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导语:肩关节我们都知道吧,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位,有时候生活中的不注意就会导致肩关节脱位,一般都是发生在那人的身上。会比较疼痛,还会给青鸟带

肩关节我们都知道吧,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位,有时候生活中的不注意就会导致肩关节脱位,一般都是发生在那人的身上。会比较疼痛,还会给青鸟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就需要尽早的治疗了,在治疗之后,还需要做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这样会有助于关节的恢复。对此,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就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一起看一下吧。

第一、伸指、握拳练习:用力张开手掌保持2秒,然后以最大的力量握拳,保持2秒,放松后重复,每小时练5~10分钟。

第二、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患肢上臂背侧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每组30次,每天3~4组。

第三、耸肩练习:耸肩至可耐受的最大力量,保持2秒,放松后重复,每组30次,每天3~4组。腕关节的主动屈伸练习:尽量大范围活动腕关节,每组30次,每天3~4组。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最后增加绕环(画圈)动作,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但不超过90°,每个方向每组20~30次,每天1~2组,练习后即刻冰敷15~20分钟。术后第2~3周,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逐渐加大负荷和被动活动的角度。

第四、配合肩关节的锻炼

1、面对墙壁而立,双手爬墙,争取高度每天上升。

2、手指对叉,屈肘翻腕,掌心向上,用力向天上托举。

3、双手在身后相握,手背紧贴腰背,尽量上提,以碰到肩胛骨为度。

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

肩关节功能锻炼 肩关节功能锻炼: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1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2 1. 前后摆动练习:躯体前屈(即弯腰), 上肢下垂,尽量放松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作30?50次。此 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挺直腰,稍作休息。休息后再做持重物(~ 2公斤) 下垂摆动练习,做同样时间的前后摆动(30?50 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开始时,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可以先用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 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 公斤。 2. 回旋画圈运动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反复作30?50 次。 3. 正身双手爬墙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用双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双侧上肢尽量高举,达到最大限度时,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4. 侧身单手爬墙患者侧向墙壁站立,用患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5 和6. 肩内收及外展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7. 拉滑车

8. 梳头-- 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作梳头动作。 请患者注意,以上八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 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 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防治肩周炎的运动锻炼: 1. 屈肘甩手-- 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 手指爬墙-- 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 体后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 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 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5. 后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 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6. 梳头-- 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运动疗法: 下面为肩周炎患者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运动疗法:徒手体操:做肩关节三个轴向活动,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各种练习。

肩关节术后康复训练方法(简明版)

肩关节术后康复训练方法(简明版) 本锻炼方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病人。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酌情改变整个康复计划。比如对于肩关节复发脱位的病人如果进行关节镜下手术,那么在手术后4-6周内上肢不宜进行上述锻炼。因此,针对每个病人具体的锻炼方法应听从主治医生及理疗师的指导。 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时,每天应尽可能做5-6次。每次持续5-10分钟。进行锻炼前可对手术侧肩关节进行充分的热敷以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锻炼后肩关节进行冷敷,以利于消肿。病人一般在手术后3-4天后即可出院,出院后一般需要在术后3周、6周、3个月、6个月时回我院复查4次。以后每到术后整年时复查一次。复查的目的是让医生检查您的肩关节康复情况,是否存在问题,指导您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我院肩关节手术后复查时间是每周三下午1:30开始。复查前需挂肩关节复查号。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锻炼(一般在术后前三个月内进行) 1 被动前屈上举 患者应平卧于床上,伸直患侧上臂,健侧手扶患肢肘部。在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侧手用力使患肢尽可能上举达最大角度,并在该角度维持1分钟。

2 被动外旋 患者平卧床上。患侧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健侧手用一根木棒顶住患侧手掌。在维持患侧肘关节紧贴体侧的同时,尽力向外推患侧手,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1分钟。

关节牵拉练习(一般在术后三个月后进行) 1.上举牵拉练习 病人面对墙站立。患肢抬高,患侧手扶在墙上。使身体尽量贴近墙面,手尽力伸向上方。在达到最大程度时维持1分钟。

