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绝对值”教学目标

“绝对值”教学目标

“绝对值”教学目标

《绝对值》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意义,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2.在会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基础上,学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初一数学绝对值典型例题

绝对值 绝对值是有理数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其中相关的基本思想及数学方法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石,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巩固对绝对值的相关知识能够掌握要领。 绝对值的定义及性质 绝对值 简单的绝对值方程 化简绝对值式,分类讨论(零点分段法) 绝对值几何意义的使用 绝对值的定义: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称为该数的绝对值,记作|a|。 绝对值的性质: (1) 绝对值的非负性,可以用下式表示:|a|≥0,这是绝对值非常重要的性质; a (a >0) (2) |a|= 0 (a=0) (代数意义) -a (a <0) (3) 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4) 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这个数,也不小于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a , 且|a|≥-a ; (5) 若|a|=|b|,则a=b 或a=-b ;(几何意义) (6) |ab|=|a|·|b|;|b a |=| |||b a (b ≠0); (7) |a|2=|a 2|=a 2 ; (8) |a+b|≤|a|+|b| |a-b|≥||a|-|b|| |a|+|b|≥|a+b| |a|+|b|≥|a-b|

[例1] (1) 绝对值大于2.1而小于4.2的整数有多少个? (2) 若ab<|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 <0,b <0 B.a >0,b <0 C.a <0,b >0 D.ab <0 (3) 下列各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若|a|=b ,则一定有a=b B.若|a|>|b|,则一定有a >b C. 若|a|>b ,则一定有|a|>|b| D.若|a|=b ,则一定有a 2=(-b) 2 (4) 设a ,b 是有理数,则|a+b|+9有最小值还是最大值?其值是多少? 分析: (1) 结合数轴画图分析。绝对值大于2.1而小于4.2的整数有±3,±4,有4个 (2) 答案C 不完善,选择D.在此注意复习巩固知识点3。 (3) 选择D 。 (4) 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可以知道|a+b|≥0,则|a+b|≥9,有最小值9 [巩固] 绝对值小于3.1的整数有哪些?它们的和为多少? <分析>:绝对值小于3.1的整数有0,±1,±2,±3,和为0。 [巩固] 有理数a 与b 满足|a|>|b|,则下面哪个答案正确( ) A.a >b B.a=b C.a

绝对值计算化简专项练习

绝对值计算化简专项练 习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绝对值计算化简专项练习 1.已知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a|﹣|a+c|﹣|1﹣b|+|﹣a ﹣b| 2.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如图,化简:|a ﹣b|+|b ﹣c|+|a ﹣c|. 3.已知xy <0,x <y 且|x|=1,|y|=2. (1)求x 和y 的值; (2)求的值. 4.已知|m ﹣n|=n ﹣m ,且|m|=4,|n|=3,求(m+n )2的值. 5.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a ﹣b|﹣|a+b|. 6.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化简下式:|a ﹣c|﹣|a ﹣b|﹣|b ﹣c|+|2a|. 7.若|x|=3,|y|=2,且x >y ,求x ﹣y 的值. 8.已知: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化简|a|+|a+b|﹣|1﹣a|﹣|b+1|. 9.计算:|﹣|+|﹣|+|﹣|+…+| ﹣| 10.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相关问题: 我们知道()()()0000x x x x x x >??==??-

浙教版初中数学 绝对值 教案(1)

绝对值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第三环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第四环节:总结反思,知识内化;第五环节:当堂检测,及时反馈;第六环节: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内容1: 3和-3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3/2与-3/2,5和-5呢? 活动目的:提供几组数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相反数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消化相反数的概念。 活动内容2:点将游戏一。A同学任意说出一个有理数,再随意地点另一个同学B回答它的相反数。B同学回答后,也任意说出一个有理数,再点另一个同学C回答它的相反数……以此类推,约有一半的学生参与后,游戏结束。 活动目的:利用游戏的形式巩固相反数的概念。 活动内容3:将上面三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每组数所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活动目的:从形的角度进一步理解相反数。 实际效果:通过数、游戏、形多个方面让学生认识相反数,学生很快理解相反数,全体学生都能顺利的说出一个数的相反数。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活动内容:让学生观察图画,并回答问题,“两只狗分别距原点多远?” 1.引入绝对值概念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一个数a的绝对值记作│a│.如│+3│=3,│-3│=3,│0│=0.

