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1.纺织材料的概念与范畴

纺织材料:包括纺织加工用的各种纤维原料和以纺织纤维加工成的各种产品。

服用纺织品:衣服、鞋、帽、纱巾 家用纺织品:被、床单、桌布、坐垫 产业用纺织品:绳索、缆绳、帐篷、炮衣

复合材料:轮胎、飞机壳体、风力发电设备的桨叶、土工布、防弹衣、火箭整流罩和喷火喉管、海水淡化滤材 2.纺织材料的分类

(1)纺织纤维 textile fibers

概念:截面呈圆形或各种异形的、横向尺寸较细、长度比细度大许多倍的、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可挠曲的)细长物体。 按材料类别分为:有机、无机纤维 按材料来源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天然纤维:自然界生长或形成的,适用于纺织用的纤维 。

化学纤维: 是指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化学纤维又可分为再生纤维、合成纤维、无机纤维。 再生纤维: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再生制成的纤维。

合成纤维:由低分子物质经化学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再经纺丝加工而成的纤维。

二、聚集态结构

1.对于纤维聚集态的形式,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两相结构”模型,即认为纤维中存在明显边界的晶区与非晶区,大分子可以穿越几个晶区与非晶区,晶区的尺寸很小,为10nm 数量级,分子链在晶区规则排列,在非晶区完全无序堆砌。这种模型成为缨状微胞模型。

从晶区到非晶区是否存在逐步转化的过渡区,尚有不同解释

2.Hearle 教授提出的缨状原纤结构模型,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并与纤维的原纤结构形成很好的对应。

3.Kellel 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折叠链片晶假说,并认为,线性高分子链可达几百到几千纳米,具很大表面能,极易在一定条件下自发折叠,形成片状晶体。

4. 依照片晶理论及事实,人们认为片晶就如同缨状微胞结构中的微胞,伸出的分

子就像缨状分子,再进入其他片晶的为“缚结分子”,是纤维产生强度的主机制。 1、结晶态结构

(1)结晶态:纤维大分子有规律地整齐排列的状态。 结晶区:纤维大分子有规律地整齐排列的区域。 晶区特点:

a.大分子链段排列规整;

b.结构紧密,缝隙,孔洞较少;

c.相互间结合力强,互相接近的基团结合力饱和。 (2)结晶度:纤维内部结晶区占整个纤维的百分率。 重量结晶度:纤维内结晶区的重量占纤维总重量的百分率。 体积结晶度:纤维内结晶区的体积占纤维总体积的百分率。 结晶度对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结晶度↑ →纤维的拉伸强度、初始模量、硬度、尺寸稳定性、密度↑; 纤维的吸湿性、染料吸着性、润胀性、柔软性、化学活泼性↓。

结晶度↓ →纤维吸湿性↑;容易染色;拉伸强度较小,变形较大,纤维较柔软, 耐冲击性,弹性有所改善,密度较小,化学反应性比较活泼。 2、非晶态结构

非晶态:纤维大分子无规律地乱排列的状态。 非晶区:纤维大分子无规律地乱排列的区域。 非晶区特点:

a.大分子链段排列混乱,无规律;

b.结构松散,有较多的缝隙、孔洞;

c.相互间结合力小,互相接近的基团结合力没饱和。 3、取向结构 取向度

定义:指大分子或链段等各种不同结构单元包括微晶体沿纤维轴规则排列程度。 取向度与纤维性能间的关系:

取向度大——大分子可能承受的轴向拉力也大,拉伸强度较大,伸长较小,模量 较高,光泽较好,各向异性明显。

结晶与取向是两个概念,结晶度大不一定取向度高,取向应包括微晶体的取向。 除了卷绕丝,一般说来,结晶度高,取向度也高。 2、间接法:

用长度-重量关系衡量

(1)特数 tex ——国际标准单位

定义: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Gk ——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mg 或g ); L ——纤维长度(mm 或m )

同品种纤维,Ntex↑,纤维越粗 。

分特dtex :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克数。

1tex =10dtex 2)旦数(旦尼尔数)Nden ——绢丝,化纤常用指标

定义: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9000k

den G N L

=

?1000?=

L

G N k

tex

同品种纤维,Nden↑,越粗. 3)公制支数 Nm ——常用于棉纤维

定义:在公定回潮率下,单位重量(g 、mg )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m 、mm ):

同品种纤维,Nm↑,纤维越细。 间接细度指标的换算式如下:

直接细度指标(直径d )与间接细度指标的换算:

式中:d ——纤维直径(mm );γ ——纤维密度(g/cm3) 马克隆值M (用于棉)

——本身无量纲,相当于单位长度(英寸)的重量(微克); 反映细度、成熟度的综合指标。

M×Nm =25400;Nt =0.0394M ;Nd =0.354M

品质支数 (用于毛)

—— 沿用下来的指标,曾表示该羊毛的可纺支数,现表示直径在某一范围的羊毛细度。 纤维长度指标

1、主体长度:纤维中含量最多的纤维长度。

(1)根数主体长度:纤维中根数最多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 (2)重量主体长度:纤维中重量最重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 棉的手扯长度≈主体长度。 2、平均长度:是纤维长度的平均值

(1)根数平均长度L :各根纤维长度之和的平均数。

(2)重量加权平均长度Lg :各组长度的重量加权平均数

3、品质长度(右半部平均长度):比主体长度长的那部分纤维的平均长度(是棉纺工艺中决定罗拉隔距的重要参数)

4、短绒率:长度在某一界限以下的纤维所占的百分率(表示长度整齐度的指标)。

界限:细绒棉 16mm 、长绒棉 20mm ;毛30mm ;苎麻 40mm 长度与成纱质量、纺纱工艺的关系 1. 纤维长度与成纱强度的关系

在其它条件相同下,纤维越长,成纱强度越大,在保证成纱具有一定强度的前提下,纤维长度越长,纺出纱的极限细度越细(棉纤维) 2. 纤维长度与成纱毛羽的关系

成纱的毛羽是由伸出成纱表面的纤维端头、纤维圈等形成。 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较长的纤维成纱表面比较光滑,毛羽较少。 3. 纤维长度整齐度、短绒率与成纱强度、条干的关系

当纤维长度整齐度差时,短绒率大时,成纱条干变差,强度下降,生产高档产品时,需经过精梳以去除短纤。 一、纤维卷曲产生的原因 1.羊毛

自然卷曲。是由于内部结构中的正、偏皮质细胞呈双边结构或偏皮芯结构或不均匀的混杂结构所致。

卷曲形态差异较大,无规律性明显。

根据羊毛纤维卷曲的深浅(即波高),以及长短(即波宽)不同,卷曲形状可以分为三类,

(1)弱卷曲:特点是卷曲的弧不到半个圆周,沿纤维的长度方向比较平直,卷曲数较少。半细毛的卷曲属此类。

(2)常卷曲:特点:卷曲的波形近似半圆形。细毛的卷曲属于此类。用于精梳毛纺,纺制有弹性和表面光洁的纱线和织物。

(3)强卷曲:特点:卷曲的波幅较高,卷曲数较多。细毛羊腹毛属此类。用于粗梳毛纺,纺制表面和毛茸丰满、手感好、富有弹性的呢绒。

一、纤维的吸湿指标

1.回潮率与含水率

回潮率W :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干重的百分比。 含水率M :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湿重的百分比。 式中: ——纺织材料湿重; ——纺织材料干重。

2.标准回潮率

——纺织材料在标准大气条件下,从吸湿达到平衡时测得的平衡回潮率。 国际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为: 温度(T )为20℃(热带为27℃), 相对湿度(RH )为65%,

大气压力为86~106kPa ,视各国地理环境而定。

我国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为:大气压力为1个标准大气压,即101.3kPa (760mmHg 柱),并规定了温、湿度的波动范围: 一级标准:T 20±2℃,RH 65±2%; 二级标准:T 20±2℃,RH 65±3%; 三级标准:T 20±2℃,RH 65±5%;

纺织材料在实验测试前需进行调湿处理,通常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24h 以上即可,合成纤维调湿4h 以上即可。

3.公定回潮率(Wk)

——贸易上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

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 其中:Wi (%)——混纺材料中第i 种纤维的公定回潮率;

100(%)100(%)0

00

?-=

?-=a

a a G G G M G G G W i

i P W W ∑(%)=混

k

m

G L

N =tex

den m tex N N N N 91000==?γ

γ

γ

?===m den

tex

N d N d N d 129

.10113.003568.0

Pi (%)——混纺材料中第i 种纤维的干重混纺比。 4.标准重量 Gk

——是纺织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三、吸湿滞后性(或吸湿保守现象)

1.定义:同样的纤维在一定的大气温湿度条件下,从放湿达到平衡和从吸湿达到平衡,两种平衡回潮率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这种现象称之。

2.产生原因:

一 般认为吸湿时由于水分子进人纤维的无定形区,使大分子间距离增加,少数连接点被迫拆开,而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结合。放湿时,水分子离开纤维,连接点有重新结 合的趋势,但由于大分子上已有较多的极性基团与水分子相吸引,阻止水分子离去,而且大分子间的距离不能及时完全回复到原来情况,因而保留了一部分水分子。 因此同一纤维在同样的温湿度的条件下,从放温达到平衡比从吸湿达到平衡具有较高的回潮率。

