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频格式分析

音频格式分析

音频格式分析
音频格式分析

音频格式分析

要在计算机内播放或是处理音频文件,也就是要对声音文件进行数、模转换,这个过程同样由采样和量化构成,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最低的频率是从20Hz 起一直到最高频率20KHZ,20KHz以上人耳是听不到的,因此音频的最大带宽是20KHZ,故而采样速率需要介于40~50KHZ之间,而且对每个样本需要更多的量化比特数。

音频数字化的标准是每个样本16位-96dB的信噪比,采用线性脉冲编码调制PCM,每一量化步长都具有相等的长度。在音频文件的制作中,正是采用这一标准。

CD格式:正统血脉

当今世界上音质最好的音频格式是什么?当然是CD了。因此要讲音频格式,CD自然是打头阵的先锋。在大多数播放软件的“打开文件类型”中,都可以看到*.cda格式,这就是CD音轨了。标准CD格式也就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数,因为CD音轨可以说是近似无损的,因此它的声音基本上是忠于原声的,因此如果你是一个音响发烧友的话,CD是你的首选。它会让你感受到天籁之音。CD光盘可以在CD唱机中播放,也能用电脑里的各种播放软件来重放。一个CD音频文件是一个*.cda文件,这只是一个索引信息,并不是真正的包含声音信息,所以不论CD音乐的长短,在电脑上看到的“*.cda 文件”都是44字节长。注意:不能直接的复制CD格式的*.cda文件到硬盘上播放,需要使用象EAC这样的抓音轨软件把CD格式的文件转换成WA V,这个转换过程如果光盘驱动器质量过关而且EAC的参数设置得当的话,可以说是基本上无损抓音频。推荐大家使用这种方法。

W A V:无损

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它符合P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文件规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 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W AV”格式支持MSADPCM、CCITT A LAW等多种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标准格式的W AV文件和CD 格式一样,也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数,看到了吧,W A V格式的声音文件质量和CD相差无几,也是目前PC机上广为流行的声音文件格式,几乎所有的音频编辑软件都“认识”W AV格式。但缺点是体型过于“巨大”。

AIFF与AU

这里顺便提一下由苹果公司开发的AIFF(Audio Interchange File Format)格式和为UNIX系统开发的AU格式,它们都和W AV非常相像,在大多数的音频编辑软件中也都支持它们这几种常见的音乐格式。

MP3:流行

MP3格式诞生于八十年代的德国,所谓的MP3也就是指的是MPEG标准中的音频部分,也就是MPEG音频层。根据压缩质量和编码处理的不同分为3层,分别对应“*.mp1"/“*.mp2”/“*.mp3”这3种声音文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是:MPEG音频文件的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MPEG3音频编码具有10:1~12:1的高压缩率,同时基本保持低音频部分不失真,但是牺牲了声音文件中12KHz到16KHz高音频这部分的质量来换取文件的尺寸,相同长度的音乐文件,用*.mp3

格式来储存,一般只有*.wav文件的1/10,而音质要次于CD格式或W AV格式的声音文件。由于其文件尺寸小,音质好;所以在它问世之初还没有什么别的音频格式可以与之匹敌,因而为*.mp3格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直到现在,这种格式还是风靡一时,作为主流音频格式的地位难以被撼动。但是树大招风,MP3音乐的版权问题也一直是找不到办法解决,因为MP3没有版权保护技术,说白了也就是谁都可以用。MP3格式压缩音乐的采样频率有很多种,可以用64Kbps或更低的采样频率节省空间,也可以用320Kbps的标准达到极高的音质。我们用装有Fraunhofer IIS Mpeg Lyaer3的MP3编码器(现在效果最好的编码器)MusicMatch Jukebox 6.0在128Kbps的频率下编码一首3分钟的歌曲,得到2.82MB的MP3文件。采用缺省的CBR(固定采样频率)技术可以以固定的频率采样一首歌曲,而VBR(可变采样频率)则可以在音乐“忙”的时候加大采样的频率获取更高的音质,不过产生的MP3文件可能在某些播放器上无法播放。我们把VBR的级别设定成为与前面的CBR文件的音质基本一样,生成的VBR MP3文件为2.9MB。

MIDI:作曲家最爱

经常玩音乐的人应该常听到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这个词,MIDI允许数字合成器和其他设备交换数据。MID文件格式由MIDI继承而来。MID文件并不是一段录制好的声音,而是记录声音的信息,然后在告诉声卡如何再现音乐的一组指令。这样一个MIDI文件每存1分钟的音乐只用大约5~10KB。今天,MID文件主要用于原始乐器作品,流行歌曲的业余表演,游戏音轨以及电子贺卡等。*.mid文件重放的效果完全依赖声卡的档次。*.mid格式的最大用处是在电脑作曲领域。*.mid文件可以用作曲软件写出,也可以通过声卡的MIDI口把外接音序器演奏的乐曲输入电脑里,制成*.mid文件。

WMA:最具实力

WMA (Windows Media Audio) 格式是来自于微软的重量级选手,后台强硬,音质要强于MP3格式,更远胜于RA格式,它和日本YAMAHA公司开发的VQF 格式一样,是以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比MP3压缩率更高的目的,WMA的压缩率一般都可以达到1:18左右,WMA的另一个优点是内容提供商可以通过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方案如Windows Media Rights Manager 7加入防拷贝保护。这种内置了版权保护技术可以限制播放时间和播放次数甚至于播放的机器等等,这对被盗版搅得焦头乱额的音乐公司来说可是一个福音,另外WMA还支持音频流(Stream)技术,适合在网络上在线播放,作为微软抢占网络音乐的开路先锋可以说是技术领先、风头强劲,更方便的是不用象MP3那样需要安装额外的播放器,而Windows操作系统和Windows Media Player 的无缝捆绑让你只要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就可以直接播放WMA音乐,新版本的Windows Media Player7.0更是增加了直接把CD光盘转换为WMA声音格式的功能,在新出品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中,WMA是默认的编码格式,大家知道Netscape的遭遇,现在“狼”又来了。WMA这种格式在录制时可以对音质进行调节。同一格式,音质好的可与CD媲美,压缩率较高的可用于网络广播。虽然现在网络上还不是很流行,但是在微软的大规模推广下已经是得到了越来越多站点的承认和大力支持,在网络音乐领域中直逼*.mp3,在网络广播方面,也正在瓜分Real打下的天下。因此,几乎所有的音频格式都感受到了WMA格式的压力。时下的MP3支持格式最常见的是MP3和WMA。MP3由于是有损压缩,因此讲求采样率,一般是44.1KHZ。另外,还有比特率,即数据流,一般为

8---320KBPS。在MP3编码时,还看看它是否支持可变比特率(VBR),现在出的MP3机大部分都支持,这样可以减小有效文件的体积。WMA则是微软力推的一种音频格式,相对来说要比MP3体积更小。

