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性健康检查报告书编制,审核制度

职业性健康检查报告书编制,审核制度

职业性健康检查报告书编制,审核制度
职业性健康检查报告书编制,审核制度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制作规范

一、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文本格式

(一)封页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

用人单位:***

职业健康检查类别:***

体检机构(加盖公章)

年月日

(二)正文

1.委托单位、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体检类别、体检日期、体检人数、体检

项目、体检依据、评价依据。

2.体检结论与处理意见。

3.其他体检结果与建议汇总表。

4.主检医师签名、审核人签名、批准人签名、批准日期、体检单位(盖章)。

*备注:“体检结论与处理意见”、“其他体检结果与建议汇总表”可参照职业健康检查报

告书结果编写指南。

(三)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说明。

(四)纸张规格a4纸打印。

二、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结果编写指南 **

(一)体检结论和处理意见:

列出与职业健康损害有关的异常结果,并提出处理意见。具体表述如下:

1.上岗前体检

职业禁忌(列明禁忌的原因,如:职业禁忌证、孕期、哺乳期、未成年工)。处理意见:

目前不得从事××作业。

2.在岗期间体检

职业禁忌(列明禁忌的原因,如:职业禁忌证、孕期、哺乳期、未成年工)。处理意见:

调离原工作岗位,妥善安置。

有职业健康损害和影响者(如:列明异常指标、“观察对象”、“接触反应”、“刺激反应”

等)。处理意见:明确作出进一步医学观察、复查、治疗等医学处理的要求(注明复查、观察、

治疗的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和时间等)。

疑似职业病。处理意见:申请职业病诊断(注明诊断机构和时限等)或者医学观察(注

明观察、治疗的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和时间等)。

3.离岗时体检

有职业健康损害和影响者(如:列明异常指标、“观察对象”、“接触反应”、“刺激反应”

等)。处理意见:明确作出进一步医学观察、复查、治疗等医学处理的要求(注明复查、观察、

治疗的

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和时间等)。

疑似职业病。处理意见:申请职业病诊断(注明诊断机构和时限等)或者医学观察(注

明观察、治疗的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和时间等)。

4.应急体检

有职业健康损害和影响者(如:列明异常指标、“观察对象”、“接触反应”、“刺激反应”

等)。处理意见:明确作出进一步医学观察、复查、治疗等医学处理的要求(注明复查、观察、

治疗的

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和时间等)。

疑似职业病。处理意见:申请职业病诊断(注明诊断机构和时限等)或者医学观察(注明观察、治疗的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和时间等)。

(二)其他体检结果与建议汇总表

列出与职业健康损害无关的其他体检结果,并提出建议。具体表述如下:

1.本次职业健康检查所检项目未见异常。

2.急性或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者(注明疾患名称)。建议:及时到医院复查、就诊或治疗。

3.其他异常者(注明异常检查项目或疾病名称)。建议:到医院复查、就诊或治疗。篇二: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

卫生部关于下发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下发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的通知

卫生部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发布两年来,各地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但由于职业性健康检查涉及面广,对不同职业人群的健康检查项目、检查周期和检查的具体要求需要作出明确的规定。为此,我部制定了《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以便使职业性健

康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现将《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发给你们,请各地遵照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给我部卫生监督司。

附件: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保障劳动者健康,根据《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第41号部长令),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从事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职业性健康检查系指对从事有职业危害或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所进行的医学检查。

第四条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由卫生部领导,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五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负责。

第六条用人单位凡安排人员从事或接触有职业危害因素或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业时,必须对其进行上岗前的职业性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安排从事上述有关作业。

第七条用人单位必须对下列人员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

(一)从事或接触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者;

(二)从事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业者;

(三)曾从事过粉尘作业的离岗者或退休者。

对曾从事过有害作业的职工离岗前或退休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第八条职业性健康检查的项目和检查的周期按本办法附表1的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患有禁忌症的人员从事所禁忌的作业。对已发现受到职业性损害的人员,应及时安排治疗或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

第十条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是一项政策、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凡从事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从事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人员必须熟悉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十一条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

(一)技术人员的考核培训与技术指导;

(二)质量控制和抽查、抽检;

(三)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报告;

(四)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它事宜。

第十二条从事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单位必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统计报告制

度,除向被检查单位发出体检结果和处理意见外,还必须按《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管理规定》

的要求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对怀疑可能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按《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其

进行确诊。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妥善保存职工上岗前、离岗及退休前和定

期职业性健康检查资料,并及时将检查结果通知本人。

1997年10月29日篇三: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规范化制作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规范化制作

摘要:目的:探讨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出具规范化的、有法律效力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

方法:对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概念特征、编撰格式、制作要求、移交告知及信息化管理进行

分析。结果:建立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工作模式。结论:职业健康

检查机构作为中介机构发挥技术支撑作用,规范执业行为,有利于职业病的防治,保障劳动

者的健康及相关权益。

关键词:职业健康监护;技术中介;报告书;制作

中图分类号:r135.2 文献标识码:b 职业健康检查是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其出具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涉及劳动

用工合同的签订、续延、变更与终止和职业病诊断申请以及行政部门监督执法的依据,是政

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客观、准确、严谨、规范地制作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以

下简称“报告书”)对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报告书制作尚无统

一规定,我们结合几年来的工作体会,对报告书规范化制作做初步探析,以求教于同道。

一. 报告书的概念与特征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是受用人单位委托,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

(以下简称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依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接触或拟接触职业病危害

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以及复查(医学观察、随访)的职业健康检查

后,向劳动者、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出具的表述受检者职业健康状况的规范性文书。随着国

家法制建设的推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的增强,报告书常常被司法、行政机关在审

理、仲裁乃至商业保险活动中采用。所以报告书的法律效力应引起制作者的高度重视。报告

书的鉴定结论是对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的评定,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健康状况的

