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5)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5)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授课对象:普通班学生。

三、教学过程

细胞核为什么能控制遗传和代谢呢?细胞核中的什么物质起了关键作用?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P.54第二、三段寻找答案。

教师:细胞核是如何控制细胞的遗传的?细胞核中的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

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甘肃省宁县第三中学王建华 一、课标和考纲要求 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核膜,核仁,染色质,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a.探究并归纳细胞核的功能。 b.阐明细胞核的结构,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2.过程和方法目标 a.培养阅读、理解、识图、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抽象思 维能力,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b.领悟细胞核的功能和结构,及其两者之间相适应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勇于质疑和探究的精神,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生命系统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观点,逐步树立辨证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难点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五、教材分析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1模块1 第三章第3节的教学内容。细胞核的知识,是细胞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面学习细胞分裂、个体发育,遗传和变异等内容的基础。教材一反传统教材研究细胞结构的“结构—功能—应用〞的编排模式,代之以“实例—功能结构—应用〞的新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表达了“提高科学素养,面向

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新课程理念。 六、学情分析 1.在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的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已经学习过 染色体和DNA的关系。从理论上讲,本节内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考虑到目前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学生初中生物基础很不扎实。因此,本节教学中,对涉及初中知识的地方,应适当补充,帮助学生排除认知障碍。 2.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学生在学习 了细胞膜、细胞器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了实验《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通过对几个实验资料的分析、探究,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进而在探讨细胞核结构过程中,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七、教学策略 1.问题探究法: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探讨〞,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新知识与 旧知识融为一体,构建知识网络。 2.表达自主探究:通过问题的带动,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自主 探究的能力。 3.提倡小组合作: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加强了学生间 的交流与合作,更有助于理解细胞核的功能。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一生物第三章第三节学案: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近距离认识细胞核 你能指出下面鸡卵的照片中哪个结构相当于细胞核吗?自己动手 亲自观察一下鸡卵的结构你会发现很多惊喜 红细胞植物筛管细胞(1)观察上面两个真核细胞:红细胞、植物筛管细胞是否有细胞核? (2)原核细胞是否有细胞核? (3)总结: 知识点一:细胞核的功能 看书52资料分析,画出实验过程图 (1) 资料1 资料1讨论:说明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主要是由什么控制的? (2) 资料2 资料2讨论:细胞核与细胞分裂和分化有什么关系?.无核,细胞 能合成蛋白质吗? (3) 资料3 资料3讨论:细胞的分裂、生长、再生、应激性都是由什么控制的?(4) 资料4 讨论①细胞核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有什么关系? ②上面哪些实验是与细胞代谢相关的实验? ③哪些实验是与遗传相关的实验? 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和 知识点二、细胞核的结构 1、请同学们阅读P53页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写出细胞核的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知识点三:染色质(体)、染色单体、DNA (1) 看书P54第一段完成填空 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的是,在细胞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成为,在细胞时,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种物质在时期的种形态。 (2).左图染色质组成,填出序号代表的名称,看书P112最后一段,填出右图序号名称 (3).看书113完成表格填空

3、阅读课本P54第二、三段完成下面推理总结过程: 因为上有DNA,DNA存储着,控制着细胞的和,因此细 胞核是,是细胞和控制中心。细胞核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知识提升:细胞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统一整体 总结: ⑴从结构看:核与质通过相互沟通,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连接成生物膜系统。 ⑵从功能看:细胞各部分相互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它既是生物体基本单位,也是和基本单位 ⑶从调控看:细胞核是是细胞和控制中心,使细胞形成高度有序调控系统 ⑷从与外界环境关系看:每一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进行,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及时反馈:1、核膜由层膜构成,把和分开,某些大分子可以通过 在 .和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2、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 3、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 入褐鼠的子宫内,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 A、黑雌 B、褐雌 C、白雄 D、黑雄 4.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 ) A、核孔 B、核膜 C、染色质 D、核仁 5.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的指令,主要是通过()从细胞核到细胞质 A、核膜 B、染色质 C、核孔 D、核仁 6.下列对细胞核的功能的阐述中,较为全面的是() A、遗传信息库 B、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A和B都正确 D、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分裂和生长 7.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 A.DNA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B.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D.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8.下列各项中,在遗传上起重大作用的是() A.线粒体B.细胞核 C.中心体 D.核糖体 9.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 A.细胞质B.细胞核 C.线粒体 D.叶绿体 10.人类成熟的红细胞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分裂,其主要原因是该细胞()A.无细胞核B.无细胞质基质C.无蛋白质D.不能进行呼吸作用11.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功能对寿命的决定 C.细胞核、细胞质相互依存的关系D.遗传因素的作用 12、下列四种生物哪一种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细胞有明显区别()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蘑菇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

