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山东省寿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18届山东省寿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18届山东省寿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18届山东省寿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山东省寿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台题目要求的。)

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每年4月来到我国北方(主要是北京城)繁殖.7月中下旬就踏上归途去越冬地,它几乎终生都在空中飞行,以飞行的昆虫为主要食物。为研究和保护候鸟,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佩戴上光敏地理定位仪,该仪器能够记录太阳高度角和日出日落时间等数据,据此可以分析出北京雨燕的地理位置。下图示意2014—2015年北京雨燕迁徒线路。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北京雨燕在北京与甲地之间往返飞行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风向 C.天气 D.人类活动

2.利用光敏地理定位仪测得北京雨燕位置精确度最低的日期为

A.2月20日前后 B.3月20日前后 C.8月10日曲后 D.10月10日前后

3.北京雨燕在经过甲地和乙地时往往盘旋几口,主要原因是

A.补充食物,增加能量 B.补充水分,穿越沙漠

e.灾害多发,影响飞行 D.当地雨季,前行受阻

我国民间有很多关于雪的谚语蕴含科学道理,例如“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据此完成4~5题。

4.上述谚语适用的主要地区是

A.东北 B.华北 C.西南 D.华南

5.“瑞雪兆丰年”,是因为大雪能够

①使越冬作物防冻保暖②改善来年春季土壤墒情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④抑制沙尘天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据统计,近30多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2毫米/年,不同省份、不同季节海平面升降状况存在差异。导致海平面变化的因素十分复杂,海平面上升会给沿海地区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下图示意天津市沿海2015年、2016年与常年同期海平面逐月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与常年同期相比,2016年天津市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

A.4月 B.7月 C.9月 D.11月

7.与2015年相比,2016年天津市沿海海平面总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河口发生成潮的次数减少 B.陆地面积增大

e.海水入侵造成的危害减弱 D.海岸侵蚀程度加大

8.影响天津市沿海常年同期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变暖 B.热带气旋 C.人海径流量 D.盛行风

成都附近有十几座雪山,但这些雪山往年成都人难得一见。2017年6月5日,成都人却看到了一座座晶莹别透的雪山。下图示意成都天府广场可见的雪山位置。据此回答9—11题。

9.成都人可遥望贡嘎雪山,主要原因是由于成都

A.距离该雪山近 B.地形平坦 C.海拔较高 D.与该雪山的相对高度大

10.影响成都人对附近雪山难得一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天气 B.地形 C.距离 D.气候

J1.唐代杜甫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单船”等许多关于雪山的诗句,而今成都人看到雪山的机会要比杜甫牛活的时代少得多,主要原因是成都

A.云雨增多 B.降雪减少 C.雾霾增多 D.高大建筑物增多

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淋溶灰褐土分布压的降水量偏高(一般大于650mm),土壤的脱钙作用明显,钙质含量较低。下图示意祁连山某山峰南北两坡土壤垂直带谱分布模式。据此完成12-14题。

12.该山峰的林带主要分布在

A.2000—2600m的南坡 B.2200 - 2600m的北坡

C.2600~ 3000m的北坡 D.2600—3000m的南坡

13.导致两坡带谱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坡度 C.海拔 D.坡向

14.该山峰3000米以上,两坡带谱差异较小的原因是

①上半部气候寒冷,人类活动影响弱②两坡面积较小,植被多样性减少③两坡距离近,水热交换作用增强④上半部空气稀薄,两坡光照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通州作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打造一片9.8平方千米的城市绿心。绿心不只是单纯的绿地,也是通州的市民活动中心。通州将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下图示意通州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5—17题。

15.北京规划城市副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提高城市化水平 B.扩大城市规模

C.缓解大城市问题 D.美化城市环境

16,城市绿心除绿地外,还可以规划

A.图书馆 B.大型医院 C.商贸中心 D.大学城

17.城市绿心西北侧的运河核心区是副中心的发展引擎区,适宜布局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行政区

当前,许多国家的汽车工业向电动车转型,甚至计划禁售燃油车。2017年11月,中国比亚迪汽车企业计划在加拿走汽车工业基地安大略省新建电动卡车厂,技术和零配件均来自中国。下图示意安大略省在加拿大的位置。据此完成18—19题。

18汽车工业向电动车转型,主要原因是电动车

A。污染少 B.易驾驶 C.成本低 D.续航远

f9.与加拿大其他省相比,安大略省吸引比亚迪建厂的优势条件是

A.太阳能丰富 B.气候条件好 C,技术水平高 D.工业基础好

陕北靠山(崖)式窑洞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外加砌砖墙(如图所示)。近年来,随着陕北经济的发展,先富起来的中青年人开始急切地“弃窑购房”或“弃窑建房”,窑洞作为陕北传统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居住功能日渐衰弱。据此完成20—22题。

20.图示窑洞建筑方式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冬暖夏凉 B.森林茂密 C.土厚坡陡 D.降水稀少