真实记录,内容应真实、客观、准确、公正。因此,规范报告书制作格式,使用国家统一的

标准计量单位和公文型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 报告书的分类

报告书应分类制作,按照档案管理和卫生执法要求可将报告书分为上岗前、在岗期间、

离岗时以及复查和疑似职业病人报告书5种。

上岗前报告书:受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

的项目对拟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检查后表述健康检查结果的规范性文书。

检查目的在于发现受检者的职业禁忌证,为其是否可从事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提供客观

证据。此外又获得上岗前健康状况的基础资料,供今后随访观察、对比之用。

在岗期间报告书:受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规定的项目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检查或对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急健康检查后表述健康检查结果的规范性文书。检查目的是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早期影响,检出易感人群,从而能及时诊断处理。应急健康检查目的是判断劳动者健康损害(中毒)程度、健康损伤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明确健康损伤的致病因素,为及时救治中毒者提供有效措施。对在岗期间检出的可疑患者应进行复查或医学观察,对发现有职业禁忌的或有与职业相关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安排适当的工作。

离岗报告书:受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的项目对离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的劳动者进行检查后表述健康检查结果的规范性文书。检查目的在于了解和判断该劳动者从事该有害作业若干时间后,目前的健康状况和变化是否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确定劳动者从事该有害作业有没有发生相应的健康损害。对于有远期危害效应的危害因素,应提出离岗后医学随访的内容和时限。

复查报告书:受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上述3类检查时发现异常或者难以形成体检结论,或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对诊断结论有异议的,或离岗后医学随访无异常者经复查后表述健康检查结果的规范性文书。检查结果必须明确是否患有职业禁忌证,明确在一定的离岗后医学随访期限内无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如患有职业禁忌证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分别告知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书:受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复查、医学观察或离岗后医学随访人员的检查结论为疑似职业病病人,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报告,建议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规范性文书。出具该报告书的基本条件是:(1)职业接触史明确;(2)经历次体检、复查或医学观察(随访)发现职业健康损害;(3)具备受检者的工作场所(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申报材料或监测报告。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视为疑似职业病病人:(1)劳动者所患疾病或健康损害表现与其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不能排除的;(2)在同一工作环境中,同时或短期内发生两例或两例以上健康损害表现相同或相似病例,病因不明确,又不能以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等群体性疾病解释的;(3)同一工作环境中已发现职业病病人,其他劳动者出现相似健康损害的;(4)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认为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查、医学观察或诊断性治疗以明确诊断的;(5)劳动者已出现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的健康损害表现,但未达到职业病诊断标准规定的诊断条件,而健康损害还可能继续发展的。如职业病诊断标准中的观察对象等。

三. 报告书的签章

职业健康检查是由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健康检查的机构进行,其出示的报告书应当客观、真实,所以报告书必须由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师署名,同时必须经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的机构2

审核并加盖机构公章,这在一方面是确保报告书的法律效力,另一方面是明确作出报告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及检查医师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保证检查质量,防止权力滥用是十分必要的。实行集体诊断是职业病诊断的原则之一,检查中检出的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也须按职业病诊断的原则进行集体诊断。在进行诊断时要由3名或3名以上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执业医师共同诊断,集体签章。

四. 报告书的格式。

报告书是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外发出的具有法律性和技术型双重身份的文件。既为公开性文件,它就必须具备规范化的格式,如编号、绪言、健康检查结论、分析评价、意见和建议、结尾、附件等部分。

1.编号

在报告书的封页注明编号。机构名用缩略语、年份用“[]”括起、编号由“专业名缩略

语+报告书缩略语+编号”组成。如:“××疾控中心[200×]职检(前)字第×号”,并注明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名称和用人单位名称,地址,资质证书编号,联系电话,同时加盖机构公章。 2.绪言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用人单位名称,检查日期,检查类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职业健康检查依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评价依据引用的标准和规范。载明委托方递交的相关基础资料摘要如: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浓度或强度资料和接触人员,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及原辅材料等。

3. 健康检查结论

列出职业禁忌证、观察对象或疑似职业病、其他疾患(常见病)或检查异常项目人员名单,说明疾病的检出率,构成比及工种,年龄,分布。

4. 分析评价

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标准和卫生部颁布的有关职业病诊断标准为依据,从检查结果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监测资料等相关职业卫生情况中,发现个体检查异常项目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对健康损害征象进行综合分析评定,阐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对其他阳性检查结果原因进行分析。

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应具备群体评价内容:(1)根据健康检查结果,判断劳动者组织、器官、系统是否存在损伤及损伤程度;(2)接触剂量-反应评价,综合分析工作场所环境检测结果与群体健康损害程度的关系;(3)职业危害接触评价,通过接害作业的劳动者健康损害程度的分析,判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真实的或潜在的接触途径、强度、时间,以及主要作用的靶器官;(4)职业病危害特征评价,通过对监测资料的评价,获得接害人群对危害因素不良作用可能出现的反应率,为政府职能部门制订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 意见和建议

对本次职业健康检查检出的“疑似职业病重点监护对象”和“职业禁忌人员”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和用人单位按《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进行处理,建议申请职业病诊断的须注明申请诊断的时间、诊断单位。检查结果阳性人员或其他疾患(常见病)建议进一步复查或诊断治疗(注明时间、单位)。同时对用人单位提出加强某工作场所或某工种的职业卫生保护和劳动者个人防护提出指导性建议,为企业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6. 结尾、附件

在报告书正文完成后,在其文后应盖有规范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健康检查专用章(骑缝),并由评价者、审核者、签发者签名,注明其技术职务或职称。附件为《职业健康检查委托协议书》、《职业健康检查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汇总表》是所有受检者检查项目及结果登记表,应载明受检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工种、接害因素、体检类别、检查项目、x胸片编号、检查结果、辅助说明等内容。

7. 个人检查报告书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健康损害的劳动者,还应当给劳动者个人出具检查报告书。其书面表达项目应具备上述“编号”、“绪言”各要素、职业史和健康检查结论,注明所引用群体检查报告书的文号,明确载明个体检查结果和建议与所引用群体检查报告书一致并签章。出具个人健康损害检查报告便于动态观察劳动者个体的健康状况以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个体的健康影响,从而能及时诊断和处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劳动者作出的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检查结果的个人检查报告书是具有法律

