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081001

学制、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与毕业要求最低学分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要求最低学分:184学分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相近专业:工程力学、工程管理

院部负责人:胡跃进审核:汪小飞校长:汪建利

日期:2015年8月

1、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并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建筑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市政工程等土木工程的相关部门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

2、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本理论知识,适应土木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有关建筑机械、电工、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2)能力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2)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3)工程要求

1)了解土木工程主要规范;

2)了解土木工程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具有研究、开发

新技术的工程能力;

3)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4)其它要求

1)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素养及创新能力;

2)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3、理论教学体系

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地质、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学、土木工程试验、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土木工程施工、砌体结构。

理论教学体系示意图见附图1。

4、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专业实践环节: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毕业实习、测量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见附图2

5、专业能力培养要求与实现矩阵

6、学时、学分分配表

注: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含通识实践环节、学科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创新实践环节及理论教学体系中的实践、实验学分

7、课外实践教学环节

8教学计划表(附件2)

附图1:理论教学体系鱼骨图

附图2:实践教学体系鱼骨图

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毕业生能在房屋建筑、市政、桥梁、公路与道路、港口等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或进一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一)品德和政治思想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 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基础和素养。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普通化学,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具有扎实的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和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工程测量、测试与试验的基本技能,了解建设项目的经济管理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内容,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 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三)身体素质要求 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结构力学(一)、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2.主要课程 大学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原理、土木工程施工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 本专业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年制,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2.毕业最低学分 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必修(含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学分为113。学生从建筑结构工程、基础工程与地下结构工程、道路和桥梁工程三个模块方向中选一个方向主修。每个毕业生要修满51学分的选修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学分、跨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6学分、专业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1学分、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程12学分、创新创业4学分、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获得工程师基本 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从事本专业工程结构的设计、建造和管理,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和 开发能力。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 1、深入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一般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的综合管理能力,以及试验研究能力; 3、获得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初步训练; 4、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在土木工程领域获得前沿知识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6、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专业方向 土木工程专业以必修课为公共基础课平台,下设建筑工程、建筑管理和道路 桥梁三个方向,在每个方向中分别设置限选和选修课。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 (一)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必修课由中 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二)限选课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提供教材和 教学服务。 (三)选修课建议在本教学计划中选择,其中应含有1门其它方向的课程, 中央电大尽可能提供服务。 (四)试点单位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课程的实验、大作业,凡未完成或不及

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五)集中实践性环节由中央电大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由试点单位组织实施,不得免考。本专业学生必须参加的实践环节有: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中央电大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教学质量。 (六)本专业安排毕业设计(论文)8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和方式可以多样化,选题要符合教学要求,并尽量选择与实际任务相联系的题目。中央电大将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情况和毕业设计说明书进行抽查。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1学分。 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条例者颁发国家承认的工学科学士学位。 五、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辽宁省水利厅工作站 2002年10月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081001 学制、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与毕业要求最低学分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要求最低学分:184学分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相近专业:工程力学、工程管理 院部负责人:胡跃进审核:汪小飞校长:汪建利 日期:2015年8月 1、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并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建筑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市政工程等土木工程的相关部门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 2、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本理论知识,适应土木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有关建筑机械、电工、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2)能力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2)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3)工程要求 1)了解土木工程主要规范; 2)了解土木工程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具有研究、开发

新技术的工程能力; 3)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4)其它要求 1)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素养及创新能力; 2)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3、理论教学体系 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地质、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学、土木工程试验、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土木工程施工、砌体结构。 理论教学体系示意图见附图1。 4、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专业实践环节: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毕业实习、测量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见附图2 5、专业能力培养要求与实现矩阵

土木工程清华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清华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熟练掌握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学科基础课程: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理基础,为日后的工程设计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核心课程:在扎实的数理基础之上,学生需要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如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利工程、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工程地质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工程实践: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视工程实践教学,学生需要参与各种工程实践项目,如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通过亲身实践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工程技术技能。 四、科研创新:在培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如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交流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上就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这个培养方案旨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还提供了多样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机会,如学生社团、竞赛项目、科研实习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另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如交换生项目、国际实践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总的来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和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学生能够在学校获得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工程工作和科研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土木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

2024年土木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尊敬的读者,我很抱歉,但我无法根据你给出的信息提供 ____字的文本。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个较为简洁的培养方案示例,你可以根据这个示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编写。 培养方案示例: 土木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2024年) 一、专业简介 土木工程专业是工程学门类中的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学科,主要研究土木工程领域的设计、建造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优秀土木工程人才: 1. 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土木工程领域必备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等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土木工程理论和技术。 2. 创新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运用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 设计能力:具备土木工程设计的能力,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设计合理、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方案。

