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的“风水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现代建筑设计的风水研究发表时间:2019-08-21T10:15:46.9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作者:刘遐杰[导读] 本文将对现代建筑设计的风水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对我国进一步发展建筑风水学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刘遐杰身份证号码:42090219890108xxxx 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现今的很多西方国家也在建筑对的设计中应用风水之学,可见其影响的深远。
风水学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长期实践而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从古至今很多的建筑设计中都可以发现其身影,其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三大支柱之一,已经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认识和研究并取其精华地应用。
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风水之学时,必须利用风水在设计规划中的借鉴指导作用,用自然科学的理解方式在规划设计中去实践运用风水,从而营造出具有中国个性文化特征的居住环境。
基于此,本文将对现代建筑设计的风水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对我国进一步发展建筑风水学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建筑;风水设计;研究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建筑风水文化对于居住建筑设计的影响作用被人们重新认识,它会在无形中影响建筑的寿命、人们的心情、周围事物的本质,将建筑风水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将会是现代居住建筑与风水文化共同发展的主要趋势。
风水学并不只是单一的、没有客观根据的迷信,它乃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所遗留下来的一种学问,其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更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积淀。
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乃是集合了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等的综合性科学。
1、现代居住建筑的设计特点我国传统居住建筑主要以院落式建筑组群为主,受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及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建筑结构的具体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
北方中原地区,传统居住建筑结构多采用以砖墙为主的四合院形式;我国南方地区,则多常见以砖木混合结构为主的园林建筑。
现代居住建筑的结构形式及设计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居住建筑的类型也被划分为普通住宅建筑、公寓式住宅建筑、别墅等;从居住建筑局度上有多层、小局层、局层及超局层之分;进行结构设计时也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各种结构形式。
浅析建筑设计中的风与水的文化摘要:本文浅谈了建筑设计与风水文化的问题,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建筑风水学博大精深,中国建筑文化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没未离开过建筑风水的字眼,从皇宫、皇陵的规划建设,到普通村落、民宅的建筑无不留着风水学的痕迹,建筑风水学随着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后,也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认同。
关键词:建筑;风水;风水文化;建筑设计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建筑风水学博大精深,中国建筑文化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没未离开过建筑风水的字眼,从皇宫、皇陵的规划建设,到普通村落、民宅的建筑无不留着风水学的痕迹,建筑风水学随着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后,也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认同,特别是近年来建筑风水学在国外受到了高度重视,甚至形成了中国风水业,中国风水也开始进入了百姓安居的视野,由此可以想象,可以推见在未来的世界闻名进程中,中国建筑风水学必将饰演重要的角色。
建筑风水学与当代房地产有效结合是现代风水文化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造福当代百姓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建筑风水文化是古代祖先长期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其易道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现在我们共同探讨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问题。
说到风水文化我们很多问题一直没有机会找到答案,比如环境的改变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多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应该被动的接受还是主动的改变,如果要改变的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法?这些方法有规律吗?有人说这些方法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好,方法论也好,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样的现实价值呢?建筑风水分之为风和水,风是指空气的流动,古人看风水要看住宅周围是否有风吹过,眼前豁然开朗,并无高山阻隔,以断风脉,也不宜风力过猛。
风宜徐来,最理想的居住环境应有柔和的轻风徐徐吹来,清风送爽,才符合居住之道。
