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习题讲评课的教学策略

化学习题讲评课的教学策略

化学习题讲评课的教学策略
化学习题讲评课的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27819105.html,

化学习题讲评课的教学策略

作者:吴庆生

来源:《化学教学》2013年第11期

摘要:习题讲评课是以学生习题暴露的问题为中心,旨在矫正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升学生解题的技能和策略。教师要厘清习题讲评课的功能,在讲评习题前要做足准备。在讲评习题时,首先以课本的实例为原点进行类比拓展,通过搭建思维路径协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据此概括提炼解决问题的程式,然后提供变式练习,课后学生整理解题要点。

关键词:习题讲评课;问题解决;变式练习;教学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1–002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离不开习题,习题既是检测“教”与“学”的工具,也是师生交流的平台。化学章节和单元习题讲评课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练习进行解析和评价的一种课型,是新授课的有机组成部分。

1 习题讲评课的功能

1.1 促使教师优化知识结构和调整教学策略

习题完成的质量既反映了学生“学得如何”,也折射出教师“教得怎样”。教师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深度往往决定了教学的高度。一般来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策略通常会决定学生的认知结构。由于不同教师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同,课堂教学的侧重点也会不同,这样学生在不同教师引导下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在同班学生在练习中暴露的问题相同成分较多,而不同班级之间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通过习题检测班级学生所暴露的共同问题,教师本人要及时回归到课堂教学,修补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策略,通过习题讲评课及时弥补和改进课堂教学的不足。

1.2 重组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习题讲评课是以学生暴露的问题为教学切入点,教师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巩固基础知识、弥补知识缺陷和点拨解题思路,以实现知识的重组和优化。

新授课往往以知识的逻辑建构为线索,注重知识的有序生成。而习题讲评课则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内引外联,将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以重组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样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双重建构,既协助学生完善了认知结构,又提升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1.3 协助学生建构解决问题的程式

高中化学习题讲评课教学模式探索

高中化学习题讲评课教学模式探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在我省的全面实施,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双重压力下提高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当前高中教师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习题讲评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它不仅能使学生扫除盲点、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结构,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获得新知识和新结论,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因此,探索习题讲评课的有效教学模式必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1、考情分析能否对检测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和总结并从中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是决定讲评效果好与坏的重要前提。讲评之前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工作(例如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段人数、各题得分率等等)既可以充分地反映教学效果,及时地发现教学漏洞,也可以借助这些数据来帮助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稳固的学习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高分学生、进步幅度较大的学生以及思路新颖、见解独到的学生要进行点名道姓的大力推荐和表扬;而对于表现一般或成绩较差的同学可以从他们的闪光处入手认真点评、积极鼓励,以达到唤醒其参与意识,激发其探索热情的效果。 2、知识展示习题讲评不能平铺直叙就题论题,而要以习题的内在规律和知识的纵横联系作为突破口,使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网络和方法体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树立自觉的探究意识。所以,在习题讲评之前有必要采用各种方法和形式组织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回顾和整合。例如,在讲解元素化合物习题时,可以把相关元素的反应网络图展现给学生,通过提问性质或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形式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3、重点讲评就题论题、面面俱到、眉目胡子一把抓、平铺直叙、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等现象是导致习题讲评课效率不高的常见因素。因此习题讲评课应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思路分析,注重方法引导,激发学生参与”作为课堂的主题。 (1)、分析错因, 对症下药讲评课要有主题,不能从头讲到尾面面俱到,而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否则,既浪费了时间又降低了效率。通过讲评前的认真批阅,对各题的出错比率和学生的错误症结做出细致的分析和诊断,从而及时改善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地开展,以达到增强教学实效性的目的。例如可以把各种错误原因归结为审题不清楚、知识不熟练、简述不准确、书写不规范、基础不扎实等几方面,再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就可以达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的目的。 (2)、集中讲解,辨明差异同型题型在知识点考查、呈现形式上既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也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这样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偏差,从而造成知识点混淆、方法