4. 工程管理能力:具备土木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安排资源、控制质量和进度,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5. 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与相关专业人员有效地合作,完成复杂工程项目。 三、培养内容 1.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地基工程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岩土工程学等基础课程。 2. 专业课程:包括土木工程设计、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土木工程实践等专业课程。 3.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际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4. 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选择一些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如地震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等。 四、培养要求 1. 学分要求:学生需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 2. 实习要求: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实习活动,了解实际工程的施工和管理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3. 毕业设计:学生需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规模的毕业设计项目,展示所学知识和能力。

土木工程 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专业概述 土木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主要研究与开发基础设施,包括建筑物、道路、桥梁等的设计、建造和维护。在现代社会,土木工程在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保障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在这个挑战性时代,土木工程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如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因此,培养土木工程师需要有系统性的培训方案,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下面将对土木工程的培养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第二部分:培养目标 1. 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基础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工程设计和建造中发挥主动性; 3. 培养具备工程实践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土木工程工具和软件; 4. 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能力,能够持续学习和发展。 第三部分: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的培养方案主要分为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学科竞赛三个方面。 1. 课程设置 (1)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等基础学科的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 (2)专业课程:包括土木工程学、结构工程学、材料力学等专业课程,涵盖土木工程各个领域的知识; (3)选修课程:鼓励学生选择与土木工程相关的选修课程,如环境工程、建筑设计等; (4)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包括实验课、实习等。 2. 实践教学 (1)实践课程:设置土木工程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学习实践技能; (2)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在工程公司或者建筑工地进行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实践; (3)毕业设计:以一个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背景,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锻炼学生的工程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081001 二、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三、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系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方法,以及一定的地震工程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相关的分析、管理、开发等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本专业预期学生毕业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备土木工程师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 2、能在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较好地从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或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工作。 3、能在单项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或科研团队担任负责人或重要角色。 4、能将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社会、文化和法律等因素融入到土木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过程中,解决复杂土木工程问题。 5、围绕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体系、提升自身能力。 6、能在工作中发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六、培养要求(毕业要求): (一)、工程知识:具有从事土木工程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二)、问题分析:能够应用土木工程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文献及调研,对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与分析; (三)、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应用土木工程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设计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具体执行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四)、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建模、仿真、优化和综合,研究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五)、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与模拟;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科学素养和扎实专业基础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深入了解国内外土木工 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 2. 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动手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工程工具和软件进行土木工程问题的分 析和解决。 3. 具备扎实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开发。 4. 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国际化的学术和工程团队中发挥积极 作用。 5. 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不断发展的土木工程领域中持续提升 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二、培养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土木工程博士培养计划采取以下方式: 1. 课程学习: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其中 包括土木工程结构、土力学、岩土工程、工程地质、结构工程等方面的课程。 2. 科研实践:学生需要参与导师指导的科研项目,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撰写 学术论文并发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 3. 学术交流: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学术讨论和学术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学者 和专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4. 实践培训:学生需要进行一定期限的工程实践和工程项目开发,锻炼动手能力和团队合 作精神。 5. 导师指导: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学习和研究,定期进行学术报告和学术 讨论,接受导师的指导和评价。 三、培养计划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计划分为学术学习、科研实践、学术交流和实践培训四个阶段。具体安 排如下: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针对优秀专科毕业生拓展必要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科学技术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良好思想品质,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胜任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学科发展前沿及趋势。 2.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理论,掌握各种结构的受力性能、适用范围、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熟悉工程地质和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3.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4.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试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熟悉土木工程建设的主要法规和技术标准。 三、学程年限:2.5年 四、办学形式:业余 五、学位: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主干课程内容介绍 (一)、主干专业理论课程简介和要求 1.结构力学 主要教学内容:体系的几何构造分析,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影响线,结构的位移计算,