优化建筑布局,提高住区的风环境质量,达到夏季通风良好。
而在冬季,减少冷风渗透。
风应该在平流层范围内,而不宜有产生紊流或涡流的大风。
建筑风水文化论文城市风水景观论文摘要:自然环境可持续利用,以便设计创建出一种美好的、与自然、人、社会有机地融为一体的人类生活绿色空间,是现代城市建筑者的责任,自然环境的和谐,达到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前言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产生,建筑风水文化也在新时代得到不断发展和重视。
风水文化的融入,使得现代建筑越来越体现出中国独有的建筑特色。
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学从古至今的发展中,由于受历史与时代的局限,其文化中必然有虚幻不实的成分,甚至很多玄之又玄的语言思想形式。
所以,风水学应用于现代建筑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城市建设及城市改造过程中,人们对建筑作品外观和室内设计非常重视,而往往忽略了建筑与城市风水景观的协调关系,不少的历史环境遭到破坏,城市特色在消失,城市景观风水变得杂乱无序。
本文就建筑风水浅谈一下认识,同时对城市建筑与城市景观风水的关系进行浅表的分折与讨论,望能提高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对城市风水景观的重要性的认识,将建筑融入城市景观风水的大环境中。
1风水学的基本含义历史上第一个给风水下定义的人是中国晋朝的郭璞,在其(公元276~324年)所著的《葬书》中,曰:“葬者,乘生气也。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便有止”。
故谓之“风水”。
潘谷西教授在《风水探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
就现代科学观点来看,风水学是物理、水文、环境、生态、气象和人体信息学等多学科合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
风水学和我们的传统中医学一样,是祖先在生活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它不仅是文化现象,更是有关环境、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学问。
所以说风水理论的核心是人,把人看成自然的一部分,它追求的目标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天、地、人三者之间,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同时,又不偏废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以及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风水与地产开发风水在地产开发中的应用风水在地产开发中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宜居环境的追求,风水在地产开发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风水作为古老的中华文化之一,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于地产开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风水在地产开发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项目成功的影响。
一、风水的基本原理风水,又称为堪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主要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其基本原理包括阴阳五行、地理格局和气场流通等。
在地产开发中,人们通过调整环境的布局和设计,以谋求均衡和谐的气场流通,从而为项目的成功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风水的布局原则在地产开发中,风水的布局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不同方位的土地及房屋布局、道路走向和水源等。
其中,一些常见的布局原则包括:1. 坚守主、次方位:根据传统的风水学说,东方对应着木,南方对应着火,西方对应着金,北方对应着水,中央为土。
因此,在地产开发中,主要区域的位置和走向必须符合这一原则。
2. 布局平衡:在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中,要确保各个部分布局的平衡,以避免一些地理上的不利因素对整个项目的影响。
比如,在住宅区开发中,要避免高压电线、废弃厂房等对风水造成不利影响的地点。
3. 水的重要性:水是风水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它可以引入财运和好运。
因此,在地产开发中,要根据地势和地形合理规划水的位置,如湖泊、喷泉等,以引入财气和旺盛之气。
4. 阳宅、阴宅:风水学中还有关于阳宅和阴宅的概念。
阳宅是指适合人类居住的场所,而阴宅则是指适合坟墓的场所。
在地产开发中,要根据地理特征和风水学原理,合理发展适合人居住的阳宅。
三、风水与地产开发的关系风水在地产开发中的应用不仅仅是追求环境和谐,它还直接影响着项目的销售和价值。
以下是风水与地产开发关系的一些方面:1. 提升居住体验:合理运用风水学原理可以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例如,选择良好的户型朝向和布局,使居住者享受到充足的阳光和自然通风。
风水在庭院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近些年来,紧随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提高,中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景观设计与中国的本土文化形成碰撞,逐渐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于是便衍生了新中式景观设计,它既顺应了当前时代的潮流,又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文化得到结合。
而风水则是具有数千年的历史的一种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以及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改变了在传统意义上对风水的认识,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结合的重要性。
新中式这一新兴的景观设计,在当下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水文化融入到新中式景观设计,为新中式景观注入新的力量源泉,才能让新中式景观更好地立足于当代景观设计。
文章对风水文化在新中式景观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风水;庭院景观设计;应用1风水文化“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这是晋代郭璞的《葬经》一书中对中国风水的理解,由此衍生出如今的风水一词。
