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发动机对冷却系统的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41
汽车电控第二章重点总结汽车采用网络技术的目的减少线束,实现快速通信。
采用燃油喷射技术的目的降低燃油消耗量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燃油喷射系统EFI是由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燃油喷射电子控制系统。
燃油供给系统组成:燃油箱、电动燃油泵、输油管、燃油滤清器、油压调节器、燃油分配管、喷油器和回油管。
燃油喷射系统分类①控制方式机械控制式、机电结合式和电子控制式;②喷油器喷油部位缸内喷射系统和进气管喷射系统(单点和多点);③喷油喷油方式电子控制分连续喷射和间歇喷射(同时、分组和顺序)。
燃油喷射系统EFI采用的传感器有空气流量传感器、曲轴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气温度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等。
集成电路作用使热丝和冷丝之间温差保持在120℃,供电电流大小正比于空气流量。
发动机转速与进气量信号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信号,它控制喷油、点火提前角。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功用将节气门开度大小转变为电信号输入发动机ECU,以确定空然比的大小。
有触点式、可变电阻式、触点与可变电阻式。
10.压力传感器功用将气体或液体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从而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1装有热丝式与热膜式的不用安装进气温度传感器。
1电动燃油泵功用向喷油器提供油压高于进气歧管压力250300kPa的燃油。
1燃油泵设计供油量大于发动机耗油量的目的①防止发动机共有不足;②燃油流动量增大可以散发共有系统的热量,从而防止油路产生气阻。
1燃油器可分为高阻型(13-18Ω)和低阻型(1-3Ω)。
1发动机怠速时进气量的控制方式节气门直动式和旁通空气式。
1怠速控制阀的功用就是通过调节发动机怠速时的进气量来调节发动机怠速时的进气量来调节怠速转速。
1怠速控制的实质控制怠速时的进气量。
1怠速控制系统的作用稳定怠速控制,快速暖机控制,高怠速控制,其他控制。
1喷油提前角从喷油开始至活塞运行到排气上止点的时间内,发动机曲轴转过的角度。
20.空然比反馈控制实质将空然比控制在171,使发动机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电控发动机怠速过高的分析与排除电控发动机疑难故障分析之怠速过高的分析与排除,发动机怠速运转不良故障主要分为下面三种情况:一是怠速不稳;二是怠速偏高;三是怠速偏低或无怠速。
现在咱们主要研究怠速过高的分析和排除(一)故障的一般原因怠速偏高(1)真空泄漏。
(2)节气门位置调整不当(人为调整)。
(3)怠速控制阀变形或卡死。
(4)温控阀水道不畅。
发动机升温后,阀体温度不升高,阀内石腊感温体不动作,致使怠速处于高怠速状态不下降。
(5)P/N(驻车/空档)开关和快怠速阀有故障。
(二)电控方面的原因怠速偏高(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有故障。
例如调整不当;或怠速触点不闭合,ECU收不到怠速信号;或传感器电阻值发生变化,输送给ECU的信号电压随之变化。
ECU 根据变化的信号(不是处于怠速工况,而是处于部分负荷工况),指令增加喷油时间,使其怠速转速升高。
(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有故障。
如传感器插头断路,ECU以事先设定的冷却液温度替代值为标准,以极冷工况控制喷油量,使其转速升高;或者是传感器显示冷却液温度信号错误,热车状态当作冷车状态,ECU以冷车状态为标准指令增加喷油脉冲,使转速升高。
(3)ECU有故障。
如ECU受潮。
(4)空调开关信号,转向油压信号(单点喷射发动机)有问题,向ECU发出需要升高怠速的信号,致使怠速升高。
(三)故障的排除怠速过高或过低故障的排除电控发动机的怠速控制与电脑ECU接受来自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负载、节气门位置等的电信号来决定怠速状态。
电脑ECU根据上述传感器的信号经运算后,指挥怠速调整装置进行自动调节。
当怠速转速低于设定值时,电脑ECU会指令怠速调节装置打开空气旁通道,使进气量增加,从而提高怠速值。
当怠速转速高于设定值时,电脑ECU则控制怠速调节装置关小空气旁通道,使进气量减少而降低转速。
因此电控发动机怠速过高或过低故障的排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发动机检查。
起动发动机,使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达到正常温度,关掉所有附加电气装置,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然后从发动机仪表板上查看怠速情况,是否在正常的转速范围内,如不在规定范围,就应进行以下检查。
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研究摘要:发动机冷却系统是汽车、船舶和工业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其正常运行对于保证发动机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然而,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会导致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甚至严重损坏。
因此,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诊断;维修技术引言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下,尽管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方法已经相对成熟,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
例如,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依赖于经验和直觉,通常需要较长的诊断和维修时间。
