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明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习题集答案

简明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习题集答案

简明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习题集答案
简明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习题集答案

绪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BCA 6-10 BDDCA

二、名词解释

三、简答题

1.相对于人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这里的稀缺性,不是指物品或资源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现有的物品和资源总是不足的。因此,便产生了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更多的经济物品来满足人类需要的问题,即选择: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何时何地生产。以上四个问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纷繁复杂、形形色色的经济现象实质是上述问题的分化或综合,经济学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

2.

3 中心理论市场和价格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

3.经济学建立的基本前提,是假定人们的经济行为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明确的,就是要取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当经济行为及经济利益出现矛盾时,他们会根据利弊得失及其大小,做出正确的选择。理性的经济人可看作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它可以帮助人们纠正现实中的错误,提高经济活动的理性化程度。

四、论述题

1.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对经济问题做出选择,如何用稀缺的经济资源在何时何地生产出何种物品,并如何进行分配和消费的一门社会科学。

相对于人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是稀缺的。这里的稀缺性,不是指物品或资源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现有的物品和资源总是不足的。这便产生了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更多的经济物品来满足人类需要的问题。

(1)生产什么?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生产人们所需要的一切产品,而必须区分轻重缓急,对哪些可以生产?哪些暂不能生产?要做出合理的选择。对于可以生产的产品,也要根据所需资源的状况,决定恰当的生产数量。

(2)怎样生产?同样的产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生产。一种产品可以用手工劳动的方法生产,也可以用机械化或自动化的方法生产;一种产品可以由一家企业独立生产,也可以由多家企业联合生产等等。这就要考虑,怎样才能节约成本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为谁生产?这里涉及到产品的分配问题。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再生产的效率。如果分配公平,一方面会使贫富差距适度,以保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会促使更多的资源投入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反之,则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4)何时何地生产?资源的稀缺随时间和地域的改变而变化,因而在不同时间和地域利用资源的代价或成本,以及获得的产品和收益是不同的。因此对企业来说,是要解决何时何地生产最为有利的问题;对社会来说,是要解决经济资源如何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问题。

以上四个问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经济学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

2.(1)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2)生产可能性边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技术和资源的变化而变化。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的点,表示现有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的生产。

(3)不同的位置对应了不同的组合,即涉及到用多少要素生产多少X和多少Y的问题,从而最大满足人们需要。因此,经济学必然要研究资源配置。

(4)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表示生产有潜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比如,

如果劳动力没有充分利用就会有失业。所以,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使经济回到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也是经济学要研究的内容。

第一章需求及供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BBD 6-10 BDBCC 11-15 BDBBA 16-20AADAD 21-22 AA

解析:

2. 咖啡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咖啡伴侣等咖啡互补品需求量也会下降,相应地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由于影响咖啡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只是价格变动了,故咖啡的需求曲线不变。

3. 甲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乙商品需求曲线左移,说明在乙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乙的需求量下降,甲、乙为互补品。

4. 电影和录像互为替代品,录像带租价的变化必然会导致电影票需求曲线的移动;看电影的价格变化只能导致对电影票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能导致其需求曲线的变动;电影供给的增加和电影院规模变化均不能导致电影票需求曲线移动。

5. 必胜客比萨饼、肯德基汉堡及麦当劳的汉堡互为替代品,二者价格的变动必然会导致麦当劳汉堡需求曲线移动;而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一般也会导致麦当劳汉堡需求曲线的右移;麦当劳汉堡价格下降只会导致其需求量变化而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8. 生产要素价格下降,意味着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厂商的供给曲线右移。

9. 小麦价格下降会导致小麦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下降,同时意味着生产麦片的成本下降,麦片的供给曲线右移。

10. 商品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价格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只能导致供给量的变化而不能导致供给曲线移动。

11. 政府对商品征税,相当于生产者成本增加了,供给曲线左移;生产X产品的要素价格下降,生产成本减少,供给曲线右移;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对X商品偏好的减少只会对X 的需求有影响,对X的供给没有影响。

13.根据需求规律,商品价格上升必然导致需求量下降。根据需求弹性公式,E d=︱︱,△Q=0.04,故需求量下降4%。

17. 蔗糖价格下降,糖果的生产成本下降,糖果的供给曲线右移,均衡交易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19. 供给完全没有价格弹性,说明该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则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均衡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将上升。

20. 支持价格又称最低价格,是政府为了支持某一行业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这一价格高于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导致过剩。

二、名词解释

三、简答题

1.需求的变化指的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反映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化是指决定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由于价格的变化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反映在图形上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点的移动。影响需求和需求量变动的因素有:(1)价格。根据需求规律,需求量及该商品价格反向变化,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2)消费者收入。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越多,对商品的需求越大,收入越少,对商品的需求越小。

