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温的控制

体温的控制

体温的控制
体温的控制

第五节体温的控制

【知识要点】

一.体温:

⑴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环境中,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

⑵测量体温的部位:直肠、口腔、腋窝,其中直肠内的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

⑶正常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二.产热和散热

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和散热的协调,是受神经和激素两方面的调节。

(1)产热: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和骨骼肌。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

产热为主。

⑵散热: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散热的方式: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

①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大部分的体热通过皮肤直接散热,小部分热量通过汗液蒸发来散

热。

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量越多,温度差越小,散热量越少。皮肤温度为皮肤血流量所控制。

A、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

B、在高温环境中,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

②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直接散热不能起作用,此时蒸发就成为机体唯一

的散热方式。

2)中暑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临床症状),预防及救护方法: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由于未能及时

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人体体温调节能力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便会出现中暑现象.

三. 体温受脑控制

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注意: 1) 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2) 调节体温的中枢在脑干. 脑干(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

3) 人类还经常通过一些行为来调节,如增减衣服等.

4) 体温调节的大致过程: 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体温的调节:

神经调节: 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血管平滑肌,立毛肌,骨骼肌,

肾上腺等).

激素调节: 肾上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协同作用使产热量增加

四、体温的恒定及意义:

体温恒定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并扩大了活动的范围。

【基础巩固】

1.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左右。

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的。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

(一)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和这两个生理过程的结果。

2.产热

(1)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2)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寒冷时,,能使热量。

(3)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

3.散热。

(1)散热有和两种方式。

(2)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又可通过血管中的来控制。外界温度低时,,血流量减少,减少;温度高时,,血流量增加,。

(3)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

4.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而,会出现中暑现象。

(二)、体温受脑控制

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来调节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3人体的体温在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使和

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这是人体进行正常的必要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强化练习]

1. 在寒冬进行长跑训练时,人体的散热主要是( )

A. 汗液蒸发散热

B. 皮肤直接散热

C. 骨骼肌颤抖散热

D. 呼吸散热

2. 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产热的重要器官是( )

A. 脑

B. 内脏

C. 肌肉

D. 其他

3. 当人主要依靠出汗维持体温稳定的时候( )

A. 外环境温度一定较高

B. 外环境湿度较大,温度较高

C. 此刻体内产热一定多于散热

D. 体温一定会升高较多

4. 在寒冷时与减少人体热量散失无关的是( )

A. 皮肤血管

B. 甲状腺

C. 心脏

D. 立毛肌

5. 下列动物的活动中,不属于变温动物调节体温行为的是( )

A. 天气闷热时,鱼类把头露出水面

B. 气温过低时进入地洞冬眠

C. 气温过低时晒太阳取暖

D. 气温过高时选择阴凉处休息

6. 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产热和散热过程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 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C. 人处在炎热环境中,不能减少产热,只有依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D. 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7. 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原因是( )

A. 神经调节

B. 激素调节

C. 神经和激素调节

D. 自身调节

8、恒温动物体温的特点是()

A.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并保持不变

B.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C.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但各部位温度保持不变

D.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温度也是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9.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

A.人体内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C.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D.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

10、人体在寒冷环境里保持体温恒定主要靠()

A.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多,皮肤温度升高

B.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少,皮肤温度降低

C.肌肉不自主的颤抖

D.B、C两项都是

【理解掌握】

7.人的体温昼夜之间有周期性波动.根据课本中的要求,通过你的自测,你的体温最高时约在____________,最低时约在_____________,说明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

8.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_____________( )

A.人体内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温度差B.人体内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C.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D.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

9.人的体温调节与水暖供热系统的温度调节相似,请比较人在平静状态下与供热系统之间的相似之处:(1)“锅炉”类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暖气片”类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管”类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增大阀门,类似于皮肤内血管______________,散热______________;

减小阀门,类似于皮肤内血管______________,散热______________.

10.夏天,人的皮肤一般比较红润;冬天,人的皮肤一般略显苍白.请从体温调节的角度来分析该现象.