此外,随着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和船舶中的广泛应用,基于传感器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也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1.发动机冷却系统概述发动机冷却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循环和分散热量来保持发动机工作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设备类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水泵、散热器、恒温器、风扇、冷却液、热交换器等。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热传导和流体力学原理,冷却液通过水泵被循环到发动机内部,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然后流入散热器或热交换器中进行热量交换,并由风扇或其他冷却辅助装置加速热量的散发。
冷却液在此过程中通过循环不断重复,以保持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保证发动机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如果冷却系统出现故障,例如堵塞、漏水或泄漏,会导致发动机过热、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因此,定期的冷却系统检查和维护是必要的,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寿命延长。
在工程实践中,为了提高发动机冷却效果,有时还采用增压冷却、喷水冷却、多级冷却、换热增压等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旨在优化冷却系统的热传导和热量分散效果,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2.发动机冷却系统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2.1发动机过热的可能原因冷却液泄漏:冷却液泄漏可能导致冷却系统无法正常循环和散热,进而引起发动机过热。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实训工单题库课后习题答案章节测试题全 一、单选题。 1.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负责监测进气量的传感器是( )。 A. 空气流量传感器 B.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C. 氧传感器 D. 曲轴位置传感器。
答案:A。 解析: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作用就是精确测量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为喷油等控制提供重要依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主要监测节气门开度;氧传感器用于监测排气中的氧含量,反馈修正喷油量;曲轴位置传感器确定曲轴的位置和转速等信息。所以本题选A。
A. 喷油器 B. 点火线圈 C. 空气滤清器 D. 怠速控制阀。 答案:C。 解析:喷油器根据ECU的指令将燃油喷射到发动机进气道或气缸内;点火线圈在ECU控制下产生高压电用于点火;怠速控制阀用于控制发动机怠速时的进气量。而空气滤清器是发动机进气系统中的一个部件,主要作用是过滤空气中的杂质,不属于电控系统执行器,所以本题选C。
二、多选题。 1.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优点包括( )。 A. 提高发动机动力性 B. 降低排放污染 C. 改善燃油经济性 D. 提高维修便利性。
答案:ABC。 解析:发动机电控系统可以精确控制喷油和点火时刻等,使发动机燃烧更充分,从而提高动力性、降低排放污染并改善燃油经济性。虽然电控系统有一定的自诊断功能,但整体来说由于系统复杂,维修难度并不一定降低,很多时候对维修技术要求更高,所以D选项不属于其优点,本题选ABC。
2. 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传感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 A. 电磁感应式 B. 霍尔式 C. 压电式 D. 热敏电阻式。 答案:ABCD。 解析:电磁感应式传感器如曲轴位置传感器部分采用此原理,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信号;霍尔式传感器利用霍尔效应工作,像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常采用;压电式传感器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例如爆震传感器;热敏电阻式传感器通过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来测量温度,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等。所以本题ABCD全选。
汽修电控考试答案及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控发动机的控制单元(ECU)主要功能是()。
A. 接收传感器信号B. 发送执行器指令C. 存储故障码D. 以上都是答案:D2. 电控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主要包括()。
A. 空气流量计B. 节气门C. 进气歧管D. 以上都是答案:D3. 电控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主要由()组成。
A. 燃油泵B. 喷油器C. 燃油压力调节器D. 以上都是答案:D4. 电控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主要包括()。
A. 点火线圈B. 分电器C. 火花塞D. 以上都是答案:D5. 电控发动机的排放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A. 氧传感器B. 蒸发排放控制系统C. 三元催化转化器D. 以上都是答案:D6. 电控发动机的怠速控制系统主要作用是()。