2.例1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 7.8, 7.8, - 21, 21,-94,9 4, 0 (学生充分思考后,让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3.议一议:(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2)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探究,老师个别指导;然后小组交流) 4.通过上面例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5.点将游戏二.A 同学任意说出一个有理数,再随意地点另一个同学B 回答它的绝对值。B 同学回答后,也任意说出一个有理数,再点另一个同学C 回答它的绝对值……以此类推,约有一半的学生参与后,游戏结束。 6.“做一做”: (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1.5,-3,-1,-5; (2)求出(1)中各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可引导学生多举一些例子,让学生合作讨论后得出: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获取对绝对值概念的感性认识,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应用绝对值的概念来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并通过对计算结果的观察与思考,学生从“特殊到一般” 归纳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分类归纳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总结出绝对值的内在涵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索用绝对值比较两负数的方法,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用点将游戏的形式巩固绝对值概念,寓教于乐。 实际效果:用点将游戏的形式巩固绝对值概念,效果良好,体现了“自主——协作”学习。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协商、讨论中将问题逐渐明朗化、具体化,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内容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

巧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多个绝对值之和的最小值问题

巧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多个绝对值之和的最小值问题 【例1】求 y=|x+3|+|x+2|+|x+1|+|x|+|x-1|+|x-2|+|x-3|的最小值,并指出y为最小值时,x的值为多少 初一引进绝对值的概念,但多数学生对绝对值的问题只是浅尝辄止。绝对值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是代数意义,另一个几何意义,但一般教学往往侧重于代数意义而忽略了其几何意义。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a|=a, (a≥0);|a|=-a, (a<0)。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a|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众所周知,如果数轴上有两点A,B,它们表示的数分别为a, b(a≤b),则A,B之间的距离:|AB|=|a-b|(如图1)。 设点X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为x,则|x-a|+|x-b|表示点X到点A和点B的距离之和:|XA|+|XB|, 由图2可以看出,如果X在A,B两点之间,那么|XA|+|XB|可以取到最小值|AB|,即:当a≤x≤b时,|x-a|+|x-b|取最小值|a-b|; 同样,设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为c,(a≤b≤c),则|x-a|+|x-b|+|x-c|表示点X到点A、点B和点C的距离之和:|XA|+|XB|+|XC|, 由图3可以看出,如果X落在B点,那么|XA|+|XB|+|XC|可以取到最小值|AC|,即:当x=b时,|x-a|+|x-b|+|x-c|取最小值|a-c|。 一般说来,设f(x)=|x-a?|+|x-a?|+|x-a?|+???+|x-a n|, 其中a?≤a?≤…≤a n,那么: 当n为偶数时,f min(x)=f(a),其中a n/2≤a≤a n/2+1; 且f(a)=(a n-a1)+(a n-1-a2)+???+(a n/2+1-a n/2) =(a n+a n-1+??? a n/2+1)-(a1+a2+???+a n/2) 当n为奇数时,f min(x)=f(a(n+1)/2); 且f(a)=(a n-a1)+(a n-1-a2)+???+【a(n+1)/2+1-a(n+1)/2-1】 =【a n+a n-1+??? a(n+1)/2+1】-【a1+a2+???+ a(n+1)/2-1】

绝对值计算化简专项练习

绝对值计算化简专项练习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绝对值计算化简专项练习 1.已知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a|﹣|a+c|﹣|1﹣b|+|﹣a ﹣b| 2.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如图,化简:|a ﹣b|+|b ﹣c|+|a ﹣c|. 3.已知xy <0,x <y 且|x|=1,|y|=2. (1)求x 和y 的值; (2)求的值. 4.已知|m ﹣n|=n ﹣m ,且|m|=4,|n|=3,求(m+n )2的值. 5.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a ﹣b|﹣|a+b|. 6.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化简下式:|a ﹣c|﹣|a ﹣b|﹣|b ﹣c|+|2a|. 7.若|x|=3,|y|=2,且x >y ,求x ﹣y 的值. 8.已知: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化简|a|+|a+b|﹣|1﹣a|﹣|b+1|. 9.计算:|﹣|+|﹣|+|﹣|+…+| ﹣| 10.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相关问题: 我们知道()()()0000x x x x x x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1.2.4 绝对值 第一课时

1.2.4 绝对值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2)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例及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探索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语言描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2.难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3.关键: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根据绝对值定义和相反数的概念,理解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新课引入 1.什么叫互为相反数? 2.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的位置关系怎样? 五、新授 在一些量的计算中,有时并不注意其方向,例如,为了计算汽车行驶所耗的油量,起作用的是汽车行驶的路程而不是行驶的方向.