【精品】初三化学试卷讲评教案

初三化学试卷讲评教案 刘亚军 一、学情分析 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全班65人,平均分 67.5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及偏下水平,基于这样 的情况,立求通过试卷题目的具体分析,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更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 在的不足,从而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化解困扰自己学习进步 的障碍。 二、设计思想 试卷讲评课是以一种常见的课型,如果在试卷讲评课中平均 用力、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 这样虽然感觉讲了很多内容,但学生的收获不大。 本节课试着采用一种新的模式进行试卷讲评,在讲评过程中 注意将试题分类进行:第一类,没有或很少有差错的试题,通常 不讲评或点到为止;第二类,部分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视具体情 况适当讲评;第三类,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这类试题往 往属于迷惑性、综合性较强的考题,重点讲评。 提前发试卷给学生,要求学生先独立纠错,通过查阅课本或 与同学交流、互评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能够对试卷中的部分错误 自行纠正。本节课重点讲评第三类试题:即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 的试题。 N h=T O u(f鬳筄 讲评试卷时,把每个失分率比较高的试题都归纳入知识体系 中,按知识点分类讲评: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化学实验探究 →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计算等;首先让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点, 然后根据这个知识点去解决题目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考 卷中的错误,并当堂纠正。这样的讲评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促使他们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增强了课堂的 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教学思路:(一)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 1、统计分析

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分析报告

黄石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的整体结构和难度 1、试题的结构: 本次考试我们采用自主命题,从高二的范围来说应该是第三章第二节结束,但总的来说,更侧重于第一二章的内容。 知识点涵盖:反应热概念与计算;反应速率大小比较、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概念与运用;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滴定。 2、试题的难度及特点: 本卷的阅读量大,但落脚点底。本卷有三面,共3173字,学生需要大量的阅读。我校有部分学生看到化学题就怕,看到文字多的题目更怕,不愿意阅读和分析。本卷通过考试,让学生明白:阅读量大,不代表题目难,要想得分,必须思考。高考时时间有限,思维量大,很多学生因做不完题目而失分,所以平常考试要在阅读、思维量、速度等方面加强训练,但又不能加大试卷的难度。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总分100分,选择题1-16题共48分,非选择题17-20题共52分。 2、总体得分情况分析: 1、选择题1、 2、5、6、7、9、10、11、16做的较好,集中失分在 3、 4、13三题。非选择题总体做的不好,17题总分12分平均分只有3.2分;18题总

分18分平均分只有3.15分;19题总分10分平均分只有3.24分;20题总分10分平均分只有2.92分. 3、各班成绩汇总分析 三、考试总结和改进措施 1、成绩分析总结: 总体来说,这次期中考试考得不理想,及格人数和高分段都较上次月考有所减少,其中原因之一是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习惯差,对所学的知识没有进行及时的复习,平时课外所花的时间少,不能深入思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对于一些题目的变换形式不能理解,因而不能正确作答,平时作业抄袭比较严重,所以一些讲过的知识也做错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低,学习比较被动,课后不肯复习并做相应练习来巩固知识,难做到对知识的联系和回顾。另外因为赶进度,第三章只上完了新课,没有时间处理习题,所以第三章的内容出错率更高。 2、改进措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天津一中 李金华 2007-11-12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李金华 天津一中 300051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变革,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也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本文主要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 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新课程背景下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首先出现在英文教育文献中,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贯彻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即为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是: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也就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完美人格的人,使他们具有较好的政治、身体、心理和文化素质。要求教师淡化选拔意识,强化普及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其次,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再次强调“合作性”教育。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教学应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最新整理高三化学试卷讲评电子教案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一)试卷分析 本节内容是对一次周日化学试卷的讲评,着重针对学生思路不得法、基本实验技能错误较多等题目进行讲评。环节上,教师通过展示,引导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因做本质剖析,对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分类辨析与拓展变式训练,通过对基本题型的分析、讲解和进一步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分类讨论等思维方式和解题思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两性物质、水解及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并能指导做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严谨能力,提高逻辑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 (三)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的主导剖析错因,探究问题的全过程,提供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增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并构建解题过程中常见性错误的“错题库“;体会推断题和实验题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学生通过自改,小组交流讨论,对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提出后,教师展示具有代表性的错因,引导学生共同的分析,总结归纳此类问题的解题要领。同时通过变式训练和拓展引申强化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通过纠错和拓展练习真正的理解错因,在应用中防止类似的错因在以后训练中再次出现。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学生自主改错—合作探究—错因展示