2.外旋牵拉练习找一处比病人上身宽度略宽的门框,将两臂抬平,肘关节屈曲,双侧前臂扶在门框上,使身体尽量向前倾,达最大程度时保持1分钟。

正常人体运动学 第四章 肩关节运动学

第四章关节运动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上肢运动学 第三节下肢运动学 第四节颈部和躯干运动学 第一节概述 二、关节的分类① 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的形状,关节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 1. 单轴关节 运动环节(指能绕关节运动的相邻部分)只能绕一个运动轴运动的关节称为单轴关节,包括滑车关节和圆柱关节。 ●滑车(屈戍)关节 ●圆柱(车轴)关节 2. 双轴关节 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构成关节的骨可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运动,也可作环转运动。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 ●椭圆关节 ●鞍状关节 3. 多轴关节 具有3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可作各个方向的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 ●球窝关节 ●平面关节 关节的分类② 根据构成关节骨的数目,关节可分为单关节和复合关节。 1. 单关节 由两个骨的关节面组成,即一个关节头和一个关节窝,如肩关节和髋关节。 2. 复合关节 由两个以上的关节面构成多个单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每个单关节都能活动,如肘关节 关节的分类③ 根据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可分为单动关节和联动关节。 1. 单动关节 能单独进行活动的关节叫单动关节,绝大多数关节属于此类关节,如肩关节、踝关节。 2. 联动关节 也称联合关节,两个或多个独立关节,同时进行活动,共同完成一个动作,如前臂的桡尺近侧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 三、关节的运动 1. 屈、伸 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运动。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但膝、踝关节则相反。 屈:两骨之间角度变小 伸:两骨之间角度变大 2. 外展、内收 运动环节在冠状面内,绕矢状轴运动。远离正中面为外展;靠近正中面为内收。 收: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 展:骨远离正中矢状面 3. 回旋 运动环节绕垂直轴或自身的长轴旋转。由前向内的旋转称内旋(或叫旋前);由前向外旋转称外旋(旋后)。内旋:骨向前内侧旋转 外旋:骨向后外侧旋转 4. 环转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康复科郭迪 一、肩关节解剖生理特点: 肩肱关节一般简称肩关节,是全身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但因“头大盂浅”肱骨头关节面只有1/3~1/4与肩胛盂接触,也是全身关节中稳定性最差的关节,容易发生脱位。肩关节前方有盂肱韧带,上方有喙肱韧带,下方无韧带,是最薄弱的部位,肱骨头容易由此脱位。肩部滑囊较多,其中以肩袖与三角肌、肩峰之间的肩峰下滑囊最重要。此滑囊与其临近的蜂窝组织一起,对肩关节和滑动十分有利,谓之“第二肩关节”。40岁以上的病人,肩峰下滑囊容易发生萎缩和变性,使肩关节的活动受到影响。 二、肩关节功能位及活动范围 1.肩关节正常体位 (1)肩关节的功能位:外展45°,前屈30°,外旋15°。 (2)肩关节中立位:上臂下垂,肘关节屈曲90°,手向前方。 2.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正常肩关节运动包括外展、臂上举(外展上举、前屈上举)、内收、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等7个动作。其活动范围及有关肌肉为:(1)外展80°~90°,外展肌为三角肌和冈上肌。(2)臂上举180°(上肢与头颈成一平行直线),上举肌为三角肌、冈上肌、斜方肌和前锯肌。(3)内收20°~40°(肘部接近躯干腹侧正中线),内收肌为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喙肱肌和肱三头肌(长头)。

(4)前屈70°~90°,水平前屈135°,前屈肌为三角肌的前部,胸大肌、喙肱肌和肱二头肌。(5)后伸40°,水平位后伸40°~50°,后伸肌为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和肱三头肌(长头)。(6)内旋45°~70°,内旋肌为肩胛下肌、大圆肌、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背阔肌。(7)外旋45°~60°(手指能触到枕部及对侧的耳朵),外旋肌为冈下肌、小圆肌和三角肌(后部纤维)。 三、肩关节的锻炼方法 1.屈肘耸肩 患者站立位,患肢屈肘或微屈肘,以健肢手掌扶托患侧前臂,患肩用力上提,复原,下坠,复原。 2.屈肘展肩 患者站立或坐位。两臂自然下垂,两肘屈曲90°,微握拳,手心向上。以上臂为转动轴,前臂沿水平位尽量做内旋和外旋活动。 3.内收探肩 患者站立位或坐位,患肢屈肘,用健肢扶托患肘,使患臂尽量内收,患侧手尽量探摸健侧肩部,并逐渐向后探摸健侧肩胛部。 4.后伸探背 患者站立位或坐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向后背,健手托扶患肢,内旋屈肘摸背,使患臂尽量向健侧肩胛部探摸。 5.外展指路 患者站立位或坐位,两臂自然下垂。肩关节外展90°,复原,反复进行。