同一种纤维的吸湿等温线与放湿等温线并不重合,而形成吸湿滞后圈。 吸湿滞后值(即差值)与纤维的吸湿能力和相对湿度有关。在同一相对湿度条件下,吸湿性大的纤维,差值比较大。如羊毛 2.0%, 粘纤 1.8%~2.0%,蚕丝 1.2%, 棉 0.9%, 锦纶 0.25% ,涤纶等吸湿等温线和放温等温线则基本重合。 3.应用

(1)调湿和预调湿:

调湿:纺织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湿性,故实验前,需要将试样统一在标准状态下放置一定时间,使达到平衡回潮率。

预调湿:为避免纤维因吸湿滞后性所造成的误差,需预先将材料在较低的温度下烘燥(一般为40~50°C 下去湿0.5~l h ),使纤维的回潮率远低于测试所要求的回潮率。然后再在标准状态下,使达到平衡回潮率。 (2)车间温湿度调节

如:纤维处于放湿时,车间空气的RH%<规定值; 纤维处于吸湿时, 车间空气的RH%>规定值。

第六节 纤维的拉伸强度

1. 标准测试条件举例

环境条件:Temperature: 20±3℃; Relative humidity (R.H.): 65±5% 2. 指标体系

断裂强力;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 2.1 拉伸断裂强力(绝对强力)P

——是纤维能够承受的最大拉伸外力。单位:牛顿(N );厘牛(cN );克力(gf )。 对不同粗细的纤维,强力没有可比性。 2.2 相对强度

用以比较不同粗细纤维的拉伸断裂性质的指标。 根据采用线密度指标不同,强度指标有以下几种:

(1)断裂比强度(相对强度)(specific strength 或tenacity)——是指每特(或每旦)纤维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单位为:N/tex (cN/dtex );N/d (cN/d );gf/dtex 。

其计算式为:

式中:Ptex ——特数制断裂强度(N/tex ;cN/dtex ;gf/dtex ); Pden ——旦数制断裂强度(N/d ;cN/d ;gf/d ); P ——纤维的强力(N ;cN ;gf ); Ntex ——纤维的特数(tex ,dtex ); Nden ——纤维的旦数(d )。

2)断裂应力(强度极限)——指纤维单位截面上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单位为N/mm2(即MPa )。 其计算式为:

式中:σ——纤维的断裂应力(MPa ); P ——纤维的强力(N ); S ——纤维的截面积(mm2)。

3)断裂长度(Lp )——是指纤维的自身重量与其断裂强力相等时所具有的长度。 即一定长度的纤维,其重量可将自身拉断,该长度即为断裂长度。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Lp ——纤维的断裂长度(km ); P ——纤维的强力(N );

g ——重力加速度(等于9.8m/s2); Nm ——纤维的公制支数。 纤维强度的三个指标之间的换算式为:

式中:γ——纤维的密度(g/cm3);

Ptex ——纤维的特数制断裂强度(gf/tex ); Pden ——纤维的旦数制断裂强度(gf/d ); g ——重力加速度(等于9.8m/s2); LR ——纤维的断裂长度(km )。

可以看出,相同的断裂长度和断裂强度,其断裂应力随纤维的密度而异,只有当纤维密度相同时,断裂长度和断裂强度才具有可比性。 3. 断裂伸长率ε

4. 初始模量(刚度):材料在低载荷时抵抗变形的能力,载荷-伸长曲线(或应力-应变曲线)起始直线段斜率。 量纲:cN/dtex ,g/den ,Pa(Mpa ,GPa)

式中:E ——初始模量(N/tex ); P ——M 点的负荷(N ); △L ——M 点的伸长(mm ); L ——试样拉伸测试区段(mm );

Ntex ——试样线密度(tex )。

%

1%

1%)1(0a k a k k W W G W G G ++?

=+?=den

den tex tex N P P N P P //==S

P =σγ

γγγσ?=?===?=??=?=tex N d g GP g P g P L P P P P a den tex p den

tex den

tex 33.119/99%1000

?-=

L L L εtex

N L L

P E ???=

m p N g

P

L ?=

(一)棉纤维的种类

1.按品种分类

(1)亚洲棉(粗绒棉):是中国利用较早的天然纤维之一,已有2000多年,

因纤维粗而短,又称粗绒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种植面积很少,基本作为种

子源保留。

(2)非洲棉(草棉):纤维粗短,主体长度16~25mm,平均宽度20~25mm,细度0.25~0.4tex。

(3)陆地棉(细绒棉):纤维长而细,又称细绒棉,它产量较高,纤维长,品

质好,是世界上的主要裁培种,我国的种植量占棉田总面积的95%。主体长度23~33mm,平均宽度18~20μm,细度0.15~0.2tex。

(4)海岛棉(长绒棉):纤维特别细长,又称长绒棉。是棉纤维中品质最好的,可纺很细的纱,生产高档织物或特种工业用纱。为世界次要裁培种,主体长度30~60mm,平均宽度14~17μm,细度0.12~0.14tex。

2.按纤维初加工分类

(1)皮辊棉:用皮辊式轧棉机加工的皮棉。特点:皮棉是片状,含杂含短绒

较多,长度整齐度较差,黄根较多,但纤维长度损伤少,轧工疵点少。

产量低,多用于长绒棉的轧棉加工。

(2)锯齿棉:用锯齿式轧棉机加工的质棉。特点:皮棉呈松散状,含杂含短

绒罗少,长度较整齐。但损伤较长纤维,轧工疵点较多,含有棉结(束丝),

带纤维籽屑。

锯齿轧棉机产量高,细绒棉多用此方法

皮辊棉和锯齿棉的比较

锯齿棉皮辊棉

对纤维作用剧烈,纤维损伤较大缓和,纤维损伤小

外观形态松散薄片状

主体长度及整齐度主体长度短,整齐度较高长,低、短绒没法去除

除杂设备有排杂、排僵设备无排杂设备

轧工疵点多,如棉结、索丝等少,有黄根

适宜加工细绒棉长绒棉

产量高低

二)棉纤维的形成、形态和结构

(1)棉纤维的形成

棉纤维是棉属植物种子表面生成的绒毛——种子纤维,它是胚珠表皮细胞经伸长加厚而成的,一根棉纤维就是一个植物单细胞。它的生长特点是:先伸长长度,然后充实加厚细胞壁,最后水分蒸发,形成天然转曲。整个棉纤维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1、伸长期:中段粗、两端细

2、加厚期:日轮

3、转曲期(干涸期):

(2)形态特征

纵向:具有天然转曲,可见中腔。成熟度不同,形态和可纺性不同。

(3)结构

由于棉纤维生长过程中,纤维素每天淀积一层,所以,纤维由外向内许多同心层组成。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1、初生层:棉纤的外层,即在伸长期所长成的初生胞壁和外表皮。外表皮是一层蜡质与果胶。初生层胞壁呈原纤网状螺旋结构。厚约0.1-0.2μm。

2、次生层:位于初生层的下面,占棉纤维的绝大部分,是棉纤维的主体。呈原纤变向螺旋结构。次生胞壁在各部位处的结构显著不同,主要表现为堆砌密度的差异。

3、中腔:棉纤维停止生长后遗留下来的空隙。在壁内面附有原生质干燥后的固体残留物。

麻纤维

1.分类

韧皮纤维(软质纤维):苎麻,亚麻,黄麻,大麻,洋麻等

叶纤维(硬质纤维):剑麻,蕉麻,菠萝麻

2.麻纤维的初步加工

目的:从韧皮或叶子中取出纤维;包括剥制和脱胶。

脱胶的方法主要有:微生物脱胶和化学脱胶。

工艺纤维:又称束纤维。亚麻、黄麻、洋麻等单纤维很短,不能采用单纤维纺纱,而是以许多植物单细胞及胶质粘合集束的束纤维作为纺纱用纤维,称为工艺纤维。

三、毛纤维的形态结构

分为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

细毛纤维没有髓质层,仅有鳞片层、皮质层。部分品种的毛纤维髓质层细胞破裂、贯通呈空腔形式(如羊驼羔毛等)。

1.鳞片层鳞片层居于羊毛纤维表面,由方形圆角或椭圆形扁平角质蛋

白细胞组成,它覆盖于毛纤维的表面。鳞片的上端伸出毛干,且永远指向毛尖,

鳞片底部与皮质层紧密相连。鳞片是角质蛋白细胞,鳞片细胞由跟向梢层层叠置,在每毫米长度内,一般叠置34—40层(骆驼毛纵向叠层约20层)。

超细绒毛每一个鳞片围绕毛干一周呈环状。

2.皮质层

皮质层位于鳞片层的里面,由稍扁的截面细长的纺锤状细胞组成,它在

毛纤维中沿着纤维的纵轴排列,皮质细胞紧密相连,细胞间由细胞间质黏结。

皮质细胞和大部分蛋白质纤维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蛋白质。

皮质细胞是毛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毛纤维物理化学性质的基

本物质。皮质细胞间及其与鳞片层之间由细胞间质紧密连结。

细胞间质亦为蛋白质,含有少量胱氨酸,约占羊毛纤维重量的l%,厚约150nm,充满细胞的所有缝隙,易被酸、碱、氧化剂、还原剂降解和酶解。

皮质细胞按结构不同,分为正皮质细胞、偏皮质细胞和间皮质细胞。正皮质

细胞、偏皮质细胞及间皮质细胞堆砌成毛纤维皮质细胞壁。美利奴种绵羊毛的

正皮质细胞和偏皮质细胞分别集合呈现双侧分布,偏皮质细胞由水湿到干缩中

收缩率显著大于正皮质细胞,双侧分布收缩率不平衡,使毛纤维产生卷曲,而

且正皮质细胞在卷曲的外侧。

黑面种绵羊、安哥拉山羊等的细绒毛正皮质细胞分布于中心部位,偏皮

质细胞环形分布在截面的四周(皮芯分布);林肯种绵羊等的细绒毛正皮质细胞

环形分布于截面四周,偏皮质细胞分布于中心部位。因此,以上这些品种动物

毛很少卷曲。但也有一些动物毛纤维正皮质细胞呈星点分布于纤维截面中。3.髓质层

毛纤维的髓质细胞的共同特点是薄壁细胞,椭球形或圆角立方形,中腔大。

髓质细胞一般分布在毛纤维的中央部位,绵羊、山羊、骆驼、牦牛、狐、貂、貉、藏羚羊等的细绒毛,一般没有髓质细胞。它们的粗绒毛中,髓质细胞呈断续分布。它们的刚毛中髓质细胞呈连续分布。它们的死毛中几乎没有皮质细胞,只有鳞片层和髓质层,且髓质细胞连续,但髓质细胞的细胞壁极薄,一般加工中,其细胞壁均破裂,形成中心连续孔洞。

