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叶面积指数LAI测量规范

叶面积指数LAI测量规范

叶面积指数LAI测量规范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中游试验简明观测规范

叶面积指数(LAI)测量规范

直接测量法:

方法简介:LAI直接测量方法,即测量单位地表面积的叶面积总数,再根据LAI的定义计算出地块的LAI。

物品准备:密封袋、标签、16根细钢钎、5根绳子、20米以上长度卷尺、剪刀、手套、GPS、相机、文具夹、记录表格、记号笔、铅笔等用品。

采样前工作

根据样品量的多少选择不同规格的密封袋,填写标签并贴到密封袋上。根据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确定采样点的多少,利用四根细钢钎、细绳、卷尺制作样方框。

样方布置及实验方案:

在每个地块随机布点,要求布2个点进行地面数据的测量。每个点的范围为6平方米(2*3米):

1)查出每个点内的实有株数,两个点的株数进行平均,计算出样点6平方米范围内的作物株

数(N)。

2)在每个样点范围内,选择10棵玉米,一块地测量20棵玉米。按叶片从下到上的顺序,测

量每片叶子的长和宽(叶子的最宽值)。

3)在每个地块内随机选择玉米3颗(要求选择玉米株有代表性,分别选择长势好的,一般长

势的,长势差的各1棵),对每颗玉米的每片叶子,测量长宽值,用LAI3000叶面积仪或照

相法或激光叶面积仪测量每颗玉米的每个叶片的叶面积,根据叶片的长宽值与面积,计算

由长宽计算面积的似合系数。将所有叶片的似和系数进行平均,得到总的似合系数,根据

总的拟合系数,计算地块所测量的20株玉米的叶面积,平均得到每株玉米的叶面积(A)。

N A

4)根据定义计算每个地块的叶面积指数:(*)/6

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全文

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全文 https://www.doczj.com/doc/d215216063.html, 2014-07-17 09:07:47 来源:聊城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269号) 现批准《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53-2013,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3年12月19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建筑物架空层的面积计算规定,取消了深基础架空层;2.取消了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规定,增加了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面积计算规定;3.修订了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的面积计算规定;4.增加了凸(飘)窗的建筑面积计算要求;5.修订了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

沿的建筑物的面积计算规定;6.删除了原室外楼梯强调的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要求;7.修订了阳台的面积计算规定;8.修订了外保温 层的面积计算规定;9.修订了设备层、管道层的面积计算规定;10.增加了门廊的面积计算规定;11.增加了有顶盖的采光井的面积计算规定。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邮编:100835)。 本规范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 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黑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陕西省建设工程造价总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李艳海王海宏胡晓丽陈国立徐成高 吴宏伟 王玉波胡建明程万里杜浐阳白洁如刘大同赵彬泽仁江措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植物叶面积仪的功能及用途

植物叶面积仪的功能及用途 为什么要测定植物叶片面积呢?主要是因为植物叶面积控制着植被的许多植物的物理过程,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碳循环和降水截获等。所以现在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植物的生长状况,就会利用植物叶面积仪这样专业的仪器来测定植物的叶面积,从而来快速准确的获取植物的叶面积指数。 托普云农YMJ-D植物叶面积仪也称活体叶面积测定仪,手持活体叶面积测量仪,叶面积测定仪,叶面积扫描仪等,该植物叶面积仪采用结构高度一体化设计,可手持活体测量,也可以测量异形叶片。仪器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1、采用了人机工学原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2、叶脊厚薄设计,更强的适应不同植物叶片的厚度,测完不影响植物生长; 3、采用轻触按钮设计,保证测量时采集图片的准确性,轻触按钮使用次数超过万次; 4、系统自动分离采集对象与背景的颜色,大大提升了数据测量的精度; 5、可实现单次叶片分析,也支持较长叶片多次采集; 6、一键分析可测量叶片的多种参数:叶面积、叶长、叶宽、长宽比、周长、形状因子、形状系数; 7、支持多组实验数据和图片导出excel表格,并可转发至其他应用软件或者导出至电脑端,数据自动长期保存至云端; 8、支持用户手机号码自主注册,数据与账户自动绑定; 9、支持手机APP扫描二维码与设备绑定; 10、软件自动更新。 以上就是植物叶面积仪的功能特点,该仪器除了拥有如此多的功能特点之外,在用途上也是极为广泛的,植物叶面积仪用于原位活体分析具有不同大小的植物叶片。系统由便携的手持硬件装置、手机和APP软件组成,能够在一般场景下快速获取四个表征叶片大小的参数(叶面积、叶长、叶宽、周长)和三个表征叶片形状的参数(长宽比、形状因子、形状系数)。广泛应用在农、林、牧、草等领域。

