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现象复习学案

光现象复习学案

光现象复习学案
光现象复习学案

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分析问题.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7.知道光的色散,知道物体的颜色之谜.8.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

【知识梳理】1.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________ m/s,光在水中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 _______ .

2. 光年是光在__________ 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____________ 位.

3. 在反射现象中,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都在同一个平面

内;________ 和___________ 居法线两侧;____________ 等于___________ .这就是反射定律.

4. 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_________ 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光射到镜子上会发生___________ 射,阳光射到白纸上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 射.

6.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_______ ;(2)像和

物体的大小________ ;(3)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4)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 像

7. 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常见到的球面镜有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凸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 ;凹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_ .

8. 当光从空气中_______ 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 ,这种现象叫做

,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折,此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其它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折射角与入射角,且等于—度.

9.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 ____ 、_____ 、_____ .

10.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 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 定的.无色透明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不反射任何色光.有色物体只通过或反射与物体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如果色光与物体的颜色不相同则物体看上去呈黑色.

11. 把红、橙、黄、绿、蓝、靛、紫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_ ,它们属于可见光,在红光和紫光以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12. 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3. 在下面a图和b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在c图中作出蜡烛的虚像.在d图中画出人看到

“鱼”的示意图.

【达标练习】1.太阳、月亮、点燃的蜡烛,其中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和月亮B太阳和蜡烛C只有太阳D 太阳、月亮和蜡烛

2. 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听到雷声

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但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随同时发生,但人眼比人耳反应快

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3. 天文学上的“光年”是()

A速度单位B 时间单位C长度单位D质量单位

4. 日食现象的成因是()

A太阳光从侧面照到月球上 B 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

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挡住

5. 一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 逐渐变长D逐渐变短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X 108m/s B 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当光由水进入空气中时,其传播反向可能不发生变化

D当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0°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9. 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功,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A变大B 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10. 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在颐合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以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A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D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8. 刘艳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为()

A 1m

B 2m

C 3m

D 4m

D筷子斜插到水中,水下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了

11?将一根直尺放在平面镜上,另一端可以自由转动,当你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尺与镜

中的像在同一直线上时,尺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A 30 °

B 45 °

C 60 °

D 90 °

12. 通过平面镜看到数字电子表的示数为:厂丨:」则电子表的实际时间是()

A 21:51

B 21:15

C 12:12

D 12:15

13. 我们看到湖岸上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比实际的树暗一些,这是因为()

A树反射的光到湖面发生了反射

B树反射的光到湖面一部分反射,一部分进入水中发生了折射

C树反射的光到湖面后发生了光的发散D树反射的光到湖面发生了会聚

14. 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可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的大量的(),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地生存?

A红外线B紫外线C 可见光D紫光

15. 电视机地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 紫外线

16.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 m/s,合__________ km/s

17. 影子、月食的形成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的条

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中.

18. 排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 解释.在练习射击时,要“三点一线”才能射得准,即枪口标尺上的缺口、枪上的准星和射击目标要重合,这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勺原理. 19. 在防治“非典”的活动中,为了迅速准确地把我省的疫情上报中央,采用了通过光缆

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若光缆传播光信号的速度是 3 x 108m/s,成都到北京的光缆线路长约1500km则从成都向北京发出的疫情报告,经___________ s就可以被收到.

20.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_________ ,实验时,要注意观

察比较______ 和 _______ 的大小;还要分别测出_________________ ■勺距离,并比较它们

的大小,归纳出实验结论.正常人的明视距离是25cm,若想在平面镜中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像,则平面镜距面部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_____ cm.

21. 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

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________ ■而形成的____ 像(填“虚”或“实”),太阳实际在下图中的______ 置(填“甲”或“乙”)

是由于光的________ 成的_______ 像;“鸟”是由于光的________ 成的________ 象.

23. 一束光垂直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角是________ .如果入射光线的反向不变,把镜面旋转40°(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 ),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间的夹角是

24. 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看站在岸边的教练比实际位置_______ 些(高或低),这是由于光从

_____ 中射入______ 中在水面处折射后进入眼睛,折射角______ 入射角的缘故.

25. 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不是正对着看到的鱼去叉而是对着看到的鱼的________ 叉,这是由于光从______ 中斜射到_______ 中发生了折射的缘故.

26. 紫外线容易被红色可见光接纳和吸收,因此,经常穿_______ 服可防治__________ 的危害,减少皮肤癌的发生.

