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哮喘患儿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检验结果分析

哮喘患儿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检验结果分析

哮喘患儿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检验结果分析

哮喘患儿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检验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7-07-19T14:16:06.0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4期作者:刘正慧[导读] MP感染可损害患儿多个器官及系统,哮喘患儿的发病与MP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

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省广水市 4327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哮喘患儿MP感染结果,探讨MP感染与儿童哮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文收集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哮喘患儿8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MP感染检测,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对儿童哮喘MP感染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Mp-IgM阳性率47.62%明显高于对照组22.09%(p<0.05),观察组Mp-IgM阳性EOS指标水平(355.52±238.25)×109/L明显高于Mp-IgM阴性(p<0.05),观察组中年龄>7岁Mp-IgM阳性率67.50%明显高于其余年龄阶段(p<0.05)。结论:MP感染可损害患儿多个器官及系统,哮喘患儿的发病与MP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临床上检测MP感染十分必要,可对临床诊治疗哮喘提高参考依据。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结果分析;相关性。

哮喘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支气管哮喘,该病发病原因具有复杂性,与T淋巴、嗜酸性及肥大等细胞参与有关,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儿童哮喘常常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而随着我国大气污染情况的加重,儿童哮喘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MP感染对肺部毛细支气管和肺间质具有侵袭作用,从而导致病患出现剧烈干性咳嗽,多发人群为儿童,年龄阶段为5-15岁,因此,本文收集我院84例哮喘患儿及8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6例作对照研究,探讨MP感染结果,分析儿童哮喘与MP感染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疾病提高依据,现将内容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哮喘患儿84例作为观察组,84例患儿中男、女例数分别为52例、32例;年龄2-15岁、平均年龄(8.52±3.01)岁,所选患儿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方案(试行)》(2003年)[1]中诊断标准;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6例作为对照组,86例患儿中男、女例数分别为54例、32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8.46±2.89)岁,选取病例均经鼻咽部体征、症状,流行病学、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年龄等一般资料(p>0.05),具备临床对比条件。

1.2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于发病第7d,于空腹情况下,抽取2ml静脉血,并进行离心操作,将离心速度设置为4000r/min,时间设为15分钟,将血清分离后,待检;而Mp-IgM(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应用金标准法(检测需根据快速检验试剂说明书实施),阳性:Mp-IgM滴度>1:80;EOS(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测应用全血细胞分析仪[2]。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Mp-IgM阳性发生率,同时,记录观察组患儿EOS。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对收集、整理好的对照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完成描述,检验则使用X2,计量资料使用()进行描述,检验则使用t,若结果显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Mp是造成肺炎的微生物之一,是能够在细胞外及无细胞培养基中生存及生长最小的微生物,常见于儿童,同时,也可发生在老年人和婴幼儿,而其传染的方式为飞沫,具有致病性强、传染性强、耐药性高的特点,并且,可自行繁殖,可对人体气道上皮细胞造成损伤,极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并且,对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使患者发生各种疾病,例如肾炎、心肌炎等,除此之外,MP由于往往于人体细胞外寄存,因而,纤毛运动及吞噬系统无法将其清除和吞噬[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p-IgM阳性率47.62%、EOS水平(355.52±238.25)×109/L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EOS水平与Mp感染呈正相关,Mp感染可使EOS水平提升,可导致儿童哮喘发作,哮喘的发病与Mp-IgM有着相关性,因此,针对哮喘患儿,应该及时检测Mp-IgM,给予合理有效的诊治。观察组>7岁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67.50%明显高于3-7岁、<3岁患儿(p<0.05),提示,Mp感染常见于年龄>7岁的儿童,而本次研究结果与石俊平[4]文献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对于儿童哮喘而言,Mp感染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多见于年龄在7岁以上的儿童,其EOS与Mp感染呈正相关,因此,临床上针对哮喘患儿的诊治,需及时检测患儿Mp-IgM、EOS,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指标,有效改善疾病预后。【参考文献】

[1]赵志云.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及相关性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4,(8):1497-1498,1522.

[2]范娟.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3):378.

[3]任伟.小儿喘息性肺炎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过敏的关系研究[J].当代医学,2015,(3):56-56,57.

[4]石俊平.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6):109-1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