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胃癌细胞株MGC_803侧群细胞的分选与生物学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263.46 KB
- 文档页数:3
紫杉醇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作用研究目的:研究胃癌发生过程中原位细胞凋亡活动以及紫杉醇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了胃癌MGC803细胞凋亡, 用紫杉醇处理培养胃癌细胞MGC803、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且进行琼脂糖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端粒体酶活性检测。
结果:癌旁对照组原位凋亡细胞增多, 紫杉醇处理胃癌细胞可以诱导细胞产生典型的细胞凋亡变化。
DNA发生断裂, 琼脂糖电泳产生梯形条带,细胞阻滞于G2/M期,端粒体酶活性下降。
结论:在体内肿瘤细胞凋亡降低, 细胞分裂可加快,癌旁对照中细胞凋亡增多, 体外紫杉醇可以诱导胃癌细胞系MGC803凋亡。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ction of insitu apoptosis in occurrence of gastric cancer and the biological effect of Paclitaxel on MGC803 cell line inducing apoptosis. Methods:The apoptosis in the gastric cancer detected with terminal deoxynucl n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ling (TUNEL) , the MGC803 cell line cultured in medium were treated with Paclitaxel and observed undermicroscope, and their DNA was assayed by gel electrophoresis,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cell cycle, the effect measured telomerase.Results: In situ apoptosis cells in the cancer adjacent tissues inceased;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with Paclitaxel could induce the cells to manifest a typical apoptosis morphology. Their DNA was fractured and a characteristic ladder pattern could be found using electrophoresis,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arrest of G2/M phase, and inhibited telomerase activity.Conclusion:In vivo the apoptosis of gastric cancer lower, maybe the cells divide quickly and then the cancers occur. In the cancer adjacent tissues, the apoptosis prick up, and in vitro Paclitaxel can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MGC803 cells.[Key words] Gastric cancer;Apoptosis;Paclitaxel腫瘤的发生机制之一是由于正常的细胞凋亡过程被抑制,破坏了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平衡的结果[1]。
《胃癌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一、引言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胃癌组织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细胞群体——中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这种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对于胃癌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胃癌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研究所用材料包括胃癌组织样本、相关试剂及仪器设备等。
2. 方法(1)胃癌组织样本的采集与处理从医院收集胃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样本,经过无菌处理后,进行中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
(2)中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采用组织块法或酶消化法将胃癌组织中的中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出来,进行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
(3)中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等方法对分离出的细胞进行鉴定,确定其是否为中间充质干细胞。
(4)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周期测定、分化能力检测等方法,研究胃癌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三、结果1. 分离与培养结果通过组织块法或酶消化法成功分离出胃癌组织中的中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
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中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生长良好。
2. 鉴定结果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等方法对分离出的细胞进行鉴定,证实其为中间充质干细胞。
其中,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分离出的细胞表达MSCs相关表面标志物,如CD73、CD90等;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这些细胞具有MSCs的典型形态和功能特征。
3. 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1)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
(2)细胞周期测定结果显示,这些细胞具有较短的细胞周期,有利于其快速增殖和分化。
(3)分化能力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如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等。
紫草素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张欣;霍浩然;薛佳栋;武星;刘帆;任继中;袁增江【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24(41)6【摘要】目的探讨紫草素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将对数生长期MGC803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紫草素组、紫草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组和紫草素+LY294002组。
空白对照组细胞在无药培养基中培养,紫草素组细胞在含终浓度10μmol·L^(-1)紫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紫草素+IGF-1组细胞在含终浓度10μmol·L^(-1)紫草素和终浓度10μmol·L^(-1) IGF-1的培养基中培养,紫草素+LY294002组细胞在含终浓度10μmol·L^(-1)紫草素和终浓度30μmol·L^(-1) LY294002的培养基中培养。
培养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 C)、激活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PKB)、磷酸化PKB(p-PKB)蛋白表达。
