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检查评价.doc

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检查评价.doc

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检查评价.doc
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检查评价.doc

项目

5

康复业训练务

家长15

培训分

宣传

普及

康复

1.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

评估内容及计分标准分值得分评估方法

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1分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1分 2.查看从业执照日收训能力不少于 20名1分 3.查看合格证书

4.现场查看

符合国家消防、卫生等相关规定和要求1分注:其中任何一项不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1分达标者不予评估

小计5分

合计5分

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2分 1.查阅档案资料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2分 2.观摩主题课

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1分 3.座谈、访谈

根据受助智力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小步子、情境和观察学习等多种方法开展康复训练1分 4.个案抽查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转介和跟踪服务1分

小计7分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咨询服务1分 1.查阅档案资料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1分 2.座谈、访谈

小计2分

利用“全国助残日”、“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和各种助残公益活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智

2分查阅档案资料

力残疾儿童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两次

小计2分

知识

按照项目要求建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完整填写档案内容,提供反映儿童训练前、后康复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2分档案有教师授课教案、参考课程、教材和家长培训相关记录等资料1分管理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归档、保管、借阅)1分

小计4分

合计15分康复机构设置在安全区域内1分室内外康复训练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固定且自成一体;安全、易于疏散,通风透气、采光好1分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1分场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1分

场所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至少150㎡,其中: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至少2间,每间至少 15㎡1分设个别训练室至少 3间,每间至少 5㎡1分

置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 感统训练室)至少 1间,每间至少 50㎡1分设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 家长培训室 / 儿童评估室 / 教师培训室 / 资料室)至少 1间,每间至少 15㎡1分置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1分与

小计9分设

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配备儿童课桌椅、大小白(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挂图、卡片及相关教具1分施

个别训练室:配备个别化训练课程评量表、个训用桌椅、玩教具1分15

场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 感统训练室:配备 PT 软垫、木条台、滑板车、大滑板、吊筒、钻滚筒、羊角球、大龙

分 1.5分所球、布袋跳、触觉球、按摩地垫、按摩大龙球、平衡木及平衡踩踏车、万象组合包、精细运动训练用玩具等

设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 家长培训室 / 儿童评估室 / 教师培训室 / 资料室):配备接待用桌椅、档案柜、电脑、

1.5分

施电脑桌椅等;配备基本的康复与教学评估设备;配备供家长学习、借用的康复普及读物和玩教具等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滑梯、秋千等大型玩具1分

小计6分

合计15分查阅档案资料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项目项目管理人员 1名,由机构主任或分管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担任1分有一定的业务管理和协调能力1分

管理

经过项目管理专项培训1分人员

小计3分人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业务主管需具有教育、医疗、心理、社会中级以上职称1分员

专科以上学历1分配教

专业背景为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2分置

医疗、康复、心理等专业背景人员通过相关专业学习,基本达到进行儿童康复教学活动要求的也可承担部分教学任务2分与

教师与儿童的比例为1:3~ 1:5 2分要项目

骨干教师具有3年以上特殊教育或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实践经验1分求专业师

骨干教师具备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评估和制定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的能力3分23 人员

骨干教师能够示范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3分分

专科以上学历1分康复

治疗具有医疗、康复、心理、社会、保健和护理等专业背景,进行过相关专业领域的学习,基本达到实施康复训练的工作要求2分人员康复治疗人员与儿童的比例为1:10~ 1:15 2分

小计20分

合计23分业康每名儿童在机构内训练时间至少6个月1分务复集体训练课每日至少 1小时1分

开训

每日基本的康复训练至少3小

组别 /小组训练每日至少 0.5小时1分

展练个别训练每日至少 0.5小时1分情时运动训练 /感统训练每日至少1小时1分况间每名儿童每周至少进行1次音乐游戏活动,每次至少0.5小时1分32 和每名儿童每月至少进行1次社会融合活动,每次至少0.5小时1分1.现场查看

2.座谈、访谈

1.现场查看

2.查阅档案资料

3.座谈、访谈

4.现场看课、评课

1.查阅档案资料

2.现场看课、评课

分活集体训练课 : 要求 2名老师 : 分主教和助教,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2分

动6~ 12名儿童;具体细分:①低能

力/ 小年龄

教案规范,有互动评价表2分段儿童, 4~ 6名儿童;②中等能力儿童, 6~

8名儿童;③高能力儿童,8~ 12名儿童课堂组织实施顺畅、方法手段多样、每名儿童目标实现75%以上2分组别 /小组训练课 : 要求 1名老师, 3~ 6名儿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2分童;具体细分:①低能力 /小年龄段儿童, 3~