效力的文书,劳动者依据此报告书可依法申请职业病诊断和鉴定。

五. 报告书的制作要求

报告书是对劳动者接触或拟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身体健康状况作出的技术鉴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应长期保存的技术档案。专业人员应本着严肃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制作报告书底稿,认真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检验(查)报告单”。报告书的制作,要坚持反复核对、仔细推敲的原则。对分贴化验单、结果录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出报告书等工作内容均核对一次以上,尽可能做到无一错漏。定稿后再由两位主治医师负责审核,认可后予以签发,以保证报告书的质量。报告书应当进行打印,规格以a4纸大小为宜,专用纸张:首页封面用报告书专用牛皮纸(根据法定检查类别分别选用上岗前检查等5种报告书),其余页内芯用白纸。打印规格及字体和字号可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制作。应做到:依据准确,数据无误,字迹清楚、结论明确、格式规范。

六. 报告书的移交、告知

职业健康检查结束,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制作《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后在约定的时间内履行移交手续。双方对移交材料清点核对无误后,在《职业健康检查材料移交单》(载明移交材料数量)上签字盖章后移交4

委托方。移交材料由以下内容组成:(1)《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及附件;(2)《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移交单》;

(3)受检者职业健康检查表、各类检验、检查报告单、x射线胸片等;(4)《个人检查报告书》。上述材料必须装订成册,加盖骑缝章,归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经签字盖章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及有关附件分别供委托方(受检者)、卫生行政部门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存档备查。

七. 报告书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是公共卫生管理的大趋势,如何快捷、准确、高效地实现职业健康检查日常工作的信息化,快速保存原始信息,尽快实现文档电子化,提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已不容置疑。为此,我们建议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制作事后监督系统”的建设,采用扫描仪或摄像系统,批量录入文档影像。根据不同档案的特点、规范程度及查询需求,分别采用人工录入、版面自动分类、精确要素识别等手段,为档案影像建立逐笔精确索引或小批量精确索引。

在疾控中心建立统一的职业健康检查电子档案中心。职业健康检查各部门完成档案录入以后,通过网络,将档案影像及索引数据发送到电子档案中心,集中刻录光盘,设置大容量光盘库,集中归档存储。建立电子档案中心以后,可充分发挥电子影像记录准确、精度高、质量好、信息存储量大、节省空间、规格统一的优点,便于信息交流、传递和收集,并可更好地保护原始档案,减少因原始档案保管不当而引发的潜在风险。

疾控中心相关业务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可通过网络,在被允许的授权范围内,访问电子档案中心的光盘库,自动查询并得到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影像。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开放查询接口。在授权范围内,劳动者(用人单位)可自行访问和查阅到自己(单位)的职业健康检查原始凭证影像。该模式应是职业健康检查信息发布的趋势。

我们认为,出具规范化的、有法律效力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要具备上述形式要件,具备形式要件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客观地反映了职业健康检查过程的全貌,为执法人员审查、判断体检对象提供了有力证明。报告书的规范化制作,体现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政府与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中介职能,对维护各方权益,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和引导用人单位的健康发展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5篇四:xxx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

一、被检单位:浙江武义东力工具有限公司二、检查时间:2012年05月28日三、查

体地点:浙江省义乌市宾王路1号四、查体人数:42人五、检查类别:在岗期间

六、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二甲苯、

七、检查项目: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

粉尘接害者增加: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肺功能;噪声接害者增加:耳科检查、纯音听阈测试;

甲醛接害者增加:尿反-尿反粘康酸、尿酚、骨髓穿刺、溶血试验。八、职业健康监护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

2.《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及附件《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卫生部23号令)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 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6.《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7. 相关职业病诊断标准

gbz70-2002 尘肺病诊断标准

gbz49-2007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gbz57-2008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 gbz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九、职业健康检查目的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为在岗期间检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医学

手段和方法,针对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和健康损害进行临床医学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职业病、疑似职业病患者或劳动者的其他健康异常改变;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十、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企业防尘防毒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源头控制、过程可控、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选择尘毒危害小的工艺和设备,积极采用无毒或低毒原(辅)料,以无毒代替有毒、以低毒代替高毒。且避免尘毒交叉污染。涂胶、晾漆等作业场所应隔离设置。

接触尘毒作业人员配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并按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集中清洗。作业人员不应在尘毒作业区饮水、进食和休息,不应穿工作服进入餐厅等非作业场所。在生产过程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气体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气体的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其连锁的自动报警装置。

十一、本次职业健康检查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二甲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别是: 1、粉尘粉尘是喷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时间过量的粉尘接触可使大量的粉尘沉积于肺组织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粉尘工作场所中应注意防护,正确佩戴相应型号的防尘口罩或面罩,减少对粉尘的吸入。木尘接害人员目标疾病:尘肺病

职业禁忌证:(1)活动性肺结核病;

(2)慢性阻塞性肺病;(3)慢性间质性肺病;

(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2. 噪声噪声主要可引起听觉系统损伤,另外对循环系统、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也可造成影响,可表现以听力下降、耳鸣、神经衰弱综合征、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及自主神经中枢调节功能障碍等。个人防护用品有防声耳罩、耳塞等。噪声接害人员目标疾病:职业性噪声聋

职业禁忌证:(1)噪声易感者;

(2)中度以上的传导性耳聋;(3)ⅱ、ⅲ期高血压;(4)器质性心脏病。

3甲醛二甲苯对眼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二甲苯急性

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二甲苯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甲醛接害人员目标疾病:(1)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2)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

职业禁忌证:(1)神经系统疾病;

(2)血液病

十二、结果统计分析

本次职业健康查体人数为42人,其中:接触粉尘14人;接触噪声21人;接触二甲苯7人。

(一)本次职业健康检查项目未见异常42人(见附表1)。综上所述,粉尘、噪声、二甲苯为本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本

次职业健康检查中未发现异常。

粉尘作业人员,应继续加强作业环境治理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具的发放和佩戴的落实,严格规范操作,预防尘肺病的发生。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需复查的作业人员,建议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厂方及时组织复查。(见个体报告书)