结果紫草素组MGC803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紫草素+IGF-1组MGC803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低于紫草素组(P<0.05);紫草素+LY294002组MGC803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紫草素组(P<0.05)。
紫草素组MGC803细胞划痕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紫草素+IGF-1组MGC803细胞划痕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显著高于紫草素组(P<0.05);紫草素+LY294002组MGC803细胞划痕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显著低于紫草素组(P<0.05)。
《胃癌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一、引言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干细胞研究在胃癌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其中,胃癌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Gastric Cancer Mesenchymal Stem Cells,GC-MSCs)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GC-MSCs的分离、鉴定及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胃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实验中GC-MSCs的分离方法、细胞培养、以及采用的技术手段进行GC-MSCs的鉴定。
(一)GC-MSCs的分离在胃癌组织中,通过酶消化法、机械破碎法和细胞贴壁法等方法相结合,将GC-MSCs从胃癌组织中分离出来。
该过程中应保证实验操作的无菌和避免细胞的损伤。
(二)细胞培养分离得到的GC-MSCs在特定培养基中培养,定期更换培养基以保证细胞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环境。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
(三)GC-MSCs的鉴定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染色、RT-PCR等技术手段对GC-MSCs进行鉴定。
通过检测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多向分化能力和基因表达情况等,确认GC-MSCs的身份。
三、结果(一)GC-MSCs的形态学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GC-MSCs呈纺锤形或多角形,细胞核大而圆,胞质丰富,具有明显的干细胞特征。
(二)GC-MSCs的分离纯度及生长特性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GC-MSCs 纯度高,具有较好的增殖能力和生长特性。
(三)GC-MSCs的多向分化能力通过诱导分化实验,GC-MSCs可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如成骨细胞、成脂细胞和神经细胞等,证明了其多向分化的能力。
(四)GC-MSCs的基因表达情况RT-PCR结果显示,GC-MSCs表达一系列与干细胞相关的基因,如Oct4、Sox2等,进一步证实了其干细胞的特性。
阿魏酸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目的觀察阿魏酸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方法不同浓度阿魏酸干预体外培养人胃癌MGC-803细胞,作用24、48、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不同浓度(0、5、7.5、10 mg/mL)阿魏酸作用MGC-803细胞48 h,Annexin V-FITC/PI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Capase-3、Capase-9、Bax、Bcl-2和Xiap的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7.5、10、12.5 mg/mL阿魏酸作用MGC-803细胞的OD值明显降低,阿魏酸抑瘤作用明显,阿魏酸作用MGC-803细胞24、48、72 h的IC50分别为12.93、9.73、5.52 mg/mL;5、7.5、10 mg/mL 阿魏酸作用MGC-803细胞48 h后均能诱导MGC-803细胞凋亡,5、7.5、10 mg/mL 阿魏酸均能上调Capase-3、Capase-9和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Bcl-2和Xiap的mRNA和蛋白表达。
结论阿魏酸能有效抑制MGC-803细胞增殖,并能诱导MGC-803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途径和下调Xiap 的表达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ferulic acid on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MGC-803 proliferation;To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apoptosis induced by ferulic acid. Methods Ferulic acid with a variety of concentrations was used to treat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MGC-803 for 24,48,72 h;MTT experimen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growth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After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MGC-803 were treated with ferulic acid with a variety of concentrations (0,5,7.5,10 mg/mL)for 48 h,all gastric cancer cells were collected and stained by Annexin V-FITC/PI for the detection of apoptosis by flow cytometry. RT-qPCR and Western-blot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ct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Caspase-3,Caspase-9,Bax,Bcl-2 and Xiap.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OD value of cell line MGC-803 treated by ferulic acid with a variety of concentrations (5,7.5,10,12.5 mg/mL)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anti-tumor effect of ferulic acid was obvious;IC50 of 24,48,and 72 hours after treated by ferulic acid was 12.93,9.73 and 5.52 mg/mL respectively. Cell lineMGC-803 treated by ferulic acid with a variety of concentrations (5,7.5,10 mg/mL)after 48 h could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MGC-803 cells,up-regulate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Caspase-3,Caspase-9,and Bax,down-regulate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Bcl-2 and Xiap. Conclusion Ferulic acid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MGC-803 cells effectively and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MGC-803 cells,which mechanism is related to mitochondria apoptosis pathway and the down-regulation of Xiap expression.Key words:ferulic acid;gastric cancer;cell proliferation;cell apoptosis阿魏酸是多种中药如川芎、当归、升麻、木贼、蒲公英、酸枣仁等的有效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阿魏酸具有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凝、解毒、保肝、调节免疫等功效[1]。