21.在窑洞外加砌砖墙的主要作用是

A.阻挡凤沙进入窑洞 B.减少侵蚀保护崖面

C.抗震防塌确保安全 D.加厚墙体减小温差

22.为保护和传承窑洞文化,当地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扩建更多窑洞②技术改趣窑洞③居民搬出窑洞④发展特色旅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0.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56分)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河流曲流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其形状似希腊字母“n”,但在太行山崇山峻岭的峡谷中竟然也穿行着这种曲流。考察发现,地质史上太行山区曾经是平原,分布着许多河流,后期缓慢隆起形成高大山地。

曲流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但受到人类的干预越来越多,许多曲流景观正在消失。左图示意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上的曲流,右图示意分布在太行山区深邃峡谷中的曲流。

(1)推测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地表曲流分布较多的自然原因。(4分)

(2)阐述镶嵌在太行山区峡谷中的曲流的形成过程。(6分)

(3)分析目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几乎见不到曲流的人为原因。(4分)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毛乌素沙漠位于农林牧交错地带,流沙现象自西北向东南加重。乌审旗的农牧民大量种植沙柳治沙。沙柳属于多年生灌木,枝条丛生不怕沙压,根系发达,抗旱耐贫瘠,耐严寒和酷热。沙柳还具有“平茬复壮”的生物习性,农牧民齐根砍下沙柳条,来年沙柳生长才越旺。

我国首个生物质发电厂坐落在乌审旗的乌审召生态园区,该电厂以收购的沙柳条为原料,用排出的二氧化碳养殖出了营养价值极高的螺旋藻。螺旋藻需要充足的二氧化碳才能生长良好,传统做法是分解小苏打获取二氧化碳。乌审召生态园区近年来发展形成了沙、林、电、藻一体化的产业模式,年产螺旋藻400吨,远销国内外。左图示意毛乌素沙漠及其乌审旗位置,右图示意沙柳景现。

(1)说明毛乌素沙漠东南部流沙现象严重的原因。(4分)

(2)从沙柳的生长习性分析当地人将沙柳作为治沙植物的原因。(4分)

(3)分析乌审召生态园区发展沙、林、电、藻一体化产业模式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8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广东省潮州市与福建省相邻.潮州城背山面水通海,对外贸易发达,湖州港自古就是天然良港。横跨韩江的广济桥位于湖州城东,是古代沟通闽粤的交通枢纽。广济桥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始建于宋代,历时56年才竣工,以后各朝代亦有增建成修箿。桥墩两侧用花岗石修砌成尖形,每个桥墩上建有廊屋或廊亭,所用木材强度高,广济桥中段用18艘梭船连成浮桥,能开能合,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一个特例。左图示意潮州位置,右图示意广济桥局部特写。

(l)指出广济桥自建成以来一直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6分)

(2)推测中段浮桥能开能合的设计目的。(4分)

(3)建国后,在广济桥上下游分别修建了现代化桥梁,试说明对广济侨的影响。(6分)

26.【环境保护】(10分)

海菜花是中国独有的珍稀濒危水生药用植物,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喜温暖,对水质要求高,可判别水质是否受到污染,被称为“环保菜”,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和海南部分地区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池塘和沟渠中。海菜花可作蔬菜食用,也是草鱼的饵料。近年来,海菜花分布面积日益缩小。

分析海菜花分布面积日益缩小的人为原因。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1. B

2. B

3.A

4. B

5.A

6.A

7. D

8. D

9. D

10.A 11.C 12.C 13.D 14.B 15.C 16.A 17.C 18.A

19.D 20.C 21.B 22.D

二、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满分56分)

23.(14分)

(1)高原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落差较小,河流在侧蚀和堆积作用下易形成曲流;草原土壤多植物根系固结,河岸抗侧蚀能力较强,曲流形成后能够得到长时期的保留。(4分)

(2)太行山区在地质史上地形平缓,河流形成曲流(2分);后来,地壳缓慢抬升形成太行山,河流落差不断加大,河流不断下切侵蚀形成峡谷,原来的曲流形态保留在峡谷中(4分)。

(3)修筑防洪大堤,使曲流难以形成;对曲流进行人工裁弯取直以利于防洪和航运,使曲流难以保留。(4分)

24.(16分)

(1)东南部降水较多,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农牧生产活动频繁,对植被破坏严重;东南部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较大,更容易形成流沙。(4分)

(2)根系发达,固沙效果好;抗沙漠恶劣环境的能力强,存活率高。(4分)

(3)环境效益:沙柳种植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防风固沙);回收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用于螺旋藻养殖,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趋势。(4分)

经济效益:农牧民将沙柳条出售给电厂,增加了经济收入;生态园区用沙柳条发电和回收二氧化碳养

殖螺旋藻,减少了投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4分)

25.(16分)

(1)台风破坏;雨水淋蚀;河水与潮水冲蚀(6分)

(2)汛期泄洪或有大船经过时需开启浮桥;闭合时能连接东西两岸,便利通行。(4分)

(3)广济桥作为沟通闽粤的交通地位逐渐减弱;现代化桥梁承担更多交通压力,能够保护广济桥;更好的突出广济桥的旅游功能。(6分)

