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新3号高炉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06.29 KB
- 文档页数:5
首钢3号高炉中修后快速恢复达产实践
王胜;鲁俭
【期刊名称】《首钢科技》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首钢3号高炉2006年8月检修9天后送风,高炉恢复炉况顺利,并迅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本文对恢复炉况过程和后期炉内调整进行了详细分析.
【总页数】4页(P31-34)
【作者】王胜;鲁俭
【作者单位】首钢集团炼铁厂;首钢集团炼铁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3
【相关文献】
1.八钢B高炉中修开炉快速达产实践 [J], 舒艺;宁平;黄银春
2.马钢2号高炉中修后开炉达产操作实践 [J], 尤石;傅燕乐
3.首钢长钢8号高炉非计划休风快速恢复实践 [J], 王保国;宁晓波;张宏斌
4.中天钢铁公司5#高炉中修开炉达产实践 [J], 胡立党;殳哲君
5.马钢2号高炉中修后开炉达产操作实践 [J], 尤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炉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高炉设计的详细说明,包括设计背景、设计目标、设计方案、设计流程以及设计结果等内容。
高炉作为一种热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用于生产铁矿石的冶金过程。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高炉设计的技术要求、设计原理以及相关参数等内容,以期为高炉设计提供指导。
2. 设计背景高炉作为冶金行业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对于提高铁矿石的冶炼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进行高炉设计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本次设计背景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市场调研等内容。
2.1 需求分析根据对冶金行业的需求分析,需要设计一台具有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的高炉设备。
同时,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 市场调研在市场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高炉设备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效率低、能耗高、设备老化等。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高炉设备。
3. 设计目标基于设计背景的分析,本次高炉设计的目标如下:•提高冶炼效率:通过合理的设备结构和工艺参数设计,提高冶炼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降低能耗:采用先进的能量回收技术,提高能量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提升安全可靠性:对高炉设备进行严格的安全设计,确保操作人员安全,并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
•环境保护:通过采用先进的防尘、防污染技术,减少高炉对环境的污染。
4. 设计方案本次高炉设计的方案主要包括高炉结构设计、工艺参数设计以及设备选型等内容。
4.1 高炉结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和设计目标,我们选择采用新型的高炉结构设计。
该结构采用优化配筋和合理布置的方式,提高高炉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结合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对高炉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使其具有更好的抗压能力和承载能力。
4.2 工艺参数设计高炉的工艺参数设计对于高炉的冶炼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次设计将通过分析高炉传热、传质、反应等过程,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
包括温度、压力、氧气流量等参数的确定,以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
关于群采矿的思考──兼议新3号高炉投产后的炉料结构伍贻彤
【期刊名称】《新疆钢铁》
【年(卷),期】1995(000)005
【摘要】八钢高炉自1985年始用群采矿,到1994年其入炉量已占含铁炉料的26.4%。
近年来,各种群采矿的含铁品位大幅度下滑,且造渣组分也向不利于高炉冶炼的方向变化,从已有的地质资料看,几乎所有的群采矿点都随开采深度的增加,含硫量逐渐提高到不能直接入炉的极限,为此,本文就新3号高炉投产后近期的炉料结构进行了讨论,以供参考。
【总页数】5页(P1-5)
【作者】伍贻彤