海域使用论证

海域使用论证大纲答案整理(一) 一、海籍调查规范 1.术语和定义 (1)掌握宗海、界址点和界址线的概念; 3.2 宗海 指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同类型用海单元。 3.4 界址点 指用于界定宗海及其内部单元范围和界线的拐点。 3.5 界址线 指由界址点连接而成的线。 (2)熟悉海籍、宗海内部单元的概念。 3.1 海籍 指记载各项目用海的位置、界址、权属、面积、类型、用途、用海方式、使用期限、海域等级、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等基本情况的簿册和图件。 3.3 宗海内部单元 指宗海内部按用海方式划分的海域。 2.总则 (1)掌握宗海界址界定的基本原则; 5.1 宗海界址界定的基本原则 5.1.1 尊重用海事实原则 根据用海事实,针对海域使用的排他性及安全用海需要,参照本规范所列宗海界址界定的一般流程和基本方法,界定宗海界址。 5.1.2 用海范围适度原则 宗海界址界定应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海域所有权,有利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确保国家海域的合理利用,防止海域空间资源的浪费。 5.1.3 节约岸线原则 宗海界址界定应有利于岸线和近岸水域的节约利用。在界定宗海范围时应将实际无需占用的岸线和近岸水域排除在外。 5.1.4 避免权属争议原则 宗海界址界定应保障海域使用权人的正常生产活动,避免毗连宗海之间的相互穿插和干扰,避免将宗海范围界定至公共使用的海域内,避免海域使用权属争议。 5.1.5 方便行政管理原则 宗海界址界定应有利于海域使用行政管理,在保证满足实际用海需要和无权属争议的前提下,对过于复杂和琐碎的界址线应进行适当的归整处理。

(2)掌握用海类型与用海方式的界定; 5.2.2 用海类型与方式确定 按照海域使用分类相关规定,确定宗海的海域使用一级和二级类型,判定宗海内部存在的用海方式。 (3)熟悉海籍调查的内容、海籍调查的单元; 4.2 海籍调查的内容 海籍调查的内容包括权属核查、宗海界址界定、海籍测量、面积量算,以及宗海图和海籍图绘制等。 4.4 海籍调查的单元 海籍调查的单元是宗海。同一权属项目用海中的填海造地用海应独立分宗。 (4)掌握宗海内部单元划分和宗海界址界定; 5.2.3 宗海内部单元划分 在宗海内部,按不同用海方式的用海范围划分内部单元。用海方式相同但范围不相接的海域应划分为不同的内部单元。内部单元界线按照本规范5.3和5.4的要求界定。 5.2.4 宗海平面界址界定 综合宗海内部各单元所占的范围,以全部用海的最外围界线确定宗海的平面界址。 5.2.5 宗海垂向范围界定 遇特殊需要时,应根据项目用海占用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的实际情况,界定宗海的垂向使用范围。 (5)了解海籍调查的目的、海籍调查的成果。 4.1 海籍调查的目的 海籍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查与勘测工作获取并描述宗海的位置、界址、形状、权属、面积、用途和用海方式等有关信息。 4.3 海籍调查的成果 海籍调查的成果包括海籍测量数据、海籍调查报告(含宗海图)和海籍图。 3.宗海界址界定 (1)掌握填海造地、非透水构筑物、透水构筑物用海范围界定方法; 5.3.1 填海造地用海 岸边以填海造地前的海岸线为界,水中以围堰、堤坝基床或回填物倾埋水下的外缘线为界。 5.3.2 构筑物用海 5.3.2.1 非透水构筑物用海 岸边以海岸线为界,水中以非透水构筑物及其防护设施的水下外缘线为界。 5.3.2.2 透水构筑物用海 安全防护要求较低的透水构筑物用海以构筑物及其防护设施垂直投影的外缘线为界。其它透水构筑物用海在透水构筑物及其防护设施垂直投影的外缘线基础上,根据安全防护要求的程度,外扩不小于10m保护距离为界。 (2)掌握港池用海范围界定方法; b) 有防浪设施圈围的港池,外侧以围堰、堤坝基床的外缘线及口门连线为界,内侧以海岸线及构筑物用海界线为界,参见附录C.6中的港池部分;开敞式码头港池(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以码头前沿线起

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简介:为帮助大家学习和使用规范,我在这里以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一下规范的内容,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规范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三个部分以及规范条文说明。现综合起来讲解。 ?关键字: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建筑面积是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反映房屋建筑规模的实物量指标,它广泛应用于基本建设计划、统计、设计、施工和工程概预算等各个方面,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房屋建筑计价的主要指标之一。为帮助大家学习和使用规范,我在这里以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一下规范的内容,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规范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三个部分以及规范条文说明。现综合起来讲解。 第一部分总则阐述了规范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的原则等。第二部分例举了25条术语,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涉及的建筑物有关部位的名词作了解释或定义。第三部分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共有25条,包括建筑面积计算范围、计算方法和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规范条文说明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的具体内容、方法做了细部界定和说明,以便能准确地使用规定和方法。下面着重讲一下规范中的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一、房屋建筑的主体部分 1、单层建筑物 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勒脚是指建筑物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图1);高度是指室内地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图1 勒脚 单层建筑物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围护结构是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 2、多层建筑物