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承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另外,其中的伞藻实验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技能目标: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教学难点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四、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可以看成是初中教材的补充和深入。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以及他们的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脑子中能呈现出细胞亚显微结构的三维图,加深“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由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原核细胞的结构都是肉眼不可见的,单凭讲解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化的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和原核细胞的模式图,边看图边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前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利用《课前预习学案》预习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屏幕展示人的红细胞、白细胞、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蚕的丝腺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等图片,提示学生观察这些细胞的细胞核,请学生指出他们的细胞核有什么不同。 提示:①形状差异:有圆形、瓣形(如人的白细胞)、分枝形(如蚕的丝腺细胞);②数量差异:大多数细胞只有一个核,有二个核的(如肝细胞),还有多个核的(如骨骼肌细胞),极少数细胞无核(如人的成熟红细胞、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 虽然不同细胞的细胞核形状有差异,数量也不同,但是他们的结构是大致相同的。(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优秀教案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引导练习】观察如图所示的模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3为核仁,代谢旺盛的细胞核仁较大 B .图中2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实现信息交流 C .图中4为核模,它是一种双层生物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D .图中1为染色质,该结构与原核细胞中拟核的化学本质相同,均为DNA分子 【归纳提升】 名称特点功能 核膜和核孔①核膜是层膜,外膜与相连,且有附着 ②在有丝分裂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 ③核膜上有核孔 ④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①化学反应的场所,核膜上有附着,利于 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②控制物质进出,小分子、离子通过 进出,大分子物质通过进出 核仁①折光性强,易与其他结构区分 ②在分裂过程中周期性消失和重现 参与某些的合成及的形成 染色质①易被染成深色②主要由组成 ③与染色体的关系: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 存在状态 是遗传物质的 【 规 律 总 结】 (1) 核孔 位于双层核膜上,(填“是”或“否”)具有选择透过性,根据需要进行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核孔的数量、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代谢旺盛的、蛋白质合成量大的,核孔数量,核仁。 (3)不进行分裂的细胞染色后只看到染色质而看不到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中的DNA分子都是 结构。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不是细胞代谢的中心,细胞代谢的中心是。 (5)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 (6)核孔是某些物质(如RNA、RNA聚合酶)出入的通道。(7)细胞核的功能实验分别证明了细胞核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控制细胞分裂、分化、控制细胞代谢等。 (8) 细胞质与细胞核的关系:核质相互依存,细胞只有保持其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1.细胞核不能脱离而独立生存,这是因为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所需的和均由提供。 2 的细胞质也不能长期生存,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寿命较短,含细胞质少的精子寿命也很短。这是由细胞核的功能决定的,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需要细胞核转录的mRNA作为模板。 (9)模型的种类有模型、概念模型和模型,照片不属于模型。 【针对练习】 1.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在显微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2.如图表示细胞核的结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③能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⑤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⑥数量较多,④数目较多 D.RNA主要是通过⑥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3、一同学将下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甲伞藻的细胞核 移入乙中,则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是( ) 4 选项物质或结构功能 A 染色体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B 核孔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核的通道 C 苏丹Ⅲ试剂与脂肪反应,溶液呈紫色 D 细胞膜阻止所有物质进出细胞 5 作用。下列与细胞核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也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以进行DNA复制和转录过程C.核膜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的消失和出现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6.汉麦林的实验如图,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再在近杯处切断(a),中间的茎 (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断后,不能再生第二个杯(d)。这个实验可以推测( ) ①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 核②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 细胞质③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 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④b能再生一杯是 因为b中含有由细胞核转录而来的遗传信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细胞核课时作业 1.关于细胞核功能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最本质的() A.细胞核与生命的延续性密切相关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C.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D.细胞核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关 2.