【作者单位】新疆钢铁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54
【相关文献】
1.新冶钢520m3高炉炉料结构优化试验研究 [J], 岳争超;柯显峰;李严;竺龙;张勇
2.5号高炉投产后炼铁炉料结构探讨 [J], 王保林
3.六,五高炉新炉料结构试生产及六高炉喷煤工作总结 [J], 杨雪峰
4.首钢矿业公司2号球团线投产后高炉炉料结构优化的探讨 [J], 陈汉宇
5.首钢高炉新炉料结构下球团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J], 胡长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首钢三号高炉工业遗产的遗产价值评价摘要:中国工业正在经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更新和调整,在此过程中大量工业建筑本体性质发生转变,从工业实体转变成工业遗产,成为印证中国工业发展的见证。
本文以首钢三号高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号高炉遗产信息的整理,分别从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与技术价值、美学价值和稀有性价值五个方面,对首钢三号高炉进行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关键词:三号高炉;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一、三号高炉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评价1.世界钢铁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的状态世界钢铁行业的发展状态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钢铁行业发展周期与经济状态密切相关,国际、国内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对钢铁行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虽然不同地区钢铁行业的影响因素不同,但主要因素包括地区经济、世界经济、特殊政治事件、突破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等,这些因素对钢铁行业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这段时期内,由于受到国际各方面的影响与冲击,世界钢铁行业发展缓慢、增长疲软,甚至开始出现下滑。
总体来说,世界钢铁行业在这段时间内处于发展的低谷期。
2.中国钢铁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的状态中国钢铁行业是世界钢铁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钢铁行业跟中国经济、城镇等快速发展关联紧密。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对钢铁的需求量巨大,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数量多等原因,中国的钢铁需求量远远超出国外。
对中国钢铁产业历史上的钢材生产波动分析发现,中国钢材生产波动由资本增量(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与收缩的波动引起,并独立于世界经济波动周期与世界钢材生产波动周期。
由于钢铁产业建设期长,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的钢材产出波动有较长的滞后性,大约5至6年,根据这一分析,在1992到1993年,由于钢材市场需求旺盛,钢铁产业盈利水平提高,引发了当时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巨大投入,从1997年以来这一投入高峰陆续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使目前钢铁产业生产能力增长较快,远远超过了钢材需求的增长。
高炉合理操作炉型“喷涂修补术”刘国友温太阳高炉冶炼过程中保持合理的操作炉型是实现其长寿高效生产的关键,但是,随着高炉冶炼强度的提高,炉内衬体被不断冲刷、侵蚀,破坏了高炉合理的操作炉型,影响了高炉炉内煤气分布。
而炉内喷涂造衬技术的应用,可以喷涂形成合理的近似操作炉型内型,改善煤气分布,提升高炉技术经济指标。
实践证明,高炉炉内喷涂造衬技术在首钢的成功应用和推广,为首钢高炉炼铁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外围条件。
而喷涂技术的成功应用,必须考虑好喷涂衬体厚度,施工组织控制好炉型规整,降低喷涂反弹率。
检修周期末高炉生产状况检修周期炉墙侵蚀现状。
高炉在一个检修周期内,往往每隔2个~3个月要进行一次例修,强化生产设备。
通过炉内料面深料线可以观察到炉墙耐火衬体,尤其是钢瓦下沿和炉身中上部。
结合炉体冷却壁运行或破损状况对比分析,可大致评估高炉炉墙侵蚀状况。
近些年来,随着冶炼技术进步和炉内喷涂造衬技术应用日趋成熟,检修周期喷涂后3个~4个月,基本不出现明显侵蚀;8个~10个月后,耐火衬体开始出现局部剥落;12个月以上,炉墙出现明显的坑凹、不均现象。
不同冶炼特点的高炉,个别甚至能监测到冷却壁水温差上升和冷却壁破损现象发生。
检修周期末高炉炉况。
高炉炉内耐火衬体在上升高温煤气流、下降原燃料的磨损、渣铁侵蚀和局部不均匀边缘煤气流的热冲击作用下,是一个逐渐减薄、剥落的过程。
失去(或局部失去)耐火衬体的高炉内型不规整,破坏了高炉形成的合理的操作炉型,影响高炉煤气流的分布。