肩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指南

肩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指南 肩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关节活动度较大,功能也及其重要,因此,肩关节的活动度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高低,所以,肩关节周围的骨折后康复训练不可小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的康复训练: 第1阶段(术后1周内):①手术结束后,用绷带将患肢悬吊固定,使肩关节内收、内旋并轻微向前屈曲,肘关节呈屈曲位,于上臂处垫一软枕,保持肩部屈曲10°~20°。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②麻醉消退后,指导患者用力握拳,持续6秒钟,然后用力伸5指,持续6秒钟,及腕屈伸各4~5下。并协助患者行患肢前屈上举、外旋(屈肘90°)被动锻炼1次,每个动作持续20秒。③次日起,指导患者用力张手握拳,连续20下,每天3~4次。健手托扶下行患肢前屈、外旋锻炼,每天3次。 第2阶段(术后1~2周):除用力张手握拳,再增加以下练习。①“钟摆样”运动。患者两足开立如肩宽,向前弯腰90°,肩部放松,上臂自然下垂,患肢在三角巾内做肩前后、左右摆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每次15~20下,每天2~3次。②肘屈伸和前臂内外旋的主动练习,每次15~20下,每天3次。③腕与指的抗阻练习各5~6下,渐增至20下,每天3次。 第3阶段(术后3周起):①在医护人员指导和协助下进行肩内收和内旋活动:以患侧手横过面部触摸对侧耳朵以至后颈,患侧手由背后举起

一长约50cm的体操棒或木棒,健手向上拉棒,维持几秒种。以上动作各做20下,每天3次。②前屈锻炼:站立位,以健侧托起患侧前臂高举过头顶,维持10秒钟,每次10下。以双手10指相交,向上举过头顶,维持10秒钟,每次10下。以上动作每天3次。③内外旋锻炼:患侧手放在背后,在健侧帮助下触摸后背乃至对侧肩胛骨,每次10下。每天3次。④外展、外旋训练:双手10指相交抱头,做肩外展、外旋动作,每次5下,每天3次。 第4阶段(术后6周起):主要包括主动运动和抗阻力练习,利用滑轮进行患肢与健肢的对抗运动;用弹力带做患肢抗阻力练习;继续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患肢爬墙、用木棒在地上画圈、患侧手横过面部触摸对侧耳朵及肩部等,两臂做划船或游泳动作。 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坚持练习,可以使我们的肩关节的活动度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

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肩关节功能锻炼 肩关节功能锻炼: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1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2 1.前后摆动练习:躯体前屈(即弯腰),上肢下垂,尽量放松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作30~50次。此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挺直腰,稍作休息。休息后再做持重物(~2公斤)下垂摆动练习,做同样时间的前后摆动(30~50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开始时,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可以先用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 2.回旋画圈运动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反复作30~50次。 3.正身双手爬墙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用双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双侧上肢尽量高举,达到最大限度时,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4.侧身单手爬墙患者侧向墙壁站立,用患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5和6.肩内收及外展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7.拉滑车 8.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作梳头动作。

请患者注意,以上八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防治肩周炎的运动锻炼: 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5.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6.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运动疗法: 下面为肩周炎患者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运动疗法:徒手体操:做肩关节三个轴向活动,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各种练习。

2020年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课件)

2020年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 (课件) 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 一、早期(复位或手术后1周)目标是减轻疼痛及炎症反应,防止 肩关节周围肌肉畏缩。运动治疗应在无痛或微痛前提下进行,动作宜稍慢,有控制.三角巾保护固定下: 1 伸指、握拳练习:用力张开手掌保持2秒,然后以最大的力量握拳,保持2秒,放松后重复,每小时练5~10分钟。 2 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患肢上臂背侧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每组30次,每天3~4组。 3 耸肩练习:耸肩至可耐受的最大力量,保持2秒,放松后重复,每组30次,每天3~4组。 4腕关节的主动屈伸练习:尽量大范围活动腕关节,每组30次,每天3~4组。 5术后3天左右:根据情况开始肩关节“摆动练习”。体前屈(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侧手的保护下摆动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最后增加绕环(画圈)动作,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但不超过90°,每个方向每组20~30次,每天1~2组,练习后即刻冰敷15~20分钟。......感谢聆听6术后第2~3周∶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逐渐加大负荷和被动 活动的角度。

二、中期目标是关节活动度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恢复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1术后第4~6周 2 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其中练习时完全无痛以及没有疲劳感的练习可以不再进行。 3肱二头肌等长肌力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每组30次,每天3~4组。 1。1术后第7周至3个月 1 肩关节主动力量练习 ①前平举:手臂在体前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2分钟,休息5秒,连续5次为1组,每天2~3组.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②侧平举:手臂在体侧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保持2分钟,休息5秒,连续5次为1组,每天2~3组。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③肩后伸练习:臂在体侧向后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一次。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④抗阻外旋:站或坐位,上身保持正直,手臂贴紧体侧,屈肘90°,手握一弹性皮筋的一端,皮筋的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可用健侧手握住固定),向外侧用力牵拉皮筋至最大角度并保持一定时间。此练习主要加强肩关节外旋肌肌力,锻炼肩袖肌肉群,提高肩关节和肩胛骨的控制能力及稳定性。......感谢聆听