下列有关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教学内容细胞核上课总序号上课时间 上课班级课时主备人穆怀侠审核人马小敏 学习目标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重点难点掌握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理解核质关系 学习方法讲练结合教具导学案、多媒体课件课堂类型复习课 染色质染色体 区别存在时期 形态极细的呈状或状 相同点 成分主要是DNA和 特性易被染料染成深色功能遗传物质的 关系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转化关系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含答案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学习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重难点)。2.认同细胞核是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重点)。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基础知识| 一、细胞核的分布 1.无细胞核:原核细胞。 2.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 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二、细胞核的功能 1.实验分析(连线) ①美西螈核移植a.细胞核控制细胞形态构建 ②蝾螈受精卵横缢b.皮肤的颜色由细胞核控制 ③变形虫切成两半c.细胞分裂和分化由细胞核控制 ④伞藻嫁接、核移植d.细胞的生命活动由细胞核控制 答案①-b ②-c ③-d ④-a 2.细胞核的功能 (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三、细胞核的结构及模型建构 四、细胞在生命系统中的地位 1.结构特点 (1)结构复杂而精巧。 (2)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 2.地位 (1)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自查自纠| 1.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核糖核酸和蛋白质。( ) 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也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 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 4.核仁的大小与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多少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糖体多,核仁大。( ) 5.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等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 6.染色体和染色质是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 答案 1.× 2.× 3.× 4.√ 5.√ 6.× |图解图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核是整个细胞的指挥中心,各细胞器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分工合作。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3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互动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结构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学习重点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难点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课内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以下内容。 2.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 知识准备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材助读 一、分布: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 细胞都有细胞核。 二、结构: 1、核膜结构: 层膜结构。作用:把核内物质与分开。 2、染色质 (1)物质组成:由和组成,其中是遗传 信息的载体。 (2)形态及特点:极细的丝状物,易被染成深色。 (3)与染色体的关系:是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3、核仁 作用: 与的合成以及的形成有关。 4、核孔 作用: 实现核质之间的和。 三.功能、细胞核是,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四.模型建构 1、概念: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的的描述。 2、类型:物理模型、模型、模型等。例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要注意:、应放第一位,还应考虑艺术性、成本低廉等等。 五、细胞小结 1、细胞作为基本的,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高度有序地进行。 1、下列关于制作三维结构模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制作模型时,为了使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明确,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结构,因此模型的美观是最重要的 B.在制作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 C.模型是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 D.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2、对染色质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B.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C.不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D.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核膜是单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课后反思 课内探究 学始于疑 问题探讨1、细胞核的功能 阅读课本52页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美西螈细胞核移植的试验,说明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控制的? (2)从横缢蝾螈受精卵实验可以看出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什么关系? (3)分析变形虫切割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 建成主要与谁有关? (5)你能总结出细胞核有哪些功能吗? 迁移训练1、汉麦林(Hammerlin)的实验如图所示,将 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a),再在近杯 处切断(e),此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最终不能再 生第二个杯(d);(e)处不能再生出其他部分;(a)处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 的结构和功能》优质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二节内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介绍了细胞核的功能,通过阅读资料、思考讨论表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接着阐述了细胞核的结构,从而解释了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原因。最后通过探究与实践活动讲述了如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以前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自然观。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细胞核的功能和结构,明白结构决定功能。 2.能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三、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探究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知识,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强化结构与功能观;既能基于结构阐释功能,又能基于功能理解结构。认同细胞是一个结构复杂而精巧的生命系统,各

