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设备评估成新率的确定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6.26 KB
- 文档页数:11
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的步骤一、确定评估目的和范围在开始进行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评估的目的和范围。
评估目的可能包括设备购买、设备出售、保险赔偿等。
评估范围则是指需要评估的设备范围,包括哪些设备需要被评估。
二、收集相关历史数据在确定评估目的和范围后,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设备的历史销售数据、市场价格信息、设备规格参数等。
可以通过行业协会、专业网站、政府部门等渠道获取这些数据。
三、分析和预测市场趋势在收集到历史数据后,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预测未来的市场趋势。
这需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等因素。
四、确定参考价格和折扣系数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可以确定参考价格和折扣系数。
参考价格是指相同或类似设备的市场价格,而折扣系数则要考虑设备的成新率、使用状况等因素。
五、对比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价值在确定了参考价格和折扣系数后,需要对比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价值。
这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质量、品牌知名度等因素。
同时,还要注意排除不合理的价格差异。
六、考虑无形资产收益法评估机器设备价值除了市场法外,还可以采用无形资产收益法来评估机器设备的价值。
该方法是根据设备的未来收益能力来评估设备价值,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设备的经济寿命、未来收益预测等。
七、对比分析并确定最终机器设备市场价值综合以上各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机器设备市场价值。
如果需要进行多轮评估,还需要对初步评估结果进行修订和完善。
八、撰写评估报告并征求意见将最终确定的机器设备市场价值撰写成评估报告,并征求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如果需要进行公示或备案,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九、确认最终结果并采取相应措施在经过上述步骤后,最终确定的机器设备市场价值应该是比较准确和合理的。
根据这个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签订合同、进行交易等。
如果需要进行后续操作,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资产评估方法项目基本方法差异调整因素应用条件土地..使用..权.(重..点)..1。
搜集资料,确定比较案例;2。
交易情况修正;3。
交易时间修正 ;4.区域因素修正 ;5。
个别因素修正;6.确定待估土地评估值数比较案例交易日物价指评估基准日价格指数比较案例个别因素值待估土地个别因素值比较案例区域因素值待估土地区域因素值比较案例交易情况正常交易情况比较案例地价评估值⨯⨯⨯⨯=1、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供求范围内的类似土地中,与待估土地类似的交易案例较多.2、评估人员知识广博、经验丰富1、交易时间的修正:平均、环比物价指数2、区域因素的修正3、个别因素的修正:其中:年限修正系数:n—比较案例土地使用权剩余年限;m-—待估土地使用权剩余年限; r——折现率容积率修正系数见书P1294、交易行为的修正基准地价修正系数法:评估值=基准地价×时间因素修正系数×个别因素修正系数×市场转让因素修正系数年限修正系数])1(1/[])1(1[Nn rrK--+-+-=n-实际出让(转让)年限;N—最高出让年限; r—还原利率长期投资上市债券(1)如可流通买卖,且有现行市价,上市债券的现行市价(评估基准日的收盘价)可以作为它的评估值。
(2)当证券市场投机严重、债券价格严重扭曲时,对上市债券的评估,可参照非上市债券的评估方法-—理论价。
上市股票同上市债券流动资产1、在库材料:除积压物资、在用低值易耗品外,近期购进—-现行市价或账面价;购进批次间隔长、价格变化大--现行市价或最接近市价的材料价格。
2、产成品及库存商品:不含价外税的可接受市场价,扣除相关费用。
工业企业——卖出价;商业企业——买进价。