1.观察课本第11页图1.2-5,回答: (1)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线相同吗? (2)它们行驶路程的远近相同吗? ? ?这两辆车行驶的路线不同(方向相反),?但行驶的路程的远近相同,?都是10km . 课本图1.2-5中表示-10的点B 和表示10的点A 离开原点的距离都是10,?我们就把这个距离10叫做数-10、10的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 这里的数a 可以是正数、负数和0. 例如上述的10和-10的绝对值记作│10│=10,│-10│=10,?同样在数轴上表示+6和-6的两个点,离开原点的距离都是6,即6和-6的绝对值都是6,记作│6│=6,?│-6│=6.数轴上表示数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0,所以│0│=0. 2.试一试: (1)│+2│=______,││=_____,│+10.6│=________. (2)│0│=_______. (3)│-12│=_______,│-20.8│=_______,│-32│=_______. 3.你能从上面解答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学生若有困难,教师可提示:所得的结果与绝对值符号内的数有什么关系? 从而得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15 17

绝对值化简求值练习题

绝对值化简求值练习题 一、绝对值化简题 1.若x>0,y<0,求x?y?2?y?x?3的值。 2.若a?2?2?a?0,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 B. a<C.a≥D. a>2 3. 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所示,那么 A.-b>a B.-a<b B.C.b>a D.∣a∣>∣b∣ 4.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1所示,那么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A.a>bB.a0 D.a?0 b 5. 已知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化简: |a-b|+|-c|-|a-c| ; |a-b|-|b+c|+|a-c| ; b-2a2b |-a+b|+|b-c|-|a+c|; -|a+b|+|b-c|-|a-c|. 2b -2a 二、整式化简求值 1.化简: ? 2?7x??2x3x2???? 5?2

2a2???1?1?8ab??ab; ?2?2 ?8m2??4m?2m2??3m?m2?7??8?? 3x2?2xy?4y2? 4?5 3-2 -「2+2b2-3」 1st?3st?6 32328a?a?a?4a?a?7a?6 7xy?xy?4?6x?323xy?5xy?5 2?3 2?3?2[x?] 3x?2xy?4y? 4?5 8m222222222222?[4m2?2m?] 2222?3 2ab?3ab? 322212ab328a?a?a?4a?a?7a?6 8ab?5ab 2?22??2?3ab?4ab?2?42a?3ab?2a? ?2??222? 2. 先化简,再求值: 121232xy??,其中 x??1,y?2.422

3b?[1??2],其中b? —1,a??2。11—4,其中x=5.4 x2y?[2xy2?2?xy]?3xy2,其中x??3,y??2。 12x3?4x?x2?,其中x??33 1a2b?5ac??,其中a??1,b?2,c??2。 123232x?4x?x?,其中x??3。 12ab?5ac??,其中a??1,b?2,c??2。 23a1??2,其中a??; 1 412313y)?,其中x?,y??2;232 2x?2几何意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代数意义:①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②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③零的绝对值是零。 ?a?当a为正数???也可以写成: |a|??0?当a为0? ????a?当a为负数? 说明:|a|≥0即|a|是一个非负数; |a|概念中蕴含分类讨论思想。 一、典型例题

绝对值教案设计

绝对值教案设计 课题:§1.2.4 绝对值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2.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并利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绝对值的非负性. 重点难点: 1.重点: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及运用. 2.难点:对绝对值非负性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学法指导) 一、学习准备: (一)已学知识: 上一节我们学过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1、什么叫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代数及几何特征如何? 2、到原点的距离为2.5的点有几个?它们有什么特征?

(二)相关知识: 距离表示点与点之间的线段长度.距离总是一个非负数。 二、新课导学 ※ 自学探究(阅读教材P11~ P13) 探究任务一: 问题探究:绝对值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1. 观察:-5与5是相反数,把它们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这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5与5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它们的符号不同。我们把这个距离5叫做+5和-5的绝对值。 概括: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ute value),记作:。读作a的绝对 值. 例如,在数轴上表示数―6与表示数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6,所以―6和6的绝对值都是6,记作|―6|=|6|=6。同样可知|―4|=4,|+1.7|=1.7。

2.试一试: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1)∣+1∣=_____ (2)| +2.5 |=______;(3) |+6|=_____; (4)∣-5∣=____ (5)∣-0.5∣ =____(6) |-0.1|=____;(7) |-101|=____; (8)∣0∣ =_____ 思考:上述各数的绝对值与这些数本身有什么关系? 正数的绝对值是 ; 负数的绝对值 是 ; 0的绝对值是. 小结:代数意义,用式子表示为: |a|= 所以|a| 0(绝对值的非负性) 3.知识延伸: (1)-3的符号是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2)+3的符号是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 (3)-6.5的符号是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4)+6.5的符号是 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规定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今天学习了绝对值以后,你能给相反数一个新的解释吗?