4名儿童;②中高能力儿童,5~ 6名儿童教案规范,有互动评价表2分( 如果是外出小组课或是低能力/ 小年龄段儿

课堂组织实施顺畅、方法手段多样、每名儿童目标实现75%以上2分童则需 2名老师,分主教和助教)

个别训练课 : 要求老师与儿童 1:1或 1:2

主要应用在儿童认知、语言、运动训练等方面,有教案1分

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目标实现75%以上2分

小计22分

家家庭康复指导每周至少 1次,每次至少 0.5小时2分长家长培训每月至少 1次,每次至少1小时2分

家长能够依据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完成在家家长知道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2分

家长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对儿童实施康复训练2分和庭和社区适合的目标

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目标实现75%以上2分培

小计10分训

合计32分质依据项目要求开展工作,制定本单位实施项目工作的相关管理、财务、安全、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制度1分量每年度上报项目执行情况自查和总结报告1分监儿童康复评估、训练建档率100% 2分督儿童康复训练总有效率≥85% 2分1.查阅档案资料

2.电话随机抽查

3.家长访谈

1.现场查看

2.查阅档案资料

3.电话随机抽查

4.查看问卷记录

10 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知情满意率≥90% 2分分组织儿童参加社会融合活动每年≥6次2分

小计10分

合计10分

总计100分

有教育资质4分

有医疗资质4分加设置在有教育或医疗资质的残联康复中心内4分分如提供餐饮,有卫生合格证和独立的厨房操作间2分

项增设语言 /认知训练室、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生活辅导室等专用训练室2分

20 语言 / 认知训练室配备图形认知组件、“看图说话”用的挂图、录音机或语言治疗机、非语言交流写字画板等1分分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配备各种小型敲击乐器、电子琴或钢琴、收录放机、拼图、插板、积木、彩色画笔、

2分黑板、剪纸及贴图用具、纸牌、儿童作品展示柜等

生活辅导室配备洗漱、饮食、清洁、简单劳动等日常生活训练物品等1分

合计20分5.家长访谈

1.查看资质证书

2.现场查看

注:本评估标准总分为100 分(不含加分项分值), 75 分为评估达标分值, 75 分以下为不达标;得分相同者,以加分项得分高低排序

件 2

项目

5

康复

训练业

职家长能培训1

宣传5

普及分

康复

知识

档案

管理

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试行)

评估内容及计分标准分值得分评估方法

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1分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1分 2. 查看从业执照

3. 查看合格证书

日收训能力不少于 20名1分

4. 现场查看

康复服务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要求1分注:其中任何一项不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1分达标者不予评估

小计5分

合计5分

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3分 1. 查阅档案资料

开展脑瘫儿童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言语、认知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3分 2. 现场观摩

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1分 3. 座谈、访谈

开展脑瘫儿童转介和跟踪服务1分

4. 个案抽查

小计8分

向家长提供脑瘫康复咨询服务1分 1. 查阅档案资料

向家长提供脑瘫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1分 2. 座谈、访谈

小计2分

利用“全国助残日”、各种助残公益活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脑瘫儿童康复知识宣

2分查阅档案资料

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两次

小计2分

按照项目要求建立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见“全康办〔2012〕10号”文件),完整填写档案内容,提供反

1分查阅档案资料

映儿童训练前、后康复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

1

5

基本

设备

项目人管理员人员有专业人员对康复服务活动设计、家长培训等相关记录等资料1分

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1分

小计3分

合计15分

室内外康复训练场所通风透气、采光好1分

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1分

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1分

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不少于150㎡1分

运动治疗室至少1间,面积不少于 50㎡1分现场查看

作业治疗室至少2间,总面积不少于 50㎡1分

培训教室至少 1间,面积不少于 20㎡0.5 分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 儿童评估室)至少 1间,每间面积不少于15㎡0.5 分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0.5 分

小计7.5 分

1. 评估工具:具有物理治疗(GMFM)、作业治疗( STEF)、言语治疗( S-S 评定)、认知训练(0-6 岁小儿神经

心理发育检查表)的评估量表和工具

1.5

2. 基本训练器具:运动垫或PT 床、条台、楔形垫、巴氏球、滚筒、姿势矫正椅、分指板 1.5 分现场查看

3. 站立训练器具:站立架、倾斜台、踝关节矫正站立板、肋木等 1.5 分

4. 步行训练器具:平衡杠、步行架、阶梯、姿势镜、多用组合箱等 1.5 分

5.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器具:木钉盘、砂袋、套圈、手功能综合训练板、生活自助器具等 1.5 分

小计7.5 分

合计15分

项目管理人员 1名,由机构主任或分管脑瘫儿童康复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担任1分