超静定结构的力法、位移法和渐近法计算,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计算。通过课程内容学习,使学生能对杆件结构进行力学分析与计算。 2.房屋建筑学 主要教学内容:民用和工业房屋的建筑设计与构造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课程内容学习,使学生能对一般民用和工业房屋进行建筑设计与构造设计。 3.土力学与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常见的矿物、岩石的种类、性质与鉴定的方法,土的分类及土的工程性质,土的力学性能与土工试验。土的应力变形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及地基承载能力,浅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土坡稳定,相应的土工试验,基础施工图。通过课程内容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般地质的构造、地貌和浅层地下水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具有土工试验仪器的操作能力,掌握土工试验的基本技能,能够对一般天然地基浅基础、桩基础和挡土墙的进行设计与验算,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4.混凝土结构原理 主要教学内容:混凝土和钢筋的物理与力学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混凝土构件的轴心受力、受弯、受剪、受扭、受冲切与局部受压的承载力计算,混凝土构件的裂缝与变形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基本概念以及轴心受拉、受弯计算,梁板结构,结构构造。通过课程内容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构件的基本设计原理与知识,具有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能力,熟悉现行的结构规范和结构标准图。 5.混凝土结构设计 主要教学内容:单层厂房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通过课程内容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与设计知识,使学生具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能力,能应用现行结构规范和结构标准图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与验算,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土木工程创新人才。 二.基本要求 能从事土木工程设计、营造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和开发能力,以及继续深造、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基础。 学生毕业后能在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隧道工程、道路工程以及其他土木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 三.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一)知识要求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哲学、科学、艺术间的相互关系,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21世纪发展趋势,对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的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掌握一门外国语。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和本专业所必须的工程数学,掌握普通物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化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掌握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 3.学科和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流体力学(主要为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条件,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画法几何基本原理。掌握工程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掌握一般基础的设计原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项目管理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4.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涉及到房屋建筑、岩土与地下工程、隧道与桥梁、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机场与码头等业务范围,可将其归纳为三类领域,即建筑工程类、交通土建类及岩土与地下工程类。要求学生在两类领域中达到下列要求: 掌握工程项目的勘测、规划、选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工程基础、地下结构的设计方法,了解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及软件应用技术;掌握防灾与减灾的基本原理及常用的设计方法;掌握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与试验的基本技能;了解土木工程的有关法规、规范;了解土木工程发展动态。 5.相邻学科知识 了解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建筑与交通的基本知识;了解给排水的一般知识,了解供热通风与空调、电气等建筑设备、土木工程机械等的一般知识;了解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智能化、信息化的一般知识。 (二)能力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概括总结和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手段查阅文献或其他资料、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并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 2.运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根据使用要求、地质地形条件、材料和施工的实际情况,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进行土木工程勘测和设计的'能力;具有解决施工技术问题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及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初步能力;具有进行工程监测、检测、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培养方案

土木匠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培育方案 ( Civil Engineering) 一、培育目标和业务范围 培育目标 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土木匠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材。 业务范围: 1、拥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认识今世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远景; 2、掌握建筑构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构造选型、工程资料、构造剖析与设计、地基办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建筑机械、电工、工程丈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3、拥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拥有综合应用各样手段(包含外语工具)查问资料、获守信息的初步能力; 4、认识土木匠程主要法例; 5、拥有进行土木匠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二、骨干学科和有关学科 骨干学科:土木匠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备工程 有关学科:工程力学 三、骨干课程 资料力学、构造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建筑资料、混凝土构造、钢构造、砌体构造、构造抗震设计、土木匠程施工、房子建筑学、工程项目管理等。 四、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与学位:工学学士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最低毕业学分176 分 此中:公共基础课64 分 专业基础课44 分 专业课15.5 分 选修课20.5 分 集中实践32 分

六、教课安排 土木匠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教课计划表 课 学时各学期周学时分派 程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学讲实课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类分验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型上实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授机践期期期期期期期期 中国近现代史大纲Essentials of Modern 05401003 History & Contemporary 2 30 2 2 (理工类 ) History of China 05401002 思想道德涵养与法Ideological and Moral 3 30 2 4 2 律基础Cultivation and Basis of Law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05431005- 特点社会主义理论Thought and Theory system of 6 64 44 2 2 05441005 系统概论socialism with Chinese (一)-( 二) characteristics 05401006 马克思主义基来源 Principles of Marxism 3 30 24 2 理 79920008- 局势与政策 Political Situation & Policies 2 21 14 2、4、6 学期,每学期 7 学时79960008 (一)-( 三) Directions to the 05401001 国学经典导读reading of classics 2 32 2 of studies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公共 00303001 计算机基础Computer Fundamentals 2 32 2 基础 课 00303002 计算机基础实验Experiments in Computer 1 3 2 2 Fundamentals 05212001- 高等数学 (A) Advanced Mathematics(A) 10 172 6 5 05222001 (一)-( 二) 00303003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Advanced Computer Language 3 5 4 18 4 Programming 05322001- 大学物理 (A) College Physics(A) 8 128 4 4 05332001 (一)-( 二) 05322002- 大学物理实验Experimentation of College 2 54 1 2 05332002 (一)-( 二) Physics 05111001- 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14 128 128 4 4 4 4 05141001 (一)-( 四) 05017001- 体育选项 Physical Education 4 140 2 2 2 2 05047001 (一)-( 四) 79910007-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TheStandardTest of Students’ 2 1、3、 5、 7 学期各测试一次79970007 测试Constitutional Health 合计64 861 232 108 20 22 14 10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合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科学思维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工程师基本素质和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有关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毕业生能在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社科理论知识基础。 2.了解本专业的历史及其发展前景。 3.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水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技术经济与概预算、结构检验、桥涵水文等基本理论。 4.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工程制图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初步能力。 5.具有初步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技能。 6.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各项法律法规。 7.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 三、主干学科