26.(10分)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滥用化肥农药,污染水域;水产养殖引发水体的富营养化;食用和药用及将海菜作为草鱼饵料导致海菜花过度采集;围湖造田使水域而积减少;外来生物入侵挤占海菜花生长空间。

高三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地理期中试卷 注意:1. 本试卷满分120分,分第Ⅰ、Ⅱ卷,第Ⅰ卷是选择题,第Ⅱ卷是综合题。 2. 请将姓名、学校、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 考试时间共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写答案。 图1为“我国区域划分示意图”,图2为“图1中各区域平均单位面积环境承载力柱状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1中①、③、④、⑤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土壤 2.我国环境承载力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① B.③ C.④ D.⑤ 3.我国耕地和水资源主要分布在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图3是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字母F 、G 、H 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 .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B .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C .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 D .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 5.E 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图1 图 2

①资源枯竭;②环境污染; ③生态破坏;④就业困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图4为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区变化及五大经济圈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图7 6.与东部三大经济圈相比,“西三角”和“中三角”共同的发展优势是 A.科技水平高 B.工业基础好 C.廉价劳动力丰富 D.人地关系协调 7.下列关于构建“西三角”经济圈重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提高经济圈内的城市实力,带动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B. 促进经济圈内城市间合作,有利于西部区域协调互补发展 C. 促进资源、资金、人才和市场的集聚,形成产业集聚带 D.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赶超东部地区 8. “西三角”和“中三角”的构建易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工业向西部边疆地区扩散 B.吸引大量沿海地区人口迁入 C.加快经济圈内工业化和城市化 D.减小经济圈内的环境承载力 图5所示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读图回答9~10题。 图 例

2020秋高三地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6)

4℃ 6℃ 12℃ 10℃ ④ ① ② ③ 8℃ 100 80 120 140 160 120 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某学校(110°E )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 法,逐日测算正午大阳高度。如下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 竿OP ,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 ’,通过tga =OP /OP ’算出正午 太阳高度a 。据此回答1~2题。 1.该小组每天测量正午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A .12:00 B .12:40 C .11:20 D .11:00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迸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 ) A .英国伦敦 B .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 C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 ) D .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 右图示意某地区的温压场分布,实线为该地 10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单位:m ),虚线为近 地面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④地的近地面风向是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 4.图示近地面各点中,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右图是某城市6月22日太阳辐射地面辐射能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该城市可能是( )

A.悉尼 B.新加坡 C.南京 D.开普敦 6.右图中,甲、乙区域和A、B两点地叙述,正确地是 A.6月22日最高气温出现在甲区域 B.乙区域为热量亏损,全部是黑夜 C.地面温度最大值出现在A点所对应地时刻 D.B点所对应地时刻为日出之时 2019年1月27日,西安阴,大风降温,无降雪。1月28日,欣宝随其父亲从西安出发驾车去长安区秦岭北麓“南山温泉”度假酒店去游泳、泡温泉。据此回答7-8题: 7、2019年1月27日西安所经历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8、西安27日无降雪的原因是 A冷空气较弱 B西安空气干燥,湿度低 C暖空气较弱 D西安位于冷空气的下风向 饱和水汽是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能够容纳地最大水汽.下图示意饱和水汽与气温的关系,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有关饱和水汽与气温关系地叙述,正确地是 ①气温越高,饱和水汽越大 ②气温越低,饱和水汽越大 ③气温越高,饱和水汽随温度地变化率越大 ④气温越低,饱和水汽随温度地变化率越大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n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20 世纪70年代初,胜利油田建成投产,淄博市逐渐成为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80年代,淄博市工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并逐渐建立了以冶金、采矿、建材、陶瓷、玻璃等为主的多个工业区。2003年后,全市工业明显形成一个呈“T”字形的产业集聚带。图1为1980年 淄博市工业布局图(左)和2003年淄博市工业分布图(右)。据此完成1-3题。 1.70年代,淄博市成为石化工业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A.市场广阔 B. 原料充足 C.资金雄厚 D. 劳动力丰富 2.80年代初,淄博市工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产业结构升级 B. 国家政策调整 C.市场竞争加剧 D. 石油供应紧张

3.2003年,“T”字形产业集聚带的形成,反映出 C.市场对工业的影响减小 D. 原有工业中心逐渐衰落 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通过破除居民特殊身份和降低落户门槛,打破原有的城乡户籍壁垒和行政干 预,促进外来人口向大城市迁入。图2为2000-2014年我国区域层面大城市人口迁入量的变化趋势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近年来,我国区域间大城市人口迁入量 A. 东部地区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高迁入量 B. 中部地区各年份的迁入量均低于西部地区 C. 西部地区的迁入量与中部地区相比呈较强的波动性 D.中西部地区大城市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明显 5. 影响东部大城市人口迁入量年际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6. 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后,人口大量向大城市迁移可以 图3为世界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单位:C )。其中甲、 度。读图,完成7-9题。 A.交通运输的影响增强 联系 B. 新老工业中心为生产上的空间 A.经济发展水平 B. 就业机会 C.收入水平 D. 基础服务设施 A.缩小城乡间差距 B. 协调区域发展 C.加快城市化进程 D. 缓解生态压力 乙两地同纬度,乙、丙两地同经1肿 2O12 2OH2OU 21财2001期2 2 即 十中部地I/人威山— -西?P地区大城山

