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如何正确对待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做为一名体育教师,要想在体育教育这片土地上有立足之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因为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绝大多数时间均是室外运动进行,在教学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流汗、受累,共同分享胜利带来的欢乐,也共同分担失败带来的沉重教训,在此过程中建立起的师生关系,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
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相互间产生一些误会或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就需要师生双方都自觉的运用道德手段加以调节。
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就应先端正思想、严谨教学、热心地关怀每一个学生,时刻加强自身锻炼、规范自己的言行,又特别是技术动作的规范,对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冷静、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对待处理。
一般体育教师性子急,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认真分析病根,而只就外表形式加以主观、武断的处理,有时难免主观、片面、不公正,甚至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在学生中造成不好的影响也就会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对待师生之间的矛盾不认真检讨自己的过错,缺点,而片面指责学生这样的教师将失去威信,让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导致厌恶体育课,相反,一个善于自省的体育教师,本着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原则,在教学中一丝不苟,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式教学,就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就会以满腔热忱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去,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当然保护与帮助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在应用时会遇到一个心理问题,信任与害怕,当学习或掌握新知识、新动作时,由于学生对老师缺乏信任,因此练习时学生常常表现出躲避教师的帮助与保护,相反,如果教师在学生中可信度高,学生同样害怕,但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不但不躲避,相反还主动,大胆地练习,哪怕动作质量差点,但掌握动作也就轻松多了,这说明师生间的心理关系很重要,它主要体现在师生间的心理上的交流和交往,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信任,从而建立真诚的、友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对异性学生,更应注意这种交流,要耐心细致地引导,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作者:周宇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8期周宇(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江苏昆山215300)摘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师生之间相互期待着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文章阐述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构建理解、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供同行们商榷。
关键词:师生关系;构建;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37-02一、前言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以身体练习为重要媒介的交往实践活动,是由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统一活动。
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在学生中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让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是值得亲近的人;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和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
教师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使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当代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个性较强,思维单纯性格倔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理解、尊重、平等、和谐的善待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天生我才必有用”、“英雄有用武之地”。
二、换位思考理解学生1.有教育前辈曾说过:“学生时代曾有过学困生经历的老师,更容易体会学困生的难处;学生时代曾有过调皮生经历的老师,更容易了解调皮生的心理,这些老师较容易成为好老师。
”教师与学生只不过是所处的位置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
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应关心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
换位思考理解学生,这样才更容易成为好老师。
作为一位初中体育教师,大部分是培养学生对各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其自主练习、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和基本身体素质。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摘要:主要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了解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仍然存在着紧张和不协调、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冲突较多等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找出了解决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紧张与冲突的主要措施:接近学生、全面了解学生、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学会用宽容来对待学生,偏爱后进生。
这对拓宽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视野,深入认识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及师生冲突,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将架起一座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使师生在情感上、心理上产生共鸣。
关键词:体育教学;平等;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又是一种特定的“心理交流”的关系。
前者表现为师生的伦理关系,是靠社会道德观念与道德规范来维持的;后者表现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师生相互的认知感情、信赖状态等,这是对教育效果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和情感的交融,这便需要产生美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融合的师生关系将架起一座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使师生在情感上、心理上产生“共鸣效应”。
本文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以便进一步改善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1.研究方法和对象1.1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1.2研究对象:中小学体育教师和中小学生,选取本区十所中小学(其中小学五所、初中三所、高中二所)的30名体育教师(其中小学五年级10人、初中二年级10人、高中二年级10人)、550名学生(其中小学五年级200人、初中二年级150人,高中二年级200人)。
2研究的结果2.1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表现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一般所讲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指师生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