11.右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张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图,可知A图中的情况发生时外界气温,皮肤内大多数毛细血管,血流量,皮肤的温度会,由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会,(2)B图在情况下发生的。同时汗液的分泌,从而使人体散发热量,这样可使人的保持正常。

(3)当外界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则以方式散热。

【能力提高】

1.人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A.内脏蠕动B.骨骼肌收缩C.平滑肌收缩D.血液流动2.下列关于中暑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高温环境里,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被破坏,产热多而散热少,会出现中暑现象

B.其症状有体温升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

C.当环境温度超过体温时,都会出现中暑现象,因此,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D.中暑现象严重者会出现昏迷,以致死亡

3.人在寒冷环境中()

A.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B.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增加C.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减小D.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小4.人体排出汗液的生理作用是()

A.是人体排出代谢终产物的途径之一B.汗液蒸发是人体蒸发散热的主要方式C.汗液蒸发是人体在35℃以上环境中散热的主要途径D. 包括以上三项

5.小明从夜里开始发烧,早晨烧得厉害,吃过药后感觉好多了.中午时小明的体温基本正常.但是到了下午,小明的体温又开始上升,直到夜里小明才感觉到体温不那么高了.下面能较好地说明小明今天体温变化的一幅图是()

6.人在进食后往往感到比较热,主要原因是( )

A.食物带进了一部分热量 B. 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热量

C.食物中包含热量 D. 消化器官中的肌肉活动增强产生较多热量 7.下列各处的温度,最接近人体体温的是()

A.口腔 B. 腋窝 C. 直肠 D. 手掌心

【应用拓展】

16.感受蒸发散热对降温的作用:

(1)先用温度计测试室内温度用蘸有酒精的药棉将温度计玻璃泡包起来,向棉花球周围吹气约1分钟,观察温度计有何变化?

(2)用酒精擦拭皮肤表面,人有何感觉?为什么?

17.在医院,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需要在保温室中生活一段时间,这是为什么?

1. 驾驶员在驾驶时不宜打电话或跟乘客谈话,合理解释是( )

A. 这是交通部门的规定

B. 驾驶时打电话或跟乘客谈话易产生错觉

C. 打电话或中乘客谈话会影响驾驶员的听力

D. 当一个人同时从事多项活动时,对刺激的反应速度将会减慢

2. 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

A. 神经中枢

B. 传入、传出神经

C. 效应器

D. 感受器

3. 在做膝跳反射实验时,若提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反射可能表现得会弱一些,原因是( )

A. 反射弧发生了变化

B. 传出神经受到阻碍

C. 感受器受到抑制

D. 高级反射中枢对低级反射中枢有调节作用

5.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A. 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 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 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 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6. 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

A. 捕蝇草捕捉昆虫并消化获取营养

B. 被蚊虫咬后,感到异常的痒

C. 苍蝇飞近你的眼睛时,马上闭上眼睛

D. 草履虫逃避浓盐水的刺激

7.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会上动作灵巧,快速,协调,对发令枪的反应灵敏,其原因是( )

A. 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

B. 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

C. 循环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

D. 运动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

8. 神经系统是人和动物体生命运动的控制者和主要调节者,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1)调节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2)调节心脏跳动(3)调节人体外界环境相适应

(4)调节人体生长发育(5)使人通过思维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6)调节呼吸

A. (1)(3)(5)

B. (2)(4)(6)

C. (1)(2)(3)

D. (2)(5)

9. 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各种手术治疗时采用最多的一种简而易行的麻醉方式,施行局麻的病人,手术过程( )

A. 仍有痛觉和触觉

B. 痛觉消失,触觉存在

C. 痛觉和触觉都消失

D. 触觉消失,痛觉存在

10.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以下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A. 大脑,小脑,脑干

B. 小脑,大脑,脑干

C. 大脑,脑干,小脑D脑干,小脑,大脑

11. 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 )

A.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B. 看到“梅子”二字分泌唾液

C. 司机见“危险”二字急刹车

D. 谈虎色变

12. 下列人或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1)婴儿吮奶(2)蜜蜂筑巢(3)蜘蛛结网(4)海狮表演

A. (1)(2)(3)(4)

B. (1)(2)(4)

C. (2)(3)(4)

D. (1)(2)(3)

13. 动物行为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主要起调控作用的是( )

A. 激素

B. 神经系统

C. 运动器官

D. 感觉器官

14. 后天学习行为不同于先天性行为的特点是( )

(1)与生俱来(2)学习获得(3)可以消退(4)不会消退

(5)低级的神经活动(6)高级的神经活动

A. (1)(3)(5)

B. (1)(4)(5)

C. (2)(3)(6)

D. (2)(4)(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