四、缩绒性:

缩绒性:羊毛在湿热及化学试剂作用下,经机械外力反复挤压,纤维集合体逐渐收缩紧密,并相互穿插,纠缠,交编毡化。这一性能称之。

利:缩绒使毛织物有独特的风格;

弊:缩绒使毛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变差(洗涤后易收缩,变形);

影响穿着的舒适性与美观(起毛起球)

三、蚕丝的形态结构

蚕丝:丝素外包有丝胶;

纵向平滑,截面为不规则三角形。

第五章化学纤维

1.化学纤维的分类

2.再生纤维的定义以及主要品种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3.半合成纤维的定义以及主要品种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4.合成纤维的定义以及其主要品种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化学纤维的定义

一、按高聚物的来源分类

1.再生纤维采用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与机械加工而再生制得的、与原聚合物在化学组成上基本相同的纤维。例如,粘胶纤维、铜氨纤维、醋酯纤维等,都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含有纤维索的物质如棉短绒、木材、甘蔗渣、芦苇等的纤维素做成的纤维。再生纤维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再生蛋白质纤维。

2.合成纤维利用煤、石油、天然气、农副产品等制得的低分子化合物(单体)为原料,经人工合成与机械加工而制得的纤维。合成纤维品种不下百余种.常见的涤纶、锦纶、腈纶都是合成纤维。

1.粘胶纤维

粘胶纤维(viscose fibre),是粘纤的全称。它又分为粘胶长丝和粘胶短纤。

粘纤——又叫人造丝、冰丝、粘胶长丝。近年,粘纤又出现了一种名为天丝、竹纤维的高档新品种。粘纤是以棉或其它天然纤维为原料生产的纤维素纤维。在12种主要纺织纤维中,粘纤的含湿率最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求,具有光滑凉爽、透气、抗静电、染色绚丽等特性。

粘胶纤维的特点

基本组成是纤维素(C6H10O5)n ,普通粘胶纤维的截面呈锯齿形皮芯结构,纵向平直有沟横。而富纤无皮芯结构,截面呈圆形。

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在13%左右。吸湿后显著膨胀,直径增加可达50%,所以织物下水后手感发硬,收缩率大。

普通粘胶纤维的断裂强度比棉小,约为1.6~2.7cN/dtex;断裂伸长率大于棉,为16%~22%;湿强下降多,约为干强的50%,湿态伸长增加约50%。其模量比棉低,在小负荷下容易变形,而弹性回复性能差,因此织物容易伸长,尺寸稳定性差。富纤的强度特别是湿强比普通粘胶高,断裂伸长率较小,尺寸稳定性良好。普通粘胶的耐磨性较差,而富纤则有所改善。

粘胶纤维的化学组成与棉相似,所以较耐碱而不耐酸,但耐碱耐酸性均较棉差。富纤则具有良好的耐碱耐酸性。同样粘胶纤维的染色性与棉相似,染色色谱全,染色性能良好。此外粘胶纤维的热学性质也与棉相似,密度接近棉为1.50~1.52g/cm3。

甲壳素纤维的特性

1)优异的生物医学功能

甲壳素的大分子结构与人体内的氨基葡萄糖的构成相同,而且具有类似于人体骨胶原组织结构,这种双重结构赋予了它们极好的生物医学特性:即它对人体无毒无刺激,可被人体内的溶菌酶分解而吸收,与人体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具有抗菌、消炎、止血、镇痛、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因此,甲壳素和壳聚糖是理想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广泛用于制造特殊的医用产品。国外,尤其是日本和美国已用它来制造人造皮肤、可吸收缝合线、血液透析膜和药物缓释剂以及各种医用敷料等。

(2)可生物降解

由于制造甲壳素纤维的原料一般采用虾、蟹类水产品的废弃物,一方面这可减少这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甲壳素纤维的废弃物又可生物降解,不会污染周边环境,所以甲壳素纤维又被称为绿色纤维。

(3)优良的吸湿保温功能

(4)较好的可纺性

聚乳酸纤维

玉米纤维Corn Fiber(聚乳酸纤维,PLA纤维)

是以玉米、小麦等淀粉为原料,经发酵转化成乳酸再经聚合,纺丝而制成的合成纤维。

此纤维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玉米纤维轻柔滑顺,强度大,吸湿透气,加工的产品有丝绸般的光泽及舒适的肌肤触感和手感,悬垂性佳,良好的耐热性及抗紫外线功能,服用性能好。

2.合成纤维

涤纶

2.性质

(1)机械性质

断裂强度较高,伸长率大;初始模量高;弹性回复性好;

织物挺括,耐磨性较好,尺寸稳定性较好。

(2)吸湿染色差

W=0.4%;不能采用常温染色。

易起静电,耐污性差。

(3)热学性质

熔点高,达255-265℃;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好

(4)光学性质

耐光性好,仅次于腈纶

(5)耐酸不耐强碱,不霉不蛀

(6)密度:1.38 g/cm3

锦纶

2.性质

(1)机械性质

断裂强度、屈曲强度较高,伸长大;

初始模量较低,断裂功大;

弹性好,耐磨性好,织物的保形性和挺括性较差。

(2)吸湿染色性

W=4.5%,比涤纶好

(3)热学性质

耐热性差;

安全使用温度:低于93°C(锦纶6),低于130°C(锦纶66);

熔点:215°C(锦纶6),250°C(锦纶66)

(4)耐光性差

(5)耐碱不耐酸

(6)密度较小:1.14 g/cm3

腈纶

1.结构

准结晶结构

2.性质

强度较低,伸长较大;

初始模量:E锦纶

弹性:比棉、麻、粘胶好,但比羊毛、涤纶、锦纶差;

染色性较好;没有明显的熔点,不会产生熔孔现象;

耐光性特别好;

耐酸也耐碱;

密度较小:1.17g/cm3

维纶

1.结构:

皮芯层结构,截面形状:浓度30%,哑铃状;浓度40%,圆形;

大分子主链呈平面锯齿形。

2.性质

机械性质:强度较高,伸长率不大,初始模量比涤纶低,弹性较差,耐磨性较好。

吸湿染色性:W=5.0%,在合纤中,吸湿性居于首位;

染色性不好,色泽不鲜艳

热学性质:耐干热稳定性较好,耐热水性较差。

耐碱不耐强酸;

耐光性、耐腐蚀性较好;

热传导系数低,保暖性较好;

丙纶

1. 结构

分子间不存在强的化学结合力。

等规聚丙烯分子量相当高,具有较高的立体规整性,易结晶。

2. 性质

机械性质:强度较高,伸长率较大,初始模量不高,弹性很好,耐磨性好。

吸湿染色性:吸湿性、染色性很差

热学性质:熔点低,耐湿热不耐干热

耐光性特别差,易老化

化学稳定性很好,耐酸、耐碱、耐其他化学试剂

密度最轻:0.91g/cm3

氨纶

1.结构

嵌段共聚物

由具有柔性的不结晶的低分子软链段(如聚酯或聚醚链段)和具有刚性的结晶的硬链段(如二异氰酸酯)共聚而成。

2. 性质

机械性质:强度较低,伸长率大(450~800%);初始模量低,弹性特别好

吸湿性较差W=0.8-1%

热学性质:在日光照射下稍微发黄,且强度稍有下降

具有较好的耐酸碱性、耐光性等

密度小:1.0-1.3g/cm3

氨纶纤维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其它纤维混合使用。

三种形式:裸丝

单层或双层色覆纱

包芯纱

1.5常见纺织纤维拉伸曲线

拉伸曲线可分为三类:

(1)强力高,伸长率很小的拉伸曲线(棉、麻等纤维素纤维)——拉伸曲线近似直线,斜率较大(主要是纤维的取向度、结晶度、聚合度都较高的缘故);(2)强力不高,伸长率很大的拉伸曲线(羊毛、醋酯纤维

等)——表现为模量较小,屈服点低和强力不高;