《ANP通过NPRA及Cx43对胃癌细胞MGC-803迁移影响的相关性研究》篇一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心钠肽(ANP)通过自然抵抗相关蛋白A (NPRA)及连接蛋白43(Cx43)对胃癌细胞MGC-803迁移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ANP与NPRA、Cx43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胃癌细胞迁移的潜在机制。
本研究的发现为胃癌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一、引言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涉及细胞迁移的关键因子尤为重要。
近年来,研究表明心钠肽(ANP)在细胞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特别是ANP 通过自然抵抗相关蛋白A(NPRA)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胃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因此,本研究关注ANP与NPRA 及连接蛋白43(Cx43)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胃癌细胞MGC-803迁移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选用胃癌细胞系MGC-803,ANP、NPRA及Cx43的相关抗体和试剂。
2. 方法:(1)通过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MGC-803细胞中NPRA及Cx43的表达情况。
(2)利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等方法评估ANP对MGC-80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3)采用基因转染技术调控NPRA及Cx43的表达水平,观察其对ANP介导的MGC-803细胞迁移的影响。
(4)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NP、NPRA及Cx43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三、结果1. NPRA及Cx43在MGC-803细胞中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实验发现,MGC-803细胞中NPRA和Cx43的表达水平较高。
2. ANP对MGC-803细胞迁移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外源性ANP处理能够显著抑制MGC-803细胞的迁移能力。
3. NPRA及Cx43在ANP介导的MGC-803细胞迁移中的作用:通过基因转染技术调控NPRA及Cx43的表达水平,发现NPRA 和Cx43的表达变化能够影响ANP对MGC-803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
DMSO对人胃腺癌MGC80-3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杨善民【期刊名称】《实验生物学报》【年(卷),期】1994(27)3【摘要】用光镜、电镜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DMSO在体外对MGC 80-3细胞的作用,不同浓度DMSO对MGC 80-3细胞有不同的生长抑制作用。
1.5%DMSO是本研究较适合的浓度。
1.5%DMSO处理7天后细胞生长率、分裂指数、克隆形成率和Con-A凝集率分别下降35.15%、18‰,90%和55.8%。
处理后,癌细胞膜的碱性磷酸酶(不存在于正常人胃粘膜)比活性下降了90%,接种裸鼠致瘤率亦下降75%。
处理后细胞主要形态变化是细胞变大,铺展,长直的微绒毛变成短突状,胞质内有发育特别好的高尔基体和丰富的粗面内质网,这些资料提示DMSO能改变MGC 80-3的恶性表型,对MGC 80-3细胞是一种诱导分化剂。
【总页数】6页(P282-287)【关键词】二甲亚砜;诱导;分化;胃肿瘤;腺癌【作者】杨善民【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02【相关文献】1.二甲基亚砜(DMSO)对人肝癌 HepG2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J], 赵岩;赵斐然;满永宏2.cAMP,DBcAMP及DMSO诱导人肺腺癌AGZY—83α细胞分化的显微... [J], 王万忠;赫明昌3.人体胃低分化粘液腺癌细胞株MGc80-3的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J], 黄宗平4.DMSO对人胃腺癌MGC80—3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J], 杨善民5.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诱导分化及PKA-RⅡ与PKC-α亚型在细胞内分布的变化 [J], 彭敬;方家椿;梁云燕;石永进;王代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葵多糖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常乐;刘艺【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3)004【摘要】目的:研究龙葵多糖(Solanum nigrum polysaccharide,SNPS)粗提物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株生长的移植,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龙葵多糖对人胃癌细胞增值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SNPS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6mg/mL SNPS作用72 h,MGC-803细胞的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SNPS对MGC-803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龙葵多糖1.6mg/mL组作用72 h,人胃癌MGC-803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60.01±1.04),S(29.79±1.01)期和G2/M期(10.20±0.99)细胞数量减少,与细胞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PS能显著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阻止胃癌细胞由G1期进入S期、阻滞细胞周期进程.【总页数】3页(P24-26)【作者】常乐;刘艺【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牡丹江医学院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龙葵碱对人胃癌MGC-803荷瘤小鼠癌细胞钙粘蛋白表达的影响 [J], 张卫东;孙睿;李莉;张丽敏;薛春梅;罗志文2.树舌多糖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对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影响 [J], 李荣辉;潘洪明;于彩洁;邹宇;周丽3.红花多糖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J], 刘超; 姬乐; 白铁成4.膜联蛋白A7过表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J], 王小杰;柏友兰;刘明伟;王新杰;李宏伟;李欣5.