RealAudio:流动旋律

RealAudio主要适用于在网络上的在线音乐欣赏,现在大多数的用户仍然在使用56Kbps或更低速率的Modem,所以典型的回放并非最好的音质。有的下载站点会提示你根据你的Modem速率选择最佳的Real文件。现在real的的文件格式主要有这么几种:有RA(RealAudio)、RM(RealMedia,RealAudio G2)、RMX (RealAudio Secured),还有更多。这些格式的特点是可以随网络带宽的不同而改变声音的质量,在保证大多数人听到流畅声音的前提下,令带宽较富裕的听众获得较好的音质。近来随着网络带宽的普遍改善,Real公司正推出用于网络广播的、达到CD音质的格式。如果你的RealPlayer软件不能处理这种格式,它就会提醒你下载一个免费的升级包。

VQF:无人问津

VQF是雅马哈公司开发的一种格式是,它的核心是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更高的压缩比,可以说技术上也是很先进的,但是由于宣传不力,这种格式难有用武之地。*.vqf可以用雅马哈的播放器播放。同时雅马哈也提供从*.wav文件转换到*.vqf文件的软件。此文件缺少特点外加缺乏宣传,现在几乎已经宣布死刑了。

OGG:新生代音频格式

Ogg全称应该是OGG V obis(ogg V orbis) 是一种新的音频压缩格式,类似于MP3等现有的音乐格式。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它是完全免费、开放和没有专利限制的。OGG V obis有一个很出众的特点,就是支持多声道,随着它的流行,以后用随身听来听DTS编码的多声道作品将不会是梦想。V orbis 是这种音频压缩机制的名字,而Ogg则是一个计划的名字,该计划意图设计一个完全开放性的多媒体系统。目前该计划只实现了OggV orbis这一部分。Ogg V orbis文件的扩展名是.OGG。这种文件的设计格式是非常先进的。现在创建的OGG文件可以在未来的任何播放器上播放,因此,这种文件格式可以不断地进行大小和音质的改良,而不影响旧有的编码器或播放器。ogg格式完全开源,完全免费,和mp3不相上下的新格式。

AAC: 前途无量

AAC(高级音频编码技术Advanced Audio Coding),是杜比实验室为音乐提供的技术,最大能容纳48通道的音轨,采样率达96 KHz。出现于1997年,是基于MPEG-2的音频编码技术。由Fraunhofer IIS、杜比、苹果、AT&T、索尼等公司共同开发,以取代mp3格式。2000年,MPEG-4标准出台,AAC从新整合了其特性,故现又称MPEG-4 AAC,即m4a。AAC作为一种高压缩比的音频压缩算法,AAC通常压缩比为18:1,也有资料说为20:1,远远超过了AC-3、MP3等较老的音频压缩算法。一般认为,AAC格式在96Kbps码率的表现超过了128Kbps的MP3音频。AAC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的多声道特性,它支持1~48个全音域音轨和15个低频音轨。除此之外,AAC最高支持96KHz的采样率,其解析能力足可以和DVD-Audio的PCM编码相提并论,因此,它得到了DVD论坛的支持,成为了下一代DVD的标准音频编码。

无损压缩格式

APE格式

新一代的无损音频格式。APE的本质,其实它是一种无损压缩音频格式。庞大的WAV音频文件可以通过Monkey''s Audio这个软件进行“瘦身”压缩为APE。很多时候它被用做网络音频文件传输,因为被压缩后的APE文件容量要比W A V源文件小一半多,可以节约传输所用的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Monkey's Audio解压缩还原以后得到的W AV文件可以做到与压缩前的源文件完全一致。所以APE被誉为“无损音频压缩格式”,Monkey''s Audio被誉为“无损音频压缩软件”。

FLAC格式

非常成熟的无损压缩格式,名气不在APE之下!FLAC是FreeLosslessAudioCodec的简称,该格式的源码完全开放,而且兼容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平台。它的编码算法相当成熟,已经通过了严格的测试,而且据说在文件点损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播放(这一点我不曾试过)。该格式不仅有成熟的Windows制作程序,还得到了众多第三方软件的支持。此外该格式是唯一的已经得到硬件支持的无损格式,Rio公司的硬盘随身听Karma,建伍的车载音响MusicKeg以及PhatBox公司的数码播放机都能支持FLAC格式。

TAK格式(Tom's Audio Kompressor)

TAK是一种新型的无损音频压缩格式,全称是Tom's Audio Kompressor,产于德国。目前最新版本为2.0。它类似于FLAC和APE,总体来说,压缩率类似APE而且解压缩速度类似FLAC,算是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另外,用此格式的编码器压缩的音频是VBR,即可变比特率的。

几大特点:较为优秀的压缩率。使用Extra参数的压缩率类似APE的High 参数,而使用TAK最快的压缩参数Turbo得到的结果和FLAC压缩率最大的参数效果有得一比。较快的压缩速度。作者说在相同压缩率的情况下,据他了解尚未有别的格式能够比TAK的Turbo和Fast的参数压缩得更快。非常快的解压速度。类似于FLAC的解压速度。支持很多常用音频格式转换为TAK。流支持。每隔两秒,包含解码所需全部信息的一桢会被插入到音频中。容错度。1比特的信息出错,最多影响到250毫秒的音频。由于有上文提到的技术支持,利用本格式压缩的损坏严重的音频也可照样播放,代价是损坏的部分由静音代替。错误校验。24比特的CRC校验用于每一桢上。简单快速的查找能力。即在你需要从中间某一点播放的时候,能够很快地找到你想要的地方开始播放,定位也十分准确。支持音频信息。同时支持利用外挂CUE分割音轨和添加音频信息。类似APE等。

TTA格式(True Audio)

True Audio(缩写TTA)是一种免费又简单的实时无损音频编解码器。TTA 是一种基於自适应预测过滤的无损音频压缩,与目前主要的其他各式相比,能有相同或更好的压缩效果。可将数据压缩至30%的无损音频数据压缩实时编码/解码演算法操作快捷、对系统要求低支持多平台免费和开放源码硬体支持TTA是用於对多声道8、16、24 bits整型和32bitsIEEE浮点型的音频WA V格式的无损压缩,压缩的大小范围是原文件大小的30%—70%。TTA格式主要目标不是追求最大的压缩率,而是对於硬体执行的编码演算法最优化,同时支持ID3v1和ID3v2两种标签信息。使用True Audio编码,您可以将20张收藏的音频CD存储到一张DVD-R盘上并播放。还能用流行的ID3标签存储所有曲目的信息。

WV格式(WavPack)

一种相当有特点的音频压缩格式,WavPack不仅仅是一个无损压缩格式,它还能同时作为有损压缩格式。在其独特的“hybrid”模式下,WavPack可以压缩成wv文件(有损压缩格式,大小一般相当于WA V文件的23%左右)+wvc文件(修正文件,大小一般相当于W A V文件的41%左右)的组合。有了对应的wvc 文件,有损压缩格式的wv文件就变成了无损格式,播放时和普通的无损压缩格式完全一样。如果为了减少文件体积,你可以去掉这个wvc文件,这时wv文件就变成有损格式了,播放起来和高比特率的MP3完全一样!WavPack同时包容了无损格式和有损格式,神奇吧?通过WavPackFrontend前台程序,我们可以方便地使用WavPack格式。WavPack是目前主流的无损压缩格式之一,编码速度和算法都相较APE要好。

