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数图形的学问》练习题一、基础练习:

1、

①、单条的线段有()条

②、由2条线段组成的线段有()条;

③、由3条线段组成的线段有()条;

2、数一数右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①、单个的三角形有()个。

②、由2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个。

③、由3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个。

④、由4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个。

总共有()个三角形。

3、数一数右图有多少个长方形?

①、单个的长方形有()个。

②、由2个小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有()个。

③、由3个小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有()个。

总共有()个长方形。

4、

二、综合能力

1、数一数。

()个三角形()个平行四边形()个三角形

()个梯形()个角

2、 3、下图有()个平行四边形。

三、拓展提高:

1、正方形有()个。

2、带的长方形有()个。

()个长方形

()个三角形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专项练习 第一单元 1、学校买回一些图书,发给36个班,平均每班30本,还剩下420本,学校买回图书多少本? 2、商店卖出3箱洗衣粉,每箱5袋,一共收入180元。每袋洗衣粉多少元? 4、李大爷家第一季度平均每个月用电130度,王大爷家第一季度三个月共用电405度。王大爷家第一家季度平均每月用电比李大爷家多多少度? 5、每头奶牛每天产奶8千克,农场有20头奶牛,一星期(按7天计算)可以产奶多少千克? 6、要包装360个零件,已经包装好200个,剩下的每箱装8个,还要装多少箱? 7、四年级共有学生3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8、买4个足球要360元,如果买12个同样的足球要多少元? 9、陈老师买了2盒乒乓球,每盒8个,一共花了96元,每个乒乓球多少元? 第二单元 10、学校组织五年级学生参加农业研究所的学农活动,每人的费用是150元。有32人参加,一共需要多少元? 11、两个植树队一起植树,每天每队植树40棵。5天一共植树多少棵? 12、李大伯打算用载重量是6吨的小货车运送120吨的货物。小货车每次的运费是180元,李大伯需要准备多少元?

13、小东的爸爸骑自行车去超市,去时用了15分钟,速度是120米/分。返回时用了9分钟,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14、食堂9月份(按30天计算)平均每天烧煤180千克,10月份一共烧煤5700千克。10月份比9月份共节约用煤多少千克? 15、订阅一年的《羊城晚报》每份需要105元,某单位订了24份,一共需要付多少钱? 16、学校买回一批练习本,发给7个班,平均每班150本,还剩下400本备用。学校买回多少本练习本? 17、动物园有两头大象,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10吨食物,够它们吃20天吗? 18、小明步行从王庄到李村,去时用了50分钟,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返回时骑自行车,只花了10分钟,返回时小明的骑车速度是多少? 19、商店原有香蕉140筐,每筐20千克,已经售出13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香蕉? 第三单元 20、一份文件共864个字。张老师一分钟可以打96字,李老师打完这份文件要12分钟。张老师打完这份文件所需要的时间比李老师少多少? 21、黄老师带了600元买足球。买了7个足球,还剩下40元。每个足球的价格是多少? 22、两队户外运动爱好者到郊外露营,每队60人,一共搭建了30个帐篷,平均每个帐篷住多少人? 23、新民小学的120名少先队员在“创文”活动日帮组街道打扫卫生。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个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四年级上册数学读数写数平面图形练习试题