A. 保持发动机怠速稳定B. 提高发动机怠速C. 降低发动机怠速D. 以上都不是答案:A7. 电控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主要包括()。
A. 冷却液B. 冷却风扇C. 水泵D. 以上都是答案:D8. 电控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主要包括()。
A. 机油泵B. 机油滤清器C. 机油压力传感器D. 以上都是答案:D9. 电控发动机的启动系统主要包括()。
A. 启动机B. 蓄电池C. 点火开关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电控发动机的传感器主要包括()。
A. 温度传感器C. 位置传感器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电控发动机的传感器中,属于温度传感器的有()。
A.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B. 进气温度传感器C. 排气温度传感器D. 燃油温度传感器答案:A, B12. 电控发动机的传感器中,属于压力传感器的有()。
A. 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B. 燃油压力传感器C. 机油压力传感器答案:A, B, C13. 电控发动机的传感器中,属于位置传感器的有()。
A. 曲轴位置传感器B.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C.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D. 氧传感器答案:A, B, C14. 电控发动机的执行器中,属于进气系统的有()。
电控技术对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减少排放分析作者简介请保留:黄坚(1967—),女,广西横县人,副教授,现任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负责人,从事汽车专业教学与建设工作。
摘要:现代汽车是机械与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电子控制技术在现代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发动机上的电控装置主要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点火装置、进气控制、排气控制、怠速控制、增压控制等。
本文对汽车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与改善汽车工作性能、提高动力性、降低油耗、减少排放污染作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控技术动力性油耗排放中图分类号:u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1)12(a)-0000-00为了解决节油和排放净化,同时提高动力性,1967年,德国波许公司研制了机械式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不久又开始d型和l型电子控制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燃油喷射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
发动机电控技术是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采用电子设备的计算机作为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自动的按照给定的规律运行,使被控对象的一个或数个物理能量能够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按照给定的规律变化。
通过各个不同的传感器把收集信号输入控制器,通过控制执行器使被控对象限制参数达到要求。
1 电控发动机的主要控制装置为了实现低油耗,低污染减少动力传递系统的冲击,减少驾驶员的疲劳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目前汽车上常用的电子控制装置主要包括:1.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该系统能根据各传感器送来的信号有效控制空燃比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空燃比达到最佳从而实现提高功率,降低油耗,减少污染排放等功效。
该系统可分为开环、闭环两种控制方式1.2 电子点火装置该装置可使发动机在不同转速、进气量等条件下和最佳点火提前角工况下工作,输出最大的功率和转矩并将油耗和排放降低限度,同时该装置也分为开闭环两种控制方式是,电控点火装置闭环控制方式通过爆震传感器进行反馈控制,其点火时刻的控制精度比开环高,但排气净化差。
随着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各公司开发研制的电子控制系统千差万别, 系统的控制功能、控制参数和控制精度不同, 采用控制部件(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数量和类型也不相同。
通过对各种控制部件进行不同的组合, 便可组成若干个子控制系统。
摩托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是由若干个子控制系统组成, 主要包括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怠速、控制阀、断油控制系统、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电子点火系统、爆燃控制系统和故障自诊断测试系统等7个子系统。
无论子系统多少, 一般都采用同一个 ecu 进行控制。
日本川崎公司于1980 年率先在四缸四冲程z1000 型摩托车上应用的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2 所示是川崎z1000 型电子控制系统部件在摩托车上的安装位置。
(1)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常用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信号转换装置, 其功用是检测发动机不同状态下的各种电量、物理量和化学量等参数, 并将这些参数转换成 ecu 能够识别的电信号输入 ecu。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常用传感器与开关信号有以下几种:①空气流量传感器 afb(air flow sensor) 或进气支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map(manifold abso- lute pressure sensor), 用于检测吸入发动机气缸的进气量多少。