WV 优点

* Open source (开放源码)* V ery fast decoding (快速解码)* Good efficiency (高压缩率)* Error robustness (容错)* Streaming support (支持流媒体)* Hardware support (RockBox) (硬件支持)* Supports multichannel audio and high resolutions (多声道)* Hybrid/lossy mode (有损/无损模式)* Tagging support (ID3v1, APE tags) (D3v1、APE 标签支援)* Supports RIFF chunks (支持RFF)* Ability to create self extracting files for Win32 platform(win32系统支持产生自解压档案)* Pipe support * Good software support (相当不错的软件支持)* ReplayGain compatible WV Other features (其它功能)* Supports 32bit float streams (支持32bit浮动串流)* Supports embedded CUE sheets (支持cue清单)* Includes MD5 hashes for quick integrity checking (支持MD5校验)* Can encode in both symmetrical and assymmetrical modes(对称与不对称模式均可编码)* Fits the Matroska container (可放入Matroska外壳,也就是MKV)评论

作为数字音乐文件格式的标准,WA V 格式容量过大,因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它压缩为MP3或WMA 格式。压缩方法有无损压缩,有损压缩,以及混成压缩。MPEG, JPEG就属于混成压缩,如果把压缩的数据还原回去,数据其实是不一样的。当然,人耳是无法分辨的。因此,如果把MP3, OGG格式从压缩的状态还原回去的话,就会产生损失。然而,APE 格式即使还原,也能毫无损失地保留原有音质。所以,APE可以无损失高音质地压缩和还原。在完全保持音质的前提下,APE的压缩容量有了适当的减小。拿一个最为常见的38MB WA V文件为例,压缩为APE 格式后为25MB 左右,比开始足足少了13MB。而且MP3容量越来越大的今天,25M的歌曲已经算不上什么庞然大物了。以1GB的mp3来说可以放入4张CD,那就是40多首歌曲,已经足够了!

Ipod支持AAC (8 至320 Kbps)、受保护AAC (来自iTunes Store)、MP3 (8 至320 Kbps)、MP3 VBR、Audible (2、3、4 类格式Audible Enhanced Audio、AAX 和AAX+)、Apple Lossless、AIFF 以及WA V

?响应频率范围:20Hz 至20000Hz

?抗阻:32 Ω

几种常见音频视频音乐文件格式

几种常见音频视频音乐文件格式 1、.wmv WMV是微软推出的一种流媒体格式,它是在“同门”的ASF(Advanced Stream Format)格式升级延伸来得。在同等视频质量下,WMV格式的体积非常小,因此很适合在网上播放和传输。AVI文件将视频和音频封装在一个文件里,并且允许音频同步于视频播放。与DV D视频格式类似,AVI文件支持多视频流和音频流。WMV 不是仅仅基于微软公司的自有技术开发的。从第七版(WMV1)开始,微软公司开始使用它自己非标准MPEG-4 Par t 2。但是,由于WMV第九版已经是SMPTE的一个独立标准(421M,也称为VC-1),有理由相信WMV的发展已经不象MPEG-4那样是一个它自己专有的编解码技术。现在VC-1专利共享的企业有16家(2006年4月),微软公司也是MPEG-4 AVC/H.264专利共享企业中的一家。微软的WMV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可是由于微软本身的局限性其WMV 的应用发展并不顺利。第一, WM9是微软的产品它必定要依赖着Windows,Windows 意味着解码部分也要有PC,起码要有PC机的主板。这就大大增加了机顶盒的造价,从而影响了视频广播点播的普及。第二,WMV技术的视频传输延迟非常大,通常要10几秒钟,正是由于这种局限性,目前WMV也仅限于在计算机上浏览WM9视频文件。WMV-HD是由软件业的巨头微软公司所创立的一种视频压缩格式,一般采用.wmv为文件后缀名。其压缩率甚至高于MPEG-2标准,同样是2小时的HDTV节目,如果使用MPEG-2最多只能压缩至30GB,而使用WMV-HD这样的高压缩率编码器,在画质丝毫不降的前提下都可压缩到15GB以下。WMV-HD,基于WMV9标准,是微软开发的视频压缩技术系列中的最新版本,尽管WMV-HD是微软的独有标准,但因其在操作系统中大力支持WMV系列版本,从而在桌面系统得以迅速普及。在性能上,WMV-HD的数据压缩率与H.264一样,两者的应用领域也极其相似,因此在新一代主流视频编码标准霸主地位的争夺之中,双方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斗争的焦点集中在下一代光盘规格“HD DVD”和数字微波广播电视等领域。一般采用.wmv为后缀的HDTV文件就是采用的WMV-HD压缩的。目前DVD论坛已经初步批准将MPEG-2、H.264和微软的WMA-HD作为下一代DVD即HD-DVD技术的强制执行 标准。 2、.MOV MOV即QuickTime影片格式,它是Apple公司开发的音频、视频文件格式,用于存储常用数字媒体类型,如音频和视频。当选择QuickTime (*.mov)作为“保存类型”时,动画 将保存为.mov 文件. 用格式工厂1.90可以转换 3、.mpeg MPEG1 MPEG1格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VCD视频格式。它可针对SIF标准分辨率的图像进行压缩,视频速度每秒可播放30帧,具有画质好、音质接近于CD等优点,不过对解码芯片的运算能力有较高要求。

常用音频格式

常用音频格式 1、WAV: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格式文件,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对存储空间需求太大不便于交流和传播。 2、MIDI:又称作乐器数字接口,是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3、CD:CD存储采用了音轨的形式,记录的是波形流,是一种近似无损的格式。 4、MP3:全称是MPEG-1 Audio Layer3,它在1992年合并至MPEG规范中。MP3能以高音质、低采样率对数字音频文件进行压缩。 5、WMA:是微软在互联网音频、视频领域的力作。WMA格式是以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更高压缩率(可达到1:18)。 6、MP4:MP4的压缩比达到了1:15,体积较MP3小,但音质没有下降。? 7、DVDAudio:是新一代的数字音频格式,为音乐格式的DVD光碟。? 8、MD:Sony公司的MD(Mini Disc),立体声音乐。 ?9、RealAudio:是由RealNetworks公司推出的一种文件格式,可以实时传输音频信息,主要适用于网络上的在线播放。文件格式主要有RA、RM、RMX。 ?10、AIFF:是苹果公司开发的声音文件格式,被Macintosh平台和应用程序所支持。 ?11、MAC:Apple计算机公司所开发的声音文件格式,被Macintosh 平台和Macintosh应用程序所支持,支持某些压缩。 常用视频格式 ?1、MPEG/MPG/DAT:包括MPEG-1、MPEG-2或MPEG-4在内的多种视频格式。 ?2、AVI:音频视频交错(Audio Video Interleaved),由微软公司发表,调用方便、图像质量好,但文件体积过于庞大。 ?3、RA/RM/RAM:其图像质量比VCD差些。 ?4、MOV:MAC机中QuickTime提供2种标准图像和数字视频格式,即可以支持静态的PIC和JPG图像格式,动态的基于Indeo压缩法的MOV和基于MPEG压缩法MPG视频格式。 ?5、ASF:是微软推出的可以直接在网上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缩格式。图像质量比VCD差一点点,但比同是视频“流”格式的RAM格式好。