1,读数和写数 450306000 读作:3000500076 读作: 2#### 读作:47120530 读作: 908037060 读作:354780 读作: 九千零九十万零七百四十写作:九千九百万零七百零七写作:三千零五万零二百零七写作:二亿零三百万零一百写作:三亿写作:三亿零二百万写作: 2,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31777≈ 356071≈ 205658≈ 436572≈240692≈ ####≈ 29999999≈ 790778≈ 9511≈ 7909999999≈ 3,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7554093700≈ 4990057200≈ 4744900300≈ ####≈ 5,下列方框可以填_______,最小填_______,最大填_______。 23□316≈23万:可以填_______,最小填_______,最大填_______。 45□706≈45万:可以填_______,最小填_______,最大填_______。 89□106≈90万:可以填_______,最小填_______,最大填_______。 120□700≈121万:可以填_______,最小填_______,最大填_______。 6 7,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还是数位名称() 8,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数位名称是()9,()个十万是一百万,()个十万是一亿, 10,在85后面添上()个0,它就变成八十五万。 11,用数字2,3,9和4个0组成一个七位数 1,最大的数(),最小的数() 2,约等于320万的数是() 3,不读一个零的,且比900万大的数是() 4,读两个零的数是() 12,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再读出来 1,六十万,七万和三千 2,二千万,五十亿和四百 3,二亿,七百万,八万和五十 4,七百亿,三亿和六百 13,比49999多10的数是(),比49999多1000的数是()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课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个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等。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高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四、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五、数的产生 1、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 2、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 3、 4、 5、 6、 7、 8、 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六、亿以上数的认识 1、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1)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 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3)还要注意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的0要读,读几个0。 2、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位写起。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1亿有多大 要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可以测量100张纸的厚度,计算得到1亿张纸摞起来有1万多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七、计算工具 1、计算工具 算筹(中国)、算盘(中国)、计算尺(英国)、机械计算器(欧洲)、电子计算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计算器 2、算盘:算盘的1颗上珠代表5,一颗下珠代表1。 3、计算器: 1)计算器各部分名称 2)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M+存数据,MR提取,MC清除,MRC代表按第一下提取、按第二下清除数据。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1、一个工程队每天每天筑路135米,照这样计算,6个工程队一周能筑路多少 米? 2、4个筑路队同时修路,每队每天修132米,44天能完成任务,这条公路长多 少米? 3、三、四年级每班有45人,每个年级都有5个班,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 4、学校准备给二年级的学生发日记本,每班发145本,发给11个班,还需要留 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是记本? 5、平均每个苹果重145克,50个苹果装一箱,和箱子共重8千克,箱子重多少 千克? 6、果园里有120棵梨树,平均每棵收梨60千克,有160棵苹果树,平均每棵收 苹果55千克,果园一共收水果多少千克? 7、一种新产品,每人每天加工153个,照这样计算,4人25小时能加工多少? 8、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14分,绕地球58周大约需要多 少分? 9、一种大米每袋25千克,一辆载重为4吨的汽车一次运了154袋,该车超载了 吗? 8、同学们为国庆节做彩旗,男生做了85面,女生做的彩旗比男生的6倍多23面,女生做了多少面? 9、一节硬座车箱有118个座位,一列火车有12节硬座车箱,1500人能坐下吗? 10、一车间有工人32人,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零件5个,这个车间9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11、服装厂花15天新做了一批上衣和裤子,裤子做了806件,上衣每天做103件,问服装厂新做了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件? 12、松树有280棵,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3倍,松树和杨树一共多少棵? 13、一张桌子58元,一把椅子22元,学校买了402套桌椅,一共需要多少钱? 14、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小时,返回时只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15、某修路队修一条长1290米的水渠,已经修了870米,现在如果每天修20米,修完还要几天? 16、实验小学的三、四年级同学参加野营训练,三年级报名的有134人,四年级报名的有118人,如果每12人住一顶帐篷,共需要多少顶帐篷? 17、一列火车4时行驶了48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1800千米,要多少时间? 18、李师傅加工475个零件,加工15时后,还剩25个,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19、甲乙两城相距990千米,一辆货车4时行了36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剩下的路程需要长时间? 20、学校图书馆有8个书架分4层,每层放180本书,图书馆共有多少本书? 21、甲乙两地相距608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8千米,开出7时后,离乙地还有多远? 22、袁庄村上午运回化肥475袋,下午运回化肥225袋,每个村分78袋,平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练习题集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转载) 1亿以内数的认识 年班姓名 小学生数学辅导网试题(https://www.doczj.com/doc/d213193066.html,) 一、填一填,我最棒。 1、个、十、百、千……等都是(),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2、从个位起向左数,第()位是十万位,第()位是千万位。 3、十万里面有()个一万,一百万里面有()个十万,一千万里面有()个一百万,一亿里面有()个一千万。 4、补充数位顺序表。 5、367908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6、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7、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第八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8、一个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9、个级包括的计数单位有()个,由右向左依次是()、()、()、()。 10、56849227这个数是由()个千万、()个百万、()个十万、()个万、()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二、比一比,我最准。 “8”在 位上;表示:“8”在 位上;表示: 三、数一数,我最行。 1、六十六万、六十七万、六十八万、六十九万、、、 、。 2、九千六百万、九千七百万、九千八百万、、、 、。 3、、、一千万、一千一百万、一千二百万。 四、我是小法官。 1、万级包括的计数单位有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100个百万是一亿。() 3、79500000和7950中的“9”表示的意义不同。() 4、十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万。() 5、一千万里面有10个十万。() 6、个位、十位、百位……都是计数单位。() 7、1个万、1个千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10000100010。() 五、智力冲浪! 1、在76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七十六万。 2、在9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九千万。 3、生活中有很多时候用到万以上的数,相信你一定能举几个例子。 例如: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4、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5、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数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6、有时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7、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的数是小于5还是大于或等于5。 8、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为题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9、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1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还要注意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的0要读,读几个0。 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12、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3、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面积大约为1公顷。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14、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作单位。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15、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上册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1.填空。 (1)10个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 (2)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 )位,第九位是( )位。 (3)万级的数位包括( )位,( )位,( )位,( )位。 (4)最大的六位数是( ),最小的七位数是( )。 (5)( )个千万是一亿,l0个十亿是( )。 (6)由3个亿,8个万,6个千,3个十组成的数是( ),这是( )位数。 (7)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5,百万位是8,个位是l,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 (8)写数的时候,从( )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 (9)三十六万四千零四十是由( )个十万,( )个万,( )个千和( )个十组成的,它写作( )。 (10)在首次使用计算器前一定要按( )键。 (11)用3,7,6,8,0,0,0可以组成一个最大的七位数是( )。最小的七位数是( )。 2.判断。 (1)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2)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百万位。() (3)164567800≈16亿() 3.选择题。 (1)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10次是()。

