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车站段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方案

铁路车站段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方案

铁路车站段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方案
铁路车站段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方案

新建至铁路

东站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方案

铁路标段

2012年6月3日

批准:审核:编制: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2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工期计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4.组织机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5.施工工艺及技术参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6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7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8环保水保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东站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0751-2010

J1147-2011);

1.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1.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0424-2010;

1.5《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0301-2009);

1.6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

1.7 设计单位下发的相关路基施工图;

2工程概况

东站全长2.7公里,起讫里程为:750+440.18753 +210.98,路基边坡防护采用拱形骨架内三维生态防护,路堤平均填土高度5.4m,边坡坡比1:1.75边坡斜长9.5m。为取得施工技术参数选择

750+502.858750+865.98为先导段,通过对先导段的施工总结出适宜的施工方法。

3.工期计划

根据东站总体施工进度要求,结合现阶段东站路基填筑施工进度计划,东站岩溶注浆计划工期为11个月,即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

4.组织机构

根据边坡防护施工的需要对人员、机械设备等进行了如下配置。

4.1人员配置:

为满足边坡防护施工的需要,对主要管理人员安排见下表:人员配置表。

人员配置表

序号职务职责范围人数

1 技术管理人员掌握施工技术、编写施工日志和记录8

2 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施工质量、安全8

3 计划合同管理人员负责计划统计、合同管理、工程计价 3

4 物质设备等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物资、机械设备的保管和管理 3

5 工人负责现场实际操作100

合计122

为满足边坡防护施工的需要,对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安排见下表:设备类型数量单位备注

大型拌和站 1 套

砼运输车 2 台

挖掘机 2 台

吊车 1 台

振动棒20 根

5.施工工艺及技术参数

5.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路基刷坡→护坡脚墙基础开挖→混凝土护坡脚墙施工→养护→确定拱形骨架位置、尺寸→拱形骨架沟槽、基础开挖→混凝土拱形骨架施工→养护→伸缩缝设置→踏步施工→养护

5.2施工工艺

5.2.1路基刷坡

路基按设计边坡坡度(1:1.75)进行刷坡,路基边坡主要采用挖掘机进行刷坡,刷坡时预留20采用人工进行。边坡修整时用坡度尺拉线修整,修整后的边坡坡度不得大于设计值。

5.2.2护坡脚墙

拱形骨架下部设置0.8m高脚墙基础,采用C25混凝土浇筑。脚墙底面宽0.7m,顶面宽0.5m。如下图所示。

脚墙基础(主骨架)

(1)放出护脚起坡点和混凝土护坡定点的控制点,然后技术人员根据起坡点控制点弹出支模控制墨线。同一断面通过坡脚顶点和护脚

起坡点两点挂线确定护坡的坡度,并用1:1.75的坡度尺复合。

(2)脚墙采用小型挖掘机进行开挖,基底预留20~30,采用人工进行开挖,基底浮土全部清理干净,同时保证原土不受扰动。

(3)基底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安装脚墙模板,模板采用钢模板,确保模板几何尺寸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脚墙基础基底为土基,浇筑前应对基底夯实,并对基坑内的杂物安排专人进行清理。检测各项指标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6)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送至现场,脚墙采用滑槽的方式入模,护脚采用小型吊车吊送混凝土入模,采用振捣器振捣。

(7)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分两次进行收面,第一次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第二次在混凝土初凝前几分钟内进行二次收面效果最好(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2小时左右),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纹。

(8)混凝土浇筑完成并收面平整后,应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5.2.3拱形骨架

拱形骨架以C25现浇混凝土,骨架护坡肋厚0.6m, 骨架护坡起、终点侧边,底部基础及顶部设0.4m宽的镶边。镶边、基础及肋均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其正视图如下

镶边

C25混凝土拱型截水骨架内正视图

主骨架净距为3m(宽)×3m(高),主骨架截面为U型,宽0.6m,外露截水槽深0.06m,宽0.4m,截水槽部分采用C25现浇混凝土,与骨架同时浇筑。如图下图所示。

60

截水槽

(1)测量放线前,要根据桥台位置、涵洞位置并考虑混凝土踏步位置整体布拱,在所有拱圈位置确定后才能根据里程位置精确放线。根据测放的里程桩现场排出骨架位置,撒白灰线标示,排出骨架位置

后,要对相邻的里程桩再次进行闭合测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基槽开挖。

(2)骨架沟槽开挖由于在坡面上作业,不宜采用机械,全部采用人工开挖沟槽,人工开挖前根据测量放样确定的位置,上下拉通,同时严格控制好开挖的宽度和深度,不得超挖和欠挖,从上往下进行开挖,不得有松土留在沟槽中,并用人工拍打密实。一般根据施工能力及天气情况确定开挖长度,不得将开挖好的沟槽长时间晾置。

(3)骨架沟槽开挖由于在坡面上作业,不宜采用机械,全部采用人工开挖沟槽,人工开挖前根据测量放样确定的位置,上下拉通,同时严格控制好开挖的宽度和深度,不得超挖和欠挖,从上往下进行开挖,不得有松土留在沟槽中,并用人工拍打密实。一般根据施工能力及天气情况确定开挖长度,不得将开挖好的沟槽长时间晾置。

(4)模板采用钢模,安装时采用双面胶带纸塞缝,确保接缝良好不漏浆。骨架模板在现场拼装完成后,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安装。模板支设完成后挂线对模板进行精调,确保模板支设尺寸符合要求。模板调整好后,对模板进行加固顶面采用钢管加固,侧面采用砂袋封堵。

(5)混凝土浇筑前按照工序报请监理工程师按照设计图纸核对,各项指标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6)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采用吊车吊送入模。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先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对于拱形骨架混凝土的施工,从坡脚处逐层向路基顶面施工。

(7)混凝土浇筑完成并收面平整后,应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5.2.4伸缩缝

沿线路方向每10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0.02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

5.2.5踏步

为便于养护,沿边坡每50m设一处宽1.0 m,厚0.6m的C25混凝土踏步。踏步布置如下图所示。

5.2.6 三维生态袋

(1)三维生态带摆砌时由低到高,层层错缝摆砌。

(2)基础和上层形成的结构:将三维排水联结扣水平放置两个袋子之间在靠近袋子边缘的地方,以便每一个联结扣跨度两个袋子(见图三),摇晃扎实袋子以便每一个联结扣刺穿袋子的中腹正下面。每层袋子铺设完成后在上面放置木板并由人在上面行走踩踏,这一操作是用来确保联结扣和袋子之间良好的联结。铺设袋子时,注意把袋子的缝线结合一侧向内摆放,以修建一个平整漂亮的墙体。

(3)铺设上一层:后续铺层要在前一铺层的基础上进行,以便每个上层袋子用一个联结扣固定在二个下层袋子上,这个扣就像馅饼的馅一样夹在上下层之间。形成一个联结的表面粘连模式。继续铺设沙土袋,加固回填土。上层的重量会牢牢的把联结扣压入袋子中,形成袋与袋之间的坚实联结。在袋子上踩踏或在顶层夯实有助于确保袋子之间的互锁结构紧密联结。

(4)生态袋摆放水平面向坡内方向倾斜5%(如W、S袋外侧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