(3)初始模量介于1.2之间的拉伸曲线(涤纶、锦纶、蚕丝等纤维)。

纤维的摩擦、抱合和切向阻力

(1)抱合力F1——纤维间在法向压力为零时,做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切向阻力。(因为纤维具有卷曲、转曲、鳞片、表面粗糙凹凸不平,且细长柔软;纤维必

须具有一定的抱合力,棉卷、棉条才具有一定强力,纺纱工艺才能顺利进行。)第九章纱线的总类与结构

第一节纱线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纱线分为多种类别:

按组成纱线的纤维的形态结构分:短纤维纱、长丝纱、复合纱;

按纱线的用途分

按纱线的粗细分

按纱线的染整和后加工分

第十章纱线的基本结构参数

第一节纱线的细度

一、纱线的细度指标

直接指标(直径d)、间接指标(特克斯、纤度等)

1.特克斯(俗称号数、tex)

棉纱、棉型化纤纱线

定义:1000米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克数

2 公制支数Nm

定义:1克重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所具有的长度的米数,

Nm=L/Gb=L/[(1+wb%)G0] (10-3)

长度L、公定回潮率wb都是规定数值,可推得计算式:

Nm=k/G0 (10-4)

G0 —绞纱平均干重(克)

L wb K

精梳毛纱50 16.0 43.10

粗梳毛纱20 15.0 17.39

3 英制支数

定义:在公定回潮率9.89%时,一磅重的棉纱所具有的长度为840码的倍数,即绞纱长度

通常表示:21s、32s、45s……

4. 旦数(D):多用于化纤、长丝纱(纤维部分已作过介绍)

5 纱线直径

可在投影仪下测量,也可由体积重量和细度间接指标换算。

第二节纱线的细度不匀

一、基本概念

——截面面积或直径的粗细不匀,或截面内纤维根数变化或单位长度纱线重量的变化。

不匀的危害:

①内在质量↓——

②外观质量↓——

③工艺性↓——

控制和检测不匀的重要性:贸易的重要质量指标、评级依据。

短纤维纱细度不匀的起因:

(1)纤维在纱中的随机分布(随机不匀)

(2)周期性不匀:罗拉、皮辊、齿轮等旋转件的偏心、缺齿、表面损坏等(3)偶发性不匀:飞花、接头等操作不良

(4)纤维细度不匀

三、波谱图

1 概念

波谱图——表示纱条线密度变化曲线的各个正弦不匀分量的波长与幅值高的关系。

2 实际纱条的波谱图:

正常纱(等长纤维双峰、不等长纤维单峰)

含周期不匀:烟囱

含牵伸不匀:小山

第三节纱线的捻度

一、加捻指标

1. 捻度T:单位长度的捻回数。

特数制Tt(捻/10cm),棉纱及棉型化纤纱

公制Tm (捻/m),毛纱及毛型化纤纱

英制Te (捻/inch),习惯用于棉纱及棉型化纤纱

2.

捻向

Z捻向、S捻向

捻向组合:

ZS(单纱Z捻,股纱S捻)

ZZ(单纱Z捻,股纱Z捻);

ZSZ(单纱Z捻,股线初捻向S捻,复捻Z捻)

二、加捻对纱线、织物性能的影响

1 捻度及捻系数的影响

①对强力的影响:临界捻度αk前增大,而后纱线强力下降

②对断裂伸长的影响:临界捻度附近,α↑,断裂伸长增大

③对纱线体积重量δ、直径d的影响

α↑,δ↑,d↓, 超过一定范围后,影响不大

④对织物厚度、强度、手感、弹性等的影响

2 捻向的影响

①经纬纱捻向不同,

(1)交织点纤维不易镶嵌,织物松厚柔软

(2)经纬纱纤维方向一致,织物光泽好

②纱的捻向与织物纹路方向相反,斜纹清晰

③不同捻向的经纬纱可以形成隐条、隐格效应

纺织材料学基础知识

纺织材料学基础知识 纺织材料是纺织原料及由其制得的半成品,制品的统称。 1. 结构: 纤维的结构:形成的特点,组织物质,内部大分排列形态,外观形态 纱线的结构:纤维在纱中的配置和空间形态 织物的结构:纱线在织物中的排列关系及本身屈曲 2. 性能: 性能是结构的产物,结构决定性能 工艺性能——长度、细度、卷曲…… 物理性能——热、光、电、吸湿…… 化学性能——耐腐蚀(酸碱……) 机械性能——拉、弯、磨、压…… 服用性能——起毛起球、折皱、缩水…… 三、纺织纤维的分类 纤维,大家对此并不陌生,纤维是以细而长的特征的,不同用途的纤维,要求它具有不同的性能,作用纺织纤维,一般而必要的条件有两条: (1)具有一定的化学,物理,稳定性(固体) (2)具有一定的强度,柔曲性,可纺性,弹性和可塑性等。 1、天然纤维——自然界生长形成的纤维 (1)植物纤维(天然纤维素纤维):棉、麻 (2)动物纤维(天然蛋白质纤维):毛、蚕丝(唯一的天然长丝) (3)矿物纤维:石棉,(存在于地壳的岩层中,用于建筑和防火材料) 大量用于纺织的是:棉、麻、毛、丝这四种纤维 棉纤维以柔软舒适为特点。产量最多,用途很广,除大量用于衣服、床单等生活用品之外,还可用于工业如作帆布,传送带,也可用作保温用的填充材料。 麻纤维挺爽吸汗。其大多数品种用于制作绳牵、包装品(麻袋),少部分优良品种的纤维用于纺织,作衣服,装饰织物等。 2、化学纤维: 以天然或合成高聚物为原料,经化学和机械加工而成的纤维。 (1)人造纤维(再生纤维)是出现最早的化学纤维(man-made fibre),它以天然纤维素,蛋白质、无机物为原料加工而成。 ①人造纤维素纤维:粘胶、醋酯纤维、天丝 ②人造蛋白质:酪素,大豆纤维 ③人造无机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 (2)合成纤维 涤纶——聚酯; 锦纶——聚酰胺; 腈纶——聚丙烯腈; 维伦——聚乙烯醇缩甲醛; 丙纶——聚丙烯; 氨纶——聚氨酯。 四、纱线的分类 (一)按形成方式和结构分

纺织材料学习题集(DOC)

《纺织材料学》习题集 宗亚宁编 2008年6月目录 绪论 (1) 第1章天然纤维素纤维 (1) 第2章天然蛋白质纤维 (2) 第3章化学纤维 (2) 第4章纤维形态特征 (3) 第5章纤维的结构特征 (3) 第6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 (4) 第7章纤维力学性质 (4) 第8章纺织材料的热学、光学及电学性能 (5) 第9章纱线的分类与基本特征参数 (6) 第10章纱线的力学性质 (7) 第11章织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7) 第12章织物基本力学性质 (8) 第13章织物的保形性 (8) 第14章织物的舒适性 (9) 第15章织物的风格与评价.................................................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纺织材料(2)纺织纤维(3)化学纤维 (4)天然纤维(5)再生纤维(6)合成纤维 二、问答题 试述纺织纤维的主要类别,并分别举例。 第1章天然纤维素纤维 一、名词解释 1. 丝光 2. 皮棉 3. 棉纤维天然转曲 4. 皮辊棉 5. 锯齿棉 6. 原棉疵点 7. 成熟度 8. 衣分率 9. 原棉品级10. 工艺纤维11. 主体长度12. 平均长度 13. 品质长度14. 短绒率15. 跨越长度 二、问答题 1. 简述正常成熟的棉纤维纵向、横截面的形态特征。 2. 简述棉纤维天然转曲的影响因素。 3. 简述棉纤维截面结构层次、各层次的特点及各层次与纤维性能的关系。 4. 简述棉纤维长度及其分布与纺纱工艺、纱线性能之间的关系。 5. 简述棉纤维细度及其分布与纺纱工艺、纱线性能之间的关系。 6. 棉纤维成熟度与纺纱工艺及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 7. 中国细绒棉品级评定的分级情况及主要依据是什么。 8. 原棉品质评定(商业检验)的内容。 9. 简述麻纤维的种类。 10. 简述苎麻、亚麻纤维的形态特征、性能特点及检测方法。 11. 试述细绒棉与长绒棉、锯齿棉与皮辊棉的特点 12. 原棉标志的含义。试述327A、231B和527代表什么样的原棉 第2章天然蛋白质纤维 一、名词解释 1. 品质支数 2. 加权主体长度 3. 加权主体基数 4. 短毛率 5.卷曲度