检修周期末,耐火衬体的侵蚀不均匀甚至缺失等状况,一定程度影响了高炉顺行。
高炉炉内煤气流分布不均匀,炉况表现为压量关系偏紧,料尺工作均匀性下降,慢风率提高,顺行状况一般,生产只能退负荷适应。
炉内干法喷涂造衬为高炉延寿高炉炉内喷涂造衬技术主要是针对风口带到钢瓦下沿本体区域的炉墙进行修补、维护的长寿技术,需要高炉降料面至风口带。
应用炉内喷涂造衬技术,应先了解高炉工况特点,针对各部位选择适宜的耐火材料品种。
武钢新3号高炉出铁场电收尘设计
林宏
【期刊名称】《通风除尘》
【年(卷),期】1995(014)003
【摘要】本文根据高炉出铁场烟尘特性,并通过泠、热态模型试验,在武钢新3号高炉出铁场上设计采用电收尘器,取得了较好的较果,文中测试资料翔实,论证分析有实际意义。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林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088
【相关文献】
1.鞍钢新1号高炉出铁场设计与铁渣沟耐材应用 [J], 唐兴智;陈习文
2.首次用于高炉出铁场的国产电收尘器 [J], 封大志
3.高炉出铁场电收尘器的研制与应用 [J], 卢顺平;洪中权
4.高炉出铁场应用电收尘器的实例 [J], 封大志
5.马钢新2~# 2500m^3高炉出铁场设计 [J], 顾江平;张东;徐春华;李文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期末考察论文首钢搬迁及其旧址规划摘要:由于环境污染、土地限制等原因,始建于1919年的中国首钢集团目前正在逐步从北京市石景山区搬迁至河北省曹妃甸。
此次搬迁是首钢集团的一次腾飞,也为石景山和曹妃甸带来转型,并且拉动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
而首钢旧址的规划问题更成为政府、专家和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首钢搬迁、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旧址规划1.首钢集团首钢始建于1919年9月,经历了解放前痛苦磨难的30年、解放后成长壮大的30年、改革开放大发展的30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第一个时期,从1919年至1948年。
1919年9月龙烟铁矿有限公司炼铁厂开工建设,历经了北洋军阀战乱、日本侵略者占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工程建设缓慢,生产几度陷于停顿,30周年累计产铁只有28.6万吨。
第二个时期,从1948年至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恢复生产。
1958年9月建起了侧吹转炉,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1961年5月建成了当时具有先进水平的30万吨轧钢生产线,标志着轧钢生产开始起步;1964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翻开了我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
1978年钢产量达到179万吨,销售收入14.43亿元,成为全国十大钢铁生产基地之一。
第三个时期,从1979年至今。
首钢作为国家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从率先实行承包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再到实施战略性搬迁调整,进行一系列改革探索。
改革开放30年,钢产量从179万吨增加到1214万吨,增长5.8倍;销售收入从14.43亿元增加到1320亿元,增长90.5倍;实现利润从3亿元增加到44.88亿元,增长14倍;资产总额从16.89亿元增加到2070亿元,增长121.6倍;在册职工人均年收入从739元增加到4.6万元,增长61.2倍。
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576.6亿元。
2009年在中国制造业500强中,首钢销售收入列第12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首钢列第39位。
武钢新3#高炉易地改造工程高炉本体砌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况武钢3#高炉易地大修改造工程由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设计,改造后容积为3200m3。
现将高炉主要设计尺寸叙述如下:(1) 高炉基本尺寸炉底直径m 15.02炉缸直径/高度m 12.4/8.08炉腹高度m 3.5炉腰直径/高度m 13.9/2炉身高度m 17.9炉喉直径/高度m 10.08/2.4出铁口个 4风口个32(2) 筑炉工程特点1) 高炉炉体内衬采用镶砖冷却壁,水冷炭砖薄炉底,软水闭环冷却。
炉底水冷管铺设在炉底密封钢板以上。
在炉底水冷管中心线下20mm以下,密封钢板以上采用耐热砼。
水冷管中心线以上则采用导热性能好的炭素捣打料。
2) 炉底砌体高3207mm,炉底最下两层为竖砌碳砖(周边为6层卧砌碳砖),最上两层为综合炉底。
为增加炉底碳砖砌体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竖砌碳砖侧面设有圆形键槽和圆形碳键,起到互锁作用。
3) 炉缸采用11层环砌炭砖,铁口采用碳砖砌筑,风口采用组合砖砌筑。