《相反数与绝对值》教学设计

《相反数与绝对值》教学设计 高密市银鹰育才中学:韩洪强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相反数与绝对值”。 二、设计思路 1、设计理念 教学中,有关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教学精心设置问题串,由浅入深,提出一系列有思维层次或不同理解深度的问题,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教学过程中适时向学生提供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的主动式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归纳、概括绝对值的若干性质,提炼上述活动中对绝对值代数解释的理解和应用,并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语言及数学符号去表示。 2、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这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为理解相反数、绝对值两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掌握绝对值的相关性质,并能用符号语言来表示即讨论︱a︱与a之间的关系;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教材地位:本节紧承前一节《数轴》的内容,首先从数字特征角度总结出相反数的概念,然后又借助数轴,从几何角度理解相反数的意义,同时自然从几何的角度引入绝对值的概念,然后又进行了代数解释。理解并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是有理数大小比较和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所以又自然过渡到下章的《有理数的运算》中去。思维及教学活动连接紧密,使前后形成整体,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在前面一节课中,学生已经理解了有理数的意义,并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初步获得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初步体验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初步发展了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及技能 (1)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以及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3)能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描述相反数和绝对值概念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经历从相反数到绝对值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的联系性。 (2)初步形成反思意识,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学会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通过数形结合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愉悦感。 四、教学重点 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从相反数的代数意义探究其几何本质,从绝对值的几何定义里理解它的代数解释。并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绝对值问题中有关非负数的问题。 六、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法、动手实践等 七、课前准备 1、教具: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七年级数学上册化简求值专项训练(带答案)

2015年11月14日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4秋?黔东南州期末)先化简,再求值:5(3a2b﹣ab2)﹣3(ab2+5a2b),其中 a=,b=﹣.   . 2.(2014?咸阳模拟)已知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a|﹣|a+b|+|c﹣a|+|b+c|   3.(2015?宝应县校级模拟)先化简,再求值:(﹣4x2+2x﹣8y)﹣(﹣x﹣2y),其中 x=,y=2012.   4.(2014?咸阳模拟)已知(x+1)2+|y﹣1|=0,求2(xy﹣5xy2)﹣(3xy2﹣xy)的值.   5.(2014?咸阳模拟)已知A=x2﹣2x+1,B=2x2﹣6x+3.求:(1)A+2B.(2)2A﹣B.

6.(2010?梧州)先化简,再求值:(﹣x2+5x+4)+(5x﹣4+2x2),其中x=﹣2.  7.(2014? 陕西模拟)先化简,再求值:m﹣2()﹣ (),其中 m=,n=﹣1.   8.(2015春?萧山区校级月考)化简后再求值:5(x2﹣2y)﹣(x2﹣2y)﹣8(x2﹣2y)﹣(x2﹣2y),其中|x+|+(y ﹣)2=0.   9.(2015?宝应县校级模拟)化简:2(3x2﹣2xy)﹣4(2x2﹣xy﹣1)   10.(2011秋?正安县期末)4x2y﹣[6xy﹣2(3xy﹣2)﹣x2y]+1,其中x=﹣,y=4.

11.(2009秋?吉林校级期末)化简:(1)3a+(﹣8a+2)﹣(3﹣4a)(2)2(xy2+3y3﹣x2y)﹣(﹣2x2y+y3+xy2)﹣4y3 (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2.(2010秋? 武进区期中)已知:,求: 3x2y﹣2x2y+[9x2y﹣(6x2y+4x2)]﹣(3x2y﹣8x2)的值.   13.(2013秋?淮北期中)某同学做一道数学题:“两个多项式A、B,B=3x2﹣2x﹣6,试求A+B”,这位同学把“A+B”看成“A﹣B”,结果求出答案是﹣8x2+7x+10,那么A+B的正确答案 是多少?   14.(2012秋?德清县校级期中)先化简,再求值:﹣(3a2﹣4ab)+a2﹣2(2a+2ab),其中 a=2,b=﹣1.