7种常见的音频格式简析

7种常见的音频格式简析 (MP3,WMA,WAV,APE,FLAC,OGG,AAC) MP3全称是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Ⅲ),是当今最为流行的一种数字音频编码和有损压缩格式,在1991年由位于德国埃尔朗根的研究组织Fraunhofer-Gesellschaft的一组工程师发明和标准化的。它设计用来大幅度地降低音频数据量,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重放的音质与最初的不压缩音频相比感觉不到很大的下降。 简单地说,MP3就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由于这种压缩方式的全称叫MPEG Audio Layer3,所以人们把它简称为MP3。MP3是利用MPEG Audio Layer 3 的技术,将音乐以1:10 甚至1:12 的压缩率,压缩成容量较小的文件。换句话说,能够在音质丢失很小的情况下把文件压缩到更小的程度,而且还可以较好的保持了原来的音质。另外,正是因为MP3体积小,音质高的特点使得MP3格式几乎成为网上音乐的代名词。每分钟音乐的MP3格式只有1MB左右大小,这样每首歌的大小只有3-4兆字节。使用MP3播放器对MP3文件进行实时的解压缩(解码),这样,高品质的MP3音乐就播放出来了。 ● MP3格式特点 MP3是一个有损数据压缩格式,它丢弃掉脉冲编码调制(PCM)音频数据中对人类听觉不重要的数据(类似于JPEG是一个有损图像压缩),从而达到了小得多的文件大小(其在较大的压缩率以及基本保持低音频部分不失真的情况下,以牺牲声音文件中

12kHz到16kHz的高音频部分来实现小文件)。 MP3音频可以按照不同的位速进行压缩,提供了在数据大小和声音质量之间进行权衡的一个范围。另外,MP3格式使用了混合的转换机制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例如,我们平时在网上见到的一些低质的MP3有64kbps,但好的也有320kbps的,两者声音差距也相当明显。 WMA的全称是Windows Media Audio,它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与MP3格式齐名的一种新的音频格式。由于WMA在压缩比和音质方面都超过了MP3,更是远胜于RA(Real Audio),即使在较低的采样频率下也能产生较好的音质。一般使用Windows Media Audio编码格式的文件以WMA作为扩展名,一些使用Windows Media Audio 编码格式编码其所有内容的纯音频ASF文件也使用WMA作为扩展名。 ● 优点 WMA 7之后的WMA支持证书加密,未经许可(即未获得许可证书),即使是非法拷贝到本地,也是无法收听的。同时,微软公司开始时宣称的:同文件比MP3体积小一倍而音质不变,也得到了兑现。事实上,这个说法,仅仅适用于低比特率的情况,另外,微软公司在WMA 9大幅改进了其引擎,实际上几乎可以在同文件同音质下比MP3体积少1/3左右,因此非常适合用于网络串流媒体及行

常用的音视频格式有哪几种

)常用的音视频格式有哪几种

————————————————————————————————作者:————————————————————————————————日期:

2)常用的音视频格式有哪几种? 常见得视频格式有五种: 一:A VI(未压缩)。 二:MOV/QT(Quick Time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三:MPEG/MPE/DAT(MPEG文件格式,采用有损压缩,如MP3/VCD/SVCD/DVD是采用 MPEG 技术所产生的东东)。 四:RM(流式视频文件格式)。 五:ASF(它使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可以在网上直接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 缩格式)。 视频格式 有:.drc.dsm .dsv .dsa .dss.vob .ifo.d2v.flv.fli .flc .flic.ivf.mkv. mpg .mpeg .mpe .m1v .m2v .mpv2 .mp2v .dat .ts .tp .tpr .pva .ps s.mp4 .m4v .m4p .m4b .3gp .3gpp .3g2 .3gp2.ogm.mov .qt .amr. ratdvd.rt .rp .smi .smil.rm .ram .rmvb .rpm.roq.swf.smk .bik.wm v .wmp .wm .asf.avi.asx .m3u .pls .wvx .wax .wmx .mpcpl 音频格式 有.wav.wma.ra.ogg.mpc.m4a .aac.mpa .mp2 .m1a .m2a.mp3.mi

d .midi .rmi.mka.ac3 .dts.cda.au .snd.aif .aifc .aiff 常见的视频格式有.vob .ifo.(DVD格 式).mpg .mpeg .dat .mp4 .3gp .mov .rm .ram .rmvb .wmv .asf.a vi.asx 常见的音频格式有.mp3.wmv.wav.mid 回答者:chen3281 - 三级2007-3-23 10:27 视频文件有很多种类。所有的格式家起来上百种。下面说的是目前最主要的流派。 1 *. MPEG/.MPG/.DAT MPEG也是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的缩写。这类格式包括了MPEG-1, MPEG-2 和MPEG-4在内的多种视频格式。MPEG-1相信是大家接触得最多的了,因为目前其正在被广泛地应用在VCD 的制作和一些视频片段下载的网络应用上面,大部分的VCD 都是用MPEG1 格式压缩的( 刻录软件自动将MPEG1转为.DAT格式) ,使用MPEG-1 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 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1.2 GB 左右大小。MPEG-2 则是应用在DVD 的制作,同时在一些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多的应用。使用MPEG-2 的压缩算法压缩一部120 分钟长的电影可以压缩到5-8 GB 的大小

wav音频格式

多媒体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较好品质的声卡可以提供16位的立体声及44KHZ的播放录制能力,它不仅可以提供原音逼真的取样,其合成的音质也十分理想,有的声卡还加入了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控制的DSP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它可以用来作声音信息的压缩和一些特殊效果的处理。具有此功能的声卡提供的WAV文件提供的语音信息可以满足语音特征识别的要求。 RIFF概念 在Windows环境下,大部分的多媒体文件都依循着一种结构来存放信息,这种结构称为"资源互换文件格式"(Resources lnterchange File Format),简称RIFF。例如声音的WAV 文件、视频的AV1文件等等均是由此结构衍生出来的。RIFF可以看做是一种树状结构,其基本构成单位为chunk,犹如树状结构中的节点,每个chunk由"辨别码"、"数据大小"及"数据"所组成。 图一、块的结构示意图 辨别码由4个ASCII码所构成,数据大小则标示出紧跟其后数据的长度(单位为Byte),而数据大小本身也用掉4个Byte,所以事实上一个chunk的长度为数据大小加8。一般而言,chunk本身并不允许内部再包含chunk,但有两种例外,分别为以"RIFF"及"L1ST"为辨别码

的chunk。而针对此两种chunk,RIFF又从原先的"数据"中切出4个Byte。此4个Byte 称为"格式辨别码",然而RIFF又规定文件中仅能有一个以"RIFF"为辨别码的chunk。 图二、RIFF/LIST块结构 只要依循此一结构的文件,我们均称之为RIFF档。此种结构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分类。如果和MS一DOS文件系统作比较,"RIFF"chunk就好比是一台硬盘的根目录,其格式辨别码便是此硬盘的逻辑代码(C:或D:),而"L1ST"chunk即为其下的子目录,其他的chunk则为一般的文件。至于在RIFF文件的处理方面,微软提供了相关的函数。视窗下的各种多媒体文件格式就如同在磁盘机下规定仅能放怎样的目录,而在该目录下仅能放何种数据。 WAV文件格式 WAVE文件是非常简单的一种RIFF文件,它的格式类型为"WAVE"。RIFF块包含两个子块,这两个子块的ID分别是"fmt"和"data",其中"fmt"子块由结构PCMWAVEFORMAT所组成,其子块的大小就是sizeofof(PCMWAVEFORMAT),数据组成就是PCMWAVEFORMAT结构中的数据。