肩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治疗计划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肩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康复计划 一、早期 康复目标:1.控制术后疼痛、帮助消肿 2.腕关节,指间关节的完全屈伸练习3.早期肌力练习 注意事项: 1、活动时注意活动的频率,避免过快。 2、活动肘腕关节时避免肩关节的活动, 3、运动中避免疼痛,以微痛为限度 4、早期坐起或站起时都应佩戴三角巾 主要训练内容 1、手的主动抓握:握拳及松手各保持5—10秒后放松,捏实心拳及手指各指完全伸直为准,30个∕组,1组∕小时。 2、腕关节活动度的练习:腕的主动掌屈背屈练习,以有明显肌肉收缩为准; 3、肘关节的主动屈神,以有明显肌肉收缩为准。 二、中期 康复目标:1.逐渐开始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2.控制疼痛在微痛3.强化肌力的练习 注意事项: 1.训练中注意控制疼痛 2.角度循序渐进,不可过度激进 3.继续肌力的练习 主要训练内容: 1、继续以上康复治疗 2、钟摆训练:健手扶住桌子,弯腰90度,术侧肢体自然下垂,做自然画圈的练习,由小圈逐渐向大圈过度; 3、耸肩的练习:整个肩部向上耸至最高处保持5秒,10个∕组,3组∕小时 4、双手环抱含胸、扩胸的训练:尽量做至最大角度,10个∕组,3组∕小时 5、双手环抱助力主动前屈练习,小于90°,由小角度向大角度循序渐进,一般在术后4 —6周达到正常角度 三、恢复期 康复目标:1.逐渐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2.控制疼痛在程度3.强化肌力的练习4.轻微负重的日常生活活动的练习 注意事项: 1.继续以上康复训练 2.训练中注意控制疼痛 3.角度循序渐进,逐渐恢复至正常 4.继续肌力的练习 主要训练内容: 1、可开始肩关节屈曲大于90°的练习或一些轻微的负重作业 2、当可以自行屈曲或活动肩关节,可加抗阻训练 注:一般训练应在术后三个月恢复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生活自理,无需他人辅助。练习过程中以3—5分痛为准。

肩关节康复训练方法

肩关节康复训练方法 肩关节之类的疾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很常见,肩关节半脱位就是其中的一种,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呢?肩关节半脱位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呢?今天我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 几种肩关节半脱位的训练办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良肢位摆放 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指伸展;患侧卧位时,患侧肩前伸,前屈,伸肘,前臂旋后;健侧卧位时,患侧肩和上肢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 坐位时,在患肢前方放置一平桌,将患肢托起,避免自然下垂。 降低神经系统张力 坐位,可以逐渐增加颈侧屈的程度,使引起肩胛带过度上提的神经结构恢复其伸展性。治疗师在用一只手帮助患者反复侧屈

颈部的同时,必须用另一只手臂防止同时发生任何代偿运动。 刺激肩周围稳定肌的活动和张力 1、患侧负重:患者取坐位,头转向患侧,健手协助控制使患侧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患手放在坐位臀部水平略外侧,让躯体向患侧倾斜。患上肢的负重训练,通过对上肢关节的挤压,反射性的刺激肌肉的活动。治疗师一定要用手保证肩胛骨、躯干和肩关节的正确位置。 2、治疗师一只手支持患臂伸向前,另一只手轻轻向上拍打肱骨头。肘的牵拉反射使三角肌和冈上肌的张力活动增加。 3、关节挤压: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方,患侧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治疗师一手放在肘关节处,另一手握患难与共手,手掌相触,沿上肢纵轴,向肩关节处施加压力,患者予以对抗,让患者体会在此过程中的感觉,逐渐学会抵抗治疗师手。 4、快速刺激:治疗师手指伸直,在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上由近及远做快速快速摩擦或以冰块刺激。

推荐-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案图文版 精品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案 第一阶段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锻炼 1 钟摆练习: 病人弯腰90°,患侧上肢下垂,以健侧手扶住患侧手腕。患肩不用力,由健侧手用力推、拉患侧前臂,使患侧肘关节在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活动范围内划圈。每次逆时针划20圈,顺时针划20圈。 2 被动前屈上举: 患者应平卧于床上,伸直患侧上臂,健侧手扶患肢肘部。在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侧手用力使患肢尽可能上举达最大角度,并在该角度维持2分钟。 3 被动体侧外旋:

患者平卧床上。患侧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健侧手用一根木棒顶住患侧手掌。在维持患侧肘关节紧贴体侧的同时,尽力向外推患侧手,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2分钟。 4 体前内收 患者站立位,健侧手扶患侧肘关节。健侧手用力使患侧上肢抬平后,将患侧肘关节尽力拉向胸前,越贴近胸前越好。在最贴近胸部的位置维持2分钟。 5 被动内旋: 患者站立位,患肢背在背后,而健侧手背在脑后。两手分别握住一条毛巾的两端。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手通过所握的毛巾尽力将患手向上拉,达到最大限度时维持2分钟。 6.被动外展位外旋: 患者平卧床上。患侧肘关节屈曲90°,治疗师帮助患侧肩关节外展90°并将其前臂逐渐压向床面。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2分钟。 肌力练习

