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朗读能力调查问卷

学生朗读能力调查问卷

学生朗读能力调查问卷
学生朗读能力调查问卷

学生朗读能力现状前期调查问卷

(2010 年 5 月 13 日)

1、 你喜欢朗读吗?( )

A 、喜欢

B 、一般

C 、不喜欢

2、 你喜欢读下面哪一篇课文?( )

A 、《古诗两首》

B 、《葡萄沟》

C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D 《植物妈妈有办法》

3、 在语文课上,你喜欢展示自己的朗读吗?(

A 、喜欢

B 、一般

C 、不喜欢

4、 你喜欢哪种朗读方式?( ) A 、大声朗读 B 、小声读 C 、不出声读 D 分组读

5、你的朗读被老师表扬过吗?(

A 、经常有

B 、有过

C 、没有

6、你认为自己的朗读水平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A 、读书结结巴巴

B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

情地朗读

7、你认为自己的朗读还存在哪些问题?(

) A 、多字、丢字 B 、指读 C 、声音不洪亮 D 不能掌握好语气停顿 E 读不出感 8、你认为是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上述情况的?(

) A 、紧张 B 、胆怯 C 、马虎 D 怕别人笑话 E 其他

9、你希望自己的朗读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A 、朗读发音准确

B 、能把文章较流利地读出来 10、 早读课老师不在时,你能主动朗读

吗?(

) A 、能 B 不能

11、

你对家庭朗读作业的态度?( )

A 、认真完成

B 有空才读

C 、基本不读 ) C 基本能读出语气

D 能够有感 ) C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2、你在家主动朗读课文吗?()

A、能B不能

13、在家里你一般用多长时间进行朗读?()

A、根本不读B 20分钟以内C 20分钟以上

14、你在家里当着家长的面读课文给他们听吗?()

A、不读给他们听

B、偶尔读给他们听C经常读给他们听

15、家长对于你的朗读水平有什么看法?()

A不清楚B比较满意C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问卷分析: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

的时间却很少,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种外在形式或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学生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

生,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素质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4、教师朗读指导方法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

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

学生朗读能力中期调查问卷

(2011 年10 月9 日)

1、在语文课上你喜欢展示自己的朗读吗?()

A、喜欢B —般C不喜欢

2、平时的朗读形式有哪些?()

A、个人读

B、分角色读

C、表演读D示范读

3、你最擅长哪种朗读方式?()

A、自己有感情地读B合作读C、表演读D和同学赛读

4、朗读训练中老师一般向你提什么要求?

A、朗读达到正确流利

B、语速语调适中

C、有感情有表情

5、你认为现阶段自己的朗读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A、不够正确流利

B、正确流利C基本能够把握语气语调语速D能够有感情地朗读

6现阶段,老师对你朗读能力的评价是()

A、正确流利有感情B基本能读出语气C、能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D有待改进

7、你认为自己的朗读还存在哪些问题?()

A、丢字、多字、错读

B、指读

C、声音不够洪亮D把握不住文本的情感

8、你认为阻碍你朗读能力提升的因素有哪些?()

A、紧张

B、胆怯

C、马虎D怕别人笑话

9、你希望朗读什么内容?()

A、朗读课文内容

B、朗读自己喜欢的篇目

C、朗读经典文段

10、老师一般会抽哪些学生起来读?()

A、朗读水平高的学生

B、朗读能力一般的

C、不擅长朗读的学生

11、对于朗读,你是抱着怎样的心态进

行的?()

A、很期待

B、有没有都无所谓

C、很讨厌

12、你认为老师设计的朗读训练可以提高朗读水平吗?()

A、效果很好B效果一般C、基本没用

13、朗读对你理解课文有用吗?()

A、作用很大

B、一般

C、没用

14、你每天用于朗读的时间大概有多长?()

A、15分钟左右

B、半小时---- 1小时C 一个小时以上

15、家长认为你的朗读水平有什么变化?()

A、有很大提高

B、有进步,但进步不大

C、基本没什么变化

16、家长对你的朗读持什么态度?()

A、经常给我布置朗读作业B偶尔布置C、基本不管

问卷分析:

通过对这份问卷所反馈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照第一份问卷的整体分析,

我们发现,课题实施以来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学生不仅朗读水平有了提高,朗读兴趣也有了

极大的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课题组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在于实验教师自身,在如何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上下功夫,在怎样动员家长参与上下功夫。

1、实验教师方面

(1)引导想象读,再现精彩情景,积蓄朗读的情感。

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留有许多可供想象的余地,透过一段话想象一个美丽的画面,个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也只有学生有意识地进入到某种情景之中,他的情感体验才能充分被调动起来,才有欲望和饱满的情绪去抒发情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透过字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角色,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去想,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是在为朗读积蓄情感。

(2)鼓励欣赏读,感悟语言魅力,提升朗读的品质。

新课程的课文文词优美,内容生动。教学时不仅要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

氛,还要充分挖掘课文的内涵。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文章是读懂的,而不是教懂的。” 通过带领学生欣赏文本的优美,学生与作者之心共鸣,做到批文入情,循情入境,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对课文所展现的风采,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领悟深了,学生朗读时就能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