27. 衣服、花朵、图画、彩色电视节目里都是各种各样的颜色,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颜色世界中已经很习惯了.但是,物体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几个实验进行研究.

(1)让一束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结果在白屏上可以看到一条七彩的光

带,由此可知太阳光(白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而成.

(2)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一块红玻璃,白屏上只在原来出现红光的地方出现一条红色光带;换上蓝玻璃,只在原来出现蓝光的地方出现一条蓝色光带,这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 定的.

(3)如果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屏上就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还用其他颜色的纸贴在光屏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这表明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_________ 的光.

⑷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员穿的是绿裙子,白上衣,当舞台灯光是红色时,则在红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演员的裙子是____ 色的,上衣是_________ 的.

28. 如图所示一束阳光与地面成30°角,试用一平面镜把阳光反射到竖直的井底.

29. 如图所示是斜射向玻璃的一束光线,在图上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30. 画出折线ABC在镜中的像.

31. 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到某液体中,入射角为45° ,折射角为30° ,光线射到液体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又射回来,最后光线又回到空气中,请完成此过程的光路图.

22. “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游,鸟在水中飞”的美景奇观,这水中画面的“鱼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4.3 平面镜成像 一、【目标导学】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2.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 3.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对实验过程中的信息做好笔记,细心体会。 学习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习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的形成;凹面镜与凸面镜的作用。 知识回顾: 光的反射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射分______反射和______反射,黑板上的反光部分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光线强度比粉笔字发生____________反射的光线强。 探究案: 一.任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根据课前预习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1.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 。 2.纸上_____一块______ (为什么不用平面镜? __________ )。 3.在纸上记下__________ 的位置。 4.把一支_______的蜡烛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后的__________。再拿一支______ 的同样的蜡烛 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__________ 为止。这个位置就是_________的蜡烛。在纸上记下两者的位置。 观察并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移开玻璃板,将两个位置连接一起来,连线与镜面有什么关系? 用__________测量物距(即蜡到镜面距离)和像距(即像与镜面距离)它们有什么关系? 再做一次,能否得到相同的结论? 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平面镜虚像的原理 如图右图所示,s是烛焰上的一点,从s点发出了两条入射光线, (1)、请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利用尺规或是量角器分别准确的找到对应的两条反射光线。(2)、思考讨论: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反射光线所在的这两条直线能否相交呢?怎么相交的? 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作图说明) 平面镜成像原理: 达标案: 1.某人身高1.7m,站在一块镜子前2m 处,那么他的像距离镜子________m,像与人相距 ________m,当他远离镜子0.5m,此时像距为___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___m,像高为 ________m 2.凸面镜能使平行光束________,凹面镜能使平行光束___________. 3.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虚"或"实")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_______,像和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学案】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一、学习目标 1、能区分光源和非光源。 2、通过探究,归纳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3、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现象;列举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 4、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难点: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2、光线。 三、器材准备 分组器材:激光笔一支、果冻一个、软橡皮管一根、带孔的纸板两张、大头针几枚、平面镜一面、白屏一张、装了水的玻璃杯(水中满了少量墨水)。 教师教具:小孔成像演示器(用蛋糕盒自制)、氦氖激光器(或激光笔)、水槽两个、浓度不同的糖水四种、40瓦电灯等。 四、学习活动 (一)思考:为什么白天我们能看到许多物体,而漆黑的夜晚却看不到?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二)认识光源: 阅读课本P69页,思考什么是光源?。 常见的光源有哪些?。 (三)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1、应用桌面上的器材,通过开放性实验探究:光在空气、水、以及果冻这些介质中如何传播? 先开放性分组实验,然后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 方法一: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观察光在水中____传播。 方法二:用激光笔发出光直接照射果冻,观察光在果冻中_____传播。 方法三:将激光射过拉直了的橡皮管,若橡皮管弯曲______射过。 我们可归纳出:光在空气、水、果冻、玻璃等介质中______传播。 2、探究光在同种介质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观看教师演示:光在非均匀糖水中传播的实验 教师演示:如图,在支架上固定一个薄水槽,其中放置一个白屏来显示光的路径,事先配有四杯浓度不同的糖水,将它们按浓度从大到小依次倒入水槽(四种糖水的量按一定的比例),由于各层糖水间相互混合,所以水槽内形成了从上到下浓度逐渐变大的不均匀糖水。将一束激光从透明水槽侧面沿白屏表面75°左右的入射角,由最上层溶液斜向下射入非均匀糖水,可见激光路径在非均匀糖水中______。 再观察对照实验,用激光光束斜射入同种均匀的蔗糖溶液中,光的路径是____。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知识梳理_针对训练)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区分三种光现象及其产生的自然现象。 2、知道如何探究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3、理解折射规律。 4、熟练运用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和折射规律。 复习重点:对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和折射规律的运用。 复习过程: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分为。 2、光的传播 ①传播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光线所用到的物 理研究方法是。 ③现象:a b c 3、光的速度 真空或空气中c= m/s= km/s 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 目标检测 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2、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 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