七种主流的视音频流媒体格式

七种主流的视音频流媒体格式 ASF ASF是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的缩写,由字面(高级流格式)意思就应该看出这个格式的用处了吧.说穿了ASF.就是MICROSOFT为了和现在的Real player竞争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可以直接在网上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缩格式,由于它使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所以压缩率和图像的质量都很不错。 因为ASF是以一个可以在网上即时观赏的视频“流”格式存在的,所以它的图象质量比VCD差一点点并不出奇,但比同是视频“流”格式的RAM格式要好.不过如果你不考虑在网上传播,选最好的质量来压缩文件的话,其生成的视频文件比VCD(MPEG1)好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但这样的话,就失去了ASF本来的发展初衷,还不如干脆用N A VI或者DIVX 但微软的“子第”就是有它特有的优势,最明显的是各类软件对它的支持方面就无人能敌。 n A VI n A VI是newA VI的缩写,是一个名为ShadowReal。的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视频格式.它是由Microsoft ASF压缩算法的修改而来的(并不是想象中的A VI ),视频格式追求的 无非是压缩率和图象质量,所以NA VI为了追求这个目标,改善了原始的ASF格式的一些不足,让NAVI可以拥有更高的帧率(frame rate)。当然,这是牺牲ASF的视频流特性作为代价的.概括来说,NA VI就是一种去掉视频流特性的改良型ASF格式.再简单点就是一一非网络版本的ASF! A VI A VI是Audio Vide。Interleave的缩写,这个看来也不用我多解释了,这个微软由win 3.1时代就发表的旧视频格式已经为我们服务了好几个年头了.如果这个都不认识,我看你还是别往下看了,这个东西的好处嘛,无非是兼容好、调用方便、图象质量好,但缺点我想也是人所共知的:尺寸大.就是因为这点,我们现在才可以看到由MPEG1的诞生到现在MPEG4的出台。 MPEG MPEG是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缩写,它包括J MPEG-1, MPEG-2和MPEG-4(注意,没有MPEG-3,大家熟悉的MP3只是MPEG Layeur 3). MPEG-1相信是大家接触得最多的了,因为它被广泛的应用在VCD的制作和一些视频片段下载的网络应用上面,可以说99%的vcd都是用MPEG1格式压缩的,(注意VCD2.0并不是说明VCD是用MPEG-2压缩的)使用MPEG-1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未视频文件)压缩到1.2 GB 左右大小. ,MPEG-2则是应用在DVD的制作(压缩)方面,同时在一些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的应用面.使用MPEG-2的压缩算法压缩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未视频文件)可以到压缩到4到8 GB的大小(当然,其图象质量等性能方面的指标MPEG-1是没得比的).MPEG-4是一种新的压缩算法,使用这种算法的ASF格式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未视频文件)压缩至300M左右的视频流,可供在网上观看。其它的DIV格式也可以压缩到600M左右,但其图象质量比ASF要好很多. DIVX Divx视频编码技术可以说是一种对DVD造成威胁的新生视频压缩格式(有人说它是

音频格式分类

音频格式分类 RAM/MV/ACC/WAV/WMA/DAC/ac3/Amr/M3U/MMF/VQF/STY/RMJ/FLVC/OXM/MT9/OXM/MOV RAM 1、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对于计算机来说,有了存储器,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 MV 释义【1】MV是英文Market Value (市场价格)的简称,而其中文简称为“市价”; 【2】MV是英文Music Video(音乐视频)的简称,而其中文简称为“乐视”; 【3】MV是英文Maldives (马尔代夫)的简称,是一个印度洋岛国; 【4】MV是英文Muzzle Velocity ... aac Advanced Audio Coding AAC音频格式 Advanced Audio Coding。一种专为声音数据设计的文件压缩格式,与Mp3类似。利用AAC格式,可使声音文件明显减小,而不会让人感觉声音质量有所降低 AAC格式可以用苹果iTunes转换或千千静听(六组件) 苹... WAV WAV简介通常使用三个参数来表示声音,量化位数,取样频率和声道数。声道有单声道和立体声之分,取样频率一般有11025Hz(11kHz) ,22050Hz(22kHz)和44100Hz(44kHz) 三种,不过尽管音质出色,但在压缩后的文件体积过大!相对其他音频格式而言... WMA 基本简介平时我们只要提到下载音乐,第一反应就是MP3,其实MP3已经逐渐成为音频格式的代名词,实际离灭亡不远,现在几乎绝大多数在线音频试听网站都使用的是 WMA格式(通常码率64 Kbps),WMA解码比起MP3较为复杂,因此许多山寨手机及有名的低端... MOV MOV简介MOV即QuickTime影片格式,它是Apple公司开发的音频、视频文件格式,用于存储常用数字媒体类型,如音频和视频。当选择 QuickTime (*.mov)作为“保存类型”时,动画将保存为 .mov 文件。 QuickTime用于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现在它被包括... ACC

各种音频编码格式对比

WAVE: 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它符合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文件规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WAVE 文件作为最经典的Windows 多媒体音频格式,应用非常广泛,它使用三个参数来表示声音:采样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数。声道有单声道和立体声之分,采样频率一般有11025Hz(11kHz)、22050Hz(22kHz)和44100Hz(44kHz)三种。 “*.WAV”格式支持MSADPCM、CCITT A LAW等多种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标准格式的WAV文件和CD格式一样,也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数,看到了吧,WAV格式的声音文件质量和CD相差无几,也是目前PC机上广为流行的声音文件格式,几乎所有的音频编辑软件都“认识”WAV格式。 WAV音频格式的优点包括:简单的编/解码(几乎直接存储来自模/数转换器(ADC)的信号)、普遍的认同/支持以及无损耗存储。WAV格式的主要缺点是需要音频存储空间。对于小的存储限制或小带宽应用而言,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WAV格式的另外一个潜在缺陷是在32位WAV文件中的2G限制,这种限制已在为SoundForge开发的W64格式中得到了改善。 MP3: MP3也就是指的是MPEG标准中的音频部分,也就是MPEG音频层。根据压缩质量和编码处理的不同分为3层,分别对应“*.mp1"/“*.mp2”/“*.mp3”这3种声音文件。MPEG音频文件的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MPEG3音频编码具有10:1~12:1的高压缩率,同时基本保持低音频部分不失真,但是牺牲了声音文件中12KHz到16KHz高音频这部分的质量来换取文件的尺寸,相同长度的音乐文件,用*.mp3格式来储存,一般只有*.wav文件的1/10,而音质要次于CD格式或WAV格式的声音文件。 文件尺寸小,音质好;MP3没有版权保护技术。 MP3格式压缩音乐的采样频率有很多种,可以用64Kbps或更低的采样频率节省空间,也可以用320Kbps的标准达到极高的音质。 格式特点: 1.MP3是一个数据压缩格式。 2.它丢弃掉脉冲编码调制音频数据中对人类听觉不重要的数据,从而达到了小得多的文件大小。 3.MP3音频可以按照不同的位速进行压缩,提供了在数据大小和声音质量之间进行权衡的一个范围。MP3格式使用了混合的转换机制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 4.32波段多相积分滤波器(PQF)。 5.36或者12 tap 改良离散余弦滤波器(MDCT);每个子波段大小可以在0...1和2 (31) 之间独立选择。 6.MP3不仅有广泛的用户端软件支持,也有很多的硬件支持比如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指MP3播放器)DVD和CD播放器。 MIDI: MIDI允许数字合成器和其他设备交换数据。MID文件格式由MIDI继承而来。MID文件并不是一段录制好的声音,而是记录声音的信息,然后在告诉声卡如何再现音乐的一组指令。MID文件主要用于原始乐器作品,流行歌曲的业余表演,游戏音轨以及电子贺卡等。*.mid 文件重放的效果完全依赖声卡的档次。*.mid格式的最大用处是在电脑作曲领域。*.mid 文