A、一千万 B、一亿 C、一亿万 D、一百万 (2)590000000约等于() A、5亿 B、59亿 C、6万 D、590万 (3)下面四个数中,读数时只读出一个零的数是() A、49000700 B、4970000 C、49007000 D、40900700 (4)由8个亿,80个万和800个一组成的数是() A、880800 B、80800800 C、800800800 D、800808000 (5)1234567890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A、百万 B、千万 C、亿 D、十亿 4.写出下面各数。 (1)地球的陆地面积为十五亿零九十万五千平方千米()(2)太阳的表面温度为六千度,太阳中心温度为一千万度。 ()() (3)2000年度我国总人口约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5.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数。 (1)57348000≈()万 (2)409269800≈()亿 (3)600300000≈()亿 (4)810000000≈( )亿 (5)1472005000≈()万≈( )亿 6.在○里填上“>”、“<”或“=”。 802004○804002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能力训练(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得数. 8X (125 —25) 160 + 40 十4 (12 + 42 宁7) X 5 二、把下面运算中不正确的地方改过来. 1. (841 —41) - 25X 4 =800 十25 X 4 =8 三、把下面各组式子列成综合算式. 1. 3280- 16=205 205X 10=2050 6000—2050=3950 四、计算下面各题. 1. 280+ 840- 24 X 5 2. 85X (95 —1440- 24) 3. 58870- (105 + 20 X 2) 4. 80400- (4300 + 870- 15) 48 + 52 - 4 (19 —11) X 125 26 X 8 -26 X 8 2 . 600 X (1200 —200-25) =600X (1000 十25) =24000 2 .23X 16=368 625—368=257 1028 - 257=4

五、装订车间每人每小时装订课本 640 册,照这样计算, 12 人 8 小时装 订课 本多少册? 六、汽车队开展节约用油活动, 12 辆车一年共节约汽油 7200 千克,平均 每辆 车每个月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七、一部电话机售价 320元,一台“彩电”的售价是电话机售价的 8 倍, 台 电脑的售价比“彩电”售价的 3 倍还多 1000 元,一台电脑多少元? 5 天后甲车间生产 1520 个零件,乙车间生产 8 小时,乙车间比甲车间每小时少生产多少个 参考答案 1. 6000— 3280十 16X 10 2. 1028- (625 — 23X 16) 四、 1. 455 2. 2975 3. 406 4 . 76042 五、 640X 12X 8= 61440(册) 六、 7200- 12- 12=50(千克) 七、 320X 8X 3+1000=8680(元) 八、 (1520 — 1280) - (8 X 5)=6(个) 八、两个车间生产零件, 1280个零件,若每天工作 零件?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名师教案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 一、内容概述 数线段在教材中出现在第七册,认识了线段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教材在二年级(第三册)思考题中曾出现过两个分点的数线段。而且学生在三年级(第五册)中认识角时曾经有过数角的经验。因此本节课教学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线段计数的方法,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计数的过程。侧重在能运用数线段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前测: 1、在进行本课教学的设计之前,我对四年级学生作了一个测试,作为教学前的前测。