剖析—拓展变式训练的过程,在展示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分析,找出学生具有普遍性的错解特点,就有关问题研讨处理之后,教师针对该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巧、技能、思想、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同时通过精心编制一些变式练习,使学生从各个角度来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展示交流,归纳总结,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 1、对学生进行分组:六人为一个小组 2、准备相应试题的拓展练习 二、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试卷分析]①基本题型掌握不到位,知识与应用相脱节; ②缺乏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 ③思维规范性和书写规范性较差,此处失分率较高。[展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及出错点 (说明:不超过6分钟) [合作研讨](15分钟)学生就自己的错题自主改错后,未能解决的题目再进行小组内研讨。 (说明:此时教师要对这15分钟想达到的目标提出指导性要求)[提出问题]学生将研讨后仍未能解决的题目或问题提出。重点讲评 甲、乙、丙、X、Y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X、Y分别是常见的强酸和强碱,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部分生成物和水略去)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 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 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XX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X 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教学问题。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

高中化学习题课尝试模式

“尝试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习题课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根据所教部分内容,夯实基础,确定学生易错的习题和有难度的习题,并进行各个击破,使学生通过习题课掌握解题方法,巩固基础知识。 2、通过学生在课堂交流、整理、评析做过的习题,总结考点,形成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反思归纳能力。 3、通过变式训练,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深化对该考点认识、形成该题型的解题思路,并提升为一种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根据所教内容拟定。从知识和学生能力发展两个方面确定习题课的教学重难点。 知识:针对需要识记的且需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能力:针对重要的学习方法、解题方法、思维方法、迁移应用进行拓展训练。 三、教学理念 1.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 2.相信学生,尊重学生。 3.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四、教学特点与策略 1.自主尝试评价,自主尝试总结 2.先练后讲,先练后议,举一反三,总结提高

五、教学流程 结合尝试教学理论与化学学科的特点,综合提升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习题课课堂效率,制定如下的教学流程。 ①组内互评,解决基本问题 ②组间互评,交流疑难问题方法尝试自我评价 ③教师点拨,难点突破 ④尝试变式练习 ⑤小组讨论交流分析尝试自我总结 ⑥自我展示,总结提高

《乙醇》习题课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结构 2、提高学生个人的归纳反思能力 二、习题样本 乙醇练习题 乙醇的物理性质 1.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下层是水的是( ) A.苯B.乙醇C.溴苯D.四氯化碳 2.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3.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 A.CuSO4·5 H2O B.无水硫酸铜 C.碱石灰D.浓硫酸B.无水C.浓硫酸 D.金属钠 4.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份主要是() A.HOCH2CHOHCH2OH B.CH3OH C.CH3COCH2CH3D.CH3CH3 燃烧法测定物质成分 5.某有机物4.6 g,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与NaOH溶液,分别增重5.4 g与8.8 g,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H4 B.C2H4 C.C2H6D.C2H6O 6.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CO、CO2和H2O。全部收集后测得其总质量为27.6 g,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CO的质量为( ) A.1.4 g B.2.2 g C.4.4 g D.2.2 g~4.4 g 7.某有机物中只含C、H、O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46,2.3g该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 0.1mol二氧化碳和27g水,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根据C、H、O三种元 素在有机物中的价键特征,请你推测乙醇具有的可能的结构简式:、。 乙醇结构的测定 8.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B.0.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05molH2 C.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D.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精选.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一、总体评价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化学选修试卷总体难度较大,全市均分相对较低,但却不失为一份质量较高的化学试卷。呈现如下一些特点: ㈠、知识点覆盖全面。本次考试主要内容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及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在有限的卷面和题量内,试卷的命制者充分地考虑了知识点的覆盖面,本试卷涵盖了这两个模块的大部分知识点,较好地检验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㈡、有一定难度,区分度好。本试卷总体难度较大,均分较低,但试卷有一定梯度,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仍占较大比重,较难题主要是16、18、21这三题,正是由于有了这三个较难的题目,才使整个试卷有了良好的区分度,拉开了不同学习层次同学之间的差距。 ㈢、题量适中,思维容量大。这份试卷的总题量为21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题量不大,时间也较为充裕。虽然题量不大,但题目的思维容量却不容小视。选择题的选支考点不交叉,每一个选支均不相同,这无疑增大了思维的容量。大题所给信息较隐蔽,难以挖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这一特点在18和21两题中体现特别明显。 ㈣、原创题多,题目新颖。纵观此份试卷,陈题几乎没有,大部分为原创题或改编题,命题者在试卷的命制上确实是下了一翻苦功,这也是本次试卷较难的原因之一。 ㈤、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江苏是经济强省,工农业发达,在试题中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这也在情理之中。19、21两题联系了电解工业,20联系了合成氨工业。这也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化学确实是一门十分实用的科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良好的动机。