?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需要8分20秒,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约为多少?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① ② ③ 3、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4、反射分为和,且都遵循规律。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不发光的物体。 目标检测 1、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20o,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120o时,入射角为。 2、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有时黑板反光,教室里的某些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 ② ③ ④。 2、成像原理: 3、实像和虚像: 实像: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4、平面镜的运用:和。

2020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3.1电现象word学案

第三章认识电路 3.1电现象 导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3)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重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电能的转化及其应用。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上了O 2. 线绸摩擦过的玻璃板所带的电荷叫做一°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 做__________ ” 3. 原子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组成的,__________ 带正电,________ 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_________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杲中性。 4. 同种电荷 ___________ ,异种电荷 ____________ - 5. 电荷的 _____________ 形成电流。 _______ 电荷泄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课堂导学 一、静电现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上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板所带的电荷叫做°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 做__________ - 3. 原子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组成的,__________ 带正电,________ 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_________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朿缚 电子本领______ ,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带 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________ 电子带负电。 二、电荷间相互作用 5. 同种电荷 ___________ ,异种电荷 ____________ a 6. 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 ______ 的仪器。它的工作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电流 7. 电荷的 _____________ 形成电流。 _______ 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光现象复习学案00

《光现象》复习学案(第1课时) 主备:宋诚海审核:马丽萍 2011-10-30 一、复习目标: 1、能识别光的三类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 二、基础知识: (一)光的传播 1、光源:的物体,如:。 2、光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与应用: ①②③④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____立的____像,像的形状取决于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 4、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c=m/s= km/s。 (二)光的反射 5、定义: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一部分光会被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6、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 (两线两侧); (两角相等)。 7、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8、光的反射分为和,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光滑的黑板会“反光”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_______反射的缘故,在电影院里,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清晰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表面发生_____反射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 9、成像特点:①像与物相等;②像与物到镜面的相等;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④成、像;⑤像与物相反;⑥像的大小只取决于,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 10、成像原理: .该虚像是由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11、球面镜分为和。凸面镜对光有作用,应用: 、。凹面镜对光有作用,应用: 、。 三、典题解析: 知识点一:光的反射定律 例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 (1)若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 应如何操作?。(2)实验中得到了下列有关数据,请回答: (a)表中的空格处,应该填的数据 是。分析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的 结论是。 (b)通过研究,你还能发现哪些其他的规律? 。 例2: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练习1: 1、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度数。 2、如图所示,已标出了一条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你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实验次 数 1 2 3 4 5 入射角12?22?32?42?52? 反射角12?22?32?42?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2×3分=36分) 1.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 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 C.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3.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序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4.(多选)如图所示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像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C.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D.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5.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环食B.倒影C.海市蜃楼D.手影 6.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 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 7.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的像变大 B.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C.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8. 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 ) A.看到的鱼的前方 B.看到的鱼的方向 C.看到的鱼的上方 D.看到的鱼的下方 9.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线 C.太阳的实像

光现象复习课堂优秀学案

《光现象》专题复习课 姓名: 【目标达成】 1.通过数字引导构建基本知识体系 2.通过问题拓展强化物理思维方法 3.通过题目训练升华解题思路技巧 【知识回顾】 3 3类光现象:⑴光沿直线传播(在中) ⑵光的反射(在两种介质的交界表面) ⑶光的折射(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11个原理:光路可逆原理 33个规律: 22种像:虚像与实像 22种物理研究方法: ⑴光线的引入——法 ⑵研究平面镜成像,用两支一样长的蜡烛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法