力学、土木工程。 四、核心课程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土力学、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结构抗震、高层结构设计、房屋建筑学、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桥梁工程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大学物理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测量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混凝土结构实验、土力学实验、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生产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路基路面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设计、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六、毕业要求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实践环节,并取得全部学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准予毕业。 七、学制与授予学位标准 标准学制四年,满足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本科)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2016版) 一、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秉承学校“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能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开发、研究、教育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创新型、复合式”精英人才。 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学习深造或工作,学生能达到以下要求: 1. 掌握解决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要的数理基础、力学和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材料、结构、岩土、地下、管理等专业知识; 2. 具有在土木工程相关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维修加固、试验测试、投资开发、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包括问题描述、有效沟通、信息综合以及团队合作; 3. 具有现代工程应用的实验和数据分析能力; 4. 能在一个设计、生产、施工、教学或科研团队中担任业务或管理角色; 5. 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责任,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6. 能通过各种学习渠道更新知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培养要求 经过本科四年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工程知识:具有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本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 (1)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了解数学、现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熟练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2)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工程制图和工程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术。 (3)熟练掌握土木工程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熟悉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的基本方法。 (4)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知识。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判断、分析和表达,并通过对专业文献的调研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1)具备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与判断,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分解的能力。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为设计和施工企业,因此,可以按照设计和施工企业的技术要求设置课程、实践环节,增加设计课程,如框架结构设计、轻型钢结构厂房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工程预决算、施工内业等课程,构建原来的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群供学生选修,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培养工程人才,强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系统化、规范化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土木工程涉及的实践性环节比较明确,一是设计环节,二是施工环节。多年来的制图、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实验体系比较完整,但系统化、规范化方面还有待改进。比如在以前的培养环节中制图强调得多,识图未得到重视,因此应增加识图环节;设计环节与课程结合的多,与分部分项工程结合的少;课程实验做得多,工程试验学生不了解。这些都需改进。 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培养体系是总体方案,教学内容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目前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工程结合不够是主要问题。教学内容不能与工程实际结合,工程人才培养的特色就不会突出。教学内容不能与工程实际结合的原因包括:教师实践能力不强,不能把理论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讲授;教材理论内容多,例子虚拟,

与工程结合不够。因此需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调整。 1.建设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为适应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应以建设理论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为改革目标。同时要引进企业的技术人员加入到教学团队中来,兼职从事教育工作。目前,我校已经建立教师去企业实践的管理机制,并有部分教师到企业实践。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应在学校的教师去企业实践的管理机制下认真规划、合理实施。比如,对企业必须有选择,部分去设计单位、部分去施工单位、部分去监理单位、部分去检测中心,经过一轮后交换,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教师队伍得到不同企业的全面训练,在教学中的不同环节都有理论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引进企业的技术人员深度参与教学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只瞄准资深的技术人员,只要是一线的工程师职称以上的人员都可以满足学校培养工程人才的需要,要扩大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生培养的人数。 2.调整教材的内容 在工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严格按工程人才质量管理要求,从优化教材入手。目前的教材基本维持原来学术型教育的模式,即使是出版新一轮的应用型学校规划教材,但内容变化不多,因此,如果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执行,必须优化教材,出版或选择有利于工程人才培养的教材。特别是每个专业方向要针对几门体现专业工程能力要求、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工程)四 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深厚、具备一定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拥有从事各类土木工程(道桥方向)项目设计、施工、管理工作能力的应用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 人才规格 1. 知识储备 掌握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外语、信息科学等其它专业知识,熟悉人文科学知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经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应用创新 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研究能力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文献调查、演绎归纳、抽象建模、试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4.职业规范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工程科学素质、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5.团队合作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6. 沟通能力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7.国际视野 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具备参与国际工程、项目的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企工作能力,具备出国留学深造的基本素养。 8.终身学习