高三上期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高三上期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32分) 1. (8分) (2019高一下·东湖期末) 读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海峡中位于大洲洲界上的有() A . ①②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④ (2)图中所示海峡中位于大洲洲界上的有() A . ①②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④ (3)关于图示海峡附近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当①海峡多雨的季节,自西向东经过①②海峡时,均顺风顺水 B . ①②③④海峡均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多海底地震诱发海啸 C . ③海峡两岸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炎热多雨

D . ④海峡两岸分布着茂密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资源丰富 (4)关于图示海峡附近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当①海峡多雨的季节,自西向东经过①②海峡时,均顺风顺水 B . ①②③④海峡均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多海底地震诱发海啸 C . ③海峡两岸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炎热多雨 D . ④海峡两岸分布着茂密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资源丰富 2. (4分) (2019高三上·太原月考) 读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等温线图,图中a、b等温线表示当地时间10时、16时气温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25℃等温线分布的时刻及主要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 . a等温线表示10时,西坡是阴坡 B . a等温线表示16时,东坡是阳坡 C . b等温线表示10时,西坡是阴坡 D . b等温线表示16时,东坡是阳坡 (2)山风是沿山坡吹向谷底的风,谷风正好相反。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甲、乙两地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 . 上午,甲地谷风比乙地弱 B . 甲、乙两地最高温时刻相同 C . 下午,乙地谷风比甲地弱

东城区2018-2019高三地理期末试题

东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地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作答在试卷上。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4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2018年11月5~10日,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吸引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有 12个主宾国。图1为12个主宾国分布示意图。读图1,回答第1~4题。 图1 1. 12个主宾国 A.有3个国家濒临北冰洋 B.地跨世界七个大洲 C.多数国家位于热带地区 D.多数国家位于东半球 2.墨西哥 A.位于南非西北方向 B.地跨4个时区 C.属于北美地区 D.位于太平洋板块 3.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减小 B.日出东北方向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英国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4.图2中著名景点与主宾国连线正确的是

甲(塔桥)乙(基督山)丙(库库尔坎金字塔)丁(红场) 图2 A.甲-德国 B.乙—巴西 C.丙—埃及 D.丁—加拿大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嫦娥1号”和“嫦娥2号”获得了大量月球表面影像;“嫦娥3号”月球车在月球着陆并工作31个月,经历了31个昼夜变化,获得了大量月面物理化学环境的数据。“嫦娥4号”于2018年12月发射,是世界上首次于月球背面软着陆;为了维持“嫦娥4号”与地球间的正常通讯,5月21日先行发射了中继卫星“鹊桥”。读图2,回答第5~7题。 图2(注:图中虚线示意电磁波) 5.“嫦娥2号”获得了全世界最清晰的月面图,这主要利用的是 A. 全球定位技术 B. 遥感技术 C. 地理信息系统 D. 云技术 6.“嫦娥3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经历了巨大的昼夜温差变化。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的原因有 ①月球昼夜交替的周期长②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③月球表面没有海洋与植被④日月距离变化较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在“嫦娥4号”之前先发射“鹊桥”的原因是 A. 月球背面光线太暗 B. 月球背面距离地球太远 C. 月球背面通讯不便 D. 为“嫦娥4号”提供能源 2018年6月3日,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富埃戈火山猛烈喷发。据此回答第8~10题。9. 富埃戈火山喷出熔岩最可能来自 A.地壳B.上地幔C.岩石圈 D.下地幔 8.富埃戈火山喷发形成 A.岩溶地貌B.峡湾地貌 C.熔岩地貌 D.雅丹地貌 10.近两年,全球火山活动频繁,这会使全球气候变暖趋缓。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B.能够使地面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D.对地面保温作用减弱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二A卷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二) (A卷) 说明:本试题两大题,共53小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60分)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运用简易方法测量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为“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示意图”,图中α+β=40°,β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1~2题。 1.该校所处的纬度为 A. 50°N B. 40°N C. 50°S D. 40°S 2.该校所在地和沈阳(大约北纬41°48')相比 A. 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比沈阳大 B. 日出时间比沈阳早 C. 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比沈阳大 D. 进入新年比沈阳早 某日某时,家住淮北的王女士驾车途经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 南北向道路的交叉口处。在等待直行绿灯时,王女士发现路口 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此时王女士的车头应朝向 A.东B.南C.西D.北 4.若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到等红灯处时, 可能会发现 A.雕像的影子变短了 B.雕像的影子向西转过了大约30° C.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 D.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其左前方 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容易随地下水蒸发而上升到地表,造成盐碱危害。科学家发现在南部小麦带(下图)盐渍 化农田上种植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 滨藜,3~4年后,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并可在盐生 灌木行间种植大麦、燕麦等作物,发展畜牧业。据 此完成5~7题 5.图中M地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时为该地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6.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 降低地下水位,吸收土壤盐分 B. 枝叶茂盛,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C. 增加大气降水,稀释土壤 盐分D. 根系较发达,增加土壤地下水 7.M地小麦收获期间,与我国徐州(34°15N,117°11'E)相比,悉尼(33°51S,151°12E)