1. 现场查看有一定的业务管理和协调能力1分

2. 座谈、访谈经过项目管理专项培训1分

配小计3分置脑瘫儿童康复教育业务主管需具有医疗、教育、心理、社会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2分

康复有专(兼)职康复医师,并有执业医师资格证

要康复医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20 6分医师

求每年参加 40学时以上相关技术培训

2 项目康复有医疗、康复、护理等专业背景并接受过脑瘫康复专业培训

3 专业治疗康复治疗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5 8分分人员师每年参加 40学时以上相关技术培训

康复有专(兼)职、经过培训的教师,具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专业背景,并取得教师资格

教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10 ;每年参加 30学时以上的相关继续教育4分

教师

教师可由经过相关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兼任

小计20分

合计23分

机构每名儿童在机构内训练时间至少6个月6分

物理治疗至少40分钟4分

康复

业每日基本的康复训练至少110分钟作业治疗至少40分钟4分训练

务教育活动至少30分钟4分时间

每名儿童每周至少进行1次音乐游戏活动,每次至少30分钟2分展和

每名儿童每月至少进行1次社会融合活动,每次至少30分钟2分情活动

小计22分况

家庭康复指导每周至少1次,每次至少 30分钟2分3 家长

2 家长培训每月至少 1次,每次至少1小时2分

指导

家长知道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2分分

和培家长能够依据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完成

家长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对儿童实施康复训练2分训在家庭和社区适合的目标

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目标实现75%以上2分1.现场观摩

2.查阅档案资料

3.座谈、访谈

1.查阅档案资料

2.现场观摩

1.查阅档案资料

2.电话随机抽查

3.家长访谈

小计10分合计32分

依据项目要求开展工作,制定本单位实施项目工作的相关管理、财务、安全、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制度1分

每年度上报项目执行情况自查和总结报告1分量

儿童康复评估、训练建档率100% 2分监

儿童康复训练总有效率≥85% 2分督

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知情满意率≥90% 2分10

组织儿童参加社会融合活动每年≥6次2分分

小计10分

合计10分

总计100分有教育资质5分有医疗资质5分加设置在有教育或医疗资质的残联康复中心内2分分如提供餐饮,有卫生合格证和独立的厨房操作间2分项增设语言 / 认知训练室、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生活辅导室等专用训练室,并开展相应课程2分20 语言 / 认知训练室配备图形认知组件、“看图说话”用的挂图、录音机或语言治疗机、非语言交流写字画板等1分分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配备各种小型敲击乐器、电子琴或钢琴、收录放机、拼图、插板、积木、彩色画

2分笔、黑板、剪纸及贴图用具、纸牌、儿童作品展示柜等

生活辅导室配备洗漱、饮食、清洁、简单劳动等日常生活训练物品等1分

合计20分1.现场查看

2.查阅档案资料

3.电话随机抽查

4.查看问卷记录

5.家长访谈

1.查看资质证书

2.现场查看

注:本评估标准总分为 100分(不含加分项分值),75分为评估达标分值, 75分以下为不达标;得分相同者,以加分项得分高低排序。附件 3

评分内容

机构性质

注册★( 10

分)

招生规模★规

训练场地

( 30

分)

其他用房

业务主管

员特教教师

教育评估人员备

( 30 保育员

分)

其他人员

设教学设备

康复训练设备施

( 30

分)

其他

合计

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

评分标准分值得分

合法注册,审批手续齐全10

全日制在训孤独症儿童数 20名以上可得 5分; 50名以上可得 7分; 80名以上可得 9分9

室内场地按使用面积计算(下同)应达200平米,同时室外运动场地达100平米以上可得5分,室内场

地达 400平米、室外运动场地达 150平米以上可得7分;室内场地达 600平米,室外运动场地达 200平米9

以上可得 9分

3间)、教室办公室(含档案室)、音乐游戏活动室,

有教育评估室、集体教学室、个别辅导室(至少

可得 5分,教育评估室、集体教学室内、个别辅导室(至少5间)、教师办公室(含档案室)、音乐|

游戏活动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家长培训室可得7分;教育评估室、集体教学室内、个别辅导室(至9

少 6间)、教师办公室(含图书档案室)、儿童图书室、音乐| 游戏活动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家长

培训室家长 | 儿童休息室可得 9分

有专供幼儿使用的卫生间;有独立厨房操作间,能提供儿童营养午餐 3

专职人员 1人以上 5

按照与学员1: 5额比例配备可得5分;按照与学员1: 4额比例配备可得7分;按照与学员1: 3额比例

10

配备可得 10分

专兼职人员1名 5

按照与学员

1: 10额比例配备可

得3分;按照与学员

1: 9额比例配备可

得4分;按照与学员1: 8额比例

5

配备可得 5分

行政管理、后勤岗位人员齐备 5

电视机、 DVD机、录音机(含 CD播放功能)、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电脑、投影仪、钢琴或电子