树舌多糖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对EGFR表达的影响 [J], 李荣辉;王玉;郑丽红;张春晶;许惠玉;张英博;潘洪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胃癌MGC803细胞紫杉醇耐药细胞系初步建立的实验研究张萌;费洪新;丁晨羲;韩婷婷【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1(8)15【摘要】目的:探讨胃癌MGC803对紫杉醇的耐药机制,初步建立人胃癌MGC803紫杉醇耐药细胞系,研究耐药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逐步递增紫杉醇浓度,间歇作用体外诱导法建立人胃癌MGC803紫杉醇耐药细胞系MGC803/PA,做相关检测;MTT法测定药物敏感性;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MTT法等方法观察其生物学指标的改变.结果:经过4个月建成人胃癌MGC803紫杉醇耐药细胞系MGC803/PA,2、3、4个月的耐药指数分别为5.12、11.46、15.98,并且与其他多种抗癌药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MGC803/PA的细胞形态逐渐发生改变,生长曲线逐渐改变.结论:MGC803/PA细胞具有耐药表型,且耐药性能稳定,MGC803/PA 的增殖能力逐渐下降,MTT法及其电镜可以较早地提示MGC803/PA的耐药特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of gastric cancer to Paclitaxel,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establish a Paclitaxel-induced human gastric cancer drug-resistant cell line and study its changes of resistance.Methods: A resistant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MGC803/PA) each month maked the correlation detection; drug sensitivity was detected by MTT assay; the changes of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light microscopy, electron microscopy, cell counting by MTT assay.Results: MGC803/PA cell line was developed after 4 months with stable resistance to Paclitaxel and each month (2、3、4 month) theresistance index was 5.12, 11.46, 15.98; MGC803/PA cell exhibited cross-resistance to other chemotherapeutic agents.The morphology ofMGC803/PA gradually changed.Conclusion: MGC803/PA cells line shows the typical and stable resistant phenotype, multiplication of MGC803/PA cell line gradually decreased, MTT assay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early prompts resistance of MGC803/PA cell line.【总页数】3页(P22-24)【作者】张萌;费洪新;丁晨羲;韩婷婷【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齐齐哈尔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齐齐哈尔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齐齐哈尔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三氧化二砷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凋亡及耐药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郑著家;李长福;博挽澜2.胃癌细胞系SGC7901耐阿霉素和顺铂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耐药可持续性的质控研究 [J], 杜静平;陈鹏;费洪新;杨明慧;陈正华3.紫杉醇耐药人肺腺癌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活性 [J], 戴明;罗荣城;钟华成;梁卫江;陈晓华;刘辉4.人成骨肉瘤MG63紫杉醇耐药细胞系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J], 吴文欣;李维5.AS2O3及联合紫杉醇对胃癌MGC803细胞的生长和耐药性的影响 [J], 蔡朋朋;王东红;李雪松;郭佳佳;李晶;侯魁元;周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腺苷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高文强;刘坤;周艳;刘寒旸;汤黎明【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20)013【摘要】目的观察腺苷(adenosine)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腺苷(0.01~10 mmol/L)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腺苷(0.25、0.5、1 mmol/L)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腺苷处理后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腺苷能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活力,并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腺苷(0.25、0.5、1 mmol/L)处理24h后,细胞的总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腺苷可以引起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活化片段的蛋白表达量上调(P<0.01).腺苷能诱导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Caspase4活化片段、p-JNK、CHOP、GRP78的表达量上调(P<0.05).结论腺苷可以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并且促进凋亡,而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了腺苷引起的凋亡.【总页数】5页(P44-47,55)【作者】高文强;刘坤;周艳;刘寒旸;汤黎明【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江苏常州,21316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江苏常州,21316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江苏常州,21316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江苏常州,21316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江苏常州,2131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Hedgehog信号通路通过调控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影响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 [J], 程玉;刘曼;王明娟;薛晶2.5-氮-2-脱氧胞苷联合曲古抑菌素A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J], 郑向欣;王建3.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J], 邹少娜;袁智子;胡倩云;戴赛君4.硫酸右旋糖苷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J], 王文莙;曹相玫;马艳梅;杨媛媛;徐远义;黄允宁5.膜联蛋白A7过表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J], 王小杰;柏友兰;刘明伟;王新杰;李宏伟;李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c38细胞系特点