㈥、与高考较好地接轨。本份试卷不管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一种高考试卷的风格,试题的质量、试题的新颖度、对考点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点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等做的均比较到位。 二、错误情况分析 第一大项、本题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为:3、5、8。均分约为16分。 第二大项、本题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为:9、13、14。均分约为18分。 第三大项、15.①错选A、C、D的同学较多。②错选成B、C的同学较多。15题总分为6分,均分约为3.5分,及格率60%,优秀率10%。 16.主要错误有:①原电池画成电解池装置,很多同学漏标注正、负极或选错电极材料。②不少同学正、负极得失电子写反了,错写成Fe3+-e-=Fe2+ Cu+2e-=Cu2+,也有同学正极写成Fe3++3e-=Fe。③很多同学选用NaOH溶液或氨水调pH。④大多数同学“洗涤”写成了“干燥”或“蒸发”。⑤许多同学加HCl的目的写成使Cu(OH)2转化为CuCl2,而未答到关键词防止Cu2+水解。⑥由于加NaClO的目的不明确,实验目的不明确,NaClO改加成氨水、CuO、Cu(OH)2、HNO3等。16题均分约为8-9分,及格率67%,优秀率10%。 第四大项、17.①分子构型不清楚,电子排布式掌握不牢。②第一电离能大小比较不清楚,配位数认识不明确。 18.①影响电离平衡移动条件判断错误。②热化学方程式,△H的正负搞不清楚。 平均分约为17分,正确率约为70%,优秀率28%。

高三化学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甘肃省第一次诊断考试化学分析报告 一、试卷综述 1.试卷结构 (1)选择题部分:共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在形式上采取文字、图像、表格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平衡移动、实验装备、电解 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以及AlO2-的相关反应等知识 点。 (2)填空题部分:共四大题,58分。25、26题各15分, 27、28题各14分。其中,25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等与 之相关知识,26题为有机推断题,27题为无机推断, 28题为实验题。 2.试题特点 试题以高考大纲为准,题目覆盖面较广,但大部分题目力求达到课本知识的再现,以基础题为主,从而能检测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学生表现 1.总体情况 答题得分情况(抽样20人)

1.优势 由试卷的得分来看,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离子检验、常见的实验操作、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的移动以及简单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已然较为熟悉并能掌握其要点,例如第9题,第11题正确率均较高,填空题25题的第1、2、4小题,第27题的1、2、3小题,第28题的实验操作正确率也较高。 2.不足 选择题部分的第8、10、12题错误率较高,其中第8题很多学生将此题误认为水的电离受到抑制,认为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第10题很多学生误选D,没有考虑到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要大。12题考查的是溶液酸碱性问题以及溶液中微粒之间的浓度三大守恒问题,学生对其中的有些概念模糊

甚至弄混淆。填空题第26题为有机推断题,因为有机化学才开始复习,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忘记了有机反应,致使此题得分率很低,27题(4)(6)以及28题的(1)为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3.原因分析 针对此次考试,得分率较高的也是平常复习中反复提醒的知识点,也是用PPT复习的内容,由此可见,对于我校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反复复习抑或运用新的手段复习,才能获得较好效果。得分率较低的也正是学生难以明白甚至不去了解的知识点,学生懒得问。 三、拟采取措施 1.重视“双基”,培养能力,能力的考查以基础为前提,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应把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首位,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重要知识的全面掌握。 2.关注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化学能力的提高,在复习中,在重视教材知识的同时,还应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用化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及问题,逐步做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应用。 3.注重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复习中时刻培养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以及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实验操作,现象的能力。