3、应收账款及预付账款——可变现值.评估值=账面价值-已确定坏账损失—预计坏账损失预计坏账损失:1)坏账估计法:坏账比例=评估前若干年的坏账数额/评估前若干年应收账款余额2)账龄分析法4、应收票据:1)评估值=本金*(1+利率*时间)(利率、时间保持匹配关系;时间为开立日——基准日)2)评估值=到期价值*(1-贴现率*贴现期)(利率、时间保持匹配关系;时间为贴现日-—到期日)5、短期投资:1)公开挂牌交易的,按评估基准日的收盘价确定;2)不能公开交易的,本金+持有期利息.6、现金和各项存款:以核实后的实有额作为评估值。
第一章关于评估说明使用范围的声明本评估说明仅供财产评估主管机关、企业主管部门审查资产评估报告书和检查评估机构工作之用,非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材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提供给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见诸于公开媒体。
第二章关于进行资产评估有关事项的说明一、委托方与资产占有方概况1.委托方概况:委托方为北京海思科瑞科技有限公司。
2.资产占有方简介:邢台春雨工贸有限公司是由自然人胡立学等三名自然人出资、由邢台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设立的法人企业。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305212000616。
住所:邢台县晏家屯镇辛庄村。
法定代表人:胡立学。
注册资金:2000万元。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经营范围:饲料联产,乙醇项目筹建。
成立日期:2006年11月9日。
二、关于评估目的的说明本次评估目的是为委托方确定其拟考察企业“邢台春雨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所涉及的全部资产及负债提供参考依据。
三、关于评估范围的说明对邢台春雨工贸有限公司截止2008年01月31日的资产进行整体评估。
账面价值包括:流动资产25,656,740.80元、固定资产98,189,518.44元、无形资产220,001,109.14元、其他资产5,203,924.38元、资产总计349,051,292.76元;流动负债300,661,934.55元、负债合计300,661,934.55元;所有者权益合计48,389,358.21元。
四、关于评估基准日的说明评估基准日为2008年01月31日。
鉴于,2008年01月31日是会计报表编制日,经与委托方及资产占有方协商一致,将评估基准日确定为2008年01月31日。
五、资产及负债清查情况的说明列入清查范围的资产为:截止2008年01月31日企业的整体资产,调整后账面价值包括:流动资产25,656,740.80元、固定资产65,029,689.88元、无形资产200,001,109.14元、其他资产5,203,924.38元、资产总计295,891,464.20元;流动负债273,502,105.99元、负债合计273,502,105.99元;所有者权益合计22,389,358.21元。
建筑物成新率的计算公式建筑物成新率是评估建筑物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建筑物的折旧程度和剩余价值。
那建筑物成新率的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先来说说,建筑物成新率的计算方法有好几种,比较常用的有年限法、打分法。
年限法呢,简单来说就是用建筑物的尚可使用年限除以它的总经济耐用年限,再乘以 100%。
比如说,有个房子预计能使用 50 年,现在已经用了 10 年,那它的尚可使用年限就是 40 年。
用 40 除以 50 再乘以 100%,得出的就是这个房子的成新率。
打分法就稍微复杂一点啦。
得先确定影响建筑物成新率的各种因素,像结构、装修、设备啥的。
然后对每个因素分别打分,满分通常是 100 分。
最后把各个因素的得分加起来,除以总分,再乘以 100%,就是建筑物的成新率。
我给您举个例子哈。
前段时间,我去评估一个老旧小区的房子。
那房子从外表看,就显得有些沧桑。
走进屋里,墙壁的涂料有些剥落,地板也有不少磨损的痕迹。
我就按照打分法来评估它的成新率。
结构方面,因为有些墙体出现了细微的裂缝,我给打了 70 分;装修呢,比较简陋陈旧,打了 60 分;设备方面,水电管道还算正常,但空调、热水器啥的都比较老旧了,给了 65 分。
把这些分数加起来,一共是 195分,总分是 300 分。
用 195 除以 300 再乘以 100%,算出来这个房子的成新率大概是 65%。
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方法有时候会结合起来使用,以得到更准确的成新率。
比如说,对于一些使用年限不太明确或者特殊结构的建筑物,可能就会先用年限法大致估算一下,再用打分法进行修正和补充。