MC38细胞系是一种肿瘤细胞系,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肿瘤药理学、肿瘤基因转移等领域。
该细胞系独特的生物学特征成为其广
泛应用的一大原因,下面将介绍MC38细胞系的一些特点。
一、来源
MC38细胞系来源于C57BL/6小鼠的结肠癌,因其来源于小鼠器官,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癌症研究。
MC38细胞系是研究人类肿瘤特点的重要
工具。
二、生长特性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MC38细胞系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
在22~24
小时的墨汁小时数内,该细胞系可以快速分裂,达到对数生长期,这
使得MC38细胞系广泛应用于肿瘤细胞培养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三、形态特征
MC38细胞系是一种典型的椭圆和长条形的细胞,大小约为10~15 μm。
该细胞系的核呈椭圆形或近圆形,染色质显著,并且胞浆内含有
具有高度吞噬活性的潜在肉芽组织细胞。
这些特征是MC38细胞系在显
微镜下的可视化特征。
四、免疫学特征
MC38细胞系来源于小鼠结肠癌,是一种非免疫原性的肿瘤。
该细胞系表现出负面表达MHC-I和MHC-II,这使得其具有免疫逃逸的特征,并更容易营造出肿瘤模型。
五、易于操控性
MC38细胞系是肿瘤模型的理想选择之一,因为它非常容易进行改造和操控。
该细胞系可以被用于进行基因编辑、药物筛选、免疫干预等,同时也是研究癌症治疗的重要工具。
总之,MC38细胞系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特征、良好的生长特性、操控性强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对于从事
肿瘤研究的人,MC38细胞系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实验工具。
Bcl-2基因siRNA的筛选及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的影响作用李杏玉;李铁军;易楠;陈莉【期刊名称】《交通医学》【年(卷),期】2011(25)6【摘要】目的:筛选有效抑制Bcl-2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研究Bcl-2特异性siRNA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4对针对Bcl-2的siRNA序列,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入人胃癌细胞MGC-803后,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siRNA对细胞内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效果,且经CCK-8法检测siRNA对胃癌细胞增值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所设计4对siRNA中siBcl-2抑制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效果最佳抑制率分别为88%和63%,且siBcl-2在转染后第96 h对癌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效果.结论:成功筛选出1对能有效抑制Bcl-2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为胃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总页数】4页(P555-558)【作者】李杏玉;李铁军;易楠;陈莉【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南通大学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226001;南通大学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siRNA沉默mdm2基因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和Rb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J], 杨海霞;成诗银;米建强;王亮;杨国栋;徐继业2.siRNA抑制Mcl-1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MGC-80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J], 刘金禄;王震;陈俊强;崔希刚;马鹏飞;黎伯培3.基于对SGC-7901细胞Survivin、Bcl-2基因的调控探讨益气化瘀散结方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机制 [J], 裴俊文;孙太振;蒋立峰4.外源性FHIT基因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J], 付信娟;许洪伟5.Bcl-2 siRNA对胃癌细胞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J], 宇文清凤;韩小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年,第39卷,第10期,第479卜4796页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华蟾素对胃癌细胞M GC-803增殖的影响何孟奇1邵淑丽0冯元'焦凯贺1张伟伟u张珍珠u崔婷婷1李铁11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齐齐哈尔,161006; 2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齐齐哈尔,161006* 通信作者,***************摘要本研究旨在于研究体外华蟾素对人胃癌M G C-803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究其可能的分 子机制。
通过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华蟾素对人胃癌M G 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 察华蟾素作用人胃癌M G C-803细胞48 h后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 C R和 Western blotting检测C C/Vfi/和C C/V D/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华蟾素作用人胃癌M G C-803细胞24h、48 h和72h的ICso值分别为118.336 pg/L、74.063 p g/L和49.560 p g/L,随着华蟾素浓度的增加,显微镜下 细胞出现凋亡特征,M G C-803细胞G1期细胞所占比例逐渐降低,S期细胞数量逐渐增多;C C/V B/和 C C A®/基因表达量降低。
研究结果表明,华蟾素能使人胃癌M G C-803细胞出现凋亡特征,细胞被阻滞于S期, 细胞的增殖分裂被抑制,C C7V6/和C C A W基因表达量降低。
关键词华蟾素,M G C-803,细胞增殖,胃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Effects of Cinobufotalin on Cell Cycle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MGC-803 CellsH e Mengqi1Shao Shuli 12*Feng Yua n1Jiao Kaihe1Zhang Weiwei1,2Zhang Zhenzhu ia Cui Tingting1 Li Tie1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Qiqihaer, 161006;2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Resistance Gene Engineering and Protection of Biodiversity i n Cold Areas, Qiqihaer, 161006* Corresponding author,***************DOI: 10.13417/j.gab.039.004791Abstract T o investigate effect of Cinobufotalin on the prolifertion and cell cycle of h u m a n gastric cancer M G C-803 cells in vitro,and analyze i t s