【课堂大闯关】 第一关:光现象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对着镜子画脸谱 B . 林中的影子 C . 天空中的彩虹 D . 碗中的筷子 拓展 1.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 小明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他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蜡烛在塑料膜上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 (填选“有”或“无”)关。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在塑料膜所成的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 (填选“有”或“无”)关。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填选“正”或“倒立”)的实像,其原理是 。 (4)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形成的原理与之 (填选“相同”或“不同”),这些光斑是太阳的 (选填“虚像”、“实像”或“影子”)。 我的收获: 1. 三类光现象 (1)光的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 (3) 光的折射 2.小孔成像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成像特点:倒立的实像 注:成像形状由物体决定,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第二关:实验回顾 2.小明使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 的反射定律,其中M 是一面水平放置的小镜子,半圆形纸板EFN 由两个大小相同的扇形面板E 、F 连接而成,F 板可绕接缝ON 转动。 (1)小明将F 板向后折转某一角度,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0、300、450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 中的原因应该是 。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六、光现象 【学习过程】 一、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回顾课本P68---P88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分为和。 2、光的传播 ①传播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叫做光线。光线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法是。 ③应用及现象: a b c ④研究光的传播时,显示光的径迹的方法有 3、光的速度 真空或空气中C= m/s= km/s 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 3、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4、反射分为和。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物体。(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②③④ 2、成像原理: 3、实像和虚像: 实像: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4、平面镜的应用:和。。 5、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玻璃板的作用是, 用未点燃的蜡烛代表点燃的蜡烛的像,所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我们学过的采用同种方法的事例还有。 6、球面镜: (1)凹面镜:用球面的作反射面。对光线有作用 应用:、、 (2)凸面镜: 用球面的作反射面。对光线有作用. 应用:。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叫光的折射。 2. 光的折射的一般规律:。 3、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有。 (五)物体的颜色、看不见的光 1、光的色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把_____ _______ ______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3、________线和________线属于看不见的光。 下列实例中利用红外线的是:利用紫外线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空气中)的速度为3108m/s。 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4、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比较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发生的条件,规律的异同以及各自特有的光现象。复习重点: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及其运用等基础知识的复习。复习过程: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分为。 2、光的传播①传播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叫做光线。光线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③应用及现象:a b c ④研究光的传播时,显示光的径迹的方法有。 3、光的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 m/s= km/s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目标检测

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对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2、太阳光垂直照射到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 。 3、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4、反射分为和。 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物体。 5、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处理通常有两种方式:①直接得出结论②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推理得出结论。下面的几个结论是通过哪种方式获得的:①光的直线传播②真空不能传声③光的反射定律。目标检测 1、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20o,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

九年级物理上册3.1电现象学案新版教科版

3.1电现象 一、知识梳理 (一)静电现象 1.摩擦起电:用______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2.带电体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所带的电荷.(2)负电荷: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所带的电荷. 4.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是由______与______组成的,原子核带______电,电子带______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目______,原子呈______性.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两种不同物质互相摩擦时,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弱的______电子,带______电.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强的______电子,带______电. 5.摩擦起电的本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______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______.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验电器:(1)主要结构: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______. (3)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电流 1.电流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物理学规定,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只有负电荷能定向移动,故电流的方向与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______. 3.电池: (1)发明者:______. (2)种类:普通干电池,______,______,______,锂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太阳能电池……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基础回顾: 一、光的传播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光源,如:太阳、荧火虫等;和________光源,如:电灯、蜡烛等。 2、光在_________ 沿直线传播,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m/s,在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速度______,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_______;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________。 二、光的反射 1、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________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光的________;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叫_________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________;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_________。我们能看见本还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______ __进入我们的眼睛。 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 _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的。 3、平行光射到光滑物体表面被反射后仍为_________,这样的反射叫_________;若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时,则反射光将________反射,使我们能从________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样的反射叫__________。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体连线与镜面__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身高1.7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像高____m,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_____m。 2、平面镜成像是由于_______,进入人眼睛的光线___ _ 来自平面镜后的像发出的(填“是”或“不是”),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_________相交而成的。 3、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而小孔所成的像是_______的_______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_______而成的像,小孔成像,则是由于_________所成的像。 四、光的折射 1、光从空气______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现象。 2、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被__________,还有一部分光________进入水中,此时折射光线_________法线,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将_______,当光垂直射向水面,折射光线的方向_______,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的。 3、站在岸边的人看到池水变_____;潜水员潜入水中看岸上的楼房变______;放在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水下的鱼变浅;雨后的太空出现彩虹现象等都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 五、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3、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 六、看不见得光 1、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在红光之外是__ __,在紫光之外是___ __,人眼都看不见,称为不可见光。 2、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___________,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红外线越____,由此可用红外线敏感的胶片拍出的_____ __,对疾病做出诊断;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_____,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红外线的穿透能力较_______,可以用来进行遥控。 3、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________作用强,能杀菌,应用紫外线的_________效应,进行防伪。 作图练习: 1.完成下列反射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2.作出下列反射现象中的平面镜; 3.已知一束光与水平方向成? 30,要使光竖直向下射向井底的青蛙、平面镜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并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 30 3题图