初三化学试卷讲评教案

初三化学试卷讲评 张文 一、学情分析 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及偏下水平,基于这样的情况,立求通过试卷题目的具体分析,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更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化解困扰自己学习进步的障碍。 二、设计思想 在讲评过程中注意将试题分类进行:第一类,没有或很少有差错的试题,通常不讲评或点到为止;第二类,部分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视具体情况适当讲评;第三类,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这类试题往往属于迷惑性、综合性较强的考题,重点讲评。 提前发试卷给学生,要求学生先独立纠错,通过查阅课本或与同学交流、互评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能够对试卷中的部分错误自行纠正。本节课重点讲评第三类试题:即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试题。 讲评试卷时,把每个失分率比较高的试题都归纳入知识体系中,按知识点分类讲评: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化学实验探究→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计算等;首先让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点,然后根据这个知识点去解决题目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考卷中的错误,并当堂纠正。这样的讲评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能

力。 教学思路:(一)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 1、统计分析 统计每题得分率,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错误原因 2、归类分析 根据试卷的内容、特点和考试结果,将知识点归类分析 (二)讲评时重视“三要” 1、巧妙公布成绩,要重视激励 2、要借题发挥 3、要分析错因三、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简要分析 1、成绩分析 表扬最高分的同学 鼓励30分以下的同学继续努力 2、答题存在问题分析 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不重视化学学科的学习,忽略知识的巩固,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清;读题、审题不仔细; (2)知识不牢、理解不透彻,解题时无法再现所需知识;(3)答

(完整)高一化学试卷分析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 徐双泉 一、试卷总体评价 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总体难度稍偏难,抽样分析难度系数在0.6左右。试卷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体现在新课标的三维能力考查的要求。但试卷中基础偏易题相对较少,试卷适合对将来选修化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不太适合将来不选修化学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培养。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得分率较低的题目:试卷中第二大题得分率0.37,第五大题得分率0.42,得分率相对较低。另外第一大题中4、5、8,第二大题中14、15、16、20,第三大题中21(Ⅱ),22题(3)、(4),第四大题25小题,第五大题26题都是得分较低的题目。 学生答题主要错误: 1、概念理解不透,学习方法停留在接收知识的层次上。如4小题,大多学生选的是B、溶液,对分散系中胶体实质掌握不牢。14小题,四种基本反应相互关系理解不清。 2、审题不细心,答题不严密。如第8小题,对“浓度”没有能注意,24小题Ⅱ(1)忽略电子转移和方向的表示,22题(4)忽视“灼烧”两字,出现了 A、试管的错误答案。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知识运用能力不强。如20题,不能判断酸和金属的过量,21题Ⅱ,离子方程的书写,22题(3)溴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23题,物质的量的有关换算。26题,对反应的过程不能完全理解,造成无法计算。 三、教学反思与建议、 1、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由知识传授变为学习方法的传授。对概念的分析产生要分析到位,课堂上要多引导学生分析,少包办对概念的讲授;对重点知识如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相互换算,课堂上要以练代讲。本次考查中反馈出很多学生的“双基”功夫较差,教师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板书、语言是否就一定是很规范的?规范性的表达只有依靠规范性的训练才能达到目的。 2、要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教师要克服本校实验条件差,课时紧等困难,多让学生实验。重视研究学生,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但事实上,部分教师的教学观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根据教师自己来决定教学的起点、难度、进度。教学的标高是高考考纲,教学的起点、难度、进度、内容等一切都要由学生的现状决定。 3、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大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强化和落实力度,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的培养。对待双基,要一个一个地进行过手训练,只有双基抓好了,才能谈得上能力提升,两者顺序不能颠倒。 4、平时教学中要多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善于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重视学习新课标和新教教材,课本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料,但从阅卷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我们认为每位教师都有必要再一次对新课标和教材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有些问题反映出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对教材、对大纲的研究不够深入。

分析化学课试卷(带标准答案)

分析化学课试卷(B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 1.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C)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2.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A) (A)进行仪器校正(B)增加测定次数 (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3.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 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C ) (A)10%(B)10.1%(C)10.08%(D)10.077% 4.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C)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 5.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B)mL (A)10(B)20(C)30(D)40 6.共轭酸碱对的K a与K

b的关系是(B) (A)K aK b= 1(B)K aK b=K w(C)K a/K b=K w(D)K b/K a=K w 7.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C) (A)指示剂变色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B)指示剂应在pH =7.00时变色 (C)指示剂的变色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跃围之(D)指示剂变色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突跃围之 8.测定(NH 4) 2SO