手持叶面积仪使用说明书

手持叶面积仪使用说明书 YMJ-D手持叶面积仪也称手持活体叶面积测量仪是托普云农自主研制的又一款手持叶面积仪。它在操作上更加方便,测量参数更加丰富,功能更加灵活。可用于快速地测量离体和非离体的大多数常见植物叶片,特别的结构设计更适合狭长类叶片的测量。除了可以获取叶片面积、长宽比、长度、宽度等参数,还新增了叶片的周长比及形状因子两个参数。手持叶面积仪产品结构高度一体化,更加便携。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易使用,易维护。 手持叶面积仪/手持活体叶面积测量仪/活体叶面积测定仪/手持式激光叶面积仪功能特点: 手持叶面积仪测量功能: 设置功能:设置显示项,可以任意选定和显示各测量项目。 数据查看:可翻阅仪器内存中的历史测量数据。 计算功能:上位机可计算叶面积的累加值、平均值。 时间功能:仪器内部自带时间、日期功能;可随测量数据保存测量时间。 传输功能:迷你USB接口进行数据传输;USB采用免安装驱动程序。 系统信息查看:电池电压低压自动报警、仪器固件版本等信息。 供电功能:可充电锂电池,工作时间长,易维护,安全可靠,电源管理。 便携功能:整机高度一体化,操作简单;适合室内和野外使用。 存储功能:内置大容量数据储存器,最多可存5000组测量数据。 1、可以即时测量叶片的面积、周长、长度、宽度、长宽比、形状因子。 2、可根据测量对象调整光的颜色,可测新鲜绿叶、枯叶或其他颜色叶面。 3、无需校准。 4、虫洞不影响测量结果。 手持叶面积仪/手持活体叶面积测量仪/活体叶面积测定仪/手持式激光叶面积仪上位机软件功能:

1、可将存储记录的数据已EXCEL格式备份保存,用以查看分析。 2、数据报表、图形报表均可选择时段进行查询查看,并可通过计算机打印。 3、图形可进行放大、缩小操作,并可进行平均值计算,也可导成BMP格式进行保存。 可针对任何不规则形状,任何颜色,任何厚度和水分含量的叶片表面积进行测量。2.测量速度快,开机预热后测量每片叶片的表面积时间在1秒种以内。 3.可现场保存叶面积测量数据,并可将数据通过串口上传到PC机。 4.仪器 可扩展性强,无线通讯硬件接口、GPS定位接口等,可根据用户须求扩展硬件功能。实现光谱数据远程传输和GPS定位导航功能。 1.手持叶面积仪的功能: 1.叶片表面积自动测量:便携式手持叶面积仪在开机预热进入正常测量状态后,用户只用打开仪器的发光板,将被测叶片平铺在感光板的中心部位。合上发光板盖,系统将自动测量被测叶片的表面积,并将其面积值保存在仪器LCD上显示。 2.叶片表面积手动测量:便携式叶片表面积测量仪在开机预热进入正常测量状态后,用户只用打开仪器的发光板盖,将被测叶片平铺在感光板的中心部位。合上发光板盖,按“测量”键后,系统将测量被测叶片的表面积,并将其面积值保存在仪器LCD上显示。重复按“测量”键后系统将对被测叶片重新测量,并将多次的测量结果保存。可以多次按“测量”键反复测量该叶片的表面积。最后通过按“平均”键得到多次测量的平均结果。 手持叶面积仪/手持活体叶面积测量仪/活体叶面积测定仪/手持式激光叶面积仪技术参数: 最大测量长度:2000mm 最大有效测量宽度:213mm 扫描速度:150mm/s 面积测量精度:小于±2% 面积分辨率:0.1mm2 长度分辨率:1mm

海域使用论证收费标准

关于印发《海域使用论证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 国海管字[2003]110号 颁布时间:2003-3-31发文单位:国家海洋局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海域使用论证资质单位、局属各单位: 为了加强对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管理,规范海域使用论证执业市场秩序,保证海域使用论证质量,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域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经与国家计委协商,我局拟定了《海域使用论证收费标准》,现下发试行。 各有关单位在试行《海域使用论证收费标准》的工作中,请及时将有关意见反馈给我局。 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海域使用论证收费标准(试行) 目录 1、总则 2、海域使用现状调查 3、海洋勘测 4、海洋生物调查 5、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 6、论证分析和报告编写 1、总则 1.1 本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配套制度之一。