组成间既分工又合作,使细胞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基本的生命系统,强化系统观点;在以系统观理解细胞结构的基础上,尝试从系统的视角认识自然和社会,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通过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究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通过能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掌握建构模型的科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等方法的科学思维,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 【科学探究】通过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探究实践活动,说明科学探索永无止境,这需要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社会责任】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以形成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细胞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人类健康、生存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细胞核的功能和结构,明白结构决定功能。 2.难点:能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五、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组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知识,本节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从细胞核的角度进一步学习细胞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注意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对细胞知识的指导作用。学习相关内容时应用理论知识加以解释,应用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深理解这

高中生物第3节 细胞核优秀教案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三维目标 〔1〕说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学会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1〕通过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2〕分小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展开组间评价竞争机制,既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又使学生学习和体会合作的愉悦。 〔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三、教学难点 1.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四、教具准备 1.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器具和材料。 2.制作细胞核结构动画。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资料分析〞的动画课件。 〔1〕黑白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 〔2〕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 〔3〕变形虫的切割实验。 〔4〕伞藻的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 2.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提纲。 〔1〕通读课文。 〔2〕思考“问题探讨〞中的4个问题。 〔3〕思考“资料分析〞中的5个问题。 〔4〕细胞核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 〔5〕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的“控制中心〞? [情境创设] 1.屏幕显示细胞结构动画,凸现细胞核局部的结构。暗示学生,引起他们对细胞核的注意。今天,我们来学习: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屏幕显示这节课内容的课题,教师引导点题〕 “问题探讨〞〔屏幕“问题探讨〞中的几个问题,激发学生对细胞核每一知识内容的探

讨欲望〕 〔1〕细胞核在细胞中起着什么作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细胞核比喻成什么才既形象又贴切? 〔2〕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存活吗? 〔3〕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合成蛋白质吗? 〔4〕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生长和分裂吗? [师生互动] 1.学生议论以上问题,似懂非懂,产生了一些疑惑,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此时,教师概述了细胞核的数目、形状、大小和在细胞中的位置等知识要点后,顺理成章地提出: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呢? “资料分析〞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的动画。 〔1〕黑白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动画。 问题:这个实验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为什么? 〔2〕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的动画。 问题: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什么关系? 〔3〕变形虫的切割实验的动画。 问题:以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伞藻的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动画。 问题:这个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核有关还是与细胞质有关? 〔5〕你认为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 3.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每四人分为一个小组,按原班级里的大组依此顺序每个小组重点讨论一个问题,并推举一人交流讨论情况〕 课堂集中交流。每个问题两小组交流。其他同学给在大会交流的同学作堂上评价、打分。教师组织引导,掌握交流的情况。 4.最后由两位同学作综合发言,答复: 〔1〕以上四个实验各从哪个侧面阐述细胞核的功能? 〔2〕四个实验总地说明了什么? 5.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中都争相发言。从大会交流和综合发言的同学的发言看,大家都对细胞核的功能领悟较深,都能利用资料,透过现象看本质。同学们想想,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这一个承上启下的问句,把学生从是什么的思维中转入了为什么的思维方向了。 6.要弄清为什么的问题,我们先要看细胞核的结构。出示细胞核结构图。 问:细胞核由哪几个局部构成?〔看图答复〕 生:细胞核主要由核膜、核仁和染色质组成。 问:核膜与细胞膜有何不同?〔联系了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比拟学习〕 生:主要不同:①核膜是双层单位膜,而细胞膜是单层的;②核膜上有核孔而细胞膜没有孔。 师:你答复得很不错。一是观察能力和比拟分析能力强,二是知识再现能力。 7.大家看书:细胞核结构的内容。看能提出几个问题,对这些问题是怎样理解的。看完后同桌两个可进行讨论。 问:从课文的段落看,你认为课文描述了几个问题? 生:依课文看,我认为描述了三个问题。 问: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高中生物第3章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教案

. 第 3 节细胞核的构造和功能 学习目标核心修养 1.经过对细胞核的构造和功能的学习,形成构造与 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点。 1.说明细胞核的构造和功能。( 要点 ) 2. 经过对细胞构造的学习,养成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2.试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构造模型。 维方式。 3.认可细胞核是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3. 经过学习细胞核功能的有关实验,提升对实验现象 的察看和实验结果的剖析的科学研究能力。 一、细胞核的散布与功能 1.散布 (1)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很少量细胞外,真核细胞都 有细胞核。 (2)原核细胞无细胞核。 2.将以下研究实验名称与结论连线 ①美西螈核移植a.细胞核控制细胞形态构造 ②蝾螈受精卵横溢b.皮肤的颜色由细胞核控制 ③变形虫切成两半c.细胞分裂和分化由细胞核控制 ④伞藻嫁接与核移植d.应激性由细胞核控制 提示:①- b②-c③-d④-a 3.细胞核的功能 (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构造与模型建立 1.构造