共有()条线段 结果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画的结果,发现学生在数线段时,已经有了数线段的基本方法,能通过以一点为起点有顺序地、不遗不漏的数出线段,已有以先数出基本线段,在再数组合线段的方法,证明学生有分类计数的思想。所以本节课将对计数线段的方法进行一次梳理,锻炼学生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计数方法和计数过程。 三、教学目标: 1、能有条理、有次序的数出线段的条数。在数线段的过程中掌握计数线段的方法。 2、能清楚、明白的表达数线段的过程和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把线段计数的方法应用到生活中,感受到数学规律之间的普遍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老师和你初次见面,表示友好可以握一次手,这一动作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符号表示出来:(板书:●——●) 我们把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称为线段,这两个点称为线段的端点。线段是可以度量的,每两个点就可以固定一条线段的。(板书:两点之间)。 我们已经有过数线段的经验,我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你能清楚的表达出你计数线段的方法和过程。

设计意图:老师和同学握一次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由远及近,好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当两手相握时形成两点一线,给学生解决本课中的握手问题做下伏笔。板书主要是强调线段的概念:两点决定一条线段。 (二)总结方法、发现规律 例 1 数一数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条线段. 要想使数出的每一个图形中线段的总条数,不重复、不遗漏,就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观察、分类去数.这样才会不遗不漏。 我们可以按照两种顺序去数.(教师引导、演示两种方法的计数,)第一种方法:按照线段的端点顺序去数,如上图中,线段最左边的端点是A,即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AE四条; 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D、BE三条, 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CE一条。 以D为端点的线段有DE一条。 所以上图中共有线段4+3+2+1=10条. 第二种方法:按照基本线段多少的顺序去数.所谓基本线段是指一条大线段中若有n个分点,则这条大线段就被这n个分点分成n+1条小线段,这每条小线段称为基本线段.如上图中,首先有AB、BC、CD、DE四条基本线段,其次是包含有二条基本线段的是:AC、BD、CE三条,然后是包含有三条基本线段的是AD、BE这样二条.最后是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 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 2. 亿以内数的读法: (1)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 万级的数都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例:780|6009读作:七百八十万|六千零九 3. 亿以内数的写法: (1) 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例:三百零二万|六千写作:302|6000 4.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 止。例:50|6012 >5|0601 50|6012 V50|6022 5. 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去掉末尾的4个0,再加上一个万”字;

例:32|0000=32万(目的是为了读写方便) 6. 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要将千位”上的数四舍五人,然后再加上万”字。例:5|3850?5|0000=5 万5|7220 ?6|0000=6 万 7. 四舍五入法: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先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如果小于5就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改写成0;如果等于或大于5就先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改写成0。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8. 数的产生: 数是应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最初有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后出现了记数符号,即数字。阿拉伯数字是现今世界通用的数字,它是印度人发明的。 9. 自然数: (1)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 的0,1,2,3,4,5,6,7,8,9,10,11 …都是自然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 十进制计数法 (1)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 ...... 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二.亿以上数的认识 11. 亿以上数的读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考题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月考题(1~3单元) 姓名______成绩_____ 一.填空。(27分) (1)8个千万、6个千、7个一组成的数写作(),读作()。 (2)一个数从右边起,万位是第()位,亿位是第()位。 它表示()十万位上的数是(),它表示()。 (4)()个十万是一百万,一个亿里有()个千万。 (5)(5)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点是角的(),两条射线是角的( )。 (6)锐角的度数小于()度;大于()度而小于()度的角叫做钝角;()度的角是直角,()度的角是平角,()度的角是周角。(7)3点整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6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10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二、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6分) 1.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2.一百万三千写作() 3.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 4. 3∶30时,时针和分针成的角是直角。() 5.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6.一个20度的角,透过放大5倍的放大镜看是100度。() 三.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6分) 150000=()万 6000000=()万 2590000=()万)亿 四.把下面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6分)