纺织材料学(于伟东-中国纺织出版社)课后答案

纺织材料学(于伟东-中国纺织出版社)课后答案第一章纤维的分类及发展 2、棉,麻,丝,毛纤维的主要特性是什么?试述理由及应该进行的评价。 棉纤维的主要特性:细长柔软,吸湿性好(多层状带中腔结构,有天然扭转),耐强碱,耐有机溶剂,耐漂白剂以及隔热耐热(带有果胶和蜡质,分布于表皮初生层);弹性 和弹性恢复性较差,不耐强无机酸,易发霉,易燃。 麻纤维的主要特性:麻纤维比棉纤维粗硬,吸湿性好,强度高,变形能力好,纤维以 挺爽为特征,麻的细度和均匀性是其特性的主要指标。(结构成分和棉相似单细胞物质。) 丝纤维的特性:具有高强伸度,纤维细而柔软,平滑有弹性,吸湿性好,织物有光泽,有独特“丝鸣”感,不耐酸碱(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毛纤维的特性:高弹性(有天然卷曲),吸湿性好,易染色,不易沾污,耐酸不耐碱(角蛋白分子侧基多样性),有毡化性(表面鳞片排列的方向性和纤维有高弹性)。 3、试述再生纤维与天然纤维和与合成纤维的区别,其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何异同?在 命名上如何区分? 答:一、命名 再生纤维:“原料名称+浆+纤维” 或“ 原料名称+黏胶”。 天然纤维:直接根据纤维来源命名,丝纤维是根据“植物名+蚕丝”构成。 合成纤维:以化学组成为主,并形成学名及缩写代码,商用名为辅,形成商品名或俗称名。 二、区别 再生纤维:已天然高聚物为原材料制成浆液,其化学组成基本不变并高纯净化后 的纤维。 天然纤维:天然纤维是取自植物、动物、矿物中的纤维。其中植物纤维主要组成物质为纤维素,并含有少量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动物纤维主要组成物质为蛋 白质,但蛋白质的化学组成由较大差异。矿物纤维有SiO2 、Al2O3、Fe2O3、 MgO。

纺织材料学2010A卷及答案

浙江理工大学2009 —2010 学年第 2 学期 《纺织材料学B 》期末试卷( A )卷 班级:学号:姓名: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小时。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复合纤维 2、溶液纺丝 3、纤维的取向度 4、吸湿等温线 5、纤维的初始模量 6、纤维的应力松弛 7、纤维的双折射 8、纱线的捻向 9、织物风格 10、织物的结构相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按纤维性能分类,芳纶纤维属于纤维。 2、锦纶6的化学名称为。 3、纤维的取向结构使纤维的力学性能、光学、热学性能、吸湿膨胀性等产生。 4、棉纤维的天然转曲是由于次生层中原纤排列而成。 5、细度为200D的锦纶6长丝纱,其细度为公支。 6、纤维从放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在数值上总是从吸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 7、纤维的初始模量,则其制品比较柔软。 8、高于玻璃化温度时,纤维处于态。 9、纤维的性质对短纤纱中纤维的径向分布规律影响很大,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则

长纤维优先向转移。 10、纤维间相互移动时,产生粘-滑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11、羊毛出现毡缩的必要条件是。 12、捻度为60捻/10cm,粗细为25tex的纱线特克斯制捻系数为。 13、截面中平均根数为100根纤维的纱线极限不匀率为。 14、织缩率是表示纱线在织物内__ _ __。 15、经纱或纬纱采用不同纤维原料的纱线织成的织物称为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羊毛纤维是()。 (1)单细胞纤维(2)非细胞组织纤维(3)多细胞纤维 2、天然纤维中,取向度最高的是_____。 (1)棉(2)麻(3)毛 3、浸润性好的纤维,水滴与纤维之间接触角。 (1)小(2)大(3)无关 4、羊毛纤维经过拉伸后,大分子从α型转变为β型是属于。 (1)构型改变(2)构象改变(3)超分子结构改变 5、吸湿性小的纺织材料,。 (1)加工性能和服用性能好(2)强伸性能好(3)电绝缘性能好 6、棉、麻等天然纤维素纤维随着回潮率的上升,其强度。 (1)增大(2)减小(3)接近不变 7、同样温度下,热收缩率最大的纤维是()。 (1)丙纶(2)涤纶(3)麻纤维 8、下列纤维中,耐光性最好的纤维是()。 (1)羊毛(2)锦纶(3)腈纶 9、纱线片段间不匀率,随片段长度的增加而。 (1)增加(2)减小(3)不变

纺织材料学深刻复习提纲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编号:833 科目名称:纺织材料学 一、考试总体要求 纺织材料学是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解决纺织材料领域中的认知和基本认知方法问题,主要涉及纤维及纤维制品的命名、分类、形(即形态、尺度、结构和表面)、性能(即性质与功能)、成形方法和其间相互关系,以及纺织材料的认知与表征方法和技术。要求:1.掌握纤维分类、命名、性状特征和基本获得途径与方法,了解常用纤维的形与性能及其相互关 系,并对特种纤维、高技术纤维、功能纤维和新纤维种类及特征有基本了解; 2.了解纤维形尤其是结构的基本概念与表达,纤维可成形性的概念与表达,以及纤维结构和成形 方法对纤维性质的影响; 3.掌握纤维基本性质的表达和常用性能指标,以及相关测量方法,能解释影响纤维吸湿、力学、 热学、光学、电学等性能的基本因素; 4.掌握各类纱、丝、线的分类、命名、结构及性能特征和成形方法,特别是非传统纺纱技术,复 合、结构纺纱技术及成纱结构与性能; 5.了解纱线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其在各大类纱线(纱、丝、线)开发中的应用,掌握纱线结构 和性能测量及纱线品质评定的基本方法与内容; 6.了解纺织品(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及其复合织物)的基本分类、分类、命名、结构及性 能特征和成形方法,以及在服用、家用、产业用中的基本要求与特征; 7.掌握织物服用和使用性能实现与表达方法和影响织物服用和使用性能的因素,掌握织物性能测 量、品质要素评定和各类织物分析鉴别的方法,以及掌握织物使用中的维护与保养; 8.了解产业用和技术纺织品的性能及功能特征,使用中的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以及相应的 评价方法。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1. 绪论(10%) 一、纺织材料的属性与内容* 二、纺织材料发展中的问题* 三、纺织材料学应关注的知识及思考 2.纤维部分(45%) 第一章纤维分类、加工与发展 第一节纤维及其分类* 第二节各种常用纤维简介* 第三节纤维的成形加工 第四节纤维的应用与未来* 第二章纤维的结构特征 第一节纤维基本结构的构成* 第二节纤维的结构特征与测量* 第三节典型纤维的结构与特征* 第三章纤维的形态与表征

《来样分析》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来样分析》实训是纺织工程专业“实践实训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训练,使学生懂得织物分析的常用方法,来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测定经、纬纱的捻度和捻向;测定织物的经、纬纱缩率;测算经、纬纱线线密度;鉴定织物的经、纬纱原料;概算织物重量及成本核算;分析织物的组织及色纱的配合。为产品设计、亏本核算及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本课程是《纺织材料学》、《织物结构与组织》、《织造学》、《纺纱学》的配套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应与《纺织材料学》课程紧密衔接,一般应在学生修完《纺织材料学》课程后进行。二、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 (一)来样分析 1.常规织物分析 2.特殊外观织物分析 3.实用面料分析, 4.成本核算。 (二)时间:2012年02月-04月,每周4学时,共32学时。 三、实训仪器、工具及材料 仪器、工具:显微镜、天平、烘箱、捻度机、照布镜、针、意匠纸、笔和若干实验耗材等。 材料:常规织物、特殊外观织物、实用面料 四、分析步骤 1.取样; 2.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3.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4.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5.测定经、纬纱的捻度和捻向; 6.测定织物的经、纬纱缩率; 7.测算经、纬纱线线密度; 8.鉴定织物的经、纬纱原料; 9.概算织物重量; 10.分析织物的组织及色纱的配合。 五、完成面料分析表和成本核算

实训一:常规织物分析 1.实训步骤和操作方法 (一)取样 1.取样位置 试样离布边不小于5厘米,并且试样表面不应带明显的疵点。 2.取样大小 (1)一般织物取15×15厘米。 (2)组织循环较大的织物取20×20厘米或更大。 (3)如果取样确有困难,试样稍大于5×5厘米也可进行分析。 (二)确定织物的经、纬面 织物分析时,为了组织图绘制的简便清晰,通常将织物的纬面作为分析面。纬组织点多的一面为织物的纬面。 (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区别织物经、纬向的主要依据如下: 1.如来样上有布边,则平行布边的纱为经纱,垂直布边的纱为纬纱。 2.如样品是坯布,则含有浆份的纱是经纱,不含浆份的纱是纬纱。 3.一般密度大的为经纱,密度小的为纬纱。 4.筘痕明显的织物,则沿筘痕方向为经向。 5.由股线和单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 但在粗纺毛织物中,也有以单纱为经纱,弱捻的股线为纬纱的。 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向不同时,则Z捻纱为经纱,S捻纱为纬纱。 7.若织物成纱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为经纱,捻度小的为纬纱。 8.若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捻向、捻度均差异不大时,则纱线的条干均匀、光泽好的为经纱。(四)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织物单位长度中排列的经、纬纱根数称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公制计算单位是指10厘米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 在测数时应注意:计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时,落在纱线上超过0.5根不足1根的以0.75根计,不足0.5根的以0.25根计,然后按经纱密度3个观察值,纬纱密度4个观察值求得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1根,再四舍五入为0.1根。 (五)测定经、纬纱的捻向和捻度 1. 测定纱线捻向的方法有二种: 1).退捻法 以左手夹牢纱线的上端,用右手食、拇二指握住纱线下端用顺时针转,若纱线变紧,则表示加捻方向与原来捻向相同,为Z捻,若纱线变松则为S捻。 2).观察法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整理(科大)

