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安全管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63.00 KB
- 文档页数:24
液氨管理制度ppt第一部分:引言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在化工、制冷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液氨是一种具有较高危险性的气体,一旦泄漏或者错误使用,就可能会对人员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液氨的管理和使用必须非常严格,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确保液氨的安全使用。
本PPT将详细介绍液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液氨的安全存储、使用、泄漏处理等方面,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液氨,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第二部分:液氨的性质和危害1. 液氨的性质液氨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水和热反应。
液氨的沸点很低,易液化,具有较高的压力,需在高压容器中存储和运输。
2. 液氨的危害液氨具有毒性和刺激性,长时间暴露会对人员的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伤害。
此外,液氨的泄漏还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对环境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第三部分:液氨的安全存储1. 存储容器的选择液氨需存储在高压容器中,因此存储容器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般采用压力容器或气瓶来存储液氨,需确保存储容器具有合格的品质和安全认证。
2. 存储场所的规划液氨的存储场所需远离火源和热源,通风良好,并设有泄漏报警装置。
存储场所应有明确的标识和隔离措施,以确保安全。
3. 存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液氨存储管理制度,规定存储容器的检验周期、使用规范等内容,确保存储安全。
第四部分:液氨的安全使用1. 使用设备的选择液氨的使用需配备合格的输送管道、阀门和其他设备,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
2. 使用操作规范使用液氨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如戴好防护装备、操作手册、禁烟区域等。
3. 使用场所的规划企业需对液氨使用场所进行规划,确保通风、排气等设施完善,以减少泄漏的可能性。
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1. 泄漏报警企业应建立液氨泄漏报警机制,确保一旦发生泄漏,能够及时得到响应。
2. 撤离和封闭一旦发生泄漏,应立即撤离受影响的人员,并对泄漏现场进行封闭,防止泄漏扩散。
液氨知识培训课件前言液氨(NH3)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以及医药等领域的化学物质,然而,液氨也同样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化学品。
在使用液氨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安全事项,就会导致可能的事故。
因此,本文档旨在通过液氨安全知识的介绍,提高在液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因液氨造成的事故和伤害。
液氨的基本概念液氨是一种无色、气味强烈的挥发性气体,其密度小于空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具有腐蚀性,易燃,有爆炸性,具有强烈的窒息性。
液氨的危险性由于液氨具有刺激性、腐蚀性、易燃易爆以及强烈的窒息性,因此,若不遵守安全规定,在液氨使用中常常会发生事故,例如:1.液氨泄漏:液氨泄漏时,将产生大量氨气,对人、动物以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2.液氨中毒:液氨的气味强烈并具有窒息性,若吸入过多氨气会引起窒息死亡。
3.液氨烧伤:液氨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若液氨溅到人体皮肤或眼睛,会引起严重的烧伤。
4.液氨爆炸:若不慎使用不当,液氨可引发爆炸事故。
液氨的存储液氨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远离潮湿、高温、火源等易燃物品,且禁止与酸类、金属氧化物等物品混放,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在存放过程中,需要放置于专门的存储柜中,并标注相关的标志,以便人们更加容易识别它的危险性。
液氨的运输液氨的运输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尽可能减小液氨的泄漏和蒸发。
2.液氨运输车辆需要进行定期维护,以确保车辆安全。
3.在运输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安全规定,确保无人员滞留容器附近。
液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在使用液氨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面罩、手套、防护眼镜等。
2.液氨使用应该在通风良好的室外或者通风设备灵敏的室内进行,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3.在使用液氨时,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特别是酸性气体进行混合,避免发生化学反应。
4.发现液氨泄漏时,应及时进行应急处理,避免事故扩大化。
5.液氨的废弃物应该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不得乱扔。
液氨的安全生产管理一、液氨的物化特性及用途(一)液氨的物化特性液氨的分子式是NH,英文名称是Ammonia。
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恶臭3味。
分子量17.03。
相对密度0.7714g/l。
熔点-77.7℃。
沸点-33.35℃。
自PH值,如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
储运须知:包装标志:有毒气体。
副标志:易燃气体。
包装方法:耐低压或中压的钢瓶。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不燃结构建筑的库房。
远离火源和热源。
设备都要接地线(管线连接处要有跨接线)。
与其他化学物品,特别是氧化性气体,氟、溴、碘和酸类、油脂、汞等隔离储运。
平时检查钢瓶漏气情况。
搬运时穿戴全身防护服(橡皮手套、围裙、化学面罩)。
戴好钢瓶的安全帽及防震橡胶圈,避免滚动和撞击,防止容器受损。
泄漏处理:并关。
3500~7000mg/m3浓度下可立即死亡。
临床表现: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嗽、痰可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等,可出现紫绀、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及水肿、呼吸率快、肺部罗音等。
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喉水肿痉挛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致窒息,还可并发气胸、纵膈气肿。
胸部X线检查呈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
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误服氨水可致消化道灼伤,有口腔、胸、腹部疼痛,呕血、虚脱,可发生应用支10日。
注处理>。
眼污染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或凉开水冲洗至少10分钟。
参见<化学性眼灼伤的治疗>。
化学<参见分钟。
30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皮肤污染时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性皮肤灼伤的治疗>。
标准:车间空气卫生标准:3;30mg/m 中国(MAC),STEL 24mg/m 33多孔型硝酸铵,经吸油后是常用的民用炸药,广泛用于矿山、工程建设中。
氨在化纤和塑料工业中,以氨、尿素等为原料,可以生产已内酰胺、酚醛树脂、脲醛树脂、已二胺、三聚氰胺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