2020届高三期中考试试题(地理)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高三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2.第I卷完成后,请将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本试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山草原坐落在天山中部山间盆地,开都河在草原上蜿蜒穿过,素有“九曲十八弯”的美称。每年9-10月,夕阳直落在九曲十八弯中轴线,在九曲十八弯上可映出九个太阳,美不胜收,蔚为壮观。下图示意9月27日一摄影师于该地某处(43°N,84°E)拍摄的日落美景。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照片是从哪个方向拍摄的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2.该摄影师拍照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为 A.(2°N,20°E)B.(2°N,5°W) C.(2°S,20°E)D.(2°S,5°W) 下表为①②③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3~4题。 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①③② 4.若③地为烟台,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

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塌陷地貌。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读图完成5~6题。 5.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A.45米B.55米C.105米D.125米 6.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 A.甲B.乙C.丙D.丁 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河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D.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 8.该地区的耕地和居住地适宜分布的地区及原因是 A.分布在河漫滩,离水源较近B.分布在阶地①,植被丰富 C.分布在阶地②,土壤肥沃D.分布在阶地③,地势较高

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42分) 1. (6分) (2019高二上·渭滨期末) 读某沿海湿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是() A . 防风固沙 B . 维持生物多样性 C . 调蓄洪水 D . 增加海洋渔业资源 (2)保护该类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A . 建立保护区 B . 实施退田还湖 C . 排水开垦 D . 发展滩涂养殖 (3)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A . 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 . 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 C . 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便利 D . 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2. (4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该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 . 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 . 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D . 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的差异 (2) 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 . 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B . 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C . 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D . 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3. (4分) (2018高三上·齐齐哈尔期末) 下图为2017年某时我国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压分布,最不可能出现在() A . 晚秋 B . 隆冬 C . 初春 D . 盛夏 (2)此时最可能出现较大降水的地区是() A . 内蒙古高原 B . 云贵高原 C . 华北平原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4. (6分) (2019高二下·忻州月考)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介绍:“成形于 2000 多年前的中国历书,依据时间更替与气象变化的规律,一年里安排 24 个节气来指导农事”。某地 3 月回暖,播种南瓜、丝瓜,等待萌发成芽;4 月蝴蝶化茧,砍枝取条,给山药搭好支架;5 月燕子筑巢,准备秧苗,菜园等待施肥;夏种之后,玉米成熟,丝瓜、南瓜可以收获;待到 9、10 月播种藠头,静待来年开春生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材料中体现的农业生产的特点主要是() A . 单一性

2018届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8届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表 1示意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的数据(单位:km2)。据此完成1~3 题。 1. 清洁的水体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A.形成对流净化空气 B.净化各种生产污水 C.方便居民生活用水 D.释放热量调节气温 2.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 A.城市发展缺少规划 B.城市市区用地紧张 C.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D.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3. 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北京市水体“蓝化效应”最差的季节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如图1所示)。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当地农民大力发展温室农业,使埃尔埃希多由荒凉之地变成欧洲的“菜篮子”,但水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渐显现。据此完成4~6题。

图1 4. 与该地改良后的土壤结构相符合的是 A.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 B.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沙土 C.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 D.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沙土,下层为有机肥 5. 每年夏季七八月份,当地农民用塑料薄膜将温室土壤全部覆盖,膜 下灌水闷棚,撤膜后才开始种植蔬菜。这种做法的目的最可能是A.提高土壤肥力 B.对土壤进行消毒 C.提高土壤含水量 D.提高土壤含氧量 6. 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在埃尔埃希多不可行的是 A.海水淡化 B.发展节水农业 C.修建积雨池收集雨水 D.利用高山冰川融水 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图2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据此完成7~9题。 7.与林外空地相比较,3月15日前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A.林外风速较小B.林外降雪较多 C.林内气温较高D.林内郁闭度大 8.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及原因A.慢,风速较小B.先快后慢,气温先高后低C.快,太阳辐射较强 D.先慢后快,降水量增多