各类音频格式介绍

音乐格式五花八门,多如牛毛,但不外乎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音乐指令文件(如MIDI),一般由音乐创作软件制作而成,它实质上是一种音乐演奏的命令,不包括具体的声音数据,故文件很小;另一类为声音文件,是通过录音设备录制的原始声音,其实质上是一种二进制的采样数据,故文件较大。 从播放形式上,声音文件还可以分为“音频流”和“非音频流”两种,前者能够一边下载一边收听,比如“.WMA”、“.RA”、“.MOV”等,后者则不能。所谓流媒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等整个压缩文件全部下载到自己机器后才可以观看的技术。 下面,将各种音乐文件的格式收集整理如下: 流式音频:Windows Media Audio(WMA) WMA就是Windows Media Audio的缩写,是微软自己开发的Windows Midea Audio技术。它和Windows Midea Video一样,经历了几代改良后,变得非常出色。比起老掉牙的MP3压缩技术,WMA无论从技术性能(支持音频流)还是压缩率(比MP3高一倍)都远远把MP3抛在后面了。据微软声称,用它来制作接近CD品质的音频文件,其体积仅相当于MP3的1/3。在48Kbps的传送速率下即可得到接近CD品质(Near -CD Quality)的音频数据流,在64Kbps的传送速率下可以得到与

CD相同品质的音乐,而当连接速率超过96Kbps后则可以得到超过CD 的品质。 流式音频:RealMedia(RA/RM/RAM) RealMedia采用的是RealNetworks公司自己开发的Real G2Codec,它具有很多先进的设计,例如,SVT(Scalable Video Technology),该技术可以让速度较慢的电脑不需要解开所有的原始图像数据也能流畅观看节目;双向编码(Two-Encoding)技术类似于VBR,它可通过预先扫描整个影片,根据带宽的限制选择最优化压缩码率。RealMedia音频部分采用的是RealAudio,它具有21种编码方式,可实现声音在单声道、立体声音乐不同速率下的压缩。 流式音频:QuickTime(MOV) QuickTimeApple的QuickTime是最早的视频工业标准,在1999年发布的QuickTime4.0版本后开始支持真正的实时播放,其格式为“.mov”。它的视频压缩部分采用Sorenson Video技术,该技术支持VBR(Variable Bit Rat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态码率,它可以动态地分配带宽以尽可能小的文件获得最好的播放效果,并能使在解压缩时获得平滑流畅的画面。音频部分QuickTime采用一种名为QDesiglMusic的技术,据说是一种比MP3更好的音频流技术。 VQF VQF即TwinVQ(Transform-domain Weighted Interleave Vector

各种音频编码方式的对比

各种音频编码方式的对比 内容简介:文章介绍了PCM编码、WMA编码、ADPCM编码、LPC编码、MP3编码、AAC编码、CELP编码等,包括优缺点对比和主要应用领域。 PCM编码(原始数字音频信号流) 类型:Audio 制定者:ITU-T 所需频宽: Kbps 特性:音源信息完整,但冗余度过大 优点:音源信息保存完整,音质好 缺点:信息量大,体积大,冗余度过大 应用领域:voip 版税方式:Free 备注:在计算机应用中,能够达到最高保真水平的就是PCM编码,被广泛用于素材保存及音乐欣赏,CD、DVD以及我们常见的WAV文件中均有应用。因此,PCM约定俗成了无损编码,因为PCM代表了数字音频中最佳的保真水准,并不意味着PCM就能够确保信号绝对保真,PCM也只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无限接近。要算一个PCM音频流的码率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采样率值×采样大小值×声道数bps。一个采样率为,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编码的WAV文件,它的数据速率则为×16×2 =。我们常见的Audio CD 就采用了PCM编码,一张光盘的容量只能容纳72分钟的音乐信息。 WMA(Windows Media Audio) 类型:Audio 制定者:微软公司 所需频宽:320~112kbps(压缩10~12倍)

特性:当Bitrate小于128K时,WMA几乎在同级别的所有有损编码格式中表现得最出色,但似乎128k 是WMA一个槛,当Bitrate再往上提升时,不会有太多的音质改变。 优点:当Bitrate小于128K时,WMA最为出色且编码后得到的音频文件很小。 缺点:当Bitrate大于128K时,WMA音质损失过大。WMA标准不开放,由微软掌握。 应用领域:voip 版税方式:按个收取 备注:WMA的全称是Windows Media Audio,它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与MP3格式齐名的一种新的音频格式。由于WMA在压缩比和音质方面都超过了MP3,更是远胜于RA(Real Audio),即使在较低的采样频率下也能产生较好的音质,再加上WMA有微软的Windows Media Player做其强大的后盾,所以一经推出就赢得一片喝彩。 ADPCM( 自适应差分PCM) 类型:Audio 制定者:ITU-T 所需频宽:32Kbps 特性:ADPCM(adaptive difference pulse code modulation)综合了APCM的自适应特性和DPCM系统的差分特性,是一种性能比较好的波形编码。 它的核心想法是: ①利用自适应的思想改变量化阶的大小,即使用小的量化阶(step-size)去编码小的差值,使用大的量化阶去编码大的差值; ②使用过去的样本值估算下一个输入样本的预测值,使实际样本值和预测值之间的差值总是最小。 优点:算法复杂度低,压缩比小(CD音质>400kbps),编解码延时最短(相对其它技术) 缺点:声音质量一般 应用领域:voip