molecular mechanisms.The trypan blue exclusion was adopted to detect the effect of Cinobufotalin on cell proliferation,the changes of cell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under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the change of cell cycle were detected by F A C S,and the expression of CCNB1,CCND]gene m R N A and protein were tested by q R T-P C R and Western blotting,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range,the proliferation of h u m a n gastric cancer M G C-803 cells can be inhibit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The IC50values of gastric cancer M G C—803 cells were118.336 fxg/L, 74.063 fig/L, 49.560 f j i g/L for 24 h, 48 h, 72 h.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Cinobufotalin,the number of cells decreased under microscope;G1phase cell reduced,S phase cells increased;The expression level of CCNB1and CCNDJ gen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Cinobufotalin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h u m a n gastric基金项目:本研究由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C201241)、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业务专项重点项目(批准号:135109104)、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植物性食品加工技术特色学科专项,批准号:Y S T S X K201809)和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业务专项(粮头食尾,批准号:L T S W201737)共同资助引用格式:H e M.Q., Shao S.L” Feng Y” Jiao K.H.,Zhang W.W.,Zhang Z.Z” Cui T.T.,and Li T” 2020, Effects of cinobufotalin on cell cycle of h u m a n gastric cancer M G C-803 cells, Jiyinzuxue Y u Yingyong S hengwuxue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39(10): 4791-4796 (何孟奇,邵淑丽,冯元,焦凯贺,张伟伟,张珍珠,崔婷婷,李铁,2020,华蟾素对胃癌细胞M G C-803增殖的影响,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39(10): 4791-4796)4792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时间(d)Time (d)图1 M G C -803细胞的生长曲线Figure 1 The curve of M G C -803 cells grown20 40 60 80 100药物浓度Drug concentration (fig/mL)图2胃癌M G C -803细胞的生长抑制曲线Figure 2 Growth inhibition curve of gastric cancer M G C -803 cells抑制曲线,华蟾素可显著抑制人胃癌M G C -803细 胞的增殖,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24 h ,48 h ,72 h ) 抑制作用增强(图2),且呈剂量依赖性,48 h 值 为 74.063 p g /L 。
实验研究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南蛇藤属于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主要用于抗炎镇痛、活血消肿、祛风解毒等[1]。
近年来,有关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COE)抗肿瘤免疫机制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
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从中药南蛇藤提取的有效成分COE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
它已被证实通过细胞毒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与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2]。
本实验将不同浓度COE作用于胃癌细胞系MGC-803,经24h、48h培养后,观察COE对胃癌细胞生长抑制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为COE抑制胃癌的机制进行理论上的探索,更重要的是为开发生物利用度高的抗肿瘤新药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资料与方法细胞株: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病理实验室传代培养。
实验试剂:①南蛇藤:西安文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071254);②5-氟尿嘧啶:凯立德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③MTT:Sigma公司;④RPMI1640培养基和胎牛血清:美国GIBCO公司;⑤二甲基亚矾:上海莼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⑥胰蛋白酶:GIBCO公司;⑦酶联免疫检测仪:美国宝特公司;⑧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⑨CO2培养箱:美国NAU-RE公司。
实验方法:⑴药物制备:将南蛇藤茎切断,粉碎成粉,烘干(20kg),95%乙醇(150L)加热回流提取3次,3h/次,合并回收溶剂后减压浓缩并进行真空冻干,得到COE[3]。
⑵细胞培养:将人胃癌MGC-803细胞常规培养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置37℃恒温、体积分数含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每2~3d传代1次,传代后取对数生长周期细胞进行实验。
⑶实验分组:实验设空白对照组(不完全1640培养液),南蛇藤提取物组(5、10、20、40、80、160mg/L),阳性对照5-FU组(3.125、6.25、12.5、25、50、100mg/L)。
熊果酸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的影响及机制刘蔷;向谨逸;桂军宏【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23)21【摘要】目的:观察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胃癌细胞株MGC-803的抑制增殖作用.方法:培养胃癌细胞株MGC-803,以MTT比色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测定UA对胃癌细胞株MGC-803抑制增殖的作用.免疫印记法测定p-ERK1/2、cyclin D1及p21waf/cip1表达.结果:MTT实验及克隆分析法均显示UA明显抑制MGC-803细胞增殖,免疫印记法显示UA抑制p-ERK1/2、cyclin D1表达,同时上调p21waf/cip1表达.结论:UA可以抑制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其机制与影响p-ERK1/2及下游cyclin D1、p21waf/cip1表达有关.【总页数】3页(P3318-3320)【作者】刘蔷;向谨逸;桂军宏【作者单位】430015,武汉市,湖北省新华医院中医科;430030,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系;430030,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医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相关文献】1.