4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这是因为(D)(A)NH 3的K b太小(B)(NH 4) 2SO 4不是酸 (C)(NH 4) 2SO 4中含游离H 2SO 4(D)NH 4+的K a太小 9.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是(A) (A)1:1(B)2:1(C)1:3(D)1:2 10.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配位滴定法。加入过量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滴定方式是(C)。 (A)直接滴定法(B)置换滴定法 (C)返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 11.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B)。(A)滴定开始前(B)滴定至近终点时

高中化学试卷分析

高三化学八月阶段测试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1.考查的是学生对物质分类的掌握情况。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每一组错误答案中都有一种非常容易判断出来的物质。A项中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B项中的氯气是单质,C项中的纯碱是盐不是碱。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选对。 2.考查的是除杂问题。学生对A项中的碘单质的溶解性的掌握容易出错,误以为不溶就直接选了。而B项的知识学生已经忘了,所以很多学生在B和C中随机选了一项,即使选对也是蒙的。所以这样的知识应加强练习。 3.考查的是氧化性顺序问题,如果是填空题则有一定难度,但本题是选择题难度就大大降低了,但是依然有很多学生选错。建议老师讲解的时候按填空题讲,在实验班最好用图像分析。 4.考查的是实验能力,相对比较还算很简单,大多是平时讲课时重点强调的内容,而且每个选项中的错误都很明显,A项不应该用水润湿PH试纸,这样做会对所测溶液浓度稀释。B项给试管加热应倾斜450∠。C项中摇匀就已经完成实验了,再加水会造成浓度偏低。所以只要是平时学习的学生都会选对。 5.主要考查漂白粉,氯气跟碱反应,次氯酸弱酸性三个知识点。 主要问题有:①不能正确书写记忆相关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错误书写次氯酸钙{CaClO、CaClO3}。③将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与有效成分混淆。 6.主要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知识,涉及的知识点有:NaHCO3分解、Na202跟水及二氧化碳的反应,CO2跟石灰水反应,钠的焰色反应,过氧化钠的颜色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错误是表述规范性不好。例如“Na2HCO3、NaH2CO3”等,化学方程式不配平、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却写成化学方程式等。 7.主要考查托盘天平使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误差分析。 本题主要错误有: ①计算错误,将正确答案“11.43”计算成“1430”、“11.7”、“5”等。 ②大多数数学生错选、漏选,很多学生将BA顺序颠倒。 ③将已知选项“D”错选为“C”等。 分析:天平使用知识最选在初二物理中学习使用,到初三,高一化学中学习使用,再高三至少是第四次使用,但学生的回答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操作是本学期的重点实验之一,但很多学生回答误差分析的问题却有较大困难。这些问题值得各位深思。 8.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原理、钾跟水反应、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等。 8,9考察离子共存,学生对离子共存的条件和规律掌握不是很好,如:氧化还原,复分解反应型不共存。以后教学过程中要规范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减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失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化书写,如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中书写的要素。且要规范解题格式,强调书写工整,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高考网上阅卷模式。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组 (执笔:曹军亭)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做多方面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有效,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有效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有效是教师和学生比较生疏的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教学就需要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此为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我校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方面进行探索,寻找规律性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二)、对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前人早已开展过,且已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以往的研究大多仅立足于教师的教,仅局限于课堂,并且不具有学科针对性,大多都是泛泛而谈。但教学策略本身所具有的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导致教学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整齐划一和一劳永逸的。所以教学要在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与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持续变化和发展。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关系、学校的条件等因素,不断地进行研究、实践和探索,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对某一学科进行高效学习的教学策略。

(三)、广华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教学设备先进,化学学科梯队合理。但教学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教育活动目标单一:教师仍然把知识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缺乏对目标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控,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的目标。 2、教学活动过程乏味:教师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 3、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教师要求参与活动。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当然也就不可避免,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往往导致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这种表面达成现象的最终结果是产生出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而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凿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如何使我们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和课堂教学策略界定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古宁汉(D. J. Cunningham,1991)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