中国古代的风水学具备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来源于对人与自然和谐状态以及对师法自然、诗情画意的人文环境的追求;进而创造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在人们不断地实践历练、研究探索、整合归纳和逐步完善中进行感悟与反思,随之形成现如今的中国风水理论。
“风水,也叫堪舆。
旧中国的一种迷信。
”这是《辞海》中对于风水在旧中国阶段最初步认识的记载。
而现如今,风水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早已被否定。
所谓风水,实则是中国长期存在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现象。
在现代风水研究中,人们逐渐强调的不再是讲封建迷信的风水,而是站在科学的层面去理解传统风水学。
传统风水学中所遵循的核心宗旨是首先要对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进行整体的详细勘察与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和改造自然环境,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最终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宜居住并满足生活要求的良好环境,强调要达到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和谐共生的一种最佳的环境状态。
271规划小区中风水理念的应用赵慧勇 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渊源及其现实意义,阐述了其与现代建筑中隐形传承发展的可能性,然后提出了其应用于当代居住区布局及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若干原则,为大家认识和研究风水,借鉴其可贵经验,对当代环境设计进行指导,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风水;环境;应用;发展风水是一门独特的中国文化分支。
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风水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理想生存环境的代名词。
风水理论基本的取向,特别关注人与居住环境的关系。
风水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同一个有机整体。
风水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
要求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
风水的这种整体有机自然观,不仅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城市景观的独特风格,而且得到近现代建筑和城市设计思想的认同、筛选乃至升华,风水关于“人一建筑一自然环境”的合理关系,最终得到有效利用和科学发挥。
风水追求自然的情怀,提倡“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阳宅十书》),要求建筑物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主张整个环境在形式和功能上要有机结合。
风水的目标是面向自然的,也是面向整体有机的。
风水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理想的生活环境,由于中国古人把居住之宅看作“人之根本”,因此,风水思想的最有利的表现舞台是建筑学领域。
由于风水环境观的实用价值和哲学意义,因而再度唤起了近代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相应领域对它的推崇和信赖。
意大利现代建筑学理论权威赛维(Bruno Zevi),在《现代建筑语言(The Modern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一书中,就曾不无感慨地说:“当我们对工业社会未来的幻想破灭之后,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转向了史前社会。
巳醒悟到困扰我们星球的生态灾难的严重程度,巳觉察出庞大的社会使人与人和人与周围的环境越来越疏远”。
20 世纪 50^60 年代,工业化国家相继发生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诸如英国伦敦的“杀人烟雾”、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日本的“水仅病”、“骨痛病”等,引起了数以千计的人死亡和受害。
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建筑风水学博大精深,中国建筑文化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没未离开过建筑风水的字眼,从皇宫、皇陵的规划建设,到普通村落、民宅的建筑无不留着风水学的痕迹,建筑风水学随着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后,也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认同,特别是近30年来建筑风水学在国外受到了高度重视,甚至形成了中国风水业,中国风水也开始进入了百姓安居的视野,由此可以想象,可以推见在未来的世界闻名进程中,中国建筑风水学必将饰演重要的角色。
建筑风水学与当代房地产有效结合是现代风水文化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造福当代百姓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建筑风水文化是古代祖先长期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其易道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现在我们共同探讨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问题。
说到风水文化我们很多问题一直没有机会找到答案,比如环境的改变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多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应该被动的接受还是主动的改变,如果要改变的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法?这些方法有规律吗?有人说这些方法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好,方法论也好,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样的现实价值呢?这个现实价值怎么连续、怎么使用等等太多的问题。