1.2 《海域使用论证收费标准》的项目根据《海域使用论证大纲》的要求设立。海域使用论证收费系指论证方根据委托方的委托,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大纲编制、测绘、勘探、取样、试验、测试、检测、模拟计算及编写报告等收取的费用。 1.3 海域使用论证收费计算公式为: 海域使用论证总费用=调查项目总费用+数值计算费用+报告编写费用; 调查项目总费用=各单项调查费用总和; 单项调查收费=野外调查(或取样)费+测试分析费; 各单项调查、分析、计算费=收费基价×附加调整系数。 1.4 以下各项费用未列入本标准收费项目,应由委托方负责支付。具体经费额度由委托方和论证方根据各分项目的市场价格协商确定。包括项目如下: 1.4.1 勘察队伍调遣费:包括仪器设备运输费、装卸费及人员差旅费等; 1.4.2 临时基础设施及现场准备费:勘测现场的搭建路桥、清除障碍、接通电源、水源等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费,与勘测有关的青苗补偿费、海上养殖赔偿费和土地占用费等; 1.4.3 测量标志材料费:包括原材料费、加工费及运杂费等; 1.4 4 冬季作业的取暖设施及燃料费; 1.4.5 租船费及其它设施的租用费; 1.4.6 专家评审会议费用。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18

2017 最新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 50353-2013 本规范主要内容技术是: 1.总则 ;2.术语 ;3.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增加了建筑物架空层的面积计算规定,取消了深基础 架空层 ;2.取消了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规定,增加了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面积计算规 定;3.修订了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的面积计算规定;4.增加了凸 (飘 ) 窗的建筑面积计算要求 ;5.修订了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的面积计算规定;6,删除了原室外楼梯强调的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要求;7.修订了阳台的面积计算规定;8.修订了外保温层的面积计算规定;9.修订了设备层、管道层的面积计算规定;10.增加了门廊的面积计算规定 ;11.增加了有顶盖的采光井的面积计算规定。 1总则 1.0.1 为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建筑面积计算,统一计算方法,制定本 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建筑面积计 算。 1.0.3 建筑工程的建筑面积计算,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 2建筑类术语 2.0.1 建筑面积construction area 建筑物 (包括墙体 )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 2.0.2 自然层floor 按楼地面结构分层的楼层。 2.0.3 结构层高structure story height 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4 围护结构building enclosure 围合建筑空间的墙体、门、窗。 2.0.5 建筑空间space

激光叶面积仪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激光叶面积仪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激光叶面积仪又称为活体叶面积仪,用于检测叶片面积的仪器,该仪器最大的检测范围,厚度25mm,宽度150mm,长度32m,可随时带到户外进行测量,操作简单,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是测量叶面积的最佳选择。 YMJ-D激光叶面积仪也称手持活体叶面积测量仪是托普云农自主研制的又一款激光叶面积仪。它在操作上更加方便,测量参数更加丰富,功能更加灵活。可用于快速地测量离体和非离体的大多数常见植物叶片,特别的结构设计更适合狭长类叶片的测量。除了可以获取叶片面积、长宽比、长度、宽度等参数,还新增了叶片的周长比及形状因子两个参数。激光叶面积仪产品结构高度一体化,更加便携。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易使用,易维护。 激光叶面积仪看似小巧,实际上内含多个工作子系统,它装有一个激光宽度扫描器,以每秒400次的频率、0.lmn飞的宽度分辨率进行叶面宽度扫描;它还装有一个滚筒式长度测量机构,以lmm的步长进行长度计数测量。 仪器的各种动作是由微处理器所控制的,因此,用户能对仪器进行灵活设置和方便、快速、精确的测量。当仪器在进行宽度扫描工作时,旋转镜面使激光束对物体进行每秒400次的扫描。该激光束从仪器测量臂的内表面反射回来,再由仪器内部光敏传感器接收,传感器接收电平同某一固定的门限电平作比较,比较器的输出馈送至宽度扫描采样计数器,计数器在每次扫描中记录并计算宽度值。 仪器测量臂下有一滚筒,随着叶面的移动,滚筒随之滚动,计量其长度。叶面每前进lmm,微处理器被中断唤醒一次,在中断唤醒程序中仪器对长度和宽度进行多种积分运算,从而得出要测定的诸如周长、面积等参数。激光叶面积仪仅仅直接测量二个参数:长度和宽度,并从这两个参数中导出面积、周长、长宽比和形状参数。 激光叶面积仪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手持仪器,按下测量臂,将叶片夹在仪器与测量臂之间,该方法对叶片没有任何损伤,按动测量键,仪器便会自动测量,

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技术规范(SZJG-T22-2006)

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技术规范 目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5 房屋数据采集 6 房屋建筑面积计算 7 房屋建筑面积变更测绘 8 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报告书 附录A(规范性附录)房屋建筑面积测绘外业记录表与分割测绘说明A.1 《房屋建筑面积测绘外业测量记录》格式示例 A.2 《点位、标高外业测绘记录表》格式示例 A.3 《房屋分割测点点位略图》格式示例 A.4 《房屋分割测点点位坐标表》格式示例 A.5 《房屋分割测点点位测绘说明》格式示例 附录B(规范性附录)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报告书标准格式 B.1 《深圳市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报告》 B.2 《深圳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报告》 附录C(规范性附录)条文说明 C.1 术语和定义 C.2 房屋数据采集 C.3 房屋建筑面积计算