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练习题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时对着墙壁按遥控器键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因为紫外线发生了反射 B.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射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D.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是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字是虚像 2 . 下图列出的我们能够看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从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 B.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D.桥在水中的倒影 3 . 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A.比她大的实像B.比她小的实像C.比她小的虚像D.与她等大的虚像 4 . 小芳家住在一高层电梯楼上,她从超市购物回来乘电梯上楼到家中,电梯匀速上升时,手对购物袋的拉力为F1 ,电梯停在她家所在的楼层时,手对购物袋的拉力为F2 ,关于F1、F2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 B.F1<F2 C.F1=F2 D.F1≥F2 5 . 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与其他三个原理不同的是() A.潭清疑水浅 B.铅笔弯折 C.看到的鱼在实际鱼的上方 D.手影游戏 6 . 关于下图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丙图中水中的筷子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 D.丁图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 . 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杯弓蛇影——光的折射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二、填空题 8 . 乐乐学习了物理,在生活中发现很多现象都蕴含了物理知识.①学校保安利用遥控器打开学校大门利用了__________;②倒车雷达利用了__________;③手机WiFi上网利用了________;④医院用的消毒灯利用了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电磁波” “红外线”“紫外线”) 9 .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改变入射光的方向,使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变___(大/小); 以ON为轴将硬纸板的右半面向后旋转,在硬纸板上__(能/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10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 11 . 如图是某种蝴蝶翅膀的局部放大图,这种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呈现各处各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教学案(无答案)(新 版)新人教版 复习目标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3×108m/s 。 2. 能用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解释相关现象,并能利用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作图。 3. 了解光的色散及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难点:作图 复习过程一、构建知识网络 光源指的是: 。 光在 (条件)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真空中的速度是最 , 其值是 km/s= m/s 。 (1)三线共面: 光的反射定律 (2)两线分居: (3)两角相等: 当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此时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 技能:会画光的反射光路图。 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如镜中能看到别人,别人也能从镜 中看到你) (1) 表面发生 ,射 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2)、 表面发生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 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 4.反射的种类 两种 射都遵守光的定律

特别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之所以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同一个 物体,是因为在物体表面发生了反射。黑板反光“晃” 眼是发生了反射。 (1)、等大: (2)、等距: 5、平面镜成像特点(3)、垂直: (4)、平面镜所成的是立像,是 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 技能: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的现象。 (1)、三线共面: 光的折射规律(2)、两线分居: (3)中的角总要大一些。 会大致画出折射光路图。 、光在折射时光路是的。 球 面 镜凹面镜:对光有作用。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凸面镜:对光有作用; 应用:汽车后视镜,街道拐弯处的反光镜。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二 光现象 学案(含答案)

光现象一、知识结构 二、典型例题

【例1】在下列各实例中,哪些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道理来解释的( ) A小孔成像 B平面镜成像 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D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 【答案】B 【例2】有一束与镜面成45°角的光线AO入射到水平镜面上,反射光线如图中OB所示,现要使AO与OB 的夹角为60°角,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转15°角 B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顺时针方向转15°角 C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顺时针方向转30°角 D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转30°角 【答案】A 【例3】如图所示,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 【答案】如下图 【例4】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已知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45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5°,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

【答案】45°、30° 【例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 ) A慢慢向右移动 B慢慢向左移动 C慢慢向水面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 【答案】B 【例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0cm 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该透镜可作放大镜 C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40cm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 D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10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答案】A 【例7】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如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则可能有几种原因? 【答案】有三个原因: (1)由于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凸透镜不能成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但由于物距太小,光屏调不到烛焰的像所在的位置. ( 3)凸透镜成实像,但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例8】如图1-2-7所示,正在向左行驶的小车上有一杯水,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 方斜射向水面,在小车缓慢刹车的过程中,杯中水面略有倾斜,则此时反射角、折射角 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 都有可能

