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考核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考核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考核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考核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考核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灌溉排水新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限选专业课,为天津电大统设课程。

本课程是研究土壤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或减轻水旱灾害,利用灌排新技术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节水灌溉基本理论与技术,低产田改造和灌区管理新技术,具备从事现代灌排工作的基本技能。

按照教学计划,“灌溉排水新技术”的先修课程为“工程水文学”、“水力学”;相关专业课程有“水资源管理”等。

二、关于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l、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为天津电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开放教育试点的学员。

2、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满分为100分。其中期末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占考核总成绩的80%;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20%(其中作业占60%,考勤占40%)。

3、命题依据

本考核说明依据《开放教育试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本考核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课程教材包括:

文字教材《灌溉排水新技术》,徐建新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4、考试要求

本课程考试着重考核学员对“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技能掌握的情况。本考核说明对各章内容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试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学生应达到的考核标准。

“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需要了解的知识点,要求对其有关概念意义、方法有基本的了解;

“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对需要理解的知识点,要求理解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到正确的结论;

“掌握”是最高层次的要求。凡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其有关内容将在今后工作中经常应用。对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要求学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正确地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应用。

5、命题原则

(1)命题范围:在本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范围内命题,不任意扩大和缩小考试范围;

(2)试题的组成与覆盖面:命题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同时突出重点。试题的题量和难易程度适当,其难易度分为容易、中等和较难三个层次,它们的组成比例为30:50:20;

(3)试题中各种能力层次的试题题量比例为:了解<10%,理解30~40%,掌握50~60%。

(4)考试中注重考核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试题中要求背记的内容仅占少数。

6、试题类型和结构

终结性考核试题类型分为两大类:判断题和选择题

7、答题时限

终结性考核为闭卷笔试,答题时限为60分钟。

三、课程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绪论

考核内容为世界节水灌溉与排水的发展概况与趋势、国内研究现状、差距与发展趋势、灌溉排水新技术的研究内容。

考核要求:

1.了解世界节水灌溉与排水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2.了解我国灌溉排水研究现状、差距与发展趋势;

3.了解灌溉排水新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学习任务。

第1章水分与作物

考核内容为作物与水的关系、SPAC系统水分运动的概念、土壤水分运动基本理论。

考核要求:

1.了解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的有效性、土壤含水率的各种表示方法及换算关系和适宜土壤含水量的范围;

2.理解SPAC系统水分运动的概念;

3.掌握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因素、运移特征和运动方程表达式。

第2章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考核内容为传统作物灌溉制度设计原理方法、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基本理论、非充分灌溉基本原理。

考核要求:

1.了解作物需水原理,理解传统作物灌溉制度的设计原理、制定方法;

2.掌握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基本概念、类型、表达式和确定方法;

3.理解非充分灌溉的原理,掌握非充分灌溉制度的确定。

第3章节水灌溉技术

考核内容为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特点、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考核要求:

1.了解地面节水灌溉技术、喷灌、微灌、渗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掌握不同灌水方法的规划内容、设计理论和方法;

2.理解渠道防渗技术的方法、特点和断面设计;

3.掌握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4.了解雨水集蓄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4章灌区水资源优化管理

考核内容为水资源优化管理方法与技术、灌区可供水量及用水量的计算、灌区优化及其相应的数学模型、灌排系统模拟技术。

考核要求:

1.了解灌溉灌区水资源优化管理的配置原则、方法与技术;

2.掌握灌区可供水量及用水量的计算;

3.理解灌区水资源蓄引提灌溉系统、地面水与地下水联合运行系统的优化调度,掌握其相应的数学模型;

4.了解灌排系统模拟技术。

第5章低洼涝渍区治理技术

考核内容为我国低洼涝渍区的基本情况、低洼涝渍区的排涝排渍标准、排涝排渍的水利工程技术。

考核要求:

1. 了解的类型与分布及治理状况;

2. 掌握低洼涝渍区的排涝排渍标准;

3. 掌握排涝排渍的水利工程技术。

第6章盐碱地改良

考核内容为盐碱地的基本概念及成因、治理原则和水利治理措施。

考核要求:

1.了解盐碱地的基本概念及成因;

2.掌握盐碱地的治理原则;

3.掌握盐碱地的水利治理措施。

第7章灌溉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考核内容为灌溉管理指标体系的组成、灌溉管理的重要意义、评估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灌溉管理综合评价的方法。

考核要求:

1.了解灌溉管理指标体系的组成;

2.理解灌溉管理的重要意义;