种音频格式介绍及音质压缩比的比较

目录 前言 (1) 1. 数码音乐简介 (2) 2. WMV格式 (4) 3. MP3格式 (4) 4. WMA格式 (5) 5. Mp3Pro格式 (5) 6. MOD格式 (6) 7. RA系列 (6) 8. MD格式 (7) 9. ASF格式 (7) 10. AAC格式 (7) 11. VQF格式 (8) 12. MID格式 (8) 13. OGG格式 (9) 14. M4A格式 (9) 15. AAC+格式 (10) 16. AIFF与AU格式 (10) 17. CD格式 (11) 18. WAV格式 (11) 19. FLAC格式 (12) 20. APE格式 (13) 21. 压缩比比较: (13) 22. 音质比较: (14)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听各种音乐,而这些音乐大多数都是以数码的形式传播的,无论是在电脑上试听或下载还是在MP3或CD机上试听。当然也会经常看到各式各类的诸如MP3、WMV、APE等格式,但你是否明白这些格式的意思呢?下面小编就为你整理了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希望能有帮助。 1.数码音乐简介 数字音源,也就是数字音频格式,最早指的是CD,CD经过压缩之后,又衍生出多种适于在随身听上播放的格式,这些压缩过的格式,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损压缩的和无损压缩的。这里所说的压缩,是指把PCM编码的或者是WAV格式的音频流经过特殊的压缩处理,转换成其他格式,从而达到减小文件体积的效果。有损/无损,是指经过压缩过后,新文件所保留的声音信号相对于原来的PCM/WAV 格式的信号是否有所削减。 PCM编码是Pulse Code Modulation的缩写,又叫脉冲编码调制,它是数字通信的编码方式之一,其编码主要过程是将话音、图像等模拟信号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取样,使其离散化,同时将抽样值按分层单位四舍五入取整量化,同时将抽样值按一组二进制码来表示抽样脉冲的幅值。 数码音频信号的最终形式仍然是“0/1”构成的。它们可能是任何排列和组合,比如“0001110101”或者“11100001010”。当然,组合不同,其效果当然就不一样。看到这里,应该有朋友注意到了。如果声音是用“00101010”这样的形式来记录,那最终形态岂不就是一个“点”,也就是一个简单的“开关”过程而已。声音是连续不断的,怎么能用“点”来记录呢?这样我们听到的声音不就应该是一段一段的吗?道理不难理解。回家打开日光灯,你能发现日光灯在闪吗?不能?其实日光灯的确是在不停闪烁的。看过动画片吧,那些都是用一格一格的静止的图画连接成的。一格一格的图画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一个的“点”。人对自然界的感觉是有极限的,视觉和听觉都是如此。动画片能产生连贯的动作是因为这些“点”在人的视觉未能及时做出反映的情况下让人产生的一种错觉,除了机器,人是无法把这些“点”区分开的。声音也是如此。如果声音闪动的频率很快,人也是

数字音频格式

一、数字音频格式 1、PCM格式及其分类 PCM 是未压缩(无损)的数字音频格式。其采样速率为可以为6、8、11.025、16、22.05、32、44.1、48、64、88.2、96、192KHz,采样精度可以为8、12、13、16, 20, 或24 bits。可以有1到8个声道。最大比特速率为6.144 Mbps,如果有5个或更多声道,这个最大速率就限制了采样率和比特位数。例如音频CD为44.1 kHz/16 bits/双声道;DVD不仅能够播放2声道的超高保真音响(192KHz/24bit/双声道),还能播放线性PCM 最多6个声道的环绕声音响(96kHz/24bit/6声道)。 PCM格式又根据其量化方式可以分为线性PCM(linear PCM)和非线性PCM(non-linear PCM),前者 是均匀量化得到的,后者是非均匀量化得到的。 ●均匀量化 如果采用相等的量化间隔对采样得到的信号作量化,那么这种量化称为均匀量化。均匀量化就是采用相同的“等分尺”来度量采样得到的幅度,也称为线性量化,如图1所示。 图1 均匀量化 ●非均匀量化 非线性量化的基本想法是,对输入信号进行量化时,大的输入信号采用大的量化间隔,小的输入信号采用小的量化间隔,如图2所示。这样就可以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用较少的位数来表示。声音数 据还原时,采用相同的规则。 在非线性量化中,采样输入信号幅度和量化输出数据之间定义了两种对应关系,一种称为u律压扩 (companding)算法,另一种称为A律压扩算法。 u律(u-Law)压扩(G.711)主要用在北美和日本等地区的数字电话通信中。它的输入和输出关系是对数关系,所以这种编码又称为对数PCM。A律(A-Law)压扩(G.711)主要用在欧洲和中国大陆等地区的数字电话通信中。A律压扩的前一部分是线性的,其余部分与u律压扩相同。 对于采样频率为8 kHz,样本精度为13位、14位或者16位的输入信号,使用u律压扩编码或者使用

常用的视频音频图像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常用的视频、音频、图像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常用的视频、音频、图像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一、视频文件格式 (1)、A VI格式: A VI它于1992年被Microsoft公司推出,A VI是非编中最常用的视音文件格式,可以被称为影音格式的鼻祖。它的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所谓“音频视频交错”,就是可以将视频和音频交织在一起进行同步播放。这种视频格式的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可以跨越多平台使用,其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而且更糟糕的是压缩标准不统一,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高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播放不了采用早期编 码编辑的A VI格式视频,而低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又播放不了采用最新编码编辑的A VI格式视频。在我们的非编中,不论早期的DVStorm还是现如今的EDIUS所使用的视频文件都是A VI格式,因为它兼容性好,调用方便,图像质量好。 另外还有DV-A VI格式(摄像机采集常用),DV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Video Format,是由索尼、松下、JVC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

家用数字视频格式。目前非常流行的数码摄像机就是使用这种格式记录视频数据的。它可以通过电脑的IEEE 1394端口传输视频数据到电脑,也可以将电脑中编辑好的的视频数据回录到数码摄像机中。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一般 是.avi,所以也叫DV-A VI格式。 (2)、MPEG格式: 它的英文全称为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家里常看的VCD、SVCD、DVD就是这种格式。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它采用了有损压缩方法减少运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而达到高压缩比的目的,当然这是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的。MPEG的平均压缩比为50∶1,最高可达200∶1,压缩效率之高由此可见一斑。MPEG已成功应用于电视节目存储、传输和播出领域。目前MPEG格式有三个压缩标准,分别是MPEG-1、MPEG-2、和MPEG-4。 MPEG-1:制定于1992年,它是针对1.5Mbps以下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而设计的国际 标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VCD制作格式。使用PEG-1的压缩算法,可把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1.2GB左右

音视频编码技术与格式大全

音视频编码技术与格式大全 一、常见视频格式中采用的技术 当PC开始拥有FPU(浮点处理器)后,PC如何处理多媒体信息的问题也被摆上台面。无数专家开始为音频视频编码技术运用在PC上开始忙碌了,视频技术也因此得到了飞快的进步。 1、无声时代的FLC FLC、FLI是Autodesk开发的一种视频格式,仅仅支持256色,但支持色彩抖动技术,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很真彩视频区别不是很大,不支持音频信号,现在看来这种格式已经毫无用处,但在没有真彩显卡没有声卡的DOS时代确实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最重要的是,Autodesk的全系列的动画制作软件都提供了对这种格式的支持,包括著名的3D Studio X,因此这种格式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视频编码水平。直到今日,仍旧有不少视频编辑软件可以读取和生成这种格式。但毕竟廉颇老矣,这种格式已经被无情的淘汰。 2、载歌载舞的AVI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即音频视频交叉存取格式。1992年初Microsoft公司推出了AVI技术及其应用软件VFW(Video for Windows)。在AVI文件中,运动图像和伴音数据是以交织的方式存储,并独立于硬件设备。这种按交替方式组织音频和视像数据的方式可使得读取视频数据流时能更有效地从存储媒介得到连续的信息。构成一个AVI文件的主要参数包括视像参数、伴音参数和压缩参数等。AVI文件用的是AVI RIFF形式,AVI RIFF 形式由字串“AVI”标识。所有的AVI文件都包括两个必须的LIST块。这些块定义了流和数据流的格式。AVI文件可能还包括一个索引块。 只要遵循这个标准,任何视频编码方案都可以使用在AVI文件中。这意味着AVI有着非常好的扩充性。这个规范由于是由微软制定,因此微软全系列的软件包括编程工具VB、VC 都提供了最直接的支持,因此更加奠定了AVI在PC上的视频霸主地位。由于AVI本身的开放性,获得了众多编码技术研发商的支持,不同的编码使得AVI不断被完善,现在几乎所有运行在PC上的通用视频编辑系统,都是以支持AVI为主的。AVI的出现宣告了PC上哑片时代的结束,不断完善的AVI格式代表了多媒体在PC上的兴起。 说到AVI就不能不提起英特尔公司的Indeo video系列编码,Indeo编码技术是一款用于PC视频的高性能的、纯软件的视频压缩/解压解决方案。Indeo音频软件能提供高质量的压缩音频,可用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多媒体应用方案等。它既能进行音乐压缩也能进行

