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上系统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938.50 KB
- 文档页数:237
基于PLC的玻璃原片上料系统设计玻璃原片上料系统是在玻璃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负责将玻璃原片从储存区域输送到加工设备上,确保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安全,很多玻璃生产企业选择采用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设计玻璃原片上料系统。
本文将从设计思路、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一、设计思路在设计玻璃原片上料系统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PLC作为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具有可编程、可扩展、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
基于PLC的玻璃原片上料系统设计的思路是利用PLC控制玻璃原片输送、停止、定位等动作,通过传感器检测原片的位置和状态,以实现自动化的上料过程。
需要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友好性。
玻璃生产过程中,原片的尺寸、形状、数量都会有所不同,因此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原片上料。
操作人员需要能够方便地对系统进行监控和调整,因此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也是考虑的重点之一。
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节能性。
玻璃生产环境复杂,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装置,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系统设计应当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系统组成基于PLC的玻璃原片上料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输送设备:用于将玻璃原片从储存区域输送到加工设备上。
输送设备可以采用皮带输送机、滚筒输送机、气动输送等不同形式,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做出选择。
2. 传感器:用于检测原片的位置和状态,反馈给PLC系统。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光电传感器、接近开关、编码器等。
3. 控制柜:包括PLC主控制器、电源设备、输入输出模块、继电器、按钮开关、指示灯等,用于对输送设备进行控制和监控。
4. 人机界面:用于与操作人员进行交互,显示系统运行状态、报警信息等。
可以采用触摸屏、显示屏等形式。
三、工作原理基于PLC的玻璃原片上料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系统初始化:当系统上电后,PLC主控制器首先对系统进行初始化,确认各部件的连接状态和工作状态。
片上系统测试的新技术
季高生
【期刊名称】《电子测试》
【年(卷),期】2001(000)002
【摘要】@@ 随着微处理器时钟频率采用1000 MHz,更高的时钟频率亦指日可待.按照经验,片上系统(SOC)的内核处理器时钟频率要比微机使用的略低,因为芯片上还有其他子系统,包括逻辑电路、存储器、模拟电路、输入输出、接口总线等,它们的频率特性也在1 000MHz以下.为满足片上系统测试的需要,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系统供应商纷纷开发高级产品,其中Teradyne公司的Catalyst T系列,即老虎系列就应运而生.
【总页数】3页(P181-183)
【作者】季高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0
【相关文献】
1.片上系统测试数据压缩的优化型FDR编码机制 [J], 张颖;吴宁;葛芬
2.一种有效的片上系统测试数据压缩算法 [J], 方建平;郝跃
3.X-in-the-loop方法在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测试上的应用 [J], 章桐;牛文旭;陈会翠;宋珂;高海宇
4.基于切片技术获取系统测试用例的方法 [J], 罗文劼;周伯生;王慧;朱令娴
5.片内调试令内嵌式系统测试简化 [J], 陈光(礻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片上可编程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片上可编程系统逐渐成为了计算机科学的研究热点。
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领域的基础原理和实践应用,本文将介绍片上可编程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的设计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片上可编程系统的原理、结构、设计方法、应用等基本概念和技术,能够利用片上可编程系统进行数字电路设计,完成简单的软硬件系统设计和仿真,并能够在实际的项目开发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内容:3.1 片上可编程系统基础理论通过学习片上可编程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学生将掌握片上可编程系统的组成和设计方法,如CPU、FPGA等基本概念和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片上可编程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原理。
•片上可编程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CPU和FPGA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片上可编程系统的应用。
3.2 片上可编程系统设计方法与实践通过学习片上可编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践应用,学生将掌握片上可编程系统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软硬件系统设计和仿真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软硬件系统设计与仿真方法。
•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3.3 片上可编程系统应用案例分析本部分主要通过实际的片上可编程系统应用案例,让学生掌握应用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基于片上可编程系统的数字信号处理设计。
•基于片上可编程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
•其它应用案例分析。
四、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4.1 讲授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片上可编程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4.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片上可编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国内外的片上可编程系统研究论文和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五、课程设计实施本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5.1 第一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是介绍片上可编程系统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