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与居住建筑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建筑与风水学近年来,建筑与风水学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兼顾美观和艺术性。
而风水学则是一种传统的东方文化,主张通过布局与环境的和谐来获得正能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建筑与风水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建筑与风水学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建筑环境对人的影响。
风水学起源于中国古代,通过地理地势、方向、水源、山脉等环境因素,来调整建筑的位置与布局,以获得更好的气场和福气。
这种观念逐渐成为一种传统智慧,不仅在东方文化中广为流传,也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风水学对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风水学强调建筑布局的合理性。
根据风水学的理念,一个建筑的位置应当选在能够接受旺盛进气的地方,同时避免阻碍正道气的障碍物。
此外,建筑的形状和大小也需要符合相应的规律。
比如说,长方形是比较符合人体结构的形状,朝向应当是脊骨方向;而偏方形和弯曲形状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设计建筑的时候,建筑师需要借鉴风水学的原则来确保布局的合理性。
其次,风水学也会要求建筑必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例如,建筑的朝向和周围自然风向相吻合,以便利用风的力量为室内通风散热提供便利。
此外,建筑的选址也要尽量避开恶劣的环境,如高压电线、污染源、水坑等。
风水学认为,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气场,对住户的福祉和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与此同时,建筑也对风水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建筑的设计可以依据风水学来增加人们的生活品质。
比如,在室内造型设计中,可以采用一些风水学的元素,如流线型的家具、圆形和曲线形的墙壁,以及铺装花纹的选择等。
这些设计都有助于提高室内的能量流动,营造愉快的生活氛围。
其次,建筑的布局和色彩也可以通过风水学来增强建筑的气场。
风水学主张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色彩搭配,来增加建筑所蕴含的正能量。
比如,西方的建筑风水强调阳光的照射和采光,认为这有助于提高住户的精神状态。
建筑与风水学的关系建筑与风水学都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保护人类免于外界影响,使人类胜利地生存下来。
而风水学更多地关注的是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提高人类在住宅里的精神和身体健康水平。
一、建筑与风水学的共同点建筑和风水学都是与人类居住环境相关的学科,关注的问题都是如何创造一个符合人的居住环境的问题。
在建筑学中,人类需要根据自身的生活需求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包括住宅、办公场所、休闲场所等。
将建筑物分成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人们可以在室内空间内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的快乐。
而在室外空间内,人们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风水学则更多地关注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形成的互动效应,建筑物的建设位置和风水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风水学的原理来设计建筑物和内部布局。
二、建筑与风水学的差异建筑学更重视功能性的实现,而风水学更多体现在它的意义上,主张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建筑物的设计应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功能性第一。
而风水学的原理要求建筑物的建设位置和整体环境相互协调,符合自然规律。
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上,建筑学更多地体现在形式和造型上,强调美学效果,将建筑物作为艺术品,让人们欣赏和赏析。
而风水学则更多地关注建筑物和环境的关系,强调建筑物对住宅居住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居住家庭的影响。
三、建筑中重视风水学的影响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风水学中的元素也常被引入到了建筑设计中。
比如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根据风水学的原则为建筑物选址、定位、朝向、高度、形态、顶部建筑、门的位置、建筑的布局等进行设计。
建筑师会留出一块地来安放吉祥物,通过使用特定的颜色和花案来布置住宅,增进屋内氛围。
例如,在居住区的北边设置树冠丰满的树林,能保护居民免受靠近居住区的强劲猛风的侵害。
所以建筑与风水学紧密联系,建筑学注重建筑质量和风水学注重自然环境与人类居住和健康息息相关。
建筑在设计中考虑到风水学的原则,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实用性,更能提高人类在住宅里的精神和身体健康水平,使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加优异。
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深深嵌入人们的生活中。
尤其在建筑设计领域,风水一直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因素,被用来美化环境、增加居住舒适度和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首先,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最基本原则之一是“山水相依”。