C.4 变更测绘 前言 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基于房屋建筑面积测绘的计算规则前后衔接的考虑,凡在本标准实施日期之前已取得《深圳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新建建设工程项目的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或由深圳市地籍测绘大队进行过房屋建筑面积预售测绘、竣工测绘、现状测绘并出具有效的《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报告》项目的后续房屋建筑面积的测绘计算均仍按主管部门原计算规则执行。 本标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 本标准由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负责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深圳市地籍测绘大队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时晓燕、黄是佩、涂志勇、蔡恒刚、樊钟声、章淑君、罗和平、费奎、夏辉、邹志平、文伟强、熊远社、张涛、刘勇、周运林、龚代琼、谭小波。 引言 2000年2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由建设部和国家测绘局联合编制的GB/T 17986-2000《房产测量规范》。原深圳市规划国土局根据建设部《关于认真贯彻执行〈房产测量规范〉加强房产测绘管理的通知》(建住房〔2000〕166号)精神,于2000年10月发布了《深圳市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技术规程》。该规程根据我市规划国土管理和房地产权管理的实际需要,依据GB/T17986-2000对建筑空间的面积计算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从而成为我市房屋建筑面积测绘的实施细则。随着建筑设计的不断创新,原规程已不能涵盖许多新的建筑形式,且其中一些定义不够严格的问题也凸显出来。2005年4月,为满足工程造价计价工作的需要,建设部与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GB/T50353-2005《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为保持与国家标准的协调一致,使房屋建筑面积测绘计算标准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规范我市房屋建筑面积测绘工作,有必要对2000版《深圳市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技术规程》进行全面修订。

手持式激光叶面积仪与活体叶面积仪的区别

手持式激光叶面积仪与活体叶面积仪的区别 手持式激光叶面积仪和活体叶面积仪都被称为植物叶面积仪,因为他们都能够对植物的叶片进行测量,进而计算出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在植株栽培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叶面积指数是指一块地上的所有植物的叶片总面积与所占地的面积的比值。叶面积指数关系着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而与植物的产量有着一定的联系。 测量叶面积的主要方法是仪器测量法,仪器测量精度高,速度快,且工作量小,不过按照实验精度不同、目的不同,使用的叶面积也不一样,手持式激光叶面积仪和活体叶面积仪都是植物叶面积仪,都能够对植物的叶片进行测量,进而计算出叶面积指数。 手持式叶面积仪有两种型号,分别是YMJ-A手持式叶面积仪和YMJ-B手持式叶面积仪。这两款叶面积仪都是便携式的,可随身携带,直接被工作人员带到田间进行适时测定,而且可以同时储存200组数据。它们间的区别在于YMJ-B手持式叶面积仪除了在主机上存储数据外,还可以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软件可打印,转成EXCEL格式。但是它们都能够精确、快速、无损的测量叶片面积及相关参数,也可对采摘的叶片进行面积测量,常常用在农业、气象以及林业部门。 活体叶面积仪则是跟手持式叶面积仪外观完全不同的。活体叶面积仪又被称为激光叶面积仪,它测量叶片是通过激光对感光板上的页面进行感光,进行测量。在测量叶片面积时,需要将叶片完全摘下,但是活体叶面积仪的最大好处是,它能够针对任何一种叶片进行测定,无论大小、厚薄、颜色和水分含量都可以测定。而且测量速度惊人,1秒钟就可以出结果,同时活体叶面积仪最多可以储存2000组数据,内存容量是手持式叶面积仪的10倍。 YMJ-D手持叶面积仪也称手持活体叶面积测量仪是托普云农自主研制的又一款手持叶面积仪。它在操作上更加方便,测量参数更加丰富,功能更加灵活。可用于快速地测量离体和非离体的大多数常见植物叶片,特别的结构设计更适合狭长类叶片的测量。除了可以获取叶片面积、长宽比、长度、宽度等参数,还新

房产测绘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一般规定 1.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按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 2.20米(含2.20 米,下同)以上的永久性建筑。 2.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系指各产权人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3.房屋使用面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面积计算。 4.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00m以上计算。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 5.房屋所在层次是指本权属单元的房屋在该幢楼房中的第几层。地下层次以负数表示。 6.房屋结构(如墙、柱)占用的面积,包括地下室所占用的面积,但不包括天井、墙外阳台、客观存在外[1]楼梯等占用的面积。 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 1.永久性结构的单层房屋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单层房屋内如带有部分楼层者,符合规则一般规定的亦应计算建筑面积。 2.多层和高层房屋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 3.房屋内的技术层(管道层、附层、夹层等)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按其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4.穿过房屋的通道,房屋内的门厅、大厅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的回廊部分,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5.楼梯、楼梯间、电梯(观光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房屋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6.属永久性结构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各楼层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7.房屋屋面上属永久性建筑,层高在2.20 米以上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按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8.原始设计斜面结构屋顶下加以利用的空间,高度在2.20 米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9.挑楼、全封闭的阳台接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10.与房屋相连的有柱走廊、两房屋间有上盖和柱的走廊,均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11.房屋间永久性的、封闭的架空通廊,按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编制说明20191111