635100≈ 196527≈ 75600≈ 五.在○里填上“>”“<”或“=”。(6分) 六.用竖式计算(18分) 251×18 305×72 64×150 403×82 236×25 370×12 七、直接写的数(11分) 24×3= 41×6= 36×5= 18×20= 150×6= 50×70= 109×81≈39×303≈288×21≈19×398≈27×321≈ 八、选择题。(7分) 1.角的大小是由()决定的。 A、两条边的长短 B、两条边叉开的程度 C、顶点的位置 2. 图中有()个锐角。 A 2 B 3 C 4 3.下列几个角用一副三角尺就可以拼出的是() A.80度 B.120度 C.170度 4.下图中()是周角 A. B. C. 5.把直角、钝角、平角、锐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的是()。 A、直角、锐角、平角、钝角 B、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钝角、平角、直角、锐角 D、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6.右图中有()个角。 A、3 B、4 C、5 D、6 (7)125×40的积的末尾有()0. A 1 B 2 C3 D4 九、解决问题(13分) 1、已知下图∠1=48°,列算式求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思考题新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思考题 姓名:得分: 1.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1)读出两个0: 2)读出一个0: 3)所有的0都不读: 4)读三个0:()()()3.先找规律,再计算。 110+120+130+140+150=()×() 220+230+240+250=()×() 4.用0,2,3,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你能写出乘积最大的算式吗? 5.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8 × 24=432 (18÷2)×(24×2)= (18×2)×(24÷2)= 6.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 ×× 1 2 1 8 1 2 1 8 (第7题图) 7.观察图形对角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8.拿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怎样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9.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10.在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3 3 3 3 = 1 3 3 3 3 = 2 3 3 3 3 = 3 3 3 3 3 =7 3 3 3 3 = 8 3 3 3 3 = 9 11.把下面每组用图形表示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1) - = (2)× = + = ÷= × = - =

12. 小美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数,读了出来:“四万五千零一”。她同桌看了看黑板,发现小美读错了,没读小数点。这是个小数,应该只读一个0。你知道这个数原来是多少吗? 13.下面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吗? 13×11 12×33 14×55 15×66 14.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 121×11 134×11 158×11 167×11 15.计算下面各题,怎能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45+263+55-198 127+133+184+240 487-187-139-61 300-123-75-77 16.在下面的乘法算式中,1~9这9个数字各出现一次。你能填出里的数字吗? ×1 = 5 2 17. . . .代表三个数,并且 + = + + , + + = + + + + + + =400。 =? =? =? 18.用数字卡片2,3,4和小数点“.”,能够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 19.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概括总结 1、大数的认识: (1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 10 个一万; 一百万: 10 个十万; 一千万: 10 个一百万; 一亿: 10 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 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 (1 )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如:万(数字后面 4 个 0)、亿(数字后面8 个 0 )、兆(数字后面12 个 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 )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 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 3 个 0 、百万,数字后面 6 个 0 、十亿,数字后面 9 个 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 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 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 到了公元 7 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 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 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 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 13 到 14 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 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 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 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 ,2 ,3,4 ,??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 开始 (包括 0) ,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四年级上册数学提高50题

四年级上册思维体操 1、有一段公路长868米,在路的两旁间隔62米种一棵树,需要多少棵树苗? 2、46个学生去划船,共乘坐10只船,其中大船坐6人,小船坐4人,大船有()只,小 船有()只。 3、想出一个两位数,用它与12的和去除它与12的积,正好能够除完,没有余数。 4、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 ( )分钟。 5、星期天,四年级同学到“水上乐园”去游玩,下表是“水上乐园”提供给学生游玩的项 目及定价。如每个同学带10元钱可以玩几个不同项目,请你设计出几种玩的方案。 6、20个少先队员 收了160千克苹果,如果每筐装20千克,还差2个筐。原来有多少个筐? 7、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和是254,已知商是4,你能求出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吗? 8、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 车和第一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个同学。 9、一位老师带着276名学生去公园租船游玩,大船最多坐50人,小船最多坐30人。如果 租船的只数尽量少,怎样租最合理?