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卷Ⅱ时,答案一定要答在答案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学.科.网...学.科. 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1. 有关图中a、b、c、d四点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A. b>a>c>d B. b>a>c=d C. b>d=c>a D. b>d>c>a 2. 图中河流的主汛期,最不可能在 A. 12月至次年2月 B. 3至5月 C. 6至8月 D. 9至11月 下图示意我国西部某区域水系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 有关两河流域流经地区的说法最可能是 A. 该地区河道弯曲,可推知地势平坦开阔 B. 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由东南流向西北 C. 该地地质构造既有断层也有褶皱 D. 实施河流综合开发的主要措施是发电和航运 4. 计划在MN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假设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则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读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型图(P点对应时间预测在2045年前后),完成下列各题。 5. 导致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医疗生活水平 B. 人口政策 C. 交通条件 D. 人口流动 6. 下列措施能有效缓解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是 A. 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B. 控制老年人口数量 C. 接受外来移民 D. 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 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箭头为图示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来向(遮蔽区范围随季节有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完整版)潍坊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高三地理 一、选择题 某日,潍坊(36.5°N,119°E)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日潍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5°,他们还测得该日潍坊的日落时间比昨日早了3分钟。据此完成1~2题。 1.该日,潍坊市() A.日出方位为东南方 B.正午太阳高度比前一天大 C.日落时间比北京晚 D.昼长夜短,但昼长在变短 2.该日潍坊日落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18:00 B.17:40 C.18:20 D.19:00 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图中甲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死海是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且上空多浓雾。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等降水量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死海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时空变化特点是() A.北部盐度高于南部 B.西部盐度高于东部 C.表层盐度夏季高于冬季 D.表层盐度高于底部 4.造成死海南北分裂,南部出现盐滩的主要原因有() ①围湖造田②入湖河水减少③降水少,蒸发旺盛④湖底地势北高南低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死海湖区上空多浓雾,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冬季温暖湖水不结冰,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 B. 地势低且常年受副热带髙气压带控制,空气流动性差,水汽不易扩散 C.属于地中海气候区,且临近地中海,降水多,空气湿润 D.沿岸化学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多 在低温的冬夜,裸露而松散的土地上,有时可以看到生长出千姿百态的地冰花(也称为“霜柱”),它是潮湿土壤中的水分沿着土壤缝隙向上蒸发,水汽在地表遇冷凝结而成的。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试题(文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PQ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约为() A.2200千米 B.1000千米 C.550千米 D.500千米 2.此时()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早于6时 C.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 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3.有关图中海峡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信风带,风急浪高 B.位于海沟,地壳活动活跃 C.寒暖流交汇,鱼类丰富 D.纬度较高,结冰期长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中心位置:42°22′N,116°53′ E),海拔1010~1940米。55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86万亩,创建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图b为塞罕坝机械林场局部卫星地图(图中河谷地带林木稀少);图a为图b中一处风电铁塔的放大图。据此完成4~6题。

4.该林场人工种植的树种主要是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针叶林 5.该林场河谷地带林木稀少的原因可能是 A. 地下水位高,盐碱化严重 B. 日照时间短,热量不足 C. 地形不利于机械化造林 D. 河谷以水田为主 6.图a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推断正确的是 A. 拍摄卫星位于风电铁塔东南上空 B. 拍摄于当地的上午 C. 风电铁塔位于图中地势最高处 D. 道路沿等高线分布 下图为杭州(30°N)沿海某座山峰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30°,沿虚线L2坡度为45°。读图回答7~9题。 7.若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甲地最强正午太阳辐射日期约为

高三地理模拟考试试题(三)含答案解析

高三地理模拟考试试题(三) 科考队在大兴安岭考察时,发现当地的原始地貌为山前冲积扇前缘,土壤分为粗颗粒层和细颗粒层两种。土壤类型主要为淋溶黑钙土。但在背风坡海拔200米处(122° 33' 47〃E 45° 45' 01〃N)发现土壤变为栗钙土,并且该处地层的上部偏红,说明氧化铁(三氧化二铁)在该处富集。据此回答1-2题。 1 ?若土壤温度与铁元素的富集能力成正比,则土壤变为栗钙土的条件应为() A.高温多雨 B. 高温少雨 C. 低温多雨 D. 低温少雨 2.当地越靠近冲击扇的前缘方向,土层的变化情况为() A.粗颗粒层变厚,细颗粒层变厚 B. 粗颗粒层变厚,细颗粒层变薄 C.粗颗粒层变薄,细颗粒层变厚 D. 粗颗粒层变薄,细颗粒层变薄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 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 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 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 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 ?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 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冻害、避免早春霜害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 ?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 B. 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 C. 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D. 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据报道,格陵兰北部一条主要冰川自 2012年起进入加快消退期,融化速度加快两倍。气候变暖导致 北极被开发的可能性增大,俄罗斯已经向联合国申请扩展在北极的国土面积,作为北极观察国的中 国也在加大科研考察。科学家们预计,一旦格陵兰岛的冰盖完全融化消失,全球海平面将上升大约 6米。据此完成5-6题。 5. 科学家对冰川变化的了解,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GPS C.GIS D. 数字地球 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开辟北极航道,大大缩短东西方距离 ③丰富的淡水资源 ④北极地处欧亚美三大洲的接合部,占据有利的军事战略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野外科考, 绘制出图中等高线和主要河流图, 并于北京时间 年12月22日13:20在图中丁地测得该日最大太阳高度为 42°。读图回答7?9题。 ④防 2015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18 ~ 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1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卷Ⅱ时,答案一定要答在答案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50 分)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1~ 2题。 1.有关图中 a、 b、 c、 d 四点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A.b>a>c>d B. b>a>c=d C. b>d=c>a D. b>d>c>a 2.图中河流的主汛期,最不可能在 A.12 月至次年 2 月 B.3至 5 月 C. 6至 8 月 D.9至 11 月 下图示意我国西部某区域水系图。读图完成3~ 4 题。 3.有关两河流域流经地区的说法最可能是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由东南流向西北 C.该地地质构造既有断层也有褶皱 D.实施河流综合开发的主要措施是发电和航运 4. 计划在 MN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假设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则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 甲 B.乙 C.丙 D.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读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 转变模型图 (P 点对应时间预测在 2045 年前后 ) ,完成 5~ 6 题。 5.导致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医疗生活水平 B.人口政策 C.交通条件 D.人口流动 6.下列措施能有效缓解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是 A. 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B.控制老年人口数量 C. 接受外来移民 D.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 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箭头为图示 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来向( 遮蔽区范围随季节有变化) 。读图 , 完成 7~8 题。 7.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 北纬 45°附近 B.南纬45°附近 C.北纬20°附近 D.南纬20°附近 8.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为河流右岸 B.河流自东向西流 C. 遮蔽区最大在 1 月 D.遮蔽区最大在7 月 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经济河流” 发源于通达性较差的上游城市,向通达性较好、联系程度 强的中下游城市流动,最终汇入通达性更强的下游城市。下图为某年东北地区流域型城市空间格局图。读 图完成 9~11 题。