绪论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纺织纤维 2聚合度 3结晶度 4取向度 5大分子的柔曲性 三、填空题: 1.纤维大分子聚合度越高,则纤维的强度。 2. 纺织纤维中大分子间的结合力有、、、四种。 四、简答: 1.比较结晶区和非结晶区的特点。 2.什么是大分子的柔曲性?影响柔曲性的因素是什么? 五、判断题: 1.纤维大分子的聚合度越高,强度越低() 2.纤维结晶度越高,则其强度越大,但其初始模量较低()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第一节)1公定重量 2回潮率 3含水率 4平衡回潮率 5公定回潮率 6吸湿滞后性(第二节)7吸湿积分热 8吸湿微分热 二、选择题: (第一节)1.在同等条件下,成熟差的棉纤维比成熟好的棉纤维吸湿性() A 好 B 差 C相同 2.标准重量是指纺织材料在()的重量. A标准大气时 B公定回潮率时 C平衡回潮率时 3.粘胶纤维吸湿性比棉纤维() A 好 B 差 C 相同 4.纺织材料的公定(标准)重量是() A实际回潮率时的重量 B标准回潮率时的重量 C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5.纺织材料的含水率为10%时,其回潮率()10%。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第二节)6.同一种纤维从放湿达到平衡的回潮率()从吸湿达到平衡回潮率 A 大于 B 小于 C 相等 7.纤维回潮率随着温度升高而() A增大 B 降低 C 不变 8.维纶缩甲醛主要是为了提高纤维的() A耐热水性 B强度 C耐晒性 9.具有准晶态结构的纤维是() A涤纶 B丙纶 C腈纶 10.如果需要包芯纱具有较好的弹性,则芯纱一般采用() A氨纶 B腈纶 C高收缩涤纶 (第三节)11.纺织材料重量随回潮率增加而() A增大 B 降低 C 不变 12.大多数纤维吸湿后,直径方向会() A缩短 B膨胀 C 不变 13.纤维吸湿后,其强度一般会()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14.棉纤维吸湿后导电性能迅速提高,一般不易积累() A 水分 B 杂质 C 静电 15.随着相对湿度的提高, 强度变化最小的纤维是( )

纺材重点及答案

1、天然转曲:纤维素以螺旋状原纤形态一层一层淀积在胞壁上,螺旋方向时左时右,纤维干涸后,由于内应力作用,胞壁扭转形成“天然转曲”(棉纤维生长发育过程中纤维素沿纤维轴向的螺旋变向所致。)(转曲的存在,使抱合力增大,有利于纺纱,提高产品的质量。一般用单位长度(1cm)中扭转180度的次数表示。) 2、抱合力:纤维间在法向压力为零时,做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切向阻力。 皮辊棉:用皮辊式轧棉机加工的皮棉。特点:皮棉是片状,含杂含短绒较多,长度整齐度较差,黄根较多,但纤维长度损伤少,轧工疵点少。 3、极限氧指数: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氧、氮混合气体中,材料刚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要的最低氧浓度。 4、复合纤维: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通过一个喷丝孔合成的纤维。 5、品质支数:表示直径在某一范围内的羊毛细度。 6、缓弹性变形:加(或去除)外力后需经一定时间后才能逐渐产生(或消失)的变形。 工艺纤维:工艺纤维是指脱胶和梳麻处理后,符合纺纱要求的具有一定细度、长度的束纤维。 7、急弹性变形:加(或去除)外力后能迅速变形。 8、摩擦效应:毛纤维鳞片层具有方向性,使对其摩擦有逆鳞、顺鳞之分。逆、顺摩擦系数之差对逆、顺摩擦系数之和的百分率为摩擦效应。 9、粘胶纤维的原料一般选用 答:先将纤维素原料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碱纤维素,再与二硫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纤维素黄酸酯,纤维素黄酸酯溶解在稀碱溶液中制成粘胶。 10、纺织纤维中大分子间的结合力有哪些 答:纤维大分子的次价键力包括范得华力、氢键、盐式键、化学键。范德华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的一种吸引力。包括定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极性很强的X-H键上的氢原子,与另一个键上电负性很大的原子Y上的孤对电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的一种键。盐式键存在于部分纤维大分子间,盐式键键能大于氢键,小于化学键。网状构造的大分子可由化学键构成交联。 11、丙纶是化学纤维中密度最轻的品种。 12、麻纤维有茎纤维和叶纤维两类,茎纤维有哪些,叶纤维有有哪些 答:叶纤维:单子叶植物的叶鞘和叶身内的维管束纤维,如剑麻、蕉麻、菠萝麻等。 茎纤维就是韧皮纤维。 13、蚕茧由哪四部分组成。 答:蚕茧的构成:茧衣、茧层、蛹衬、蛹,茧层可缫丝,茧衣、蛹衬因丝细而脆弱只能作绢纺原料。蚕层可缫丝,形成的连续长丝称为“生丝”。 14、在同样结晶度下, 一般说来, 晶粒小的吸湿性好还是差? 答:在同样的结晶度下,微晶体的大小对吸湿性也有影响。一般来说,晶体小的吸湿性较大。韧皮纤维:双子叶植物茎的韧皮层内部丛生成束的纤维。如:苎麻、亚麻、黄麻、大麻、苘麻、荨麻、罗布麻等 15、吸湿性的测定方法? 答:吸湿性的测试方法:分为直接法与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测定法称得湿重Ga,去除水分后得干重G0,根据定义求得W。具体的测试方法有:烘箱法,红外线辐射法,高频加热干燥法,吸湿剂干燥法,真空干燥法。间接测定法利用纺织材料中含水多少与某些性质密切相关的原理,通过测试这些性质来推测含水率或回潮率。具体的测试方法有电容式测湿仪,电阻测湿仪。 16、根据蚕的饲养季节,蚕茧分? 答:根据蚕的饲养季节,蚕茧分春蚕,夏蚕,秋蚕。 17、:组成羊毛纤维的蛋白质层,表皮层是由___角蛋白质细胞__组成,它象__鱼鳞___一样重叠覆盖,包覆在羊毛纤维的表面,所以又称_鳞片____层。皮质层是__蛋白质___,又分_正皮质细胞____和__偏皮质细胞___,由于两种皮质的物理性质的不同引起的不平衡,形成了羊毛的卷曲。髓质层由____薄壁细胞_______组成,它的存在使羊毛的质量变_____。 18、:纺织纤维导电性能的指标为比电阻有哪三种。 (1)体积比电阻(ρv ,Ω·cm)

纺织材料学复习题库

《纺织材料学》简答论述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名词解释(15分) 羊毛缩绒性:在湿热或化学试剂条件下,羊毛纤维或织物鳞片会张开,如同时加以反复摩擦挤压,由于定向摩擦效应,使纤维保持指根性运动,纤维纠缠按一定方向慢慢蠕动。羊毛纤维啮合成毡,羊毛织物收缩紧密, 这一性质成为羊毛的缩绒性。 差别化纤维:一般经过化学改性或物理变形,使纤维的形态结构、物理化学性能与常规纤维有显著不同,取得仿生的效果或改善提高化纤的性能。这类对常规纤维有所创新或具有某一特性的化学纤维称为差别化纤 维。 超细纤维:单丝线密度较小的纤维,又称微细纤维。根据线密度范围可分为细特纤维和超细特纤维。细特纤维抗弯刚度小,制得的织物细腻、柔软、悬垂性好,纤维比表面积大,吸湿好,染色时有减浅效应,光泽柔 和。 高收缩纤维:沸水收缩率高于15%的化学纤维。根据其热收缩程度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风格及性能的产品。如热收缩率在15%-25%的高收缩涤纶,可用于织制各种绉类、凸凹、提花织物。 吸湿滞后性:在相同大气条件下,放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和吸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最后不重叠而有滞后性,从放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总高于吸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纤维这种性质称为吸湿滞后性或吸湿保守性。 纱线:由纺织纤维制成的细而柔软的、并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质的长条。 纺织纤维: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物质,并且可用来制造纺织制品。这类纤维称为纺织纤维。 断裂长度:是相对强度指标。随着纤维或纱线长度增加,自重增加。当纤维或纱线自重等于其断裂强度时的长度,为断裂长度(km).数值越大,表示纤维或纱线的相对强度越高。 临界捻系数: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纱线强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捻度的增加而增加,纱线获得最大强力时的捻系数,称为临界捻系数。 纤维: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物质。 含水率:纺织材料中所占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湿量的百分比。 丝光:棉纤维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液氨中处理,纤维横向膨化,截面变圆,天然转曲消失,使纤维呈现丝一般的光泽。如果膨化的同时再给予拉伸,则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纤维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纤维强力。这一处理称为丝光。 公定回潮率: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必须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作统一规定,这称为公定回潮率。公定回潮率较接近实际回潮率。 回潮率:是指纺织材料中所含的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的干量的百分比。 吸湿保守性:在相同大气条件下,放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和吸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最后不重叠而有滞后性,从放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总高于吸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纤维这种性质称为吸湿滞后性或吸湿保守性。 特克斯:是指1000米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极限氧指数:是指材料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氧气浓度,一般用氧占氧氮混合气体的体积比(百分比)表示。极限氧指数(LOI)值越大材料耐燃性越好。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_计算题

中专染整专业《纺织材料学》试题库 ——计算题模块 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示,各为多少? 解:N dtex ÷N t =10 ? N t = N dtex ÷10 =1.45÷10=0.145 (特) N t ×N m =1000 ? N m = 1000÷N t =1000÷0.145=6896.55(公支) 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解:W 实= 29 . 89 29 . 89 100- =12%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2000? 12 100 13 100 + + =2017.86(kg) 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解:涤/粘混纺纱混纺比=70?(1+0.004):30?(1+0.13) = 70.28:33.9 =67.5:32.5 4、有一批棉纱,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300C时,称得其实际重量为100吨,测得其回潮率为15%。试计算这批棉纱的标准重量和它的含水率(公定回潮为8.5%)。 解: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 15 100 5.8 100 + + =94.35