总之,建筑物成新率的计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评估建筑物的价值,为相关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希望通过我上面的讲解,您对建筑物成新率的计算公式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机器设备评估方法主要为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三种。
下面我们对其原理、适用范围、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简单分析。
一、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根据目前公开市场上与被评估对象相似的或可比的参照物的价格来确定被评估对象的价格。
如果参照物与被评估对象是不完全相同,则需要根据评估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差异对价值的影响作出调整。
影响机器设备市场价值的主要是比较因素。
比较因素是一个指标体系,它要能够全面反映影响价值的因素。
不全面的或仅使用个别指标所作出的价值评估是不准确的。
一般来说,设备的比较因素可分为四大类,即个别因素、交易因素、地域因素和时间因素。
市场比较法评估机器设备,要求有一个有效、公平的市场。
有效是指市场所提供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评估参照物在市场上的交易是活跃的。
而公平是指市场应该具备公平交易的所有条件,买卖双方的每一步决策都是在谨慎和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的,并且假定这价格不受不适当刺激的影响。
市场比较法适用于市场发育较完善的地区,当存在有同类设备的二手设备交易市场或有较多的交易实例,是获取资产价值较为简捷的方法。
但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在逐步健全的进程中,二手设备市场交易品种单调、频率不高,交易信息不透明,可采用案例贫乏,这限制了市场比较法在现实资产评估中的广泛运用。
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时,应注意评估的是机器设备的成交价,而不是一台持续使用的机器设备的完全重置成本,得出成交价后应加计运输费、安装调试费、设备基础费,安装调试时间较长的还应加计管理费用、资金成本等。
一般用现金结算时,成交价会低,设备中哪一方运输也会影响价格。
运用市场法评估不存在成新率、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等问题。
二、收益法机器设备的价值评估也可以使用收益法,即对机器设备未来产生的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为现值,作为被评估资产的价值。
基本公式如下:P=∑ R I / r I式中: P——评估值R I——在第 i 年的净收益r I ——第 i 年的折现率或:P=∑ F I/r I式中: F I ——在第 i 年的净现金流量r I ——第 i 年的折现率使用收益法的前提条件是: 1 、要能够确定和量化资产的未来获利能力、净利润或净现 金流量; 2、能够确定资产合理的折现率。
(一)采用重置成木的评估方法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机器设备评估的最基本方法是重置成本法,是指从被评资产的重置成本中减去应计折旧而得出的资产重估价值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公式为:设备的重估价值=重置成本-应计折扣-功能性贬值+技改费或:设备的重估价值=重置成本×成新率-功能性贬值(1)重置核算法。
重置核算法又称细节分析法,就是以现行市场价格标准核算设备重置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重置全价为基础计算设备重置净值的方法。
1)按复原重置成本的评估。
在按复原重置成本评估时,如果设备的购建成木资料保存完整,可将其直接费川与间接费用调整为现时价格与费用标准计算其全价。
如果没有设备的购建成本资料,就要对设备成本项日先行分解,然后以现时价格计算所费的材料、人工、费用求出重置全价。
其计算公式为:设备评估值=重置全价×成新率-功能性贬值=(重置直接费用+重置间接费用)×成新率-功能性贬值例3-1 某机床,按现行市价购置,每台为5万元,运杂费为800元,安装调试费中原材料400元,人_C.费600元。
按同类设备安装调试的间接费用分配,间接费用为每天人工费用的75%。
求该机床的重置成本。
由于重置全价=重置直接费用+重置间接费用直接费用中,机床重置购价50000元运杂费用800元安装调试费1000元(其中:原材料400元人工费用600元直接费用总额51800元间接费用为600×0.75=450元,所以该机床重置全价=51800+45D=52250元2)按更新重置成本的评估。