连黛片药物血清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周期的影响 [J], 周本杰;陈蔚文;王建华2.不同浓度五味子乙素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凋亡的影响 [J], 李月珍;刘志新;赵富生;梁军3.熊果酸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J], 王琼;陈建军;向谨逸4.外源性FHIT基因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J], 付信娟;许洪伟5.格尔德霉素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J], 刘辉;左静;郭建文;刘江惠;张杰英;左连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NP通过NPRA及Cx43对胃癌细胞MGC-803迁移影响的相关性研究》篇一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心钠肽(ANP)通过其受体NPRA(钠尿肽受体A型)及细胞间连接蛋白Cx43对胃癌细胞MGC-803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性。
通过细胞实验、分子生物学手段,本实验研究了ANP信号传导在胃癌细胞迁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为胃癌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的药物靶点。
一、引言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迁移性是导致疾病进展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心钠肽(ANP)在肿瘤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其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NPRA结合,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着重于探讨ANP及其受体NPRA以及Cx43(连接蛋白43)在胃癌细胞MGC-803迁移中的潜在作用机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选用的胃癌细胞系为MGC-803,所需试剂包括ANP、NPRA激动剂及抑制剂、Cx43相关抗体等。
2. 方法:采用细胞培养、Western blot、RT-PCR、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等技术手段,分析ANP对MGC-803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与NPRA和Cx43的关系。
三、实验结果1. ANP对MGC-803细胞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ANP 处理后的MGC-803细胞迁移能力增强。
2. NPRA在ANP作用中的角色:通过使用NPRA激动剂和抑制剂,我们发现NPRA的激活能够促进ANP诱导的MGC-803细胞迁移。
3. Cx43在ANP信号传导中的作用:Cx43的表达在ANP处理后出现上调,且与细胞迁移能力的增强相一致。
使用Cx43的特异性抑制剂可显著降低ANP诱导的细胞迁移。
4. ANP、NPRA及Cx43的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发现,ANP与NPRA的结合及Cx43的表达水平与MGC-803细胞的迁移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ANP通过激活NPRA受体,促进Cx43的表达,从而增强胃癌细胞MGC-803的迁移能力。
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侧群细胞的分选与生物学特征俞薇1,吴婷1,司今2,姜伟2,李锦毅2*(1辽宁医学院武警总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北京100039;2武警总医院)摘要:目的从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中分离侧群(SP)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征。
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术(FACS)从MGC-803细胞株中分选出SP细胞和非SP细胞亚群进行培养,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比较两组亚群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NOD/SCID鼠成瘤实验检测两组亚群细胞体内成瘤能力。
结果FACS结果显示,细胞株MGC-803中SP细胞亚群占总细胞的0.3% 1.2%;SP细胞体外克隆形成率为(0.862ʃ0.050)%,非SP细胞体外克隆形成率为(0.325ʃ0.207)%,两者比较P<0.05;SP细胞最低成瘤数量是1ˑ103/只,非SP细胞为5ˑ103/只。
结论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中存在SP细胞,其生物学特性与干细胞基本符合。
关键词:胃肿瘤;干细胞;分离;侧群细胞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12)01-0004-03Isolation and b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de population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lines MGC-803YU Wei1,WU Ting,SI Jin,JIANG Wei,LI Jin-yi(1Graduate Education Center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in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Beijing100039,P.R.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solation and b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de population(SP)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MGC-803.Methods Fluores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 was used to sort SP and NSP cells from MGC-803s.Tumorigenicity of the two subpopulations was observed by sphere forming assay.Proliferation was determined by sub-cutaneous tumor formation in NOD/SCID mice.Results The percent of SP cells was0.3%-1.2%.Clone formation effi-ciency of SP cells and NSP cells was(0.862ʃ0.050)%and(0.325ʃ0.207)%respectivel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In vivo,the tumorigenic ability of SP cell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SP cells.Tumor formed only by1ˑ103SP cells in nude mice,but5ˑ103NSP cells.Conclusio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MGC-803contained some SP cells with stem cell properties.Key words:stomach neoplasms;stem cells;isolation;side population cells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胃癌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胃癌患者治疗后出现远处转移最终死亡。
探索防止胃癌转移的途径是进一步提高胃癌生存率的关键。