W 含= W W + 100 100 = 5.8 100 5.8 100 + ?=7.83% 5、一批粘胶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4 .5g,求该批粘胶的回潮率和公定重量。(已知粘胶的公定回潮率为13.0%) 解:W= 5. 445. 44 50- =12.36%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0? 36 . 12 100 13 100 + + =1005.7kg 6、计算50/50腈纶/粘胶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为多少。(已知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 .0%) 解:W= 10013 50 2 50? + ? =7.5% 7、计算70/30涤/棉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及公定回潮率下的混纺百分比(已知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棉的公定回潮率为8.5%)。 解:W 公 =(0.7?0.4%+0.3?8.5%)?100% =2.83% 方法一:公定回潮率下涤纶的百分比=0.7?(1+0.4%)/(1+2.83%) =68.35% 公定回潮率下棉的百分比=100%-68.35% =31.65% 方法二:涤/棉混纺纱的混纺百分比=70?(1+0.004):30?(1+0.085) =68.35:31.65 9、将锦纶长丝绞成每周长为1.125米,共100圈的丝绞,称重后求得丝绞的平均重量为1.02克,烘干后平均重量为0.97克,求该批锦纶长丝的线密度。(公

最新纺织材料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纺织纤维: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物质,并且可用来制造纺织制品。 结晶度:结晶区(体积或重量)占整个纤维的百分比。 取向度: 不管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其大分子的排列都会或多或少地与纤维轴向一致,这种大分子排列方向与纤维轴向吻合的程度称作取向度 断裂长度:是相对强度指标。随着纤维或纱线长度增加,自重增加。当纤维或纱线自重等于其断裂强度时的长度,为断裂长度(km).数值越大,表示纤维或纱线的相对强度越高。 回潮率:是指纺织材料中所含的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的干量的百分比。 含水率:纺织材料中所占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湿量的百分比。 标准回潮率:在标准大气的条件下各种纤维及制品的回潮率称为标准回潮率。 平衡回潮率:当大气条件一定时,经过若干时间,单位时间内被纤维吸收的水分子数等于从纤维内脱离返回大气的水分子数时,纤维的回潮率才会趋于一个稳定值。处于平衡状态的回潮率称为平衡回潮率。 吸湿滞后性:在相同大气条件下,放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和吸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最后不重叠而有滞后性,从放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总高于吸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纤维这种性质称为吸湿滞后性或吸湿保守性。 调湿: 预调湿:预先将材料在较低的温度下烘燥,使纤维材料的回潮率远低于测试所要求的回潮率,然后再使之在标准状态下达到吸湿平衡,以尽量减少吸湿滞后性所造成的误差。 公定重量:纺织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或公定含水率时的重量叫“标准重量”也叫“公定重量”。 特克斯:是指1000米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公制支数简称支数: 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g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m)数 主体长度:是指一批棉样中含量最多的纤维长度. 定向摩擦效应:滑动方向不同,则摩擦因数不同。滑动方向从毛尖到毛根,为逆鳞片摩擦,摩擦因数大;滑动方向从毛跟到毛尖,为顺鳞片摩擦,摩擦因数小。 混纺纱: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纺成的纱。 股线:与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合并加捻制成的线。 捻度: 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称为捻度。即单位长度纱线上纤维的螺旋圈数。 临界捻度:使纱线强度达到最大值得捻度。 临界捻系数: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纱线强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捻度的增加而增加,纱线获得最大强力时的 捻系数,称为临界捻系数。 毛羽:纱线的毛羽是指伸出纱线体表面的纤维 纱疵:纱线上附着的影响纱线质量的物体。 机织物: 是由平行于织物布边或与布边呈一定角度排列的经纱和垂直于织物布边排列的纬纱,按规律交织而成的片状纱线集合体。 针织物:把纱制成线圈,再将线圈连接起来而制成的织物称为针织物。 组织点组织点是织物中经纬纱线的交织点。 组织循环: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排列规律能够同时满足循环并在织物中重复出现时,

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定稿版

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纺材试题 2005年一、名词解释:30分 1 两型毛 毛纤维有明显的粗细不匀,同一根毛纤维上具有绒毛和粗毛特征,髓质层呈断续状分布,存在于未改良好的杂交羊和粗毛羊的被毛中。 2 中长纤维 长度和细度介于棉型化纤和毛型化纤之间的一类化学纤维,长度一般为51-76cm,细度0.2-0.3tex,可采用棉型纺纱设备或专用纺纱设备加工仿毛型产品。 3 纤维的结晶度:纤维内部结晶部分所占整个纤维的体积或重量百分比。 4 品质长度 是纺织纤维的长度指标,用来确定纺纱工艺参数。不同测试方法得出的品质长度不同,目前主要是指用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测得的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 5 吸湿滞后性:又称“吸湿保守性”。同样的纤维材料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由放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和由吸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不同,前者大于后者,这种现象叫做吸湿滞后性。 6 蠕变: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变化而增加的现象。

7 合成纤维的热塑性 将合成纤维或制品加热到玻璃化温度以上,并加一定外力强迫其变形,然后冷却并去除外力,这种变形就可固定下来,以后遇到的温度不超过玻璃化温度,则纤维或制品的形状就不会有大的变化,这种性质称为合成纤维的热塑性。 8 绝热率 是指热体不包覆试样时在单位时间内的散热量与包覆试样时的散热量的差值与前者的百分比。(或用公式表示)纺织材料的绝热率越大,保暖性越好。 9 差别化纤维 是非常规生产得到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学纤维的总称。如异形纤维、高吸湿纤维、抗起毛起球性纤维以及仿天然纤维、易染色纤维等。 10 非制造布 一种由纤维网构成的纺织品,这种纤维网可以是梳理网或由纺丝方法直接制成的纤维薄网,纤维杂乱或者有某些定向铺置,纤维网应经过机械或化学方法加固。 二填空(本题共30个空,每空1分,满分共30分。) 1 在测定纤维拉伸性质时,应注意的环境条件为温度、湿度。 2 纤维之间的切向阻力包括抱合力和摩擦力。 3 在天然纤维中耐光性最差的纤维是蚕丝;合成纤维中耐光性最差的是丙纶。

201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考研试题参考答案

东华大学 2015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001-883纺织材料学 答题说明: 1 解答“名词对”题时,在分别解释好两个(或三个)名词后,一定要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5分的题中有1分是给名词之间的关系的; 2 名词之间的关系可能包括因果关系、平行关系、包含关系、大小关系、无关等,要从名词的针对的对象、关注点、反应的作用等角度将之描述清楚; 3 回答名词解释时,下定义要精准,学会用图形、数据和符号进行表达,适当结合语言表达; 4 当一个名词不能进行精准表达时,可采用“取全”的方法,将该名词可能包含的内容都罗列出来; 5 回答问答题时,不要纠结于不会的题,每年的考题的问答中都会涉及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性能、特征、特点等,既涉及理论也涉及实用,可能会遇到不会的问答题,此时要先回答会答的题目。对于完全不会的题,也不要放弃,要从你所知道的最根本的概念说起,回到最本质的物理概念,去推导结论,把能说的都说上,但不要乱说、瞎说。这样也给判卷者给分的理由; 6 回答问题要抓住重点,简单明确,主体突出。要理解问题在考你什么,要把关键词说出来。比如如果问你影响织物性能的因素,就应当从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性能,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大气压)及测试方法、条件与测试参数(拉伸速度、试样长度、预加张力、测试原理)等角度全面回答;如果要你回答影响束纤维强力的因素,考察的关键在于“断裂不同时性”,则主要从纤维的长度分布、测试根数、纤维排列平行度等角度回答问题,至于纤维结构与性能,测试环境和测试条件等因素则不作为主要回答内容; 7 回答问题时,对于不明确的东西,不要简单作是非判断,比如好坏、高低、越大越好、越来越大,……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60分) 1、纺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重复2014年考题) 纺织材料是指纤维及其制品,具体表现为纤维、纱线、织物及其复合物。纺织材料的结构是指纤维及纤维制品间的几何排列和相互作用,比如纤维材料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及纤维的形态结构,纱线材料中纤维、单纱的排列、转移与缠绕等结构,织物中纤维、纱线的交织、线圈穿套及成网加固结构等。纺织材料的性能是指纺织材料的性质和功能,是指纺织材料具有的适合加工和使用要求的物理、化学或技术特性,如力学性能、耐久性、舒适性、安全可靠性能等。 纺织材料的结构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与纺织材料的组成一起决定了纺织材料的性能。比如纤维的结构与组成决定纤维性能,纱线的结构与组成决定纱线性能,织物的结构与组成决定织物性能,而最终产品

(完整版)东华大学历年纺织材料学名词解释及计算题及答案

纤维: 通常是指长宽比在103倍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 化学纤维: 是指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 再生纤维: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制成的,化学组成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 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作为原料制成的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差别化纤维: 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状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工艺纤维:单纤维很短,不能采用单纤维纺纱,而是以许多植物单细胞藉胶质粘合集束而成的束纤维作为纺纱用纤维,称为工艺纤维。 异形纤维:是指经一定几何形状(非圆形)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 复合纤维: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 特种纤维:是指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功能或用途的化学纤维,其某些技术指标显着高于常规纤维。 超细纤维: 单丝细度<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