录入人:主检医师:

报告人:报告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签发人:签发日期:年月日

承检机构公章

附表1:本次职业健康检查项目未见异常人员名单:

浙江省义乌市稠州医院共7页第5页篇五:xxx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

一、被检单位: x x 木制工艺品加工厂二、检查时间:2011年10月15日三、查体地点:四、查体人数:32人五、检查类别:在岗期间

六、职业病危害因素:木尘、噪声、甲醛

七、检查项目: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

木尘接害者增加: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肺功能;噪声接害者增加:耳科检查、纯音听阈测试;

甲醛接害者增加:皮肤科常规检查、鼻及咽部常规检查、肺功能、

胸部x射线摄片。

八、职业健康监护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

2.《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及附件《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卫生部23号令)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 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6.《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7. 相关职业病诊断标准

gbz70-2002 尘肺病诊断标准

gbz49-2007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gbz57-2008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 gbz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九、职业健康检查目的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为在岗期间检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针对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和健康损害进行临床医学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职业病、疑似职业病患者或劳动者的其他健康异常改变;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十、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木制品厂制造企业防尘防毒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源头控制、过程可控、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选择尘毒危害小的工艺和设备,积极采用无毒或低毒原(辅)料,以无毒代替有毒、以低毒代替高毒。且避免尘毒交叉污染。涂胶、晾漆等作业场所应隔离设置。

接触尘毒作业人员配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并按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集中清洗。作业人员不应在尘毒作业区饮水、进食和休息,不应穿工作服进入餐厅等非作业场所。在生产过程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气体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气体的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其连锁的自动报警装置。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厂家未提供)

十一、本次职业健康检查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木尘、噪声、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别是: 1、木尘木尘是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植物性有机粉尘,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时间过量的粉尘接触可使大量的粉尘沉积于肺组织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粉尘工作场所中应注意防护,正确佩戴相应型号的防尘口罩或面罩,减少对粉尘的吸入。木尘接害人员目标疾病:尘肺病

职业禁忌证:(1)活动性肺结核病;

(2)慢性阻塞性肺病;(3)慢性间质性肺病;(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2. 噪声噪声主要可引起听觉系统损伤,另外对循环系统、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也可造成影响,可表现以听力下降、耳鸣、神经衰弱综合征、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及自主神经中枢调节功能障碍等。个人防护用品有防声耳罩、耳塞等。噪声接害人员目标疾病:职业性噪声聋

职业禁忌证:(1)噪声易感者;

(2)中度以上的传导性耳聋;(3)ⅱ、ⅲ期高血压;(4)器质性心脏病。

3甲醛甲醛是一种刺激性气体,对眼、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在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急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的接触性皮炎,另外甲醛还是一种致喘物,生产环境中吸入致喘物后引起的以间歇发作性喘息、哮鸣等为特点的气道狭窄性疾病。个人防护是目前防止对身体危害的重要手段,个人防护用具应定期清洗消毒,在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其连锁的自动报警装置。甲醛接害人员目标疾病:(1)职业性哮喘(2)职业性接触性皮炎

职业禁忌证:(1)致喘物过敏和支气管哮喘;

(2)伴肺功能损害的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

十二、结果统计分析

本次职业健康查体人数为32人,其中:接触木尘28人;接触噪声18人;接触甲醛28人。

(一)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可疑职业禁忌证2人,建议到综合医院复查,明确诊断,便于进一步出具查体报告。(见附件1)

(二)需复查人数5人,其中:电测听2人检查结果经年龄修正后,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建议脱离噪声环境1周后,复查电测听。放射科检查中3人胸片提示有异常,建议到综合医院复查胸片,明确诊断,便于进一步出具查体报告。(见附件2)

(二)检查发现10人存在其他疾病或异常结果,不属于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的目标疾病,建议到综合性医院复查或诊治。(见附表3)

(四)本次职业健康检查项目未见异常15人(见附表4)。综上所述,木尘、噪声、甲醛为本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次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噪声作业工人有2人听力异常,因厂方无职业环境检测报告,不能排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建议厂方根据《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本单位职工听力保护计划。

粉尘作业人员,应继续加强作业环境治理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具的发放和佩戴的落实,严格规范操作,预防尘肺病的发生。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需复查的作业人员,建议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厂方及时组织复查。

职业病体检汇总报告

( 2018 )职检字(年度)第( 63 )号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书 用人单位:******** 地址:*******************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体检类别:□上岗 □√在岗 □离岗 复查:□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盖章) 2018年 11 月 12 日

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书说明 一、对本报告书有异议的,请于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单位提出。 二、本报告书无主检医师、审核人及批准人签字无效,本报告书无本单位盖章无效。 三、本报告书涂改无效。 四、本报告书不得部分复制。 五、本报告书一式两份(用人单位一份,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存档一份)。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名称:**************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批准证书复印件(附后)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书 ( 2018 )职检字第(年度- 2018) 63 号共5 页第 3 页 用人单位:************* 地址:*************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体检日期: 2018 年 11 月 01 日 体检地点:***************** √在岗期间□离岗时 体检类别:□上岗前□ 应检人数: 25人受检人数: 23人 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高温、锡及其无极化合物粉尘、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粉尘、苯及其化合物 体检项目:询问个人一般情况、职业史、职业接触史、既往史、用药史、家族史、吸烟饮酒史、相关症状史等,测量血压、内科、外科、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胸片,双耳纯音电测听检查、腹部彩超、空腹血糖、血铅 体检与评价依据: 1、GBZ1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2、GBZ49-2014《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3、GBZ68-2014《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4、GBZ37-2014《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 5、GBZ70—2015《职业性尘肺诊断标准》 6、GBZ48-2014《金属烟热诊断标准》 7、GBZ292-2017《职业性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的诊断》 8、GBZ76-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体检结论与处理意见/医学建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我们于2018年11月01日对*************有限公司23名接触职业危害在岗员工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发现:疑似职业病0 人,

