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描写人物的心理

如何描写人物的心理

如何描写人物的心理

一、直接描写法

(1)内心独白法。让人物与读者直接交流,仿佛面对面地谈话,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完整和丰满,也使人物形象更真切。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他感到……”、“他觉得……”、“他认为……”、“他想到……”“他想……”、“他回忆……”、“他思索着……”、他想起……”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直接叙述、交代和说明。写作时常用“它想”、“他回忆”、“心里嘀咕”等词语引出。

(2)梦幻描写法。作者借助梦境、幻觉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当时的思想。因为梦境、幻觉与人物的内心活动密切相关,能折射出入物的心愿和思想感情。同学们都熟悉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课文中四次写小女孩儿擦燃火柴,四次产生幻觉。第四次是这样描写的:

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儿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孩儿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里写的梦幻,实际上是作者的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小女孩儿的幻觉来写的。这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小女孩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间接描写

(1)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反应内心变化。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对人物表情进行形象的描写,对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起这很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心理活动,可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反映出来。

(2)景物衬托法。即用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人物的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所以景物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

【拓展训练】

1.判断下列选文运用了那几种心理描写的方法。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2.请将下文的内容,作不同的心理描写方法,将此片断写具体。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简析: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思考: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和幻觉描写等。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动作语言描写。

(1)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

改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幻觉描写: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

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改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描写: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

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改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行动描写: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行动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

改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我不听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玩手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要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2)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能动弹,不能呼吸。

我又仿佛看见老师满面怒容,仿佛听见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和旁人的嘲笑。

(3)发卷的同学向我走来,我的心“扑通”“扑通”跳得飞快,呼吸也“扑哧”“扑哧”

十分粗重,眼睛紧盯着同学手中的卷子。他走到我跟前停了下来。我的心“呼”的一下吊到了嗓子眼,呼吸也仿佛停止了,血液“哗”全涌到脑门上。

(4)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上。同桌的试卷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