(3)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需求量就会减少。

(4)相关商品的价格。一般说来,商品的需求量及其替代品价格同方向变化,及其互补品的价格反方向变化。

(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上涨的时候就会增加目前的需求,反之就会减少当前需求。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商品的需求,例如时间变化,人口数量和结构,政府的消费政策等。

2.需求的点弹性等于需求量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及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之比,即当价格发生微小相对变化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替代品的状况。如果一种商品的替代品很多,当其价格上涨时,人们就会去购买它的替代品,该商品的销售量就会大量减少,表现为需求弹性大;反之则需求弹性小。

(2)商品的用途。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当它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就会想方设法,从多方面利用它,因而对它的购买量就会显著增加,表现为需求弹性大;反之则需求弹性小。

(3)人们对商品的需要程度。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量比较稳定,即使价格上涨也难以减少,因此需求弹性较小;反之,对奢侈品的需要量则会随价格变动波幅较大,如果价格下降,需求量就会显著增加,因此需求弹性较大。

(4)商品的耐用性及其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一般来说,耐用消费品如住房、汽车等的价格较高,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较大,因而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而日用消费品的价格较低,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较小,因而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

3.供给的变化是由于技术进步或生产要素价格下降引起的供给状况的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量的变化是指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如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保持不变,由价格的变化引起的供给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商品量的变化,表现为沿着供给曲线的点的移动。影响供给量变动的因素有:

(1)价格。供给量及该商品价格变化成正比。

(2)相关产品的价格。及它相关的其他产品价格发生变动,也会影响到这种产品的供给量。(3)预期价格。如果行情看涨,厂商就会减少当前供给,待价而沽。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变动,主要来自要素价格或技术变化。要素价格上涨,势必增加生产成本,导致供给量减少。生产技术的进步,往往意味着产量的增加或成本的降

低,厂商愿意而且能够在原有价格下增加供给量。

(5)自然条件。很多产品的供给量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4.供给弹性的大小主要依赖于调整产量的难易程度。产量易于调整的产品,供给弹性就大;产量难以调整的产品,供给弹性就小。

(1)生产的难易程度。一般而言,容易生产的产品,当价格变动时其产量变动的速度快,因而供给弹性大;难以生产的产品则相反,因而其供给弹性小。

(2)生产规模。一般而言,资本密集型企业生产规模大,调整的周期长,因而其产品的供给弹性小;而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规模小,调整的周期短,其产品的供给弹性大。(3)生产成本。如果随着产量的提高,单位产品的成本轻微提高、不变,甚至降低,供给弹性就大;如果随着产量的提高,单位产品的成本明显上升,则供给弹性就小。

此外,自然因素、原材料的供应、技术水平等因素都对供给弹性有一定的影响。

5.限定价格是政府为了保证人们对某些产品的需求,而对它们规定的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如图所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于E点,均衡数量为q,均衡价格为p。政府规定价格不得超过p1,低于均衡价格。由于价格下降,市场需要量增加到qd,供给量减少为qs,这时就会出现短缺qd-qs。

在限制价格的政策下,某些产品会出现短缺,市场可能形成抢购或是黑市交易。为了解决商品短缺,政府可采取措施,如实行配给制,发放购物券等,以控制需求量。但是配给制只能是权宜之计,不能长期实行,否则一方面会使购物券货币化,形成非法交易;另一方面会挫伤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使短缺更加严重。

四、 计算题

1. (1)将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联立,得

由均衡条件: =d s Q Q ,得15=P ,70=Q

(2)153*2707==?=d d dQ P E dP Q 156*4707

==?=s s dQ P E dP Q (3)将需求函数及新供给函数联立,得

由均衡条件: =d s Q Q ,得12=P ,76=Q

156*27619==?=d d dQ P E dP Q 1212*47619

==?=s s dQ P E dP Q 供给曲线右移后,价格下降,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均变小。

2. (1)满足市场均衡条件:300300.5-=-+P P ,

解得220=P ,80=Q

(2)征收销售税使供给曲线上移,移动的垂直距离等于9元,供给函数变为

300.5(9)=-+-s Q P

由市场均衡条件得:300300.5(9)-=-+-P P

解得223=P ,77=Q

征税使得均衡价格由220元上升为223元,均衡数量由80单位减少为77单位。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承担了税款,消费者承担了(223220)3-=元的税款,生产者承担了

[220(2239)]6--=元的税款。 征税总额977693=?=T 元

(3)补贴会引起供给曲线向下移动,新的供给曲线成为300.5(12)=-++s Q P

由市场均衡条件得:300300.5(12)-=-++P P ,并得到216=P ,84=Q

因此补贴将使均衡价格由220元降为216元,均衡数量由80单位增为84单位。 3. (1)因为

将E d =–1.2,?P P

=3%代入可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