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制度

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制度 1、职业卫生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危害识别,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和纠正不安全行为的措施,增强职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现象的发生,及时消除职业卫生事故隐患,确保员工身心健康和安全。 2、职业卫生安全检查的依据是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政府、上级部门和本单位有关职业卫生安全的各项规定、制度等。 3、职业卫生安全检查主要包括管理检查和现场检查两部分。(1)管理检查主要内容: ①检查各级领导对职业卫生安全工作的认识,各级领导班子研究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情况的记录、会议记要等。 ②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管理制度等修订完善情况;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 ③检查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法规教育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员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意识、知识教育,以及特殊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是否达标。 (2)现场检查主要内容: ①检查作业场所的工作条件是否符合职业卫生的相关标准、规范,是否存在职业卫生事故隐患。 ②检查单位各级机构和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检查

员工是否认真执行各项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③检查生产、检修、施工等直接作业环节各项职业卫生安全保证措施是否落实。 4、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分为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外部检查是指按照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法规要求进行的法定监督、检测检查和政府部门组织的安全督查,内部检查是上级主管单位、本单位根据生产情况开展的计划性和临时性自查活动。 5、内部检查主要有综合性检查、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形式。(1)综合性检查 综合性安全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每月组织一次。 (2)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单位领导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的经常性检查。各岗位应严格履行日常检查制度,特别应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和巡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解决,并做好记录。 (3)专项检查 专项安全检查包括季节性检查、节日前检查和专业性安全检查。 ①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如夏季的防暑降温、冬季的防煤气中毒、防冻等检查。 ②节日(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前检查主要是应对节日干部、

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书

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书

DRZYYY职健字第2012-001号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书 受检单位: 体检机构:达拉特旗达仁中医医院 2011年**月**日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说明 (一)本报告仅对本次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负责。 (二)本报告必须加盖承担单位公章后有效。 (三)报告中有涂改、增删或缺页视为无效。 (四)对本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 受检单位:内蒙古亿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达拉特分公司 体检时间:2011年**月**日-**月**日 体检机构:达拉特旗达仁中医医院 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岗前检查□在岗期间检查□√ 离岗时检查□应急检查□ 检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2002年5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列》国发第105号、1987 (3)、《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4)、《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07 (5)、《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3号令2002 正文: 一、体检目的 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是职业病防治法大的主要内容之一。其重要性表现在,能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症,同时能筛选职业危害易感人群;并及时发现职业性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的关系;及时发现、诊断职业病,有利于治疗或安置职业病人;为职业危害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进行目标干预提高科学依据。 二、体检内容 询问个人一般情况、职业史、职业接触史、既往史、用药史、家族史、吸烟饮酒史、相关症状史等,测量血压、心电图、彩超、视力、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乙肝表面抗原、胸片、双儿纯音电测听检查、肺功能、耳鼻喉科常规检查。 三、检查结果 1、一般情况:应检人数**人,受检人数**人。 2、职业性损害检查情况:本次未检出职业病及职业禁忌症。 3、非职业性损害检查情况:白细胞减少症14例、高尿酸血症27例、前列腺增生症21例、脂肪肝38例、肝血管瘤?5例、胆囊息肉?9例、高脂血症59例、肺炎5例、右肺大叶性肺炎?1例、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1例、甲状腺腺瘤?8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9例、陈旧性肺结核1例、尿路感染11例、窦性心动过缓21例、血尿素氮升高10例、右耳耳蜗损伤1例、血小板减少症7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心律不齐5例、血总胆红素升高23例、肾积水1例、左侧甲状腺静脉曲张1例、肾囊肿3例、前列腺囊肿10例、消化性溃疡1例、甲状腺结节?21例、支气管炎8例、左肺下野结节1例、无症状性血尿1例、甲状腺囊肿6例、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3例、先天性右肾缺如?1例、转氨酶升高2例、糖尿病1例、糖尿病?

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体检管理 制度

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不断增强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全面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葫芦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各部、室、作业公司及独立子公司、分公司和劳务外包公司、工程外包公司。 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健康体检标准》 4. 定义 4.1 职业病: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2 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

各种危害。 4.3 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4.4 职业病禁忌症: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她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5.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6. 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

7. 职业健康检查分类 职业健康监护分为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 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90 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8. 职责 8.1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新入职员工职业危害告知。 人力资源部与新老员工签订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

职业健康体检报告模版

员工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 XXX卫检【20XX】第725361号 受检单位: XXXXXX厂 检查人数: X人 检查类别: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 受检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报告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体检机构: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XXX98号 电话:0XXX-84115007 疫情值班电话:0XXX-84115416 邮编:XXX020

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XXX卫检[2010]第725361号第1页共1页 受检单位:XXXX厂 体检人数:X人 体检日期:20XX年XX月XX日星期四 报告日期:20XX年XX月XX日星期四 检查项目:内科常规检查、转氨酶(ALT)、HBsAg、胸部透视、血常规、两对半、尿检 检查情况人数名单(当日体检编号)性别 无异常情况X人邓X坤(7235656805)男 张X英(7235656806)女 代X燕(7235656807)女 田X燕(7235656808)女 李X川(7235656809)女 李X学(7235656810)男 (以下空白) 附注:①内科常规检查包括血压测定、心脏听诊、皮肤检查。 ②本报告仅对此次检查项目结果负责,本报告不反映劳动者全面身体健康状况。 电话:0XXX-84115007 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XXXXXXXX98号 20XX年XX月XX日

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评价报告 XXX卫检[2010]第725361号第1页共1页受检单位:XXXXX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我中心于20XX年XX月XX日对你单位XX名员工进行了健康检查。根据XXX卫检[20XX]第725361号《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做出如下评价及建议: 1、田XX心律稍速,建议不能做高强度工作。 2、胸部透视无异常,但建议工厂监督员工作业时佩戴口罩等劳保用品。 3、每年至少对化学品接触人员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你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以下空白) 编制:李秀玲审核:签发: 电话:0XXX-84115007 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XXXXX环城南路98号 20XX年XX月XX日