对于经过重大技术改造的设备,或者结合大修理采用新型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几经更新,使设备技术性能有较大提高,接近或基本接近先进技术水平,就可采用更新重置成本对其进行评估。
设备更新重置成本的总额,可按更新重置的各种直接消耗量以现行价格和费用标准计算,加上按现行价格计算的间接费用求和。
然后,再按成新率计算其重置净值。
其评估计算公式为:设备重置净值=∑(按现行价格或费用标准计算的更新替代后的费用消耗)×成新率由于更新后设备的性能接近或基木接近先进适用技术水平,因而一般不再计算和扣除功能性贬值。
采用收益法对我国某些企业进行评估时,可能会出现企业整体价值低于各项资产单项评估汇总的企业价值的情况。
( )对单台(件)设备评估通常不宜使用收益现值法。
()对当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评估一项资产时.....将用各种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加权平均得出评估结论。
( )错对材料进行评估时,运杂费是必须考虑的。
( )错对房屋建筑物进行评估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即成本法、市场法和残余估价法,是不可以采用收益法的。
( )错对股票进行评估,与每种股票价格关系都很密切。
( 错对金融资产进行评估时,最宜采用的评估方法为收益法。
()错对商标价值起决定作用的是商标所能带来的超额收益。
( )对对土地使用权的评估应根据土地的地理位置、用途、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
( )对对于现金和各项存款的评估,实际上是对现金和各项存款的清查确认。
( )对对于一些难以获得市场价格的机器设备,在计算重置成本时应选用物价指数法。
( )对房地产的总收益是土地和建筑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非专利技术的使用期限应由评估者根据本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市场需求情况及技术保密情况进行估算。
( )对高誉的评估值肯定是正值。
( )错各种机器设备原始成本的费用构成都是相同的。
错公司债券的利率高于一般的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
( )对功能价值法运用的前提条件和假设是有可利用的历史资料。
( )错固定资产的实体性贬值就是该设备的累计折旧额。
()。
错机器设备的已提折旧年限就是机器设备的已使用年限。
()错机器设备类资产一般不具备独立获利的能力。
( )对既然企业的价值可以通过对组成企业的..加总获得,那么,以企业整体为对象的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也就可有可无了。
( )错继续使用是指资产将按现行用途继续使用或将转变用途继续使用(√)进行机器设备评估时,资产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即现行市价法、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都是适用的。
()错进行流动资产评估的时候,需要以其综合获利能力进行综合性价值评估。
浅析设备评估成新率之确定方法 张盛林 前几年,有关“资产评估中固定资产升值率过高”的问题,曾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造成评估升值率过高的原因,除了物价上涨引起重置价格升高等原因外,本人认为主要的问题是“成新率”的原因。因为根据“评估值=重置全价×成新率”的计算式,如果重置全价基本正确合理的话,成新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评估值的高低。
在资产评估中,一直沿用至今的成新率的计算方法,一般均以平均年限法成新率为基础成新率。本人经多年实践并结合实际经验,总觉得此方法甚为不妥。特别是资产评估行业兴起至今已有十余年,其间,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形成,原有的评估方法一则不合理,再则也过于简单化。就设备而言,因仅以平均年限法成新率为依据计算所得的评估值往往背离市场价值规律,故难以被市场接受。