4) 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采用赛隆结合碳化硅砖砌筑,炉身中部采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砌筑,最上层为浸磷粘土砖,最后一带为倒扣冷却壁。
5) 在炉腹到炉身中部的冷却壁(共7带)镶砖表面涂抹一层不定形的防氧化涂料。
2、砌筑方案2.1 进场条件2.1.1 炉喉以下炉壳及冷却壁安装完毕,并试压合格。
2.1.2 炉底密封钢板及水冷管安装完毕,并通水试压合格。
2.1.3 铁口及风口安装就位,各口中心位置检查合格;各风口相交点与炉底、炉缸中心交重合。
2.1.4铁口框内空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工序交接手续完整。
2.1.5出铁场平台土建完工,场棚屋面安装完,天车能交筑炉使用,平台上下交筑炉堆放机具和材料。
2.1.6 合格的耐火材料已进现场库。
2.2 运输方案2.2.1 工程材料、施工用料及施工机具用火车或汽车运至出铁场平台下,用出铁场天车吊至平台上各处定置堆放。
2.2.2 砌筑炉底和炉缸时,用天车将炭砖及陶瓷杯砖吊至风口进料平台上的辊道上,推至炉内进料平台上,通过炉腹保护棚的环吊装置吊入炉内各砌筑部位。
[转载]世界最大炼铁高炉——沙钢5860立方米高炉(上)世界高炉之王——沙钢5860立方米炼铁高炉(上)工程投资额:18亿元以上工程期限:2008年——2009年沙钢5860高炉底部送风装置。
这座世界第一高炉投产后,每天可生产1.3万多吨铁水,足够装满90只150吨铁水罐。
2009年10月21日凌晨1点36分,沙钢集团华盛炼铁厂5860立方米高炉顺利出铁,标志着这座目前世界上容积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世界第一高炉”正式投产。
该炉年产量高达500万吨,年产值超过120亿元;主要为沙钢集团新投产的300万吨热轧和200万吨宽厚板生产线提供铁水。
高炉炼铁技术已有数百年历史,2008年世界生铁产量9.267亿吨,高炉炼铁占总产量的90%以上。
目前全世界约有炼铁高炉1400余座,我国约有炼铁高炉1100余座,2008年我国生铁产量达4.7067亿吨,约占世界生铁总产量的50.8%。
高炉生产线是钢铁厂的“龙头”,通常由选料、制粉、烧结/球团、焦化、配料、鼓风机、热风炉、喷吹、高炉、除尘、煤气站、渣铁运输等庞大的系统组成。
铁矿石经高炉冶炼成生铁,再用铁水罐转运到炼钢车间,用转炉等设备精炼成钢水,并铸成板坯钢锭,供后续生产流程轧制成钢材。
因此高炉一旦出现问题,整个钢厂都有可能瘫痪,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沙钢集团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是我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
华盛5860立方米高炉项目总投资18亿元,工程由原料运输设备、高炉本体、热风炉、高炉鼓风机、喷煤制粉及喷吹、轧铁处理及运输、煤气清洗以及三电控制系统组成。
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富氧喷煤系统、煤气洗涤循环系统、净化水增压系统、TRT余热发电、炉前脱硅及高效除尘环保等节能减排先进技术,装备水平居世界前列,吨铁能耗比国内同类装备降低40%左右,烟尘粉尘排放量可减少15%左右,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日本第二大钢铁集团——日本JFE钢铁福山厂(左起)第2高炉、第3高炉、第4高炉、第5高炉,4号高炉2006年5月扩容到5000立方米,5号高炉扩容到5500立方米。
3000立方米炼铁高炉设计引言炼铁高炉是铁矿石还原为纯铁的重要设备。
本文旨在设计一座3000立方米的炼铁高炉,满足生产需求。
本文将介绍高炉的结构设计、工艺参数、热工计算及关键设备的选型等内容。
1. 高炉结构设计1.1 高炉外形高炉外形通常为圆筒形,整体呈锥形结构。
炉身上部为炉缸,下部为炉腰,最底部为炉脚。
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高炉还包括炉尘槽、风箱、煤气管道等附属设备。
1.2 炉缸结构炉缸是高炉上部圆筒形结构,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
为了保护炉体不受烟渣和高温侵蚀,炉缸内覆盖有耐火砖。
1.3 炉腰结构炉腰位于炉身的中部,是高炉内部高温区域的关键部位。
为了保证炉腰的强度和耐火性能,通常采用多层环状砌筑结构。
1.4 炉底结构炉底是高炉的最底部,负责收集和排出铁水。
为了保证炉底的气密性和耐火性能,通常采用镁砖或碳砖砌筑。
2. 工艺参数2.1 炉温控制炉温是炼铁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合理控制高炉炉温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常控制在1400℃ - 1600℃之间。
2.2 煤气成分高炉燃烧煤炭产生的煤气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能源。
煤气成分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气等。
合理控制煤气成分可以提高高炉的燃烧效率。
2.3 炉况控制炉况是指高炉内部的气体流动和料层状态。
合理控制炉况可以提高高炉的产量和矿石还原效率。
3. 热工计算3.1 热平衡计算炉内各部位的热平衡是高炉正常运行的基础。
通过热平衡计算,可以确定高炉各部位的热量输入和输出。
3.2 燃烧计算高炉燃烧系统是高炉能量平衡的关键部分。
通过燃烧计算,可以确定煤气的生成量、热值,从而合理控制燃料的投入。