等长肌力锻炼: 即锻炼时肢体不应有运动而仅仅是在对抗下用力即可。以下所有的等长肌力锻炼均是在没有肢体的任何运动的前提下,患侧手用力顶床(墙)或健侧手。要求是每次均要用力,但同时又不能有肢体的运动。 1前部三角肌等长收缩锻炼 患者平卧床上。患侧手握拳,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健手用力下压患侧手,患手用力向上顶健侧手。患侧肘关节背侧不能离开床面。10秒/个,10个/组。 2中部三角肌等长收缩锻炼 患者平卧床上。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用患侧上臂的外侧顶住墙同时做使患肢向外抬起的动作。在保持身体、肩关节、上肢位置不动的前提下,用力量向外顶墙。10秒/个,10个/组。 3后部三角肌等长收缩锻炼 患者平卧床上。患侧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健手扶住患侧前臂,患侧肘关节背侧用力向下压床。10秒/个,10个/组。 等张肌力练习: 1.“扩胸”练习:患者使健手托住患侧上肢垂于体侧。用力作动作将两侧肩胛骨向后背的中线加紧。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案说明1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案说明 亲爱的病人: 您好! 您所患的是,当经过我科 医生详细检查并告诉您可以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后,您就可以按照以下的锻炼方案分阶段锻炼肩关节的活动了。 肩关节的功能锻炼是艰苦的。每次锻炼时,您的肩关节应有明显的牵拉,甚至是疼痛的感觉才是有效的功能锻炼。比较合适的强度是锻炼时肩关节很疼,但锻炼过后,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这种疼痛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如果锻炼后有持续的、难以缓解的疼痛,则可能强度过大了。那么,您可以休息一段时间。等到肩关节不再感到疼痛后再恢复训练。必要时,可来我院复查后决定进一步的理疗方案。 关节功能锻炼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治疗过程。请您一定坚持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您的肩关节功能才能得到最好的康复。

1 段阶第一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锻炼 1 钟摆练习:□□月后练习□即刻练习□周后练习天后练习 病人弯腰90°,患侧上肢下垂,以健侧手扶住 患侧手腕。患肩不用力,由健侧手用力推、拉患侧前 臂,使患侧肘关节在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活动范围内划 圈。每次逆时针划20圈,顺时针划20圈。 2 被动前屈上举: □即刻练习□天后练习□周后练习□月后练习 患者应平卧于床上,伸直患侧上臂,健侧手扶患肢肘部。在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侧手用力使患肢尽可能上举达最大角度,并在该角度维持2分钟。 3 被动体侧外旋: □即刻练习□天后练习□周后练习□月后练习

患者平卧床上。患侧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健侧手用一根木棒顶住患侧手掌。在维持患侧肘关节紧贴体侧的同时,尽力向外推患侧手,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2分钟。 4 体前内收 □即刻练习□天后练习□周后练习□月后练习 患者站立位,健侧手扶患侧肘关节。健侧手用力使患侧上肢抬平后,将患侧肘关节尽力拉向胸前,越贴近胸前越好。在最贴近胸部的位置维持2分钟。 2 5 被动内旋:□天后练习周后练习月后练习□即刻练习□□ 患者站立位,患肢背在背后,而健侧手背在脑后。两手分别握住一条