根据传统风水学说,山代表稳定,水代表流动。
因此,选择建筑的位置时,应该考虑周围山水的布局和形态。
例如,选择建筑场所时应避免选择高耸的山脉背后,因为这样会形成“云压山头”的局势,给人们带来压抑和压力。
相反,选择水流平缓的地方建造房屋,有利于家居的和谐与安宁。
其次,风水在建筑中的运用不仅关注室内的布局,也重视室外的环境。
建筑外部的门窗、门道等细节也被视为风水的一部分。
根据风水学说,门道的大小和高低应该与建筑的整体比例相衬。
门窗的布局和形状也应该符合风水学的原则,例如门窗的布局应该合理,门窗的形状应该平衡。
在室内布局方面,风水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传统观念,房屋的主卧应该位于整个建筑物的后方,这样有利于主人的健康和长寿。
此外,卧室的床的朝向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床头不能对着门,避免给人带来不安全的感觉。
床的位置要保持稳定,避免放在穿堂风的地方,以免影响人的健康。
除了卧室,客厅也是室内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风水学说,客厅应该宽敞明亮,通风良好。
家具的摆放应避免冲击客厅的气流,应严禁堆放杂物和杂乱无章的摆放家具。
在风水学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合理布局客厅,营造宜人的家居环境。
此外,颜色的运用也是风水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风水学说,颜色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房间功能选择不同的颜色。
例如,卧室可以选择柔和的颜色,如浅粉色、淡蓝色等,以营造轻松、宁静的氛围。
而厨房则可以采用明亮的颜色,如红色、橙色等,以增加活力和食欲。
最后,风水设计还关注建筑物的室内采光和通风。
据风水学说,室内采光充足可以带来正能量和好运气。
建筑设计技术中的风水学原理与实际应用风水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学科,它与建筑设计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风水学原理可以对建筑物的能量流动和人们的生活品质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风水学的原理以及其实际应用。
风水学是一门关于地理环境与人类居住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的核心概念是“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
其中,天人合一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而阴阳五行则揭示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能量分布。
在建筑设计中,风水学原理被应用来平衡建筑物内外的能量,以创造一个宜人、和谐的居住或工作环境。
首先,风水学原理强调建筑物的位置选择和朝向。
根据风水学,选址应考虑地理环境的气场津贴,例如山水形势、气候条件、水资源等。
在建筑物朝向的选择上,根据阴阳五行理论,阳邪则需防,阴邪则需留,因此需要考虑阳光的照射、风的通畅等因素,以达到协调的目的。
其次,风水学原理谈及建筑物的布局和室内设计。
根据风水学,建筑物的布局应追求平衡和谐,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合理规划房间功能分区,例如厨房、卧室、客厅等。
室内设计也应注意配色搭配、家具摆放等,以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质和舒适度。
另外,风水学原理还关注建筑物的材料选择和装饰元素。
根据阴阳五行理论,不同的材料和装饰元素对能量的流动和阻滞有不同的影响。
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装饰元素,可以促进积极能量的流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环境,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事实上,很多现代的建筑设计师已经开始运用风水学原理来指导他们的设计。
他们将风水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以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的建筑环境。
例如,优化建筑物的朝向和布局,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通风;采用环保材料和能源高效设备,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风水学虽然有一定的科学基础,但它也存在着许多主观和个人化因素。
因此,在应用风水学原理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建筑师或设计师应确保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居住者或用户的需求和舒适度,而不是过于迷信和固守某种风水学原则。
风水学的实际应用:建筑与环境风水学,作为中国古老而神秘的学问,一直以来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它认为自然环境、土地形态和建筑布局等因素对人的生活起到一定的影响。
虽然风水学在现代社会中被一些人质疑其科学性,但它依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风水学在建筑与环境方面的实际应用,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风水学在建筑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人们在设计建筑时,常常会参考风水学的原则,以求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
风水学注重选择合适的土地与建筑位置,然后根据地势、水势等因素进行整体规划。
例如,在选择建筑地点时,风水学要求避免悬崖陡峭、山势不稳定或者水势汹涌的地方。
这是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容易造成风水不吉,对居住者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相反,平缓的山峦和舒适的水势则被认为能够带来吉祥和平静。