. 2.染色质的构成及特色 DNA (1)构成 蛋白质 (2)特色:简单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3.模型建立 (1)观点: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归纳性的描绘。 (2)种类:物理模型、观点模型、数学模型等。 (3)举例:沃森和克里控制作的 DNA双螺旋构造模型属于物理模型,它形象而归纳地反应了全部 DNA分子构造的共同特色。 三、细胞在生命系统中的地位 1.构造特色 (1)构造复杂而精良。 (2)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 2.地位 (1)生物体构造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某些细胞无细胞核,说明细胞核不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要的。 ( ) 2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藏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3.核膜上的核孔能够让蛋白质和DNA自由出入。( ) 4 .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许多。() 5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两种不一样物质。( ) 提示: 1.×很少量细胞因为特别的功能无细胞核,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核是细 胞生命活动必要的。 2.√

高中生物《3.3细胞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教案

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Ⅰ、课程分析 对于该节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认同细胞核是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内容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对细胞核的重要性,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有更进一步的领会。 Ⅱ、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往往还无法适应高中学习生活,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缺乏独立钻研、善于思考的习惯。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不会融会贯通,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希望所有知识都通过老师传达,没有主动去获取,加上认知水平较低,只是学习不够扎实。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当然也有优点,比如对于生活中的实例,对于外界环境都有好奇心,拥有求知欲。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教学活动。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敢于承认的自己的错误。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问题抛出来,适当引导,让其自己思考。同时还要注意提点与之前学习的内容存在的某些联系。并且教学要采取鼓励式教学,让更多的同学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Ⅲ、教学目标 1、简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4、领悟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Ⅳ、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 策略: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通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来学习细胞核

的具有什么样的结构来行使功能。 三维模型构建可以在课前或是课后完成,但是模型构建的方法需要在课 堂中进行简单补充描述。 2、难点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策略:在探讨细胞核的那些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过程中,结合之前内容的学习,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Ⅵ、课时安排 一课时 Ⅵ、教学过程

江西省安义中学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全册教案: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承接前面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更好的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本节内容还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其中的几个经典实验同时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体会建构模型的过程,学会利用物理模型直观地认识对象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阐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⑴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⑵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解决方法] ⑴动画显示教材中的四个资料,得出细胞核的功能;由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导入细胞核的结构。 ⑵教师精心准备、精心指导、学生大胆实验。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解决方法] 在探讨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过程中,认同细胞核与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教具准备:实验材料、图片 六、学生活动 1、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真核细胞的模型制作,并交流成果。 2、思考、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七、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的过程 第1课时 [问题探讨]出示教材P52细胞电镜照片,讨论: 1、细胞核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把细胞核比喻成什么才既形象又贴切? 2、没有细胞核,细胞还能存活吗? 3、没有细胞核,细胞还能合成蛋白质吗? 4、没有细胞核,细胞还能生长和分裂吗? 细胞核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呢? 一、细胞核的功能 [资料分析]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 动画显示资料1,提问:资料1说明美西螈皮肤颜色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结合初中学过的有关多利举产生过程的知识,你认为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为什么? 动画显示资料2,提问:从资料2可以看出细胞核与细胞分裂、分化有什么关系? 动画显示资料3,提问:分析资料3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动画显示资料4,提问:资料4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有关? 你认为,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教师总结: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导教案

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2.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资料。 二、预习内容 <一)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1.在细胞核中,核膜具有双层膜把与分开;染色质由和组成,其中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核仁与的合成以及的形成有关;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和。 2.细胞核中有DNA,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和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3.D NA上贮存着。在细胞分裂时,DNA携带的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保证了亲子代细胞在上的一致性。 4.对细胞核功能的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细胞核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既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模型构建 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模型、模型、模型等。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观与否。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简述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2.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资料。 教案重难点1。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二、学习过程 <一).细胞核的功能

将变形虫切成两 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 结构:_________层膜结构.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染色质 (1>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染色质与染色体的相互转化 染色质(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染色质 3.核仁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核孔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大分子物质如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进出细胞的通道.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细胞核中,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结构是 ( > A.核膜 B.核仁 C.核孔 D.核质 2.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很多核糖体 B.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C.细胞核内的液体属于细胞液 D.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高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

高中生物_第3章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学设计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前预习案 编制:审阅: 【预习目标】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思维导图】 【自主学习】 一、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 实验实验过程与结果实验结论 两种美西螈细胞核 移植美西螈皮肤颜色的遗传是由 控制的

横缢蝾螈受精卵蝾螈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由 控制的 将变形虫切成两半变形虫的生长、分裂、摄食、应激性是由控制的 伞藻嫁接 与核移植 伞藻帽的形状是由 控制的