关于肩关节损伤的康复手段

关于肩关节损伤的康复手段 简介:肩关节是上肢中重要关节之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解剖结构和运动方式,受伤的可能情况也不同,所以我将从解剖结构开始介绍肩关节在损伤后所应用的康复手段以及这些应用可能会得到的结果。 关键词: 1.肩关节的解剖结构 1.1骨性结构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也称盂肱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 近似圆球的肱骨头和浅小的关节盂,虽然关节盂周围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来 加深关节窝,但仅能容下管接头的1/4~1/3。肩关节的这种结构增加了关节的 活动度,但也降低了关节的稳定性,应此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对其稳定性起 了重要作用。 1.2韧带肩关节囊薄而松弛,其肩胛骨端附着于关节盂的周缘,肱骨端附于肱骨解剖颈,肱 二头肌长肌腱就穿过关节囊。其上臂由喙肱韧带,前壁和后壁也有数条韧带穿过,但下壁却很薄弱,故肩关节脱位时常从下位滑出,发生前下方脱位。 附:盂肱韧带,经关节盂前部经过,至肱骨小结节,加强前部的作用。 喙肩韧带,横与喙突与肩峰之间,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 1.3肌肉三角肌位于肩关节的前,外,后方,为一块倒置的三角形。起于锁骨外侧半,肩 峰,肩胛冈。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 冈上肌位于冈上窝内,起于肩胛骨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 冈下肌和小圆肌起于冈下肌起于冈下窝,小圆肌起于肩胛骨外侧缘止于肱骨大 结节 肩胛下肌和大圆肌起于肩胛下肌起于肩胛下窝,大圆肌起于肩胛骨下角止于肩 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结节,大圆肌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冈上,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都从肩关节上,后方和前方跨过关节,并与肩关 节囊紧贴,他们共同形成“肌腱袖”,对肩关节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肩关节的解剖结构决定了肩关节的不稳定性,所以肩关节是一个容易受到损伤的关节,所以康复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很多。 附:肩肱节律:肩关节外展时伴有肩胛骨旋转的节律变化,称为肩肱节律。当肩关节外展30°或前屈60°以前,肩胛骨是不旋转的,称为禁止期。在此以后肩胛骨开始运 动,每外展15°,肩关节转10°,肩胛骨转5°,二者为2:1.当外展至90°以上 时,每外展15°,肩关节转5°,肩胛骨转10°,二者为1:2. 2. 肩关节可能出现的损伤的情况 2.1 肩关节韧带的损伤因为肩关节的不稳定性造成肩关节很容易在外力的冲击下发生脱 位,同时造成周围韧带的损伤。 2.2肩关节关节盘的损伤多为磨损的损伤,常见于老年人,多为长时间使用肩关节不当,造 成关节盘磨损,导致以后关节发炎,骨刺,肿胀等等,最后发生肩周炎。 2.3肩关节肌肉的损伤大多因为肩关节运动时出现不符合关节运动方式的运动导致肌肉损 伤,特别是一些爆发力强的运动,如投掷。 3.关于肩关节的损伤的一些治疗手段 我们假设一位肩关节有损伤的病人,一般肩关节的损伤不一定出现像其他关节一样会出现骨骼的断裂或骨折损伤,一般出现的是习惯性脱位或韧带,肌肉的损伤。所以我就针对这些损伤做了一个整体损伤的治疗过程。 3.1损伤前期

以下介绍八个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

介绍八个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1 1.前后摆动练习:躯体前屈(即弯腰),上肢下垂,尽量放松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作30~50次。此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挺直腰,稍作休息。休息后再做持重物(0.5~2公斤)下垂摆动练习,做同样时间的前后摆动(30~50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开始时,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可以先用0.5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 2.回旋画圈运动: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反复作30~50次。 3.正身双手爬墙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用双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双侧上肢尽量高举,达到最大限度时,在墙上作一记

号,然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2 4.侧身单手爬墙患者侧向墙壁站立,用患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5和6.肩内收及外展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7.拉滑车 8.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作梳头动作。 请患者注意,以上八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另外,再介绍防治肩周炎的运动锻炼,供患者参考: 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5.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

介绍八个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

介绍八个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1 1、前后摆动练习:躯体前屈(即弯腰),上肢下垂,尽量放松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 带,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作30~50次。此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挺直腰,稍作休息。休息后再做持重物(0.5~2公斤)下垂摆动练习,做同样时间的前后摆动(30~50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开始时,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可以先用0.5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 2、回旋画圈运动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 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反复作30~50次。3、正身双手爬墙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用双侧的手指沿墙缓缓 向上爬动,使双侧上肢尽量高举,达到最大限度时,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2 4、侧身单手爬墙患者侧向墙壁站立,用患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 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5和6、肩内收及外展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7.拉滑车 8.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作梳头动作。 请患者注意,以上八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

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另外,再介绍防治肩周炎的运动锻炼,供患者参考: 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5.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6.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7.头枕双手--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8.旋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肩关节的常用练习—康复科资料

肩关节的常用练习 一、肌力练习 1. 前平举:(动作示图详见第八章第一节肩关节练习图解:SM-001、SM-002) 站或坐位,上身保持正直,手臂在体前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SM-001)!于最高位置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1次。术后早期或肌力较差时可以改为屈肘前平举。即屈肘90°,手臂在体前抬起至无痛角度(SM-002),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1次。力量增强后伸直手臂同时手握一定负荷进行。此练习主要加强肩关节前屈肌肌力,锻炼三角肌前束,提高肩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 2. 侧平举:(动作示图详见第八章第一节肩关节练习图解:SM-003、SM-004) 站或坐位,上身保持正直,手臂在体侧抬起至无痛角度(SM-003),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1次。术后早期或肌力较差时可以改为屈肘侧平举。即屈肘90°,手臂在体侧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SM-004),于最高位置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1次。力量增强后伸直手臂同时手握一定负荷进行。此练习主要加强肩关节外展肌肌力,锻炼三角肌中束,提高肩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