一、 理由 1、平均年限法成新率实际上即相当于财务上的直线折旧法,是假设设备各年的损耗值(折旧额)是相等的。以此方法作为设备评估的成新率肯定不妥。因为任何设备的使用都是一个从新到旧直至报废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延续,设备的各种损耗必定越来越大,而这种损耗决不是按年、月计算的平均值。仅就设备的有形损耗来说,其启用的首年及之后各年之损耗的价值内涵是不一样的,其使用的第一年时该设备各方面的性能都处于最佳的状态,之后,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其有形损耗逐年加大,设备的剩余价值会越来越小,因此,设备的各年损耗值应呈递减趋势,即第一年最大,以后各年的实际损耗价值都相应较前一年小。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假若某台设备的经济耐用年限为10年,如按常规算该设备在使用了5年时的年限法成新率为50%,而事实上该设备在其前5年时的外观新、损耗小、性能好,设备的效用高;而其后5年时因外观较旧、损耗加大、性能下降,必然会导致设备效用降低以及维修成本增加,故二者的价值是截然不同的。但在采用“平均年限法”成新率情况下,该设备前、后各5年的价值却是一样的,显而易见该评估值肯定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2、在过去那种商品匮乏时代的“紧俏商品”,在使用了若干年后,可能以较高的价格转让,有时甚至能以原价转让的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复存在。况且现在可以说所有商品基本均是供过于求,整个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买方的选择余地大且挑剔,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新商品的价格也能下浮,何况二手货(在用设备)。
3、设备评估除了考虑其有形损耗外,还必须考虑其无形损耗。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商品的供求变化等影响,资产的功能性贬值及经济性贬值是十分明显的,必须加以考虑。如一台同样型号设备的重置价比若干年前购置的帐面原值高出许多,这中间除了价格上升的因素外,其中可能也包含了材料改变、工艺先进、电气控制系统优化等技术含量提高等而增加的成本。而目前采用的“评估值=重置全价×成新率”算式,无法体现被评估设备的功能性贬值及经济性贬值。
4、无形损耗在实际评估工作中往往容易被疏忽,即使考虑到无形损耗也往往由于相关数据收集较难或数据不确切,而难以准确计量,容易造成评估值失实。
5、“评估值=重置全价×成新率”这一计算式过于简单,特别是成新率仅以平均年限法成新率计算的话更不符合实际。因为同一时间购入的一批设备在使用了若干年后,由于设备的使用强度、损耗程度以及保养状况等情况不同,其实际状况肯定不一样,有些甚至差别很大,而如按平均年限法计算的话,其成新率都一样,于情不合,于理不通,致使资产评估价值与实际不符。
6、原评估规范规定的“在用设备的成新率不得低于15%”也不尽合理。如一台金切设备,其经济耐用年限为18年,如果使用了15年以上,甚至20年、30年,其成新率都为15%,而实际上设备的状况大不一样,有些设备因使用频率不高、或保养较好、或已经整修等原因,不仅是“尚可使用”,甚至状态还较好;而有些设备已根本不能使用或因“成本大于收益”而闲置的设备,只是未及时办理报废手续而已,这些设备如都以15%成新率计算评估值,难以被市场接受。这一规定在以前也许是可行的,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规定显然背离了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所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从宏观上来控制,评估的原则是客观、公正,只要不故意低评资产,实事求是地反映资产在现实状态下的市场公允价值是合理的,就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二、新的评估思路 通常一贯采用的评估公式为评估值=重置全价×成新率 其中:成新率=尚可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100%
尚可使用年限=经济耐用年限-已使用年限 事实上由于设备的帐面已使用年限并不一定能真正反映设备的实际损耗程度,而“尚可使用年限”更具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由此而得的“尚可使用年限”缺乏充分依据而难以令人信服。
新的思路是在评估中淡化“尚可使用年限”,因为资产评估本身就是指资产在某个时点的市场公允价值,所注重的是设备的现时状况,即设备的实际损耗率(包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及经济性贬值),并据以确定设备的成新率,以此估算其与全新设备相比的价值。没有必要去确定也难以确定其之后尚可使用多少年,因其以后怎么用怎么保养都无从得知,这对评估来说没有意义。有如对人体进行体格检查,只是通过对某人目前身体的健康状况检查,从而根据各项化验指标和检查结果与正常指标值对比作出其当前的身体健康状况评估一样,而不必去判定且难以判定其尚能生存多少年一样。 三、新的评估方法 综合考虑了上述诸项因素,本人认为应该考虑一个比较合理的、能够量化的、且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新率计算方法,经反复试算,发现采用相当于余额折旧法的概念来估算被评估设备的基础成新率较为适宜,即:成新率P =(1-d)n