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许多人会对风水学的原则进行参考,以保证建筑物的吉祥与稳定。
其次,风水学在环境布局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风水学的原则,环境布局对人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和发展机遇等产生影响。
比如,人们在布置办公室或工作空间时,会考虑窗户的位置和方向,以便获得更好的自然光线和通风条件。
此外,风水学还注重环境的色彩选择。
根据风水学的理论,不同的颜色能够对人的情绪和思维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家居装饰和商业空间设计中,颜色的运用也常常受到风水学的指导。
除了建筑与环境布局之外,风水学还关注房屋内部的布局和装修。
据说,不同的房间布局和装修风格会对居住者的幸福感和运势产生不同的影响。
根据风水学的原理,居住者的卧室应该布置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这将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
在家居装修方面,风水学倡导简约而有序的布局,避免杂乱和过于奢华的装饰品。
此外,风水学认为水是财富的象征,因此在家居布局中,设立水池、水景等水元素成为一种常见的设计选择。
然而,虽然风水学在建筑与环境方面有其应用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风水学的理论基础并没有得到科学验证,因此仍然存在争议。
建筑风水学的应用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建筑风水学,是指将风水学的理论及其方法应用于建筑设计的一门综合学科。
它的理论基础是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和八卦学说等,涉及到建筑的位置、形状、旋转、颜色、材料、布局等方面,旨在为人类创造健康、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这种风水学理论的应用可以说是鸟瞰千年的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设计中提高建筑品质,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风水学的基本原则建筑风水学基本上是在风水学理论的基础上延伸的,所以它们的一些基本原则是相通的。
但是建筑风水学又有特殊的考虑因素,考虑到的是建筑内部的环境、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和谐问题等。
1、环境的选择:在选择建筑的位置应优先选取有良好的气候环境、水、风的自然环境,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通行方便、公共设施一定要配备完整。
2、建筑的形状:建筑的形状应当符合水、火、土、金、木五行相生相克的基本原理。
如住房最好呈正方形或长方形,不应出现奇怪的图形,以免造成家庭的混乱。
3、建筑的颜色:建筑的颜色是建筑风水学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建筑颜色应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以此来不仅涵盖并行使用五行属性,还可以调配坏五行,带来更好的聚财寻运的效果。
4、建筑的布局:在建筑的布局中,应当根据环境特点、周边自然环境、居住人群的生理生活习惯等考虑因素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居住习惯和生活方式,以达到生活上的和谐与舒适。
二、建筑风水学的实际应用建筑风水学的应用在实际中是极其广泛的,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
它们的广泛应用范围包括住房、工业场所、商业场所、道路、桥梁、水坝等,并且有很多实际案例可以证明建筑风水学的应用成功地改善了室内环境以及周边自然环境。
1、在住房建设中的应用在住房建设中,建筑风水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建筑师采用太极、方位等基本原则,布局合理,令人不由得感受到家庭的和谐氛围。
例如,有人在住房布局中引申“三合”之说,即在卧室、厨房和卫生间布局时,使之构成一个三角形,应用方位和四个对称性的原则将家居布置无论咋摆,格局都别具“三合”之意。
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建筑学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建筑学相辅相成,对于古代人民来说,风水是一门宝贵的学问,起到了指导建筑布局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古代,人们相信风水能够影响一个地方的运势和人的福祉。
因此,风水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墓地以及民居等建筑的设计与建造过程中。
一、风水的概念与理论风水,又称阴阳家,是中国古代的一门学问,主要研究大自然的山、水、土地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个人和社会运势的影响。
风水被视为地理学和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自身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来影响建筑物的布局与形式。
风水学主要涉及到两个重要概念,即“气”和“形”。
其中“气”代表着自然界潜藏的能量,而“形”则指建筑物的外观和布局。
根据风水学的理论,恰当地利用和调整“气”和“形”的关系,可以达到协调自然和谐的目的,从而提升居住环境的质量和人的运势。
二、风水与建筑布局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风水的理念贯穿于建筑布局的每个环节,包括选址、周围环境、建筑形态、内部设置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来介绍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学的应用。
1. 选址:中国古代的建筑选择地理位置时,一般会考虑到山水环境的特点。
根据风水学的原理,选择位于山脉脚下或河边的地方能够吸纳山水的气势和气息,有利于形成被称为“龙气”的巨大能量场。
2. 周围环境:在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设计中,人们注重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