《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行业标准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二〇一九年十月

一、编制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我国管辖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随着陆地资源的不断匮乏,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海域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提高海域资源的利用率。为了规范、统一海域使用面积的测量方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促进海域得到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2003年国家海洋局发布实施了海洋行业标准《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HY/T 070-2003),规定了海域使用面积测量的原则、方法、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该标准的实施,解决了海域使用面积测量工作的盲目性和不规范性,维护了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贯彻、实施提供了技术依据。 近年来,随着海域使用面积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本规范所规定的一些技术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实际工作需要,急需总结标准实施以来的经验,根据海域使用管理新的要求,对标准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完善。《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修订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强的工作,修订后的规范应充分体现界定技术和测绘技术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技术规范更加科学、适用,为我国海域使用面积测量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促进我国海域的合理开发利用。 《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标准应用的范围广泛适用于相关海域使用管理部门、海域使用论证、海域使用面积测量等技术单位,用海企业以及设有海域管理的科研院所。适用于从事海域使用管理研究的科研人员和海域使用面积测量的工程技术人员。 二、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计划项目编号、参加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1、任务来源、计划项目编号、参加单位 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下达2017年《海域使用分类》等93项海洋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国海科字[2017]459号),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为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参加起草单位为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计划项目编号为:201710037-T。 2、主要工作过程(计量中心补充) 起草阶段: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新)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新) 建筑面积是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反映房屋建筑规模的实物量指标,它广泛应用于基本建设计划、统计、设计、施工和工程概预算等各个方面,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房屋建筑计价的主要指标之一。为帮助大家学习和使用规范,我在这里以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一下规范的内容,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规范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三个部分以及规范条文说明。现综合起来讲解。 第一部分总则阐述了规范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的原则等。第二部分例举了25条术语,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涉及的建筑物有关部位的名词作了解释或定义。第三部分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共有25条,包括建筑面积计算范围、计算方法和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规范条文说明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的具体内容、方法做了细部界定和说明,以便能准确地使用规定和方法。下面着重讲一下规范中的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一、房屋建筑的主体部分 1、单层建筑物 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勒脚是指建筑物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图1);高度是指室内地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图1 勒脚 单层建筑物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围护结构是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 2、多层建筑物 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不同的层高划分界限分别计算。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这里我将这种算法简称为“层高界限计算法”。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或地面至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中,最上一层的层高是其楼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3、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 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其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 至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设计不利用时不应计算面积。这里我将这种算法简称为“净高界限计算法”。净高是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屋面板)底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如图2:第(1)部分净高<1.2m,不计算面积;第(2)、(4)部分1.2m≤净高≤2.1m,计算1/2面积;第(3)部分净高>2.1m,应全部计算面积。 4、地下建筑、架空层 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永久性顶盖是指经规划批准设计的永久使用的顶盖。

叶面积指数LAI测量仪器介绍

叶面积指数LAI测量仪器介绍 目的是给出各种测量LAI的仪器的直观介绍。 LA I 是一个无量纲、动态变化的参数, 随着叶子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另外, 植物叶子的生长与植物种类自身特性、外部环境条件以及人为管理方式有关。再加上LA I 的不同定义和假设导致了LAI 值测量的极大差异。植物LAI 的地面测量方法有2 类: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本文简要介绍LAI2200(LAI2000)、SUNSCAN、TRAC、AccuPAR和DHP仪器并且给出一些选择建议。目前,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关于LAI测量的仪器有LAI2000、LAI2200、TRAC和LI3000A。 1,LAI2200(LAI2000) 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基于成熟的LAI-2000技术平台,利用“鱼眼”光学传感器(垂直视野范围148度,水平视野范围360度,波谱响应范围320nm~490nm)测量树冠上、下5个角度的透射光线,利用植被树冠的辐射转移模型(间隙率)计算叶面积指数、空隙比等树冠结构参数。利用随机FV-2200软件,可对数据进行深入处理分析。该仪器由美国 LI-COR公司开发。 仪器组成如下图所示。