风水研究领域目前正在突破也是最难突破从文化来讲就是创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产生与现代的结合,文明的进步是靠文化的融合,现在我们不是克隆工业化,要把传统和现代融合,建筑文明是新文明的一部分。
中国有一句格言:风水宝地,人丁兴旺。
中国是风水宝地,养育着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历史上曾定都在西安、南京、北京等地,这些地方都是风水宝地,拿北京来说东有渤海,西有燕山山脉,富贵之地能使我们国家昌盛。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建筑风水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国古代建筑领域的灵魂,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风水应有的主导地位,在城市大规模园区的整体风水规划,房地产开发的整体策划,房产风水策划是从根源上把住了建筑风水的关键,从而为更多的百姓营造出一个事业顺随、家庭和美、身体健康的吉祥场所。
浅谈住宅户型设计与风水摘要:住宅户型设计与风水,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就要求设计师在从事建筑设计时,能够对建筑风水有所了解。
但建筑风水是一门很杂的学科,不能保证的是每位建筑设计师都能有所建树。
因此,从建筑设计角度来看建筑风水,并转化为简而易懂的设计方法来对住宅设计进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我们的居住环境也变得越来越重视。
那么传承了千年的中国风水文化将是我们将建筑风水融入到户型设计中的设计依据。
如何将复杂的风水学与户型设计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将是未来住宅户型设计所思考的方向之一。
关键词:住宅户型设计;建筑风水随着社会住房制度的变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商品房的兴起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商品房在改变着人们的居住质量和环境的同时也在悄然地改变着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
人们可以拿着手里的钱像挑选其他商品一样来挑选自己喜欢的房子,开始注重房子的品质,虽然商品房已有多年的发展,但是人们对户型的认知依然欠缺。
居室风水不是迷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建筑设计,与风水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是大家对风水问题似乎一知半解,古人常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天地人各占三分之一。
因此,从设计的角度探索风水与户型设计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揭开人们心中关于居住风水的神秘面纱用以指导住宅设计是有必要的。
1建筑风水与规划建筑风水与规划是密切相关的,从古至今,风水寓于规划之中。
有规划的地方多多少少会有风水学的影子。
1.1 规划与建筑环境这里简单谈谈北方住宅。
住宅风水选址大致是坐北朝南,所谓的住宅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在建筑设计原则上,好的住宅,前面最好有水,后面最好有山,这样,后面的山遮挡北方的寒风,南面的水正好是人们向往的好风景。
有条件的地方,会选择面水背山的地点建设小区,以至于出现了现在的山景房、水景房,这无疑也是在人们的审美享受的传统观念中暗合了风水一说。
在现代城市中大多数是地处平坦或者是受条件限制的地块。
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的“风水文化”
摘要: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施纲领。
从建筑设计中应用风水文化的案例可以看出,风水学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非常广泛。
本文拟从居住建筑设计中借鉴风水文化为出发点,对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尚存的风水文化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现代居住建筑;建筑设计;风水文化
中国建筑从古代到如今的发展过程中从未离开过“风水”这个字眼,中国有一句古话:风水宝地,人丁兴旺,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风水文化的信奉以及重视。
风水学在建筑选址、设计、营造活动中的印迹无所不在,这在我国大量存世的古城镇、古建筑及园林、民居、陵寝中都能找到印证。
远至古代的皇宫皇陵、寺院庙宇、官宦豪宅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近到现代村落住宅的选址建设、城市居住建筑的设计中无不承载着风水文化与习俗,存留着建筑风水文化的印记。
近年来,我国逐步确立了风水文化研究专业并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进行着尝试与应用,逐渐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契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风水文化在建筑上应用的宗旨就是理气,即寻找生气。
而有生气的地方就是指:避风向阳、水土相容、鸟语花香、适宜人类生息繁衍之处所,这恰巧与现代生态建筑的理念不谋而合。
生态建筑学是研究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生物共生关系的创新学科,而中国的风水学则是将人体器官及心理感应等因素加入了研究的母体。
难怪当
率先研究生态建筑的西方人,偶尔把目光投向东方文明时惊讶地发现,中国风水文化理论竟如此博大精深,竟与建筑生态学的理念产生了历史的共鸣。
一、建筑风水文化的形成与作用
风水文化是产生于中国古代的文化现象,它是涵概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和建筑学的一门综合类独创的学科。
中国的风水文化蕴藏着极其深刻而系统的思维原则,积极倡导人与自然融合即”天、地、人合一”的理念,排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注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总体感应,指导人们按照这些感应进行建筑选址乃至建造活动。
建筑风水文化是中国古代祖先长期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随着社会经济与建筑风水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则应既注重建筑风水文化,又必须去其糟粕的创新应用,追求居住建筑实用、健康、舒适、温馨的品质。
风水文化反映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就是指导人们选择适宜的居住环境以及家居布局的合理设置,被称之为“易理易构”,这也是风水文化的核心。