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函授业余人才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函授业余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升本函授培养方案: 1.学制与学习时间:专升本学制为3年,采用函授的学习方式。学生 可在工作之余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弹性学习,方便工作与学习的结合。 2.课程设置:专升本函授课程设置与普通全日制本科一致,包括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公共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 合能力,专业课程则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3.教学方法:函授教育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如线上课程、视频 教学和远程授课等。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线交流平台和答疑解惑等 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和交流。 4.实践环节:专升本函授教育也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学校将组织实 地考察、实习实训、论文指导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 合应用能力。 二、业余人才培养方案: 1.学制与学习时间:业余人才培养方案学制为4年,学生可利用业余 时间进行学习,如晚上、周末和节假日等。学生可根据工作和生活的安排 自主选择学习时间。 2.课程设置:业余人才培养方案与专升本函授方案一样,设置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课程设置既保证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又重视 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3.教学方法:业余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学校将提 供线上课程、网络教学和录播课程等多种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网络讨论和实验实习等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4.实践环节:业余人才培养方案也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学校将组织 实地考察、实习实训和科研实践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 创新能力。 三、质量保障机制: 1.教师队伍:学校将组织一支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为 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教师将定期组织在线答疑、论文指导和综 合考核等,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习资源:学校将建设完善的学习资源平台,提供丰富的教材、视 频教学和学习资料等。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并通过在线交流 平台和教师进行互动,加深学习理解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质量监控:学校将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机制,定期进行学生学习质 量的评估和反馈。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确 保培养结果符合社会需求。 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函授、业余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为广大社会人才提 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对土木 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学校将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质量监控机制, 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土木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本科)

土木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的与培养目标 培养目的: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适应国家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国际竞争环境需要的, 具有创新精神和一定的创造能力, 能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及工程管理的卓越工程师。 培养目标: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的,其培养目标是: LO1 培养学生具备土木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工程技术方面的能力。 LO2 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试验仪器操作的能力。 LO3 培养学生进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及施工管理方面的能力。 LO4 培养学生从事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及经济分析的能力。 LO5 培养学生具有实地实习参观经验,并了解土木实务与社会之关联性。 LO6 培养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的能力。 LO7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一定的研究及创新能力。 LO8 培养学生了解本土木工程专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要求,具备专业伦理、人文素养及社会责任。 LO9 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及跨文化交流及合作能力。 实践能力标准: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包括各类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通过实践教育,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具有实验技能、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能力、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等。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评估(认证)”、“能力导向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以实践课程为载体,结合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探索问题、主动思考、动手操作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能力标准如下: PA1 具有试验仪器的操作能力,能正确运用实验室条件,掌握建筑材料试验、土力学试验、结构试验及土木工程常规检测等方面的试验技能; PA2 具有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房建、道路、桥梁、隧道等结构的工程设计; PA3 具有土木工程的设计能力,基本能独立完成房建、道路、桥梁、隧道等结构的工程设计; PA4 具有从事工程造价的分析能力; PA5 具有编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PA6 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译、写能力,能完成相应英文翻译任务。 PA7 具有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的能力,能以合作方式完成试验操作、毕业设计、企业实训等教学安排; PA8 具有较强的使用信息技术、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有初步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人才的适应范围与专业特色 培养人才的适应范围: 1)可以从事土木工程领域包括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与地下空间工程的设计工作; 2)可以从事土木工程领域包括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与地下空间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 3)可以从事土木工程领域包括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与地下空间工程的教学、试验和科研工作。 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

2024年土木工程系科研部教学工作计划

2024年土木工程系科研部教学工作计划 一、引言 2024年是土木工程领域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我院土木工程系科研部为全面提高学院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土木工程人才而努力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科研部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的教学理念,按照“全面发展、提高能力、全程教学”的原则,制定科研部教学工作计划,力求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绩。 二、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和理论水平,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适应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土木工程师。 三、教学内容 1.公共基础课程 (1)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课程。通过教学,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为其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加强学生的科技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2.专业基础课程 (1)土木工程概论。介绍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领域,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的全面了解和认知。 (2)结构力学、土力学、岩土工程等专业基础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结构力学分析和土力学基本理论,为他们后续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3.专业核心课程 (1)钢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等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 (2)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具备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系统的授课,把握教学进度,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和讨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际项目,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