空气流量传感器可以直接检测发动机的进气量, 支管压力传感器只能间接检测发动机的进气量。
因为am和map 的功用都是检测进气量 , 所以在同一个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 如果采用了afs, 就无需再采用map; 反之, 如果采用了map, 就无需采用afs.1. 汽油箱2. 燃油压力调节器3. 汽油箱开关4. 燃油滤清器5. 电动燃油泵6. 真空管7. 单向阀8. 喷油器9. 蓄电池 10. 点火开关 11. 起动开关 12、.燃油管 13. 继电器14. 电控单元 15.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16. 节气门 17. 气缸温度传感器 18. 稳压筒 19. 空气流量传感器 20. 空气滤清器 21. 进气温度传感器 2. 点火线圈 23. 发动机 24. 扫院管 25. 转速传感器图 1-2川崎 z1000 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安装位置1. 节气门2. 调压阀3. 空气流量传感器4. 空气温度传感器5. 电控单元6. 继电器7. 燃油滤清器8. 燃油泵9. 节气门开关 10. 进气温度传感器 11. 喷油器②曲轴位置传感器cps(crankshaft position sensor), 用于检测发动机曲轴转速高低和转角大小。
电控技术复习题(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
1. 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为空燃比.2. 缸外喷射:喷油器将燃油喷射在进气门或进气门附近进气管道内的燃油喷射系统。
3. 占空比:占空比是指高电平在一个周期之内所占的时间比率(高电平所占周期时间与整个周期时间的比值)4. 多点喷射:指在每一个气缸的进气门前均安装一只喷油器,喷油器适时喷油的燃油喷射系统.。
5. 连续喷射:指发动机运转期间,喷油器连续不断地喷射燃油的控制系统6. 闭环控制:(发动机排气管上加装上氧传感器,根据排气中含氧量的变化,判断实际进入气缸的混合气空燃比。
再通过电脑与设定的目标空燃比进行比较,并根据误差修正喷油量.)(闭环控制系统——也叫反馈控制,在开环的基础上,它对控制结果进行检测,并反馈给ECU。
)7. 开环控制:(采集控制系统所需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线路输送给ECU)开环控制是指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按顺序工作,没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按这种方式组成的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8. 分组喷射:指把发动机所有气缸分成2~3组,ECU用两个或三个控制电路控制各组喷油器。
(将喷油器按发动机每工作循环分成若干组交替进行喷射)9. 顺序喷射:发动机运行期间,喷油器按各缸的工作顺序,依次把汽油喷入各缸的进气歧管,发动机曲轴每转两转,各缸喷油器轮流喷油一次。
喷油器按发动机各缸的工作顺序依次喷射(喷油器按发动机各缸的工作顺序依次喷射)10.低选控制:如果以保证附着系数较小的车轮不发生抱死为原则来调节制动压力,这两个车轮就是按低选原则进行控制,简称“低选控制。
11.高选控制:如果以保证附着系数较大的车轮不发生抱死为原则来调节制动压力这两个车轮就是按高选原则进行控制简称“高悬控制。
12.控制通道13.数字信号:指幅度的取值是离散的,幅值表示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
14.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指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表示的信息,其信号的幅度,或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如目前广播的声音信号,或图像信号等。
第二章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第一节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由信号输入装置、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1、信号输入装置(1)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用来检测加速踏板的位置,此信号输入ECU后与转速信号共同决定柴油机的喷油量及喷油提前角,是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信号。
(2)转速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用来检测发动机转速或曲轴位置,与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共同决定喷油量和喷油提前角,是柴油机电控系统的主要控制信号。
(3)泵角传感器:检测喷油泵凸轮轴转角,与曲轴位置传感器配合共同控制喷油量,并保证在喷油正时改变时不影响喷油量。
(4)着火正时传感器:检测燃烧室开始燃烧的时刻,修正喷油正时。
(5)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检测发动机水温修正喷油量及喷油正时。
(6)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进气温度,修正喷油量及喷油正时。
(7)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进气压力,以修正喷油量及喷油正时。
(8)溢流环位置传感器:检测溢流控制电磁铁的电枢位置,以反馈控制溢流环的位置。
(9)正时活塞位置传感器:检测电子控制正时器正时活塞的位置,将喷油正时提前量信号输入ECU。
(10)控制杆位置传感器:检测电子控制柱塞式喷油泵调速器中控制杆的位置,将燃油喷射量的增减信号反馈给电脑。
(11)控制套筒位置传感器:检测电子控制分配式喷油泵调速器中控制套筒位置,将燃油喷射量的增减信号反馈给ECU。
(12)E/G开关:发动机点火开关信号,向ECU输入发动机工作状态信号。