3. 肩后伸:(动作示图详见第八章第一节肩关节练习图解:SM-005、SM-006) 站立上体正直,或坐位均可,上身保持正直稍前倾,健侧手臂扶在膝上,帮助支撑身体保持上身在活动中固定不动。手臂在体侧向后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SM-005)!于最高位置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1次。术后早期或肌力较差时可以改为屈肘肩后伸。即屈肘90°,手臂在体侧向后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SM-006),于最高位置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1次。力量增强后伸直手臂同时手握一定负荷进行。此练习主要加强肩关节后伸肌肌力,锻炼三角肌后束,提高肩关节和肩胛骨的控制能力及稳定性。 4. 抗阻外旋:(动作示图详见第八章第一节肩关节练习图解:SM-007) 站或坐位,上身保持正直,手臂贴紧体侧,屈肘90°,手握一弹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向外侧用力牵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1次。此练习主要加强肩关节外旋肌肌力,锻炼肩袖肌群,提高肩关节和肩胛骨的控制能力及稳定性。 5. 抗阻内旋:(动作示图详见第八章第一节肩关节练习图解:SM-008) 站或坐位,上身保持正直,手臂贴紧体侧,屈肘90°,手握一弹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向内侧用力牵拉皮筋,使手接近身体。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1次。此练习主要加强肩关节外旋肌肌力,锻炼肩袖肌群,提高肩关节和肩胛骨的控制

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

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肩关节功能锻炼 肩关节功能锻炼: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1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2 1.前后摆动练习:躯体前屈(即弯腰),上肢下垂,尽量放松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作30~50次。此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挺直腰,稍作休息。休息后再做持重物(0.5~2公斤)下垂摆动练习,做同样时间的前后摆动(30~50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开始时,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可以先用0.5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 2.回旋画圈运动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反复作30~50次。 3.正身双手爬墙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用双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双侧上肢尽量高举,达到最大限度时,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4.侧身单手爬墙患者侧向墙壁站立,用患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5和6.肩内收及外展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7.拉滑车 8.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作梳头动作。

请患者注意,以上八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防治肩周炎的运动锻炼: 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5.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6.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运动疗法: 下面为肩周炎患者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运动疗法:徒手体操:做肩关节三个轴向活动,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各种练习。

肩关节脱位的康复治疗

肩关节脱位的康复治疗 常见的肩关节脱位后的功能锻炼计划 单纯的外伤性肩关节前脱位 经复位后三角巾或绷带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保持内收内旋位,即日开始在胸前固定位做指腕、肘主动练习。每个动作重复5~6次,可每天增 加2次左右,达到20次。 第1周后:在以上准备姿势上增加:(1)指、腕、肘的抗阻力练习;(2)站立,上半侧躯体向 患侧屈并前倾在悬吊带内做肩前屈、内收和内旋的摆动练习。 第2周起:准备姿势同上,做(1)肩前后、内外的摆动练习;(2)肩前屈、内收、内旋的主 动运动,运动幅度可逐渐加大,在第2周内,必须尽量避免上臂外旋活动,以免影响软组织修复。 第3周起:逐渐增加(1)肩外展、后伸、外 旋的抗阻力练习;(2)肩外展、后伸和外旋的主 动牵引练习;(3)注意加强肩胛带肌练习以恢复 肩关节的稳定性,这对于有重复肩脱位病史的患者尤其重要。 恢复期:去除悬挂带,增加(1)肩外展、后伸和外旋的主动运动,动作缓慢、柔和,幅度逐

渐扩大;(2)肩前屈、内收、内旋的抗阻力练习; (3)肩前屈的主动和助力练习。 单纯性外伤性肩关节脱位 复位后用肩人字石膏固定上臂于外展、后伸和外旋位,石膏干后开始指、腕、肘的主动运动。 第1周:增加指、腕、肘的抗阻力等张练习; 第2周起:做进一步练习,(1)做肩前后、内外摆动和水平绕圈运动;(2)主动肩外展、后伸外旋运动;(3)抗阻力练习,肩外展、后伸与外旋等肌群;(4)肩外展、后伸与外旋的主动牵伸和被动牵引练习,要求增大活动范围。 急性肩关节后脱位与前脱位的康复治疗,除动作练习开始的先后有不同外,注意加强肩胛带肌练习以增强肩关节稳定性是一致的。无论是前脱位还是后脱位,在3周以后应该开始逐渐做各个方向的主动功能锻炼,如前后左右甩手,手拉滑车,手指爬墙等运动,并配合推拿、理疗等,以防肩关节周围组织粘连,加快肩关节功能的恢复,陈旧性脱位,固定期间应加强肩部按摩、理疗。