人们在进行居住处所的选择时,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风水文化的影响与排遣,即通常所说的建筑外部环境或者是风水问题等。
例如,风水文化在对于建筑物外部环境的分析中,有对于建筑外部环境评价的煞气、阴气或者是秽气等说法。
煞气主要是指建筑的外部环境在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磁场因素,包含有光煞、磁电煞以及路冲煞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煞气。
而阴气则是指建筑物外部环境中具
有容易使人产生负面情绪或者是抑郁心情的环境磁场,即容易产生对于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瘴气、臭气的环境。
当我们置身于北京故宫、苏杭园林时会神驰暇往,反之我们途径狂风恶沙之地时必然避而远之。
山清水秀使人神情愉悦,草木欣欣让人留恋忘返,鸟语花香则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环境对人类产生种种物理、生理、心理的效应。
在进行建筑设计和营造的过程中,这些风水或者说是外部环境因素,都会对建筑的选址和建设产生有助或不利的影响,现代风水学的使命就是剔除迷信的部分还原其科学真实的一面,精准地诠释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人类对环境因素进行暗含风水学设计理念的应用。
二、现代居住建筑的设计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居住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再以追求简单的居住生存为唯一的功能需求,还需兼顾使用者对健康、私密、情绪等方面的感受。
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建筑风水文化对于居住建筑设计的影响作用已经被人们重新认识,将建筑风水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结合应用是现代居住建筑与风水文化谋求共同发展的取向。
在我国,传统居住建筑主要以院落式的建筑组群为主,由于受到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以及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建筑结构的具体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
北方中原地区,传统居住建筑结构多采用以砖墙为主的四合院形式;而在我国南方地区,则多常见以砖木混合结构为主的园林建筑。
在不断增添的生活内容、生活形式的今天,现
代居住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设计特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住建筑的类型也被划分为普通住宅建筑、公寓式住宅建筑、别墅等;从居住建筑的高度上则有多层、小高层、高层及超高层之分;进行结构设计时也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各种结构形式,这些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反应在现代居住建筑中的设计特点日趋明显。
三、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的风水文化
建筑风水文化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进行居住建筑的选址过程中,对于容易形成人体健康以及成事发展不利的环境因素要严格规避,或者在施工建设期间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排解疏浚。
其次,在划分居住建筑内部格局的设计中,风水理论中所提及的使用空间划分中的居家私密性;居住者心理及情绪调控的诱导性;居住环境整体的卫生及健康品质等,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都能找到对应的诠释。
住宅建筑设计中常见应避免和需注意的事项有:避免一进户门先见到厨房、餐厅或浴厕;卧室门不宜正对入户门;门洞口隔走道或房间相对布置时,不应将洞口部分错洞口设置;注重户型内房门开启方向的合理性,开启方向需保持一致;为避免卧室中浊气弥漫,尽量不要在卧室中布置暗卫生间;卧室上方严禁设置卫生间等产生污物的房间;睡床不宜正对厕所洁具主位;床头开窗乃风水中的大忌,应顺势调整;居室不应通过厨房或过道进行采光和通风设计;产生噪声的设备用房及电梯井道应避开卧室周围布置或在设计时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由于结构体系设计
出现的柱角冲射,应在装修、布置家具时进行补救。
在现实居住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在确定楼梯级数时,常会将建筑楼梯的级数设置成单数,这多与日常使用梯段级数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也有追求与梯段级数谐音的寓意。
这不单纯是为了迎合建筑风水的某些含义,更主要的是符合人类登高时身体运动的形式和肢体回馈信息给大脑提示是否安全的客观存在。
再如:有些居住建筑为了迎合风水学中关于穿堂风对于人体健康不利的说法,在建筑通风设计时有意设计了使房屋内部不会出现穿堂风的屏障,阻碍了房屋内部穿堂风流动,忽视穿堂风可改善室内健康环境的必然性,但这恰是现代居住类房屋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选项。
这一切说明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除了对风水文化的遵循时,也应以追求实用性和舒适性为设计的不二选择。
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不仅要注重与风水文化的融合,更应注重对现代居住建筑中健康、舒适以及实用、温馨等特征的追求。
寻求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风水文化的结合运用,才是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与风水文化谋求共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何晓昕.风水探源.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
[2] 高静静.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风水文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 盛瑨.现代住宅室内设计中的易经语言——周易八卦和气
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0(18).
[4] 李春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文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