(完整版)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 第2号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修改〈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等4件部门规章的决定》已于2019年2月2日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主任马晓伟 2019年2月28日 修订内容 (一)将该办法中的“国家卫生计生委”统一修改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统一修改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二)将第四条修改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在开展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备案的具体办法由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制 定,并向社会公布。 “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备案的医疗卫生机构名单、地址、检查类别和项目等相关信息,并告知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核发其《医 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在该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备注栏注明检查类别和项目等信息。” (三)将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修改为:“具有与备案开展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相适应 的执业医师、护士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将第五项修改为:“具有与备案开展的职业健康 检查类别和项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具有相应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能力;开展外出职业健康 检查,应当具有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仪器、设备、专用车辆等条件”;增加一项作为第七项:“具有与职业健康检查信息报告相应的条件”。 将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备案时,应当提交证明其符合以 上条件的有关资料”。 (四)在第五条后增加一条:“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对备案的职业健康检 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当备案信息发生变化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自信息发生变化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交变更信息。” (五)将第六条第一项修改为:“在备案开展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范围内,依法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将第二项修改为:“履行疑似职业病的告 知和报告义务”;在第二项后增加一项作为第三项:“报告职业健康检查信息”。(六)在第八条后增加一条:“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指定机构负责本辖区内职业健康 检查机构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实验室间比对和职业健康检查质量考核。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规范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 (七)将第九条第二款修改为:“以上每类中包含不同检查项目。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在 备案的检查类别和项目范围内开展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 (八)将第十四条修改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可以在执业登记机关管辖区域内或者省级卫 生健康主管部门指定区域内开展外出职业健康检查。外出职业健康检查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 和实验室检测,必须保证检查质量并满足放射防护和生物安全的管理要求”。 (九)删除第十六条中的“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十)将第十九条第二项修改为:“按照备案的类别和项目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情况”;将第五项修改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疑似职业病的报告与告知以及职业健康检查信息报 告情况”。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填写说明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494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填写 说明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填写说明详细 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文本格式(纸张规格A4纸打印) (一)封页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 用人单位:***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体检机构(加盖公章) 年月日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说明。 (二)正文 1.委托单位、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体检类别、体检日期、体检人数、体检项目、体检依据、评价依据。 2.体检结论与处理意见。 3. 报告编制人员签名、主检医师签名、审核人签名、批准人签名、批准日期、体检单位(盖章)。 (三)职业健康检查查体结果汇总附表(斜缝章) (四)疑似职业病报告书。(盖章) (五)个人体检结果报告书。(如有必要时)(盖章) 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书编写指南 (一)体检结论和处理意见: 1.上岗前 (1)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正常人数,可以上岗。 (2)职业禁忌证人数。名单如下:编号、姓名、检查异常结果、职业禁忌证(列明禁忌的原因,

职业健康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职业健康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止发生职业危害,切实保护企业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企业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健康保护的权益。 二、岗前告知 1、企业人事管理部门与新老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2、企业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时,企业人事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二、现场告知

1、企业在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的结果。各有关部门及时提供需要公布的内容。 2、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在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三、检查结果告知 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企业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企业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四、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五、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六、因未如实告知从业人员的,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企业不得以从业人员拒绝作业而解除或终止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制度

编号:SM-ZD-19130 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有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保证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落实。 第四条公司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第五条公司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第六条公司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第七条公司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

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第八条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由公司承担。 第九条本公司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的周期一般为一年。 第十条公司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第十二条公司当按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第十三条员工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

一、被检单位:盘县鸡场坪乡云脚煤矿 二、检查时间:2015年11月30日 三、查体地点: 四、查体人数:20人 五、检查类别:离岗 六、职业病危害因素:防尘、噪声 七、检查项目: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 煤尘接害者增加: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肺功能; 噪声接害者增加:耳科检查、纯音听阈测试; 八、职业健康监护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 2.《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及附件《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卫生部23号令)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 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6.《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7. 相关职业病诊断标准 GBZ70-2002 尘肺病诊断标准 GBZ49-2007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GBZ57-2008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 GBZ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九、职业健康检查目的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为在岗期间检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针对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和健康损

害进行临床医学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职业病、疑似职业病患者或劳动者的其他健康异常改变;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 十、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生产企业防尘防毒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源头控制、过程可控、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选择粉尘危害小的工艺和设备。 接触粉尘作业人员配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并按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集中清洗。作业人员不应在粉尘作业区饮水、进食和休息,不应穿工作服进入餐厅等非作业场所。 十一、本次职业健康检查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煤尘、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别是: 1、媒尘煤尘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时间过量的粉尘接触可使大量的粉尘沉积于肺组织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粉尘工作场所中应注意防护,正确佩戴相应型号的防尘口罩或面罩,减少对粉尘的吸入。 煤尘接害人员目标疾病:尘肺病 职业禁忌证:(1)活动性肺结核病; (2)慢性阻塞性肺病; (3)慢性间质性肺病; (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2. 噪声噪声主要可引起听觉系统损伤,另外对循环系统、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也可造成影响,可表现以听力下降、耳鸣、神经衰弱综合征、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及自主神经中枢调节功能障碍等。个人防护用品有防声耳罩、耳塞等。

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不断增强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全面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葫芦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各部、室、作业公司及独立子公司、分公司和劳务外包公司、工程外包公司。 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健康体检标准》 4. 定义 4.1 职业病: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

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2 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4.3 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4.4 职业病禁忌症: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5.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6. 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

7. 职业健康检查分类 职业健康监护分为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 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90 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8. 职责 8.1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新入职员工职业危害告知。 人力资源部与新老员工签订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时,各班组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8.2 安全环保部负责对新入职员工、员工在岗期间、离岗职业健康体检,负责应急健康检查,负责对职业病患者在离岗后需进行医学随访检查。同时履行告知的义务。 8.3 安全环保部负责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 安全环保部应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