肿瘤干细胞理论的提出为胃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在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中,侧群细胞(SP)具有高增殖和体内高致瘤性等干细胞特性[1 3]。
胃癌干细胞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
2010年10月 2011年8月,我们通过分离胃癌SP细胞,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
现报告如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2969)。
*通讯作者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细胞中心提供。
3 4周龄NOD/SCID小鼠32只,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所。
胎牛血清、胰蛋白酶、Hochest33342、PI、DMEM培养液购自美国Sigma公司。
主要仪器包括CO2恒温细胞培养箱、FACS流式细胞仪、倒置显微镜。
1.2方法1.2.1细胞培养与分选将胃癌细胞置于含10%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的DMEM培养液中,37ħ、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胰蛋白酶消化,常规换液传代。
收集对数生4山东医药2012年第52卷第1期长期细胞,制成1ˑ106/mL的单细胞悬液,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维拉帕米。
两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μg/mL的Hoechst33342,37ħ水浴90 min,离心弃上清,PBS冲洗,重悬于含2%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
检测前10min加入PI至终浓度1μg/mL,去除死细胞,用FACS流式细胞仪分选SP 细胞和非SP细胞,分别接种于细胞培养皿中培养2周,达到再次分析的细胞数目后收集细胞做Ho-echst33342染色,计算SP细胞比例。
1.2.2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收集分选的SP细胞和非SP细胞,按200个/孔接种于6孔板,设3个平行孔。
2周后终止培养,结晶紫染色。
显微镜下计数>50个细胞的克隆数,计算克隆形成率(CFE):CFE=克隆形成数/接种细胞数ˑ100%。
1.2.3体内致瘤性的研究将小鼠随机分成8组各4只。
将SP细胞和非SP细胞分别以1ˑ104、5ˑ103、1ˑ103、5ˑ102数量级注射于每组小鼠腋下的同一个位点。
每日观察成瘤情况并记录成瘤时间,8周时处死。
取瘤体10%甲醛固定,制作小鼠移植瘤石蜡切片,HE染色。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以珋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用FACS检测到胃癌细胞株中存在SP细胞亚群,其占细胞总数的0.3% 1.2%,经维拉帕米阻断后SP细胞亚群减少至0 0.1%。
镜下观察分选后的SP和非SP细胞无明显形态学差异。
2.2克隆形成率2周后终止培养,显微镜下可见SP细胞和非SP细胞均有集落形成,SP细胞形成的克隆细胞排列密集且直径较非SP细胞明显增大。
两者的CFE分别为(0.862ʃ0.050)%和(0.325ʃ0.207)%,二者比较P<0.01。
2.3体内致瘤性及病理染色接种SP细胞和非SP细胞到小鼠8周时,各组均未发生意外死亡。
各组接种的细胞数和形成的肿瘤数见表1。
SP细胞最低成瘤数量是1ˑ103;非SP细胞仅5ˑ103注射组有2只小鼠有肿瘤生长,且成瘤体积小。
两者形成肿瘤的组织学结果见图1。
3讨论Reya等[4]于2001年提出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肿瘤组织中存在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其具有无限自我更新、高度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能够产生不同表型的肿瘤细胞,并使肿瘤具表1各组接种的细胞数和形成的肿瘤数注射细胞数肿瘤形成数/注射小鼠数SP细胞非SP细胞5ˑ1020/40/41ˑ1031/40/45ˑ1034/42/41ˑ1044/44/4SP细胞非SP细胞图1SP细胞、非SP细胞在小鼠体内形成肿瘤的组织学结构有异质性、增殖和浸润等特性。
Hoechest33342是一种脂溶性DNA结合荧光染料,某些癌细胞和干细胞可以将其排出细胞,表现为细胞核不着色或者很低程度的着色,利用流式细胞仪可以将不着色细胞加以分离。
这种可以排除Hoechest33342的特性称为SP表型,分离出来的细胞称为SP细胞。
本研究利用这种原理培养胃癌细胞株分选SP细胞,发现在胃癌MGC-803细胞株中SP亚群占细胞总数的0.3% 1.2%,进一步证实胃癌肿瘤组织中SP细胞亚群的存在。
王宁等[5]对胃癌MKN-28肿瘤细胞系SP 细胞亚群初步分析发现,该细胞系SP细胞占细胞总数的0.25%。
提示不同肿瘤细胞系中SP细胞亚群的比例存在差异。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研究的热点。
干细胞和肿瘤细胞有很多共同点[1],研究推测胃癌也可能属于干细胞疾病。
本研究表明,SP细胞和非SP细胞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只能从功能学角度鉴定SP细胞的干细胞特性。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是测定单个细胞增殖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采用克隆形成试验证实SP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高于非SP细胞。
NOD/SCID鼠体内成瘤实验是验证肿瘤干细胞最可靠的指标。
本研究发现,SP细胞形成肿瘤所需最低细胞数为1ˑ103,而非SP细胞所需最低细胞数为5ˑ103。
以5ˑ103注射SP细胞成瘤率高达100%,而非SP细胞成瘤率仅为50%,SP细胞的致瘤能力显著高于非SP细胞。
以上均证实了SP细胞的干细胞样特性。
Burkert等[6]从HCG101胃癌细胞株中分选出SP细胞和非SP细胞,分别注射到10只小鼠的皮下,16周后未发现肿瘤生长,这可能与细胞系的选择有关。
干细胞多处于G0期,传统的放疗和化疗治疗恶5山东医药2012年第52卷第1期性肿瘤主要针对肿瘤中快速增殖的细胞,治疗后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复发和转移。
针对干细胞的靶向治疗将为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甚至治愈胃癌提供可能。
如能杀灭胃癌干细胞或诱导其分化可能解决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两大问题,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Ginestier C,Hur MH,Charafe-Jauffret E,et al.ALDH1is a mark-er of normal and malignant human mammary stem cells and a predic-tor of poor clinical outcome[J].Cell Stem Cell,2007,1(7):555-567.[2]王翠环,杜勇瑞,高燕,等.人卵巢癌细胞系干/祖细胞分离及其鉴定[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6):412-416.[3]王波,杨欢,黄玉政,等.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46侧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J].癌症,2010,29(3):272-278.[4]Reya T,Morrison SJ,Clarke MF,et al.Stem cells,cancer,and cancer stem cells[J].Nature,2001,414(6859):105-111.[5]王宁,陈凛,卫勃,等.胃癌MKN-28肿瘤细胞系SP细胞亚群初步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9):1000-1003.[6]Burkert J,Otto WR,Wright NA.Side populations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are not enriched in stem cells[J].J Pathol,2008,214(5):564-573.(收稿日期:2011-11-13)·个案报告·白塞病合并心脏右室肿瘤1例报告范文强,王文翔,冯俊,侯爱萍(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新乡453000)患者男,29岁。