肩关节脱位的康复方案

肩关节脱位的康复方案 一、肩关节脱位: 当侧位跌倒时,手掌着地,躯干向一侧倾斜,肩关节一般处于外展位,此时易引发关节脱位,此外,上臂在外展位突然过度背伸或外旋、肱骨头后方受击也可造成肩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常伴随关节盂唇撕裂,亦可伴有肱骨大结节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或肩胛盂大块骨折。有一些肩关节脱位后如果治疗不当可以形成复发性脱位。 二、肩关节脱位的治疗: 1. 保守治疗:肩关节脱位后如果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可以采取手法复位,回旋发和足登法(Kocher)。 2. 手术疗法:肩关节脱位后如果有下列情况应采用手术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神经或血管损伤;手法复位失败者;合并肱骨外科颈或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法复位困难者。方法:Bankart、Dutoit Roux、Putto-platt、Magunson、Bristow、改良式Bristow手术。 3. 肩关节脱位无论手术或保守治疗后都要应用三角巾或弹力带将前臂固定在胸前3-4周左右。 三、肩关节脱位术后康复方案: 1.复位或手术后1周 此阶段练习要求:练习在无或微痛前提下进行;动作稍慢但有控制。 (1)三角巾悬挂保护固定; (2)张手、握拳练习用力张开手掌保持2秒钟,然后握拳至最大力量,保持2秒钟,放松后重复,麻醉清醒后清醒5-10分钟/小时。 (3)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患肢上臂背侧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30次/组,3-4组/天。 (4)耸肩练习:耸肩至可耐受的最大力量,保持2秒钟,放松后重复,30次/组,3-4组/天。以及“扩胸”“含胸”等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5)腕关节主动屈伸练习:尽量大范围活动腕关节,30次/组,3-4组/天。(6)术后三天左右:根据情况开始肩关节“摆动练习” 体前屈(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侧手的保护下摆动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最后增加绕环(划圈)动作,逐渐增大活动范围,但不超过90°,每个方向20-30次/组,1-2组/日,练习后即刻冰敷15-20分钟。(7)术后第2-3周:.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逐渐加大负荷和被动活动的角度。 2.术后第4-6周: (1)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其中练习时完全无痛以及没有疲劳感的练习可以不再进行。(2)肱二头肌等长肌力练习患肢上臂正侧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30次/组,3-4组/天。 3.术后第7周至3月 此阶段以逐渐恢复关节活动度为主要目的。练习时要求:患侧肢体充分放松;练习在无或微痛前提下进行;动作轻柔,稍慢,切忌暴力。 (1)术后6-7周开始尝试去除三角巾保护; (2)肩关节主动力量练习: 前平举:手臂在体前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2分,休息5秒,连续5次为1组,2-3组/日。力量增强后伸直手臂进行。 侧平举:手臂在体侧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2分,休息5秒,连续5次为1组,2-3组/日。力量增强后伸直手臂进行。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有哪些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有哪些 肩周炎是很常见也是危害性很大的关节疾病,患病的时候患者的肩部乃至整个颈部都十分疼痛,而且肩周炎若是不及时治疗的话,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其实治疗肩关节炎的方法还是很多,针对性的锻炼就是效果最明显的,那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有哪些呢?在治疗期间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1、在肩周炎早期即疼痛期,病人的疼痛症状较重。而功 能障碍则往往是由于疼痛造成的肌肉痉挛所致,所以治疗主要是以解除疼痛,预防关节功能障碍为目的,缓解疼痛可采用吊带制动的方法,使肩关节得以充分休息;或休用封闭疗法,在局部压 痛最为明显处,注射强的松龙;或用间动电疗法,温热敷,冷敷 等物理治疗方法解除疼痛。 2、在肩周炎的冻结期关节功能障碍是其主要问题,疼痛往往由关节运动障碍所引起。治疗重点以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为目的。采用的治疗手段可以用理疗,西式手法,推拿,按摩,医疗体育等多种措施,以达到解除粘连,扩大肩关节运动范围,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功能的目的。

3、在肩周炎恢复期以消除残余症状为主,主要以继续加强 功能锻炼为原则,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在先期已发生废物性萎缩的肩胛带肌肉,恢复三角肌等肌肉的正常弹性和收缩功能,以达到全面康复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4、除了针对不同病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外,还应针对肩 周炎病情的严重程度考虑治疗措施。在这一点上,国外观点认为,可根据被动运动试验中因疼痛而造成的运动局限和终未感觉来 判定其严重程度并指导治疗。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有哪些?上面这几点就是详细的介绍啦,如果您有此困扰不妨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必要的治疗吧。另外大家在日常应该加强锻炼,多运动,尤其是关节部位更要加强锻炼,否则就容易出现关节炎等疾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