第四章 光现象系统复习导学案

第四章光现象 第一课时、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 【中考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和光的反射的规律。 2.了解光的反射的规律。 【知识结构】 1 2、光 的 传 播 3、光 的 反 射 4、平 面(1)成像原理: 镜(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_________替代平面镜探究成像特点,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____。 (3)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____像;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像和物 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 (4) 平面镜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1.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①日食和月食②水中倒影③小孔成像④池底“变浅”⑤黑板“反光”⑥雨后彩虹。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2.在图1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3.如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4.小明在进行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上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屏是放在平面镜上而不是放在透明玻璃板,小明选平面镜做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屏上标有角度数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在下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5)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下图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

八上第四章光现象共五节课的学案

8-4-1 光的直线传播 课堂探究 知识点1:光源 根据预习学案中列举的光源例子,总结出光源的概念,并对光源进行分类 (1)能够的物体叫光源,(注意:这里指的是物体能自己发光,而不是反射光!)如:镜子、月亮、行星等是反射光的,所以不是光源。彗星、流星、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等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2)光源的分类:和,例如:、是人造光源,、是自然光源, 知识点2: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总结:光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2)光线 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 ①什么是光线? ②光线表示为: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 ①从课本中找出一个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②尝试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的成因。 (4)练一练: ①早晨升旗排队时,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看见自己前面的一个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应用了光的 传播的原理。 ②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 ③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 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C.看不见高墙后面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 知识点3:光速 问题:在雷雨天,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总结: ①光的传播(“需要”“不需要”)介质,光在的传播速度最快,大约为c= 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它小,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 ②光年是,光年是的单位。 练一练 1光年=______m 四、达标练习 1.(2019苏州)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

C.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 D.斜插人水中的筷子“弯折” 2.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A.树叶的像B.树叶的影子 C.太阳的像D.云彩的像 3.(2018 毕节市)“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五、中考链接 1.(11·广州)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B.放大的C.等大的D.缩小的 2.(2018 思明区校级模拟)当人从停放在路边的A车前横穿马路时,行驶中的B车内驾驶员由于存在盲区而看不见行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如图,盲区指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3.(2018 咸宁)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 A.日食现象B.雨后“彩虹” C.水中“倒影” D.放大镜把字“放大” 4.(2017 恩施州)“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一度热播。下列与诗句有关的光学知识正确的是()A.“床前明月光”﹣﹣﹣月亮是光源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光的直线传播 C.“池水照明月”﹣﹣﹣光的折射 D.“潭清疑水浅”﹣﹣﹣光的漫反射 5.(2019内江)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 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 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6.(2018江苏)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

1电现象教学设计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电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 静电小实验,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用具】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摩擦起电带电体 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2)接触带电 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女孩头发能够竖起来,是因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而使头发也带了电。 3.两种电荷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八年级物理 光现象复习学案

第三章光现象复习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分析问题. 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 7.知道光的色散,知道物体的颜色之谜. 8.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 二、全章知识框架

三、知识梳理 1.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________m/s,光在水中 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_______. 2.光年是光在__________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_________单位. 3.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都在同一个平面内;_________和 ___________分居法线两侧;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这就是反射定律. 4.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_________的方向射 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5.阳光射到镜子上会发生_________反射,阳光射到白纸上会发生______反射. 6.平面镜成像特点是:(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2)像和物体的 大小_______;(3)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4)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 像 7.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常见到的球面镜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凸面镜能使平行光 ________;凹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_. 8.当光从空气中______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光 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偏折,此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当光 从其它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 时,折射角与入射角_______,且等于____度. 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这 就是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 10.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无色透明物体能透过__________,白色物体能_______所有色光,黑色物体_______任何色光. 有色物体只通过或反射与物体本身颜色_______的色光,如果色光与物体的颜色不相同,则物 体看上去呈________. 11.把红、橙、黄、绿、蓝、靛、紫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它们属于可见光,在红光 和紫光以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本章专题讲解 【专题一、光现象的应用】 例1.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发散思维: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除了影子的形成外,还有哪些?你能试着说出相关的成语 吗? 例2.请你将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物理光学中的知识指出: ③“潭清疑水浅”__________________②“湖静映彩霞”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___________④“水中月,镜中花”_______________ ⑤“海市蜃楼”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