高三化学试卷分析

湖北省八市2011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评析 邯郸一中冯志伟 一、试卷的整体分析 试卷基本体现了高考的特点,着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试题试卷的设置,其目的是尽可能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能达到考查学、识、才三者统一的目的。试题导向基本正确,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化学的基础知识,能注重基础和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 二、试卷特点 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1)考试的内容所选的知识点始终围绕着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它包括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氧化与还原、电化学基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设计与评价等。 (2)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2.强化了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 复习建议:对题干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需在今后的训练中强化,对物质的特殊性质,物质的特殊颜色,重要的工业生产,实验室制备等,要多归纳多总结。

21、考查要点:(1)阿伏加德罗常数,(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3)电解质溶液(4)离子方程式,(5)元素周期表(6)电化学知识,(7)无机推断和有机推断,(8)化学实验 三、复习建议 1、研读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 研读考试说明,关注考试说明的内容变化、重点、难点,要强化什么?淡化什么?回避什么?如我们要狠抓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常见物质的基本结构与性质,在前期弱化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教学,必须在复习阶段务必补牢、夯实化学学科大厦赖以生存的根基;再如《考试说明》中明确限制的内容要果断删去,不做无用功。 研究高考试题,明晰高考试题中对各知识块的考查特点和出题形式,以及各知识块在高考理综试题中的题型特点,并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更新教学观念,改进复习方法 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教学时间内产生最大的复习效果,既要更新教学观念,也要改进复习方法。复习中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学会应用、学会迁移、学会解决问题,也还要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处理信息。要让学生明确虽然试题的情境在书外,但其解题的原理一定在书内的道理。复习教学中,要回归教材、回归课堂,不能把课堂当作考场、讲堂、练堂。一定要以教材为本,以《考试说明》为据,不能脱离教材以一本复习资料讲半年,也不能用题海战术代替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系统复习教学。复习教学也要安排合理的训练,但必须注意深广度、内容、形式及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中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中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12-05-29T16:27:35.28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李中杰[导读] 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李中杰(邯郸县一中河北邯郸 056100)为了很好适应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目标,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构成部分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取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为此,教师要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建有效教学的框架;学生要发挥自身学习主体作 用,采取多种有效学习方式,在对教师有效教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学,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现就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作一简单探讨。 提高教师课前备课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前备课,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改革备课形式,丰富备课内容,进行有效备课。其中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在确定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首先要备教材,即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例,了解教材的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其次要备学生,从学生角度来设计课程,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备课时要特别注意板书及教具的提前构思和准备,确定板书及教具的书写和使用,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课堂有效教学要注重多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课题导入要注重有效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教学课题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较强的思维启发性作用。例如,高二化学课程中“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课题的导入,可从伏特发明电池的经过开始,从伏特用青蛙做实验,找到“动物肌肉里贮存着电”的秘密所在,再以伏特用两片不同的金属在自己的舌头上做实验、体味口中的滋味的事例为例证,以讲故事的方法引入课题,可以比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后面的演示实验格外有兴趣,同时也真正理解了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这样使教学充满趣味性,在生动的演示与讲解中进行教学,就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现代教育注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因此,课堂教学要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以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来辅助教学,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以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原子弹爆炸的录相,然后引导学生:原子核能威力强大,要了解原子核能首先得知道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之后用多媒体模拟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再用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最后用动画方式模拟氢核聚变和重核裂变的过程。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有效性;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课堂讲授的有效性主要依赖实验功能的发挥;是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实验功能的有效发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以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盐的水解”时,首先安排学生做了在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盐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入石蕊试液的分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颜色的变化。酸和碱能使指示剂变色,有些盐为何也能使指示剂变色?实验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便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继续探索新问题。 发挥学生“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当然不能一成不变。在对教师“教”的有效性认识和策略有所理解的同时,更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探索学生“学”的有效途径。 学生要学会在研究中学习——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研究型学习方式主要是学生通过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中新教材第一册、第二册附加了5-6个选做实验,这些实验的共同特点是实验用品都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比如天然水的净化、海带成分的检验、化学肥料的鉴别等。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身边熟悉的物质入手,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提出问题,亲自设计实验过程,再通过自己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展开研究性学习,获得直接知识和情感经验。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态度,因此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种学习方式。 学生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实践性学习方式的探索;现行的高中化学新教材编排中增加了“家庭小实验”环节,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小实验的设计非常简单,实验材料也非常简单,学生在家里就很容易找到原材料而设计好每个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既有趣味性,又有实践性。锻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求知欲很容易满足,这样更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去做更多的类似实验,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收稿日期:2012-03-0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