7

琴、玩教育设备

多种幼儿体育活动,游戏活动器械7

教育评估工具,认知训练设备,感觉统合训练器具,奥尔夫音乐训练设备,言语沟通训练设备、多

10

感官训练设备

学员用书 300册以上;登记造册的各种教师用书300册以上 3

室内有 3平米以上,安全卫生的球池、沙池、水池或沙水盘两个以上 3

100

说明: 1、学员指经过县级以上专业医疗卫生机构明确诊断为孤独症或孤独症倾向的

7周岁(不含 7周岁)以下儿童。 2、★为单项否决项。招生规模和训练场地分值必须达到;一级 9分,二级 7分,三级 5分。 3、此表实际得分乘以系数 0.3 后计入总分。 4、此表不必上报,各地残联、机构存档备查。

指导思想

机构定位明确,立足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依法服务,遵章服务

有发展规划,有年度计划和总结,各项会议记录齐全

制度建设

各项管理制度健全

学员诊断证明及康复档案规范、齐全

有健全财务和管理监督制度,历次财务审计均合格

(20 分) 财务管理 资产管理有专人负责且分工明确,社会捐助物资均分类登记,单独立账,主要收费项目向社会公示

安全管理

有各项安保制度和各种安全预案,有专人负责

无重大责任事故

业务主管

业务主管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或社会学等大专以上学历可得 2分;业务主管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或社

会学等本科以上学历可得 3分。

专任教师均为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可得 1分;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可得 2分; 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且

有三分之一以上教师为本科以上学历可得

3分。

五分之一教师为特教、学前或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毕业可得

1分;四分之一教师为特教、学前或心理学

专任教师

等相关专业毕业可得 2分;三分之一教师为特教、学前或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毕业可得

3分;

专任教师普遍接受过孤独症儿童康复相关专业培训可得

1分;三分之一以上教师三年内接受过市级以 建

上的专业培训可得 2分;二分之一以上教师三年内接受过市级以上专业培训可得

3分 设

(20 分)

全部具有教师资格证

全体教师均经过专业培训后上岗,得到市级以上相关专业培训证书的比率达到

30%以上

全体人员均签有用工合同并按规定参加各种保险,

专业人员流失率每年 30%以下可得 1分;专业人员流

人才培养

失率每年 10%以下可得 2分。

开展科研项目,每年有专业论文公开发表或参加市级以上论文交流活动

每年组织同行交流 1次以上可得 0.5 分, 3次以上可得 1分

2

2 3 3 2 2

2

2

2 3 3 3

3

2

2

2

1

1

教学

计划

业课程设置

(40 分)

质量调控

训练时间

社家长培训

(20社区指导

分 )

社会宣传有年度、月、周教学计划 2 召开包括家长在内的专门会议,制定个别训练计划,训练计划目标符合儿童长远发展需求 4 课程设置符合孤独症儿童的康复需求和发育特点,每门课都有课程纲要 3 每月开展融合教育活动或开设相关课程 3 每周开展一对一的亲子同训 1次并有详细记录可得1分, 2次以上可得 2分 2 每季度组织学员外出活动,如:郊游、看演出等。 1 语言沟通课,游戏交往课,感知运动课,生活自理课,个训课,其他特色课程 3 游戏交往课每周不少于 3节 2

个别训练每人每天半小时以上可得

1分;每人每

天1小时以上可得 2分; 2 个案评估档案齐全,有详细的观察评估记录和教育评估记录,有针对孤独症儿童沟通与交往障碍的特

3 殊评估

有课堂教学效果评估制度并有改进措施 3 现场教学训练活动目标明确,学生积极参与,教具应用恰当,教学组织形式合理 4 每天有家长联系记录,定期进行家长意见反馈,能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2 家长满意率大于 50%可得 1分;大于 70%可得 2分 2 持续训练一年以上的学员数占学员总数的20%以上可得 2分;持续训练一年以上的学员数占学员总数的

4 40%以上可得 4分

每月开展家长培训课程,每年邀请相关专家为家长进行培训,培训记录及相关资料齐全 4

新学员家长培训应符合孤独症儿童的康复特点,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选用已出版的规范的教材做

3 培训参考资料

有社区指导计划并开展相关业务指导活动 4 为有需要的家庭或普通学校(幼儿园)提供巡回指导等服务 3 定期举办公益讲座、论坛等活动,对贫困学员减免学费 3 有专门的宣传活动,制作并在社区广泛发放宣传材料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