10、已知大数是小数的4倍,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11、从2100里“减去50,再加上20”,这称作一次操作,经过()次操作,所得的 结果是0。 12、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牛( ) 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13、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 )颜色。 14、30度的角在5倍的放大镜下是150度,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15、丁丁是个小马虎,他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写成了56,结果得到的商是18余32, 正确的商是多少? 16、一幢8层楼房,每层楼有18级楼梯,从1楼到8楼共需走()级楼梯。 17、被除数比除数大450,商是16,被除数是多少? 18、一幢楼,小明家住六楼,小军家住四楼,小军回家要爬48个台阶,小明回家要爬多少 个台阶? 19、7年前,妈妈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 )岁? 20、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 ( )分钟。 21、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和是183,商3,余数4。除数可能是() A. 60 B. 43 C. 59 22、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计算?文具店有600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4包,每包25本, 卖出()包? 23、一个人正在玩一种娱乐游戏机,开始时他口袋里有一些钱。在开始5分钟内,他很幸运, 将他原来的钱翻了一倍,但是在第二个5分钟里,他输了2英镑。在第三个5分钟内,他又将他剩下的钱翻了一倍,但很快他又输了2英镑。接着他又很幸运的将他剩下的钱翻了一倍,之后他又再次输了2英镑。 最后他发现自己一分钱都不剩了。请问,开始时他身上带了多少钱?

四年级数学上册 自然数教案 冀教版

自然数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呈现了两个儿童在夜晚数星星的情景,同时配了一首优美的、活泼的儿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富有生活情趣的儿童数星星情景的真实再现和兔博士的话来介绍自然数的概念。教材把学生感受到的“星星真多”与“自然数是无限的”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对自然数的初步体验。教材又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然数的特征。然后教材呈现了丫丫和聪聪到电影院看电影的场景,通过他们找座位号的对话,由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单数、双数很自然地引出奇数、偶数的概念。在试一试中设计了在1~30之间写连续奇数、偶数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写数、观察讨论中,了解奇数、偶数的特征。 教学设计思想: 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谜语引入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感受到星星有无数个的同时,认识到自然数是无限的。把自然科学知识与数学整合在一起,把学生数星星的感受与“自然数是无限的”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自然数的初步体验。并通过一个星星也看不见,可以用0表示,说明0也是自然数。 学习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感受自然数的特征。使学生知道: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差都是1等自然数的基本特征。 通过电影院座位排列的录象和两个小朋友的对话,让学生讨论、交流从中获取的信息,了解电影院座位排列特点,讨论两个小朋友能否坐在一起,来认识单数、双数,并说明单数又叫奇数,双数又叫偶数。0也是偶数。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了解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出教材83页试一试的写数要求,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了解1~30之间的连续奇数(偶数)各有15个,两个数列的规律都是相邻两个奇数(偶数)相差2等连续奇数、偶数数列的特征。给学生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及发现事物规律的机会,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姓名:成绩: 一、应用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3、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4、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5、育英小学的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帮助军属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6、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7、春芽鸡场星期一收的鸡蛋,18千克装一箱。装好8箱后还剩16千克。星期一收了多少千克鸡蛋? 8、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10、公路两边植树,每边每千米要植树25棵,这条路长120千米,一共植树多少棵? 1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 12、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13、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4瓶送1瓶。一次买4瓶,每瓶便宜多少元?

14、一只熊猫一天要吃15千克饲料,动物园准备24袋饲料,每袋20千克,这些饲料够一只熊猫吃30天吗? 1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6小时,速度是32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 16、小明上山用了4小时,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是6千米/时,下山用了多长的时间? 17、车间原计划每天生产15台机器,24天就可以完成,实际每天生产18台,实际只要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18、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 19、有370人去旅游,每辆汽车坐30人,要几辆汽车才能拉完? 20、有450千克大米,每天吃60千克,最多能吃几天?