健康体检报告书

健康体检报告书 体检是医疗的诊断环节,是针对症状或疾病及其相关因素的诊察手段。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健康体检报告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健康体检报告书篇1 主检报告 疾病诊断 序号诊断内容 详情请到以上相关专科进行咨询、治疗或随访。 其他阳性发现 1 异常心电图本次体检心电图检查提示T波改变、异常心电图。 建议复查,必要时心内科就诊。 2 屈光不正本次查双眼矫正视力理想,平时请注意用眼卫生。 详情请到以上相关专科进行咨询、治疗或随访。 补充说明 详细情况见各分科体检的体征描述和小结。 感谢您来本体检中心体检,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 诚为您服务! 主检医生:弓在春 体检号:71959 体检次数:1 分科结果

一般项目 血压体重 120/80mmHg 76Kg 小结 身高 体重指数(BMI) 183cm 23Kg/m2 未见异常 医生:曲凤清 内科 病史心脏震颤心律心音心包磨擦音胸部触诊肺部听诊肝脏脾脏肾脏肠鸣音神经系统 无无齐正常未闻及正常正常未触及未触及未触及正常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心尖搏动心界心率心脏杂音胸廓形态胸部叩诊腹部胆囊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血管下肢 未见异常不大76次/分钟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见异常未见异常未见异常未触及无无未闻及杂音未见异常 小结 医生:曲凤清 外科

病史外生殖器颈部包块乳腺四肢关节肛门直肠睾丸下肢静脉 无未见异常无未见异常未见异常未见异常未见异常正常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皮肤外表表浅淋巴结甲状腺脊柱腹股沟疝前列腺精索附睾 未见异常无肿大未见异常未见异常无未见异常未见异常正常 小结 医生:董秀明 眼科 辨色力矫正视力眼位球结膜角膜瞳孔玻璃体 正常 右眼0.8左眼1.0 未见异常未见异常未见异常未见异常未见异常 矫正视力:右眼0.8左眼1.0 裸视力眼睑睑结膜巩膜前房晶体 右左未见异常未见异常未见异常未见异常未见异常 小结 医生:张彦霞 口腔科

职业健康检查与诊疗制度

职业健康检查与诊疗制度 部门(科)负责本公司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管理。根据这一制度制定每年健康监护工作计划的责任及程序。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按照本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一、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时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由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承担。员工在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或者复查或者医学观察期间视同正常出勤。 1、职工上岗前健康检查 为了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禁忌、分清责任,防止劳动者带病进入本公司,在招工前对应招者进行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不招用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2、职工在岗期间健康检查 为了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和健康影响,对劳动者进行动态健康观察,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的体检周期及项目组织劳动者进行定期岗间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的疾病或职业禁忌症,要填写“关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交公司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不得安排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该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安排治疗。

3、职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为了了解劳动者离岗时的健康状况,分清健康损害责任,在劳动者离岗时组织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于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应急时职业健康检查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即使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二、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治 1、发现疑似职业病例,要做进一步检查,由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2、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群体反应,可能与接触有害因素有关,要配合有关部门对作业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和评价。 3、对患有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劳动者,应当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治疗或疗养,并定期组织复查,所需费用由公司承担。 4、对不宜从事原有害作业的,应当在确诊之日起日内调离原有害作业工作岗位,并填写“关于职业病与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报告”,交公司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5、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工伤保险待遇由造成该职业病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工伤保险管理规定处理。 年月日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模版(样例)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书 中心医院体检中心[201X]职检字第00X号 被检单位 XXXXXXXXXXXXXXXXXXX厂 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口上岗前 在岗期间 口离岗前 口应急医学检查 口离岗后医学随访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电焊尘、打磨尘、司炉尘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光辐射、 超声 毒物:苯系物、酸雾等 随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 201X年X月X日

说明 一、本报告涂改无效。 二、本报告无主检医师、审核人及批准人签字无效。 三、本报告无本单位盖章无效。 四、本报告遵循医学资料的性和安全性。 五、本报告正文共 XX 页,报告一式三份(用人单位、用人单 位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各一份,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存档一份)。 六、对本报告有异议的,请于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向本单位提 出。 职业健康检查单位地址:随州市中心医院大门右侧50米 联系:0 0 邮政编码:441300 联系人:金玉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总结报告 职业健康检查依据: 1.《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 2.《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3.《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号令) 4.《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卫法监发[2002]108号)5.《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GBZ188-2007) 查体时间:2007.X.X-X 查体地点:xxx柴油机厂 查体人数: 523人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电焊尘、铸工尘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射频、紫外线、振动等 毒物:刺激性气体:盐酸、氨气等 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 其他毒物:甲醇、氯化钡、柴油、机油等 查体项目: 科检查(包括普通科、部分人员神经科)、部分人员皮肤科、血常规、尿常规、肝功(总胆红素、总蛋白、谷丙转氨酶、转肽酶)、心电图、 腹部(肝胆胰脾肾)B超、高仟伏胸部x线片、胸部普通x 线片、肺 功能(FVC)、纯音听阈测试 总结 1.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共查体523人,查体项目未见异常237人。 2.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23人,建议如下: 1-4-87xx(右耳听力损伤),1-2-37马xx(心电图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电测听未做)。1-4-104徐xx(心电图:不完右、电测听未做)。以上3人,到我院复查听力结束后确定是否患有职业禁忌证。 1-4-85王xx,左耳高频听力异常,注意动态观察和防护。 3.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486人。 (1)已诊断职业病人4人,维持原诊断。(详见职业病告知书) 1-3-57呉xx,电焊工,尘肺I期; 1-4-11xx,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无尘肺0+,建议脱离锰尘作业; 1-6-25卞xx,尘肺I期; 1-7-20xx,电焊工尘肺I期。 (2)发现疑似职业病人5人,建议携带职业史,到我院复查,复查结果提交职业病诊断。(详见疑似职业病告知书) 1-1-26 x,保管工作13年,接触气、煤、柴、机油等,患有“皮肤黑变病”; 1-3-10xx,电焊工18年,乏力、肌力增高、手颤,可疑“锰中毒”; 1-3-128袁x,电焊工24年,胸片示点状影,可疑“尘肺”; 1-3-59王xx,电焊24年,胸片示点状影,可疑“尘肺”; 1-6-46xx,润滑工27年,患有“皮肤黑变病”。 (3)发现职业禁忌证11人。 1-1-55蔡xx:高血压病179/113mmHg;白细胞增高10.2*109/L。1-1-10王