高三地理期中试题

咼三地理期中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分为选择题(第一部分)和非选择题(第二部分)组成。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 35小题,共14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图中岛屿皆为火山岛, 地质年龄从甲到乙渐老。 甲岛为世界著名 旅游目的地,最高处附近建有多个大型天文台。读 图,完成1?3题。 1.根据图中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图中岛屿东北侧降水少于西南侧 B. 图中岛屿岛上岩石多为花岗岩 D.图中岛屿所在区域每年 1月成为高压中心 2?甲岛成为现代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以下分析不 正确的 是: A. 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B. 离旅游客源地近 C. 交通等基础设施发达 D. 独特的热带海岛风情 3.以下对甲岛成为全球最佳天文观测地的分析,不 正确的有: B. 空气稀薄且洁净 C. 海拔高,大气扰动少 D.终年受 副高控制,天气晴好 近年全球环境变迁, 我国西北土地沙漠化情况严重, 致使台湾地区近年在飓风来临前或 东北季风盛行期间,也常出现地区性的沙尘事件。据此完成 4?5题。 4?中国西北土地沙漠化的原因,与下列自然和人文条件最直接相关的可能是. 乙:长期灌溉土壤盐渍化 丙: 开辟农田灌溉渠道 丁: 开辟道路交通网络 戊:扩大牲畜放牧范围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乙戊 D.甲丁戊 A.无光害及污染 甲:气候长期干旱缺水 C

5 ?上述台湾的地区性沙尘事件,最可能发生在: A. 河口滩地 B.山区崩塌地 C. 平原耕作地 D.内陆山区 读“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回答6?7 题。 6. 下列对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为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B. ②处为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成谷地 C. ③处为冲积扇,利于聚落形成与分布 D. ④处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7.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 横断山区 B.武夷山区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C.祁连山地 D.太行山区 第常繡紳出橄辭潑赫:空岩厨

高三地理11月模拟考试试题

2017届苏北四市(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高三年级摸底(上期中) 考试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王教授某日乘坐飞机从悉尼到西安,飞机着陆时正值日落。表1为该航班信息。据此回答1?2题。 航班号机型出发城市起飞时间降落时间到达城市 HU7994A330悉尼(150° E, 35° S) 9:20 当地区时 17:45 北京时间 西安(109 ° E, 35° N) 1 ?王教授乘坐的航班实际飞行时间约为 A. 6小时25分钟 B. 8小时25分钟 C. 10小时25分钟 D. 12小时25分钟 2 ?当天悉尼的日出时间约为当地时间 A. 5: 01 B. 5: 59 C. 6: 01 D . 6: 59 白云岩(沉积岩)深埋地下变成白云石大理岩,之后受岩浆侵入影响形成新岩石,这便是和田 玉。和田玉风化后,经河水冲刷、磨蚀、沉积,形成鹅卵石状的和田玉籽料。读图1,回答3?4题。 3. 和田玉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A. 外力作用一变质作用一岩浆活动 B. 外力作用一变质作用一变质作用 C .变质作用一外力作用一岩浆活动 D.外力作用一变质作用一外力作用 4. 根据和田玉籽料形成条件判 断,图1中和田玉籽料相对集中的河段 是 A.① B.② 图1