四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自然数教案 冀教版

认识自然数 教学目标: 1.结合详尽情境,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难点: 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出示谜面。 青石板,板xx, 青石板上挂银灯。 不知银灯有多少, 数来数去数不清。 让说一说是怎样猜的。 2.学生猜中后揭示谜底,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交流图中的信息。 师:两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1颗、2颗、3颗、4颗、5颗……3000颗……

师:板书:1、2、3、4、5、……3000…… 二、认识自然数。 1.介绍自然数的概念,并通过一个星星也看不见,可以用0表示,说明0也是自然数。 师:阴天时,一颗星星都看不到,用什么数来表示? 生:可以用0表示。 老师在板书中添上“0” 0、1、2、3、4、5、6、7、8、9、……这样一个一个的数,都是自然数。 你还能举出哪些自然数?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教师说明: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接着画出数轴,边画边介绍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 3.自然数特征。让学生观察画出的数轴,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交流,使学生了解直线上的箭头表示的意思,知道: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差都是1等自然数的基本特征。 师: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生:最小的自然数是0。 生:这些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生:相邻两个数之间都差1。 问:直线上的箭头表示什么? 经过交流学生明白自然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三、认识奇数、偶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得数. 8×8+52÷4 160+40÷ ×125 ×6×8÷26×8 二、把下面运算中不正确的地方改过来. 1.÷25×2.600× =800÷25× =600× ==24000 三、把下面各组式子列成综合算式. 1.3280÷16=202.23×16=368 205×10=2050625-368=257 6000-2050=3950 1028÷257=4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80+840÷24×5 2.85× 3.58870÷ 4.80400- 五、装订车间每人每小时装订课本640册,照这样计算,12人8小时装订课本多少册? 六、汽车队开展节约用油活动,12辆车一年共节约汽油7200千克,平均每辆车每个月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七、一部电话机售价320元,一台“彩电”的售价是电话机售价的8倍,一台电脑的售价比“彩电”售价的3倍还多1000元,一台电脑多少元? 八、两个车间生产零件,5天后甲车间生产1520个零件,乙车间生产1280个零件,若每天工作8小时,乙车间比甲车间每小时少生产多少个零件? 参考答案 三、1.6000-3280÷16×10 2.1028÷ 四、1.45.2975 3.40.76042 五、640×12×8=1440 六、7200÷12÷12=50 七、320×8×3+1000=8680 八、÷=6 综合能力训练 一、填空. 1.学校有足球24个,是篮球的3倍,学校有足球,篮球共个. 2.甲数是15,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3,乙数比甲数多..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14,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18,甲、丙两数的平均数是16.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是.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自然数》教案

《自然数》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46页自然数的引入。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的设计重视自然数、奇数、偶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利用真实的生活素材开展数学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的情景比较熟悉,在认识自然数上并不陌生。但是奇数、偶数的特点总结方面可能会欠缺一些。 设计思路 通过用谜语星星引发后面的故事情景,让学生打开智慧之窗。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深深体会到数学的价值。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认识奇数和偶数。 教学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教学难点 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探索自然数的特征。 师:老师发现,天空有几颗非常明亮的星星,它们一共是4.5颗,你觉得老师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觉得星星的颗数不能用4.5来表示。 师:那你觉得用什么数来表示才好呢? 生:我觉得用像1、2、3……这样的数来表示好。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平时数东西的时候,就像这样1,2,3,4,5……一个一个地数,这些数都叫自然数。(板书:自然数) 课件出示问题:0是自然数吗? 小组讨论。学生汇报结果。 小结:0也是自然数,它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师:自然数不但可以用数的形式来表示,还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的内容。)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直线上的数,(手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教师指名回答。 师: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自然数的特征,大家跟老师一起再来概括一遍,“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 3、认识奇数和偶数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十位同学到前面来。 学生举手,教师请十位学生到前面站成一排报数:1、2、3…… 师:请报单数的向前一步走。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交流。 生1:我发现10名同学的报数不是双数就是单数。 …… 师:刚才我们提到了单数和双数,单数都有哪些数?双数又有哪些数?谁给举一些例子?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单数又叫做奇数,(板书:奇数),注意字的读音。双数又叫做偶数。(板书:偶数)值得说明的一点:0也是偶数。 师:现在,谁能举出几个奇数和偶数的例子呢? 三、尝试应用。 1、师: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奇数和偶数。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奇数和偶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