综合成新率=(1-d)n k1×k2×k3×k4 其中: 式中 d=首年损耗率 n=实际已使用年限=帐面已使用年限×设备利用率 N=设备耐用年限 1/N=设备平均年损耗率(相当于残值率) k1=设备原始制造质量 k2=维护保养情况 k3=设备运行状态 k4=环境状况运用此式的关键是将帐面反映的已使用年限通过设备实际利用率进行修整,调正为实际已使用年限,以此作为计算成新率的根据P=(1-d)n,然后再根据四项因素进行系数修正,计算出综合成新率。
这样计算所得的各年损耗率为首年最大,以后各年均相应小于前一年,一则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设备的有形损耗的实际情况,再则,可以理解为其中包含了设备的部分无形损耗。
四、关于车辆评估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内汽车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民用车辆的普及,使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总体来说已是供过于求。就车辆而言,特别是轿车,其既是作为代步的工具,又近乎于奢侈品,属于一项特殊消费品,故二手车市场也随着蓬勃兴起,整个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由于买方的选择余地大且较挑剔,市场竞争激烈,新车的价格已日趋下降,二手车的价格必然走低。
长期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的成新率的计算方法,导致了车辆的评估值偏高,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价值,往往因此受到客户的质疑,致其评估值难以被市场接受。尽管采用技术成新率调整,但一则因大多数评估人员还是难以掌握尺度,再则有时也确实难以依靠技术成新率将评估值调整到较为合理的价值,导致经常会有客户对车辆的评估值表示异议。
由于在评估中原本一直采用的方法是:按照国经贸[1997]456号文和[2000]1202号文的规定,按“9座以下客车的规定使用年限为15年;9座以上客车的规定使用年限为10年;客车的规定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为依据,分别计算出二项理论成新率。另外根据对车辆的技术测定得出一个所谓的技术成新率,再采用三、三、四加权计算;或以理论成新率为四、技术成新率为六,再加权计算综合成新率的办法。但经对《二手车评估结论书》分析,其采用的标准基本上是:“小客车(轿车)的使用年限以10年计,7座以上客车的使用年限以8年计,大客车的使用年限以6年计”,另外再辅以“缺陷影响成新率”和“维护成新率”二项调整,计算综合成新率。由于车辆路码表常有损坏或更换,显示的行驶里程数往往不准确,一般不直接作为评定内容。故二者差距甚大。
问题是从评估规范来说,成新率必须通过计算过程取得,如果仍然按照“国经贸[1997]456号文和[2000]1202号文”规定的车辆使用年限计成新率,则评估值偏高;如果采用二手车评估的相关标准计年限成新率,又显然缺少依据。但就上述二种方法而言,其实质都没有脱离一贯的评估思路,因其均是采用平均年限法来计其基础成新率,即:
基础成新率=(规定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规定使用年限 另据向二手车市场了解,由于受市政府关于“对99年以前出厂、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车辆一律强制报废的决定”的影响,去年以来二手车市场的价格持续走低。就车辆而言,特别是轿车,其既是作为代步的工具,又近乎于奢侈品,属于一项特殊消费品,所谓“鞋子落地一半价”,一经购入的新车如欲转让,即成为“二手车”,尽管使用时间很短,其折扣却更低,如一辆使用一年左右的轿车在二手车市场的估价成新率一般不会高于80%。
本人曾以20辆车的《二手车评估结论书》作为样本,经试算验证后对照,觉得只有采用“余额折旧法”的概念来估算车辆的成新率才显得更为合理。该方法可以在“按照‘国经贸[1997]456号文和[2000]1202号文’规定的车辆使用年限”的前提下,采用“余额折旧”的方法来计算车辆的成新率。从而得到较为客观、合理的评估值。
作为一种数学模式,不管采用“直线折旧法”还是“余额折旧法”,如用于财务计提折旧都无可非议,但用于评估过程中确定车辆的成新率,该二种方法之间有很大差异。下面不妨对该二种方法作个详细比较,以便能直观的进行分析和说明,以判优劣。
采用“直线折旧法”以及“余额折旧法”之各时段成新率及损耗率比较表
规定使用年限 已使用年限 尚可使用年限 直线折旧法 余额折旧法 成新率% 各期损耗率 15 1 14 93.33 6.67 83.5 16.5 15 2 13 86.67 6.66 69.7 13.8 15 3 12 80.0 6.67 58.2 11.5 15 4 11 73.33 6.67 48.6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