例如,园林建筑会借助山水景观的起伏和绿化植被的布局来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这样的设计有助于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生活质量。
3. 建筑形态: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独特的形状和结构。
例如,众所周知的承德避暑山庄,其建筑形态和布局充分利用了环境特点,使建筑物与山水相辅相成,形成一种和谐的景观。
4. 内部设置:古代建筑的内部设置也受到了风水学的影响。
例如,大殿的布局、门窗的开启方向、床的朝向等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这些规则旨在利用自然的能量,以增加居住者的运势和福祉。
三、风水与古代建筑实践中国古代的风水学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广泛应用于建筑实践中的技艺。
建筑设计中的风水学应用与反思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既要考虑到建筑的实用性和美学效果,也需要关注建筑所处环境的风水。
风水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风水学的应用及其反思。
风水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 地形选址在传统风水学中,地形是影响一个地方风水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建筑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地形对于整体建筑的风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避开高压线下建筑、利用山势蜿蜒或水势流转等都是常见的实践。
2. 建筑朝向根据风水学说,建筑的朝向也是影响风水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朝向会受到不同的自然气场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建筑的朝向是十分必要的。
合理的建筑朝向可以促进室内采光通风,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 空间布局风水强调空间气场和谐均衡,空间布局不宜过于拥挤或断裂。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布局房间、门窗位置、楼梯走向等都需要考虑空间流畅性与气场和谐性。
风水学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反思1. 科学性质一些人认为风水学只是迷信无科学依据的东西,但事实上,建筑设计中风水学原理虽有一定道理,但其科学性仍存在争议。
在现代社会,倡导理性科学,因此需要审慎对待并且量力而行。
2. 灵活应用传统风水学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文化和时代发展而变革。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灵活运用风水观念可以提升建筑品质和人居环境舒适度,但盲目迷信应当慎之又慎。
3. 融入现代元素对于传统风水学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结合当代审美和科技元素进行创新发展。
例如,在保留传统风水理念基础上,加入智能化系统、绿色环保理念等现代元素,使得建筑更具实用性与可持续性。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中的风水学应用既有其传统价值和实践意义,也需要在现代背景下进行审慎思考与合理运用。
通过对风水学应用与反思,能够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创造更宜居的人居环境。
希望未来能够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完善。
风水学与居住建筑设计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建筑风水学的思想和古代建筑风水,分析了建筑风水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风水学;居住;建筑设计
引言
风水学即“藏风得水说”,古代经典著作《葬书》解释说“藏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谓之风水”。
古人又叫“堪舆”。
堪指高处,即天道:舆指低处,即地道。
风水总的来说是为活人住的阳宅和死人住的阴宅择地、选址的一种方法。
风水学伴随我国传统建筑两干余载。
讲求风水,即建筑环境要符合风水要求,如风向水流的地势等,这主要反映在古代皇帝陵墓的建筑上。
这种把人工改造和地形选择利用相结合,以综合地构成一种特定的环境,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风水热”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在欧美各国及港澳地区兴起,有许多人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在中国风水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建筑环境学。
风水学的核心是探求建筑的选址、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的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括住宅、宫窒、寺庙、村落、城镇诸方面。
1建筑风水学的思想
建筑风水学是人们从建筑风水的角度对生存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学问,是研究建筑环境如何对生活、劳作其内的人产生吉祥作用的科学,它是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的理论。
虽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亦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可说是我国初级的环境科学。
负阴
抱阳,背山面水是风水论中基地选址的基本格局。