常见音频文件格式的特点

常见音频文件格式的特点。 要在计算机内播放或是处理音频文件,也就是要对声音文件进行数、模转换,这个过程同样由采样和量化构成,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最低的频率是从20Hz起一直到最高频率20KHZ,20KHz以上人耳是听不到的,因此音频的最大带宽是20KHZ,故而采样速率需要介于40~50KHZ之间,而且对每个样本需要更多的量化比特数。音频数字化的标准是每个样本16位-96dB的信噪比,采用线性脉冲编码调制PCM,每一量化步长都具有相等的长度。在音频文件的制作中,正是采用这一标准。 CD格式:正统血脉 当今世界上音质最好的音频格式是什么?当然是CD 了。因此要讲音频格式,CD自然是打头阵的先锋。在大多数播放软件的“打开文件类型”中,都可以看到*.cda格式,这就是CD音轨了。标准CD格式也就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数,因为CD音轨可以说是近似无损的,因此它的声音基本上是忠于原声的,因此如果你是一个音响发烧友的话,CD是你的首选。它会让你感受到天籁

之音。CD光盘可以在CD唱机中播放,也能用电脑里的各种播放软件来重放。一个CD音频文件是一个*.cda文件,这只是一个索引信息,并不是真正的包含声音信息,所以不论CD音乐的长短,在电脑上看到的“*.cda文件”都是44字节长。注意:不能直接的复制CD格式的*.cda文件到硬盘上播放,需要使用象EAC这样的抓音轨软件把CD格式的文件转换成WAV,这个转换过程如果光盘驱动器质量过关而且EAC的参数设置得当的话,可以说是基本上无损抓音频。推荐大家使用这种方法。 WAV:无损 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它符合P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文件规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WAV”格式支持MSADPCM、CCITT A LAW 等多种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标准格式的WAV文件和CD格式一样,也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数,看到了吧,WAV格式的声音文件质量和CD相差无几,也是目前PC机上广为流行的声音文件格式,几乎所有的音频编辑软件都“认识”WAV格式。

视音频文件类型、文件格式一览表

视音频文件类型、文件格式一览表 2008.12.11 Qucitime文件格式: 增加支持VIDEOTYPE_QT_JPEG(在PAL和NSTC下显示,无其他参数可选; 增加支持AUDIOTYPE_QT_16BitBigEndian(16位PCM,支持1,2,4,8声道,可设置采样率)。 2008.12.11 修改MXF文件格式下子类型为STREAMTYPE_MXF_XDCAM时的说明: 在高清增加支持:Mpeg 2 IBP(1920*1080,50Mbps,422颜色格式,GOP=12,REF=3。 50Mbps时音频必须为24位精度。 2008.11.11 修改Mpeg2 IBP的最大码率说明,增加高清下的码率说明。 2008.11.3 增加DTS音频格式的说明,该格式在文件格式为ts时支持。 2008.10.23 增加DRA音频格式的说明,该格式在文件格式为ts和wave时支持。 2008.09.01 修改QuickTime的说明,将“AUDIOTYPE_QT_16BitLittleEndian(16位PCM,支持2声道)”修改为“AUDIOTYPE_QT_16BitLittleEndian(16位PCM,支持1,2,4,6,8声道)”。 修改MXF的音频说明:将“2或4声道。”修改为“支持1,2,4,6,8声道”。 2008.07.08 修改MXF的说明: 1.“ VA分离时视频只支持DV25,DV50,DVSD, DVHD;”增加“音频只支持单声道PCM。” 2. 改为“STREAMTYPE_MXF_XDCAM:只支持VA合一。视频在标清时支持DVSD、D10,高清时支持Mpeg 2 IBP”,增加了D10格式。 2008.01.28 文件格式在ODML_AVI和VFM AVI时增加支持DYVIDEOTYPE_AVID_DNXHD格式. 2007.12.24 增加Zaxel 2K支持的说明,2K的大小为2048*1080,帧率为24P。颜色格式为RGB32或V210。 2007.11.02

视音频格式

视频格式一般分为影像格式(Video Format)和流媒体格式(Stream Video Format)。 一.影像格式 1.A VI AVI就是Audio Video Interleave是一种视频音频交叉存取格式。微软公司在1992年推出了AVI技术及其应用。是将语音和影像同步组合在一起的文件格式。它对视频文件采用了一种有损压缩方式,但压缩比较高,因此尽管画面质量不是太好,但其应用范围仍然非常广泛。AVI文件主要是由视频和音频部分构成,这两个部分在文件中是分别储存的:AVI的视窗大小或者分辨率可按4:3的比例或随意调整:大到全屏640×480,小到160×120甚至更低.窗口越大,视频文件越大。祯率也可以调整,而且与数据量成正比。AVI 文件音频部分采用了wav音频格式。 2.NAVI nAVI是newAVI的缩写,是一个名为ShadowRealm的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视频格式。它是由Microsoft ASF压缩算法的修改而来的,与网络影像视频中的ASF 视频格式有所区别,它以牺牲原有ASF视频文件视频“流”特性为代价而通过增加帧率来大幅提高ASF视频文件的清晰度。

3.MPEG MPEG(MPG)的全名为[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中文译名是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标准主要有以下五个,MPEG-1、MPEG-2、MPEG-4、MPEG-7及MPEG-21等。该专家组建于1988年,专门负责为CD 建立视频和音频标准,而成员都是为视频、音频及系统领域的技术专家。及后,他们成功将声音和影像的记录脱离了传统的模拟方式,建立了ISO/IEC1172压缩编码标准,并制定出MPEG-格式,令视听传播方面进入了数码化时代。因此,大家现时泛指的MPEG-X版本,就是由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所制定而发布的视频、音频、数据的压缩标准。 MPEG-1 MPEG-1是MPEG组织制定的第一个视频和音频有损压缩标准。MPEG-1是为CD光碟介质定制的的视频和音频压缩格式。MPEG-1音频分三层,其中第三层协议被称为MPEG-1 Layer 3,简称MP3。MP3目前已经成为广泛流传的的音频压缩技术。MPEG-1制定于1992年,为工业级标准而设计,它可针对SIF标准分辨率(对于NTSC制为352X240;对于PAL制为352X288)的图像进行压缩,传输速率为1.5Mbits/sec,每秒播放30帧,具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