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805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805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805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1.鱼藤酮是来自植物的一种天然毒素,强烈抑制昆虫和鱼类线粒体NADH脱氢酶;抗霉素A 也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抗生素,强烈抑制电子传递链中泛酸的氧化。

(1)为什么某些昆虫和鱼类摄入鱼藤酮会致死?

(2)为什么抗霉素A是一种毒药?

(3)假设鱼藤酮和抗霉素A封闭它们各自的作用部位是等同的,那么哪一个毒性更厉害?

【答案】(1)NADH脱氢酶被鱼藤酮抑制,降低了电子流经呼吸链的速度,因此也就减少了A TP的合成。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生成的A TP不能满足生物体对ATP的需求,生物体将死掉。

(2)因为抗霉素A强烈抑制泛醌的氧化,同样会发生(1)的情形。

(3)由于抗霉素A封闭了所有电子流向氧的路径,而鱼藤酮只是封闭来自NADH,而不是来自的电子的流动,所以抗霉素A的毒性更强。

2.试述的来源与去路。

【答案】来源:

(1)在葡萄糖激酶作用下,由葡萄糖磷酸化生成;

(2)糖原分解产生的在变位酶作用下生成;

(3)非糖物质经糖异生为后异构化为。

去路:

(1)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

(2)糖异生途径生成葡萄糖(非肌肉组织);

(3)糖有氧氧化途径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及能量;

(4)糖原合成途径生成糖原;

(5)磷酸戊糖途径生成磷酸核糖和NAPH。

3.下图是以氧分压为横坐标、以氧结合量为纵坐标所作的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氧合曲线,请对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氧合特点进行分析,并讨论其生物学意义。

【答案】(1)肌红蛋白有可逆结合氧的能力,肌红蛋白的氧合曲线为双曲线,在低氧分压下与氧仍有很强亲和力。

(2)血红蛋白也有可逆结合氧的能力。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为S形,低氧分压时,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低;到一定氧浓度时,氧结合量出现线性增加,表明血红蛋白亚基与氧的结合在亚基间有协同效应。

(3)血红蛋白氧结合的饱和度达最大一半时需氧分压为(),明

显高于肌红蛋白,表明在代谢组织的氧分压下,血红蛋白的可逆结合氧能力能非常敏感地得到控制。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在氧结合上的区别,与它们各自的生物学功能相一致。

肌红蛋白是在肌肉组织中贮存和供氧,它在低氧分压下仍能结合大量氧,这样便可以保证在肌肉代谢时能持续供氧。血红蛋白的功能是在血液中运输氧,主要是通过长距离运输将氧从肺部运到各组织。这就要求它在低氧分压时(组织中)与氧的亲和力低,从而有利于氧的及时释放,满足组织代谢需要;在氧分压高时(肺部),血红蛋白对氧的高亲和性有利于它在肺部高效结合氧。

4.试述酶催化反应高效率的机理。

【答案】(1)底物与酶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邻近效应显著提高了酶活性中心附近底物的浓度;定向效应使酶活性中心附近反应基团的分子轨道以正确方向相互交叠,使分子间反应转换为分子内反应,这两种效应大大提高了酶的催化效率。

(2)扭曲形变和构象变化的催化效应:酶与底物形成酶底复合物时,酶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可使底物分子中敏感键中某些基团的电子云密度发生变化,产生电子张力,使底物构象发生改变,变得更接近过渡态,大大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3)共价催化:共价催化包括亲核共价催化和亲电共价催化。酶分子中的亲核基团和亲电基

团能分别放出电子或接受电子,使得酶-底物形成一个不稳定的共价中间体,此中间体易变成过渡态,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催化效率。

(4)酸碱催化:酸碱催化是通过瞬时的向底物提供质子或从底物接受质子以稳定过渡态而提高反应速率的一类催化机制。酸碱的强度和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速率影响酸碱催化反应的速率。

(5)金属离子的催化:金属离子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参加催化过程。通过底物为反应定向;通过可逆的改变金属离子氧化态而调节氧化还原反应;通过静电稳定或屏蔽负电荷。

(6)活性中心的微环境:疏水环境,酶活性中心附近往往是一个疏水的环境,介电常数低,可加强极性基团之间的反应;电荷环境,酶活性中心附近往往有一个电荷离子,可稳定过渡态的离子,增加酶促反应速率。

5.描述1分子20碳的饱和脂肪酸在动物体内的合成过程。

【答案】(1)软脂酸的合成过程,合成的软脂酰ACP在硫解酶作用下生成。

(2)对于动物而言,其延长合成分别在线粒体和内质网两个场所进行。脂肪酸延长的起始物是软脂酰CoA,软脂酸在脂酰CoA合成酶作用下生成。

(3)如果在内质网完成20碳脂肪酸的合成,由丙二酸单酰CoA提供二碳单位,NADPH参与完成;如果在线粒体中进行,则脂酰CoA必须通过肉碱转移系统进入线粒体,而后由乙酰CoA 提供二碳单位,NADH或NADPH参与完成。

6.举例说明可逆抑制作用的特点。

【答案】可逆性抑制是指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可逆性结合,使酶活性降低或丧失。此种抑制采用透析或超滤等方法可将抑制剂除去,恢复酶的活性。根据抑制剂与底物的关系,可逆性抑制作用可分为三种类型: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反竞争性抑制作用。例如:丙二酸是二羧酸化合物,与琥珀酸结构很相似,丙二酸能与琥珀酸脱氢酶的底物琥珀酸竞争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7.试述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

【答案】①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两条均为右手螺旋。

②嘌呤和嘧啶碱位于双螺旋的内侧?磷酸和核糖在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形成DNA分子的骨架。两条链配对偏向一侧,形成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

③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nm相邻的碱基对之间相距的高度,即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夹角为36o,因此,沿中心轴每螺旋一周有10个核苷酸。

④两条核苷酸链依靠碱基相联系而结合在一起,A与T配对,G与C配对。

⑤维持双螺旋的作用力:氢键,碱基堆积力,盐键和疏水作用力。

⑥自然界双螺旋DNA大多为右手螺旋,但也有左手螺旋。

8.DNP作为解偶联剂的作用实质是什么?生物体内解偶联过程有什么意义?

【答案】DNP能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两个过程解偶联。DNP是一种疏水性物质,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