专题十一:绝对值最值问题

绝对值最值问题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 几个绝对值和的最小值问题:奇点偶段(含端点) 1、(1)阅读下面材料: 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在原点, 如图甲,AB=OB=|b|=|a﹣b|; 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 1如图乙,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 AB=OB﹣OA=|b|﹣|a|=b﹣a=|a﹣b|; ②如图丙,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 AB=OB﹣OA=|b|﹣|a|=﹣b﹣(﹣a)=|a﹣b|; ③如图丁,点A、B在原点的两边 AB=OA+OB=|a|+|b|=a+(﹣b)=|a﹣b|. 综上,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 (2)回答下列问题: 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 距离是,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②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分别是点A和B,则A、B之间的距离是,如果|AB| =2,那么x=; ③当代数式|x+2|+|x﹣5|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 ④当代数式|x﹣1|+|x+2|+|x﹣5|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值是. ⑤当代数式|x﹣5|﹣|x+2|取最大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

2、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则线段AB的长表示为|a﹣b|,例如:在数轴上,点A表示5.点B表示2,则线段AB的长表示为|5﹣2|=3:回答下列问题: (1)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2)若AB=8,|b|=3|a|,求a,b的值. (3)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P表示的数是x,且|x﹣a|+|x﹣b|的最小值为4,若a=3,求b 的值.

人教版七年级绝对值教案参考

1.2.4 绝对值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绝对值概念.体会绝对值的作用与意义 2、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和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体验运用直观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绝对值的概念。 2、难点:绝对值的概念与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 【教法与学法】 1、教法指导: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观察、探究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利用数形 结合思想,引入绝对值概念,形象生动。归纳有理数的绝对值时,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对正数、0,负数的绝对值进行总结。利用类比的方法,把数轴上数的大小与温度计中度数的高低进行比较,总结出负数比较大小的规律。讲解例题时,让学生先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再规范、总结解题过程。 2、学法指导: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探索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已学的数 形结合思想,并体会分类讨论思想、类比思想方法,以此来加深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以及负数比较大小的规律。 【探究课堂】 【教学准备】 教师:刻度尺,小黑板或多媒体,温度计图片 学生: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两辆汽车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驶10km,到达A、B两处如图,它们的行驶路线相同吗?它们行驶路程的远近(线段OA、OB的长度)相同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两辆车的行驶路线相反,它们行驶的路程相同都是10km。 我们把上面这个过程看成一个数轴,那么就有数轴上表示-10和10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都是10。 数轴上,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形”的描述,那么对于“数”是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绝对值。 二、互动新授 问题1 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 点A表示的数是(),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个长度单位; 点B表示的数是(),点B到原点的距离是()个长度单位; 点C表示的数是(),点C到原点的距离是()个长度单位; 点D表示的数是(),点D到原点的距离是()个长度单位;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总结:点A-2 2;点B2 2;点C-0.5 0.5;点D0.5 0.5; 数学上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如上面的-2的绝对值是2;2的绝对值也是2。还有0.5与-0.5的绝对值都是0.5。用绝对值符号表示为:︱-2︱=2,︱2︱=2, ︱-0.5︱=0.5,︱0.5︱=0.5,显然︱0︱=0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故有知识,从特殊到一般来理解绝对值“形”的含义。 问题2 a的绝对值等于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问题2的结论,来总结任意正、负数a的绝对值怎么表示。 师生合作探究:a在这里可能是正数、0、负数,那么我们应该分类来讨论a的绝对值,结果去掉绝对值符号并用含a的式子来表示。我们可以利用绝对值定义写成下面的式子:(1)当a是正数时,︱a︱=_____;(2)当a是负数时,︱a︱=______;(3)当a=0时,︱a︱=____ 教师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