测量注意事项: 尽可能避免直射的阳光,尽量在日出日落时或者多云的天气(阴天)进行测量,如果避免不了,需要注意:1,使用270度的遮盖帽或者更小视野的遮盖帽;2,背对着阳光进行测量,遮挡住日光和操作者本身;3,对植物冠层进行遮阴处理;4,如果云分布不均匀导致光线不均匀的天气条件下要等待云彩飘过并且遮挡了阳光时再进行测量。 在非均匀、不连续植被情况下以及复杂地形区的测量结果不理想。 2,SUNSCAN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测量规范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测量规范 为加强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规范和指导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测量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界址坐标、用岛区块面积、用岛面积、建筑物和设施占岛面积、建筑面积和高度等测量基本要求。 二、相关定义 (一)海岛 四面环海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二)无居民海岛 不属于居民户籍管理的住址登记地的海岛。 (三)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 持续开发利用特定无居民海岛或无居民海岛上特定区域的排他性用岛活动。 (四)用岛类型 根据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划分的基本类型。 注:用岛类型包括填海连岛、土石开采、房屋建设、仓储建筑、港口码头、工业建设、道路广场、基础设施、景观建筑、游览设施、观光旅游、园林草地、人工水域、种养殖业和林业用岛。 (五)用岛区块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范围内按不同用岛类型划分的若干区域。 (六)界址点 用于界定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范围及其内部用岛区块界线的拐点,包括用岛范围顶点和用岛区块顶点。 (七)用岛区块面积 用岛区块的自然表面形态面积。 (八)用岛面积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范围内的自然表面形态面积,等于各用岛区块面积之和。 (九)海岛投影面面积 海岛海岸线围成区域的水平投影面面积。 (十)占岛面积 建筑物和设施外缘线围成区域的水平投影面面积。 三、总体要求 (一)测量目的 为无居民海岛管理部门、开发利用单位或个人提供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界址坐标、用岛区块面积和用岛面积,以及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范围内建筑物和设施的占岛面积、建筑面积和高度等数据。 (二)测量内容 1.界址点坐标测量,包括用岛范围顶点坐标和用岛区块顶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范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范,全在这里啦! 2017-06-15工程行业 一、计算全面积 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在 2.20m及以上 2.局部楼层(有围护按围护,无围护按底板),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 3.建筑物架空层、坡地吊脚架空层,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 4.门厅、大厅内设置的走廊,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 5.地下室、半地下室,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 6.门斗有围护结构,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 7.建筑物顶部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结构层高在2.20m 及以上 8.建筑物内设备层、管道层、避难层等有结构层的楼层,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 9.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大于2.1m 10.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大于2.1m 11.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

12.有顶盖的采光井应按一层计算面积,且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 13.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 14.附属在建筑物外墙的落地橱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 15.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 16.建筑物间的架空走廊,有顶盖和围护设施 二、计算一半面积 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在 2.20m以下 2.局部楼层,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 3.建筑物架空层、坡地吊脚架空层,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 4.门厅、大厅内设置的走廊,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 5.地下室、半地下室,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 6.门斗有围护结构,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 7.建筑物顶部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结构层高在2.20m 以下 8.建筑物内设备层、管道层、避难层等有结构层的楼层,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 9.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 10.附属在建筑物外墙的落地橱窗,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 11.窗台与室内楼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凸(飘)窗 12.门廊、有柱雨篷、无柱雨篷的结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在2.10m 及以上 13.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 14.有顶盖的采光井应按一层计算面积,结构净高在2.10m以下的 15.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1.2~2.1m 16.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1.2~2.1m 17.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 18.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部分 19.建筑物间的架空走廊,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 20.有围护设施的室外走廊(挑廊)、有围护设施(或柱)的檐廊 21.室外楼梯 22.在主体结构外的阳台 23.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

叶面积测定仪测定叶面积的原理及意义

叶面积测定仪测定叶面积的原理及意义 植物叶片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叶片都担任一个能量转化的场所,是蒸腾作用的场地,检测它的相关参数,不仅是产量形成和品种特点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合理栽培以及病虫害发生检测的重要手段,这些数据还是研究生理生化、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的内容,可以说对这个农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其中叶面积的测量是不可少的一项检测参数,一般可以通过叶面积测定仪的帮助来获取。 叶面积测定仪是用在植物叶片的质量检测中,那么它的原理和光学反射有多少人了解那?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它的相关知识。叶面积测定仪利用光学反射和透射原理,采用特定的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测量叶面积的大小。从选用的光学器件来分,叶面积测定仪可分为光电叶面积仪、扫描叶面积仪和激光叶面积仪三类;从测量过程中是否移动叶片来分,可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测量。叶面积测定仪量叶面积度高、误差小、操作简单、速度快。 目前使用的叶面积测定仪多为日本进口的,要求严格按照使用指导使用。叶面积测定仪的误差多来源于设计本身和使用过程,叶面积测定仪的误差除了本身机械误差外,还跟叶形有关:叶子的长宽比越大,误差就越大;周长越大,误差也越大。 现在我国各项发展逐渐走向正轨,各种的仪器都可以由国内的公司研发出来,托普云农就是我国一家专门生产农业仪器的公司,托普云农的叶面积测定仪是主机、探头一体化设计,操作更方便,采用的是微电脑技术,LCD液晶显示、高性能充电锂电池,无需外部供电,低电压显示,更适用于野外测量。可以说应用在野外检测中非常的方便,被广泛的使用在农业、气象、林业等部门。 为什么要运用叶面积测定仪对植物的叶片面积测定呢?由于叶面积控制着植被的许多生物物理过程,如光协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碳循环和降水截获等。如花生光合面积主要指能停止光协作用的绿叶面积,是光协作用中与产量关系最亲密、变化最大、同时最易受控制的要素,95%以上的干物质源于绿叶