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2)

.. 文件类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YKCDC/GGL-TJ-03-2003 文件名称: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第01版第0次修改第1页共1页 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1.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及我中心《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2. 凡从事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档案实行专人保管。 3. 严格依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要求,建立档案。不可随意减少或增加档案的内容。 4. 中心相关科室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帮助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确保全面、真实地反映劳动者每一阶段自身的健康状况。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包括: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5. 档案各种资料的填写,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严禁弄虚作假,科室每月对各项体检结果归档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6. 体检室应当自体检工作结束之日起30日内,将体检结果(体检报告正本)书面告知用人单位,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体检室除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外,还应当及时告知劳动者本人。 7. 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8. 体检室月底将体检报告副本及相关材料交科室文档管理员保管。 9. 体检报告应按照不同类别装入档案盒,档案盒排列有序,统一编号,每年年底归中心档案室永久保管。 ;.

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职业健康检查程序 1。目的:为了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方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确保职业健康检查顺利完成。观察职业危害因素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影响,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清洁,及早发现职业禁忌症和疑似职业病人。 2。适用范围:不同类型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的员工对接触粉尘、毒物和身体因素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后的医疗随访和急诊检查 3、工作程序(—)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流程图工作年度体检计划通知雇主→联系接待雇主或员工主动联系 → 进行复查 → 雇主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确定体检项目,形成体检协议(确定体检时间、费用等。)向雇主或雇员提供职业健康检查表,雇主或雇员应填写相关内容。如果签名或签字确认了 体检结果汇总,并对 人进行了体检,体检结论应送至劳动者原 人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主任医师处作出体检结论,并经核实后进行分析。制作《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并提交单位领导审批。 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一式三份, 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 疑似职业病 。通知用人单位或员工 (2)制定每年体检工作计划 。负责健康检查的部门应统一安排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计划,列出各用人单位的健康检查时间表,并向所有企业和用人单位发出健康检查通知。根据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检查项目、经费和进度应与用人单位商定。(3)体检准备 1,要求每个被检查单位在体检前具有XXXX年龄、性别、车间、岗位、危险因素类型和工龄 2。体检部根据花名册统一编号,填写各科目的职业健康检查表、实验室检查表和检查报告表,交由用人单位发放给各科目。3、做好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填写说明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填写 说明简易版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填写说明简易 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文本格式(纸张 规格A4纸打印) (一)封页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 用人单位:***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体检机构(加盖公章) 年月日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说明。 (二)正文 1.委托单位、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

名称、体检类别、体检日期、体检人数、体检项目、体检依据、评价依据。 2.体检结论与处理意见。 3. 报告编制人员签名、主检医师签名、审核人签名、批准人签名、批准日期、体检单位(盖章)。 (三)职业健康检查查体结果汇总附表(斜缝章) (四)疑似职业病报告书。(盖章) (五)个人体检结果报告书。(如有必要时)(盖章) 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书编写指南 (一)体检结论和处理意见: 1.上岗前 (1)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正常人数,可以上

岗。 (2)职业禁忌证人数。名单如下:编号、姓名、检查异常结果、职业禁忌证(列明禁忌的原因,如:职业禁忌证、孕期、哺乳期、未成年工)。处理意见:不宜从事xx作业。 如不能一次确诊,建议综合医院或健康监护机构确诊(应初具诊断证明)以后脱离xx作业。 (3)其他疾病,建议相关专科诊治。 (4)其他说明。如职业危害因素可能会对某些疾病产生影响,可建议动态医学观察或提示工人和厂方加以防范。 2.在岗期间 (1)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正常人数。 (2)职业禁忌证人数。名单如下

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编号:SY-AQ-02908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Management system of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

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目的 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生产和人员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强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全面提高在职人员的健康水平,降低职业病及其它疾病的发病率。制定本制度。 2.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化学工业有毒有害作业工种范围表》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办法》

3.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职工体检管理工作。 4.职责 4.1集团公司在职职工(包含内退人员)、离休人员健康性常规体检及女职工专项体检中的组织、协调工作由公司工会负责。 4.2根据《化学工业有毒有害作业工种范围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所界定的公司有毒、有害岗位及有特殊要求的在岗职工体检的组织、协调工作由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 4.3拟招录人员入职体检中的组织、协调工作由综合管理部负责。 4.4公司职工医院为职工体检定点医院,具体负责各类体检工作。 5.管理内容与方法 5.1体检范围 5.1.1在职职工(包含内退人员) 5.1.2有毒、有害岗位及有特殊要求的在岗职工;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填写说明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填写说明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7 页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填写说明 一、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文本格式(纸张规格A4纸打印)(一)封页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体检机构(加盖公章)年月日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说明。 (二)正文1.委托单位、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体检类别、体检日期、体检人数、体检项目、体检依据、评价依据。2.体检结论与处理意见。3.报告编制人员签名、主检医师签名、审核人签名、批准人签名、批准日期、体检单位(盖章)。 (三)职业健康检查查体结果汇总附表(斜缝章)(四)疑似职业病报告书。(盖章)(五)个人体检结果报告书。(如有必要时)(盖章)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书编写指南(一)体检结论和处理意见:1.上岗前(1)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正常人数,可以上岗。 (2)职业禁忌证人数。名单如下:编号、姓名、检查异常结果、职业禁忌证(列明禁忌的原因,如:职业禁忌证、孕期、哺乳期、未成年工)。处理意见:不宜从事xx作业。如不能一次确诊,建议综合医院或健康监护机构确诊(应初具诊断证明)以后脱离xx作业。 (3)其他疾病,建议相关专科诊治。 (4)其他说明。如职业危害因素可能会对某些疾病产生影响,可建议动态医学观察或提示工人和厂方加以防范。2.在岗期间 (1)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正常人数。 (2) 职业禁忌证人数。名单如下编号、姓名、工种、工龄、接害因素、检查异常结果、职业禁忌证(列明禁忌的原因,如:职业禁忌证、孕期、 第 2 页共 7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