绝对值教学设计1

绝对值教学设计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经认识数轴,并且知道了相反数的概念,能够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也已经知道数轴上的一个点与原点的距离,会比较这些距离的大小。并初步体会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归纳、比较、交流等一些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数学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任务分析: 1.地位和内容 绝对值知识是解决有理数比较大小、距离等知识的重要依据,同时它也是我们后面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借助数轴引出对绝对值的概念,并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发现绝对值的性质特征,利用绝对值来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让学生直观理解绝对值的含义,不要在绝对值符号内部出现多重符号和字母,多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归纳、验证2.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运用“| |”来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达到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目的; (2)、通过探索求一个数绝对值的方法和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通过对“议一议”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用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用绝对值或数轴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让学生学会尝试评价两种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数轴解决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形成“脑中有图,心中有数”的数形结合思想。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问题的思考及回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发展学生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合作交流、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二环节:合作交流,解读探究;第三环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第四环节:总结反思,拓展升华;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初一数学绝对值化简求值练习试题

初一数学绝对值化简求值练习试题 下文是数学绝对值化简求值练习试题 设a,b,c为实数,且化简|a|+a=0,|ab|=ab,|c|-c=0,化简|b|-|a+b|-|c-b|+|a-c| 【解析】 |a|+a=0,即|a|=-a,a |ab|=ab,ab0,b |c|-c=0,即|c|=c,c0 原式=-b+a+b-c+b-a+c=b 【答案】b 二、【考点】有理数运算、绝对值化简 【人大附期中】 在有理数的范围内,我们定义三个数之间的新运算# 法则:a#b#c=(|a-b-c|+a+b+c)/2 如:(-1)#2#3=[|(-1-2-3)|+(-1)+2+3]/2=5 (1)计算:3#(-2)#(-3)___________ (2)计算:1#(-2)#(10/3)=_____________ (3)在-6/7,-5/7-1/7,0,1/9,2/98/9这15个数中,①任取三个数作为a、b、c的值,进行a#b#c运算,求所有计算结果的最大值__________,②若将这十五个数任意分成五组,每组三个数,进行a#b#c运算,得到五个不同的结果,由于分组不同,所以五个运算的结果也不同,那么五个结果之和的最大值

是___________ 【分析】将a#b#c=(|a-b-c|+a+b+c)/2进行取绝对值化简。【解析答案】 (1)原式=3 (2)原式=4/3 (3)当a<b+c时,原式=b+c,当ab+c时,原式=a ①令b=7/9,c=8/9时a#b#c的最大值为b+c=5/3 ②4(提示,将1/9,2/98/9分别赋予b、c同时赋予a四个负数;最后一组,a=0,b、c赋予两个负数即可) 三、【考点】绝对值与平方的非负性、二元一次方程组 【北京四中期中】 已知:(a+b)+|b+5|=b+5,|2a-b-1|=0,求ab的值. 【分析】考察平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每个数都为零。 【解析】 由题意知b+50,(a+b)+b+5=b+5,即(a+b)=0① 2a-b-1=0② 解得a=1/3,b=-1/3 所以ab=-1/9 【答案】-1/9 四、【考点】绝对值化简,零点分段法 【北大附中期中】

绝对值大全(零点分段法、化简、最值)..

绝对值大全(零点分段法、化简、最值) 一、去绝对值符号的几种常用方法 解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思路是去掉绝对值符号,使不等式变为不含绝对值符号的一般不等式,而后,其解法与一般不等式的解法相同。因此掌握去掉绝对值符号的方法和途径是解题关键。 1利用定义法去掉绝对值符号 根据实数含绝对值的意义,即|x |=(0)(0)x x x x ≥?? -????≤?;| x |>c (0) 0(0)(0)x c x c c x c x R c <->>?? ?≠=??∈c (c >0)来解,如|ax b +|>c (c >0)可为ax b +>c 或ax b +<-c ;|ax b +|