3.3 物料平衡计算物料平衡计算是研究高炉冶金过程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进出料的物料量及成分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评估高炉的运行状态。
4. 关键设备选型4.1 风箱风箱是高炉的重要设备之一,用于供应高压风进入高炉内。
选用合适的风箱可以保证高炉燃烧系统的正常运行。
4.2 高温炉缸材料由于高炉炉缸处于高温环境,需要选用耐火材料来保护炉体不受烟渣和高温侵蚀。
3000立方米炼铁高炉设计1. 简介炼铁高炉是冶金工业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用于将铁矿石还原为铁水,并进一步冶炼成各种铁合金。
本文将介绍一种3000立方米的炼铁高炉设计。
2. 设计要求2.1 炉容炉容为3000立方米,这是指高炉的有效容积。
炉容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高炉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2.2 原料设计的高炉将使用铁矿石作为主要原料。
铁矿石的性质和配比对高炉的冶炼过程和产出铁水的品质有重要影响。
2.3 燃料高炉的燃料主要为焦炭。
焦炭的质量和配比对高炉燃烧过程和炉温控制有重要影响。
2.4 炉温控制高炉炉温的控制对冶炼过程和产出的铁水品质有重要影响。
炉温的控制需要合理设计高炉的结构,包括风口、燃烧系统和炉壁材料等。
2.5 出铁方式在高炉设计中,需要考虑高炉内铁水的出铁方式。
常见的出铁方式包括重力出铁和压力出铁。
3. 设计方案3.1 高炉结构设计高炉的结构设计包括高炉筒体、炉帽、炉身和炉座等部分。
高炉筒体的直径和高度根据炉容和生产能力进行合理设计。
炉帽的设计需要考虑炉顶系统和炉顶给料系统。
炉身的设计需要考虑炉壁材料和炉壁冷却系统。
3.2 炉内结构设计高炉炉内的结构设计包括炉缸、炉腹、炉喉和炉底等部分。
炉缸的设计需要考虑铁液的流动和混合。
炉腹的设计需要考虑料柱的稳定和燃烧的均匀性。
炉喉的设计需要考虑炉渣和炉气的分离。
炉底的设计需要考虑铁水的出铁和富氧剂的喷吹。
3.3 炉渣处理系统设计高炉炉渣的处理对高炉的稳定运行和炉渣的利用有重要影响。
炉渣处理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炉渣的冷却、固化和输送等过程。
3.4 炉顶系统设计高炉炉顶系统的设计包括风口、煤气管道和排煤器等部分。
风口的设计需要考虑风速、风压和风量的控制。
煤气管道的设计需要考虑煤气流量和煤气成分的控制。
排煤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煤气中的灰尘和炉渣的处理。
4.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3000立方米炼铁高炉的设计方案。
该设计方案考虑了炉容、原料、燃料、炉温控制和出铁方式等设计要求,并提出了高炉结构、炉内结构、炉渣处理系统和炉顶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
包钢3号高炉扩容改造及土建设计
王丽琴;李铮
【期刊名称】《包钢科技》
【年(卷),期】2000(026)004
【摘要】包钢3号高炉扩容改造工程是包钢实现双600万t的关键性工程之一。
本工程炉由原1800m3扩至2200m3。
该工程从1994年4月1日休风到6月1日点火投产,仅用60天的时间就建成了这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长寿、低耗、高产的高炉,运行21天后即投产。
利用系数达到1.8,最高达到2.05,创下了包钢高炉建设史上的奇迹,为今后的大型高炉扩容改造工程提供了经验。
【总页数】4页(P64-66,86)
【作者】王丽琴;李铮
【作者单位】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内蒙古包头014010;包钢(集团)公司机动处,内蒙古包头014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57
【相关文献】
1.包钢烧结母线通廊改造土建设计 [J], 陈为民;赵雅蓉
2.包钢180m2烧结机扩容改造及生产实践 [J], 何晓义;申艳敏;邱金厚
3.包钢1#高炉大修扩容改造炉体破损调查 [J], 王瑞军;段维民;陈春元;邬虎林
4.包钢4、5#转炉土建设计评析 [J], 熊伟;张丽娟;王亮
5.包钢板加固法在烧结机扩容改造中的应用 [J], 王静娣;吴正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首钢新3号高炉设计
第六图书馆
首钢新3号高炉(Vu2536m^3,Hu/D=1.985)属超矮胖型高炉,适用超高冶炼强度操作。
设计采用皮带上料,新型无料钟炉顶,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环形出铁场,大型顶燃热风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监测技术等先进技术,投产近一年来,生产状良好,月平均利用系数达2.641。
首钢新3号高炉(Vu2536m^3,Hu/D=1.985)属超矮胖型高炉,适用超高冶炼强度操作。
设计采用皮带上料,新型无料钟炉顶,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环形出铁场,大型顶燃热风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监测技术等先进技术,投产近一年来,生产状良好,月平均利用系数达2.641。
高炉 设计 无钟炉顶 软水冷却 顶燃热风炉炼铁张福明不详1994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