3.掌握灌溉管理评估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4.了解灌溉管理综合评价的方法。

第8章灌溉计划用水

考核内容为灌溉用水及配水计划的编制原则、内容及方法、执行与调配。

考核要求:

1. 了解灌溉计划用水的发展现状、制定用水计划的目的、意义;

2. 掌握灌溉用水计划的编制原则、内容及方法;

3. 掌握灌溉配水计划的编制原则、内容及方法;

4.理解灌溉用水、配水计划的执行与调配。

第9章灌区现代化管理技术

考核内容为灌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作用、量水自动化及灌溉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灌溉排水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考核要求:

1. 了解灌区现代化管理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灌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理解量水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灌区管理中的应用;

3. 了解灌溉工程自动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4. 了解计算机技术在灌溉排水系统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范围、方法和应用前景。

四、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为便于学员复习及准备考试,以下举例说明本课程的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但“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仅说明主要的考题类型和试题的难易程度,并不构组成一套试卷。

(一)选择题

在所列备选项中,选择一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并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1、取土样,装入10g 重铝盒中,称其重量为50g,放入烘箱烘干后重40g,则土壤重量含水率为()。

A、20%;

B、25%;

C、33.3%;

D、40%

答案:B

2、布置低压管道系统时,如果水源位于田块中心,且长宽比大于2,最适宜的管网布置形式为()。

A、长“一”字形布置;

B、“T”形布置;

C、“L”形布置;

D、环形布置

答案:A

3、以下对于盐碱地改良措施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排水是改良盐碱地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明沟排水;

B、灌水冲洗时,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土壤含盐量越高,所需要的冲洗定额越大;

C、放淤冲碱的计划落淤厚度确定后,河水泥沙含量越高,所需放淤定额越大;

D、

答案:C

4、下面哪一种灌水方式不属于微灌的范畴。()

A、微喷灌;

B、滴灌;

C、涌泉灌溉;

D、膜孔灌

答案:D

(二)判断题

1、处于土壤有效水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水分对作物具有同等的有效性。()

答案:×

2、根据灌溉水量与效益、费用关系曲线,在非充分灌溉用水量范围内,虽然所获得的作物产量不是最高,但其净效益却大于最高产量时所获得的净效益。()答案:√

3、降低渠基土壤水分,可以防止冻结过程的水分转移,有利于衬砌渠道的防冻。()

答案:√

4、年度用水计划应在灌溉年度开始前编制完成,它是全年用水管理的指导依据,不得在运行实施中进行更改。()答案:×

(三)问答题

1、我国北方低洼易涝区有哪些类型?如何分布?

答案要点:北方低洼易涝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松辽平原和三江平原等地区,在西北干旱地区也有较大面积,可概括为2个分区和3种类型。(1)分区:纯涝渍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一些涝区和沼泽型耕地、紧临南方地区如汉江流域的陕南和淮河流域的砂僵黑土区;涝渍与盐碱并存区主要是黄淮海平原地区。(2)三种类型:沼泽型、雨涝型、暗渍型(或称潜渍型、哑涝)。

2、在进行水资源优化管理配置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要点:(1)可承载原则;(2)综合效益最大原则;(3)可持续性原则;(4)水资源利用和水患防治相结合原则;(5)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相结合原则;(6)开源与节流并重原则。

3、灌溉管理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要点:(1)工程效益目标实现程度;(2)工程管理质量评估;(3)灌溉用水管理质量评估;(4)组织管理质量评估;(5)综合经营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

4、简述灌溉工程常用的自动控制模式。

答案要点:(1)两点控制;(2)三点控制;(3)比例控制;(4)积分控制;(5)微分控制。

(四)计算题

1、低压管道灌溉用硬聚氯乙烯管道,长300m,通过流量为0.03m3/s。管道外径180mm,

壁厚5.5mm ,求沿程水头损失及管内流速。(已知f =0.000915,m =1.77,b =4.77)

答案:管内径 d =180-2×5.5=169(mm);

沿程水头损失 L d Q f h b m

f ==0.000915×300×???

? ??77.477

.1169.003

.0=2.67(m); 流速 34.14

/169.014.303

.02=?==

A Q v (m/s)。 2、某灌区自水库引水,分南北干渠,总灌溉面积12.75万亩,无其它蓄水设施。南干渠种植水稻,灌水定额60m 3/亩;北干渠种植旱作物,灌水定额见下表。南干渠控制面积6.75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0.85;北干渠分为上下两段,其控制面积为1.5万亩和4.5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为0.5和0.6。如某次引水量为750万m 3,试按毛灌溉用水量比例对南北干渠进行水量分配。

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