浅议体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摘要;建立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能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也有利于体育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以及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转变观念;师生关系;教学语言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44-01经过多年对体育教学改革中各方面问题的不断探索,我们已经意识到,除了旧的教育观念和师道尊严的影响,体育教学中还有另外一个其他学科并不甚显著的问题,就是命令式的口吻造成了师生双方立场上的隔阂。
在其他学科中,教师并不需要完全或者是部分地采用命令式的口吻对学生讲话,因为,各自有学科术语的特点,体育学科惯用的就是命令式语言,如我们所采用的队列操练、队形变换的口令。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平等交流、互相促进的过程。
即体育教师与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和谐、平等、互相促进的关系。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无论学生有任何想法,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意愿和口令来完成。
在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其实也将教师放到了学生的对立面。
而建立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能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也有利于体育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以及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是否有可能改变上述状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以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转变观念,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传统的观念认为体育课就是用来抓组织纪律性的,排队、做操、立正、稍息是体育教学的灵魂,没有它们算是什么体育课?而并不是真正从课程的目标来定位我们体育教学的任务,在养成健康体魄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两方面来看,虽然不能说是本末倒置,至少也是抓小放大、因小失大了。
体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摘要]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学生给了我一个心心相融,息息相通的世界,让我从他们的真诚中沉淀出对教师这份职业炽热的激情和无尽的幸福。
所以,我要用全部所能去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去诠释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关键词]体育教学;师生关系;培养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彼此所处的地位。
构成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交往,形成的心理关系。
由于体育教学比其它学科更具有活泼性、趣味性、开放性,师与生频繁接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起到很大的影响。
教师要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指导他们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以崭新的面貌走进课堂。
1首先用爱心去和学生沟通
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用爱架筑理解的桥梁。
有句话让我很受感动,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首先与学生做朋友,再去做老师。
这样,学生有话敢跟老师讲,有苦愿跟老师诉,敢跟老师讲实话。
所以,教师应该把责任感放在第一位,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及时给予鼓励,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努力使他们走出困境。
2以情育人,以情感人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能直接对认识产生影响,并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如果师生之间存在着心理,情感交流障碍,不管教师知识多么渊博,学生都会产生对立情绪,体育教师应“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比如:上课时烈日当空,教师站在面向烈日的位置,而学生背向太阳。
学生上课时表情不对,体育教师应该想到学生是否生病或是否有其他心事,面对学生上课请假时,教师应该主动要求学生休息,尽可能的及时伸手援助,热情给予帮助。
这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学生却能从中体会到教师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护,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重。
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在较短的接触中培养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3对待每位学生一视同仁
人们常说,教师是“园丁”。
我从教十多年,我爱学生,尽我所能引导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有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无论什么班级都有不同程度的后进生,如何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一直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如;初三年级某班,由于体育中考,在所有中考的体育项目中有一女生
任选了三项认为能过的项目,可该女生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就达不到体育中考的18分过关这个要求,跳绳项目是选的三个项目中最好的一项,可无论怎么努力总是跳一下就踩到绳上,腿和绳摆的频率不协调,看到这种情况,我就耐心地给她讲解有关跳绳的技巧,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就这样一边练习一边鼓励她认真苦练,指出她的进步之处,要求她不但苦练还要掌握练习的技巧,这样就让她不自觉的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成功。
由于她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勤学苦练,从一个三项成绩达不到及格的差下生成了一名体育成绩优秀的姣姣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每一片绿叶吧,哪怕是有斑点的绿叶”。
即使一丁点爱护,学生都会珍惜,他们转化的契机很可能就在这里。
如果把学生的自尊心比做一朵花,那么粗暴训斥会摧残它,过重的压力会使它失去鲜艳的色彩和无限生机。
因此,学生如果一时掌握不了动作,千万不要急躁,不要埋怨学生,而要满腔热情地耐心讲解和指导。
鼓励他们,用“爱”维护他们的自尊。
另外,还应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他们进步。
如:让优等生同他们结对子,开展一帮一工程,以利共同进步。
4 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手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师工作本来就很艰辛,尤其是体育教学更是枯燥,艰苦的运动,为了一个动作不知要练习多少次,付出多少辛酸,而往往成绩进步又很缓慢,甚至有时在崔练的过程中会出现倒退现象。
所以,教师在选择教育手段方法时,要有宽容的态度,严中有爱,严中有趣,严中有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他们在体育教学中尝到了乐趣和甜头,并获得了成功,我想他们今后也会有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用满腔的热情,一往情深如象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学生,没有真诚的爱就不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就不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用真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同时,体育教师用自己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以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减少紧张、胆怯、对立情绪的产生。
这样,整个课的气氛才会在热烈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体育课的质量才能提高。
总之,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学生给了我一个心心相融,息息相通的世界,让我从他们的真诚中沉淀出对教师这份职业炽热的激情和无尽的幸福。
所以,我要用全部所能去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去诠释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让所有的学生都享受到师爱的甘露和沐浴师爱的阳光。
尽自己的所能消除与学生间的情感障碍,达到心理相容,学生才能学好,教师才能将自己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