloped from a tropical depression by the South China Sea, mostly in east central South China Sea about 12 to 20 degrees north latitude, 120 degrees east longitude on the sea 112 generated. Generally began to appear from April 12 end of the month.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8,9 months. Its strength is weak, the level of a smaller range. About half of this local typhoon in south China coastal landing, landing an average 4,6 months. The flow field is not obvious, and sometimes even the analysis of closed isobars are not out, only the typhoon vortex circulation, it is generally difficult to predict. Coupled with its rapid development, moving fast, so the local typhoons each year on the southeast coast fishing grounds, facilities, sailing ship caused great losses. Therefore, should the ship hull typhoon prevention and maintenance should be very seriously.[Key words ]South China Sea, tropical cyclones, local tyhpoon, path, watertight of hull, cyclone目录1:简述南海台风2:南海土台风的特点2.1:土台风气旋强度不强,水平范围小2.2:发展迅速,移动快生命史短2.3:破坏力大3:土台风莲花(LINFA)的分析。
3.1:莲花登陆3.2:莲花特点3.2.1 “莲花”路径复杂,预报难度大3.2.2 “莲花”变数大、降雨强3.2.3 “莲花”范围小、强度弱4: 南海土台风的一般路径4.1 正抛物线型4.2 倒抛物线型4.3 西移型5:土台风的测算与避离措施5.1根据气象要素测算5.1.1 天色5.1.2 涌浪5.1.3 海响5.1.4风和气压5.1.5潮汐潮流异常5.2受南海土台风影响海域的防台准备工作5.2.1船舶的准备工作5.2.2进入防抗台风阶段如何实施防抗台措施6:总结浅析南海土台风及对的其防范措施1 简述南海土台风。
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大多生成于菲律宾以东的热带洋面。
而在中国南海每年也生成数十个热带气旋,这些小型的热带气旋有的发展为台风。
为了和一般的台风区分,渔民和海员通常把发源于本土南海的强热带气旋或者台风称为“土台风”(local typhoon)。
所以“土台风”只是南海强热带气旋或者台风的统称。
关于这种土台风,国内的学术研究不多。
笔者所在的浙江远洋公司,由于主要是做澳西与印度铁矿石航线,航经南海。
大多数有经验的船长都曾听闻或亲身遭受过迅速生成的南海土台风的侵袭。
鉴于这种不易预测的土台风对航运安全的危害大,赶上甚至超过大型的西北太平洋台风。
公司在新聘船长的培训项目中加入了土台风这一条。
土台风是由南海热带低压发展而成,多在南海中部偏东约北纬12~20度、东经112~120度海面上生成。
一般从4月开始出现,12月结束。
以8、9月最集中。
其强度较弱,水平范围较小。
这种土台风约有半数是在中国华南沿海登陆,平均每年登陆4,6个。
由于气流场不明显,有时候连闭合等压线都分析不出来,只有台风漩涡环流,所以一般难以预测。
再加上其发展迅速,移动快,所以每年土台风对东南沿海渔场,设施,航行的船舶造成了巨大损失。
渔民和海员中则广泛流传着一句话:“不怕洋台风,我们讨厌土台风”。
2 南海土台风的特点2.1:土台风气旋强度不强,水平范围小,垂直伸展高度低,云系分布较弱。
土台风各物理量的水平分布不对称,强度较弱。
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比起来,强度发展到很大的土台风很少。
其中心气压一般为980—990hPa,950hPa以下很少见。
一般认为这是其发生发展时间短,能量积累过程少,发生后很快就登陆,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缘故。
其湿度中心和暧中心分别位于700hPa和300—200hPa。
垂直运动在台风迅速发展时达到极值。
台风范围内的对流层高层和低层分别存在东北风和西南风大值区。
水平范围较小,平均半径为300—500公里,最小不足100公里(例如:1993年第15号强台风艾碧)。
而一般的台风半径大的可以达到1000-2000公里。
其垂直伸展高度约6-8千米,最高不过10千米,相对比起来伸展高度低。
且其云系分布也不宏大,通过云图观测预测其发展和生成的难度加大。
通过与西太平洋台风的比较,认为对流层高低层散度之差和涡度之差与土台风发生发展的关系密切。
而积云对流造成的潜热释放是台风发展期的主要热源。
2.2:发展迅速,移动快,生命史短,难于预测。
由于南海被大陆和岛屿包围,所受气流不能象东海那边那样稳定,东海开阔,与黄海日本海相连,背后又有太平洋,相对气流会稳定,而易于观测和推断。
南海受海陆温压,海陆气流影响较大,而且这种影响来自四面,很难准确全面的预测。
如2006年六月的南海台风“杰拉华”。
于6月26日南海的扰动逐渐加强形成热带气旋,从其生成到28日夜间,继而到到29日白天,在广东徐闻至电白之间登陆,总共在南海洋面停留时间不到三天。
留给观测和预警的时间太少,由于抗台预警与准备不充分,其造成的危害就很大。
2.3:破坏力大,对渔业生产,沿海设施,航运安全造成很大的危害。
破坏力大的主要原因是这种土台风很难预测,难以提前加以防范。
其一开始忽然爆发,然后就来势汹汹的侵袭肆虐,而且路径多变,预测分析工作量大精度不好。
比如,1972年的一次强台风侵袭,西沙群岛永兴岛被台风海浪冲蚀,使该岛面积变小了,台风还使宜德群岛、南沙洲尾端产生新的沙洲。
土台风登陆造成的特大降水可能引起洪灾,淹没农田,城镇。
使农作物大量减产,据资料分析2007年由于台风侵袭造成广东省柑橘产量下降15%。
土台风快速形成,然后引起的涌浪和风浪对航行在南中国海的船舶简直就是噩梦。
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的钻井平台就常年遭受土台风的“欺负”,其总经理谢玉洪如数是说。
谢玉洪,他的事业跟海“密不可分”,跟台风“密不可分”。
他笑说“海上什么事情都会经历,我们不怕洋台风,我们讨厌土台风。
南海有洋台风、有土台风,从菲律宾,东边过来叫洋台风,从南海本土上形成的台风叫土台风,土台风是没有任何规律的,说来就来。
1994年,我当时和其他几位同事一直在海上工作,当年采集了上万公里的地震资料,一直工作了8、9月份,我记得其中有一次是南海的土台风,土台风很快就在我们船旁边形成了,等我们明白过来的时,已经在台风中心了。
记得当时很多同事,有刚毕业的小孩,挺悲观的,说还没结婚,就要死了。
当时我心里也很着急,虽然很冷静地把事情处理了,但还在心里发誓,这次能脱险,以后再也不上船了。
”这是一个经理的亲身经历,很好的说明了土台风的难预测性,对航运安全造成的危害重大。
3 土台风莲花(LINFA)的分析。
台风莲花(LINFA)是2009第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于6月21日上午减弱为热带风暴。
6月21日上午10时风暴中心位于福建省惠安南偏西方向大约190公里的台湾海峡南部海面上,就是北纬23.3度,东经118.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