小结:细胞核的功能: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三、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 1.概念: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 的描述。 2.种类: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等。例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模型,属于模型。 四、细胞的概述 1.细胞作为基本的,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高度有序地进行。 2.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 【预习自测】见自主学习指导课程27页 通过自主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请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我的收获疑惑点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内探究案【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学会对实验数据的解释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深刻领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3.强化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 重、难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细胞核的功能 阅读课本P52-53“资料分析”,讨论这四个实验分别能得出什么结论: 1、资料一“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 2、资料四“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的 说明: 3、资料二“蝾螈受精卵横溢实验” 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 4、资料三“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的 说明: 技能训练:解释数据 阅读课本P56“技能训练”,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这位生物学家,你怎样解释得到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如何对细胞有核部分在30天内仍有部分死亡的现象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典例1】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 )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练习】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这个实 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高中生物_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根据对细胞整体和局部的认识,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4.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克隆猴的视频:2017年11月27日和12月5日,中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先后培育出两个一模一样的猴子“中中”和“华华”。我国科学家提取了同一个猕猴胎儿的部分体细胞,提取了细胞核,植入了若干个不同个体摘除了细胞核的卵母细胞,克隆得到的“中中”和“华华”几乎一模一样。这说明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一)细胞核的功能 分析资料:自主学习P54、P55资料,然后小组合作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资料1: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问题1: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是什么体色? 问题2:由此你认为生物性状的遗传主要由什么控制? 资料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问题1:分隔后蝾螈受精卵的两半有什么不同?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结果?此结果说明什么问题?怎样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这个问题?最后根据结果归纳总结该实验的结论。 问题串2.整个实验最突出的设计思想是什么?怎么对照的?围绕什么而对照? 资料3:变形虫切割实验 问题1:若想利用变形虫探究细胞核的功能,你会如何设计实验? 问题2: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资料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问题1:伞藻嫁接实验:切去帽后长出来的新帽的形状是由柄决定还是由假根决定的?该实验能否说明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要证明“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需再怎样设计实验? 问题2:根据伞藻嫁接实验和伞藻核移植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资料1和资料4说明了细胞核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资料2和资料3说明了细胞核控制生物的代谢。 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细胞的“大脑”或控制中心。 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呢?(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二)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2.核膜上有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1)定义: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化学组成:DNA+蛋白质(鉴定)。 (3)存在形态:极细的丝状物。 (4)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学生活动】:利用手中的材料(扭扭棒),动手尝试制作染色质与染色体,加深理解,明确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4.细胞核功能的全面阐述: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逐步构建概念) (三)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图片展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存活120 d)和精子(存活24~72 h),它们的寿命为什么不长?明确核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只有细胞核或细胞质,代谢会减弱甚至停止,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3页)语文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黄发享 1 设计思想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3节的内容。《标准》的要求是: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 2 教学分析 2.1 教学重点与难点 2.1.1 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1.2 教学难点: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2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对4个小资料的分析,让学生感知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的控制中心。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必须要细胞核具备哪些结构的支持呢,接着很自然的过渡到细胞核的结构上。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的学习细胞核的结构,也可以很好的进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教学思想的学习。 2.3 学情分析 2.3.1 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核酸和细胞的基本结构等基础知识储备,知道DNA分子上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3.2 能力与思维:学生在高中接触的实验探究还相对较少,对于实验的分析能力还相对欠缺,因此在资料分析时要注意把握好问题的深度,注意其引导性。另外因为学生在前面学习了细胞器的内容,对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的内容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对于细胞核的结构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功能的满足需要什么样结构的支持来加以引导。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分析细胞核功能的小资料;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阐明细胞核的结构;理解细胞结构的整体性,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现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通过分析细胞核结构的物理模式图,学会分析寻找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细胞核的功能有关的4个小资料,培养学生科学实验以及准确实验分析的能力;通过模拟建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的模型实验,感悟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成成分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4 教学模式与策略 4.1 教学模式 根据主体性教学目标,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归属,本节课采用“小组交往探究”教学模式,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寻找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 4.2 教学策略 本节课用时一课时。引导学生分析细胞核研究的相关资料,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满足核功能的细胞核结构,并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分析呈现其过程;采用“设疑导入→引导探索→归纳总结→拓展升华”的教学程序。 4.3 教学手段 实验分析、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启发与学生总结归纳相结合。 5 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