(13)A/C开关向ECU输入空调工作信号,是怠速控制信号之一。
(14)动力转向油压开关:检测动力转向管路油压的变化,是怠速控制信号之一。
(15)空档起动开关:向ECU输入自动变速器是否处于空档位置信号,是怠速控制信号之一。
2、电子控制单元ECU是一个综合控制装置,具有如下功能:(16)接受传感器或其他装置输入的信息,给传感器提供参考基准电压:2V 、5V、9V、12V。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修与故障分析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一些汽车故障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尽的烦恼,在众多故障中发动机故障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发动机故障又是以冷却系统故障为甚。
本文就从冷却系统入手论述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类型与组成、工作原理、维护与保养,并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现象,做出相应的分析,最终通过技术手段使故障得到排除,随着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冷却系统也开始使用电控技术,最后本文就对电子控制发动机冷却系统作了介绍。
关键词:冷却系统;保养;故障分析;排除故障;电子控制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car went into the household, bring convenience to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some car trouble also gave rise to endless trouble, engine failure in many failures accounted for a very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engine cooling system failure and failure is stagger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oling system of the engine cooling system to start the role, type and composition, working principle, care and maintenance, and through the engine cooling system fault phenomenon, make the appropriate analysis, and ultimately through technical means to make the fault is removed, along with the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the cooling system have begun to us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the final paper to the electronic control engine cooling system was introduced.Keywords: Cooling system;Maintenance; Failure analysis; Troubleshooting; Electronic control目录1冷却系统的作用 (3)2冷却系统的类型与组成 (3)2.1冷却系统的类型 (3)2.2冷却系统的组成 (3)2.2.1散热器 (3)2.2.2冷却风扇 (4)2.2.3冷却水泵 (4)2.2.4节温器 (5)2.2.5冷却液介质 (5)2.2.6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5)3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6)3.1小循环 (6)3.2大循环 (6)3.3大小循环同时运行 (6)4冷却系统的维护与夏季保养 (6)4.1冷却液 (6)4.1.1防腐蚀功能 (7)4.1.2防穴蚀功能 (7)4.1.3高沸点功能 (7)4.1.4不产生水垢,不起泡沫 (7)4.1.5防冻功能 (8)4.2气缸水套 (8)4.3冷却水泵和节温器 (8)4.4散热水箱和冷却风扇 (9)4.5夏季保养 (9)4.5.1确保冷却系统效能良好 (9)4.5.2时刻关注冷却液温度 (10)5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0)5.1冷却系统水温高的原因分析 (10)5.1.1冷却液的检查 (10)5.1.2散热器的检查和维修 (11)5.1.3风扇的检查 (12)5.1.4气缸垫的检查 (12)5.1.5水泵的检查 (12)5.1.6节温器的检查 (12)5.1.7点火正时的检查 (12)5.1.8其他可能导致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的原因 (13)5.2冷却液流失 (13)5.2.1冷却液的外渗 (14)5.2.2冷却液的渗 (14)5.3节温器损坏 (15)5.4冷却系统的“困气” (16)6电子控制发动机冷却系统 (16)6.1控制系统组成示意图 (17)6.2冷却系统布局图与冷却液分配单元图 (17)6.3温度调节单元 (18)6.4温度调节单元在各工况时的状态 (18)6.4.1发动机冷起动、小负荷时 (18)6.4.2发动机全负荷时 (19)6.5带电子控制冷却系统的发动机控制单元与系统工作原理 (19)6.5.1带电子控制冷却系统的发动机控制单元 (19)6.5.2输入与输出信号 (20)6.5.3基本工作原理 (20)6.5.4开暖风时的控制 (20)6.5.5两个冷却液温度传感器(G62和G83)及散热风扇控制 (20)6.5.6温度调节单元F265的控制 (21)结论 (22)参考文献 (22)致 (23)1冷却系统的作用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对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发动机零件进行冷却,带走引擎因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使引擎维持在正常的运转温度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