C.③ D.④ A.太平洋岛国图瓦卢陆地面积扩大 B .加拿大森林带北界向南推移

“副热带高气压”是影响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重要因素。图 图3 7 ?甲岛附近海冰边界纬度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影响 B.暖流影响 C.地形影响 D.寒流影响 &自2000年到2011年期间,伴随北冰洋海冰范围的变化 2为2016年10月10日世界某区 5. 若仅考虑“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则图示低压系统移动方向是 A. I 向东北方向 B . n 向西南方向 C. 川向东南方向 D. W 向东北方向 6. 若“副热带高气压”势力进一步增强和西移,则菲律宾北部的天气可能是 A. 风力增强 B. 云层变薄 图3是1979— 2000年和2011年北极地区夏季海冰平均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 7?8题。 域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 5?6题。 图2 斯 极 罗 俄 北极点 格 陵 大. 圈 夏季海冰平均范围 2011 年 --------- 1979—2000年

重庆市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重庆市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50分) 1. (6分)(2016·福州模拟) 如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单位为米,完成以下问题。 (1) 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A . 500m B . 550m C . 600m D . 650m (2) 图中有一座占地17000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D . 丁处

(3) 近年来,当地居民由单一的蔬菜种植转为发展集种植、养殖、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经济活动,导致该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A . 交通 B . 劳动力 C . 市场 D . 科技 2. (2分) (2016高一下·河北期中)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下图为杭州市郊区某“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该园采用能智能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阳能。将电池板朝正南时的太阳方位角定为0°,向东偏设定为负角度,向西偏设定为正角度。春分日,该产业园太阳能电池板的方位角为-45°,则当地时间大约为() A . 6点 B . 9点 C . 12点 D . 15点 3. (4分) (2015高一上·济南期末) 如图为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马达加斯加岛东部①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 A .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 非地带性现象 (2).④地气候类型的形成主要是受() A . 西风带控制 B . 季风环流控制 C .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D .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4. (2分) (2013高一上·平阳月考) 在有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出现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A . 山麓和山顶的植被差异 B . 山麓和山顶的地形差异 C . 山麓和山顶的土壤差异 D . 山麓和山顶的热量和水分存在差异 5. (4分) (2018高一上·南宁期末) “海绵城市”建设是通过降低雨水的地表汇流,恢复城市原始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的自然状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海绵城市的建设,会使() A . 年径流总量增加 B . 城市地表径流减少

潍坊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含答案)

潍坊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 分) 假设在我国各省会城市都立上一根等长的木棍,于某日北京时间12∶00 同时测量太棍的影长和方位,将测得的各省会城市的棍影方位和相对长度保持不变,把影子的起点对齐后叠置到一起,则影子的终点指示了各省会城市的相对位置(图1)。据此完成1 ~2题。 1.该日最可能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若该日下列城市都是晴天,则此时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城市可能是 A.海口 B.北京 C. 福州 D.广州 图2示意北半球某地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分布状况。据此完成3~4题。 3.①点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北风 4.③点对应的近地面天气状况很可能是 A. 晴朗 B.阴雨 C. 高温高压 D.低温高压 雨洪式河流是指由于暴雨引发流域型洪水的河流。流域形态对雨洪式河流的洪水过程影响很大。图3示意两条雨洪式河流流域的形态,M、N为河流流域出口处。据此完成5~6题。

5.下图示意暴雨前后在流域出口处测得的河流流量过程曲线,与M处河流流量变化相 符的是时间时间 6. 仅从河流流域形态看,N 处河段往往 A.洪水持续时间短 B.洪水陡涨陡落 C. 洪水不易泛滥 D.流量变化很大 横断山区东北部高山峡谷的半山地带,是千百年来嘉绒藏人的主要聚居区。图4 示意嘉绒藏人的分布,图5示意嘉绒藏人分布的高山峡谷地带的主要物产。据此完成7~9 题。 7.嘉绒藏人的生产方式主要是 A.农业种植 B. 山地放牧 C.半农半牧 D.采挖药材 8.与河谷地带相比,嘉绒藏人更多选择在半山地带农耕和聚居,原因主要是半山地带 ①不易受到洪水侵扰②温度适宜,降水较多③坡度平缓,适宜人居④物产丰富,食物充足 A. 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4

万全中学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三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 m高空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1~3题。 1.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 ) A.晴天、晴天B.晴天、阴雨天C.阴雨天、晴天D.阴雨天、阴雨天 2.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A.正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北风 3.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此时该地区出现雾霾天气( ) A.乙处有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B.乙处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C.甲处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D.甲处有下降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 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回答4~5题。 4.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位置B.热力环流C.季风环流D.大气环流

5.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A.0点 B.5点 C.20点 D. 15点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雨(雪)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大气环流C.纬度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7.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②④B.①④C.①③D.③④ 在地球低层大气中,同一地点不同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空气在水平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样,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不同高度的风向和风速都会发生变化。读图回答8~9题。 8.若某地不同高度上的风向、风速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则四幅图中能够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向随高度变化而形成的曲线图是( ) A.①图B.②图C.③图D.④图 9.在①图中,按地图的一般方向判断,其高空大气高气压可能位于该地的(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下图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10~12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