(3)重视读的评价,引进激励机制,激发朗读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评价可以改进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课程标准》说:“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

加以引导。”恰当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通过评价以后,再进行朗读训练,学生将更加关注、体验这一对话过程,增强了学生接受朗读训练的自觉性、积极性。

(4)开展积累读,实现语言的迁移,增加朗读的机会

文本积累读。俗话说:“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小学生记忆力强,适当地

安排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课文,让他们把课文精彩片段熟读成诵,绝对不是过重的负担。《课程标准》说:“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积累不少好词佳句,精美篇章,语言库不断充实,运用语文的能力也比较强,提高朗读能力的目标一得以顺向迁移。

2、家长方面

实验教师应经常与家长联系,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并互相交流学生关于朗读方面的情况。家校联合,及时发现问题,采用相应对策,共同努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学生朗读能力终期调查问卷

(2012年 4 月13 日)

1、班里开展朗读实验以来,你对待朗读的态度是?()

A、很喜欢B感觉一般C、不喜欢

2、这些朗读形式你参与过哪几项?()

A、个人读

B、轮读

C、抽读D分角色读E表演读

3、和以前相比,你认为自己朗读中存在的问题有变化吗?()

A、有很大改进

B、基本没变化

4、朗读对你理解课文有帮助吗?()

A、帮助很大B作用一般C、基本没用

5、朗读中,你能做到站姿挺拔、仪态大方?()

A、能做到

B、基本能做到

C、朗读一般不注意姿态

6、你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朗读吗?()

A、很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7、目前,你认为自己的朗读处于什么水平?()

A、正确流利有感情B正确流利C、朗读中还存在一些毛病

8、现阶段,没有老师的指点,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陌生文段吗?()

A、能B没把握

9、同学对你的朗读有什么评价?()

A、读得很好B水平一般C、有待改进

10、现阶段,老师对你的朗读能力的评价是?()

A、声情并茂B基本能读出文本的情感C、有待改进

11、参加实验以来,你认为班里同学的朗读水平有什么变化?()

A、有很大提高

B、有进步,但进步不大

C、基本没变化

12、目前,你每天用于朗读的时间大概是多少?()

A、15分钟左右

B、30分钟——1小时

C、一个小时以上

13、在家里,你能主动朗读课文或完成朗读作业吗?()

A、经常自主朗读

B、只完成朗读作业C偶尔朗读

14、家长能否配合老师检查你的朗读作业的完成情况?( )

A、能B基本不管C、偶尔检查

15、目前,家长满意你的朗读吗?( )

A、很满意

B、无所谓C不满意

问卷分析:

通过对本次问卷调查分析,课题组认为经过两年的实践和研究,本课题在提高小学生

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中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学生对朗读的态度和朗读能力的提高程度以及教师重视朗读指导方面都发生了积极变化。主要表现为:

1、学生对朗读的态度发生转变,开始喜欢朗读,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课题研究之初,只有41%勺学生喜欢朗读,中期验收时已经有56%勺学生喜欢上了朗读,在课题结题阶段喜欢朗读的学生达到93%这说明经过两年的实践和研究,课题实验确实在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和提高。现在有83%勺学生能够做到展示自己的朗读,比实验之初的41%k升了四十多个百分点。学生对喜爱程度的提升,主要是因为:

(1)通过课题实验,91%勺学生认为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帮助。

(2)通过课题实验,93%勺学生认为自己在朗读中存在的困难得到改善,自己朗读水

平发生了可喜变化。

2、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朗读的自信心不断增强。

课题研究之初,只有近20%勺学生能够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现在73%勺学生能够做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这说明经过两年的实践,过去造成学生朗读水平低的原因,如紧张胆怯、多字丢字、掌握不好停顿换气,老师积极性评价少等问题已经得到明显改善。这主要是因为:

(1)通过课题实验,对学生朗读的向好性评价提升明显,现在有73%勺学生自评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来自于同学的评价认为82%勺学生“读得很好”;来自于教

师的评价认为73%勺学生能够“声情并茂”朗读。

(2)学生主动朗读的意识明显增强。现在有65%勺学生能够经常自主朗读,比实验前的26%提高了近四十个百分点;87%勺学生认为没有老师指导有信心读好陌生的短文;学生每天用于朗读的时间在半小时以上的实验前只有21%现在达到85鸠上。

3、家校之间的默契不断增强,促进了学生朗读水平的巩固。

课题实验之初,有58%勺学生能够认真完成家庭朗读作业,其中有29%勺学生能够在家主动朗读课文;33%勺家长对孩子的朗读基本满意,近20%勺家长不关心孩子的朗读情况。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现在有61%勺学生能够在家主动朗读课文;70%勺家长能够配合老师检查孩子的朗读情况,只有6%勺家长不够关心孩子的朗读;83%勺家长对孩子的朗读满意这说明经过课题实验,无论是学生本身的朗读主动性,还是家长的配合积极性都得到明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