至于建筑的空间构成,则采用封闭型,注意取得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
使自然山川和建筑、绿化的景观取得美的背景、烘衬、层次、轮廓以及借景、对景诸效果。
风水理论受到了中国儒、道、释诸家哲学和美学的影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等等。
探析它的渊源沿革。
正如古代许多学者眇硬风水家考证的那样,最早的“卜宅之文”。
在商周之际或更早即已出现。
都是有关古代先民选址和规划经营城邑官宅活动的史实性记述,分析这些被历代风水家奉为风水“经旨”的史实记载,对照风水理论及其实践。
则后者虽因历经长期发展变革而趋于繁复纷杂,但其宗旨,即基本追求,却与前者一致,就是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
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刨造良好的居环境而臻于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其中”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等观念,仍不失为科学的思想和理念,是值得当代人学习和研究的。
2古代建筑风水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民族祖先就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
受洪水侵袭。
(4)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
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
《阳宅十书》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富,最为切要。
”“阳宅来龙原无异,居处须用宽平势。
明堂须当容万马……或从山居或平原。
前后有水环抱贵,左右有路亦如然。
”“更须水口收拾紧,不宜太迫成小器。
星辰近案明堂宽,案近明堂非窄势。
此言住基大局面,别有奇特分等第。
”这是一种从大环境而言的风水宝地模式:即要求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则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向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这样就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
3建筑风水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影响与作用
建筑大师贝聿铭在香港设计的中银大厦引起的风波,被很多香港人认为是不吉利的建筑风水,说这座大厦像个三棱的刀,旁边的居民都装反光镜,要把这个刀光挡回去。
所以建筑风水中忌讳门前有石,如泰山石敢挡,同样的尖形物体对门也是忌讳的如枪煞、箭煞、刀煞等。
以下是居住建筑设计与建筑风水常常遇到的问题:3.1楼梯步级的单双数
很多业主在设计房子时都会提到:你要帮我把楼梯步级设为单数。
何解?他们大都回答是:风水先生说的,这样有利。
至于更多能让人信服的道理却说不上来。
我们对人们为何提出这个问题做了调查,原因可能跟我们平常使用的梯子的级数有关,它们大都都是
单数的。
可是住宅楼梯的步级数是根据层高而定的,只要符合人迈步的习惯,走起来舒服它都是合理的。
现行建筑规范对楼梯踏步高度及其它众多具体尺寸都作有要求,有一个适用范围或下限。
一般踏步高度不能超过175mm,具体建筑类型有各自的要求。
一般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建筑层高和楼梯踏步高度适合的范围,由此确定每层楼梯的踏步数量,这必然会有单数和双数两种。
而楼梯多为两跑梯,中间设一个休息平台的。
每层楼梯若是单数的话,休息平台上下两段就会是奇偶搭配,通常相差一级,这样走起来反而不方便了,特别是在搬运东西的时候容易出现拌脚的现象,因此这个问题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千篇一律。
3.2卫生间布置
这里讨论的合适位置不是象掐着手指算日子,拿着罗盘看方位的风水先生所说的吉位和凶位,我们搞设计的注重的原则是:(1)卫生间一定要通风。
设计房子时尽量将卫生间布置在可以自然通风采光的位置,而且是在下风口。
通风是为了保证卫生间内干燥,细菌就没那么容易滋生,自然少生病。
实在避免不了自然通风就要经常开抽风机。
(2)不宜正对大门或者客厅。
这主要是一个私密性的问题。
一个人上完厕所,提着裤子走到众人面前毕竟不是一件雅观的事情。
(3)不要布置在厨房和卧室的上方。
人都有心理暗示行为,当你吃着饭,或者躺在床上睡觉时,感觉头顶就是一个抽水马桶,心情可想而知。
此外,楼上的浴厕若有污水渗漏,下面可口的饭菜和
睡在其下的人便会首当其冲,根本不符合卫生之道。
(4)尽量避免经过厨房才到卫生间。
厕所和浴室都是洗涤和排放肮脏物质的地方。
在风水上认为它是一个阴气比较重的地方,同时也是产生腐败空气的地方。
若果每次上厕所都要经过厨房,那么里面的污秽气体和细菌就会被带到厨房,污染到我们的食物,病从口入,健康将会被大打折扣。
居住室内设计可按下图设计。
3.3住宅的朝向、间距
风水学着重阳光、空气、水分等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
风水师们非常重视住宅的朝向和日照,常常追求“向阳府第”,而嘱人莫住“背阴之宅”。
风水书中说“何知人家有福份,--1j8开泰直射中”、“何知人家得长寿,迎天沐日无忧愁”。
还强调山墙应如何如何,院墙应如何如何等,这些除了争取好的住宅日照,改善住房的卫生条件外,还对保持住宅的气温有极大关系。
实际上,在我们所作的大量民居调查中,绝大多数住宅的朝向及布局,还是以气候、地形地貌、使用功能等物质功利要素为主要依据而确定的。
即便是在风水盛行的地区,当宅主命卦吉方朝向与建筑物质功利朝向发生;十突时,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将大门朝向吉方开,或者采取一些“厌胜”与“避邪”的简单措施。
住宅采光如何,主要取决于朝向。
朝向不当,即使没有前排建筑物的遮挡:或者朝向对,而南向房前被大树遮盖,室内也不会有理想的日照。
根据室内目照和通风,根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考虑,住宅朝向以南向为佳,冬夏受益。
原因在于太阳的运行规律,使冬季的太阳可以最大限度地
射入室内;夏季光线方向陡,室内日照时间短、深度小,能避免阳光曝晒。
但是,不可能所有住宅都建成坐北朝南,即使一家一户,有时也难免有东西向房间。
为了避免日晒,东西向住宅可用锯齿形墙面,或用花格遮饰板等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