《1.2.4绝对值》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2.4绝对值(1) 一、教学目标: 通过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含义。 难点:相反数的概念。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问题:两辆汽车从同一处O 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驶10㎞,到达A 、B 两处,它们的行驶路线相同吗?它们行驶路程的远近(线段OA 、OB 的长度)相同吗? 问题引入 提问1:如图A 点表示的数是___;B 点表示的数是___;这两个数互为______. 提问2:点A 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_;点B 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__. (二)研探新知 绝对值定义: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 分析:上图中A 、B 两点分别表示10和-10,它们与原点的距离都是10个单位长度,所以10和-10的绝对值都是10,即10=10,10-=10显然 00=。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并归纳求有理数a 的绝对值有什么规律? -3,5,0,+58,0.6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先求出答案,然后观察原数与它的绝对值这两个数据的特征,并结合相反数的意义,最后总结得出求绝对值法则)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如果a 是正数,则a >0;a 为负数,则a <0.则绝对值的意义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为: 如果a >0,则∣a ∣=a 如果a <0,则∣a ∣=-a ; 如果a =0,则∣a ∣=0. 由此可知,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 数,即∣a ∣ 0。 例1 求8、-8、4 1、-41、0、6-π、π-5的绝对值. (教师示范一题的解题格式,其余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 例2 计算:∣321∣+∣-431∣-∣-221∣-∣-33 1∣ 例3 写出绝对值小于3的所有整数 例4 当a >0时,∣2 a ∣= ,当a >1时,∣a -1∣= ,当a <1时,∣a -1∣= . (三)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1.____7.3=-;___0=;___3.3=--;___31=+ -;___32=-+; 2.判断: ⑴如果一个数是正数,那么这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⑵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正数. ⑶若b a =,则b a =. ⑷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⑸绝对值是51的数有5 1±两个数. ⑹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3.填空题: ⑴-3的绝对值是在_______上表示-3 的点到_______的距离,-3的绝对值是____. ⑵绝对值是2.7的数有______个; 绝对值是0的数有_____个; 绝对值是-2的数有_____个.

绝对值提高训练

第一讲——绝对值 一 、知识归纳: 1.在数轴上,x 的意义是数x 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x a -的意义是x 对应的数a 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2.,(0)0,(0),(0)a a a a a a >??==??-+++x x 的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B C 0 A

例4、如图,直线上有三个不同的点A 、B 、C ,且AB ≠BC , 那么,到A 、B 、C 三点距离的和最小的点( ) (A )是B 点 (B )是AC 的中点 (C )是AC 外一点 (D )有无穷多个 例5、(1)设b a ,是非零有理数,求b b a a +的值; (2)已知a 、b 、 c 都不等于零,且abc abc c c b b a a x +++= ,根据a 、b 、c 的不同取值,x 有______种不同的值。 三、课堂练习: 1.已知40≤≤a ,那么a a -+-32的最大值等于( ) A .1 B .5 C .8 D .3 2.11-++x x 的最小值是 。 3.对任意有理数a ,式子1a -,1a +,1a -+,1a +中,结果不为0的是 。 4.如果2-0,求51---+-b a a b 的值。 A B C

2016上海初一数学绝对值难题解析

2016上海初一数学绝对值难题解析 绝对值是初一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的概念本身不难,但却经常拿来出一些难题,考验的是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能力。 绝对值有两个意义: (1)代数意义:非负数(包括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即|a|=a(当a≥0), |a|=-a (当a<0) (2)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数轴上表示它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灵活应用绝对值的基本性质: (1)|a|≥0;(2)|ab|=|a|·|b|;(3)|a/b|=|a|/|b|(b≠0) (4)|a|-|b|≤ |a+b|≤|a|+|b|;(5)|a|-|b|≤ |a-b|≤|a|+|b|; 思考:|a+b|=|a|+|b|,在什么条件下成立? |a-b|=|a|-|b|,在什么条件下成立? 常用解题方法: (1)化简绝对值:分类讨论思想(即取绝对值的数为非负数和负数两种情况) (2)运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数形结合思想,如绝对值最值问题等。 (3)零点分段法:求零点、分段、区段内化简、综合。 例题解析: 第一类:考察对绝对值代数意义的理解和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1、在数轴上表示a、b两个数的点如图所示,并且已知表示c的点在原点左侧,请化简下列式子: (1)|a-b|-|c-b| 解:∵a<0,b>0 ∴a-b<0 c<0,b>0 ∴c-b<0 故,原式=(b-a)-(b-c) =c-a (2)|a-c|-|a+c| 解:∵a<0,c<0 ∴a-c要分类讨论,a+c<0 当a-c≥0时,a≥c,原式=(a-c)+(a+c)=2a 当a-c<0时,a<c,原式=(c-a)+(a+c)=2c 2、设x<-1,化简2-|2-|x-2|| 。 解:∵x<-1 ∴x-2<0 原式=2-|2-(2-x)|=2-|x|=2+x 3、设3<a<4,化简|a-3|+|a-6| 。 解:∵3<a<4 ∴a-3>0,a-6<0 原式=(a-3)-(a-6) =3 4、已知|a-b|=a+b,则以下说法:(1)a一定不是负数;(2)b可能是负数;哪个是正确的? 答:当a-b≥0时,a≥b,|a-b|=a-b,由已知|a-b|=a+b,得a-b=a+b, 解得b=0,这时a≥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