高收缩纤维:是指纤维在热或热湿作用下的长度有规律弯曲收缩或复合收缩的纤维 吸水吸湿纤维:是指具有吸收水分并将水分向临近纤维输送能力的纤维 功能纤维:是满足某种特殊要求和用途的纤维,即纤维具有某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棉纤维成熟度degree of maturity: 即纤维胞壁的增厚的程度。成熟系数:指棉纤维中断截面恢复成圆形后相应于双层壁厚与外径之比的标定值 手扯长度:用手扯法整理出一端平齐、纤维平整、没有丝和杂质的小棉束,放在黑绒板上量取的纤维束长度。 熔体纺丝:将高聚物加热至熔点以上的适当温度以制备熔体,熔体经螺杆挤压机由计量泵压出喷丝孔,使成细流状射入空气中,经冷凝而成为细条。 湿法纺丝:将纺丝溶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在液体凝固剂中固化成丝。 干法纺丝:将纺丝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在热空气中使溶剂挥发固化成丝。 同质毛:在整个毛被上的各个毛丛,都由一种粗细类型的毛纤维所组成。毛丛内部的纤维粗细、长短和弯曲基本一致。品质较好。 异质毛:在整个毛被的各个毛丛,由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羊

纺织材料学总结

短纤维纱线:是由短纤维经纺纱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质、细度和柔软性的连续细长条。 按纱线的结构外形分:单纱、股线、花式线、长丝短纤维组合纱。 单纱:是指由短纤维经纺纱工艺过程的拉细加捻形成的,单根的连续细长条。 股线:是指由两根以上的单纱合并加捻而形成的线。双股线是指由两根单纱捻合在一起;复捻股线是指股线捻合在一起。 花式线:用特殊工艺制成的,具有特种外观形态与色彩的纱线称为花式线。 按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分:纯纺纱、混纺纱、交捻纱。 纯纺纱:用一种纤维纺成的纱线。 混纺纱: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合纺成的纱线。 交捻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原料或不同色彩的单纱捻合而成的纱线。 按组成纱线的纤维长度分:棉型纱、中长纤维型纱、毛型纱。 按纺纱工艺分:精梳纱、粗梳纱、废纺纱。 精梳纱:经过精梳工程纺得的纱线。与普通纱相比,精梳纱用料较好,纱线中纤维伸直平行,纱线品质优良,纱线的细度较细。 粗梳纱:经过一般的纺纱工程纺得的纱线称为粗梳纱,也叫普梳纱。 废纺纱:用较差原料经粗梳纱的加工工艺纺得的品质较差的纱线,称为废纺纱。 长丝纱\ 按长丝的结构外形分:单丝、复丝、捻丝、复合捻丝、变形丝。 单丝:长度很长的连续单根丝。 复丝:指两根及以上的单丝并合在一起的丝束。 捻丝:由复丝经加捻而形成的丝束。 复合捻丝:捻丝经过一次或多次并合、加捻即成复合捻丝。 变形丝:指化纤原丝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性的长丝。 空气变形丝:是利用压缩空气,使化学纤维长丝发生喷气变形。 短纤维纱线的结构:环锭纱、转杯纱、喷气纺纱。 长丝纱的结构:无捻长丝纱、有捻长丝纱、变形丝。 纱线标志一般由纤维品种和线密度为主要标志。 棉型纱线按照粗细或线密度被分为粗特纱、中特纱、细特纱、特细特纱、超细特纱五类。 毛型纱线分为精梳毛纱、粗梳毛纱、半精梳毛纱三种 精梳毛纱:采用精梳毛纺生产线制成毛条再纺成纱线,使细棉羊毛或超细棉羊毛及相应的化学纤维生产的细密高档毛织物。在纱线中纤维排列较为平直,抱合紧密,条干均匀度和纱线强度较高,产品外观较为光洁,线密度较小,弹性好,其织物称为精纺毛织品。 化纤长丝的主要品种有涤纶、锦纶、氨纶、粘胶长丝等。 纱线的结构特征包括:纱线的细度和细度不匀、加捻特征、纱线表面毛羽、捻缩、纤维在纱线中的形态及分布特征,内部蓬松性。最重要的是细度不匀和加捻特征。 细度偏差:纱线实际细度相对设计细度的偏差百分率。 细度不匀:指纱线沿长度方向上的粗细不匀性。可分为质量不匀和条干不匀。质量不匀指用定长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计算题

绍兴中专染整专业《纺织材料学》试题库 ——计算题模块 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示,各为多少? 解:N dtex ÷N t =10 ? N t = N dtex ÷10 =1.45÷10=0.145 (特) N t ×N m =1000 ? N m = 1000÷N t =1000÷0.145=6896.55(公支) 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解:W 实= 29 . 89 29 . 89 100- =12%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2000? 12 100 13 100 + + =2017.86(kg) 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解:涤/粘混纺纱混纺比=70?(1+0.004):30?(1+0.13) = 70.28:33.9 =67.5:32.5 4、有一批棉纱,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300C时,称得其实际重量为100吨,测得其回潮率为15%。试计算这批棉纱的标准重量和它的含水率(公定回潮为8.5%)。 解: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 15 100 5.8 100 + + =94.35 W 含= W W + 100 100 = 5.8 1005.8 100 + ?

=7.83% 5、一批粘胶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4 .5g,求该批粘胶的回潮率和公定重量。(已知粘胶的公定回潮率为13.0%) 解:W= 5. 445. 44 50- =12.36%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0? 36 . 12 100 13 100 + + =1005.7kg 6、计算50/50腈纶/粘胶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为多少。(已知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 .0%) 解:W= 10013 50 2 50? + ? =7.5% 7、计算70/30涤/棉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及公定回潮率下的混纺百分比(已知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棉的公定回潮率为8.5%)。 解:W 公 =(0.7?0.4%+0.3?8.5%)?100% =2.83% 方法一:公定回潮率下涤纶的百分比=0.7?(1+0.4%)/(1+2.83%) =68.35% 公定回潮率下棉的百分比=100%-68.35% =31.65% 方法二:涤/棉混纺纱的混纺百分比=70?(1+0.004):30?(1+0.085) =68.35:31.65 9、将锦纶长丝绞成每周长为1.125米,共100圈的丝绞,称重后求得丝绞的平均重量为1.02克,烘干后平均重量为0.97克,求该批锦纶长丝的线密度。(公定回潮率:羊毛15%,粘胶13%,涤纶0.4%,锦纶4.5) 解:W= 97 .097 .0 02 .1-=5.15%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纺织材料学期末复习

棉的丝光处理: 1、棉的丝光是在有张力或无张力(针织物)的条件下,将棉织品用烧碱或液氮溶液处理,并清洗、中和的加工过程。 2、丝光处理主要是通过碱液对棉纤维的溶胀作用使纤维变圆,纤维的内层次结构更为明显,从而产生丝一样的光泽。丝光棉纤维的天然转曲由80%减至14.5%,纤维间抱合力减小;截面从腰圆形变为近椭圆形;如此,细胞壁变厚,表面光滑,光泽增强;结晶度减少(70%减至50%),染色性、吸湿性增强;原纤的取向度提高、结构不匀减少,但强度和伸长变化不明显。 纤维的鉴别 1、手感目测法 棉:较短、柔软、有杂质;毛偏黄、有弹性、带有卷曲 麻:粗硬,有些带有淡黄绿色 丝:长丝,光泽好、伸直、无卷曲(绢丝虽然短但也有此特征) 化学纤维:大多呈白色,可以根据色泽区分有光、半光和无光化纤,根据长度区分长丝和短纤。 仿棉、毛的短纤:虽然色白、有卷曲,但无杂质、无转曲,长度均匀性好。(化纤与蚕丝的对应区需借助燃烧闻味的方法进行。) 2、燃烧法 3、显微镜法

4、化学溶解法 对于单一成分的纤维,鉴别时将少量被鉴别纤维放入试管中,滴加某种溶剂,摇动试管,观察纤维在溶液中溶解情况,如溶解S、部分溶解PS、不溶解I等。 5、着色法 纱线的分类 1、纱:亦称单纱,由短纤维经纺纱加工,使短纤维沿轴向排列并加捻而成。 2、线: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和并加捻成的股线;股线再合并并加捻为复捻股线。 3、花式线:由芯纱、饰纱和固纱加捻组合而成,具有各种不同特殊性能和外观的为~ 4、空气变形纱:将稍有捻度的长丝束超喂送入高压喷气头,由于射流的冲击,丝束中纤维紊乱生成大小不同的环圈,被丝束捻回夹持于丝束中得到~ 5、网络丝:丝束在垂直气流撞击下,分散成单丝,按一定间距交络缠结,形成较为蓬松的~ 6、膨体纱:将两种不同收缩率的纤维纺成纱线,放在蒸汽或热空气或沸水中,高收缩率纤维遇热收缩,将低收缩率纤维拉弯,整个纱线成蓬松状,如腈纶膨体纱。 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 一、纱线的细度指标 直接指标(直径d)、间接指标(特克斯、纤度) N(俗称号数、tex) 1、特克斯 tex ISO采用的纱线细度指标,棉纱线、棉型化纤纱线、中长化纤纱线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