房产面积测绘规范

附录 B (提示的附录) 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和共有共用面积分摊 B1.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的测算 B1.1 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 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的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B1.2 套内房屋使用面积 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 a)套内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储藏室、壁柜等空间面积的总和。 b)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c)不包括在结构面积内的套内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 d)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B1.3 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是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或其他承重支撑体所占的面积,其中各套之间的分隔墙和套与公共建筑空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等共有墙,均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套内自有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B1.4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按“房产面积测算2”的规定计算。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均按阳台外围与房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其中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计算建筑面积,未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B2.共有共用面积的处理和分摊公式 B2.1 共有共用面积的内容 共有共用面积包括共有的房屋建筑面积和共用的房屋用地面积。 B2.2 共有共用面积的处理原则 a)产权各方有合法权属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文件或协议规定执行。 b)无产权分割文件或协议的,可按相关房屋的建筑面积按比例进行分摊。 B2.3 共有共用面积按比例分摊的计算公式

按相关建筑面积进行共有或共用面积分摊,按下式计算: δSi=K.Si K= ∑δSi/∑Si 式中:K---为面积的分摊系数 Si---为各单元参加分摊的建筑面积,m2; δSi---为各单元参加分摊所得的分摊面积,m2; ∑δSi---为需要分摊的分摊面积总和,m2; ∑Si---为参加分摊的各单元建筑面积总和,m2。 B3.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 B3.1 共有建筑面积的内容 共有建筑面积的内容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割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 B3.2 共有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整幢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幢建筑物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以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即为整幢建筑物的共有建筑面积。 B3.3 共有建筑的分摊方法 a)住宅楼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方法 住宅楼以幢为单元,依照B2的方法和计算公式,根据各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求得各套房屋分摊所得的共有建筑分摊面积。 b)商住楼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方法 首先根据住宅和商业等的不同使用功能按各自的建筑面积将全幢的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成住宅和商业两部分,即住宅部分分摊得到的全幢共有建筑面积和商业部分分摊到的全幢共有建筑面积,然后住宅和商业部分将所得的分摊面积再各自进行分摊。

海域使用论证费收费标准

国海管字〔2003〕110号 关于印发《海域使用论证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海域使用论证资质单位、局属各单位: 为了加强对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管理,规范海域使用论证执业市场秩序,保证海域使用论证质量,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域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经与国家计委协商,我局拟定了《海域使用论证收费标准》,现下发试行。 各有关单位在试行《海域使用论证收费标准》的工作中,请及时将有关意见反馈给我局。 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海域使用论证收费标准(试行) 国家海洋局二○○三年三月 目录 1、总则 2、海域使用现状调查 3、海洋勘测 4、海洋生物调查 5、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 6、论证分析和报告编写 1、总则 1.1 本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配套制度之一。 1.2 《海域使用论证收费标准》的项目根据《海域使用论证大纲》的要求设立。海域使用论证收费系指论证方根据委托方的委托,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大纲编制、测绘、勘探、取样、试验、测试、检测、模拟计算及编写报告等收取的费用。 1.3 海域使用论证收费计算公式为: 海域使用论证总费用=调查项目总费用+数值计算费用+报告编写费用; 调查项目总费用=各单项调查费用总和; 单项调查收费=野外调查(或取样)费+测试分析费; 各单项调查、分析、计算费=收费基价×附加调整系数。

1.4 以下各项费用未列入本标准收费项目,应由委托方负责支付。具体经费额度由委托方和论证方根据各分项目的市场价格协商确定。包括项目如下: 1.4.1 勘察队伍调遣费:包括仪器设备运输费、装卸费及人员差旅费等; 1.4.2 临时基础设施及现场准备费:勘测现场的搭建路桥、清除障碍、接通电源、水源等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费,与勘测有关的青苗补偿费、海上养殖赔偿费和土地占用费等; 1.4.3 测量标志材料费:包括原材料费、加工费及运杂费等; 1.4 4 冬季作业的取暖设施及燃料费; 1.4.5 租船费及其它设施的租用费; 1.4.6 专家评审会议费用。 1.5 本标准未规定,但具体论证项目又涉及到的工作内容的收费标准,国家有相关收费标准的,参照执行;国家没有收费标准的,由委托方和论证方协商确定。 2、海域使用现状调查 2.1 说明 指通过现场踏勘、调查访问、资料搜集等途径获取拟使用海域及周边区域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区位条件、区划规划、利益相关者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本项工作中的海域基础资料,系指可通过公开途径获取的一般性资料。如需购买专项资料,所需费用,不包括在本收费标准中、 2.2 收费标准 本项目收费按拟使用海域面积分级计算。 表2-1 海域使用现状调查收费价格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